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11 03: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蒂1、决定教育的性质的因素是()(易错)

薈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

蒇C.社会文化类型D.社会文化观念

芃2.“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体现了教育的()

蕿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

芀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芆3.()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而且是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知识、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高的过程。

莃A.实践说B.发展说

羀C.特殊认识论D.多本质说

螇4.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到具有的三个特征是()(常考)

羅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蒃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莀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葿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螃5.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蒃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

螁6.教师在长期压力的体验下,会出现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消极应对工作。这种问题属于()

袇A.职业倦怠B.职业迷茫

螆C.职业逃避D.职业道德失范

薃7.研究表明,人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和利用这种发展特点的教育措施有()

袈A.个别辅导、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蕿B.个别辅导、分层教学、班级授课

膃薅C.分层教学、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 D.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学习、个别辅导

8.在上“圆柱体体积计算”这节课时,老师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确定如何测量体积,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测量是()(易错)

肇A.接受学习B.操作性条件学习

莄C.发现学习D.观察学习

螂9.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进行教育。

蚀A.顺序性B.阶段性

蝿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

莇10.学校管理工作一定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传统经验与现代管理科学之间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原则中的()的要求。

袂A.导向性原则B.整体性原则

肁C.民主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

芇11.学校管理实行民主管理,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把学校工作做好。这体现了()

膆A.整体性原则B.导向性原则

羂C.民主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

蒂12.父母是子女永远的教师,这体现了家庭教育的()特点。

罿A.先导性B.感染性C.权威性D.终身性

羅13.在现实教育中,教师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精神品质等都可能为学生所模仿。这表明教师劳动具有()的特点。

肂A.创造性B.长期性C.示范性D.被动性

虿14.智力平常者(大多数人)的智商IQ值是()

莆A.大于140B.120?140C.110-120D.90-110

蚃15.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的课程叫()

肂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

聿C.研究型课程D.潜隐课程

膈16.徳育过程结构的构成要素是()

螆A.教育者、受教育者

B.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

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17.“学会关心”是下列哪种德育模式所强调的()(常考)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

1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 A.常规管理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D.民主管理

19.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 20.下列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复述主要是死记硬背

B.勾画、眉批和做笔记是一种认知策略 C.不同学科所要求的学习策略可能会不同 D.学习策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就能教会的

21.对于那些“认识到拿人家东西不对,也为此而感到羞愧,但还是抵挡不住一些好东西的诱惑,从而出现了偷盗行为”的孩子,应加强其()的培养。

膀A.道德认识B.道德信念

袅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

蚁22.羽毛球打得好的人,其网球也打得好,是因为二者之间有共同的成分。该观点属于()

膁A.概括说B.相同要素说

蚈C.三维迁移理论D.关系转换说

薄23.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学生内在动机的因素是()

蚁A.父母的奖赏B.教师的表杨 C.学习材料的趣味性D.竞争情境

24.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以()占主导地位。 A.抽象逻辑思维B.直观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D.语词逻辑思维

25.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恍然大悟”或“豁然开朗”的情况。这一现象可以用() A.心理定势B.酝酿效应C.迁移D.功能固着 26.下列不属于迁移的是() A.吃一堑,长一智B.近墨者黑 C.因噎废食D.温故知新

2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描述的是心理学中的()现象。(常考)

膄A.感觉迁移B.感觉对比

芅C.感觉适应D.感觉差异性

薀28.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汽车司机在双手操纵方向盘的同时,

两眼还要注意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障碍物和灯光信号等。这些现象都是利用了注意的()品质。

羇A.广度B.稳定性?C.分配D.转移

膇29.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充分发挥教育目的的()功能,使学校、家庭、社会围绕教育目的发挥积极作用,共筑教育合力。

芅A.激励B.调控?C.评价D.定向

羁30.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易混)

虿A.高B.低?C.一样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羆31.某学生背诵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背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在读()(常考)

莄A.2遍B.4遍C.6遍?D.8遍

莈32.“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

膃A.直观性原则

螁C.循序渐进原则

薁B.巩固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3.如果教师把语言看作一种技能、一种习惯,想通过大量机械模仿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语言,那么他在外语课堂中很可能会采用()进行教学。

薀A.语法翻译法B.听说法或情境法

蚀C.认知法D.交际法

羆34.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莃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薃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螀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莇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肅35.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莂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螀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螈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薃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膁36.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

袀A.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袅B.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

芄C.教与学的过程

罿D.知识传递和学生发展的过程

羀37.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芅A.充分地传授知识

螂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羂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肀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70.八年级学生小陈经常受到髙年级学生欺负并被索取“保护费”,有时甚至被拳打脚踢。对此,小陈的正确做法是()

羄A.及时拨打110报警

莁B.告诉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

蚁C.与其硬拼,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螈D.要勇敢并善于同违法行为做斗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莅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X”。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腿71.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学校教育形态是教育的主体形态。()

蒆72.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和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是教育学的基本规律。()

袅73.教育手段是学校基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向学生传授的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袂74.教育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逐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因此,社会的要求必然制约着教育的全过程。()

蚇75.教育的发生、发展,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都是由社会决定的,这种决定是自人类社会产生起就存在的。()

芅76.人的要素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羄77.人与人之间的素质差异不是“有”和“无”的区别,而是体现在水平的高低、结构的完整与否以及功能的发挥程度等方面。()

芃7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荿79.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谈话法、讨论法、说服法、演示法、锻炼法和实验法等。(易错)()

芈80.民主管理就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肄81.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观。(常考)()

莀82.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忽略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肁83.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唯一的结论。()

肇84.课堂上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能再运用讲授法。()

膄85.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

螁2015年信阳市罗山县教师招聘考试参考答案

蕿一、单项选择题

1.B【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B【解析】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之一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包括:(1)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膂(2)教育可以提髙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使之获得一定劳动部门认可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芁(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一个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一个复杂劳动力,把一个体力劳动者培养成一个脑力劳动者;

薅(4)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发展,提高劳动转换能力,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

莄3.B【解析】题干描述的是“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的内涵。具体内容考生可参看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劳凯声主编的《教育学》第八章。

薃4.D【解析】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

蚈5.B【解析】略。

蚈6.A【解析】职业倦怠是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在长期工作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互动下形成的,并带来生理、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师出现严重的身心疾病。

莄7.A【解析】班级授课不利于因材施教。考生可采用排除法解答。

虿8;C【解析】探究学习也称为发现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依托的学习,是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测量体积的方法,是发现学习法的运用。

蒀9.D【解知】根据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莆10.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原则的定义。

蒄11.C【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学校管理的民主性原则的定义。

肀12.D【解析】略。

袈13.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师劳动示范性特点的内涵。

膅14.D【解析】根据推孟对智力百分比的统计,IQ在110~119的人为优秀(中上或聪明),IQ在90~109的人为中等智商,IQ在80~89的人为中下(迟钝)智商。

芄15.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注重学生对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获得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避”(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蒁16.C【解析】德育过程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来源:微信号hnrsks001

薀17.B【解析】体谅或学会关心的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膈18.C【解析】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蚃19.C【解析】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羂20.A【解析】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持积极的心向、态度和兴趣。

肈21.D【解析】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实际上是道德观念的能动作用,是个体通过自己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能够排除内部障碍和外部困难,坚决执行道德动机所引起的行为决定。

羇22.B【解析】桑代克等人认为,迁移是非常具体的、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的习得。两种情境中的刺激相似,反应也相似时,迁移才会发生。两种情境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螃23.C【解析】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于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活动本身就能使其得到满足,无需外力的作用,如报酬和奖赏,也能产生荣誉感。

莃24.C【解析】在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中出现“飞跃”或“质变”。一般认为,这个关键年龄出现在小学四年级(约10~11岁)。

袆25.B【解析】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而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酝酿效应实际上是产生了顿悟,使人们打破了以往不恰当的思路,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螂26.B【解析】“近墨者黑”体现的是环境对人的影响。

衿27.C【解析】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嗅觉的适应。

薆28.C【解析】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生活中大量的“一心二用”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记笔记,都属于注意的分配。

芄29.B【解析】一定的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根据自身或人的发展需要对教育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一种重要手段,以便达到其自身发展的目的。就调节控制的对象而言,既包括对教育工作者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的调控;也含有对受教育者的调控,体现为对学生的外部调控和学生的自我控制。

30.A[解析】“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是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动机的最佳水平随着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行为效果(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提髙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罿31.B【解析】题干考査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一般来说,材料过多、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对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

羇32.C【解析】“拔苗助长”违背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羆33.B【解析】听说法的观点是:外语学习是一个通过“刺激一反应一强化一重复”形成习惯的过程。

薄34.B【解析】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也有内在联系:二者都强调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二者的终极目的都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

聿35.A【解析】略。

莈36.A【解析】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越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蒄37.B【解析】略。

莃38.B【解析】略。

腿39.A【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章第七条规定。

蝿40.D【解析】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章第三十四条规定。

膆二、多项选择题

膂41.ABCD【解析】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选择和整理、提升文化);(3)教育能够传播、交流和融合文化;(4)教育能够更新和创造文化。

艿42.AD【解析】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外部诸因素指人口、政治、经济、文化;另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我们称之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诸因素指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管理等。

膀43.ABD【解析】人口质量是指人口身体素质、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其中,身体素质包括遗传素质和健康状况,文化修养包括知识水平、智力发展程度和劳动技术水平,道德水平包括人们的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合乎社会规范的社会品质等。

蚃44.BD【解析】针对班级授课制的不足,许多教育改革致力于提出和改进策略,如个别化教学、小班教学、分层教学、现场教学等。

薁45.CD【解析】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根据新旧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情况,学习方式可以划分为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就组织形式而言,学习方式又可划分为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但是,最为常见的分类是按学习进行的形式将其划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

荿46.BCD【解析】课程评价的分类包括:(1)按照评价的不同目的,课程评价可分为决策性评价、研究性评价和工作性评价;(2)按照评价的不同主体,课程评价可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3)按照评价的不同功能,课程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4)按照评价的不同方法,课程评价可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5)按照评价的不同对象,课程评价可分为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

芆47.BC【解析】“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表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莅48.ABC【解析】一般来说,学校的教务管理包括与学生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及与教师相关的教学事务管理两个方面。与学生相关的教务管理包括:(1)入学政策制定;(2)编班管理;(3)学生档案管理。与教师相关的教务管理包括:(1)课表编排;(2)备课管理;(3)教学交流管理;(4)教学档案管理;(5)教学督导评估。

羃49.AB【解析】促进品德内化的原则包括:⑴知行统一;(2)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荿50.ABCD【解析】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包括:(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蚇51.AB【解析】略。

肇52.ABC【解析】规范文化又叫制度文化,是一种确立组织机构、明确成员角色和职责,规范成员行为的文化。规范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即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蚂53.ABC【解析】注意的转移是主动进行的,转移的快慢和难易程度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1)原有注意的紧张度;(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此外,人的注意转移除存在着个体差异外,还存在着年龄差异。

葿54.ABD【解析】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就是校外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肈55.ABC【解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蒅56.ABCD【解析】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与品德。常用的方法有言语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惩等。

蒁57.ABD【解析】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薈58.BD【解析】略。

葿59.ABC【解析】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cs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