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21 04:06:01 阅读量: 自然科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分析

摘要: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自2008年10月份以来遭遇比以往更频繁的国外反倾销。当前我国面临的反倾销涉案数量多,涉及商品范围广并未改观,相反金融危机条件下还具有短期内立案集中、反倾销与反补贴结合使用增多等新特点。本文主要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高发和我国外向型经济中暴露出的问题两个角度对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并建议通过动员企业主动预防、实行国家宏观调控、调整企业外向经营模式以及加强立法和改善贸易环境等措施来应对国外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

关键词:反倾销 现状特点 成因分析

一、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特点。

1.被反倾销调查与制裁的数量均远高于其他WTO成员。WTO统计,1995-2008中国作为出口国共被其他成员反倾销调查677起和制裁479起。这远远高于排第2位的韩国(分别为257起和150起)。立案调查后,被制裁的比例高达7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国受反倾销的危害在WTO成员中最大。

2.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地区)对华反倾销立案数量超过发达国家。目前这类国家和地区对华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调查数量占总数的65%以上。其中仅印度、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南非、埃及、秘鲁、韩国在1995-2008年对我国立案调查共计399起,占对我调查总数的58.9%;采取反倾销措施285起,占对我反倾销制裁的59.5%。

3.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华反倾销在短期内不仅增幅大,而且与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增多。由表1可以看出,与2006相比,2008年和2009年中国被反倾销制裁数分别增加了15起和18起,增幅分别近41%和49%。

表1 2006-2009我国被WTO其他成员采取反倾销制裁数一览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制裁数 37 48 52 55 另外,反倾销与反补贴合并调查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并且部分案值大。2009年,美国对我国出口该国的油井钢管、无缝管、铜版纸、磷酸盐等产品进行了10起双反调查,立案频率之高非常罕见。其中,输美遭到反倾销、反补贴的油井钢管,涉案金额约32亿美元(约249.6亿港币),在2009年11月份初步裁定征收36.53%-99.14%的反倾销税。涉案的企业被迫放弃美国市场,计划转向国内市场或开辟其他地区市场。

4.涉案反倾销商品范围广。我国遭遇反倾销的出口商品覆盖了WTO列出的除动物脂肪及植物油、珍珠、宝石等之外的所有商品大类,这在WTO成员中绝无仅有的。这些商品不仅包含了劳动密集型商品,也包含了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但主要的仍然是传统行业的劳动密集型或者低附加值的商品。据WTO 1995-2008统计数据,中国被反倾销的涉案商品大类前五位是:化工及相关商品、贱金属和贱金属制品、机电及电子消费产品、纺织品、塑料和橡胶及其制品。五者立案和

1

制裁加和分别为:488起和343起;分别占总数的72.1%和71.6%.

5.我国成为动用反倾销规则较多的WTO成员的主要反倾销对象。欧盟、美国、印度长期以来是对其他WTO成员进行反倾销的主要国家。同时他们也是对华反倾销数排前三位的国家,1995-2008三国对我国出口商品共发起反倾销制裁216起,占各国对我制裁总数的45%。由表2可以看出,1995-2008年欧、美、印对中国实施反倾销制裁总数占其对外实施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例平均在23%以上。

表2 欧、美、印1995-2008年对话华实施反倾销制裁数及其对外反倾销制裁数对比 立案国家 欧盟 美国 印度 合计 对中国制裁数 60 66 90 216 实施制裁总数 258 268 386 912 中国占其对外制裁总数% 23.26 24.63 23.32 23.68 而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中,我国占据三国对外反倾销调查的比例比这个平均水平更高。如2008年,印度对我国反倾销调查16起,占其对外调查的29%;欧盟对我国反倾销调查6起,占其对外调查的32%;美国对我国反倾销调查5起,占其对外调查的31%。而到2009年则分别上升为32.3%;42.9%;58%。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已成为3国主要的反倾销制裁对象。

6.对华反倾销制裁会发生消极连锁反应。我国某项产品被某国反倾销调查或裁定存在倾销后,有些国家会紧随其后对我相同商品实施反倾销调查。譬如美国2009年10月对我国发起针对铜版纸的双反调查后,欧盟在2010年3月初对我铜版纸进行双反立案调查;在美轮胎特保案后,印度、阿根廷等国家也对我国的轮胎进行了反倾销调查。

综上所述,我国出口商品多年来遭受反倾销立案的数量最多,受害最大这一基本情况并没有改观,相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出口商品正面临遭受部分反倾销国短期内集中立案、反倾销与反补贴同时结合使用等新问题,形势十分严峻。

二、我国出口商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为什么我国出口商品会如此多地遭受反倾销?党军等认为“中国所遭遇的频繁的国际贸易摩擦是在世界国际贸易摩擦高发的背景下发生的。世界国际贸易摩擦频繁产生的根源构成了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外部成因,与此同时我国国际贸易战略等自身因素构成了贸易摩擦的内部成因”。可以说,做为国际贸易摩擦表现的一个方面,反倾销是在世界经济低迷贸易保护盛行的大环境下发生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构成了我国当前频繁遭遇外国反倾销的外部成因,而外向型经济存在的问题构成了我国出口商品被反倾销的内部成因。下面本文将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结合内外因素对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现状成因做一些分析。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使中国近来遭受反倾销迅速增加。

首先,世界贸易下滑导致反倾销剧增。据WTO统计,2009年世界贸易总额较之2008年,下滑了12%,是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跌幅。国际贸易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全球金融危机使得许多国家企业倒闭,员工失业,人们的收入下降,从而造成世界需求下降。各国政府为了减少失业,扩大就业,增加国民收入,缓和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纷纷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限制国外商品输入。反倾销,因其

2

与关税壁垒和配额不同,是被WTO允许的合法的贸易救济手段,从而被各国作为贸易保护措施的首选。WTO秘书处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球反倾销报告》表明,与2007年同期相比,2008年下半年的反倾销调查上升17%;最终反倾销措施上升45%。

其次,中国外贸率先止跌回升,使其出口商品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目标。 由表3可以看出,中国外贸出口在这次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非常大。不仅结束了多年25%以上的增长,2009年还下滑了近16%。但是由于中国采取了4万亿投资刺激,连续7次上调出口退税等措施,我国外贸进出口2009年3月份结束了2008年11月以来的连续大幅下挫,开始企稳回升。2009年全年的出口额依然达到12016.7亿美圆,超过德国,成为世界出口额最大的国家。

表3 2001-2009中国出口总额、顺差及增长情况一览 年份 出口总额比上年增加比去年同顺差(亿美 比上年增长% 圆) (亿美元) (亿美元) 期增长% 2001 2661.1 - 6.8 - - 2002 3256.0 594.9 22.4 - - 2003 4382.3 1126.3 34.6 - - 2004 5933.3 1551 35.4 - - 2005 7619.5 1686.2 28.4 1020 - 2006 9689.7 2070.2 27.2 1775 74 2007 12186.6 2495.9 25.8 2644 49 2008 14285.5 2099.9 17.2 2981 13 2009 12016.7 -2268.8 -15.9 1961 -34 数据来源:按国家统计局 2001-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整理 鉴于中国外贸出口的基数非常庞大,中国外贸的率先复苏,逐月增加的出口对复苏缓慢的国家进口竞争行业造成了压力。这促使我出口商品主要市场和一些新开发市场国家的贸易保守势力和竞争对手对政府施压,以我出口增加造成产业损害为名,要求进行贸易救济。2009年,共有20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 118起贸易救济调查,同比增加10起,其中反倾销调查为79起。1-8月份涉案总额约100.35亿美元,同比增加112.5%。可见,在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世界各国进行贸易保护,我国遭遇的反倾销不仅涉案数量在增多,而且金额也在大幅增加。

综上所述,世界经济低迷造成全球贸易保护行为增多,使中国出口近期内遭遇到来自他国比以往更多地以反倾销为主的贸易制裁。

(二)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

出口贸易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出口市场过于集中; 2)主要出口的商品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3)对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顺差过大。不合理的出口贸易结构直接导致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立案比例大。1995-2008仅印度、欧盟、美国对我提起的反倾销调查合计就达291起,占总数近43%。

1.出口市场集中。市场过于集中易引发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厂商相互压价竞销。国内同类商品企业为争取有限的市场,常常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同样的商品,但愈来愈低的进口价格,很容易被进口国作为认定倾销存在的根据。二是国外竞争对手的反击。大规模出口抢占少数几个市场,势必挤压国外同行的市场空间,触犯他们原有的利益。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和原有市场份额,他们会以倾销造成产业损害为名要求政府商务部门对华商品采取反倾销等措施制裁,实行贸易保护。

美国、欧盟一直占据我国对外出口额的前两位,我国一度是美国最大的商品

3

输入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表4显示,二者多年来一直占我对外出口贸易额近四成,可见欧美市场的贸易地位非比寻常。我国在对欧美大规模出口的同时,也是欧美对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如2009年欧盟对华反倾销调查立案7起,占欧盟对全球新立案件的58%。欧盟还对我发起12起复审调查,占欧盟针对全球发起复审案的50%。此外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反倾销案件数量的统计,中国已经替代日本成为美国首要的反倾销对象。 表4 2006-2009对欧盟、美国出口总额占我国出口总额比例一览表 2006 2007 2008 2009 对欧美出口额 3855 4779 5452 4571 我国出口额 9689.7 12185.6 14285.5 12016.7 所占比例% 39.8 39.2 38.1 38 数据来源:按国家统计局 2006-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整理 2.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表5表明我国目前主要出口商品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家具、钢材以及消费电子产品及配件等。这些商品中,除了化学产品外,其他都在国外对我反倾销的前五大类商品内,而这些商品也是WTO统计的反倾销主要商品。

表5:2009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

商品名称 煤 钢材 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 服装及衣着附件 鞋类 家具及其零件 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 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 集装箱 集成电路 液晶显示板 汽车(包括整套散件) 单位 万吨 万吨 —— —— —— —— 万台 万台 万个 百万个 万个 万辆 数量 2240 2460 — — — — 131331 58280 69 56608 192414 35 比上年增长% -50.7 -58.5 — — — — -8.5 9.4 -77.2 16.8 -5.1 -45.2 金额 比上年增(亿美元) 长% 24 -54.7 223 -64.9 600 -8.4 1071 280 253 1224 396 19 233 192 47 -11.0 -5.7 -6.0 -9.4 2.7 -78.6 -4.2 -14.1 -47.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 这些商品之所以成为反倾销的主导商品,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所在产业对吸纳国内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非常敏感。对发达国家而言,像欧美,其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为其夕阳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而言一般是低收入群体。政府通过反倾销等措施保护其落后的夕阳产业,意义在于促进就业,提高整个国家国民的总体福利。在金融危机时期,反倾销很容易被政府当局做为转嫁国内矛盾的手段,用到其大的贸易伙伴中国身上。对于发展中的国家而言,特别是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由于劳动密集产业的技术要求不高,大家的产业及贸易结构相似,在国际市场上相互竞争本来就很激烈。中国加入WTO后,这些国家承诺对中国开放市场。因此中国一旦对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短期内快速增长,中国商品较强的竞争力会给这些国家国内产业带来冲击,招致贸易保护势力的反击。政府通过对进口的中国同类商品进行打压,不仅能保护本国产业来自外部的强力竞争,扩大就业,还有助于其争取时间,对国内工业实施进口替代计划。

4

3. 对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顺差过大。表3显示,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从2002年开始每年出口总额增长22%以上,直到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为止,平均每年增加出口额1576亿美圆。在我国出口迅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同比增幅也十分惊人,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74%和49%。而我们顺差主要来自对欧盟、美国这两个主要出口市场,见表6。这里把印度列出来,是因为印度作为我国新兴出口市场,虽然绝对贸易额与欧美日相比较小,但自2006年开始,增幅惊人,2007年比2006年增长64.7%,而且顺差是一直正增长,即使在2009年我国对外出口大幅下滑时,对印度的顺差已超过从印度的进口额137亿美圆。 表6 2005-2009我国对欧美印三国贸易顺差一览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欧盟 701 917 1342 1602 1085 美国 1172 1443 1633 1709 1434 印度 -8 43.02 94 112 160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05-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告整 我国对别国的顺差过大或者增长过快,很容易使逆差国认为本国市场被国外商品侵占,对国内产业发展、就业、福利带来损害,萌发限制我国商品输入的动机;另外当巨额贸易逆差在不能有效通过贸易渠道来平衡时,逆差国也很容易倾向于使用贸易壁垒如反倾销来限制顺差国的商品输入,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 收支平衡。事实也证明对华反倾销数量多的国家主要是对华贸易逆差大国或者是逆差增加快的国家。巨额逆差已成为反倾销主要国家对华实施反倾销的一个重要借口。

(三)出口导向战略带来的弊端。我国政府一直把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为了扩大出口,各级政府都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出口创汇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开放,中国还付出代价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1.外商投资的项目很多是夕阳产业转移和低附加值资本技术密集商品。中国低成本的劳动力、廉价的土地等资源,以及中国政府对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吸引了大量外国公司对华进行直接投资,使我国迅速成为世界外商投资最主要的国家。外商对华投资企业很大一部分是发达国家或者新兴市场国家转移出来的夕阳产业,主要是生产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金属制品;还有一部分是低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如消费电子产品。贸易方式主要是加工贸易。据统计加工贸易出口额目前占到我国对外出口的一半以上。外资企业把其他国家生产好的半成品,原料和零配件运到中国整合成最终产品再出口到世界各地。由于反倾销主要是针对最终产品的,所以很多反倾销案件都针对了中国。

2.政策补贴使我国商品以接近成本的价格出口世界各地。我国对出口商品实行免、抵、退税和低息补贴,对外商投资实行减免税优惠待遇。以出口退税为例,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商品,如纺织品的退税一般在11-13%,金融危机发生到现在一直是16%。这些措施使出口商品以接近国内成本价格销售给国外客户。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土地、能源等成本低,所以出口补贴在极大增强商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也容易被国外认定为存在低价倾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代价。经过多年谈判,我国自2001年正式成为WTO的成员。这意味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对中国商品开放,但由于我国在入世谈判中,也签署了一些不利于我国的贸易协议做为妥协。最主要的就是WTO成员在我国入世15内不认可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一条款使得一些国家如欧盟、美国、印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d6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