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6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3-08-10 01:46: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河北省2016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宋朝是一个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每一个节日都被宋人发挥到极致。清明节是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各种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宋朝的清明节的最大亮点应该是蹴鞠。《水浒传》中写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诗圣杜甫《清明》诗中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诗人陆游《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的诗句。这说明从唐朝到宋朝清明节都有踢球娱乐的习俗。
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一幅《宋太祖蹴鞠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皇帝和大臣踢球的情景。宋代社会上还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足球艺人。宋代的足球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两种方式,但书上讲的大多是白打踢法。所谓 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准向灵巧和控球技术方面发展。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精神,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水浒传》中写到宋徽宗也是“齐云社”的成员。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比赛的组织和宣传推广。 宋代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市民携带炊饼出游踏青。宋代民间,习惯把无馅的食品称为饼,用火烤的叫烧饼,蒸的叫蒸饼,面条叫汤饼,油炸的叫油饼;宋仁宗赵祯做皇帝之后,因为宋仁宗的名字叫赵祯,而蒸饼的“蒸”字和赵祯的“祯”字发音相似,那时说话写字都讲究避皇帝或长辈的名讳,所以,蒸饼就改称为“炊饼”。在当时的汴梁城里,炊饼是一种大众食品,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宋朝把有馅的食品叫做馒头。《水浒传》中武大郎每天早起,挑起做好的一担炊饼出门叫卖。武松离家出行前,曾经交待哥哥武大说:你少在外面,早点回家;原先做炊饼十扇笼,以后只要做五扇笼。扇笼就是蒸笼,可以断定,大郎炊饼是蒸出来,而非烤制的烧饼。宋代炊饼是今天的馒头,绝非烧饼,而馒头却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
宋朝太学与国子监食堂例行加餐,春秋两季加炊饼,冬天供应太学馒头。宋人笔记言,炊饼深受汴梁城民众喜爱,成为主食。年年清明节,市民携带枣粥、鸭蛋和炊饼,出游踏青。黄庭坚在宽慰病中朋友的书简中说:“病者想渐苏醒能食矣。家园炊饼漫佳,不知堪否?”诗人杨万里题作《食蒸饼作》:“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
读《水浒传》我们可探寻出宋朝清明节的习俗,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更多的是纵情取乐,宋朝的节日已经走下了宗教的圣堂,成为老百姓外出娱乐的载体。通过《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宋朝商品经济迅猛发展,市井生活恬静和谐。宋朝清明节丰富多彩的民俗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摘编自刘传录《从<</SPAN>水浒>中探秘宋朝清明节的习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蹴鞠是宋朝清明节习俗的主要亮点,在当时,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也是足球艺人赖以保障生活的方式。
B.圆社是宋代蹴鞠艺人的专业团体,有助于蹴鞠艺人团结互助和维护切身利益,圆社组织蹴鞠比赛,并进行宣传推广。
C.馒头在宋朝指的是有馅的食品,就是今天的包子或有馅的点心,宋朝太学食堂在冬季例行加餐供应馒头。
D.炊饼是宋朝市民在清明节出游踏青时常携带的食品,当时汴梁城大街小巷都有卖炊饼的,炊饼成为当时民众的主食。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清明节作为宋朝的一个重要节日被宋人发挥到极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俗活动展示了宋朝的繁荣富足,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B.宋代蹴鞠的“白打”踢法是调动身体多个部位完成的一套花样动作,使“球终日不坠”,该踢法不比射门的准确性,而比控球的灵巧性。
C.宋代的饼有烧饼、蒸饼、汤饼、油饼等多种,因避宋仁宗的名讳,蒸饼改称炊饼,宋人笔记和黄庭坚的书简都说明炊饼深受民众喜爱。
D.根据《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和《清明上河图》,我们既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也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宋朝的清明节,人们进行扫墓、颁新火、踏青、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活动,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神圣感。
B.陆游的《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诗说明宋朝清明节有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而杜甫的《清明》诗说明清明节踢球和荡秋千的习俗在唐朝就已盛行。
C.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发展,蹴鞠运动不仅在当时的上层社会流行,还有专业的踢球艺人,而且追求灵巧的控球技术,有专门负责蹴鞠活动的团体。
D.炊饼就是蒸饼,这不仅从《水浒》中武松和武大郎关于卖炊饼的对话中可以断定,也可以从杨万里《食蒸饼作》一诗的诗题和内容的对照中得到印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人。曾祖谨,有功于周,为太师、燕国公。父宣道,仕隋至内史舍人。大业末,志宁调冠氏县长,山东盗起,弃官归。
高祖入关,率群从迎谒长春宫,诏授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为中书侍郎。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帝悟,特诏预宴,因加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是时议立七庙,君臣请以凉武昭王为始祖,志宁以凉非王业所因,独建议违之。帝从之。尝谓志宁曰: “昔成王以周、召为师傅,日闻正道,习以成性。今太子幼,卿当辅以正道,无使邪僻启其心。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太子承乾数有过恶,志宁欲救止之,上《谏苑》以讽。帝见大悦,赐黄金十斤、绢三百匹。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
时太子以农时造曲室,累月不止,又好音乐过度。志宁谏,太子不纳。太子败,帝知状,谓曰:“闻公数谏,承乾不听公,故至此。”是时宫臣皆罪废,独志宁蒙劳勉。
永徽四年,陨石十八于冯翊,高宗问曰:“此何祥也?朕欲悔往脩来以自戒,若何?”志宁对:“《春秋》:‘陨石于宋五。’内史曰:‘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俄迁太傅。尝与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俱赐田,志宁奏:“臣家自周魏来,世居关中,赀业不坠。今行成、季辅始营产土,愿以臣有余赐不足者。”帝嘉之,分其田以与二人。
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中书门下三品。王皇后之废,长孙无忌、褚遂良固争不见从,志宁不敢言。武后以其不右己,衔之,后因杀无忌,坐免官,出为荥州刺史,改华州,听致仕。卒,年七十八,谥曰定。 (节选自《新唐书·于志宁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
B.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
C.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
D. 俄兼詹事/以母丧免/有诏起复本官/固请终丧/帝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譬曰/忠孝不两立/今太子须人教约/卿强起为我/卒辅道之/志宁乃就职/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高祖:唐朝皇帝李渊的庙号,庙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
B. 七庙:古代宗法制度,天子设七庙供奉祖先。后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也代指封建王朝。
C. 起复:古代官员在父母去世后,一般应停职回家守丧,在丧期未满时又被朝廷重新起用,叫做“起复”,类似的说法还有“夺情”。
D.《春秋》: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史修订而成。《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君臣商议设立七庙时,大家都想立凉武昭王为世祖,于志宁却以凉武昭王并未开创大唐帝业的根基为由进行反对,后来唐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B. 唐太宗很重视太子的培养,拿西周时周公、召公的例子来勉励于志宁,请他用正道来辅佐教导太子,并让他告诫太子不可随意给属下官职赏赐。
C. 于志宁在皇上同时给他和另外两位朝臣赏赐田地时,主动请求将赏赐给自己的那部分田产分赐给另外两人,高宗对他大加赞赏并同意了他的请求。
D. 武则天皇后认为于志宁在高宗废王皇后的问题上不替自己帮忙,对他怀恨在心,后来借机给他定罪,将他撤去原职,贬到地方任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太宗尝宴近臣,问:“志宁安在?”有司奏:“敕召三品,志宁品第四。”
(2) 物固有自然,非一系人事。虽然,陛下无灾而戒,不害为福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鸣沙【注】过雁
(明)无名氏
秋成河外锁斜晖,风卷晴沙拂地飞。
过雁数声清堕玉,征人何处问寒衣?
春 雁
(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注】鸣沙,古县名,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鸣沙镇。
8.在《鸣沙过雁》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雁的?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通过“雁”表达的感情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琵琶女演奏琵琶过程中,琵琶声虽“暂歇”,却因此而产生更好的音乐效果的两句
是: , 。
(2)刘禹锡《陋室铭》中
“ , ”两句,直接描写了陋室清幽明净的自然环境。
(3)《岳阳楼记》中
“ , ”两句,告诉我们人应该有仁者之心,无论身居何时何地,都要有心系天下苍生和国家朝廷的情怀。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东 家
秦悦
东家不像个东家。
一脸疲倦,从粥厂踱回,一碗稀粥,一个黑不溜秋的馒头,吃完,倒杯酒,滋——滋——,那个香甜,那个美妙,仿佛困顿瞬间灰飞烟灭。
东家,富甲一方,闻名遐迩,善饮,常饮康百万酒。
以前,与一帮文人雅士聚,东家说“吴酒一杯春竹叶”“李白斗酒诗百篇”“劝君更尽一杯酒”“桃李春风一杯酒”,还说怀素醉酒书《自叙帖》,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醉而行云流水挥洒经典。
饥馑,可怕的饥馑来了。东家没了闲情逸致,诗情画意,有的,是雄心,打败饥馑这只魔鬼的万丈豪情。
但,每晚饭后东家的一杯酒,雷打不动。听着东家的陶醉声,下人们大咽口水,心中,一股温暖在奔腾:灾荒,不怕,马上会过去。好日子,不远了! 酒中乾坤大。东家躺下,片刻,沉沉进入了梦乡。
次日,醒来,东家袖手,低头,沉思,慢慢地踱向粥厂,若不是那身半新不旧的长衫,咋看咋像个饥民。
大灾之年,一碗稀粥,对饥肠辘辘的灾民,就是美味佳肴;一碗粥,能救活生命垂危的饥民,胜过琼浆玉露。东家思绪如烟,摇曳,飘逸。
多少天来,没饿死一人。东家心中满是欣慰灿烂。
东家的粥厂,最大,最红火。
消息长了翅膀,早飞向四面八方。路上,络绎不绝的灾民蹒跚而来。因饿,他们比蚂蚁走得还慢,还缓,摇摇晃晃,像风中瑟瑟发抖的枯叶。
每天,东家的粥厂,热气腾腾,芳香四溢,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 可是,这段时间,管家却形容枯槁,时不时,陷入沉思,轻轻地长吁短叹。随着时间的挪动,管家的忧郁,更重了,更浓了,有时,喃喃自语,没人听清,也顾不上听。其实,他心中有一股火,左冲右突,差点憋不住,想喷发出来,但最终,还是压了下去。
当如血的夕阳又一次不堪重负轰然坠落地平线,东家慢慢地踱回去,吃饭,然后,品酒。管家进来,慌慌张张,吞吞吐吐,唠唠叨叨。东家听明白了,听明白了的东家,很淡泊,很平静,如一池水,水波不兴。
东家神色凝重,一字一板,掷地有声。那是,海一样的胸襟,山一样的气度!管家哑了,默默退出,可是,眼前晃动的,是东家消瘦的脸颊,单薄的身材。瘦而高的东家,如一节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
失血苍白的日子,让人麻木。没有人清楚,日子的车轮沉重而缓慢地转了多少圈。 始终,管家的心,五味杂陈,潮潮的,热热的。有时,他忧心忡忡,愁肠百结;有时,他无怨无悔,悲壮慷慨。
小麦,珍珠似的小麦,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玉米,金粒一样的玉米,运来了一车又一车。
还有,高粱,大豆,红薯……
都说,东家有个聚宝盆,从盆里取粮,永远也取不完……
粥厂,可爱的粥厂,在多灾多难中,擎起了一面鲜艳的生命之旗。成千上万的灾民,幸运地活了下来。
在望眼欲穿中,大雨终于来了。欢快的雨水,急不可耐地扑向龟裂的大地。无数声音呐喊:老天爷!老天爷!此时的东家,青枝绿叶,绽放出久违的喜悦和激动。
“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管家再也忍不住了,压抑长久的秘密,呼啸而出,砸得饥民个个像木桩,呆呆的。
饥民跪倒一大片,向东家叩首,泪水雨水交织在一起。他们用最真诚的方式表达心声……
一个个秘密,争先恐后从他嘴里蹦出,再也拦不住,挡不住。
天旱时,东家停了酒的酿造;已酿成的,运往外省,换成了大量的粮食。那时,有官商找上门,让东家造酒,负责销售,说饥荒时没人造,造,可获暴利。东家怒发冲冠,严词拒绝,叹息,谁能做如此暴殄天物泯灭良心的事?! 说着,说着,管家成了泪人儿,哽咽不已。
泣不成声的管家再也讲不出那个藏在心里差点发酵的秘密: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康百万酒,而是水!
东家是谁?河南巩义的康百万!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第10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开头东家从粥厂回来后,一碗稀粥,一个馒头,吃完,“滋——滋——”喝酒的细节描写,表现出他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B.文中写东家的粥厂“与饥馑、与死亡顽强而热烈地叫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
C.文中将东家比作长长的竹竿,“硬硬地重重地抽打在管家的心上”,以生动的比喻表现出东家身材的单薄和处境的艰难。
D.文中写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红薯等一车车运来,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突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E. 文章恰当运用神态、肖像、动作、心理等描写方式,巧妙地安排故事情节,形象地刻画了东家这一人物形象,主题鲜明。
(2)作者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管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3)请简要分析东家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6分)
(4)文章结尾揭示:“东家饮的,不是自制的酒,而是水!”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材料一
最近,媒体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提出的“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引起了关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于2015年12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分析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了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论述了当前城市工作的重点,提出了做好城市工作的具体部署。
住建部解释,“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确实存在问题,主要是它影响了路网的布局,形成了‘丁字路’‘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出行”,至于“逐步打开封闭小区”,住建部表示要全面理解好“逐步”两个字。
“逐步’’就是要有计划,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若干意见”只是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具体实施中还要制定细则,特别是各省份、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住建部承诺“实施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城市,都会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
利益关系和居民的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材料二
“大院”问题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已成痼疾,这也是国家下大力气推动“街区化改革”的重要动因。以交通为例,造成拥堵的一大原因是“微环系统”不畅通:大块大块的地被各大院占用了,公用的小街小巷少了,久而久之大家都跑到主干道上去,造成主干道堵塞。
据统计,全球城市平均每平方千米有大约90至100个路口,北京却只有不超过20个。改革开放前.占地面积比较大的主要是机关大院、部队大院,而现在是房地产商修的商品住宅小区,往往是几百亩几百亩地“圈地”。这不仅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也拖累服务业整体发展。
“街区化改革”意见出台后,不少人表示担忧。比如害怕政府短时间内要求所有住宅小区都向社会开放,道路变为公用。事实上,“街区化改革”采取的是增量式策略,所谓“老区老办法、新区新政策”,近段时间应当将重点放在如何让新批准建设的小区不再封闭。新建小区没有形成固化的利益格局,权益、配套设施、法律等各方面问题比较容易厘清。存量改革即对既有封闭式商品住宅小区的改革,最关键、最复杂也最敏感,必须慎之又慎。
“城市街区化”后是否会导致犯罪率上升是舆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随着高科技警用装备的使用,我们已具备街区开放的技术条件。国内绝大部分城市都安装了数十万个监控探头,能够实现对城市无时差、无死角的全覆盖。如果辅之以更加精细、高效的巡警制度,改变依靠街道居委会进行治安防控的封闭式管理,相信治安问题会迎刃而解。
材料三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街区制是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形式,特点是在城市规划的道路边建设房子,且不设围墙,优点是可以增加公共道路和路网密度,缺点是居住区楼下的车流增加、车速更快,增加了老人和小孩的交通安全隐患,增大了居住区的近噪音干扰,会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在国外,现在有许多国家意识到街区制的缺陷,开始推广适度规模小区制(边距不超过 200米,总面积不超过50亩),有利于兼顾公共交通和居住品质。
然而,街区制的意义不光是城市建设规划,还有一个社会治理模式变化的问题。从全国看,真正由业主们掌握的业主委员会并不多,许多小区建成十年八年仍然没有建立业主委员会,其管理权仍然掌握在开发商所掌握的物业公司手里。对此,不少地方政府是不好管、不愿管、不能管,由此引起的物业管理矛盾随处可见。实行街区制后,相应的物业管理法律法规应当修改,居民们应当有更大的话语权。
对拆墙让路原则,有人认为住宅区内的公共空间属于全体业主,不能侵占。对公共交通影响不大的小区,业主们又不同意让路,当地政府不可以也没必要强行推动。但对于那些严重堵塞城市交通的小区,政府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在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程序进行城市规划的调整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收回,但是要按照征收征用的规定给予业主合理补偿,不能白占。
材料四
欧美早时的城市规划思路也是功能分离,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33年8月制定的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雅典宪章》所述,小区就是小区,道路就是道路,工厂就是工厂,商业就是商业,都是各管各的。相关的变革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社会活动家简·雅各布斯女士1961年出版《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书中提到纽约应搞“小街道、小社区”的设想。该书对美国社会冲击很大,当时也有很多尖锐反对的意见,但后来欧美国家还是一步步发生变化。
在美国芝加哥等大城市市区,封闭住宅小区很少。据《环球时报》记者调查,芝加哥市区基本上是街区制,初来者根据街区门牌号基本能纵横定位找到地址。在郊区,才有一些高档社区是封闭的。这些社区里的道路不对外开放,保安和门卫都由小区物业负担,物业管理费比一般小区高很多。
为居民区内部交通安全考虑,芝加哥政府对过路车辆使用小区内道路有严格限制,比如非高速的干道限速一般每小时40英里,而在小区内部,无论是封闭还是开放小区,一般限速每小时25英里。很多开放社区套采取措施限制外部车辆流量或让司机减速,还有很多小区在高峰时段禁止路过车辆拐入小区“抄近路”。美国封闭小区的社区物业委员会由业主自己选举产生,管理小区的物业财务和各种计划,业主可以自己投票决定是要开放小区还是封闭小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讨论了街区化改革工作的指导思想、整体思路和具体部署。
B.“大院”问题对城市的危害主要是占用土地资源过多,城市街区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会导致犯罪率上升,因此,这两个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
C.街区制和小区制是城市建设布局的两种形式,前者的特点是在城市规划的道路边建设房子,不设围墙,后者的特点是设置围墙,功能分离。
D.美国芝加哥市区基本上是街区制,其最大优势是初来者可以根据街区门牌号找到地址,准确快捷;郊区则有封闭小区,其最大优势是安保措施好。
E.这四则材料围绕“城市街区化建设”这一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和讨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治理模式相结合,内容丰富,角度有别,引人深思。
(2)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则材料对“街区化改革”的报道要点有哪些相同。(6分)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分别概括“街区制”与“小区制”的缺点。(6分)
(4)推进“街区化改革”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请结合四则材料,简要说明。(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现在我虽然有一份不错的工作,薪金优厚,老板也赏识,但心
中 的仍是笔墨丹青。
②两位失去联系34年的老战友终于见面,他们表示,时光过去了 34年,而往日的美好情景依然 。
③在内蒙古公安边防总队训练基地,队员家属们领着孩子,捧着鲜花向他们 的亲人走来。
A. 念念不忘 朝思暮想 历历在目
B. 朝思暮想 历历在目 念念不忘
C.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朝思暮想
D. 朝思暮想 念念不忘 历历在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提案》建议在贫困地区推行十五年免费教育,以“十三五”期间普及三年高中教育为契机,把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统一纳入免费教育。
B.为长征火箭焊接发动机的国家高级技师高凤林认为,机器是人能力的延伸,只能按照程序重复运作,但人能够不断进行改造和创新,这是机器永远无法做到的。
C.中国政府在优惠贷款和其他援助支持下,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承揽了多个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批经济合作项目已成功启动并在积极落实之中。
D.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利用自身经济和资源优势,大量挖走欠发达地区的名师,这种做法扰乱了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扩大了区域之间教育差距。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在全球化的今天,守护文化多样性,是关涉人类文化发展未来的大问题。在不同文化主体之间,要倡导有创建的交流、理解与对话。这种文化理解是一个双向承认的过程:
。前者是自觉、内省,后者则是宽容礼让、平等开放。
A.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
B.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认识“自身”文化,然后是了解“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C.首先是接触“他者”文化以了解“自身”文化,然后是认识“自身”文化以理解“他者”文化。
D.首先是了解“自身”文化以认识“他者”文化,然后是接触“他者”文化以理解“自身”文化。
16.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鲁冰花是豆科类草本植物,应用较为广泛。由于花朵色彩丰富、植株错落有序,鲁冰花是园林植物造景中较为难得的配置材料,用作花境背景及林缘河边丛植、片植, ① 。很多植物也喜欢与鲁冰花为邻, ② ,比如在茶叶植株附近种上鲁冰花就可以帮助茶叶健康生长,并让茶叶芳香甜美;鲁冰花根部的小瘤子能够把空气中的氮源源不断地送到土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壤的肥力。鲁冰花这种“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 ③ 。所以它可以用来作为母亲节儿女最好的礼物。
17.下面是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计划”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 分)
前些日子,一张纽约街头的父子背影照在网上被疯狂转发,图中华人父亲的头发和衬衫均被雨水淋湿,但他依然将唯一的伞遮在背着书包行走的儿子头上。随后也有人在网上晒出了另一张英国父亲在雨中牵着女儿,只为自己打伞的背影照,并表示“小女孩也挺开心的”。两张照片中两位父亲截然不同的做法引发了无数网友和亲子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对于上述两位父亲的做法,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完成写作任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语文参考答案
1.A(“这种活动仅在上层社会流行”表述错误,原文是“上层踢球已经成为时尚”,并不一定意味着踢球仅限于在上层流行。)
2.D(内容杂糅。依据原文,应该是从《水浒》有关蹴鞠与炊饼的描写可看出宋朝清明节习俗主要是纵情取乐,从《清明上河图》可看出宋朝市井生活的幸福。)
3.A(忽视条件,曲解原文。原文说“除了传统的祭祀祖先外”,可见祭祖活动不能说明“宋朝的节日已成为百姓娱乐的载体,不再有宗教般的神圣感”。)
4.B
5.A(“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的评判性称号”是谥号,而非庙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
6.B(“并让他告诫太子不可随意给属下官职赏赐”表述有误,原文“勉之,官赏可不次得也”的意思是唐太宗希望于志宁好好教导太子,同时向他许诺官职赏赐是可以不按常规次序而破格获得的。)
7.(1)太宗曾经设宴款待亲近的朝臣,问:“于志宁在哪儿?”主管官吏禀奏:“陛下下令召见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参加,而于志宁是第四品。”(“尝、安、敕”各1分,句意2分)
(2)事物本来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全部和人事有关。虽然是这样,陛下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警戒自己,这对造福是没有妨害的。(“固、虽、戒、害“各1分,句意1分)
8. 运用了烘托和比喻的写法,通过秋日斜晖、晴沙拂地等冷清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过雁南飞的艰辛,“清坠玉”运用比喻描写了过雁的鸣叫如玉石坠落在地上一样清脆。(答出手法给2分,能作简要分析的,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9. 虽然两首诗都写到“雁”,但是所表达出的感情是不同的。无名氏的诗通过雁的鸣叫联想到征人艰苦的生活,流露出诗人对征人的悲悯情怀。王诗则借春雁在春天来时由南方飞回家乡,来表达了自己不愿留在温暖舒适的他乡、想要返回家乡的急切心情。(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0.(1)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1.(1)EC(答E给3分,答C给2分,答A给1分;答B、D不给分。A项,“悠闲自在”理解不是十分准确,这一细节描写,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东家的悠闲自在,而更多表现出的是他希望以自己的行为让大家相信灾荒很快就会过去,坚定对生活的信心。B项,“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当时粥厂红红火火的经营状态”分析不当,当时粥厂为了救济灾民,压力很大。D项“表现了东家实力雄厚,灾难到来时能够从容应对”分析不当,由原文“牲口卖了,地卖了,首饰卖了,房契卖了,铺子卖了 ”可知,东家是拿出了全部的家当来应对饥荒,他应对得并不从容,这样写也不是为了表现他实力雄厚。)
(2)①从内容上看,管家是事情的见证人,他知道东家所做的一切,,交代了重要的情节,同时这样安排使情节更曲折,极具艺术感染力。
②小说写了管家对东家的关心、忠诚,对东家的善举的忧心和感动,并借管家之口在文末揭示出东家的秘密,对管家着墨较多,其实是为了更衬托出东家形象的高大。
③从情节上看,作者不直接写东家的所作所为,而是由管家之口来交代重要情节,这样安排也使小说情节更曲折,更有艺术感染力。
写写管家一出场,管家被秘密折磨着,这就为小说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6分)
(3)①有闲情雅趣:善饮酒,喜欢与文人雅士聚谈。②乐善好施,宅心仁厚:充满济世救民的情怀,灾难来临,他倾尽自己的家产让灾民得以存活,坚决不让灾荒饿死一个人。③坚守大义,取财有道:官商找上门来让他造酒以获得暴利,他严词拒绝,不发不义之财。④坚忍、有担当、默默奉献:他独自承受灾荒带来的巨大压力,想尽办法救济灾民,自己却日渐消瘦,倾家荡产。(要求答出3点,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①内容上,在结尾交代东家饮的不是酒而是水,消除了读者在灾难年月东家还每天饮酒的疑惑。②结构上,照应了前文东家饮酒的内容,同时也使情节突转,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③人物形象上,东家每天饮酒,让处于灾难中的人们内心变得安宁,而结尾揭示出他饮的不是酒而是水,这就展示出东家崇高的精神境界,使东家这一人物形象得到更充分的展现。④主旨上,结尾这样安排,深化主旨,进一步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崇高人格。(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给5分,三点给8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2. (1)EC ( 答E给3 分, 答C给2 分,答 D给1 分。 A 项,讨论的对象并不是“ 街区化改革工作”。B项,大院的问题在“ 占用土地资源过多” 不合文意。“ 主要问题是会导致犯罪率上升”,原文为“ 是否会导致犯罪率上升是舆论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因果推论牵强。 D 项“ 最大优势”不准确。)
(2) ① 都强调了街区化改革的社会影响,指出它引起了人们的关注;② 都强调了街区化改革的必要性,指出封闭住宅小区给社会带来弊端; ③ 都强调了街区化改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每点2 分)
(3) 街区制缺点: ① 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② 增大了居住区的近噪音干扰,降低居住的舒适度和生活品质; ③ 可能增大治安管理难度。小区制缺点: ① 造成交通拥 堵,给城市居民出行带来不便; ② 拖累服务业整体发展; ③ 容易引发物业管理矛盾。 (每点1 分)
(4)(① 逐步推进。街区化改革要有计划,有轻重缓急,欧美国家的街区化也是一步步推进的。 ②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采取增量式策略, “老区老办法、新区新政策”。 ③ 有法可依,制度保证。如对过路车辆使用小区道路制定法规进行限制;改革中政 府应遵循城乡规划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 ④ 保障居民权益。如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应给予业主合理补偿;社区物业委员会可由业主自己选举产生,业主可以自己投票决定是否开放小区。( 每点2 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3.C(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惦记着,不能忘怀。历历在目:十分清楚地出现在眼前。朝思暮想:形容想念之情殷切。①句中“笔墨丹青”指文章、绘画,用“念念不忘”最恰当。②句为两位老战友同想往日情景,用“历历在目”最恰当。③句中意思是家属思念亲人,用“朝思暮想”最恰当。)
14. B(A项,成分残缺,“纳入”后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句末加上“的范围”。C项,中途易辙,前面主语是“中国政府”,句子没结束,后面主语就变成“中国企业”,应将“在”放到句首。D项,搭配不当,将“力度”改为“秩序”。)
15.B (根据前后照应的原则,采用排除法。由“自觉、内省”“宽容礼让、平等开放”应分别对应“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排除A、D项;由先“认识”后“了解”的逻辑顺序,排除C项。)
16. ①会给人们一种美好的视觉享受 ②因为鲁冰花能帮助其生长 ③正如最真挚的母爱一样伟大(5分。第①②句各2分,第③句1分。意思对即可。)
17.该图由飞龙、草书“文”字、长城构成。 “文”指文明素质,飞龙指腾飞的中华民族,长城代表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整个图形倡导中国公民积极投入到提升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去。(构图要素3分,寓意3分)
18.参照2015年高考阅卷标准。
【立意角度提示】
一、从华人父亲角度:1、为华人父亲点赞,将无私的爱贡献给下一代。2、可以质疑父亲做法,爱孩子别过于溺爱,也应让孩子经历风雨。3、作为父亲,他可以为儿子遮风挡雨,但路还得儿子自己走。立意如“可以为他撑起一片天,但不替他走人生路”。
二、从英国父亲角度:1、认同英国父亲的做法,与孩子平等相处,让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2、质疑英国父亲,批评英国父亲的做法对孩子的健康不负责任,过于自我。
三、从两位父亲行为辨证的角度:1、反映了东西方父爱方式的不同。2、适合于孩子成长的教育方式就是好的教育方式。
【参考译文】
于志宁,字仲谧,京兆高陵县人。曾祖父名谨,在北周立有功劳,授太师官衔,封燕国公爵号。父亲名宣道,在隋朝官至内史舍人。炀帝大业末年,于志宁被选调为冠氏县长,山东发生暴乱,他弃官回家了。
高祖李渊进入关中时,于志宁带领随从到长春宫迎接拜见他,高祖下诏授予他渭北道行军元帅府记室。贞观三年,于志宁担任中书侍郎。太宗李世民曾经设宴款待亲近的朝臣,问:“于志宁在哪儿?”主管官吏禀奏:“敕令召见三品及三品以上官员,于志宁是第四品。”太宗明白过来了,特地诏令他参加宴会,当即授予他散骑常侍、太子左庶子等官职。当时商议建立供奉皇家祖先的七庙,大家都把希望把凉武昭王李暠奉为始祖,于志宁认为凉武昭王并未开创大唐帝业的根基,只他一个人的意见跟大家不同。太宗听从了他的建议。太宗曾对于志宁说:“往昔周成王以周公、召公为老师,每天听到的都是正道,反复熟悉就成了他的本性。现在太子年纪小,您应当用正道来辅佐、教导他,不让邪门歪道诱惑他的心灵。努力办好这事,官职赏赐是可以不按常规次序破格获得的。”太子李承乾屡犯罪过,于志宁想挽救、阻止他,呈上《谏苑》婉言劝说。太宗看到后非常高兴,赏赐给他黄金十斤、绢帛三百匹。不久,兼任太子詹事,因为要替母亲服丧才免去了职务,太宗诏令提前复职,于志宁坚持请求服丧满期,太宗派遣中书侍郎岑文本敦促开导说:“为国尽忠和为母尽孝无法同时做到,现在太子等待人去教导约束,您勉强复职吧,替我完成辅导他的任务。”于志宁这才复职。
太子在农忙季节时建造深邃的密室,一连几个月不停工,还过度地爱好歌舞。于志宁劝谏太子,太子不听。李承乾的太子身份被废除后,太宗了解了实际情况后,说道:“听说您多次劝谏,承乾不听您的,所以到了这个地步。”这时东宫属官都获罪免官,唯独于志宁(因勤勉)而受到慰问和鼓励。
永徽四年,有十八颗陨石坠落到同州,高宗询问说“:这是什么征兆?我要以悔改以前的过失、修养以后的德行来警戒自己,怎么样?”于志宁回答:“《春秋》记载,‘有五颗陨石坠落在宋国。’内史说:‘这是自然现象,不是产生吉凶的根源。’事物本来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全部和人事有关。虽然是这样,陛下在没有灾害的情况下也警戒自己,这对造福是没有妨害的。”不久升任太傅。曾和右仆射张行成、中书令高季辅一起得到高宗赏赐的土地,于志宁禀奏:“我家从北
周、北魏以来世代居住在关中,家产没有失去。张行成、高季辅如今才开始经营田产,希望把赐给我的土地赐给不足的人。”高宗赞赏他的美德,把赐给他的土地分赐给了张行成、高季辅。
显庆四年,因为年老请求退休,诏令免去尚书左仆射职务,改授太子太师官职,保留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王皇后被高宗废除时,长孙无忌、褚遂良坚决劝阻却不被高宗采纳,于志宁不敢说话。武则天皇后认为他不替自己帮忙,心怀不满,后来趁着杀掉长孙无忌时,于志宁也获罪免职,离京任荣州刺史,改任华州刺史,朝廷批准他退休。去世时,七十八岁,追认为幽州都督,谥号为“定”。
正在阅读:
河北省2016届高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08-10
供应链一体化下物流管理模式的发展10-11
民主生活会汇报材料02-20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03-02
出版专业考试基础知识(中级)复习精要-专业技术考试资料系列04-18
城建档案卷内目 - 图文06-12
2018年《游褒禅山记》教案(教师中心稿)-文档资料09-29
给排水管网系统复习题和答案08-29
- 新闻英语的标题的特点
- Uvfeci上海证券交易所收费及代收税费一览表
-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代表选举方案2011
- 计算机运行命令全集)
- 关于在此次园际交流活动的感想和心得
- MSDS-新戊二醇
- 液压系统安装要求说明
- 我的家乡——贵州雷山
- 石化工程质量检查大纲(2010版)第六册 工艺管道、焊接、无损检测工程
- 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具体内容书写探讨
- 1、个体工商户名称预先核准流程图
- 2012年度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 金融知识复习题库大全
- 企业价值股票估值模型构建及其验证
-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优秀征文
- 补课安全协议书
- 高中牛津英语模块一Unit1_School_Life单元测试(牛津译林版必修1)
- 2015年南京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
- 教你如何做木马
- 沈阳体育学院考研初试运动生理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