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专项应急预案自编

更新时间:2023-04-30 0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扶风县2017年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第二初中宿舍、食堂

消防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3月28日

目录.................................................. 11 总则.............................................. 12 编制依据.............................................. 23 工程概况...................................... 44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 115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

1 / 2

1 总则

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方针,预防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同时在火灾事故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2 编制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3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2.4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

2.5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扶风县2017年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第二初中宿舍、食堂

2、工程地点:宝鸡市扶风县新城区、法门镇新镇区

3、勘察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4、设计单位:西安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监理单位:陕西方得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6、总包单位:陕西建工第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7、劳务单位:冠宇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8、结构形式:框架结构

9、建筑面积:宿舍:10587.64m2,食堂:1432.47m2,合计:

1 / 2

12020.11m2

10、建筑层数:宿舍5层,食堂2层

11、建筑高度:宿舍20.05m,食堂8.4m

12、合同工期:总工期340天

13、质量标准:工程质量标准为合格

14、承包范围:扶风县2017年教育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第二初中宿舍、食堂施工图及工程量清单所含范围。

1 / 2

3.1施工现场消防和管理体系

1 / 2

4 施工现场防火技术

4.1施工现场重大火灾危险源辨识

4.1.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源辨识

(1)木方、模板等可燃材料堆放区域。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

(2)油漆、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仓库。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B类(液体)以及C类(气体)火灾。

(3)配电室、材料加工房等因电器设备老化或者短路引起的电气火灾。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扑救较容易。火灾类型属于E类(带电)火灾。

(4)在建主体工程的外脚手架。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

(5)在建主体工程的模板工程。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

(6)装饰装修阶段工程所使用的装饰材料等。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属于A类(固体物质)火灾。

1 / 2

(7)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时产生引起火灾隐患的火星。起火后,引起局部火灾。

(8)工人用电过程中违规违章用电,私拉乱接。电线老化、短路引起的火灾。起火后,造成局部火灾。

4.1.2生活区火灾危险源辨识

(1)活动板房。

①工人违规违章用电,使用大功率电器、私拉乱接等引起短路起火。

②原敷设的电线线路老化造成短路起火。

③工人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④工人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

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以及E类火灾。

(2)食堂厨房。

①使用的天然气、煤气炉等危险品。

②电线、电器设备等老化造成短路起火。

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扑救较困难,危险等级为中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C类以及E类。

4.1.3办公区危险源辨识

①办公设备、电线线路等老化造成短路起火。

②在宿舍内使用明火,乱扔烟头。

火灾危险性大,起火后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容易造成重大人

1 / 2

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火灾类型为A类以及E类火灾。

4.2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措施

1、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向新进场施工作业人员讲授《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施工现场防火技术方案》、《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

2、划分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区域,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按照三级动火审批制度进行批准作业。

(1)一级动火:

①禁火区域内的动火作业。

②存储过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仓库、容器以及连接在一起的辅助设备的动火作业。

③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接、切割作业。

④动火现场堆放有大量可燃和易燃物质的场所。

一级动火作业由项目经理填写动火申请表,并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施工。

(2)二级动火

①在具有一定危险因素的非禁火区域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

②登高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

二级动火作业由动火作业的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后,报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作业。

1 / 2

(3)三级动火。在非固定的、无明显危险因素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由所在班组班组长填写动火申请表,经项目经理审查批准后,方可动火作业。

3、在施工现场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可用。

4、在建主体工程室内外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5、易燃易爆危险品库房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15m;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10m;其他临时用房、临时设施与在建工程的防火间距大于6m。

6、生活区、办公区的活动板房采用燃烧性能等级为A级的材料搭设,层数为2层。每层建筑面积小于300㎡,并设置2部疏散楼梯。每栋板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大于3.5m。

7、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消防车道,车道宽度大于4m,横跨车道架设的管线高度大于4m。

8、可燃材料以及易燃材料分类成垛堆放,垛高小于2m,单垛体积小于50m3,垛与垛之间的间距大于2m。并设置严禁明火标志。

9、室内使用油漆及其有机溶剂、乙二胺、冷底子油等易挥发产生易燃气体的物资作业时,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作业场所严禁产生明火,并应避免产生静电。

10、禁止在裸露的材料上以及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11、焊接、切割、烘烤或加热等动火作业配置灭火设备,并设置动火监护人进行现场监护。

1 / 2

12、五级(含五级)以上风力时,停止焊接、切割等室外动火作业。

13、施工现场禁止明火取暖,火灾燃烧各类废弃材料。

14、普通灯具与易燃物品的距离大于300mm,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品的距离大于500mm。可燃材料库房内不使用高热灯具,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库房内使用防爆灯具。

15、施工现场存放的氧气、乙炔等气瓶应远离火源,与火源的距离大于10m。并采取措施,避免高温和防止暴晒。

16、施工现场内存放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库房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气瓶分类储存,空瓶与实瓶分开放置,距离大于1.5m。

17、氧气瓶与乙炔瓶在使用时,工作间距大于5m,气瓶与明火间的距离大于10m。气瓶内应保证有余气,剩余气体的压力大于0.1MPa。

18、生活区厨房操作间炉灶使用完毕后,应将炉火熄灭,排油烟机机油烟管道定期清理油垢。

19、生活区内禁止工人私自改装供用电线路,禁止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禁止在宿舍内使用明火。

20、定期对电气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线路安全。

21、脚手架的安全防护网采用阻燃型安全防护网。

22、配备专职消防安全巡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火灾隐患进行巡查,发现火情及时处置或报警。

4.3临时消防设施、临时疏散设备配置

4.3.1施工现场临时消防设施

(1)临时消防设施与在建主体结构工程的施工进度差距不超过3层。

1 / 2

(2)在建工程室内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①临时消防竖管2根,管径为DN100。并在主体结构封顶时将消防竖管设置成环状。

②在建工程各结构层设置室内消火栓接口以及消防软管接口。消火栓接口或软管接口的间距小于30m。

③在建工程每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在楼梯处设置2套消防水枪、水带、软管,并设置2组(4具)灭火器。一组泡沫灭火器,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一组干粉灭火器,用于扑灭带电火灾。

(3)在建工程室外设置临时消防给水系统。

①室外消防给水干管的管径为DN100,并设置成环状。

②室外消火栓沿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均匀布置,与在建工程、临时用房和可燃材料堆场及其加工场的外边线距离大于5m。

③消火栓的间距小于120m,最大保护半径小于150m。

(4)在下列场所配置灭火器:

①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及使用场所。配备一组(2具)水型灭火器和一组(2具)二氧化碳灭火器;

②动火作业场所。配置1具泡沫灭火器或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③可燃材料堆放和使用场所。配置一组(2具)泡沫灭火器或者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④加工场配置配备一组(2具)水型灭火器和一组(2具)二氧化碳灭火器;

1 / 2

⑤配电房设置一组(2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并在室外设置消防沙池,配备消防沙铲。

4.3.2生活区、办公区临时消防设施

(1)生活区、办公区等用房每层配置2组(4具)灭火器。一组(2具)水型灭火器和一组(2具)二氧化碳灭火器;

(2)食堂厨房配置2组(4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4.3.3施工现场临时疏散设备

(1)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指示方向为最近的临时疏散通道入口;

(2)在作业层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3)在施工现场地面设置临时疏散通道,通道宽度不小于 1.5m,并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以及照明设施。

4.3.4办公区、生活区临时疏散设备

(1)在各楼层设置明显的疏散标志,指示方向为最近的临时疏散通道入口;

(2)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疏散示意图;

(3)设置应急照明灯具。

4.4临时消防设施和消防警示标志布置图

5 施工现场灭火及应急疏散

5.1应急策划

5.1.1施工现场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人员聚集区、易燃易爆

1 /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9y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