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TD-LTE-D频-华为TDS升级F频段站点切换失败案例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2 16:3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D频段-华为TDS升级站点切换失败

【问题描述】

为快速增强道路覆盖,补充覆盖盲区,在原有华为TDS站点基础上升级站点到F。

站点开通后,对其覆盖进行评估测试,测试中,卡特-》华为可以切换,但华为-》卡特无法切换。经过多次测试,并在其他F站点下进行验证,均不能正常切换。

TDS升级站点-沙洲社区中心覆盖评估.doc

切换情况如下图所示:

卡特D频段站点可成功切换至华为F

第1页 共6页

F频段→D频段切换不成功

检查卡特站点相关邻区及参数设置,均无问题。

【问题分析及处理】

为详细分析问题原因,开启相关站点calltrace再次进行测试跟踪。

对比华为和卡特后台信令,无论F沙洲社区中心六期向MME发送HandoverRequired的目标小区是哪一个D频段小区,都会收到HandoverFailure(value Cause : misc : unspecified),并且发送多条MR未收

到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此为现象,如下图:

第2页 共6页

沙洲中心切换问题初步分析_刘晓航.docx

现场和朱明辉老师沟通,就此问题提交AR,升级研发分析处理相关问题。 11月2日核心网侧对路测IMSI进行了跟踪,结果如下:

1. 华为ENB向MME发送了handover Required,其中target macro ENB ID=0x502eb=328427,对应ENB IP=100.68.3.21,在MME中可看到该ENB为正常。

2. MME向目标ENB发送handover request, ENB返回了handover failure,cause=unspecified. 从上面的跟踪,核心网侧得到以下结论:

MME

能够正确处理源

ENB

发送的切换请求,将其中切换具体参数

id-Source-ToTarget-TransparentContainer透传给目标ENB,至于目标ENB为何返回失败,核心网侧无法判断。这个解析和空口现象一样。

经总部GPS专家分析,HO出错的原因是在对HO required这条消息中的字段SourceeNB-ToTargeteNB-TransparentContainer里的rrc-container进行ASN1解码时失败,该字段对核心网是透明的,和核心网无关。后详细分析,出错点是在解physicalConfigDedicated 这个ie的扩展块时发生,其中有三个扩展块(value=2),而目前R9的协议里只定义了一个扩展块(value应该=0),R8的协议里没有规定带扩展块。

现场咨询HW网优技术人员, HW目前enodeB版本开发平台基于R10协议,当前软件版本是R9的。由此

第3页 共6页

初步判断问题原因是双方协议不匹配。经和客户协商后,现场将一个邻区站点升级到LR13.3,再进行验证测试(LR13.3能够正确解码,需验证)。

【优化效果】

现场选取雨润路试扩L这个站点,版本升至LR13.3。验证和F沙洲社区中心六期之间的切换问题。 经复测,华为-》卡特能够成功切入。如下图所示:

升级后F→D切换成功

在其他F频段站点下面做验证测试,如下面关注F定淮门西拉远站(W)_1与晚宴试扩L_3的切换关系,

在晚宴试扩L升级至LR13.3后做切换验证测试,站间能够切换成功。

测试情况如下:

第4页 共6页

(D→F切换成功)

(F→D切换成功)

12月2日对华为升级站主要分布的江宁区域(VoLTE实验区域)F-D之间的切换做重点评估。

测试结果显示,FD之间切换正常,成功率为100%。详细统计如下:

D频段环境 FD混合环境 D频段时长占比 F频段时长占比 切换成功率 100% 85.51% 0% 14.49% 100% 100% 主服小区占用频点统计图【下图红色部分为F频段,时长占比14.49%】:

第5页 共6页

【结论】

1、对于异厂家站点之间的切换问题,由于双方协议不匹配,造成对对华为发过来的码流rrc container(HandoverPreparationInformation)的解码出错,从而导致F→D切换不成功;

2、根据总部专家研究反馈,从解码的结果来看,华为即使是按照R10的协议来发的码流,但是physicalConfigDedicated这个ie信息带的信息也过于冗余,从码流来看指示该ie带了三个扩展块(前导bit为1),但实际上后面又没有带扩展块(虽然协议没有明确禁止这种行为),总之不是完全符合协议规范,此为问题的具体出错点;

3、结合客户的要求,根据南京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时间的紧迫性,解决方案是我们升到LR13.3,以能够正确解码从华为发过来的码流,经过验证,在LR13.3下,F-D可以正常切换;

4、此次问题的处理,沟通是关键,特别是和客户的沟通,以及不同厂家之间的沟通协调也是关键。此次问题发生时间处于集团巡检即将到来的关键时期,而LR13.3 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大范围部署(涉及与华为有切换的宏站有200个)。因此时间非常紧迫,压力非常大,基本全部集中在我们一边。因此此类的问题需和客户负责人协商,组织双方人员交流会,当面沟通分析问题,找出最优、最有效的解决手段,为实现互联互通扫清障碍。

第6页 共6页

【结论】

1、对于异厂家站点之间的切换问题,由于双方协议不匹配,造成对对华为发过来的码流rrc container(HandoverPreparationInformation)的解码出错,从而导致F→D切换不成功;

2、根据总部专家研究反馈,从解码的结果来看,华为即使是按照R10的协议来发的码流,但是physicalConfigDedicated这个ie信息带的信息也过于冗余,从码流来看指示该ie带了三个扩展块(前导bit为1),但实际上后面又没有带扩展块(虽然协议没有明确禁止这种行为),总之不是完全符合协议规范,此为问题的具体出错点;

3、结合客户的要求,根据南京现场的实际情况,考虑时间的紧迫性,解决方案是我们升到LR13.3,以能够正确解码从华为发过来的码流,经过验证,在LR13.3下,F-D可以正常切换;

4、此次问题的处理,沟通是关键,特别是和客户的沟通,以及不同厂家之间的沟通协调也是关键。此次问题发生时间处于集团巡检即将到来的关键时期,而LR13.3 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大范围部署(涉及与华为有切换的宏站有200个)。因此时间非常紧迫,压力非常大,基本全部集中在我们一边。因此此类的问题需和客户负责人协商,组织双方人员交流会,当面沟通分析问题,找出最优、最有效的解决手段,为实现互联互通扫清障碍。

第6页 共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a5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