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20 01: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中国传统教育思想

摘要 中国古代教育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许多著名的思想家,积累了十

分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 教育思想 传统文化 正文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丰富多彩,流派众多,几乎每个时代的教育思想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但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还是一脉相传的,从中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古人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如孔子把教育作为治好国家的三大条件之一:“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认为,治理国家,除了使人口增加、百姓富足之外,还要加强对人民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强盛。孟子也十分强调教育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明确提出“善政”不如“善教”的教育观点。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下》)孟子认为,好的政治靠的是法度,是用刑罚约束百姓,使之畏惧国君,不敢违背;而好的教化靠的是德性,是用仁德去感化百姓,使之爱戴国君,由衷向善。好的政治得到的只是百姓的财物,而好的教化得到的则是百姓的人心。所以,作为统治者,应该把“善教”当作自己追求的最高目标。”(《新书·大政下》)董仲舒继承了孟子的“善教”思想,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告诫统治者要用教化作为防范百姓的“堤防”,这种说法显然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但他认为教化的作用远远大于刑罚,这无疑是正确的。唐代的孔颖达从儒家传统的政治观出发,充分肯定了教育在营造社会良好道德风尚中的重要作用,认为“欲教化其民,成其美俗,非学不可”。宋代的朱熹也十分重视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并从当时的教育实际出发,反复强调国家办教育应“以明人伦为本”,只有“教明于上”,才能“俗美于下”,“其遗风余韵,又将有以及于方来”。可见,朱熹已将重视教育的眼光投向了未来。

2. 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古代的教育家很早就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如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后天所受到的社会影响不同,才有了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之分,所以,加强后天的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虽然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

美德,但这些美德是很容易丧失的,只有不断地思考学习,努力追求,才能克服外界的干扰,保持自己的善性。如果一个人只注重物质生活,而不加强精神教育,那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所以孟子又说:“人之有道也,饱食、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藤文公上》)可见,接受教育是人立身的关键。

3. 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将德育和智育相结合,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据《周礼·地官·保氏》记载,周朝的贵族子弟八岁入小学,由当时负责教育的保氏教育他们,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礼就是当时的宗法礼制,礼的教育承担着政治宗法教育、伦理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等任务。乐包括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乐的教育是和礼的教育密切相关的,同样肩负着政治法度、道德人伦等方面的教育任务;乐教和诗歌相结合,形成了颇具民族特色的温柔敦厚的诗教。射是指射箭的技术,驭是指驾御战车的技术,二者都是当时武士所必备的条件。书指的是汉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据《说文解字·叙》说,周时的启蒙教育是以“六书”为先的。数即术数,包括天文历法、阴阳五行、占卜算法等多方面的内容,相当于自然科学知识和宗教技术知识。从这六大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教育确实从一开始就十分注重德育和智育的相互结合。礼乐主要是道德教育,但其中也包括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射驭书数主要是知识技能教育,但其中也渗透着德育的内容,例如射驭训练实际上也是礼制教育的一个方面。春秋战国以后,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似乎更加强调德育的重要,如贾谊《新书·大政下》所说的“道者,教之本也”,集中反映了这种倾向。但同时,人们也并没有放松对知识教育的重视。如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阳货》)董仲舒也说:“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这说明,中国古代教育是反对偏执一方,主张德育和智育并重的。

二、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礼记·大学》关于“大学之道”的论述中。《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后来独立出来,被奉为儒家四大经典著作(合称“四书”)之一。

《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实际上也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大学》从性善论的思想出发,认为“明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但这种善性必须经过不断学习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使人的“明德”发扬光大。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使自己始终保持向善之心。第二个目标是“亲民”,“亲民”的大致含义就是《论语·学而》所说的“泛爱众而亲仁”。人不仅自身要保持向善之心,而且还要将这种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反映在政治上,就是儒家所倡导的仁政思想。后来,朱熹把“亲民”改作“新民”,解释为用自己的德性去感化人,使人去其“旧染之污”,这种解释反映了儒家推己及人的教化思想。第三个目标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为了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

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从《大学》概括出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后,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尽管有不少学者对此作过补充和阐发,但基本上没有超越这个范围。这些目标一直是中国古代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三、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系列教学规律,总结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教学方法和原则,为后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能够各尽其材。因材施教的最早实践者是孔子。“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论语集注》)他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发挥学生的特长,弥补学生的不足。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很多。如《论语·先进》记载,子路和冉有同样向孔子询问“闻斯行诸”的问题,但由于平日里子路过于冒进而冉有过于退缩,所以,孔子就要求子路不要“闻斯行之”,而要求冉有“闻斯行之”。再如,《论语·颜渊》记载,樊迟、仲弓、颜渊三人问的同样是“仁”,孔子却根据三人的不同学业造诣作出了三种不同的回答,这三种深浅有别的答案,可以使三人都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将仁付诸实践,这比那些不切实际的死板教育更能收到成效。

2. 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一种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从古到今一直深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欢迎。孔子就特别善于运用这一方法,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愤”就是很想把某一问题弄明白却还没有明白、心中因此而烦闷的心理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开导他,使他的思路畅通。“悱”就是思考某一问题已经心有所得,想要说出来却不知如何去表达,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去启发他,帮他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在这两种情况下,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个时候去教导他,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还要求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否则就不再教他了。这是对启发式教育的更高的要求。颜渊曾感叹他教师的教学艺术的高超:“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孔子善于对学生循循诱导,用文献去丰富学生的知识,用礼节去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到这种程度,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

3. 学思结合

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和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联系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学思结合的原则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名言是对学、思之间密切关联、不可偏废的关系的恰当概括和总结,成为后世教育者一直尊奉的法则。他还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这段话的意思并不是说思不如学,而是为了说明不能只思不学;他在《论语·季氏》中曾提出“君子有九思”,说明他是十分重视思考的。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思想,认为学思结合,是学习成功的保证。他用学射箭来比喻学与思的关系:手中没有弓箭,只是思考射箭的模样,自然不能掌握射箭的本领;手中有了弓箭,却不考虑应该怎样去射,同样无法提高射箭的技术。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所以,朱熹特别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如果只读不思,必不知其意味;只思不读,纵使晓得,终是不牢靠。只有读得熟又思得精,才能心、理合一,永远不忘。他明确指出了学思脱节的两种弊病:“今学者有二病,一是主私意,一是旧有先入之说。” (《学规类编》)前者缘自只思不学,后者起于只学不思。朱熹的这些见解,进一步丰富了学思结合的教学原则。

4.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教学相长”的命题是《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人们只有通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能力的不足;只有通过教学,才能发现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困惑,才能激励自己更加努力学习,奋发自强。所以,教学活动并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不只是在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弱点,通过不断学习和提高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善。学生也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要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努力思考,不断强化自己知识的薄弱环节。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得到提高。“教学相长”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贡献。

结论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德育思想蕴含着许多至今仍然很有价值的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中值得骄傲的一部分。虽然现代社会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古代封建社会,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思想仍是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思想资源继续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德育思想和方法,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今后应长期坚持之探讨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论语》 《大学》 《学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ev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