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大纲 大连水产

更新时间:2023-11-30 03: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200011 课程英文名称:Nautical Meteorology and Oceanography 学 时 数:56 学 分:3.5 适用专业:航海技术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是为航海技术专业开设的学科基础课之一,是研究与航海活动或其他海洋开发事业密切相关的海上天气与海况发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重要环境科学。本课程是应用气象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海上船舶航行安全和提高营运效益这两个重要方面。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航海活动所必须的气象学与海洋学基础理论知识,初步培养分析与解决海上实际天气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达到无限航区3 000Gt及以上船舶驾驶操作级(二/三副)适任证书考试要求的水平。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该:

(1)积极采用有效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现场教学、电化教学和CAI课件。

(2)坚持课前5分钟前言—“话说过去24h天气”和“一周来重要天气过程回顾”。这对于使学生养成每天关心天气变化的习惯、增加学习兴趣和强化分析能力都是极为有益的。

(3)通过古今中外著名气象海难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本课程对航海安全的意义,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刻苦精神。逐步树立不断积累、持之以恒和终生学习的观念。 (4)加强教学法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正确理解地转风等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主要海洋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查算和编报方法。

(3)掌握海上常见风暴系统的天气结构模式及其发展、演变和移动规律。了解避离不利天气和利用有利天气的原则与方法。

(4)掌握海雾、海冰等恶劣天气或海况的主要特征、生消条件、活动与分布规律。

(5)掌握利用外推法、传真天气预报图(结合本船实际观测记录或其他资料),制作24h航线天气预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海上天气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6)正确理解和应用各国气象部门通过海岸电台发布的海上天气报告。

(7)掌握海浪的分类、成因及其传播特性。了解船舶气象定线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8)了解世界海洋和我国海域的气候概况。正确理解和应用各种航海气候资料。

本课程的重点可概括为“测天、观海、识图、用图”八个字,即掌握船舶海洋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各种天气系统的特性,利用外推法和传真预报图制作短、中期航线天气预报。这是贯穿本课程教学的主线。 三、任课教师资格

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助教,或具有A类一等二副及二副以上适任证书的教师。 四、学生资格 大学二年级学生。 五、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讲授需要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作为先修课程。海洋学中“潮汐”部分内容放在“航海学Ⅰ”课程中讲授。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第一章 海洋气象要素

主要内容:大气和海洋概况,气温和海温,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大气环流,湿度,云与降水,海洋上的雾,海面能见度,船舶海洋水文气象观测。

重点:1.各种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船舶海洋气象观测和有关物理概念;2.地转风、梯度风的概念及其应用;3.云的分类与典型云的识别特征;4.平流雾的特点、生消条件、分布情况和测算方法。 难点:地转风、梯度风和摩擦层中的风。

教学目标:气象学中有关概念理解正确,定义描述准确。 第二章 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

主要内容:气团和锋,锋面气旋,冷高压,副热带高压,热带气旋,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热带辐合带、东风波、热带云团。

重点:1.锋的概念及各种锋面天气模式;2.锋面气旋、冷高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天气模式和移动规律;3.热带气旋的天气与风浪分布模式、移动规律和避离方法。

难点:1.锋附近的温度场、风场和气压场;2.锋面天气模式与锋面气旋的天气模式;3.副热带高压的形成与结构;4.热带气旋的天气与风浪分布模式、移动规律和避离方法。 教学目标:熟悉各种天气系统的模式、运动规律及其对天气海况的影响。 第三章 海上天气预报及其应用

主要内容:天气预报原理,天气报告和警报,天气图基础知识,传真气象图,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应用,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的应用,外推法及其它经验方法,船舶气象定线。

重点:1.传真地面图的识读与分析;2.外推法与天气报告的应用3.传真数值天气预报图与卫星云图的应用。

教学目标:1.掌握传真地面图的识读与分析;2.掌握利用外推法、传真天气预报图(结合本船实际观测记录或其他资料),制作24h航线天气预报的一般步骤和方法;3.初步掌握分析和解决海上天气问题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第四章 海浪、海流和海冰 主要内容:海浪、海流、海冰。

重点:掌握风海流、世界海流系统以及海洋波浪的特性、风浪成长三要素、有效波高等概念,海冰和冰山的特性、分布与活动规律。

教学目标:熟悉波浪要素测定方法,了解海冰和冰山的分布与活动规律。 二、实验教学部分

1.实验一 船舶海洋气象观测 2.实验二 气象传真机操作及常用传真图识读 3.实验三 天气演变特点分析 三、教学时数分配表

课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合计 第一章 海洋气象要素 第二章 天气系统及天气过程 第三章 海上天气预报及其应用 第四章 海浪、海流和海冰 教学内容 讲授 18 18 8 6 50 实验 2 2 2 6 6 上机 18 18 8 6 50 小计 20 20 10 6 56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高等学校统编教材),陈家辉编著,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参考书:《航海气象学与海洋学》(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培训教材),陈家辉、张吉平主编,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ch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