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志

更新时间:2023-11-22 05: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王乡志

概 述

单王乡位于六安市裕安区西北部,距六安城27.8公里,总面积92.2平方公里,东与金安区的淠东乡、马头镇、寿县的太平乡隔淠河相望;南与顺河镇相连;西与丁集镇、固镇镇、霍邱县花园乡相接,北与霍邱县彭塔乡接壤。全乡辖16个村、1个街道居委会,128个村民组,11259户,47405人,总耕地面积42904亩。

相传元朝以前有一单姓商人见此地水陆交通发达且有码头,便在此经营盐业生意,生意兴旺并发展很快,加之人口兴旺且族中又出一举人,这样小店逐渐扩大成集市,始称“单家埠”。1938年,国民党政府将单家埠与王楼保合并为一体设单王乡。1949年建国时,单王乡人民政府在此设立。建国初期,分别设立单王乡人民政府、郭店乡人民政府、张家湾乡人民政府。1958年秋实现人民公社化,乡社合一,单王乡、张湾乡划入大同人民公社,郭店乡划入丁集人民公社,1961年又分为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1969年又将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与顺河公社合并为跃进公社1971年——1972年相继恢复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1983年体制改革时,公社改乡,大队改为村,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相应改为单王乡、郭店乡、张湾乡。1992年撤区并乡将张湾、郭店、单王三乡合并为现在的单王乡。

单王岗川秀丽,位于大别山至沿淮平原之间,因而有岗、湾、畈曲折多姿的自然风貌。乡境东邻老淠河,沿河岸边以湾、畈为主,西方全是丘陵地区,主要以产水稻、小麦、油菜、花生、打瓜等农作物;沿淠河岸边主产大棚蔬菜以及杨树和桑树。淠河里的黄、黑沙,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原料,而且是全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兴建了举世闻名的北土岗南北支渠水利工程,更使单王的田岗增色,大地生辉。以史河灌区的汲东干渠为源头,从西到东,贯穿全乡十个村,灌溉方便,库、塘养鱼也不断发展,成为鱼米之乡。

单王地跨淠河,汲东干渠两河流域之间,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形多样,有岗有湾,宜于农、林、牧、渔的发展。全乡有耕地42904亩,山场2000亩,水面3000亩,农业人口45531人,是国家的商品粮基地和裕安区的杨木林基地及商品鱼基地之一,更是皖西白鹅的重点产区之一。

粮食生产,主要是水稻、小麦,其次是玉米、山芋。近几年由过去的一年两季稻改为一年一季的杂交中稻,改沤水田、扩大小麦种植面积,推广杂交稻和杂交玉米,产量得到大幅度上升,最高年产量为 4500万公斤,是1978年的1.45倍。

经济作物,以打瓜籽、油料、麻类为主。油料主要是油菜、花生、芝麻、大豆。经济作物中蚕桑、棉花、西瓜在我乡也占有重要位置。

林业生产在我乡经历了一个兴衰起伏的过程。建国初期,单王林木繁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几度受到破坏。九十年代后期,林业生产又开始振兴,大面积营造了杨树基地,现在已有林地4000亩,其中部分杨树已经成材。随着庭院经济的发展,村旁路边植树的形势尤为喜人,绿树成荫、青山重现于单王大地。

畜牧业主要是饲养生猪、山羊和鸡、鸭、鹅等家禽。生猪生产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年饲养量在21000头,其中母猪1625头,鸡、鸭、鹅等家禽饲养量超过32万只,其中白鹅6万只。尤其是单王白鹅,不仅肉食鲜美,是群众喜爱的佳肴,而且羽绒价值极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渔业生产方面,我乡可代养殖水面大,资源丰富。80年代初,已有小塘、小堰分散养殖,转为建设库养经营,商品鱼产量大幅度增长,全乡小二型水库4座,渔塘1350亩,成鱼年产量68万公斤,水产品除鱼外,还有鳝、泥鳅、海虾等,都有很大的发展优势。

单王乡面积居全区中上等,人口众多,但农业生产条件在建国前比较落后。大面积的丘岗地区,缺水怕旱。仅有“碟子”塘、“筛子底”塘6座,水利设施严重不足。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渠库等水利基础工程建设,现在已基本上解决了农业灌溉问题。2000年旱情严重,但由于我乡较好地发挥了水利工程的效益,单王乡依然是丰年。水利设施兴建方面,我乡在沿河湾畈区,兴建了防洪涝渠,全乡共筑堤10余公里。2004年以来,国家帮助建排涝站、畜水闸8座,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此外,2007年还在张祠村、单王村境内进行了土地平整、低产田改造等工程,并修建田头排涝渠16公里,机耕路8条。现在我乡已建立了较完整的良种、农技推广田和旱涝保收田,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76年我乡开始建立乡镇企业专管机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指引下,大力兴办了乡镇企业。到目前为止,我乡已办私营企业7个,产值447万元,占全乡经济总量的25%,拳头项目有建筑建材、粮油加工、采沙、采石,尤其是建材工业,全乡共有红砖轮窑2座,年产红砖1780万余块,成了个私企业的支柱。近年来,我乡村民还兴建手套厂2个,卷板厂2个,面粉厂1个,预制楼板厂2个,年利润65万元。老淠河铁沙、黄沙品位高,蕴藏量大,年开采量1500万吨,开发前景广阔。2005年以来,兴办了球磨铁砂厂1个,年收入50万元。

交通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乡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全乡共修筑新单路、郭单路、张湾柏油路3条,长23.8公里。砂石路7条长25公里,公路桥梁16座,乡村公路15条,其中水泥路11条,长30.7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总长增加了16公里,提高了2倍。另有单王公交车站,占地180平方米,总造价60万元。

商业贸易。我乡商业繁荣兴旺。全乡供销、外贸、物资已形成购销网络,年收购粮食2000万公斤,油料414万公斤,麻类120万公斤,花生400万公斤,打瓜籽18万公斤,羽绒1500公斤。2008年农副产品收购总值1500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00万元。更可喜的是1992年新建的单王农贸大市场,现正在改造之中,预计到2009年元年底,单王农贸大市场一期工程20000平方米的商贸楼将竣工,这将对发展乡镇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有着重要意义。

文教卫生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文教卫生事业在我乡发展很快,幼儿园、小学、中学都具有良好的办学规模,截至2008年底全乡共兴办幼儿园5所,入园儿童320人;小学16所,在校生4905人,入学率达99%。初中4所(含1所民办),在校生2448人。全乡在职教师266人。中学校舍面积11426平方米,小学校舍面积14364平方米。“两基”“普九”目标已顺利完成。全乡文化、广播、有线电视转播站齐全,广播、有线电视送达全乡各处角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全乡有卫生、防疫、医疗单位13个,提供住院床位26张,农

村医疗点11个,妇科助产人员3人,对防治疫病、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自1978年以来,全乡培训科技人才120人次,推动了科学技术应用方面的进步。在医疗条件的提高及全民体育运动的推动之下,我乡居民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在进行生产建设的同时,我乡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国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自1978年至今,我乡共落实各项节育措施9028人,出生率下降到10.06‰,一孩率达69.1%,已领一孩光荣证857人,奖励对象52人。尽管如此,我乡计划生育工作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任重而道远。

1978年以来,单王乡社会主义建设,无论在物质文明方面还是精神文明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2008年社会生产总值18000万元,人均国民收入3797元。单王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正满怀激情、抢抓机遇、深化改革,积极不断地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增加投入,加大林业、蚕桑、水产、白鹅、大棚蔬菜系列开发,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商业、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改善卫生事业,努力改善医保条件,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土地管理、城建管理,搞好计划生育,加快致富奔小康。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小康单王将展在裕安大地上。

第一章 历史沿革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名称由来

单王乡位于北纬31°56′——32°23′,东经116°23′——116°32′。地处裕安区北端,东与金安区的沛东乡、马头镇、寿县的太平乡隔淠河相望;南接顺河镇;西连丁集镇、固镇镇、霍邱县花园乡,北邻霍邱县彭塔乡。乡政府所在地单王街道距六安市城区27.8公里,紧靠老淠河西岸,离顺河边境2公里,距顺河镇街道8.5公里;离丁集镇边境6.5公里,距丁集镇街道18公里;离霍邱县花园乡边境3公里,距花园街道13公里。

相传元代以前有单姓商人,见此地水路交通发达且有码头,便到此经营盐业生意很快发迹。加之人口兴旺,族中又出一举人,这个小店逐渐扩大成集,故称“单家埠”。一九三八年,国民党政府将单家埠与王楼保(王姓居多)合为一起,设“单王乡”。

第二节 建置沿革

单王建乡始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国民党政府将单家埠与王楼保合为一起设“单王乡”。

建国初期,分别设立单王乡人民政府、郭店乡人民政府、张家湾乡人民政府。1958年秋实现人民公社化,乡社合一,单王乡、张湾乡划入大同人民公社,郭店乡划入丁集人民公社。

1961年又分为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1969年又将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公社与顺河公社合并为跃进公社。1971年——1972年相继恢复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

单王公社设张祠、前楼、梁泊、天鹅、青年坝、东台、单王7个大队及一个单王街道;郭店公社设黄台、郭店、南郢、瓦岗、汤楼、张集、双桠、荣店8个大队;张湾公社设宁沟、东湾、王拐、王楼、张湾、胡台6个大队。

1983年体制改革时,公社改乡,大队改为村,单王公社,郭店公社、张湾公社相应改为单王乡、郭店乡、张湾乡,每个公社所辖的大队相应改为村,同时各村所辖的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这样单王乡设7个村、1个街道,共82年村民小组;郭店乡设8个村,其120年村民小组;张湾乡设6个村,共86年村民小组。

1992年初,县市合并、撤区并乡,单王乡、郭店乡、张湾乡合并为单王乡,隶属于原六安市(县级市)。全乡设张祠、前楼、梁泊、天鹅、青年坝、东台、单王、黄台、郭店、南郢、瓦岗、汤楼、张集、双桠、荣店、宁沟、东湾、王拐、王楼、张湾、胡台21个行政村及1个单王街道,共288年村民小组。

2000年撤地设市(地级市),原小六安市(原六安县)分为金安、裕安二区,单王乡隶属裕安区。

2003年,部分村、村民小组合并:瓦岗村与南郢村合并为太平村,郭店村与黄台村合并为郭店村,单王村与单王街道全并为单王街道,东台村与青年坝村合并为福和村,梁泊村与天鹅村合并为梁泊村。合并后全乡设16个村、1 个街道,128个村民小组。

第三节 现行区划

2008年,全乡设16个村,1个街道,128年村民小组,概况如下: 村\\街道 耕地面积(亩) 户数(户) 人口(人) 村民小组数(个) 梁泊 福和 前楼 单王 张祠 胡台 张湾

4272 5091 2249 1055 2745 1251 1312 764 1112 697 851 611 680 588 3232 4568 2796 3169 2754 3151 2859 11 11 7 6 4 6 5

王楼 王拐 宁沟 东湾 1586 1383 1249 1258 569 481 806 549 2291 2160 2303 3191 7 5 5 5 第二章 人口

第一节 数量

根据王、张、陈等氏宗谱记载,元末战乱,单王民众多流亡,加之瘟疫死亡很多人,导致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从山东省枣庄、湖北省黄冈等地调集移民来六安。单王大多数姓氏族民均属鲁、鄂移民。直到建国初期,全乡不足一万人。自1953年全乡人口逐年增加,到了1960、1961两年全乡人口骤减,1962年以后又逐年增加。根据2008年统计,全乡人口已达47405人,是建国初期的5倍,其中非农人口1784人。

第二节 民族

全乡人口多为汉人,其中回族只有6人,少数民族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点三。

第三节 年龄

根据单王乡派出所2008年11月13日统计,全乡总人口为47405人,其中男性25522人,女性21883人,农业人口45621人,非农业人口1784人。全乡人口年龄结构如下:100岁以上有5人,90岁——99岁为118人,80岁——89岁为931人,70岁——79岁的1479人,60岁——69岁为2415人,50岁——59岁为4398人,40岁——49岁为3986人,30岁——39岁为8060人,20岁——29岁为8342人,16岁——19岁为4736人,15岁以下的12935人。

第四节 职业

全乡成人中,从事农业10398人,从事工业(含外出务工人员)13000人,从事建筑业600人,交通人员200人,餐饮服务业100人,经商400人,公务员21人,公益事业人员236人,文教、医疗卫生人员500人。

第五节 文化程度

全乡现有人口中,本科以上约150人,专科以上约200人,中专文化约1100人,高中文化9600人,初中文化约19200人。

第六节 计划生育

70年代以来,鉴于全乡人口增长失控的趋势,在上级政府的领导组织下,乡配备了计划生育专干,各村也配备了兼职计生村干。1979年,根据党中央提倡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量“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要求,乡开始对独生子女开始奖励,对两女结扎户也采取多种优惠政策,如减免书籍费、困难救助等,对超生户采取有效方法严格限制。1983年,乡成立了计划生育办公室,对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台账,并严格实行每季度妇检制度。多年来,全乡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控制在10.06‰以内。

第七节 收入

1、农民 全乡农民收入情况可按三个时期对应分为三种类型,即原地踏步期、回落期和腾飞期。

原地踏步期:建国初到1957年,农民收入一是靠家庭经营和集体分配。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不高,因此农民收入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但能够维持温饱。

回落期:1958年到1978年,受人民公社“按劳取酬”分配制度的制约,生产力水平低下。每个男劳力一天在地里干活不少于9个小时,记10分工,每10分工一般生产队的价值是0.2——0.3元,最好的生产队也只不过0.6——0.7元。当时的物价大米的市场价0.21元1市斤,猪肉每市斤0.73元。每个男劳力一年高的能做3800工分,好的生产队一年能挣二百多元人民币,以及400——600斤毛粮的口粮。

腾飞期: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全乡农民收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0年来全乡仅农业一项收入每年均在2500元左右(毛收入),牧副渔林收入人均520元,从事非农业劳力人均年收入为1500元。目前全乡农业人口年均毛收入为4520元,当然这只是平均值,但实际并不是绝对平均的,1%的特困户不足800元,而10%的冒尖户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2、工薪人员 全乡工薪人员在改革开放前主要有公社干部、国家教师、医生、粮站、供销社、棉麻站、食品站正式职工。当时这类人群的月工资均在36元左右,最高的不过50元,每月还能保证有30斤平价米的特殊供应(这种特供米价比市场价每斤低0.1元左右)。改革开放后工薪人员的工资逐年增加,至目前为止,人均月工资是78年前的70——80倍(未考虑物价指数)。

第八节 人民生活

建国前,全乡人民生活水平低下,衣食住行条件极差。衣着普遍是家纺机织的土布,一年四季“青一色”;食是半年糠菜半年粮;住的普遍是低矮的土墙草房,一不小心还会惨遭火灾和水灾的袭击,倾家荡产;行是靠两腿,运输也是以肩挑手提为主,手推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建国后,全乡人民生活普遍提高,但前27年,由于决策失误,人为地造成发展缓慢,人民跳不出贫穷的圈子,全乡人民步履蹒跚地在饥饿和贫穷的道路上徘徊。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单王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金色阳光沐浴下,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都在迅速提升。

1、衣 1978年前,全乡大人小孩每年发给8——16尺布票,凭布票去买布,人们四季的衣服是补丁摞补丁,有的人虽然是夏有遮身布,但冬无御寒衣。78年后,人们的衣着越来越丰富、讲究。一是讲究美观,二是讲究季节衣服更换,三是讲究款式、品牌。

2、食 1978年前,全乡农民吃粮多少极不平均,更无保障。干得好的生产队,社员口粮大概有年人均700斤毛粮,干得差的生产队,社员口粮年人均不足500斤。农民缩食是常事,每到冬春季,80%的农户一天只能喝到两顿稀饭来混日子。特别是1960年冬至1961年,各个公共食堂断粮,只有靠煮野菜来度命,岗区(录属原郭店公社)7个村的食堂连野菜都难弄到,很多人空着肚子奔黄泉。改革开放以后,人们不仅逐渐解决了温饱,而且饮食结构逐年向优质转变,精米细面、鸡鱼肉蛋,应有尽有。家家厨柜里真正是“柜内样样有,盘中色色鲜”。现在全乡人民终于奔上了小康之路。

3、住 改革开放前,全乡人家几乎全是土墙草顶,由于大跃进时“钢铁大战”的严重创伤,许多人家建房无行条,岗区的荒草岗被毁,房草紧缺,很多农家的草房成了“望天楼”,有人戏称曰“晴放心,包不漏”。有的姑娘找婆家时向介绍人提出“不怕公婆恶,就怕‘屋漏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1年以后,全乡人民的住房开始向砖瓦房、楼房发展。现在,全乡过去的那种土草房依稀可见,而家家户户别墅式的小洋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90%的农户的住房实现了现代化。

4、行 改革开放前,单王人出走靠徒步,无论多远的路程都得“长征”。那时,连自行车也很难见到——一是难买到,二是无钱买。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善,先是自行车在全乡普及,90年代以来,摩托车的数量在我乡逐年增加。现在, 40岁以下的年青人80%都有摩托车。近几年全乡的水泥公路,沥青公路,沙石公路纵横如织,大小一百多辆客车成天往返如梭、川流不息。出行的人们欢坐在车厢内谈笑风生、悠然自得,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

5、精神文化生活 人民公社化的二十年,全乡人民整天被困在烈日下或风雨中,面对黄土背朝天,常年受劳累和饥饿折磨。特别是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那些出身所谓不好的人及党政领导干部时刻提心吊胆,时不防就被造反派抓去示众游行、批判斗争,人格和身心受到极大伤害。广大农民精神生活也是枯燥无味,加之贫困等原因,每年上吊、服毒等轻生现象在我乡不断发生。改革开放后,全乡人民物质生活极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也同时丰富起来,广播电视进入每家每户,手机电话勾通人际关系,在接触间、在客厅内、在饭桌上、在人流中无处不洋溢着欢歌笑语,全乡人民和谐共进,尽享改革开放带来的鸿福。很多老年人留念、感叹:现在这么好的花花世界,我们能多活一天,就是我们的福气,就是我们的修得。他们真诚希望人民永远铭记:“人民公社醒后世,改革开放慰先人。”

第三章 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群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单王乡委员会

一、组织沿革

1949年6月,随着六安全境解放,各地党组织相继建立。单王早期建立的党组织有:

双桠党支部(1950.3——1956.1),历任书记有:

张有庭(兼,1950.3——1950.10)、

王道荣(1952.4——1956.1);

张湾乡党支部(1950.3——1954.4),历任书记有:

张鸿漠(1950.3——1950.10)、

戚伯荣(1951.8——1952.4、兼1952.4——1954.4);

郭店乡党支部(1950.8——1956.1),历任书记有:

杨永忠(1950.8——1951.4)、

张崇德(兼,1951.6——1953.4);

单王乡党支部(1950.8——1954.4),历任书记有:

陈占国(1951.1——1952.2)、

许佑轩(1952.7——1953.4)、

张华三(1953.4——1954.4);

宁沟乡党支部(1953.4——1954.4),历任书记有:

许佑华(1953.4——1954.4);

梁泊乡党支部(1952.6——1954.4),历任书记有:

张本金(1952.6——1952.12)。

以上这些党支部均隶属于中共丁家集区委。

1954年4月,梁泊、单王、宁沟、张湾四乡党支部划入中共马头区委:

梁泊乡党支部(1954.4——1956.1),历任书记有:

张本金(1954.4——1955.7)、

任家华(1955.7——1956.1);

宁沟乡党支部(1954.4——1956.1),历任书记有:

刘德华(1954.4——1956.1);

张湾乡党支部(1954.4——1956.1),历任书记有:

戚伯荣(1954.4——1955.6);

单王乡党支部(195.4——1956.1),历任书记有:

张华三(1954.4——1956.1)。

1956年1月,全县行政区划调整,单王乡建立党总支(1956.1——1956.7),隶属于中共新安区委:

单王乡党总支(1956.1——1956.7),历任书记有:

吕德宏(1956.1——1956.3)、

王仰田(1956.4——1956.7)。

1956年7月,新安被撤销区委建制,单王乡划为区直属乡,书记王仰田(1956.7——1957.1)。

1957年2月,单王乡划归木厂区管辖。1957年5月,单王乡正式成立党委会,党总支撤销,书记鲍家勇(1957.2——1958.6)。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成立单王公社党委,仍隶属木厂区委,书记唐发德(1958.9——1960.2)。

1960年2月单公社党委并入新安公社党委,属县委直属,第一书记许长喜(1958.9——1961.9)。

1961年10月恢复新安区,设张湾、单王、荣店三个人民公社党委,隶属新安区委:

张湾公社党委(1961.10——1966.4),历任书记有:

王兴登(1962.2——1963.5)、

唐发德(兼,1963.6——1966.4);

荣店公社党委(1961.10——1966.4),历任书记有:

吴昭炎(1962.2——1962.7)、

荣先国(1962.7——1965.4)、

王锡品(1965.4——1966.4);

单王公社党委(1961.10——1966.4),历任书记有:

张承之(1962.2——1966.4)。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基层组织因造反派的冲击、夺权陷于瘫痪。期间各公社党委书记分别是:

张湾公社党委(1966.5——.),书记唐发德(1966.5——.);

荣店公社党委(1966.5——.),书记王锡昌(1966.5——.);

单王公社党委(1966.5——.),历任书记有:

张承之((1966.5——1966.9)、

赵本全(1966.9——)。

1969年3月撤区并社成立大公社,单王成立跃进(单王)公社党委(1969.4——1971.3),书记邓华轩(1969.4——1971.3)。

1971年春,全县分设8个指导点建制,跃进(单王)公社党委(1971.4——1972.10)隶属新安指导点党的核心小组,书记葛自余(1971.4——1972.10)。

1972年10月撤销指导点恢复区建制,设立张湾、单王、郭店三个公社党委,隶属中共新安区委:

张湾公社党委(1972.10——1976.10),历任书记有:

陈福五(1972.10——1974.3)、

马树森(1974.3——1976.10);

郭店公社党委(1972.10——1976.10),历任书记有:

葛自余(1972.10——1976.10);

单王公社党委(1972.10——1976.10),历任书记有:

第一书记杨宗桃(女,1972.10——1976.10)、

书记张克俭(1972.10——1976.10)。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1983年体制改革公社改乡:

郭店乡(社)党委(1976.10——1992.2),历任书记有:

书记葛自余(1976.10——1977.3)

第一书记邓孝和(1976.11——1978.12)

书记赵本全(1978.12——1983.11)、

许明修(1983.11——1990.1)、

程兴堂(1990.1——1991.12)、

石 磊(1991.12——1992.2);

单王乡(社)党委(1976.10——1992.2),历任书记有:

第一书记杨宗桃(1976.10——1978.3)

书记张克俭(1976.10——1981.6)、

张家维(1981.6——1984.7)、

张承传(1984.7——1985.10)、

荣先玉(1985.10——1989.3)、

吴其科(1989.3——1992.2);

张湾乡(社)党委(1976.10——1992.2),历任书记有:

书记马树森(1976.10——1977.3)

第一书记马树森(1977.3——1981.3)

书记张承之(1977.3——1977.11)、

张圣时(1981.1——1984.7)、

张久富(1984.7——1986.9)、

庞庆和(1986.9——1990.1)、

张仁群(1990.1——1991.2)、

刘志胜(1991.2——1992.2)。

1992年撤区并乡,郭店、张湾、单王三乡合并为单王大乡后,单王乡党委(1992.2——2008.12)历(在)任书记有:

书记卢兴宇(1992.2——1998.6)、

许光鋆(1998.6——2000.3)、

朱先德(2000.3——2003.3)、

钟承才(2003.3——2006.3)、

施万章(2006.3——2008.12)。

二、现任组织概况

单王乡现任的党委是经2006年3月单王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中党委书记一名、副书记3名,党委成员4名,具体情况见《附表一》,下辖46个支部,拥有党员1096人(见《附表二》)。

附表一:《单王乡党委成员一览表》 姓名 职务 性民别 族 籍贯 出生日期 文化程度 研究生 入党时间 95.7 备注 施万章 党委书记 男 汉

皖六安、72.10 裕安区

汪国宏 副书记 男 汉 皖六安、裕安区 61.2 研究生 专科 86.6 2007年3月调入区委任命 2007年3月调入区委任命 方 德 副书记 皖六安、男 汉 金安区 皖六安、男 汉 裕安区 吴可玉 副书记 64.7 本科 专科 本科 本科 85.2 94.2 99.6 00.2 陈维军 党委委员 男 汉 王邦军 党委委员 男 汉 皖六安、69.11 裕安区 皖六安、裕安区 73.12 75.2 皖六安、张新芳 党委委员 女 汉 裕安区 杨健

皖六安、党委委员 男 汉 金安区

附表二:《基层组织党员概况一览表》 支部名称 张祠 数党员47 25 25 24 57 36 21 20 34 18 18 30 32 其中 男 40 22 21 22 51 32 20 17 30 18 15 27 27 女 7 3 4 2 6 4 1 3 4 3 3 5 本(专)学 1 2 文化程度 高中 6 6 5 1 8 3 3 1 11 10 4 初中以下 41 19 19 23 49 31 18 19 23 18 18 20 28 支

街道总粉坊 街道 丰收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一 第二 第三 前楼 支福和总梁泊总支汤楼 张集

荣店 双桠 油坊 大庄 家洼 38 42 19 22 17 33 35 17 20 15 其中 男 19 28 10 41 27 34 31 36 27 8 18 12 17 14 27 4 5 8 5 5 7 2 2 2 6 9 6 6 1 文化程度 32 33 13 16 16 支 郭店总(续上表) 支部名称 数党员23 33 12 44 32 39 36 42 31 9 18 13 18 15 32 4 6 8 6 女 4 5 2 3 5 5 5 6 4 1 1 1 1 5 1 1 本(专)学 1 2 2 2 21 2 6 5 高中 3 7 1 4 7 10 7 3 7 7 1 6 3 5 1 1 文化程度 初中以下 19 26 11 38 25 29 29 37 24 9 11 12 12 10 6 1 8 支

太平总第一 第二 第三 宁沟村 王拐村 东湾村 胡台村 张湾村 王楼村 农电 企业 供销 粮站 农建 机关 派出所 计生 广文 财税 (续上表) 支部名称 卫生 老干部 教育 单中 张湾 郭中 单小 数党员19 16 7 23 17 19 28 其中 男 12 16 7 21 16 19 26 女 7 2 1 2 本(专)学 1 1 21 8 18 11 高中 12 1 6 2 9 1 17 初中以下 6 15

张小 郭小 合计 12 16 1103 12 14 976 2 127 2 2 108 10 14 231 764 三、纪律检查委员会

(一)1992年撤区并乡后历(现)纪检委书记有:

许纯龙(1992.2——1999.3)、

张善好(1999.3——2000.3)、

李 品(2000.3——2001.3)、

邱和远(2001.3——2002.3)、

赵 璐(2002.3——2003.3)、

吴可玉(2003.3—— )。

第二节 乡人民政府

一、单王乡历届人民政府及主要负责人更替

早在1931年6月,河西农民暴动胜利后就单王建立了红色政权——九乡(单家埠)苏维埃政府(1931.6——1932.10),主席陈位三(1931.6——1932.10),隶属于当时的中共八区区委和苏维埃政府,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解散。

直至1949年1月21日六安全境解放后,1949年2月设单家埠镇民主政府(1949.2——1949.6),镇长王星(辛)五;郭店乡民主政府(1949.2——1949.6),指导员齐亚平(1949.2——1949.6);张湾乡民主政府(1949.5——1949.6),乡长吴殿斌(1949.5——1949.6),三乡镇均隶属于中共丁家集区委和区民主政府。

1949年6月丁家集区人民政府成立时,设单王、张湾、郭店3个乡人民政府。1950年3月区划调整增设双桠树、宁沟2个乡。1958年8月再次区划调整,增设梁泊乡。1954年4月梁泊、单王、宁沟、张湾4个乡划归马头区:

单王乡人民政府(1949.6——1956.1),历任乡长:

夏玉如(1949.6——1950.8)、

葛聘贤(1950.9——1951.5)、

许佑轩(1951.9——1952.7)、

苏丙华(1952.7——1954.4)、

王仰田(1954.4——1956.1);

宁沟乡人民政府(1950.3——1956.1),历任乡长:

朱雨香(1950.3——1950.7)、

哲东万(1950.7——1951.6)、

吴高月(1951.6——1954.10)、

杨传才(1954.10——1955.2)、

吴高月(1955.2——1956.1);

梁泊乡人民政府(1951.8——19956.1),历任乡长:

苏丙华(1951.8——1952.7)、

程子俊(1952.7——1956.1);

郭店乡人民政府(1949.6——1956.1),历任乡长:

丁海波(1949.6——1949.10)、

孙早香(1949.10——1950.3)、

薛化平(1950.3——1950.7)、

张辅才(1950.8——1951.6)、

张崇德(1951.6——1953.6)、

郭述伯(1953.6——1956.1);

双桠树乡人民政府(1950.3——1956.1),历任乡长:

张有庭(1950.3——1950.10)、

程若先(1950.10——1953.12)、

罗云中(1953.12——1956.1);

张湾乡人民政府(1949.6——1956.1),历任乡长:

朱雨香(1949.6——1950.3)、

张鸿漠(1950.3——1950.10)、

刘焕文(1950.10——1951.7)、

张庆轩(1951.7——1952.4)、

戚伯荣(1952.4——1954.4)、

李廷珍(1954.4——1956.1)。

1956年1月行政区划调整,设单王(大)乡,隶属新安区公所。1956年7月,撤销新安区公所,划为县直属乡。1957年2月,单王乡在区划调整中划归木厂埠区管辖:

单王乡人民政府(1956.1——1958.8),历任乡长:

王仰田(1956.2.——1956.4)、

苏炳章(1956.4——1956.6)、

许佑轩(1956.7——1956.11)、

(1957.2——1958.8,乡长缺)。

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后,实行乡社合一,单王乡人民政府改称单王人民公社,设管理委员会:

单王公社管理委员会(1958.9——1960.2),主任:

吴传德(兼,1958.9——1960.2)。

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设单王、荣店、张湾三个公社,隶属于新恢复的新安区公所:

单王公社管委会(1961.10——1966.4),主任:

王朝龙(1962.2——1966.4);

张湾公社管委会(1961.10——1966.4),历任主任:

任家华(1962.2——1965.4)、

田海洲(1965.4——1966.4);

荣店公社管委会(1961.10——1966.4),历任主任:

王锡品(1962.2——1965.4)、

任家华(1965.4——1966.4)。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公社所属政权组织也因“造反派”夺权而相继瘫痪:

单王公社管委会(1966.5——),主任:王朝龙(1966.5——);

张湾公社管委会(1966.5——),主任:田海洲(1966.5——);

荣店公社管委会(1966.5——),主任:任家华(1966.5——)。

1968年4月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公社管委会改称公社革命委员会:

单王公社革委会(1968.4——1969.3),主任:

赵本权(1968.5——1969.3);

张湾公社革委会(1968.4——1969.3),主任:

唐发德(1968.4——1969.3);

荣店公社革委会(1968.5——1969.3),主任:

王锡品(1968.5——1969.3)。

1969年3月撤区并社,成立跃进(单王)公社革委会(1969.3——1972.10),隶属于新安指导点领导组,历任主任有:

邓华轩(1969.3——1970.12)、

葛自余(1970.12——1972.10)。

1972年10月恢复区建制,设郭店、单王、张湾三个公社,隶属于新安区;

郭店公社革委会(1972.10——1976.10),主任:

王锡品(1972.10——1976.10);

单王公社革委会(1972.10——1976.10),主任:

荣先国(1972.10——1976.10);

张湾公社革委会(1972.10——1976.10),历任主任有:

陈福五(1972.10——1974.3)、

田海洲(1974.3——1976.10)。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至1981年前,公社政权机构仍为革委会。1981年4月至1983年春,人民公社革委会改称管理委员会。1983年3月至10月人民公社相继撤销,恢复乡建制,成立乡人民政府:

郭店公社革委(管委)会(1976.10——1983.11),历任主任有:

王锡品(1976.10——1976.11)、

张承传(1976.11——1981.1)、

张传忠(1981.1)——1983.11)、

1983年11月撤销公社革委会,恢复乡人民政府。

郭店乡人民政府(1983.11——1992.2),历任乡长有:

许光鋆(1983.11——1984.7)、

许大用(1984.7——1985.9)、

程希才(1985.10——1989.2)、

程兴堂(1989.3——1990.1)、

石 磊(1990.1——1991.12);

单王公社革委(管委)会(1976.10——1983.4),历任主任有:

荣先国(1976.10——1976.12)、

张家维(1976.12——1981.6)、

曾祥山(1981.6——1983.4)、

1983年4月撤销公社革委会,恢复乡人民政府。

单王乡人民政府(1983.4——1992.2),历任乡长有:

曾祥山(1983.4——1984.3)、

张仁群(1984.7——1990.1)、

候方金(1990.1——1992.2);

张湾公社革委(管委)会(1976.10——1983.6),历任主任有:

田海洲(1976.10——1977.3)、

张圣时(1977.11——1981.1)、

王田堂(1981.1——1983.3)、

庞庆和(1983.3——1983.6)、

1983年6月撤销公社革委会,恢复乡人民政府。

张湾乡人民政府(1983.6——1992.2),历任乡长有:

庞庆和(1983.6——1986.9)、

时培祥(1986.9——1987.1)、

梁允昌(1987.1——1989.3)、

石 磊(1989.3——1990.1)、

刘志胜(1990.1——1991.2)、

胡雁鲍(1991.2——1992.2)。

1992年2月撤区并乡,单王、张湾、郭店三乡合并为单王乡,乡政府驻单王街道。

单王乡人民政府(1992.2——2008.12),历任乡长有:

杨正松(1992.2——1996.3)、

卢兴宇(1996.3——1997.3)、

庞庆和(1997.3——1999.3)、

胡雁鲍(1999.3——2000.3)、

钟承才(2000.3——2003.3)、

邱和远(2003.3——2006.3)、

汪国宏(2006.3——2008.12)。

二、现任政府组成概况

现任政府是经200 年 月 日 单王乡第 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现有乡长1名,副乡长2名,概况如下: 姓名 汪国宏 王庆军 王全宗 职务 乡长 副乡长 副乡长 性民别 族 男 汉 籍贯 皖六安、裕安区 出生日期 61.2 文化 程度 研究生 本科 备注 皖六安、裕男 汉 安区 皖六安、金男 汉 安区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情况概述

建国后,我乡农业生产发展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为农业生产发展时期。

通过土地改革、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多种形式,逐步发展为初级社和高级社,实现农业合作化,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翻身解放了的农民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全乡干部和农民积极投入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推广良种、革新农具、药济治虫、开展积肥和土法造肥运动。竭力推行“三改”(即:改变午收比重、改造高产作物、改进耕作方法)。1949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约4.79万元,1957年约为164.1万元,增长近35倍。1957年主要农作物产量与1949年相比:粮食增长6成,油料增长2倍。

第二阶段:1958年——1961年,为农业生产下降时期。

从1958年夏收开始,全乡大放高产“卫星”,出现了浮夸风;秋收秋种时,抽调大批劳力大办钢铁,致使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人民公社化,打乱了互助合作化的管理体制、劳力组织和社员生活。农业生产搞大兵团作战,大办公共食堂,否定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出现平均主义的共产风和追求高指标而推行生产改革的瞎指挥风。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降到建国后的最低水平。从59年冬至61年夏,全乡农民人均日口粮不足半斤。60年冬春几乎断炊,全靠吃蔬菜、野菜野草度命。全乡大约有千分之五的农民在饥饿中丧命,广大农民有一年多时间处于饥寒交迫的凄凉之中。

第三阶段:1962年——1965年,为农业恢复时期。

1961年,全乡各生产队推行了“责任田”,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粮食生产增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生活紧迫的境况得到了缓解。1962年,缩小了人民公社规模,停办了公共食堂,恢复“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所有制形式,重申“四固定”(即土地、劳力、耕畜、农具)政策,纠正了“一平二调”(即穷富拉平、无偿调拨),强调生产队的自主权,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家庭副业产品。这些措施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使濒临崩溃的乡村经济开始好转。此后中共中央抛开扩大会议,提倡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狠抓粮食生产。同时,得益于淠史杭灌区的成效,我乡农业的丰收有了保障,农业产值迅速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第四阶段:1966年——1977年,为农业生产徘徊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乡农业也同时遭遇劫难。造反派们在批判“不为错误路线生产”、“唯生产力”论的影响下,国家的农业科技夭折,特别在“农业学大寨”口号的影响下,推行一套极左路线,取消“按劳分配”,搞平均主义;大搞“割资本主义尾巴”,取消社员自留地,关闭集市贸易,禁止家庭副业。把我乡广大社员成年累月禁锢在出工不出力、更不出成效的田间地头。本来刚露出生机的我乡农业又受到一次重创,粮食产量和农业产值徘徊不前,社员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

第五阶段:1978年至今,为农业生产振兴时期。

如果说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全国人民又一次得到解放,那么,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则为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我乡农业也和全国各行业一样,有了尽兴发展的机遇。1978年秋至1980年春,全乡17个村先后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长期没有解决的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广大农民终于有了自己的责任田,只需付出过去一半的劳力和汗水,收获过去2倍以上的粮食。随之,中共中央于1982——1985年连续四年发出一号文件,对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和活跃农村经济,加速我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促使粮、油、麻、桑等并重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协调发展。

据2007年统计,全乡农业收入达12780万元,年人均毛收入2800 元。粮食总产9000万公斤,薯类36万公斤,油料414万公斤,棉花5万公斤,麻类120万公斤,蔬菜1200万公斤,瓜果200万公斤。

第二节 农业生产关系

1、封建土地制度。解放前,全乡土地属地主所有制,大部分土地归地主所有,袁敬夫占有土地二千多亩,过去在六安地区远近闻名。据统计,解放前占全乡人口只有7%的地主,却拥有55%的土地。地主把占有的大片土地出租给无田无地的农民,秋天收取高额地租。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他们收取的地租都是总产量的四成。 2、1950年土地改革。1950年,全乡在党和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实行了土地改革,没收了地主、富农的大片土地、房屋、耕牛、农具和粮食,分给农民。从此,全乡结束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变土地地主所有制为农民所有制,全乡上万长期受封建剥削和压迫的穷苦农民从此获得了解放,翻了身。

3、农业生产互助组。土地改革后,分得土地的广大贫苦农民虽然生产积极性很高,但由于贫穷及生产、生活资料不足,加之有的家庭缺乏劳力和技术,给发展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有的农民自发组织起来,采取互助换工的办法来克服困难,党和政府发现这一好的苗头后,于1950年就发动了“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号召。中共中央于1951年12月颁布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全乡成立了30多个互助组,较好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生产的发展及互助组集体财富的增长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奠定了基础。1955年,全乡先后办起了15个农业初级生产合作社。初级社贯彻“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允许农民保持土地所有权,采取土地入股、资金入股和劳动受益分配的办法,由初级社统一经营,农具、耕畜统一使用,劳动实行评工记分,劳动报酬六四分成,即工分占六成,土地、农具、耕畜的股份分红占四成。各社成立管理委员会(近似于现在的村委会),高正副社长3人。按照民主办社的方针,由社员代表参与讨论制订本社的各项管理制度。当时,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对农业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到1956年初,全乡入社农户已达85%。

5、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7月,毛泽东主席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的报告,要求全国加快农业合作化的步伐。1957年,全乡由初级社先后发展为3个高级社。高级社完全属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性质的组织,主要生产资料(土地、耕畜、农具)全部归社所有,社员仅留1%的自留地作为自食蔬菜园地,劳动管理实行“包工包产、超产奖励、减产赔偿”的办法,产品按劳分配,男女同工同酬。

6、人民公社。1958年9月10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在“人民公社好”的口号下,尚未完善和巩固的高级社仓促实现了人民公社,原来未入社的单干户强行入社。当年9月,全乡成立了4个人民公社,22个生产大队,100多个生产队,各生产队又下设专业组。人民公社为“政社合一”“五位一体”(工农商学兵)制,土地全归公社,所有权归集体、农民共有。经营管理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组织管理搞“五统一”(即:领导、计划、指挥、步伐、行动)五个统一。生产搞军事化,以公社、大队、生产队分别编为团、营、连、排组织,搞大兵团作战。取消各家锅灶,大办公共食堂,以生产

队为集体经营单位,计工计酬,吃大锅饭。1961年,人民公社又改为以大队为核算单位。年底,省委为挽救饥荒幸存农民的生命,决定全省实行“包产到户责任田”。这一英明决定充分体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对恢复和发展全乡农业生产,缓解全乡吃粮问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民吐了心肺之言,把责任田称为“救命田”,把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李葆华奉为“李青天”。1962年,中央又作出指示,强调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停办了公共食堂,纠正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安徽的责任田也只是昙花一现,农民只得一年实惠,又被取消了。人民公社制度一直到1978年,整整经历了20年。它束缚、制约全乡农业发展的教训是深刻的。

7、联产承包责任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业若干问题的决定》以后,全乡先后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先是分组包干,1979年冬有的组就干脆把田分到户,一包到底。规定保证上缴粮任务和集体各项费用后,剩下的全是农户自己的。到1980年,全乡在党和政府正确路线支持下,17年村全部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有了自主权以后,精心耕作,科学种田,同时扩大复种指数,提高生产效益。粮食亩产较以前均增3——4成。近几年几乎翻番。农民彻底从公社化、大锅饭的劳累、贫穷的困境里解放出来,他们现在只需付出较前四分之一的时间和劳动强度,却收获较前2倍的成果。随着党和政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我乡农业将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农民收入将会不断增加,单王农业的现代化及人民生活的小康路已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三节 农业生产力

1、耕地面积。全乡现有耕地面积42904亩,土壤结构为:沿淠河西岸九个村18000亩的沙质土地,畈区7000余亩壤土地,岗区七个村近17900亩粘土地。全乡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9亩。

2、劳动力。全乡现有劳动力28678人,其中男劳力15419人,女劳力为13259人。

3、农业机具。1978年前,全乡农业机具落后,劳动强度大,工资低微,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发展。特别是建国后的前十几年,翻地全靠牛耕工人耕,抽水用木制水车人力灌溉,收割全靠人工,水稻脱谷用牛拉石磙轧场。小麦脱谷或用人掼,或用磙轧。小麦和玉米面全靠人力推石磨磨,大米则用木臼舂完后再用石碓磕。这些操作不仅工效极其低微,而且劳动强度很大,相当累人。到了六十年代后期,灌溉有了抽水机,但还不普及,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机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仅数量增加,而且不断更新换代。现在,农田机灌、电灌和自流灌完全取代了人力水车,收割机取代了人工收割,拖拉机取代了耕牛,石碓、石磨被机械取代。据2008年11月统计数据,我乡拥有大型旋耕机20台,小型旋耕机69台,大型收割机6台,小型收割机37台,农用机动运输车149台,手扶拖拉机1404台。全乡耕作、脱谷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第四节 农业技术推广

1、耕作方式改革。建国初期,全乡旱地上般为一年两熟,大面积水田为一年一熟,这种耕作方式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1971年,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全乡开始在部分水稻田改种双季稻。在麦地、棉田套各打瓜,实行部分水稻为一个两熟,部分旱地一年三熟。但由于劳动力和牛力的制约,不能大面积推行,改制田只占5%。到了80年代,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全乡的水田80%改为一稻一麦或一稻一油(油菜),同时,岗区的旱地也开始大面积推广地膜花生和地膜打瓜。近年来,岗区原本低产低效益的旱地发挥了高效,万斤花生户、玉米户、油菜籽户,千斤黑瓜籽户屡见不鲜,亩产值2000元的田块占70%。

2、良种改革。良种推广、普及对促进全乡农业的增产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70年代中期,全乡就引进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杂交油菜。杂交稻一般亩产在千斤左右,较前增产三成;杂交玉米亩产1000斤,较老品种增收近一倍;杂交油菜亩产500斤,而且比老品种稳产,增产近一倍。近几年,由于水稻良种的不断更新,优质、高产杂交稻又在我乡普遍栽种,亩产均1200——1400斤,又增产二成以上。

3 、肥料改革。50年代,全乡庄稼全靠积攒农家土肥,主要肥源是:堆积垃圾、堆沤青草、换墙灶土、烟熏土、人及动物粪便、深沟塘泥等,但远远不能满足大面积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到了60年代,全乡开始在水稻田种植红花草并在次年春翻沤以作水稻底肥,也开始用少量化肥作追肥,这对提高水稻产量起到了很大作用。从70年代至今,化肥在全乡施用量逐年增加,而且更注重氮磷钾的配比及合理使用化肥。近几年,全乡农作物年使用化肥850万公斤,平均每亩用肥92公斤。

4、病虫防治。全乡农作物病虫比较严重,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水稻的螟虫、稻纵卷叶冥、稻飞虱、白叶枯、稻瘟病、黄曲霉菌病等;小麦的粘虫病、赤霉病等;油菜的芽虫、菌核病等;玉米的玉米冥虫及花生的地老虎等。上述农作物病虫测报主要是两个途径,一是农民凭自己的经验观测,二是乡农技站宣传、通知并指导防治方法及用药。

第五节 单王土特产

1、黑瓜籽。黑瓜籽在单王通常被称为“打瓜籽”,单王传统特产,种植起始年代已无从考证。该瓜籽用铁锅炒熟后瓜籽仁浓香适口,开胃爽神,是消遣和待客的上等佳品。全乡17个村都有种植,因为其生长期短(85天),一般在小麦、油菜、棉花地行间套种,全乡每年种植面积在1800亩,年产瓜籽18万公斤。

2、荸荠。荸荠在单王也称地栗,又叫马蹄,在单王的种植历史也很悠久。单王荸荠果大、色红润、味甜脆、食无渣,为副食佳品。全乡每年种植100亩,产量约3万公斤。

3、大棚蔬菜。单王蔬菜种植总面积为1200亩,其中,福和、前楼、宁沟三个村的大棚蔬菜就有1000亩。这三个村的大棚蔬菜种植有20年的历史。单王的青椒、长豇豆、鲜毛豆荚每年都要销往上海、合肥、淮南等数城市百万公斤。另外单王的黄心菜、菠菜、芫荽、大葱、韭菜、白萝卜、胡萝卜等品种齐全,充分满足了本乡菜市场和周边乡镇街菜市场的供应,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菜蓝子。

第九章 教 育

第一节 私塾教育

全乡解放前比较有名的私塾有:单王街道的王相全私塾、张集的陈文渊私塾、五楼的王邦富私塾,每所私塾的学生不到二十人。教学内容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教学方法以每日背书、写毛笔字,开讲后练习写作,私塾先生每年收取每个学生三石糙米作为薪酬。每逢“清明”、“端午”节,收学生几个鸡蛋、鸭蛋等节礼。1949年,全乡私塾被废止。

第二节 幼儿教育

1998年,单王街道的张宝群夫妇创办了我乡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民办幼儿园——欣欣幼儿园,开创了我乡幼儿教育的新纪元。该园每年招收40——60名幼儿,收费第期150元。随后,杨庆琰又于2000年在街道办了一所阳光幼儿园,拥有幼儿也在60名左右。现在,单王新街幼儿园、胡台幼儿园、庙庄幼儿园、郭店幼儿园等民办幼儿园相继开班招生(其中有的幼儿园的批准手续正在申办中)。目前,欣欣幼儿园已因故停止招生,其他五所幼儿园共有在园幼儿320人。

第三节 小学教育

全乡第一所小学——单王小学创办于1944年,创办人王庆中借助其堂叔王培仁在国民党中央任立法委员的势力,经国民党丁集区委的同意,与夫人项文华搬掉单王街西火神庙内的菩萨,办起了单王乡有史以来的第一所洋学堂,就是现在单王小学的前身。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秋,单王乡张湾小学、宁沟小学、郭店小学相继建成;1958年秋,双桠小学、高店小学、青年坝小学同时出现;1964年,张祠小学、董祠小学、天鹅小学也建成招生。到1969年,全乡当时的22个生产大队(含单王街道),每个大队都有了一所小学,其中青年坝大队有3所,全乡共有24所小学。当时学校数多,课本费、学杂费便宜,一般每生每学期只要缴2.5—3元就可以上学了,但由于那时计划生育、贫穷等多种原因所致,直至1978年前,适龄儿童入学率仍较低(约在40%—50%之间)。究其主要原因有三种:1、缴不起书学费;2、作为家里辅助劳力;3、在家带弟弟妹妹。改革开放后的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4月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纳入法制。中央动员各级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参与普及义务教育。单王乡经过乡、村、校以及全社会多年的努力,同时得益于改革开放给人民物质生活带来的变化及广大家长对科学文化认识水平的提升,截至2008年,全乡5953名适龄儿童中,已入学的就有5894名,入学率为99%,其中在本乡就读有4905人,随父母外地就读的989人。近几年,乡中心校对全乡的小学学校的布局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目前全乡有13所公办小学,2所民办小学。

第四节 初中教育

1969年以前,单王乡没有初中学校,当时读初中的学生均到新安中学、木厂中学和马头初中。1969年,并社后的跃进公社在荣店办了第一所初中——跃进中学;1970年、1975年张湾初中、郭店初中相继建成。1972年跃进中学重新选址于“连三包”(单王街道西800米处),当年建成搬迁,并同时更改校名为“单王初中”。这三所初中的建成,对于方便全乡初中学生的就近入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所初中建成后,每年招收新生都在200名以上,以后基本上逐年增多,36年来三所初中毕业生累计达16200人。三所初中的历任校长分别是:单王初中:程巨余、刘国胜、吴永传、李开升、涂修兵;张湾初中:王邦山、袁以为、胡中卫;郭店初中:胡隆凯、朱开明、刘冠先、孟先田、涂修兵、万良仁。

第五节 学制

1949年—1968年,全乡全日制小学学制为六年,每年秋季为学年度的始学期;1968年—1978年,全日制小学改为五年制,每年春为学年度的始学期;1978年恢复秋期为始学期,仍为五年;2001年—2005年为五年制改六年制的过渡期。2005年以后全乡小学又全面恢复了六年制。全乡初中一直为三年制,2007年,郭店、张湾两所初中又改为九年一贯制。

第六节 教育经费

1949年至1985年,全乡教育公用经费主要靠收取学生的学费,国家财政只承担公办教师的工资,1986年,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全乡把向农民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同时纳入农业税,与上缴款一并收取。每年此项费用征收均在450万元以上,主要用来统筹支付民办教师的工资、校舍修建和课桌凳的维修、添置以及配套用书、仪器等,各校的办公经费仍从学生中收取,公办教师的工资仍由国家财政支付。一直到2003年的17年中,全乡教育费附加,单王农民共为国家承担了7650万元,2007年,国家在全免学生学杂费的同时,每期全付生均255元的公用经费,两年来,除教师工资外,国家财政向全乡投入教育经费 万元,主要用于学校建设、学校办公经费等。

第七节 办学条件

建国后至1986年,全乡小学校舍全部是土墙、草顶,课桌凳一半都是泥土的。1986年以后,中小学校舍逐渐改善。开始建砖瓦平房校舍;2000年以前,全乡校舍消灭了土草房,全部实现了砖瓦平房,期间,三所初中和单王小学、福和希望小学、街道小学、荣店小学和南郢小学先后建起教学楼,同时消灭了土桌凳,三所初中和中心小学的图书、仪器也比较齐全。2003年以来,由于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全乡有5200平方米危房得到改造,同时,单王初中的学生宿舍楼、图书实验楼正在建设中,三所初中和三所小学于2008年实现了远程教育。

第八节 教师

一、身份结构变化。1949年至1964年,全乡教师由1949年的25人增加到39人,均为公办教师;1964年至1978年,由于十年动乱,师范学校停办,公办教师的自然减员和学校校数的增加构成巨大反差,为应付难题,乡就从各村的知识青年(小学生和初中生居多,高中生少)中,招收教师,身份为“民办”或“耕读教师”,至1978年止,全乡民办教师 121 人,占全部教师队伍的 70 %,直到1995年,全乡的76名民办教师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全乡教师的身份实现了一致化。

二、知识结构。自1964年至今,全乡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极不合理。1964年至1978年,师范或师范以上学历的教师只占20%,初中文化以下的教师占70%,因此有不少民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演了很多场“闹剧、笑话”,有的教师被学生家长称为“南郭先生”。自1985年起,全乡民办教师先后通过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均取得了“中师”或“专科”学历。现在,全乡151名小学教师中,中师文凭的有86人,专科文凭的有57人,本科文凭的有8人;115名初中教师中,专科文凭的有53人,本科文凭的有38人,合格率为79%。

三、待遇。建国初期,教师的经济待遇是实行粮薪制,即每月 250手大米;1952年改为工资分制,每月80——130分工资分,折合成人民币为17.6元——28.6元,1956年平均增加到37.32元;1971年至1977年,只是部分教师小调动,1979年开始每人每月发5元副食品补贴;1980年起小学每班每月发4元班主任津贴,中学则发6元;1985年元月,中小学教师每人每月增加工资20.71元。以上几次均属小幅度增资,直到2006年7月,中小学教职工实行工资改革,每人每月增资平均300——700元。现在,教师工资是改革开放前的60倍。民办教师在转正前均是工分制,每年收入在300元左右,自1995年全部转为公办教师后,工资待遇提高幅度大,现在的待遇约是民师时的100倍。

第十章 卫生事业

第一节 卫生事业单位

一、医院。

解放前及解放初期,单王乡没有医院,到了1952年,单王街道才将胡学侯、李仲权、陈立夫、赵相坤、方桂复、陈新堂、胡会沂、马会周等8家私人诊所合并成单王联合诊所,马会周任所长;同年,胡台联合诊所、郭店联合诊所相继成立。到了1969年,在巩固发展以上三所卫生院的同时,全乡在各个生产大队开办合作医疗,当时全乡共建22个合作医疗点。1978年后,各村级合作医疗点相继名存实亡,唯三所卫生院还正常运行。到了1992年,单王、郭店、张湾三乡合并,单王卫生院因此成了乡骨干卫生院。同年,在乡政府和卫生局的支持下,靠上级拨款建了一幢(18间)门诊楼,4间病房。但单王卫生院的场地、硬件设施仍然不能适应全乡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2005年,单王卫生院从单王新街南端征地10亩,并多方筹措资金建起一幢综合治疗楼、一幢办公楼及生活用房,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医院现设有医疗区间、防保区间、办公区间、食堂区间和消毒区间,成了一所集医疗、保健、计生服务等为一体的公立性全科医疗单位,并且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院内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理疗室、手术室、B超室、心电图室、化验室、X光室、抢救室、防疫组等科室,固定资产250万元。院内环境格局有致,清新雅静。医院下设一个门疹部、一个住院部、11个医疗室。

二、计生服务所。

1992年,乡在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的同时,又成立了计划生育服务所,配备了孕检、妇幼健康检查及生育服务等一整套医疗器械,安排了3名业务能力强的医务人员常年坚守计生服务岗位。

第二节 医疗

一、医生队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乡仅有十五名中医生,他们没有资深的学历和行业资格。到了七十年代,各生产大队基本上有了自己的赤脚医生,但他们大部分是小学毕业,单王卫生院也只仅有一名蚌埠医学院毕业的本科生和二名六安卫校毕业的中专生。现在的单王卫生院共有干部职工64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27人,主治医生3人,执业医生6人,执业助理医生2人,执业护士3人,执业药师1人。专业力量分布合理,有的且有多年从医经历,临床经验相当丰富。

二、医疗水平。单王乡的医疗水平经历了从落后的原始型向先进的现代化型转变过程。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位老中医全靠“望、闻、问、切”给病人诊断,误诊误治现象屡见不鲜。七十年代,医生也仅靠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等简单仪器为病人作病情诊断,虽然较五六十年代稍有进步,但准确率并不高,很多病人因得不到准确、及时治疗,小病拖成了大病,或因误诊丧命。特别是缺乏外科手术,很多产妇因难产或产后风而失去宝贵的生命,婴儿因破伤风而死亡的比较常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普及和先进诊断仪器的相继投入使用,单王乡医疗水平日渐提高。单王卫生院现已拥有200MAX光机、心电监护仪、血球分析仪、B超机等高科技诊断仪,为诊断患者病情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的科学基础。4个病房、26个床位基本上解决了住院患者的需求。现在非手术性的疑难病症在乡内完全能得到确诊和治愈,外科手术队脑外科和胸腔手术外,单王医院也完全有接诊能力。现在单王医院的服务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本乡4.7万人,还迎来顺河、丁集、花园、彭塔、马头、沛东等周边乡镇的患者。单王医院2007年业务毛收入130万元,2008年毛收入预计将达到340万元。

第三节 药 政

单王乡人有三句老话:“药无十利不出门”、“黄金有价药无价”、“开过药店打过铁,任何生意做不得”,由此可见药品价格在管理上的放纵性,在利润上的飞暴性。这种现象建国前后普遍存在。到了六十年代,国家卫生部门对药品价格上采取宏观控制和严格管理,单王乡在

并大乡后,单王卫生院作为乡骨干龙头卫生院,对药政管理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整顿医疗市场,取缔非法行医,打击江湖医生;二是严格药房、药店的准营制度;三是建立对药房、药店的药品品质、价格的月检制度,保证让患者服放心药、就放心医。

第四节 卫生防疫

全乡有过疫病发生史:民国20年,就有过天花流行;1953年,有麻疹流行;1982—1992年有过出血热流行,原张湾乡的6个村最为严重,发病人数969人,死亡178人;另外,血丝虫、钩虫、蛔虫、疟疾、地方性甲状腺、头癣、性病等病例在我乡也时有发生。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这些流行病的防治非常重视。1971年,国家出钱出药,对全乡当时22个生产大队3万多人普查丝虫病、钩虫病、疟疾、头癣(简称“四病”),对患者全部实行免费送药上门,目前这四种病基本上得到根治。1982年,当出血热病情上报后,省地县的医疗机构派专家亲临现场,就地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严控死亡率。同时,当地政府免费提供灭鼠药品,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消灭黑线鼠的运动,直到1992年,全乡的黑线鼠基本绝迹,出血热疫情得到控制。1992年以来,全乡再无一例出血热患者。全乡每年还集中对重点人群接种疫苗(以中小学生为主),如乙肝、流脑、小儿麻痹症、白喉、百日咳、破伤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感等。2007年以来,按国家规定,对乙肝、小儿麻痹症、乙脑卡介苗、白百破等11种疫苗免费提供接种,每月接种人数均在400例以上。

第五节 妇幼保健

一、定点分娩

单王乡建国前后,一直沿袭土法接生,当时产妇死亡率高,新生儿存活率低。1965年“四清”运动,开始对每个生产队培训一名新法接生员,无非是在接生中多了消毒灭菌,减少了母婴的破伤风感染病例。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特别是青年一代在科学文化的启迪下,对旧的传统接生法的危险性有了足够的认识,自觉接受定点分娩,现在全乡每年定点分娩的到位率在90%,母婴死亡率为0。

二、儿童保健

单王乡从1964后开始,每年定期给婴幼儿种牛痘苗、划痕卡介苗、注射麻疹疫苗、送服小儿麻痹粮丸。近年来,普遍给前生儿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992年,单王卫生院还配置了疫苗冷藏箱,以保证各种疫苗的效果。2004年,全乡建立了儿童接种卡,使防疫人员与家长共同掌握接种日期,保证及时无误地给儿童按期接种各种疫苗,确保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今年,全乡儿童按照国家规定,接种各种疫苗的到位率已达95%以上。

三、妇女保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妇女的保健工作十分重视。自五十年代中期,各级政府对农村妇

女的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就给予了保护,如经期不忙水田活、孕期不干重活、产期给40天同酬假期、哺乳期不从事远门的农活等。改革开放后,全乡广大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孕妇定期到保健站作孕检,自觉到定点医院生产。现在全乡妇女的健康状况普遍良好,分娩顺利、安全。

第六节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为了实现温家宝总理“让每一个中国老百姓都能看得起病”的“梦想”,单王乡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于2007年在全乡办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乡首先成立了由党委副书记吴可玉同志为组长的“单王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小组”,主管参合农民费用的征管、慢性病门诊病人的鉴定、审批及各种医药发票报销审核等。2007年,全乡参合农民3.9万人,参合率82%,全年住院病人545人,共报销费用36.9万元;慢性病门诊病人167人,共报销费用22万元,家庭门诊账户共报销10万元。2008年参合人数4.3万人,参合率为96.7%,全年住院病人879人,共报销费用120万元,慢性病门诊发票140人,报销费用总额尚在审批之中。

现在,单王农民原本看不起病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很多疑难病症得到及时、有效地诊治,他们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得到实惠,实现了温总理的“梦想”。

第十一章 公安 司法

第一节 单王派出所历史沿革

单王派出所建于1992年,副科级别,隶属于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

1999年六安地区撤地建市,单王派出所隶属于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2006年撤并成单王中心所,仍隶属裕安分局。

此所初建时,仅有3名干警、8间瓦房、一辆警车。现在已发展成中心派出所,有在职干警5名,办公楼10间,两辆警车,4台电脑,2架数码像机,固定资产 万元,该所已被省公安厅评为二级派出所。

该所先后四任所长,首任所长丁兰权,任职时间为1992年——1997年,二任所长赵以前,任职时间为1998年——2001年,三任所长徐政任职时间为2001年——2006年,现任所长叶同林,2006年任职至今。

该所现辖16个村,一个街道,总面积92.2平方公里,辖区人口47405人。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很多荣誉:1997年被六安市公安局评为规范化公安派出所;2004年被安徽省公安厅评定为公安二级派出所;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有数人先后被市局、分局评为先进个人,多次被单王乡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2007年被共青团裕安区委评为青年文明号。

目前,单王派出所正在叶同林所长的引领下,以崭新的姿态,为党和人民保驾护航,确保乡民安居乐业,经济腾飞。

第二节 单王司法所简介

单王司法所成立于1995年10月,编制人员3人,王庆华、荣维如、邓先虎同志历任司法所所长。2007年利用国债项目投资建立司法所办公大楼,建筑面积为110平方米。司法所现已配备专用电脑和摩托车,以及司法所行政专网,形成办公现代化、网络一体化的三级格局。

单王司法所建所以来,担任着一方司法行政工作,主要是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的民间纠纷,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指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人民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组织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几年业,成立乡村人民调委会18个,每年调解民间纠纷200余件,每年进行法制宣传10场次,受教育人数达10000余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及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本所下设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法律援助工作站、人民调解委员会办公室、法制宣传教育办公室。通过全所工作人员的努力,本所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曾在2006年被

六安市裕安区司法局评为先进单位,2007年被六安市司法局、裕安区司法局评为先进司法所,2007年被裕安区人民政府评为基层满意站所。

总之,单王司法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围绕基层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抓住维护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为一方平安和经济繁荣保驾护航。

第十二章 交通公路建设

单王乡原来仅有单王到顺河和单王到张湾两条砂石路,总长仅12.5公里,仅有几辆公交车和几辆小货车。

改革开放以来,单王乡交通建设成绩显著。到2008年底,共修筑单顺路(单王——顺河)、郭单路(郭店——单王)、单张路(单王——张湾)三条柏油路,总长23.8公里,沙石路7条共25公里,水泥路6条共18.77公里,公路大小桥梁16座,总造价100万(包括涵闸),实现了村村通车。

2002年,总造价60万元、占地180平方米的单王公交车站建成使用,为“单王——六安”农班专线开通创造了条件。同年,每十五分钟发一次车的“单王——六安”农班专线正式开通运营,大大方便了单王人民的客、货运输,为单王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第十三章 电力 电信 邮政

第一节 电力事业

单王乡电力事业起步较晚,1984年前全乡基本上没有任何电力基础设施,直到1984年冬,单王乡才开始通电。当时单王、郭店、张湾三个小乡共拥有4台变压器,输电线路26千米,

其中民用低压线路仅2千米,共有用电户58户(大多为企事业单位),全年用电量仅9万千瓦时;仅有电力职工3名(每个小乡1名),无固定办公场所。

此后,单王电力事业虽然逐步发展,但进程缓慢。直至1991年,单王电力事业才开始加快发展步伐。1991年秋,单王北大街建起一座总造价达25万元的电力管理办公楼。1992年,因撤区并乡,单王、郭店、张湾三乡电力部门也同期合并,成立单王乡电力管理站,首任站长谢承荣,拥有职工30人。此时单王乡电力事业已初具规模,已拥有25台变压器,输电线总长60千米,其中高压输电线35千米,低压输电线25千米,用电户三千多,全年用电量达120万千瓦时。

1992年后,单王电力事业发展迅速。2001年,单王供电所移址新大街,占地1896平方米,新的办公大楼也落成并投入使用。据该所2007年统计数字,2007年底我乡用电户已达9730户,全年用电量达500万千瓦时。单王原有输、变电设施已不能完全满足我乡居民用电需求。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下半年,单王供电所投入较大资金对我乡的输、变电线路进行增设、改造,该项工作现已全部完成。线路改造后我乡的最大电容量已达3420KVA,有效解决了用电高峰时电压不足的问题。现在我乡已拥有高素质电力职工28名(每个行政村均有一名专职电工),变压器59台,输电线总长达297.54千米,其中高压线路41.07千米,低压线路256.47千米,已基本满足我乡居民的生活用电及工业用电需求。

第二节 电信事业

单王电信所于1997年5月邮电分营(原邮政、电信、移动为一家)时成立的,为国有企业,现有员工4名,所长张爱民从1999年12月任职至今。

单王电信所新址位于新大街南中部,于2001年3月竣工营业,占地面积196平方米,建筑面积266平方米,总造价40万元,年收入100万元左右。

电信所成立后,致力于网络发展工作。从1997年的100对电缆到现在的出局电缆共4650对(其中单王片1850对,张湾片1450对,郭店片1350对),总放电缆121.5公里,放光纤58.8公里。

该所1997年前仅有16部手摇电话,到1997年已拥有程控电话95部,现在程控电话的拥有量已达3689部,手机24782部。1998年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工程,2007年实现村村通宽带,到目前为止,宽带已发展到286部。此项工作正在稳健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节 邮政事业

单王邮政所建于1953年,隶属六安地区邮电局,当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1991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扩建,建筑面积为500平方米,担负着单王21个行政村及街道4.7万人的邮政用邮任务,包括报刊发行、函件、包裹、快件等其它相关业务。

自1997年邮电分营后,单王邮政所隶属六安市邮政局,电信局移址重建,单王邮政所继续在原址为广大用邮人民提供优质服务。

自成立之日起现在,共有三任所长,首任所长徐佑峰,任职时间为1986年——1997年,二任所长李贵,任职时间为1998年——2005年,现任所长王仁勇,2006年起任职至今。

2007年邮政局为单王邮政所投递人员配备了一辆摩托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邮件的到达速度,得了了广大用邮户的一致好评。

目前单王邮政所现有职工2人,其中正式工1人,聘用工1人,报刊投递额从建所的几百元到现在的近十万元,发展较快。

第十四章 乡村建设

第一节 乡镇建设

一.单王老街道。. 单王老街道自民国设单王乡以来一直为单王乡政府所在地,与苏埠、张店、马头同兴的千年古镇。老镇界东至淠河,西止火神庙,南至通往淠河的小内河,北止现在的粮站大桥,方圆1平方公里,全街呈“井”字形四条街道。古街用约长1.5米、宽0.5米的条石单行铺就,街宽8米。全街均有砖石混构的下水暗道。居民房全是土草房,唯陈俊川一家是砖瓦房且有楼房。单王老街曾于1930年被袁敬夫放火焚为灰烬,后又逐年重建。古街曾于清咸丰年间董氏在后街(今粮站前)立有卡街牌坊(因当时董氏有人出了京官而树的功德牌坊)。整个古街内修了鼎形三口深水井,供街民生活用水。

二.单王新街。1992年单王与张湾、郭店三乡合并为大单王乡后,政府机关于93年从火神

庙迁址单王老街南500米六单路西侧的单王村老庄组境内。94年对单王老街进行改造。在老街以西的单王村小圩组,前楼村的新民组、东庄组境内188亩,开发南北长2.07公里,街宽60米的新街1条,与六单路相接的宽为40米、长为 米的东西向新街2条。现在新老街占地面积为5.12平方公里,新增街道居民1100人。

三.未来单王集镇规划。根据区政府(07)19号文件批复同意的(单政[07]1号)文件《单王乡总体规划》(2006-2007),单王集镇范围东、北分别至淠河、三埂堰,西至新大街区域,南至新建医院。总面积5.12平方公里,人口规划近期为0.79万人,远期为1.34万人。现在根据规划的新大街商业景观街正在施工建设中。

四.村镇规划。 村镇现状为单王乡政府所在的单王中心集镇,原张湾、郭店乡政府所在地的胡台、郭店村。6个行政村现有260个基层村民点。根据规划,行政村合并:单王集镇:单王村、前楼村、张祠村,张湾村:张湾村、王楼村、袁湾村:东湾村、宁沟村、胡台村、王拐村。现有的260个村民点集中为216个。

第二节 土管、城建组织的建立

单王乡在并大乡之前没有土管城建组织,因此,全乡建房、用地呈自由化状态。1992年,单王成立大乡后,乡成立了建设所、土管所。建房用地均得履行先申请、后批准再动工的原则。2001年,随着机构改革,乡将土管,建设合并为一个机构,07年秋又将土管建设分开为二个机构,各自负责全乡的建设、土地管理的工作。

第三节 房产、土地管理

建房,用地个人或单位、先向建设所、土管所提出建房、用地申请,经两个部门同意后,填报选址意见书、经区土地局、建设局同意后,发放土地使用证书,规划许可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书后,建设个人或单位方可动工。近年来,乡土管,城建严格按照规章管理建设和土地,对于违章者坚决预以制止。07年,乡对于一户违章建房者依法予以强拆。这样一来,违章建房,自由建房现象得以控制。现在,全乡建设、用地符合规章率达90%。

第四节 环境保护

一、 环境管理。

单王街道于1998年成立环卫所,现在环卫工人7人,负责整个街道的环境卫生的整治,每天坚持整个垃圾的清除,街心的清扫和污水的清理工作,整个街道常年保持无污物、污水,清新益人。

二、 绿化。

绿化小有特色的是道路、校园、庭院、新建医院、政府大院。郭单路两旁官杨林,竹林葱郁繁茂,政府大院每进中秋丹桂fs飘香,单王医院四季常青,各个校园绿树成荫,很多农户

庭院也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

三、 改水改厕

单王自1992年以来,就注重群众的饮水卫生、湾畈区全部使用压水井,彻底结束自古以来的饮用污染的土塘水和被六安纸厂污染的淠河水,岗丘区也在不断地打深水井。2003年乡还在郭店村建了一座日供水200吨的水塔,解决了500农户的生活用水。单王中心集镇于08年始建日供水2500吨自来水塔,建成后,将能解决3万人口的生活用水。

自92年以来,单王在改造旧住房的同时,每户基本都胡家庭厕所,有的农户还装有水冲式无蝇无臭厕所,彻底改变以往随地大小便的不卫生状况。

第十五章 军 事

第一节 兵役

一、 机构:1949年2月,乡成立了人民武装部,负责征兵和组织民兵、训练工作及政权保卫和社会治安维护工作,只设武装部长一人。1958年以后历任单王乡武装部长的有:赵杨华、梁古德、郭友升、王道余、许纯礼、梁允昌、葛显银、侯方全、时培传、王邦军。

二、 制度:1、募兵制。这种兵役制度始宋朝、历经元、明、清三代共几百年,至清光绪年间始改征兵制。

2、征兵制。民国25年,国民兵役制分为初期2年,前期5年,中期15年,后期5年。当时由于征不到兵,于是就采取抽丁办法,实行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独子缓征制度。为了躲避抽丁,有的兄弟多的农户早早分家产户,有好多儿子过继他人。民国34年,国民党政府以应内战需要,在征不到兵的情况下,就强行抓壮丁,将征兵制变成了抓兵制。

3、志愿兵役制。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为了壮大革命武装力量,动员青壮年自愿参加红军。解放后的1951年4月,征集志愿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4、义务兵役制。1954年冬,全乡开始征集义务兵。5年,国家又颁布了《兵役法》,正式实行义务兵役制。

三、征集。自1954年冬试征义务兵时,对征兵对象、范围、年龄、体格、政治条件都乡、医检部门配合征兵部队严格把关,确保征兵质量。自1954年以来,全乡共为陆海空三军输送合格义务兵1538人。

第二节 民兵组织

组织:解放后的1949年至1952年,全乡共建3个民兵中队,9个民兵小队、共有民兵232人。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发出“全民皆兵”、“大办民兵师”的指示,随着人民公社的成立,当时全乡的三个公社成立三个民后兵团,15个民兵营,9个民兵连,401个民兵排,全乡共有民兵9978人,其中女民兵2540人。961年,以公社建立了三个民兵团,武装部长任团长,大队建民兵营,生产队建立民兵连(排),1969年,实行武装基干民兵分编,公社建立了武装基干民兵连。武装部长任连长,公社书记兼任指导员,大队建连排,营长兼排长,92年并大乡后,乡建武装基干民兵连,部长兼任连长,现有基干民兵220人。

活动:乡民兵连除按区人武部部署的训练任务保质保量训练外,乡还按期每月训练一次,以提高220名基干民兵的军事素质。提高他们的应战能力,以适应战争的需要。

第三节 重大军事活动

血战郭家店、黑狗冲

单王这片红色土地革命史料,特别是战线从连三包经张集、郭店、黃台至黑狗冲,发生于1932年8月16日的我红军、地方人民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血海之战一直不为单王多数人所知,少数知者也知之甚少,这是单王人民的一大遗憾。有幸者,19级军转离休干部查大勋,为对青少年一代进行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多年来,他一直殚场旧址,调查、搜集了一批珍贵的革命史料。2000年,他不顾75岁的高龄,在病床上写下了9万字的《血战皖西》,8千字的《血战郭家店、黑狗冲》就是本书中的一篇。现将查老的这篇文章简述于后。

1932年8月8日,敌右路军副司令王均纵队七师东从杨家湾渡口过来,迟迟不敢贸然西犯,因为他们接受了1931年钱集之战战死在汪巷大塘里面的2000多国军士官的惨痛教训。但进攻苏区是老蒋的既定方针,郭店子又是必经之路。我红二十五军军长旷(邝)继勋决定挺进东线迎击王均。他根据连三包至郭店一带岗丘起伏连绵,草茂林深的地形特征,作为打阵地战和伏击战的两种准备。旷继勋命我75师的一个加强连占领了郭家店,并联系二乡农会摸清一路地形,又命刘振威率立团和九区赤卫军迅速在老张集埋伏。8月16日(农历七月十五)拂晓,敌七师十九旅旅长李世龙率三十团、三十八团为先锋由单王西的连三包向郭家店进犯。他们在路经张集时,并没发现我埋伏的军团。当敌高起昆的三十八团冲进郭店时,我加强连虽奋力阻击,但敌众我寡,于上午7时撤出战斗。敌人在郭店大街小巷挨家搜查。这时我埋伏的两位红军战士在一家妇女的配合下,活捉了一个搜查的白军,迅即钻进街后的松树林,后又将这个俘虏交给了旷军长审讯。据俘虏敌兵供:王均部从杨家渡口过来三个团的兵力,共6000敌兵,其中李世龙旅的2个团4000人攻打郭店。留在单家埠的一个团作后备力量。根据敌情,旷军长临时调整部署,准备开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gr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