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更新时间:2024-06-11 20: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

摘要:本文运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言外之意形成原则——合作原则,结合《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具体会话分析言外之意产生的原因及必要条件,之后又简要分析了次要人物为实现交际目的而运用到的言外之意。不同人物因性格心态的不同在表达言外之意时会有不同方式,同时理解发话人意思也会受性格因素影响。最后文章讨论了言外之意在作品语言风格、主题思想、情节推进及人物性格塑造中的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言外之意;作用;合作原则

Title:Introduction to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lines

Abstract:\implication, approv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implication formation principl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ccording to the main characters Lin daiyu, xue baochai is in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search for specific session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the implication an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and then the brief analysis of the minor characters in order to achieve communicative purposes to use the implication.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different characters in expressing the implication,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at the same time understand the caller will also be affected by personality factors.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 to work language, theme, plot, and characterization.

Key words :a dream of red mansions;Between the lines;function;cooperative principle

目录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 一、《红楼梦》人物语言言外之意的表现 ................................ 2 (一)主要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 2

(二)次要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 5 二、《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言外之意的作用 .............................. 7

(一) 言外之意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 8 (二) 言外之意对作品主题表达的作用 ............................. 8 (三) 言外之意对作品语言修饰的作用 ............................. 8 (四) 言外之意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 9 结语 ................................................................ 9 参考文献 ........................................................... 11 致谢 ............................................................... 12

引言

《红楼梦》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首,自问世之日起就吸引了无数学者品评、

研究。有从小说主题、人物塑造、时代背景等宏观方面对其进行探究的,也有在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及作者生平等领域研究其价值的,《红楼梦》就像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让后世了解那段被历史尘封的过往。而在笔者眼中,小说更多的是语言的艺术。众所周知,一部优秀的小说包含着人物、情节、环境三大要素。而要塑造出生动的人物形象离不开人物的语言描写,通过的具体的对话我们可以揣摩人物性格,探究文章主旨。我国著名古典小说《红楼梦》就以其出色的语言描写塑造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关于此方面研究,前人之述尽矣,本文另辟蹊径重点分析《红楼梦》中各类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小说中人物对话是对现实生活对话的模拟,其中必然体现现实对话的特征。现实对话包含两部分,一是人际交往中真实可感的言语对话,有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构成、另一部分是隐藏于概念意义、命题意义之外,但又确实为语言单位的音和义所承载的隐性意义,即我们所说的言外之意,包括说话者通过该语言单位传递给听话者的各种间接信息,如言语意图、说话者的情感和态度等,听话者不可能由字面意义直接整合而获得,必须结合语境进行语用推理才能获得。了解了言外之意的界说,本文将主要利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来分析《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弦外之音。

文献综述

自1975年格赖斯的合作原则问世之日起,人们便将它作为人及交际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其中包含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系准则、方式准则,当人们破坏其中准则就会造成超越本来字面意义的理解即言外之意的形成,我国许多语言学家都曾对其进行细致分析,语言学家吕叔湘、邵敏敬等将其作为《现代汉语》教材中的重要章节。而将其运用于文学作品中人物语言分析的研究还是十分有限的,邱凌,谢树清曾发表《红楼梦》人物对话言外之意分析,东北师范大学的韩潇玥也曾发表《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语用分析,他们从语用学角度运用合作原则和语境理论探讨了《红楼梦》中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受其启发笔者将更全面的介绍不同角色对话的言外之意及其在小说中发挥的作用。

①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

一、《红楼梦》人物言外之意的表现

红楼梦中人物语言个性鲜明且极具趣味性,曲折委婉的表达风格使整个作品

含义隽永,言外之意的表达更是随处可见,作品中人物语言包涵着言外之意,作者语言也蕴含着言外之意此类言外之意多表达的是作者对自己身世与际遇的表达。多以谐音、比喻、双关等修辞手法体现。下面将从人物语言出发探讨其中的言外之意。

(一)主要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1、林黛玉

林黛玉可以说是《红楼梦》这部巨著中的一号女主人公,她以复杂的性格,姣好的面容,过人的才思不但引得宝玉的独钟更得到无数读者的垂青。本文将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黛玉话语中的言外之意。黛玉是纯洁率真的,心中存不得半点暧昧含糊因而往往言辞激烈。而她又是名门闺秀,她的话语并不直白露骨。言外之意就是她坦露心事表达情感的有效手段。第二十八回中宝玉看宝钗看得入了迷,不觉呆住,恰巧被黛玉看到。黛玉便说道:“我何曾不是在房里带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及“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走了。口里说着,帕子甩在宝玉脸上。”宝黛有情,这是我们根据前文已经知道的信息,而黛玉又深深介意着宝玉、宝钗之间的金玉之约,看到此情此景不免醋意大发,但碍于情面又不好直接揭穿丧失了女子的矜持与含蓄。故借呆雁喻宝玉讽刺他的心猿意马,表现出了黛玉爱吃醋,使小性儿的性格特征。这里可以说是黛玉性格变化的转折点,黛玉自从父亲离世就变得越发自卑敏感缺乏安全感,依她的性格看到宝玉如此本该黯然落泪默默离去的,但她骨子里的高傲与自尊使她迈出了捍卫自己爱情的一步。她不似宝钗般有城府,不似凤姐般有手段,她的抗争似乎有那么点无济于事,但这也是在得到了宝玉承诺、明白宝玉心迹后作出的勇敢之举,她不愿再做命运的奴隶,性格中叛逆因子促使她站起来反抗。

黛玉这个人物是成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她的复杂性。仍然是二十八回中,宝钗让宝玉去哄生气离开的黛玉,宝玉随口说道:“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此时黛玉看似已经赌气离开,但其实还在门口等着宝玉,恰巧听到了这话,自然又羞又恼。后文提到黛玉在裁衣裳,宝玉来看她这一情节中,丫鬟提醒黛玉说绸子不展需要熨熨,黛玉一撂剪子说“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显然,这话违

2

背了质量准则。根据常识,绸子不熨是不会展的,此话的真正受话人是宝玉而不是表面上的小丫鬟,黛玉的弦外之音是自嘲自己就像是皱了的绸子,不值得被重视,是对宝玉言行的埋怨,尤其这话是说给宝钗听的,就让她更难以接受了,但此时的宝玉并未领会其言外之意,他不知道原来黛玉是听到他的话而生气,黛玉的意图没有传达到,心中块垒仍未纾解。此时,宝钗跟黛玉调笑宝玉刚刚赌气的行为,黛玉再一次回到“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其中言外之意再一次被强调了,只不过这次的受话人是她假想的情敌——宝钗。黛玉一语双关,她的机智犀利,率真敏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黛玉运用言外之意表达情感的例子在文中随处可见,它们辅助直接语言描写对黛玉性格塑造起到了关键作用。

2、薛宝钗

《红楼梦》中人物各有特点,薛宝钗不论从性格、外貌都与黛玉形成鲜明对比。她是封建礼教的代言,她的一言一行都生动诠释了受儒家伦理纲常规范的名门闺秀应有的风范。她端庄大气,与人和善,周全睿智,是一个颇具城府的女子。她从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她的言外之意多在调笑幽默、化解尴尬或者保护自己时出现。第二十七回中,宝钗无意中听到小红和坠儿的秘密,为了避免二人起疑引起麻烦,就谎称是在寻找在附近躲藏的黛玉。言外之意是自己什么都没听到,让二人误认为是黛玉偷听了她们的秘密,即保全了自己又让二人迁怒于黛玉,这个“金蝉脱壳的法子”表现出了她虚伪冷酷,心思缜密的性格特征。

宝钗有着庄而不露的性格特点、她有着很高的文化素养她劝宝玉时,往往不

着痕迹,大观园题诗时,宝钗暗中帮宝玉改诗句,当宝玉问她典出何处时,宝钗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地说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可见宝钗深得规劝人之法。言外之意是想让宝玉入朝为官,但又深知其志趣不在此,便用这种方法劝勉,使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植入宝玉心中。海棠诗社上,她给宝玉起了“无事忙”、“富贵闲人”的别号,以幽默的方式批评宝玉不务正业。体现宝钗用心深细,不放过任何一次规劝机会,同时也反映出她热衷仕途的现实功利主义思想的性格。

第三十回中,宝玉因与黛玉生气两人便都推说身体不舒服没有赴薛璠的生日宴,事后请宝钗替他解释。当着贾母的面,宝钗不好为难宝玉便十分得体的说:“这也多事,你就要去也不敢惊动,何况身子不好,弟兄们常在在一起若存这个

3

心倒也生分了。”看似是十分体谅宝玉的的话,仔细推敲便会发现其中夸张的成分,这种对正常言语规则的扭曲往往包含言外之意。但宝钗心机太重,连当事人都没能听出她弦外之音,只当宝钗信了他的话,又问宝钗为何没听戏去。宝钗的回答得坦诚,因怕热推说身上不好便躲了。宝玉一听便知宝钗识破了他的谎言不好意思起来。于是想岔开话题,便说宝钗富态像杨贵妃一般。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宝玉看来的一句玩笑话在女孩眼里无疑是嘲讽她胖,结合当时时代背景、价值观念我们不难理解宝钗盛怒的原因,将她比作红颜祸水的杨玉环,在宝钗那样封建女子的观念中,杨玉环是有违纲常明教的祸水,宝玉的行为真的激怒了沉稳的宝钗,原文说宝钗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么样便冷笑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做得杨国忠的!”宝钗的第一层言外之意是暗指哥哥薛璠不争气,最终的目的还是用宝玉撒谎的事来回击自己遭受的奚落,挽回面子,自我保护。黛玉到底简单,简单到不会看人眼色,装住心事。宝钗看到她脸上的得意说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又来赔不是”。故意没将戏名说出,揣着明白装糊涂,目的是讽刺宝玉和宝钗也上演了一出负荆请罪的戏。足以看出宝钗性格中的弱点,强大如斯的宝钗也有不得触碰的软肋。她介意自己的身材,更在乎传统道德的眼光下的自己,不争气的哥哥薛璠也是她的心病,成为她在贾家抬不起头的缘由。而她最初愿望是想要进宫为妃,怎奈时运不济,如今拿她比杨妃,如此同人不同命不禁让她恼羞成怒。

3、王熙凤

金陵十二钗之一的凤辣子——王熙凤在作品中也经常运用言外之意与人交际。王熙凤是贾府的社交能手与精明干练的管事奶奶,她既要向上取得贾母,王、邢夫人的信赖,向下要在仆人奴婢中树立威信,对待兄妹平辈更是周全热情全府上下无人不服,可以说是贾府的枢纽,哪里有她哪里就活了。这样的女强人大字不识一个,竟将贾府管理得井井有条,面对丈夫的出轨更是以她毒辣的手腕,精明的演技牢牢捍卫了自己的婚姻和地位。她的语言极具特色,受学问的限制没有太多的典故与矫饰,但因为她要面对府中各类人物言外之意的表达就成为语用需要,第三十四回中说宝玉黛玉二人发生了一次大冲突惊动了贾母,贾母便派凤姐从中调和,凤姐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明白外人调和反会使他们生疏更抹不开面子和好就把他们拉到贾母面前说:“赶我到哪里说和,俩人在一块对赔不是呢,倒像

4

黄鹰抓住鹞子的脚,两个人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呢。”凤姐的话显然与事实有出入,她本可以抓住这个像贾母邀功的机会说她为二人的和好作出多大努力,搏得贾母好感。但凤姐并非普通人,她有着更长远的计划与思量,在贾府中看好宝玉、黛玉爱情的人并不多,但王熙凤就是一个,她总是撮合宝黛二人,向贾母回禀的话里就包含着言外之意是二人感情很好即使偶有摩擦也能自己调解,让贾母等长辈放心的让两人在一起,幽默的运用了俗谚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她这么做初衷并不是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是她明白如果宝玉和宝钗结合了,她管家奶奶的地位将受到影响,比起孱弱的黛玉,宝钗是有能力将她取而代之的,而后文中宝钗也的确做到了。不论凤姐的言外之意贾母能否领会,即使领会了又是否会加以考虑,本文就不做细究了。但是凤姐言语的言外之意足以体现其深谋远虑,精于算计的性格特征。

王熙凤的性格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极阴险毒辣,对待贾瑞、尤二姐没有丝毫的妇人之仁,为了金钱更是机关算尽。另一方面她热情狡黠,贾府上下主仆关照得十分周到,走到哪里都一片欢笑。凤姐性格特点之所以如此极端,本质都源于其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对于阻挡她利益的人凤姐毫不留情,能给她带来利益的人便笑脸相迎。第十五回老尼求凤姐为张家官司疏通疏通,凤姐没有一口应承,听到老尼说有利可图时,便只是说太太不管了,又说自己不缺钱,只是给跑腿的小厮做盘缠。从字面意中凤姐的帮忙似乎不为钱,但老尼深知凤姐虚伪贪婪,于是不仅仅许诺了丰厚的利益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她爱慕虚荣的心。老尼结合具体语境与对发话人的了解,成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促成了言语交际的成功。王熙凤性格中的贪婪虚伪也从她的言外之意中表露无遗。

(二)次要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

据统计《红楼梦》中出现大小人物共计九百七十五人,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宝钗黛凤等主要人物以外,众多的次要人物也在作品中也十分生动具体。他们不但丰富了作品内容,提升了作品思想内涵,作者更是通过对典型的小人物的塑造,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与百态人情。他们与主要人物有性格相通之处,《红楼梦》中王熙凤、袭人、宝钗会经常利用言外之意来转移话题从而化解一些矛盾与冲突,她们都圆滑玲珑、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性格中理性因素大于感性因素。第二十二回中宝玉本想在史湘云,林黛玉之间调停不想反落得两处数落,心中闷闷的躺在

5

床上。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别的事来说“今儿听了戏,有勾出几天戏来,宝姑娘一定会还席的??”袭人意在劝慰宝玉,听戏只是转换话题的借口。袭人虽然了解宝玉气性,但却未能让其释怀,作为受话人的宝玉即使明白袭人的心思,但内心深处并不配合,使得交际失败,宝玉心中的忧愁仍未化解。但言外之意在很多时候是有利于和谐交际的。第十九回中当得知李嬷嬷把宝玉留给自己的酥酪吃了后,袭人说:“原来留的是这个,多谢费心。前我因为好吃,吃多了,好肚子疼,闹得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宝玉信以为真,方把酥酪抛开,取了栗子。显然袭人的话违反了质量原则,根据后文我们知道她不是真想吃栗子,而是为化解宝玉和李嬷嬷的冲突,故意说了假话,宝玉并没有看出破绽,袭人成功的化解了一场冲突。此时袭人识大体,顾大局,体贴周全的性格特征就凸显出来了。袭人的隐忍、周全、体贴是他作为宝玉大丫鬟的优势,也是她能深得王夫人器重的原因,水一般圆滑温和的处世智慧令她最终有一个比较令人满意的结局。反观与林黛玉有不少相似之处的晴雯,她的言外之意就多用于讽刺暗示的目的。第三十一回中晴雯与宝玉、袭人起争执,说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不是我说,正经公明正道的连个姑娘都没挣上去,也不过和我似的就称起我们来了。”晴雯向来心直口快,清高孤傲,与人争辩时也是话里有话,如果不知其中原委定会叫晴雯骂的一头雾水,但受话人袭人显然知道晴雯的言外之意。她讽刺宝玉和袭人关系不清不楚,暗指袭人看不清自己身份,话虽没有说明但目的已经达到,起到了讽刺的功能。都说晴雯是黛玉的影子,但她比黛玉更极端,更激烈,也注定了她悲惨的结局。

都说《红楼梦》是女儿们的世界,贾府的四个小姐纵使出身不凡,性格迥异但都没逃过“原应叹息”的命运。元春可谓贾府荣辱的关键,她不仅仅有名门长女的风范更有一国之母的威仪。第七十四回中,元春省亲,在给大观园提名赐诗后说道:“我素乏捷才,且不长于吟诵,姐妹辈素所深知??”根据全书我们不难发现,元春的说法显然过度自谦了,违背了质的原则,她是宝玉的启蒙教师,才思虽不及钗黛但也颇具咏絮之才。她这种自谦的说法体现了性格中含蓄内敛的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在人物性格中的体现。这话的言外之意是鼓励大家大胆创作,不要因为她妃子的身份有所顾忌。这段话也真正体现了元春对家眷小辈尤其

6

是宝玉的疼爱,她不希望宝玉荒废了学业,成为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作者不仅仅塑造了许多正面女性人物而且对于反面人物的刻画也十分到位。在反面人物的对话中也大量运用了言外之意的表达方法。第二十回中赵姨娘在训斥贾环赖掉和姑娘们打牌输的银子时说:“叫你上高台盘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这没意思?”话看似是对贾环自不量力不自重的批评,目的是让贾环别自讨没趣,然而选择如此激烈的方式其中弦外之音其实是咒骂那些姑娘奴婢趋炎附势,欺软怕硬。是对自己命运的抱怨,嫉妒宝玉与王夫人的地位。结合这一已知信息将有利于我们理解赵姨娘下一处言外之意的表达。《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中赵姨娘向马道婆诉苦说:“‘宝玉是个小儿家,长得得人意儿,大人偏疼他些也还罢了。我只不服这个主儿’说着用手比了两个指头”赵姨娘这番言论才真正暴露了她邪恶的本性,语面意义是说对于众人偏爱宝玉这件事他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服气一个人。她没有说出这个人是谁,用一个手势就让人明白了他的意图。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体态语,沉默有时也是表达言外之意的有效手段。他利用这种表达方式是想起到自我保护的功能,不想让旁人听到自己的想法。看似赵姨娘是只痛恨琏二奶奶,但根据后文我们知道道婆将巫术下给了贾宝玉、王熙凤两人,必是受赵姨娘指使。那么他当初那么说也是违背了质量准则,她也是嫉妒宝玉的,只是看马道姑是宝玉寄名的干娘,不清楚她的立场,为自保没将意图直接吐露。赵姨娘能在贾府中算得半个主子,必然是善于算计,功于心计,有一套自保的方法,在这里已显露端倪。

综上所述,如果人物在表达时违反了合作原则,而受话人又可以确定的发话者是有诚意的,他就可以从话语的语面意义出发,根据语境去努力推求话语意图。故意违反合作原则成为语用含义推理的信号。利用相关理论原则,从语面意义出发结合具体语境去推导《红楼梦》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就可以更深入地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语言魅力。

二、《红楼梦》中人物对话言外之意的作用

《红楼梦》中运用到言外之意的地方数不胜数,要做到让多数的人物对话中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这需要的就不仅仅是作家高超的表达能力,更需要作者的博学多才,敏捷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和他自己对于笔下人物的细致了解,对于生活的深刻体会。曹雪芹不是仅仅在用自己的笔写小说,更是在用自己的心在倾

7

诉,把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他能够捕捉到人物及其细微的心理变化,让他们在日常的对话中,在对话的言外之意中流露出丰富的内心变化,表现出多面的性格,展现出真实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言外之意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

言外之意的表达需要一定的载体,现实生活中人们交流时运用的语音语调,动作情态都是传达言外之意的途径。小说中人物言外之意的表达也离不开人物对话,蕴含在对话之后的言外之意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也有突出作用。第二十四回贾芸向舅舅卜世仁借几味香料却遭到这样的回复:“我的儿,舅舅要有还不是该当的?我天天和你舅母说,只愁你没各算计儿,也弄个事儿管管。前我出城去碰见你们三屋里的老四,坐着好体面车,又带着四五辆车,有四五十和尚道士儿??到他身上了?”卜世仁故意说了与贾芸赊药无关的信息,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把香料赊给你的,而且不赊给你是为你好,免得你不思进取。这样带有言外之意的对话将卜世仁吝啬自私,精于算计,无情无义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人物对话言外之意

(二)言外之意对作品主题表达的作用

《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一直是众多红学家津津乐道的课题,面对众说纷纭的主题,笔者更愿意从人物的对话来探究深层内涵。作者曹雪芹通过塑造一个个风格独特的人物,以宝玉爱情婚姻为线索,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当时社会的世事人情。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从第十三回秦可卿托梦王熙凤时说到“‘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登高必跌重’‘树倒猢狲散’最近又有一件非常喜事,但不过是瞬息的繁华,切记‘盛席必散’并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需寻各自门’以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暗示了宁荣两府由盛转衰的悲剧命运。一件喜事应是元春封妃,三春应指元、应、探三人,使作品主题在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中得到揭示与升华。

(三)言外之意对作品语言修饰的作用

小说的语言,由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组成。通常的情况是,叙述人语言在数量上比较多,对语言风格起主导作用。《红楼梦》则不同,人物语言(主要是

8

对话,也包括少量的内心独白)例外地占了大部分篇幅。①中国传统文学中有意境说的理论,宗白华先生曾经定义: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意境表现在绘画上就是留白,表现在语言上就是强调言外之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境显现于语言文字中又超越语言文字外。②相类似,小说中人物语言往往表现出超越字面意本身的意味。小说语言中体现的含蓄幽默的风格,与我国传统文化中含蓄内敛,曲折委婉的审美风格不谋而合,令读者从含义隽永的人物对话中细细品味,不觉莞尔。作品人物对话中出现的大量言外之意,让作品具备了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

(四)言外之意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红楼梦》以日常生活为表现对象,细致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了封建贵族家族奢华雍容的起居生活,重视日常生活的描写中,体现生活的波涛发展。运用具有言外之意的人物对话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三十二回中,黛玉虽然明白宝玉对她的心意,但由于内心缺乏安全感,就时常测试他。宝玉只说了句“你放心”。黛玉愣了一会,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放心不放心的?”宝玉忙道:“你果不明白这话?难道我素日对你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都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黛玉仍说:“我果然不明白什么放心不放心。”以黛玉的机敏怎么会不明白宝玉话外之音,她能明确得感受到宝玉的关怀与情意,但却装糊涂,一方面是出于女孩的娇羞矜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宝玉明确的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让他们这段朦胧、稚嫩、不为外人认可的爱情得到保证,黛玉的敏感多疑让她一直没有安全感,这次表白使得二人情感升温,标志着两人爱情的成熟。推动了宝黛爱情这条线索的发展,让小说在人物含蓄的对话中到达高潮。

结语

《红楼梦》中的对话写得非常成功。尤其表现在《红楼梦》中人物会话的言外之意,本文运用学术界比较认可的言外之意形成原则——合作原则结合《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话语,之后又简要分析了次要人物为

① 邱凌,谢树清.《红楼梦》人物对话语言特色[J].西昌学院学报.2009. ②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 宗白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96.

9

实现交际目的而运用到的言外之意。不同人物因性格心态的不同在表达言外之意时会有不同方式,同时理解发话人意思也会受性格因素影响。在赏析文本时,言外之意不仅有利于人物性格塑造,主题思想的表达,而且形成了含蓄幽默的语言风格。总之,言外之意已深入到文学语言和生活语言之中,《红楼梦》作为其中的典范值得我们深入其语用学意义与文化内涵。

10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3]韩潇玥.《红楼梦》人物对话的语用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2. [4]李国俊.从语用视角看《红楼梦》中人物对话[J].语文建设,2014. [5]刘心武.刘心武揭秘《红楼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中华书局,1986.

[7]邱凌,谢树清.《红楼梦》人物对话言外之意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2009. [8]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王建华,周明强,盛爱萍.现代汉语语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10]宗白华.美学与意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

致谢

本文得以顺利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高建民。从论文选题、到写作思路、再到论文写作,到最终定稿,高老师都给予了耐心指导。

其次,感谢在开题报告中给予我意见的两位老师,他们在论文选题以及写作过程中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

再者,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和所有同学在这四年来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最后,还要感谢我的父母家人,谢谢他们的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再次衷心地感谢以上所有的人!

王 哲

2015年5月

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ar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