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更新时间:2024-06-24 07: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一章 绪论
所谓发展有多种含义。一般人们理解为泛指某种事物的增长、变化和进步。在此含义上,与生长为同一语。但严格意义上、发展尤指一种持续的系列变化,特别是有机体在整个生命期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环境或学习的结果,这种变化既可是量变也可是质变。而生长通常用于生理方面,对人类来说,生长是从卵子受精开始,直至个体或组织衰亡为止的持续过程。发展与生长两个术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成熟比前两者更为复杂,它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理的成熟,即身体上各种器官的形态、结构和机能臻至完备状态,生长即告停止;其二为心理成熟,包括智能的成熟、情绪的成熟和社会性的成熟三个方面。简言之,成熟是指随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出现的个体身心的成长与变化,成熟排除了练习和经验。一般说来,成熟不但确定个体发展的最大限度,同时也决定个体学习的效果和速度。但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并不完全一致,这就形成了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人的发展指的是人类身心的生长和变化,如同一条蜿蜒的长河,时而会激起奔腾的波涛,时而会静静地流逝着。人的发展也会有起有伏,有激流涌进,有平静流淌;循环往复,循规变化。人从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和生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不断地变化。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发展,但生理发展不是心理发展的惟一决定因素。个体的发展除了依靠生理结构机能外,更重要的是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人的心理发展作为人类发展的 一个重要部分,从种系心理的演变,到个体心理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
“发展心理学”一词,是在儿童心理学的基础上产生的。虽然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看法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不论是儿童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发展。
一、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不仅是一门认识世界的科学,也是一门了解、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科学,对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与应用的范围也日益扩展,形成了诸多分支学科,发展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心理学的大家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在英文中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对象由灵魂(soul)改变为心灵(mind);心理学既是对心灵的研究,或亦可称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s)。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Johann Fricdrich Herbart,1776~1841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之说。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宣告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并培养和建立了一支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因此,在心理学发展史上,冯特被确认为近代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 人在实践活功和生活活动中,与周围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必然会产生种种主观活功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称之为心理。具体地讲,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或讯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引起人对周围事物的感觉和知觉,并注意环境变化,记忆发生过的事件,思考各类不同的问题,想像未来情景,这种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思考)和想像等心理活动,就是人的认知或认识过程。人们有喜、怒、哀、乐、爱、恶、惧等对周围环境的体验,这是人的情感过程。人们根据既定目的,克服困难,做出努力,并通过行为去处理和变革客观的现实,这是意志过程。这三个过程,简称知、情、意,是人的心理过程。同时,对待某个事件,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动机和价值观等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其后天
的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人格(或个性(Personality)。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或个性)而言的。 与物理现象不同,心理现象不其形体,不能直接观察得到,这就构成了心理科学的特殊性。正如台湾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春兴提出的:“心理学是超科学的科学”(张春兴,1991)。因此,在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人们首先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外表行为(behavior)活动上。心理活动,不仅来源于客观现实,来源于实践活动,且又通过其外部行为活动,主要由动作和言语表现出来。首先,人的行为活动很明显地要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和调节。外部行为乃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直接表现,而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及整个人格〔或个性)对行为又有很大的影响。其次,人是有意识的高等动物,人的心理非常复杂,人们可以有意识地掩饰自己的某些心理活动,甚至表现出一些与内心不符合的外部假象,说出一些与心理事实不相符合的话语。因此,当我们根据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去分析人的某种心理活动时,必须非常谨慎。第三,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与外表行为的多变性,并不能使心理活动成为神秘莫测、不可捉摸、无法研究的东西。心理现象由外界事物和体内变化引起,总会在行为活动上有所表现,而且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即使有接表现受到掩盖,它也会间接地在其他方面有所流露。因此通过比较长的时间、全面系统的观察或借助于仪器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对一个人的心理有所了解。
(二)发展心理学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无数心理学家众说纷纭,因而形成了许多派别。由于争议的结果趋于求同存异。保留各家的合理思想,才使心理学在一百余年内获得迅速的发展。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也引起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方面展开跨学科和多学科的探讨。心理学既与生物科学、技术科学相结合,又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使心理学成为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种属性的边缘科学、中间科学、模糊科学,即超科学的科学。心理现象的复杂性,又使大多数心理学家往往从一个侧面去深入研究,使心理学研究范围广阔,分支众多。心理学尽管分支繁杂,但仍可从两个角度予以分析,一是从其性质上分门别类,另一是从应用上分门别类。如果把心理活动分成不同层次,在不同水平上加以研究,心理学可以有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等等。如果把心理学按其应用范围加以研究,心理学可以有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商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等等。普通心理学则是概论性的基础理论的心理学。由此可见,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就是研究个体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人的身心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的联系;其间既表现出连续性又表现出发展的阶段性,因而形成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正是要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发展的年龄特征,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等,其中思维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最主要的一环;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价值观、自我意识、能力、性格等等,而人格的年龄特征的研究是最主要的一环。 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索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语言的发展。
人的个体发展离不开种系发展。所谓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又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一个是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前者研究的是动物心理学的内容,即研究动物心理和行为变化规律,以此研究结果来进一步揭示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实质。后者研究的是民族心理学(主要是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内容,意指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不断提高,人的心理水平也日趋发展。现代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远非原始社会成人所能比拟的。这说明社会条件对人类
心理发展的作用。因此,从广义来说,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psychology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以下分别叙述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
种系心理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种系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的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两者构成了从动物到人类心理发展的整体面貌。 (一)种系心理发展
1.动物心理的进化过程 心理现象主要为人类所特有,但它是在动物界长期进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动物进化过程中逐步出现一些心理现象,为人类心理发生和发展准备了前提条件。对动物心理进化研究,是动物心理学(animal psychology)或比较心理学(comparative psychology)的主要课题。从历史上说,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其著作《动物历史》中提出的自然等级表。谈的就是动物种系心理进化的顺序。1864年,法国生理学家弗洛伦斯出版了第一本《比较心理学》,这是对动物行为进化阶段研究有意义的尝试。在动物心理进化研究中,达尔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1872年出版的《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就是运用进化观点对动物行为进行了比较的研究。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心理学家开始了许多动物智力进化方面的实验研究,例如,迷津学习、问题解决等课题。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trial and error learning)、巴甫洛夫(Ivan Petrevich Pavlov, 1849~1936)的条件反射学说(conditional reflection theory)等,都建立在动物行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20世纪中期是动物心理学迅速发展的时期,“发展”的观念受到了极大的重视,于是对动物心理进化问题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例如,哈洛等人对恒河猴的研究,阐明了剥夺社会经验对后来社会化的影响。柯勒对猩涅(类人猿)学习和解决问题的研究,不仅提出了顿悟学说(insight theory,而且阐述了动物在行为改变和可塑性方面具有的较大的潜力。对动物行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其重点是考察行为进化和发展的因素,探讨遗传与经验即先天和后天在动物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动物进化标志之一是其结构的分化,其中最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的出现,这对于种系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动物神经系统的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于是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了原始的心理
(1)刺激感应性阶段:原生动物是动物进化阶梯中最低等的一种,例如变形虫等一类
单细胞动物,它们具有刺激感应性的各种特点,即能在一定范围内按照环境中的变化因素与自身的生存关系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动物界的进化是由单细胞动物发展为多细胞动物,例如,腔肠动物的水蟋。这时产生一种散漫的、无意向、无中枢的网状神经系统,尽管那时反应形式属于刺激感应性阶段,但是它们产牛感觉细胞,能专门负担反应的传导职能。 (2)感觉阶段:网状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进化到梯形神经系统。环节动物的蚯蚓就是代表。它们不但产生了头神经节,而且出现了有彼此独立的原生质的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处叫突触(synapse ) ,突触式的联系使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功能。于是动物进入了心理发展最初形式的感觉阶段。这时,动物能够回答那些起信息作用并能指导动物行为的个别刺激物或物体的个别属性的作用。在无脊椎动物的发展中,节肢动物如昆虫,是进入较高级发展水平的动物。昆虫的节状神经系统,有其较庞大的脑神经节,并形成了相当发达和专门的受纳器官,不仅使感官越来越发达,而且形成各种本能;。例如蚂蚁的觅食和存食本能,蜜蜂的交际本能,都成为各种习性
(3)知觉阶段: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其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类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都是空心管状。管的后端是脊髓,管的前端有膨大部分叫脑泡。在发展过程中,由三个脑泡变为五个脑泡。即前脑、间脑、中脑、后脑和末脑。低等脊椎动物,从鱼类开始,发
展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及鸟类,其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变化是比较大的。例如,爬行类,在大脑半球的背外侧面出现了一层新的结构大脑皮质;鱼类则发展了大脑半球的腹内侧面,即纹状体,于是,这些脊椎动物产生了较高的分析综合能力,使种系心理发展进入知觉阶段。 随着大脑的进化,低等脊椎动物的行为逐渐脱离感觉冲动的直接控制,到由综合各种感觉冲动的大脑半球新皮层的复杂过程来控制,也就是由感觉过程到知觉过程。动物发展到了知觉阶段,就是对周围事物的刺激,不再只是回答其个别属性,而是在其行为中形成了不可缺少的个体经验,对周围事物做出整体的反应。
(4)思维萌芽阶段:哺乳类功物属于高等脊椎动物,它们是由爬行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哺乳类动物种类极其多样、分布极了广,在生态方面的差别也极大,所以它们的心理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种系心理发展的研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灵长目的类人猿。类人猿的发展,进入了思维的萌芽阶段。类人猿有发达的大脑和大脑皮质,从外型看,与人脑相差不多。各种感官也接近人类的构造。动物心理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猩猩的行为出现新的特点:①利用简单的工其解决问题。例如,黑猩猩用石头砸开硬壳果等。典型的研究是柯勒的黑猩猩取食物的实验。在黑猩猩前边放着食物,身旁放好一粗一细的两根竿子,每根竿子都取不到食物。经过摆弄,黑猩猩偶然把两根竿子接(套)在一起,于是它接好竿子,动作迅速而确切,竿子也较结实,结果取到了食物。②模仿人的动作,如拿抹布擦地,拿扫帚扫地,用勺子舀水,用茶杯喝水,甚至于“学习”人的抽烟、缝纫。③学会手势语言。美国加特纳夫妇应用聋哑人用的手势,教会黑猩猩许多手势,并能应用这些手势和人们进行交际,这些手势中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普利马克利用符号语言对一只6岁的黑猩猩作实验,实验内容有八种:字词、句子、是非问题、用语言教语言、类概念、连结词、量词和条件关系词,结果这只猩猩能用塑料小片与事物建立联系,造句、辨别颜色、大小和形状并建立类概念
(或类属概念)由此可见,哺乳类动物,尤其是灵长目哺乳类动物不仅对周围环境有粗浅的感觉和完整的知觉,产生清晰的表象,而且能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综合属性做出完整的反应,初步解决了一些问题,证明它们萌芽了思维。这种初级思维或动作思维为人类思维发展提供了生物学的准备。 2.人类心理的进化过程
(1)人类的进化:人类是由动物界进化而来的。人类的动物祖先是高度发展而现已灭绝的猿类。它们和现代人猿相似,有高度灵活的运动能力,高度发展的定向探索反射和初级思维。在远古的时候,由于地球表面的变化,森林减少,人类的动物祖先被迫由树上生活改变为地面生活。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人类的动物祖先的活动有进一步发展。促进人类动物祖先演变到人类有三个前提条件,一是直立行走、手的发展;二是使用工具和制造工具;三是交往需要产生语言。于是这些条件与人脑发展、与经验传递、与劳动生产的相辅相成才使人类动物祖先进化为原始人。动物的进化受到生物原理或生物规律的支配,而人类的发展则受社会原理或规律的支配。所谓社会,主要指人类相互交往的产物,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社会无疑是由一群人组成的,人类群体生活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并产生共同的习惯、心理、情操、民俗。随着社会的发展,才由原始人发展为远古时代的人、古代社会的人、中世纪的人、近代社会的人,直到现代社会的人。 (2)人类心理的特点:人类心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原始人的思维和现代人的思维就有区别,法国社会学家列维早在1910年所著的《原始思维》一书中就做了详细的论述。我们不拟深入讨论这种差异,而探讨人类心理的共同特性,井把这种共性归纳为如下三个特点: ①意识的心理特性:人类心理是有意识的.所谓意识是指能清醒觉察、明了思考、具自觉行为等特征的心理状态,它包括意识客体和意识自我两种类型。具体地说,是能够清醒觉察周围的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内在联系;明确思考过程和方向,使认识活动具有目的性、组织
性、计划性和预计性;以及调节自身的行为,具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自觉能动性。当然,意识是人的心理的高级的主要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因为人的心理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交互作用的两种形式。
②社会的心理特性:人类心理受着社会历史的制约,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具不同的心理特点。民族心理学就是研究原始人和现代人心理差异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家研究社会及文化背景’下的人类心理和行为表现。例如,研究社会境遇如何影响社会知觉,社会因素如何作用于人类态度和信仰等。因此离开了人类社会和人类实践,就谈不上人类的心理。
③语言的心理特性:语言有两个主要的功能:概括作用和调节作用。人类借助于语言,认识了周围事物的内容,使感知、概念、记忆概括化、理性化,使情感、意志更具有调节功能。人类借助于语言,积累在世世代代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知识,再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人的有意识的心理,正是以语言为基础的个体经验和社会经验的总和。
(二)个体心理发展
1.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 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否有心理?他的心理是怎样产生的?在人的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中,心理又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它是按照什么原理或规律发展变化的?这些发展变化在人的生活、教育和工作上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些都是研究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必须阐明的问题。个体发育始于妊娠期,也就是说,个体的产生虽然复杂,但也是从单细胞开始的,不过这个单细胞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父源,一个是母源。这与动物中的两性生殖是完全一样的。人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合子)细胞开始,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分裂而来的。生命正是从这里开始,其过程极为迅速。“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实际上妊娠期从末次月经起算约280天)。新生儿出生后仍保持迅速发展的趋势。虽然新生儿大脑皮质还未充分发挥功能,但出生时大脑低级中枢却提供了一整套行为反射,逐步出现各种感觉。个体生理的发展,主要显现在出生后的12~13年间,各种器官发生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尤其进入青春期10、11-17、18岁)(见第六章第一节),不仅身体外形变化巨大,内脏机能趋于健全,而且性的成熟,标志着人体全部器官接近成熟。随着生理的发育,在这出生后的18年,心理也逐渐地发展变化。心理发展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知在发展,思维趋向初步成熟;二是人格在发展,趋向个性化。18岁进入成人期(或成年期) ,经过相当长的成人早期、成人中期(中年期)和成人晚期(老年期)的变化,身心也会持续的变化。这种生命全程或毕生发展的身心变化,构成了发展心理学各类研究的课题。发展心理学主要是研究个体一生心理发展的趋势。 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通过社会化,个体获得在社会中进行正常活功所必需的品质、价值、信念以及社会所赞许的行为方式。社会化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基本生活技能,掌握社会规范、生活目标,形成社会职能,培养社会角色。其中有些过程在青少年阶段可完成,即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有些过程则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即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互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互动的过程。 2.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的关系
关于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关系的理论,最具代表性的首推20世纪初霍尔的复演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很广,当时在生物学中已经发现人类的胚胎发展史是动物进化过程的复演。霍尔接受了这种进化论和复演说的思想,并将其运用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学说上来。他提出了应该把个体心理发展看做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复演种系进化历史
的理论。霍尔具体地分析了儿童与青少年复演种系发展的过程。其中,胎儿在胎中的发展复演了动物进化的过程(如胎儿在一个阶段是有鳃裂的,这是重复鱼类的阶段)。儿童期是重演了人类原始的远古时代。人类远古祖先的时代是一个非常长久的、非常迟滞的阶段。此阶段儿童知觉力敏锐,对危险及诱惑的感受极少,道德心、宗教心、同情、爱情及美的享受等理性的特质又十分幼稚,这正是表现出了远古时代人类的特征。 在少年期,儿童感觉敏锐而活泼,对刺激的反应是强烈而敏捷;记忆是迅速而持久,同时易于接受各种训练和观念。霍尔认为此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强调这个时期学习的积极性在于激发自然兴趣。因此,这个时期的教育,主要是练习、叮嘱和组织,其方法应该是机械的、反复的、权威的和独断的。所有这些,都可以从中世纪甚至古代的教育上获得启示,所以少年期是中世纪的复演。青年期是新生活的开始,因为从这时候起,有更高级、更完全的人性产生出来,这个时期所有开始表现的身心的特质是新颖的,其发展趋势是急剧的和突飞猛进的。这都说明了人类祖先在某个进化阶段有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因此,青年期是比较新近的祖先特征的反映。霍尔主张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应考虑到个体自理发展复演种系进化的特点。例如,对于他们多少带有一些野蛮性的本能,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让其自由表现。原来这种原始的经验与行动是人类祖先迫于“生存的”必要所习得的,所以对儿童青少年对于野蛮性行为的热望,不要轻易地放过,而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教育他。这些方法包括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等等。上述观点,正是霍尔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其进步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霍尔的复演说的提出,引起了心理学界很大的争议,有的加以批评,有的加以称赞。我们认为,复演说的主要错误在于把个体发展史和种系发展史完全等同起来,从而引向决定论(或预成论)。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从根本上否认个体心理发展史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动物和人类心理发展史,因为个体发展史和种系发展史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如前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在这个生命全程的心理发展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心理发展原理或规律的理论问题,另一则是个体发展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问题。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在人类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或规律问题上,各种心理学派别之间的争论可以归纳为四点:第一,人类心理和行为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第二,人类对待环境的关系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人类心理发展是分阶段的还是连续的;第四,发展的终点是开放的(发展变化能持续下去)还是有最终目标的。正因为有这些争议,于是,发展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就涉及如下的三个问题: 1,遗传和环境在心理发展上的作用问题 先天遗传给心埋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包含教育)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发展心理学要研究人类心理的先天因索,要研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文化背景与人类心理发展的交互作用。 2.心理发展的外因与内因问题在人类心理发展上,既要重视其外因,又要重视内因。人类身心发展是主动的,所以,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我们既要讲发展,又要强调内外因之问的关系和作用。
3,心理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关系问题人类的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应该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统一起来,将相对主义的开放和理想化的终点统一起来。这样才能科学地解释生命全程的心理持续发展趋势,又能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
有关人类心理发展的理论,涉及到上面提到的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的问题。也就足说,往往运用心理发展的理论去探讨人格方面的发展,去探讨智力方面的发展等等。例如对于人类的动机形成和人格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和社会学习理论提出
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途径。精神分析学派假定有个理想的成年人格,并强调发展变化的内部过程。社会学习理论则采取一个较为相对主义的开放观点来解释成熟及个体差异等概念,并重视行为的外在原因。皮亚杰学派又称日内瓦学派,讲发展与内外因的统一,强调智力发展要趋向一个理想化的终点。本书第二章,我们将详细来讨论国内外名家的心理发展的理沦,故这里不赘述。
(二)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发展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心理发展的一般原理,而且要研究在人生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特殊原理。这些原理体现为生命全程备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即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上面,因此,接着叙述各个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及年龄特征的研究:
1.年龄的划分标准如何正确而科学地划分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问题,迄今为止,还是个远远没有得到适当解决的问题。然而,它却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教育家和哲学家曾提出这个问题,现代发展心理学家正在深入研究。目前可见到的划分人生阶段依据的典型资料,可归为如下几类:
1)以生理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柏曼以内分泌腺作为分期标准,如胸腺时期(幼年时期)、松果腺时期(童年时期)、性腺时期(青年时期)、内分泌的全盛期(成年时期)和内分泌缺乏时期(老年期)。
2)以智力发展作为划分标准:例如皮亚杰以思维发展为基础,他把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分为:感觉运动阶段(或感觉动作期)0一2岁);前运算阶段(或前运思期)2-7岁);具体运算阶段(或具体运思期)(7~-12岁);形式运算阶段(或形式运思期)(12-15岁)(详见第几章第四节)。
3)以个性发展特征为划分标准:例如埃里克森以人格发展为荃础,人的心理发展可分为:信任感对怀疑感0-1岁);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1-3岁);主动对内疚{3-6岁);勤奋对自卑(6-12岁);同一感对同一混乱感(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完善感对失望(老年期)(详见第二章第一节)。
4)以活动特点为划分标准:例如艾里康宁和达维多夫把心理的初步成熟的心理发展分为:直接的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操弄实物活动(1-3岁);游戏活动(3-7岁);基木的学习活动(7-11岁);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专业的学习活动(15一18岁)。
5)以生活事件为划分标准:一般将成人期(18岁以后)以生活事例分为:成人初期(18-35岁),选择职业、建立家庭;成人中期(35-55或60岁)成就事业、养育子女;成人晚期{55或60岁以后)子女长大成人并离开家庭,本人退休等。在上述二个阶段的基础上,又划分为下列亚阶段如成人早期转折(脱离家庭,17-22岁);进入成人世界(22 - 28岁);经历30岁的转折(28-33岁);安顿下来(33-40岁);中年危机(40-45岁);走出危机(45-50岁);经历中年期转折(50-55岁);中年期高峰55-60岁):成人晚期转折(60-65岁);成人晚期(65岁以后)。 我们主张在划分人类心理发展年龄阶段时,应根据身心发展趋势,综合地进行阶段的划分,既要看到重点,即心理发展质的特征,又要顾及全面。第一,人类在生理、智力、个性、教育、生活诸方向发展各有其特点,找们以身心发展的各种指标,综合地来划分各自的年龄阶段,但同时又要看到内在的一致性。为什么在上述各家的分期中,有那么多分期的年龄上趋于一致,例如0-2、3岁;2、3-7岁;7-12 岁; 12一15岁;15一18岁;18 ~25岁;25 ~-35岁;35~55或60岁;60岁以上几乎都一致的。这不是一种巧合,而是说明身心发展确实有一些一致性的年龄阶段。 第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然是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那么这个质的特征,涉及到上述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方面。也就是说,它表现在主导的生活事件和主导活动形式;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和人格发展特点;表现在生理发育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等等。本书对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的划分。正是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的。 2.年龄特征的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主要是围绕着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展开。所谓心理
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具体来说,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心理发展各个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它是和年龄有关联的,因为年龄是时间的标志,代表一定的时期和阶段。一切发展都是和时间相关联的,当然,它又不是完全由时间决定的。发展心理学要通过实验研究,从大量的个别的心理特征概括出某一年龄阶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典型趋势或本质趋势,尽管这个趋势不能揭示这一年龄阶段的一切人们的个别特点,可是它却代表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整体特征。
(2)在一定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是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这是因为,年龄特征是受许多比较稳定的因素支配的。例如,人类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发育是有一定过程的;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深浅也是有一定顺序的;接受教育、求职、成就等生活事件和活动形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时间性。这就决定了人类心理发展较稳定的顺序、限度和阶段,但是另一方面,文化背景有差异,个体的生理、语言发展也有差异,主体活动及其人格也有差异,这就造成了年龄特征的可变性,造成了因文化背景而引起的群体差异,因主客观因素的区别而引起个性差异。发展心理学要通过实验研究,从大量的个别的心理特征概括出心理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揭示这些条件就能为人类心理健康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3)心理现象是复杂的,所以心理发展既指心理整体的综合发展,又指各种特殊心理现象的发展。尽管生理、语言、活动、认知和人格的发展存在着内在一致性,但也存在着各自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是因为,一方面所有心理现象要在某个个体身上体现出来,而具有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各种心理现象又有一定质的区别。发展心理学要通过实验研究,从大量的个别的心理特征,先是概括出某种心理现象的发展趋势或某种心理现象发展的年龄特征,又要找出各种心理现象的整体特点,分析其整体心理的发展趋势或生命全程某一阶段的心理特征。所以。发展心理学一般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发展线索加以研究,研究每一个年龄阶段合理发展的特征,但又允许以某一心理现象的发展为线索进行纵向研究,例如研究认知、人格的发展等等,甚至于更细地将认知分为感觉、记忆、思维作发展的研究等等,从纵向角度探索某种心理现象在生命全程中的发展趋向。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如前所述,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发展,而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儿童期(包括青少年)又是被研究较多的部分,这个部分构成了儿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生命全程心理发展的研究则较晚提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关于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发展时期的心理发展的研究报告和著作越来越多,使得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心理学发展得十分迅速。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演变在西方,儿童心理学研究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以后的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塔洛齐、禄贝尔等人的工作。他们提出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的教育思想,为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最初的思想基础。而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则是直接催化了儿童发展的研究。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写成《一个婴儿的传略》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促进儿童发展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 (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儿童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的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真正的创始人。 1.《儿童心理》出版普莱尔对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到3岁每天都进行系统观察,有时也进行一些实验性的观察,最后把这些观察记录整理成一部有名的著作《儿童心理》(1882,被公认为是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是一部完整的儿童心理学,它包括三部分:儿童的感知发展,儿童的意志(或动作)发展,儿童的理智(或
语言)发展。在《儿童心理》一书中,普莱尔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系统地研究了儿童心理发展;他比较正确地闸述J’遗传、环境与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的作用,并旗帜鲜明地反对当时盛行的白板说(指人类出生时其心理像白板,一无所有);他运用了系统观察和儿童传记的方法,开展了比较研究,对比儿童与动物的异同点,对比了儿童智力与成人,特别是有缺陷的成人智力的异同点,为比较心理学乃至发展心理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称普莱尔为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基人的理由 为什么说普茉尔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呢?这是由他的《儿童心理》问世的时间、目的和内容、方法和手段及影响这四个方面共同决定的。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 1 )时间:从时间上看,《儿童心理》一书于1882年出第一版,1884年出第二版,是儿童心理研究一类著作中,较早出版的一本。
2)目的和内容:从写作的目的和内容上看,普莱尔之前的学者不完个是以儿童心理发展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即使像达尔文那样的科学家,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进化论提供依据;其内容,主要也是从进化论角度来加以论述的。而普莱尔则不同,他写书的日的则是为了研究儿童心理的特点,即将儿章的体质发育和心理发展分别加以专门的研究,他也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展开他的研究内容。因此,从一开始他的《儿童心理》就是作为一个组成儿童心理学的完整体系出现的。
3)研究方法:从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上看,普莱尔对其孩子从出生起直到3岁不仅每天做了系统的观察,而且也进行心理实验。这些方法中有霍尔强调的使用反应时间、心理程序和证明感知觉之间关系的内省法,即科学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普莱尔把他所研究的观察、实验记录整理出来,撰写了专著,这主要是属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工作。 4)影响:从影响上看,《儿童心理》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心理学界的重视,各国心理学家都把它看成是儿童心理学的最早的经典著作,并先后被译成十几种文字出版,推广于全世界,于是儿童心理学研究也随之蓬勃地开展起来,因此,其价值是可贵的,其影响是深远的。 3.普莱尔工作的意义 普莱尔的研究工作,对于当前国际心理学界所开展的儿童早期心理的研究,仍然产生重大影响。普莱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3岁前的儿童,在他之后发展起来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逐渐扩大,在年龄上主要注重在幼儿或小学儿童,甚至也有年龄稍长者。近百年来,在儿童心理发展各个阶段的研究文献中,婴儿时期(0--3岁)由于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较弱,加上研究方法和技术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材料,无论从数量或质量上说,都相当贫乏。但是近年来,由于早期智力、早期经验和早期教育问题的提出,心理或意识起源的研究兴起,再加上研究技术的进步,对婴儿或早期研究进展较快,特别是对婴儿认知能力问题(如注视时间,动作表现,物体辨认、心率及其他生理变化等)的研究的进展更为迅速。因此从研究内容观之,又与普莱尔当年所观察的课题极为吻合。由此可见,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问世,就给科学儿童心理学奠定了最初的基石。 (二)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西方儿童心理学的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1882年以前的工作 在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研究的促进,终于在19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 2,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 这段时期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即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普莱尔是最杰出的奠基人,此外,继普莱尔之后,有一些先驱者和开创者,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奈和德国的施太伦,译斯腾或斯特恩)等,都以他们的各种出色的成就,为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
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研究这段时期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
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不论在数量或质量上,都有了迅速发展。特别是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或完形心理学)等的影响,不同观点与不同风格的儿童心理学著作的大量出版,专门的儿童心理学刊物的大量发行,大学里儿童心理学专门课题的开设,各种儿童心理学研究组织的建立和各种儿童心理学家的出现,如瑞士的皮亚杰、美闲的格塞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和法国的瓦龙等等,说明儿童心理学已到达比较成熟的阶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变和增新时期,上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观点的演变。原先的学派,有的影响逐渐减小了,如霍尔的复演说。施太伦的人格主义学派以及格式塔学派等等,有的虽然还有影响,但已不是旧时的内容,而是以新的姿态出现,如测验研究;尽管争议也很多,在今天的西方仍然是非常流行,量表越来越多,涉及内容范围也越来越广,深入探讨智力与遗传因素,使测验研究更为完善;有的流派则公开打着革新的旗帜,有到现在还有很大的势力,这主要是指新精神分析学派和新行为主义学派。二是在其体研究工作上的演变,特别是从70年代前后到最近一个时期,许多儿童心理学的课题有所进展,有所创新,不仅深入开展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而且广泛地探讨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 (二)精神分析学派最先研究生命全程的发展 在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做了研究。精神分析学派心理学家荣格是最早对成人期的心理进行发展理论研究的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的发展主要是心灵的发展,观念变化的呆滞意味着人生之惶惑或死亡。重视潜意识,发展心灵的平衡力量,重视精神整体,是追求人生未来、幸福的金钥匙。荣格对个体全程的发展,特别是对成人期心理发展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一定理论是在30年代。他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是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他认为生命周期的前半生和后半生期间,人格沿着不同的路线发展,20岁后到40岁是个分界的年限,前平生比后半生的人格要显得更向外展开,致力于外部世界;(2)是重视“中年危机”。大约40岁,精神开展较多,个人曾经感到永远不变的目标和雄心壮志已经失去其意义。于是,开始感到有压抑、呆滞和紧迫感。中年生命,以精神转变为标志,开始把由掌握外部世界而转入集中到自己的内心。内心促使人们去听从意识,去学习还没有认识的潜力;(3)是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老年人企图理解面临死亡时生命的性质,认为死后的生命,应该是自己生命的继续。 前边提到的埃里克森,正是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才将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年龄阶段划分到青春期,扩充到老年期。我们将在下一章来讨论这些理论问题。 (三)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问世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随之诞生,并逐渐发展壮大。 1、最早的两部毕生发展心理学著作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因不满足于孤立地研究儿童心理,他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著作。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心理学者古迪纳夫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写出了在科学性与系统性超过何林渥斯著作的《发展心理学》,并于1935年出版,1945年再版。此书曾经畅销欧美。古迪纳夫认为,要了解人的心理,必须全面研究影响产生心理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要把心理看做持续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程。不仅研究表露于外的行为,还要研究内在的心理状态;不仅研究儿童、青少年,也要研究成人和老年;不仅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发展,还要研究罪犯和低能人的心理发展。所以,古迪纳夫主张对人的心理研究,要注意人的整个一生,甚至还要考虑到下一代。
2.系统开展对成人期的研究 从1957年起,美国《心理学年鉴》就开始用“发展心理学”为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此后二十多年来,对发展心理学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成人心理发展出现了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成
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原则,是心理发展研究工作的指针和研究者所持的态度。以下将依序讨论客观性、矛}盾性、层次性、教育性、生态化五项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任何科学研究只有符合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才能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因此,坚持客观的标准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误入歧途,甚至导致反科学的结论。既然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真实地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所以,坚持客观研究心理发展中应注意如下的问题:
1科学研究绝非去论证或说明某一个决策,去附和预先的“结论”而是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起先行作用。
2.科学研究不允许从“期待”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那种符合自己 “期待”的研究结果则采用,不符合自己“期待”的结果则舍去的做法,是和科学职业道德不相符合的。 3.科学研究的评论要客观,在对自己和别人的研究,应持同等的评价原则。
总之,坚持客观性原则来研究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应从科学家的良心及客观实际出发。 此外,确定客观指标是贯彻客观原则的重要表现,在确立客观指标方面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客观指标包括常模、研究范围、课题性质、试题测定的根据、记分或评定成绩的依据及其注意事项等
2.客观指标显示为心理的各种外部表现,如行为、活动、语言、作品等,它能够被研究者所测定(包括用仪器测定)和分析。
3.客观指标以发展参数为依据。通过这种指标所获得的成绩、数据、等级、水平来表现心理发展的时间、速度、阶段性和稳定性等发展参数。这些特点,是一切确定心理发展研究的课题指标时应该考虑的。 (二)矛盾性原则
从哲学《矛盾论》(毛泽东,1937)中获知,矛盾应是普遍性与特殊性
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而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随着各种条件的不)司,年龄特征在一定范围或程度内,可以发生某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又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我们可用图1-1来表示这两者的关系。如图所示,人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它反映了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具体年龄关系。可见,在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既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和个别性,并统一成整体,互相依赖、互相制约,这就是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突出表现。因此,对心理发展的研究中,必须坚持一般与个别结合的法则。
《矛盾论》又指出“差异就是矛盾”,意指事物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所以,我们在研究心理发展中,另应考虑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思维发展为例,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不同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思维能力;不同的活动上有不同的最佳思维水平。这种思维发展的不衡性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来自问题的情境不同,问题情境不同时,问题的性质、数量、种类和难度就不一样,于是解决问题的水平也出现不平衡性;二是来自思维的主体,个体特点的差异,就会使问题情境及其解决水平带来不平衡性;三是来自活动
的差异,这也是造成问题情境及其解决水平不平衡性的重要因素。由于问题情境的不平衡性,使得主体有选择地考虑问题,他们的思维表现出一种倾向性。对自己活动比较频繁的领域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环境和教育中提出的必须解决而无法回避的问题,他们思考就多些;而对另一些问题则可能考虑得少些,甚至不考虑。思维发展的不平衡性就成为人的思维和能力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在思维和智力发展研究中,从设计到具体方案的实施,都要考虑到这种不平衡性。同样地,任何理现象发展的研究,都要根据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原则,才能使我们的心理发展的研究设计更为完善、更为合理,才能使我们获得的结果更可靠,更富有时代性。 (三)层次性原则
心理发展是分层次的。智力发展也是分层次的,智力的低常、正常和超常,分别表现为从低到高的趋势,属于两极端者人数较少,属中间者人数较多,形成“常态分布”的曲线。品德发展也是分层次的,它比智力更复杂,呈现不同特点、水平和等级,不同人的品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或区别性,因此,在对心理发展的研究中,要考虑到层次性的原则。从心理发展观来看,人的心理从发生、发展到成熟,是一个有次序的、具有多层次的统一体。从历时性结构的角度看,儿童青少年思维有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等阶段;儿童青少年品德有适应性、两义性、情境性、协调性、动荡性、成熟性等阶段。不同阶段的思维形态或品德形态具有本质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功能。人的心理就是按诸如此类的顺序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发展决不以高,级层次逐步取代低层次,低层次的心理形态从此就销声匿迹的方式进行的,而是以低层次心理形态作为高层次心理形态发展的基础,高层次心理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又反过来带动、促进低层次心理形态不断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每一层次的心理形态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从合理发展的层次性原则来看,人的心理应有深层与表层结构之分。所以我们既要研究人在思维过程中所遵循的思维法则(深层)。又要研究运用这些法则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各种表现形式(表层):我们既要研究人的道德动机〔深层).而且还要研究道德行为方式(表层) (四)教育性原则
发展心理学,特别是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首先是要以它自己的原理来为教育服务。一切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必须符合教育的要求。不允许进行损害被试,尤其是损害青少年被试身心健康的研究,不允许向被试提示跟教育目的、任务相矛盾的图片、问题或作业。发展心理学史上曾有损害儿童青少年被试身心健康的例子。典型的是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所进行的关于儿童惧怕的研究。被试是医院抚养的阿尔伯特,年龄为从7个月到11个月。在第一次试验中,主试突然给被试一只白鼠,他没有显示出惧怕反应,他开始伸出左手去摸白鼠。正当他的手触及到这小动物时,一根钢棒尖锐的敲击声音使他吓了一跳,很快将脸躲在被子里面。当白鼠第一次出现时,被试再一次去触及它的时候,钢棒再一次敲响,使他又是吓一跳,并开始哭泣。为了不过分地伤害孩子的健康,实验停止一周。一周后,这只白鼠在没有钢棒响声的条件’下出现,虽然被试盯着白鼠,但没有去接近它的倾向;当自鼠放近他的旁边时,他却缩回了自己的手。明显地看出白鼠和棒响之问已建立了联系。接着又做了几次这样的白鼠和棒响的联合刺激。在第五次呈现联合刺激后,单独出现白鼠,被试一看到它就啼哭起来,并急忙从那里爬开。之后,进行了一次检查,出现以前没有引起惧怕的兔子和白面具,此时也反应强烈。这个研究,显然是不利于被试身心健康发展的。因此,我们认为,发展心理学的任何研究方法,都要经过筛选,要考虑到有利于被试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甚至研究方法本身就是教育的手段。 (五)生态化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个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在西方心
理学界,开始出现了一种生态学运动 所谓心理学的生态学运动,就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自然与社会的生态环境中重视研究被试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人类是在实际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心理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人类心理发展水平、特色和变化,都是该系
统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因此,在心理发展研究中,应该将被试放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加以考察,从他们和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从社会环境中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中,才能揭示他们心理变化的规律。对此,西方心理学界的研究者们已予高度重视。他们普遍认为,只有走出实验室,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真实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研究真实被试心理发展与变化,才能保证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有较高的价值。例如,在西方,近年来关于动机的研究,有许多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这实际上是提倡加强自然实验。强调生态化原则。丝毫不反对实验室的实验。同时,坚持生态化原则,坚待在实验生活中研究被试的心理发展时,不仅要和实验室实验相配合,而且应该提倡自然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并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强调两种效度,即外部效度和内部效度;第二,注意准实验设计;第三,改进观察的手段;第四,重视因素分析。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设计
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内容涉及的方面很广,广义地说,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经过周密的思考而制订出包括到最后如何分析搜集到的数据在内的整个研究工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诸如选择研究方法与设计方式,确定研究量与观测指标,选择研究工具与材料,制定研究程序和选择研究环境,考虑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的方法等等。其重点是如何实施研究,并对其做出比较详细的规划,这与心理学各分支的研究有相似之处。但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特殊处,主要是表现在横断研究、纵向研究和系列交叉研究的三种设计上。因为心理发展既有共时性的,又是历时性的,所以,从研究时间的延续性来看,发展心理学可以区分为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 (一)横断研究的设计
横断研究就是在同一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几个年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查并加以比较。例如,我们主持大陆23个省市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就属于横断研究。在同一时间对大陆23个省市不同类型的学校(包括城市一般、省市区级重点学校、农村中学)初一、初二和高三学生共17000多名被试进行形式推理、形式逻辑法则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的测查并加以比较研究。
目前,大多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都是采用横断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或特点。并从中分析出发展规律。它的缺点是时间上无系统,比较粗糙,因而不能全面反映问题,难以得出个体心理的连续变化过程和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因此,它不能获得全面、本质的结论。
(二)纵向研究的设计
纵向研究(或纵贯研究)就是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人的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研究,故也叫做追踪研究。发展心理学运用纵向研究。即追踪方法,这是发展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一个特色。科学儿童心理学f的奠墓人普莱尔乃是最早运用系统追踪观察法纵向研究儿童心理的一位心理学家。在其关于他儿子三年心理发展的报告里,记录了深入细致的观
察材料,这就是所谓“儿童传记”。他一天三次地长期全面观察,观察里面有实验研究。普莱尔运用纵向研究的系统观察法,完成了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并编成《儿童心理》一书,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儿童心理学的伟大的经典著作。
纵向研究要求在所研究的发展时间内反复观测和测量同一组的个体,它可以得到关于同一些个体的前后一贯的材料,了解其心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因此,它的优点是能系统地、详细地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过程的规律。但是,过去纵向研究用得不多,其原因大致有三点:一是样本的减少,随着研究时间的延续,被试可因各种原因而丢失。二是反复测查,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某些数据的确切性。三是时间限制的普遍性,即长期追踪,要经历时代、社会、环境的动荡而普遍地造成变量的增多。近年来,纵向研究却受到空前的重视,并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心理发展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重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系统性的研究;重视心理发展过程中因果关系的揭示(如先前经验、经历、环境、水平等对以后发展的影响);重视对心理发展机制的探讨。这些都是用横断研究所不能研究的。与此同时,现代统计方法的进展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纵向研究结果的分析更加科学;,可以揭示出更多的信息,克服纵向研究中的一些不足,这是纵向研究得以广泛运用的另一个原因。 (三)系列交叉研究的设计
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各有其优缺点,我们要灵活运用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使共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并考虑多种变量,特别是教育因素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提出的“动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又叫系列交叉研究(serial-cross-sectional research)。我们(1984)对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又提出(1987)对少年儿童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模式,都是采用这种“动态”研究方法。在对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中,先采用横断方法,分别在低、中、高几个教学班进行一段时间的初步调查了解、进行预试的基础上设计出研究指标、材料和措施。然后采用纵向方法,对一至三年级450名被试进行观察和实施问卷,并以课堂测验或数学竞赛的方式出现,由数学教师为主试,使用同一指导语、追踪3年,进行多次测定。还可以进行培养实验,训练其思维品质。但这三年的纵向研究,追踪的是三个年级的被试。这样,利用三年时间研究完一至五年级全部追踪任务,这就是系列交又研究的设计,以获得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比较详细的结果。下面是我们提出对6-15岁儿童少年开展语文能力研究的系列交叉设计(参见图1-4)
在这6-15岁被试语文能力发展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对四个组三年的追踪的纵向研究,企图探索个体九年心理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我们认为,这种研究有四个好处:1.克服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它们各自的长处。这种方法发扬纵向研究的系统、
详尽的特点,克服横断研究粗糙的不足,使我们能掌握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发扬横断研究较大面积测定,加强统计处理,克服了纵向研究样本少、时间限制等问题。2.将心理发展既作为特殊的运动形式,又看到其共同之处,从而横向延伸到各个年龄阶段,又通过追踪的办法研究,以获得心理结构、属性、规律发展的较全面的资料。3.将共时性和历时性统一起来,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4.充分了解教育和心理发展上的关系,通过有一定实验措施的追踪班和横断测定结果相比较的研究,其差异性正说明教育在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上的作用。
由于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只靠静止的、一两次或几次的横断测查的心理发展研究,在科学上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把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采取系列交叉设计方法,让整个研究处于“动态”之中,既使两种方法取长补短,又考虑到教育与发展的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分析某心理现象发展的一般趋势,另一方面又能挖掘心理发展的潜力和可能性,以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井为教育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四、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主要有观察、谈话、临床法、问卷、心理测验和实验(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以下分别论述之: (一)观察法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意识且长时期的一种知觉活动。在科学研究中,运用观察可以获得要认识事物的事实材料。因此,观察成为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某一事物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观察,从而揭示这种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方法。由于观察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各种不同的观察法。从观察时间上可以分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长期观察是在比较长的时期(一般可以长到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若干年)内连续进行的有一系统的观察。很多心理学家对儿童心理发展所作的日记或传记的记录和分析,就属于这种观察法。前面提到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普莱尔的《儿童心理》和我国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程序》等都属于这类观察研究的结果。定期观察(regular observation)是按一定时期进行的观察。例如,为了研究学前儿童游戏活动的心理特点,可以每周观察一二个小时,如此观察若干次,到一定时期,把记录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至于如何“定期”,那要看具体的课题而作具体的安排。从观察的内容上可以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全面观察是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全面的心理表现。全面观察由于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多,因而观察的时问常常是比较长的。例如,幼儿园内学校教师为了给儿童青少年做出正确的人格鉴定而进行的全面而经常的观察,就属于这一类。重点观察是有重点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时期内某一活动(游戏、学习、劳动等)或某一活动过程中的某一环节或几个环节的心理表现。例如,观察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_上课时的特点或在集体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是以获得经验事实为目标,它具有如下的主要特点:1,科学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感知活动;2.任何观察过程都包括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二种角色;3.观察离不开语言的作用;4.在观察过程中须利用观察仪器;
在承认观察法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指出观察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从观察者方面来看,不仅有上边提到过的生理局限(感官功能的局限)和知识、经验或理论方面的局限,而且也有来自观察仪器认识功能的局限,因为心理发展的大部分特点无法在观测仪器上显示出来。从被观察者方面来看,由于被观察者是人,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会使外在的言行和内部心理活动存在着差距。而观察所获取的经验事实,往往是被观察者外在言行的材料,这势必无法兼顾内部心理活动的探察。观察法是一门专门技术。一个完善的观察要求研究者必须注意到:明确目的,了解意义;情境自然,客观进行;翔实记录,便于整理;正确理解,由表及里的分析。 (二)谈话法
年的发展,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部积累了相当的资料,为更大范围的整合提供基础;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心理学的整合提供了方法论上的借鉴和启发,技术手段上的充实;第二,近年来,心理学,特别是发展心理学领域内已经出现了整体化的趋势,这为心理学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整体化提供了有益的预演。因此,发展心理学在更大范围内的整体化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
第二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首先必须回答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例如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先天与后天的关系问题,教育对一个人发展有什么作用,个体心理发展如何划分,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是什么等等。对此,不同的心理学家、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各有其不同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个体心理发展的理论,像我们很熟悉的关于心理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发展认识论等,这些就构成了发展心理学的丰富内容,它们是发展心理学发展历程中的历史遗产的总汇。在发展心理学史上,任何一位发展心理学家和对心理发展研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都具有各自的学术风格和科学特色。他们各有自己的哲学观点,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或承认这一点。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中,他们或者在理论研究上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或者在某一具体研究领域中做出自己的突破性的贡献,或者在实践领域中提出新的课题和建议,或者在研究方法下具有自己新的特色。所有这些,都在发展心理学史上留下他们的足迹或印记,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总之,继往才能开来,我们学习与研究发展心理学,就必须重视学习和研究发展心理学的各派观点和各家理论,借鉴前人的成果,形成自己的看法。在本章中我们着重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发展心理学理论,以期读者对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演变有个概要的了解。阅读完本章之后,希望读者能了解以下的问题: 1.弗洛伊德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贡献与不足各是什么。2.埃里克森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精神分析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的。3.华生的行为主义儿童心理学理论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4.斯金纳和班杜拉各自是如何发展行为主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的。5.维果茨基的儿童心理学思想的内容是什么。6.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理论及其后续的发展。7.朱智贤对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贡献。 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
精神分析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词含义是指以心因性为机制的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方法及其理论和潜意识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因为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所以精神分析理论又叫做弗洛伊德主义;包括古典弗洛伊德主义(或弗洛伊德学说)和新弗洛伊德主义。在发展心理学方面有代表性观点的是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医生和心理学家,他根据其对病态人格进行的研究提出了人格及其发展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在这个理论中,弗洛伊德所注意的固然是精神病的分析和治疗,但它涉及了许多心理发展的理论。因此,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精神病医生、医学心理学家,而且他对发展心理学的建设也做出了贡献。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在弗洛伊德的早期著作中,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主要包含意识和潜意识(或无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与感知相联系着;而无意识则主要包括个体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欲望(尤以性欲为主)。这种冲动、本能和欲望与社会道德、风俗习惯、法律规定等是不相容的,因而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由于潜意识中的成分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足,就构成了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后来修订了意识与潜意识的“二分法”,而引进了本我(或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心理结构或人格结构。为了更明确地分析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我”,我们还须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说起。弗洛伊德认为他的心理分析体系的动机是欲力(或力比多)(libido);欲力是一种身心概念,表示性本能的身、心两个方面。欲力的分量不一,但总要得到发泄,总会有一个又一个的冲动。而这一切
的冲功,其实现都要受到两大原则的制约,即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人类一切生活都要以这两个原则为依据。所谓的快乐原则(或唯乐原则)是人类的原始冲动,是以情感、欲望(特别是性欲)为其主要冲动,这种冲动永远是为了寻找各种快乐。所谓现实原则是人类考虑到现实的作用,其作用是使个体能适应实际的需要。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快乐原则是个体的原始本能的原则,但由于伦理、宗教等的社会影响,使它必须有某些改变以与现实相适应。尽管如此,现实世界却没有任何文化的力量能消除快乐原则及其动力;因它的活动,常常不是直接的出现(特别是在潜意识之中或是间接的在意识中用化装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快乐原则不是与现实原则合作,就是与现实原则对立。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及其发展,与这两个原则密切地联系着。本我(或伊底)(id) ,类似于弗洛伊德早期理论中的“潜意识”的概念。本我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它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弗洛伊德把本我比拟为充满剧烈激情的陷阱。在动机术语中,本我是由决乐原则支配的,目的在于争取最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弗洛伊德认为欲力被围困在本我中,并且是通过减少紧张的意向表现出来。欲力能量的增加导致了紧张梯度的增加,而快乐原则则使个体减少紧张到尚能忍受的程度。诸如性欲的满足、干渴和饥饿的解除等,都能使紧张状态消除而使个体产生快乐。在弗洛伊德看来,一个个体是要和现实世界发生交互作用的。即使是攻击、侵略,也是和本我的减少紧张状态的基本原则相联系的。在心理发展中,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是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由于他们可担忧的事情不多,所以除了身体的舒适以外,可以尽量解除一切紧张的状态。但是,由于生活的需要,可能产生饥饿、干渴,于是就产生了紧张,他们等待吃奶、喝水,此时,本我可能会产生幻觉,出现希望目标的想像而且在幻想之中获得满足;本我也可能闯入梦境,儿童在梦中吸吮着乳头或拿起了水杯。这被弗洛伊德称之为初级过程思维(或原始历程思维。儿童随着年龄的递增,不断地扩大和外界的交住,以满足自身增加的需要和欲望,并且维持一种令其舒适的紧张水平。在本我需要和现实世界之间不断接通有效而适当的联络时,自我就从儿童的本我中逐渐地发展出来. 自我(ego)是意识结构部分。弗洛伊德认为,作为潜意识的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地接触现实世界。为了促进个体和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儿童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步学会了不能凭冲动随心所欲。他们逐步考虑后果,考虑现实的作用,这就是自我。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的,因此它既是从本我中发展出来,又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中介。如果个人在人格结构,不能自我支配行动,思考过去的经验,计划未来的行动,这种合理的思维方式,弗洛伊德称为二级过程思维(或次级历程思维)process thinking),即我们一般知觉和认知的思维。例如,一个儿童学习走路,他在抑制随便行走的冲动,考虑什么地方他可以避免碰撞,于是他在学习自我的控制。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把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比做骑士和马的关系。马提供能量,骑士则指导马的能量朝着他想去游历的路途前进。这就是说,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独立存在;然而由于自我联系现实,知觉和操作现实,于是能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这样,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进行操作,而现实地解除个体的紧张状态以满足其需要。因此,自我并不妨碍本我,而是帮助本我最终获得快乐的满足。超我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前者是超我的惩罚性、消极性和批判性的部分,它告诉个体不能违背良心。例如,它指导人们该怎样活动,当其做了违背良心的事,就会产生犯罪感。后者是由积极的雄心、理想所构成,是抽象的东西。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例如,一个儿童希望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由超我中的自我理想部分所引起的。弗洛伊德指出,超我代表着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自我控制的是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护机体免受损害;而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超我在人身上发展着,逐步地按照文化教育、宗教要求和道德标准而采取行功。因此,弗洛伊德的超我与本我是有其对立的一面的。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本我、自我和超
我是意识的三级水平,他的示意图如下。从图中我们不仅不仅看出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的三个“我”的意识水平,而且也看出他们三者的关系。这里要指出的是,图中的超我尽管居于自我之上,但它仍受到潜意识的影响。难怪弗洛伊德不重视超我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正是他的理论受到批评之处。(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示意图)
(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的理论是弗洛伊德关于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弗洛伊德既提出了划分心理发展阶段的标准,又具体规定了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这个理论,也是20世纪最能引起争论而同时又富有影响的学说。 1、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 划分心埋发展年龄阶段的问题是心理学界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适当解决的问题:用什么来作为划分的标准,众说纷坛。弗洛伊德以欲力的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之所以有区别,是由于共性生活的发展所造成的,因此心理学要研究性生活的发展。当然,弗洛伊德这里说的性生活的内容,不仅包括两性关系,而且也包括使身体产生舒适、快乐的情感。在弗洛伊德看来,对儿童来说,快感是非常普遍和弥漫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吮吸的快乐、手淫、排泄等等都能包括在内。也就是说,儿童不仅在生殖器求快感,而且也能用其身上许多部位来产生类似的快感。弗洛伊德认为,身体上的绝大多数部位都能成为快感带,但在儿童时期,主要的快感带区域口腔、肛门和生殖器,这三个区域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成为儿童的兴奋中心,于是产生相应的心理发展阶段。
2.心理发展各年龄阶段的特征 弗洛伊德把欲力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一1岁);肛门期〔1一3岁);前生殖器期(3一6岁);潜伏期6-11岁);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1)口唇期(或口腔期)弗洛伊德认为欲力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吮吸本身也能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的现象,如吮吸指头就是例子,弗洛伊德将这种吮吸快乐叫做自发性欲,弗洛伊德指出,在古埃及人的艺术里,儿童在画中将手指放在嘴里,连鹰头神的神圣画中也是如此,可见古人对人的性的理解是很深的。这也说明原始的口唇的性感在后来的性生活中依旧留存。弗洛伊德又将这口唇期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从出生到6个月,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仅仅是渴望得到快乐、舒服的感觉,而没有认识到其他人对他是分离而存在的。第一时期是从6-12个月,儿童开始发展关于他人的概念,特别是母亲作为一个分离而又必需的人,当母亲离开他的时候,他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段,流露出较早阶段的快感和偏见。甚至到成人期,人们有时还出现吮吸或咬东西(如咬铅笔时)的愉快,或抽烟和饮酒等的快乐,这些都是口唇快感的延续。(2)肛门期 自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例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粘液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泄为快乐,以摸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可称为前生殖的阶段(或性征前时期),此时占优势的不是生殖器部分的本能,而是肛门的和虐侍狂的本
能。占重要地位的不是雄性和雌性的区别,而是主动和被动的区别。这时期的儿同大都有被动的冲动,这与肛门口的性觉有关,而生殖器在这个时期仅仅具有排尿的功能。这个时期的家长往往对儿童不清洁不卫生行为不理解,因而提出强迫性的、有秩序而干净的要求,这却反而使儿童以凌乱、肮脏来反抗。
(3)前生殖器期(或性器期)3-8岁,儿童进入前生殖器期。这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由3岁起,其性生活即类同于成人的性生活;所不同的是:1)因生殖器未成熟,以致没有稳固的组织性;2)倒错现象的存在;(3)整个冲动较为薄弱。这里,弗洛伊德所说的3岁后的所谓“性生活”主要是表现为男孩的恋母情结,女孩也产生恋父情结。也就是说,到了这阶段,儿童变得依恋于父母中异性的一方。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恋母情结(或伊谛普斯情结)因此,前生殖器期又叫恋母情结的阶段。性器期或恋母情结阶段的特征,弗洛伊德作了如下的描述:男孩要独占其母,而深恨其父;见父母拥抱则不安,见其父离开其母则满心愉快。他常坦直地表示其情感,而望能娶其母为妻,......当儿童公然对于其母作性的窥探,或想在晚上和母亲同睡,或坚持想在室内看母亲更衣,或竟表示出一种诱奸的行动,这是为人母所常见而引为笑谈的,其对于母亲性爱的意味盖不复可疑了。女孩常恋其父,要推翻其母,取而代之,有时还仿效成年时的撒娇模样,...…更加使人心烦意乱,女孩发现她确实没有像男孩那样的阴茎,成为她责备母亲的理由,是谁把她送到世界上来,装备如此残缺不全。儿童之所以能最终克服恋母情结,是由于越来越惧怕他或她的\情敌”,即同性的父或母的报复。(Freud, 1910)就恋母情结而言,弗洛伊德解释这个时期儿童的动机特征:男孩怕被阉割;女孩不怕阉割,因为她没有生殖器。 (4)潜伏期:发生在7岁至青春期,随着建立较强的抵性的发展便呈现出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可能完全缺乏,也可能不完全缺
乏。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性器期的恋母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性感差不多一扫而光,因此,潜伏期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由于危险的冲动和幻想隐埋了,儿童不再为这些经受过多的烦恼,于是这个时期的儿童可以有意地把其精力放在社会可接受的追求中,如学习、游戏和运动等。于是这个时期儿童的动机产生了新的特点,即他们专注于社会情感的发展。
(5)青春期(或性征期、两性期)经过蓄时的潜伏期,青春期的风暴就来到了。从年龄上讲,女孩约从11岁、男孩约从13岁开始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有什么特点呢?弗洛伊德曾作过论述,其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则在其父亲论述的基础上,发表了许多论文,进一步开展对青春期精神分析的研究。按照弗洛伊德及其女儿的观点,可以看到他们对青春期特点的看法。首先,青春期的发展,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对男孩来说,这意味着放开对母亲的束缚,并去建立自己的女友。男、女青年共同的一点,是要和父母逐渐疏离,并尝试去建立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个独立性倾向是青春期的特点。但独立也不是轻易的事情。从与父母的从属关系中分离出来,在情感上又是痛苦的。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类似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防御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采取禁欲的策略,例如,拒绝自己喜欢且有吸引力的舞蹈、音乐以及轻薄事情,并通过艰苦的途径参加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以此种种企图来挡开所有肉体的快感。二是采取理智化(或理性作用)的方法,例如青少年试图把性的问题转移到一种抽象的、智力的高度上,这样,他们就能把恋母情结隐蔽地尽力提高到纯洁又理智的高度上。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埃里克森祖籍是丹麦,生于法国,师承于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1933年起定居于美国。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文化和社会的因素。他认为在人格发展中,逐渐形成自我的过程,在个人及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起着主
导和整合作用。每个人的生长过程中,都普遍体验着生物的、生理的、社会的事件的发展顺序,按一定的成熟程度分阶段地向前发展。埃里克森在他的《儿童期与社会》这本书里曾经提出了“人生的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任务,建立自己的心理社会发展论,简称心理社会论。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即使连续的又是不同的八个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由于发展任务完成的成功或不成功,就是两个极端,靠近成功的一端,就形成积极的品质,靠近不成功的一端,就形成消极的品质。每个人的人格品质都处于两极之上的某一点上。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积极的品质,避免消极的品质。如果不能形成积极的
品质,就会出现发展的“危机”。这八个阶段对立的品质如上表。1.信任对不信任 第一阶段为婴儿期,是从出生到一周岁。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体验到身体的康宁,感到了安全,于是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一个基本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不信任感,即怀疑感,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但又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口唇期。在具体的解释上有了很大的扩展。他强调,不只是口唇区是重要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与世界交互作用着的口唇方式—一种被动的然而却是急切的接受方式。婴幼儿之所以喜欢把东西放进口中,是因为他想把周围的东西与自己合并,使之成为白己的一部分,埃里克森把这种方式称为口腔合并.具体地说,埃里克森认为这种阶段的信任感发展的实质核心是相依性mutuality,这种相依性不是停留在口唇的周围,而是体现在婴儿受母亲照料时,把母亲的爱和她的品质加以内化,同时把自己的感情投射给母亲,这是一种从一开始就带有互相调节的社会性的情绪和态度,如果个人在人生最初阶段建立了信任感,将来在社会上可以成为易于信赖和满足的人;反之,他将成为不信任别人和贪得无厌的人。 2.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约从1岁到3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盖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幼儿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外,而且他已不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着探索新的世界。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肛门期,但从内容上同样有很大的发展。埃里克森在这一阶段对儿童的描述借用了弗洛伊德肛门区位的方式(例如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和扩展导致大便的保留和排放),巧妙地从弗洛伊德所指出的肛门部位超脱出来,把肛门活动的特点一一保持和排放引申到本阶段的儿童身上加以发挥,指出这种方式不仅限于肛门部分,而在其他各种活动中,本阶段的儿童却表现出一种类似肛门上活动的特点:例如儿童抓住物体又抛开,不时缠着成人。不时又离开。。。。。等等,都有着保持与排除、坚持和放弃的特点。儿童一方面在信任感和初步的成熟(独立行走和自己进食)的基础上产
生自信,认识到自己的意志,产生了一种自主感;另一方面又本能地觉得依 赖过多而感到疑虑。这时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受到严峻的考验。明智的父毋对儿童的态度要注意掌握分寸,一方面要利用儿童对于自己的信任在某些方面给子有节度的控
制,同时也要在某此方面给子适度的自由。这样可以形成儿童的宽容和自尊的性格,否则会造成儿童对行为的困惑,引起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险。这一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的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3.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游戏期,从3岁到6岁左右。本阶段,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性器期。埃里克森依然是从阴茎的活动方式中巧妙地引申出本阶段的活动特点,称之为“侵入”。这一词不仅包括了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器期以生殖器区的活动为优势活动的看法,而且扩大了这种“侵入”活动的含义。指出这种活动并不局限在生殖区,还包括利用身体的攻击侵犯别人的身体;使用侵犯性的语言侵入别人的耳朵和心灵;用坚决的位置移动侵入别人的空间:用无限的好奇心侵入未知事物。他认为和侵入一样,主动性也意味着向前的运动。本阶段儿童已有了更多的自由,能从言语和行动上来探索和扩充他的环境。这时社会也向他提出挑战,要求他的行动发挥主动性并且具有目的性。在这个情况下,他感到向扩展并不难于达到目的,但又感到在闯入别人范围的同时,要与别人特别是自己以前信赖的人的自主性发生冲突,于是产生一种内疚感。这种主动感和内疚感的冲突构成了本阶段的心理社会危机。弗洛伊德认为这个阶段是产生恋母情结的时期。此时,埃里克森的看法也不同于弗洛伊德。他认为,男女儿童虽对自己的异性父母产生了罗曼蒂克的爱慕之情,但却能从现实关系中逐渐认识到这种情绪的不现实性,遂产生对同性的自居作用,逐渐从异性同伴中找到了代替自己异性父母的对象,使恋母情结在发展中获得最终的解决。如上所述,本阶段也称为游戏期(或游戏年龄),游戏执行着自我的功能,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出自我治疗和自我教育的作用。埃里克森认为,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4.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 第四阶段为学龄期,从6岁到青春期。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潜伏期。弗洛伊德认为恋毋情结的解决、使早年产生危机的性驱力和进攻性驱力,暂时蛰伏下来。因此,在这意阶段没有欲力(性)的区位。埃里克森则认为,本阶段是儿童继续投入精力和欲力,尽自己最大努力来改造自我的过程。并且本阶段也是有关自我生长的决定性阶段。这时儿童已开始意识到进入了社会。他在众多的同伴之中,必须占有一席之地,否则就会落后于别人。他一方面在积蓄精力,勤奋学习,以求学业上成功,同时在追求成功的努力中又搀有害怕失败的情绪。因此,勤奋感和自卑感构成了本阶段的主要危机。其中自卑感的产生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根源,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前一阶段任务没有很好完成。随着学龄期儿童的社会活动范围扩大,儿童的依赖重心由家庭转移到学校、教室、少年组织等社会机构方而。埃里克森认为,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部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5.自我统合对角色混乱 第五阶段为青年期,约12岁到18岁。这一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混乱感,体验着忠诚的实现。这一阶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青春期。弗洛伊德认为青春期是一个骚动的时期。蛰伏的生殖变化突然迸发,似乎要摧毁自我及其防御了。埃里克森承认青年期驱力的增加是破坏性的,但他只把这种破坏性视为问题的一部分。他认为新的社会的冲突和要求也促使青年变得困扰和混乱。因此建立自我统合和防止统合危机,是这一阶段的任务。其中自我统合(self identity是指个人的内部和外部的整合和适应之感:统合危机则是指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不平衡和不稳定之感。埃里克森认为自我统合必须在七个方面取得整合,才能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这七个方面是:(1)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2)自我肯定对冷漠无情:(3)角色试验对消极认同;(4)成就预期对工作瘫痪;(5)性别认同对性别混乱;(6)领导的极化对权威混乱;(7)思想的极化对观念混乱。 这一阶段埃里克森提出了延缓期(delayed period)的概念,他认为这时的青年承续儿童期之后,自觉没有能力持久
地承担义务,感到要作出的决断未免太多太快。因此,在做出最后决断以前要进入一种“暂停”的时期,用以千方百计地延缓承担的义务,以避免认同提前完结的内心需要。虽然对同一性寻求的拖延可能是痛苦的,但它最后是能导致个人整合的一种更高级形式和真正的社会创新。
如果说以上五个时间是针对弗洛伊德的五个阶段提出的,那么以下的三个阶段就是埃里克森的独创。由于这三个阶段,使他的发展理论更加完善 。
6.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 第六阶段是成人早期,从18岁到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埃里克森认为这时青年男女已具备能力并自愿准备着去分担相互信任、工作调节、生儿育女和文化娱乐等生活,以期最充分而满意地进入社会。这时,人们需要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获得共享的认同,这才能导致美满的婚姻而得到亲密感。但由于寻找配偶包含着偶然因素,所以也孕育着担心独身生活的孤独之感。埃里克森认为,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的作用。
7.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 第七阶段是成年(中)期,约至50岁,主要为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不仅指个人的生殖力,主要是指关切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因此,有人即使没有自己的孩子,也能达到一种繁殖感。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之感。
8。完美无缺对悲观沮丧 第八阶段为老年期(成年后期),直至死亡,主要为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这时人生进入了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前景,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包括一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伸延到自己的生命周期以外,与新一代的生命周期融合而为一体的感觉。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埃里克森的发展渐成说有着自己的特色而不同于别人,他的发展过程不是一维性的纵向发展观——一个阶段不发展,另一个阶段就不能到来;而是二维性的,每一个阶段实际上不存在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是发展的方向问题。即发展方向有好有坏,这种发展的好坏是在横向维度上两极之间进行。 通过对埃里克森人格发展渐成理论的大致介绍,我们看到了新弗洛伊德主义与古典弗洛伊德主义的明显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作为一种理论,埃里克森的思想和弗洛伊德的思想同样丰富而深邃,不论是为了对人的本质的个人理解,还是为了科学的进步,都值得努力去掌握。 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行为主义(behaviorism)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造的,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强调现实或客观研究。华生所受的思想影响较多,其中有俄国的巴甫洛夫。华生的研究方法是巴甫洛夫创造的条件反射法,即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conditional reflection theory)促进了行为主义的发展。尽管华生对心理学的贡献很大,但他主要的心理学生涯,只持续了17年。新行为主义忠于华生的思想,最有影响的人物是斯肯纳(skinner, 1904-1990),他企图通过行为研究预测和控制人类社会行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基本上也是行为主义,他虽然也重视认知因素,但主要偏重于人的行为的研究,在行为研究中没有给认知因素应有的地位。
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及其对行为主义的影响
巴甫洛夫是俄国的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西方心理学称他为现代学习理论之父。 (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
巴甫洛夫学说的核心思想是条件反射学说。他把意识和行为看做反射即机体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在他看来,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
1,无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睡液分泌,这是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或非制约反射)是动物生来就有、在种系发育过程中所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其神经联系是固定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但是,如果给狗以铃声时即喂以食物,这样结合进行多次以后,每当铃声一响,虽然食物并未出现,狗也会分泌唾液。这时,原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的刺激物—铃声,变成了引起唾液分泌这种无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的信号,转化为信号刺激物,而引起唾液分泌。这种由信号刺激物所引起的反射称为条件反射(或制约反射。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其神经联系是暂时的。巴甫洛夫及其学派所研究的这种条件反射,被国际心理学界称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或古典制约作用) 2.两种信号系统 由于信号刺激物引起的是条件反射,因此,信号刺激物也被称为条件刺激物,条件反射实际上是一种信号系统。信号活动是大脑两半球的最根本的活动。外部现实的信号是多得不可计数的,根据它们的不同本质,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外界现实中具体的刺激物,如形状、颜色、气味、声音等,这是直接的、具体的信号;第二类是人类的词、语言的信号,这是一种抽象的信号。第一类叫做第一信号系统(first information system,这是动物和人类都有的;第二类叫做第二信号系统,这是皮层进化到人类阶段所特有的产物,是人类大脑才能接受的条件反射。两种信号系统是密切联系的,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第二信号系统是第一信号系统的抽象化和概念化,它又是通过第一信号系统获得意义并起作用的。但第二信号系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主要通过词、语言,也就是通过第一信号系统起作用。因此第三信号系统不仅是信号的信号,而且还代表着社会的要求,调节着第一
正在阅读:
发展心理学-林崇德06-24
城市电子监察系统建设方案全案05-22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03-30
数据结构综合实验报告_一元多项式05-16
外贸实训心得体会12-16
社会服务总结参考资料04-02
皮肤科试题11-16
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及方向04-26
高中物理--圆周运动--最全讲义及典型习题及答案详解06-11
民主生活会整改措施材料(推荐4篇)02-2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林崇德
- 发展心理学
- 南京2013年中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10套) - 图文
- 深圳市医疗服务整体管理与质量控制评估实施细则(2010预览版) -
- 关于开展“十佳孝顺儿女”评选活动的实施方案
- 新东方博士生入学英语考试模拟题
- 第三方物流
- 课程设计报告示例
- 南京简介
- 房山区政府采购公务用车保险
- 园林投标书
- 交响乐鉴赏之感想
- 合工大洛阳毕业实习报告
- 创业基础课后考试答案
- 浅析网络环境下我国著作权的保护的问题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姓氏歌》教案汇编
- 公安基础知识2006版中涉及时间方面的知识点概括
- 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4(1)教学反思 人教新起点
- 《企业税收筹划》复习题2
- 福州金山大桥工艺及作业指导书汇编
- 消防部队警官执勤岗位练兵应知应会100题
-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