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更新时间:2023-09-02 03: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

临沂四小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改革始于何时?

2000年国家启动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美术课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我们小学 美术教师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美术课 堂研究得到推进。2001确立《义务教育美

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再加10年美术新课 程改革衙课堂教学的洗礼,美术老师对课 堂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2

年秋季开式使用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上出现了改革浪潮,以 通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应答21世纪的要求。

美术发生了变化美术教育的情景发生了变化 美术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之后的变化教师的变化 教材的变化 学生的变化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教师的变化:

第一,教师能够从人的素质 和发展的角度认识了美术课 程和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教师能够将美术课程 放在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实 施。 第三,教师对美术教学方式 和方法的选择更具有主动性 和自觉性。 第四,教师对美术教材内容 的选择、组织和拓展更主动 和自觉,甚至成为校本课程 的编制者。 第五,教师能够积极主动想 方设法选择和拓展美术教学 资源。 第六,教师能够自觉地运用 多样的美术评价方法。 第七,教师由单纯的美术教 学的实践者,变成思考者、 研究者。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教材的变化:

既注重美术知识与技能,又将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与人文、社会和学生个人的情感表达联系起来。 内容更加活泼、开放,联系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范例、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要素更加丰富和完整,出现 了引导学生学习的栏目,并因此展示了丰富的“教育性 ”和“学习性”。 美术教材的呈现方式也更加丰富,除了纸本之外,还有 电子辅助资源。 不同的美术教科书也比起以往更加注重地域特色,并追 求独特的编写思路。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学生的变化:

是教师和教材变化的结果。 美术课程降低了难度和较为 专业化的要求,加强了与学 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广泛 的文化情境相联系。 教师的教学更加尊重学生的 个性、创造性,采用能够发 挥学生主体性的多种教学方 式,以及生动活泼的教学成 果呈现方式。 使得学生更亲近美术学习, 参与性、互动性和积极性得 以增强,并能在美术学习活 动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十多年:不仅是换了封面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美术课程标准前言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1.一、前言美术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一、前言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 神和

物质世界。美术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近代阻来,美术课程更以其丰富的教育 价值列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当代社会的发展对国民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 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 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美术课程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 用,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品位和美术素养的现代公民。 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 教育的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 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 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一、美术课程的性质是什么?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是学校进

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课 程凸现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强调愉悦性。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

感知

视觉 形象

理解

创造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视觉形象由于每个人都拥有视觉本能,因此我 们常常把观看视为平常不过的事情。现实 中我们却发现,每个人的观看能力和水平 都有差别,甚至面对美术作品都接受不到 传递的艺术信息。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之 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 美的眼睛。”每个人都在追求视觉的愉悦 和快感。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感知其实“感知”是两个境界:“感” 是心灵冷暖,“知”是客观认识。感知必 须通过视觉体验和实践经验来实现,既要 “悦目”又要“动心”,要谨防我们的美 术课知多感少,甚至是有知无感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规格

比例

空间

肌理 形状 色彩 结构 材质

感知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理解1

黑白二色,代表阴阳 两方,天地两部。白 中黑点 表示阳中有 阴,黑方白点 表示 阴中有阳。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理解2以《格尔尼卡》为例,在“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毕加索在《格尔尼卡》画得到底什么?这是学生直接对艺术创作本身提出了 质疑。我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再让学生间相互交流对话,让每个学生看问 题角度的相异点互相启发,活跃思维。学生了解了《格尔尼卡》正是以取材 的典型性、强烈的视觉震撼力和独特的画风而成为世界名作的,让学生对艺 术创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理解2立体主义风格 象征与寓意的手法

半人半牛象征邪恶

势力 马的死亡寓意生命的灭亡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创造:用手或者用手操作工具,运用技 法,改变材料的形态创造出新的形象

工具

作品

材料

技法:绘、剪、刻、雕、塑、折、卷、曲、贴、烧、染、喷、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gb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