公共管理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10 19:23:01 阅读量: 论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公共管理论文选题库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库

1. 基层电子政务发展的过程研究

2. 城市景观环境和谐发展的政策研究

3. 行政伦理的反腐功能析要

4. 再造理论与城市社区再造的基本构想

5. 构建现代农村社区商业网络的思考

6. 从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探究和谐社区的创建

7. 社区组织角色、职能定位与和谐社区建设

8.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群众文化建设

9.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

10.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新探

11. 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居民自治问题初探

12. 社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13. 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

14. 社区财务模式的设计及其选择研究

15. 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模式的构建路径研究

16. 公共事业规制与竞争制度模式

17. 浅谈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改革

18. 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及其改进建议

19.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大众文化活动组织管理

20. 公共管理学视野下的现代社会分层

21. 行业型网络传媒及其经营管理

22. 中小城市文化事业机构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发展

23. 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途径研究

24. 公用事业单位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策略研究

25. 人本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26. 当前我国社区治安管理问题探讨

27. 互联网在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28. 当前中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29.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探讨

30. 试论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

31. 试论公共事业单位的信息资源管理

32. 中外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33. 中介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发展策略研究

34. 公共事业单位的品牌管理研究

35. 地方政府改善公共关系探析

36. 从个人理性到集体理性——对管理核心问题的分析

37. 公共事业管理中政府失灵现象研究

38. 公共事业管理的现状及前景展望

39. 城市交通管理的民众参与研究

40. 城市居民公共意识调查研究

41. 城市社区经营问题研究

42. 公共管理部门执行力建设研究

43. 区域公共利益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44. 文化公共管理与现代文化产业组织运作

45. 事业单位的流程再造及其组织变革

46. 自我管理团队及其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47. 公共政策评估中的问题及对策

48. 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

49. 公共政策执行梗塞问题研究

50. 公共政策的多源流框架研究

51. 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52. 社区居民自治:现代城市治理模式的基础

53. 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与社会工作介入

54. 论知识型员工的忠诚度管理

55. 城市“低保”政策过程中的社会排斥

56. 社会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

57.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发展问题研究

58. 试论行政不作为及其危害

59. 59.行政补偿概念刍议

60. 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完善

61. 我国地方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62. 浅谈“政府上网”

63. 论选人用人方式的创新

64. 关于建立行政机关激励竞争机制的对策研究

65. 公共权力腐败的成因及应采取的措施

66. 简论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方向及其保障

67. 经济欠发达地区县乡机构改革难点及对策探析

68. 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研究

69. 城市社会中介组织的研究

70. 政府行为失范及其约束机制建立

71. 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信用的关系分析

72.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

73. 地方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与市场化改进

74. 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75. 论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

76. 政府财政教育投入比较分析

77. 第三部门发展与政府改革

78. 试析公共政策分析中的人本原则

79. 试论激励机制在中国公务员制度中的确立与作用

80.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人才管理思考

81. 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

82. 当代行政领导者的创新能力研究

8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

84. 村民“自治”问题研究

85. 浅析企业团体意识的培育

86. 行政领导的方法与艺术

87. 电子政府的内涵及对行政发展的影响

88. 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

89. 地方政府竞争及地方保护主义研究

90. 信息在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利用研究

9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薪酬研究

92. 第三部门(NGO)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93. 公共伦理对于构建廉洁政府的意义

94. 试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与新农村的建设

95. 试论农村公共品供给体制创新

96. 政府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分析

97.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构建

98.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体系构建

99. 政府治理模式创新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00. 浅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101.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或宪政主义)去向的理论渊源和发展 102. 政治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机制

103. 当前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研究

104. 税费改革对乡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影响研究

105. 权力腐败中的59现象研究

106. 我国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07.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08. 居民小区中的物业管理问题探析

109.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新型社区管理

110. 浅谈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

111. 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112. 我国村级管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3. 浅谈政府机关的行政自由裁量权

114. 浅谈入世背景下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115. 干部交流难的原因及对策

116. 当前人力资源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分析

117. 浅论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118.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119. 浅谈儒家道德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120. 浅析企业服务品牌的创建问题

121.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师管理

122.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人事管理的启迪

123. 浅析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流失问题

124. 浅论加强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125. 试论电子政务的实施对推进政府作风建设的影响

126. 浅析我国政府的信用建设

127. 浅谈如何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塑造企业文化

128. 社会保障与构建和谐社会

129. 浅析福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130. 浅析企业绩效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浅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浅谈社区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行政人才资源开发与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浅析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对策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儒家文化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影响 企业危机公共关系管理研究 浅谈当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 浅析团队沟通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法治进程中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浅析企业执行力 浅谈“公推公选”的目标定位 论官员问责制 浅谈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乡镇合并后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有奖发票制度的完善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中国近代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历史及启示 经营城市及政府在其中的职能定位 浅谈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 浅谈民营企业领导者的授权艺术 浅析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角色定位 “两委会”的矛盾及其对策 基层政府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浅谈政府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 浅谈组织目标的制定 农村养老主体问题探悉 浅谈我国的行政区划 浅论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论我国社会救助的不和谐——低保户的骗保行为 论当代企业推行目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存在的误区及对策 我国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程序分析 电子政务—我国政府管理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农民增收 浅析政府在GDP与国民收入增长关系中的作用 对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及管理现状的反思 浅析我国政府网站建设 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浅析企业危机管理 浅谈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 从“鸡鸣狗盗”浅谈企业用人之道 浅论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基层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领导者的能力素质

175. 论在科学发展观下的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176. 试论我国公务员激励机制

177. 企业公共关系沟通模式与价值分析

178. 企业人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179. 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行政效率探讨

180. 政府行政效率与行政成本分析

181. 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的探讨

182. 行政绩效初探

183. 公平和效率与政府责任的探讨

184. 论我国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185. 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探析

186. “守夜人”角色与政府主导型之辨

187. 论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趋向

188. 论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189. 我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190. 地方代表大会对政府的法制监督研究

191. 论社会主义国家开展政府公关的必要性

192. 政府公关对搞好政民关系的意义探讨

193. 中外政府经济职能比较研究

194. 城市公共企业评价(或改革)探讨

195. 论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

196. 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研究

197. 我国行政监督的回顾与思考

198. 各国行政监督比较研究

199. 西方行政改革的研究

200. 我国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

201. 公共决策过程中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利益

协调机制)研究

202. 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要素分析

203.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探讨

204.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动因与对策研究

205.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行政管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医疗卫生管理(基础教育管理、环境建设

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7. 我国村民自治组织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08.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问题的分析

209. 关于中国农民“离土”问题研究

210. 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211. 试述农业保护政策

212. 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比较研究

213. 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研究

214. 试论现代领导者的影响力

2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思考

216. 浅议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篇二:公共管理学论文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公共管理学

论文题目:服务型政府研究综述

学 生 陈丽君

专 业 公共管理

层 次 高起专

批 次 131批

学 号w130236131043

学习中心承德电大

工作单位

2013年6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摘要:通过不同政府模型的比较,简单说明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趋势和历史进程,以及建设内容。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 经济建设型 比较 趋势

正文:

1 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进程

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把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内容,自此,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政府改革思路逐渐明晰。

2004年2月21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正式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口号,从而更加坚定了改革“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决心。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标志了服务型政府第一次被写入执政党的指导性文件当中。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把“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而予以强调。

2 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2.1 经济建设型政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经济建设型政府”模式。政府长期主导资源配置,并将掌握的资源主要运用在经济领域,这使政府充当了经济建设主体和投资主体的角色。

经济建设型政府有几个严重的误区:一是政府长期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起主导作用;二是解决不了政府、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结构性矛盾,致使政企分开一直成为改革的难点;三是重视经济建设的投入回报,严重忽视社会事业投入的巨大经济、社会效益;四是不恰当地把一些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推向市场、推向社会。实践证明,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失衡等,都与这种政府模式有直接、内在的联系[1]。

2.2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趋势

2.2.1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

为社会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以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诉求,在此基础上形成政府治理的制度安排。

2.2.2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趋势

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向“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然选择。中国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提倡“公共服务型政府”,并没有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抛弃了政府把主要精力用来直接搞投资建设的做法,主张政府主要为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性体现在:第一,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本质要求的迫切需要[3]。第二,建设服务型政府是防治腐败的迫切需要[4];第三,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增强政府权威的迫切需要[5]。

2.2.3 三种政府模式的比较

为了说明服务型政府的大势所趋,有人提出了三种政府模式的比较分析框架[6](见下图一)。透过这种比较分析,可以了解政府模式的发展趋势,明辨政府改革的方向。

图一

上述比较框架显示,服务型政府的相对概念是“政治统治型政府”和“经济建设型政府”;它所针对的是以往的政府角色定位、行为模式和发展战略;它所倡导的是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角色定位。不言而喻,构建服务型政府就意味着实现政府模式的转型,即,从前两种形态向后一种形态的转变。

2.3 服务型政府的变革内容

中国政府改革的方向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它意味着治理方式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体现在政府范式的三个不同层面:一是观念范式,即在政府与社会的价值关系中,恪守社会作为价值主体与价值评价主体的信念,政府相对于社会只具有工具性价值;二是规则范式,这是在“服务”这一观念范式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一整套概念、定理与规则,比如:按照市场———企业化来改革政府的举措,由此所形成的一些定理,如私有化、公共服务的付费制、竞争与合同制、内部市场、分权与权力下放、自由化与放松管制等;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概念,如顾客导向、竞争战略、公众主权、结果导向等;三是操作范式,这是观念范式与规则范式的具体化,本质上它们只是实现观念范式与规则范式的手段与工具而已[7]。

3 政府的公共服务

3.1公共服务的内容

政府需要提供三种基本性的公共服务:一是为企业、社会提供的经济性公共服务,即通过有效的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严格规范的市场监管、及时公开地向全社会提供经济信息、提供最基本的基础设施等,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二是着眼于最突出的社会矛盾,提供最紧迫的社会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比如,建立和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就业工作服务体系,提供基本的公共教育、公共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在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为社会直接提供制度性的公共服务(而不是直接投资),比如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设一个良好有效的金融制度、建设有利于公平竞争的法律制度环境等,为人们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长远的预期[8]。

概括学界观点,服务型政府的所谓服务应该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第一,制度供给服务;第二,公共政策服务;第三,公共产品服务;第四,公共管理服务;第五,社会保障服务[9]。

3. 2 服务与政府的关系

给服务型政府下定义必须首先搞清楚服务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和服务是不矛盾的,而且,服务就是政府的本质所在,也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再搞清楚服务在政府的目的和任务中的作用(不是政府服不服务的问题,而是政府为谁服务和服务的内容的问题),最后再把服务和政府结合起来考虑。

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政府遵从民意的要求,在政府工作目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用公开的方式给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提供方便、周到和有效的帮助,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因此,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体是各级政府,服务对象是公民、社会组织和社会,服务的宗旨是为民兴利,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服务的内容是由民意决定,服务的方式是公开透明的方式[10]。

4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借用库恩有关观念范式、规则范式和操作范式的分析思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也应该包含由三个层级要素组成的范式系统的整体变革过程,所以,服务型政府构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1)从培育文化与理念层面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包括:首先,从管制型政府的行政理念转变到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理念;其次,明晰政府角色;最后,树立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

(2)从重塑制度与规则层面建设服务型政府,这就要求确立:民众对政府及其领导人的选择制度;民众对政府绩效的评价制度;问责制度等。

篇三:浅析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毕业论文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题 目 浅析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目 录

摘 要 .............................................................................. 1 一、 公共管理者素质 ............................................................. 2

(一) 公共管理者的含义 ........................................................ 2 (二) 公共管理者素质的概念 .................................................... 2 (三) 公共管理者的素质特点 .................................................... 3 (四) 公共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 ................................................. 3 二、 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 4

(一) 良好的政治素质 ........................................................... 4 (二) 精湛的法律素质 ........................................................... 4 (三) 广博的知识素质 ........................................................... 5 (四) 优良的道德素质 ........................................................... 5 (五) 卓越的能力素质 ........................................................... 6 三、 现阶段公共管理者的素质问题 .............................................. 7

(一) 政治素养不高 ............................................................. 7 (二) 依法行政能力不够,知识结构不完善 ..................................... 7 (三) 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 ............................................ 8 (四) 沟通能力不强,应对技巧缺乏 ............................................ 9 (五) 贪污腐败屡禁不止,信念缺失 ............................................ 9 四、 提高公共管理者素质的途径 ................................................. 9

(一) 注重道德建设 ............................................................. 9 (二) 加大培训力度 ........................................................... 10 (三) 践行群众路线 ........................................................... 10 (四) 加强监督制约 ........................................................... 10 (五) 完善人才考核制度 ...................................................... 11

结束语 ............................................................................. 12

参考文献 .......................................................................... 13

浅析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摘 要

公共管理者是公共权利的直接行使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是百姓的公仆,公共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公共权利的执行,关系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公共行政领域运作和发展的活力,归根结底取决于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公共行政部门领导者的素质。要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公共行政管理体系,就必须在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做文章。作为处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需要更多的德才兼备的人投入我们现代化建设之中,来引领我们科学发展、全面进步。本文主要通过论述现阶段公共管理者存在的问题、公共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解决提升公共管理者素质的途径。

【关键词】公共管理者;素质;途径

社会日新月日,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及政府自身的财政、管理与信任危机,西方政府遭遇重大挑战,由此引发的政府改革的浪潮造成公共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我国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逐步建立起一套公共管理设施,公共管理取得了丰硕成果。

同时,我们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以下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对精神文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公共管理活动中,而公共设施的完善、公共服务的提升的一个关键因素则取决于公共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目前,虽然我国的公共管理者已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与管理能力,但仍有很多公共管理者存在以权压人、以权谋私、贪污受贿、趋炎附势、能力低下等素质低下等现象。此外,在公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各种社会诉求交织、冲突,公共管理内涵和任务已经发生显著变化。同时,随着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变动的加速,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增加,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公共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加大,这就对公共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提升公共管理者素质,提供公共管理服务质量,保证公众有序参与公共管理事务,以增强公共管理者与公众的互动,促进公共管理活动协调有序发展。

一、 公共管理者素质

(一) 公共管理者的含义

公共管理者,是指在现代民主国家,经法定程序进入政府,担任政府公职,行使公权力,并从事公务管理的公职人员。公共管理者是受国家和公民的委托,行使公权力,负责运用资源及指挥公务人员,达成政府施政目标的人。

(二) 公共管理者素质的概念

公共管理者的素质是指公共管理人员为发挥其特定的作用和影响,完成其特定的职责职能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它适合于公共管理者履行管理职能或者从事管理活动。是基于普通素质又区别于普通素质的。公共管理者素质即是公共管理人员的个人内在条件和特殊本领,也是公共管理者的一切内在构成,是具有明显特殊性的专门素质。

(三) 公共管理者的素质特点

不同的社会角色对人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公共管理者的素质除了具有素质的一般特性之外,它还具有其特殊属性。公共管理者的素质具有综合性、动态性、层次性等特点。

1、 综合性

管理活动是涉及决策、组织、协调、控制、指挥、用人、沟通等诸方面的复杂过程,因而它对公共管理者素质的要求也必然是全面的综合的。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思想家孙子曾说:“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在古代对一个军事将领的素质要求就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公共管理者素质也正如此,它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综合体,包括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能力素质、知识素质、身心素质等。

2、 动态性

社会在发展,环境在变迁,公共管理者的素质要求在内容和深度上也会发生变化。公共管理者应该是走在时代最前列的人,在公共管理者身上也应最能体现时代的特征。公共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一方面得自于先天,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后天社会实践的培养和锻炼。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组织结构的调整、管理职位的升迁,都会对公共管理者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公共管理者的素质都需要在这些过程中逐步培养、锻炼才能日臻完善,而且永无止境。

3、 层次性

现代社会生活复杂多变,组织机构的管理层次分明,不同的层次领域和相应的职责,对不同层次不同工作性质的公共管理者,在其素质要求上,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其特殊的一面。在一个大型的组织中,一般有高层、中层、基层三个不同层次的公共管理者,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使命,因而对其有相应的素质要求。高层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确定大政方针,拟订规划,把握方向,协调各部门的关系。与此相适应,要求他们具有相应的创造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等。中层公共管理者主要是同人打交道,从组织和管理方面去实现大政方针,为此他们应该具有组织工作能力,懂得公关的知识和技能。基层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执行管理指令,帮助下属及时解决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他们增长专业技术知识,努力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四) 公共管理者素质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g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