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电大建筑测量机考题库

更新时间:2024-01-19 19: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电大建筑测量机考题库

判断题

1.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 2.测量工作的本质就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3.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3600。(×)

4.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 5.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 )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

7.水平角是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 的夹角。( √ ) 8.竖盘指标差对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 9.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 10.钢尺量距中倾斜改正永远为正数。( × )

1.在半径为10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 ) 2.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距离的。( √ )

3.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 )

4.水平角观测时当偏心角和水平角是定值时,边长愈长仪器对中误差的影响愈大。(× ) 5.指标差x对盘左、盘右竖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 ) 6.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 )

7.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 ) 8.观测值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越高。( × ) 9.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差相等。( × )

10.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 ) 1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向东为正。( × )

12.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 ) 13.望远镜视准轴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 )

14.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 ) 15.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 )

16.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 ) 17.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 ) 18.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 × )

19.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 × ) 20. 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 ) 21. i 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 22. 水准测量的外业包括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必要的检核。(√) 23. 水准测量手簿的校核是为了检查测量结果的精度。(×) 24. 测量水平角时应以十字丝中横丝与目标的顶部标志相切。(× )

1

25. 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 )

26. 精密量距时对丈量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 √ ) 27. 导线内业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导线点的高程值。( × ) 28. 图上O.1mm 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即为比例尺精度。( √ )

29. 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适用于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为施工控制的场地。( √ ) 30. 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 ) 31. 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至直线的锐角。(√) 32. 测站检核的方法有仪高法和高差法。(× )

33. 经纬仪整平的目的就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

34. 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 35. 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它的水平轴。(√ )

36. 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 37.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

38. 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 ) 39.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 40.水准尺红面尺底自0.OOOm起算。(×)

41.水准仪粗略整平就是转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竖直。(× ) 42.水平度盘按顺时针刻划。(√)

43.钢尺精密量距时应采用经纬仪定线。(√ ) 44.倾斜改正值为负数。(√ )

45.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46.以导线测量作为施工控制的场地适合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 47.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0

。(×)

48.高差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与距离或测站数成反比例进行分配。(× ) 49.竖直角是同一水平面内水平方向转向目标方向的夹角。(×) 50.高程的测设就是将设计所需的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 51.测量的基本工作是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52.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变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53.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 54.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的夹角称为直线定线。( × ) 55.水准仪的仪器高是指望远镜的中心到地面的铅垂距离。(√) 56.在不宜到达的场地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 )

57. 所谓视差是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动时,看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影像相互位移的现象。(√)58.在对水平度盘读数前,应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 )

2

59.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的高稳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

60. 在一般的测量工作中是以大地水准面为基准面,以铅垂线为基准线,来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 61.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与闭合导线坐标计算的不同点是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和坐标增量计算。(× )

62. 用经纬仪盘左、盘右两个位置观测水平角,并取其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可消除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直轴对水平角的影响。(× )

63.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仪器高。(× )

64. 在水准测量中,注意前、后视距离相等可以消除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和地球曲率及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

65.若将原地形改造成同一坡度的倾斜平面,则该平面上的设计等高线的特点为等高线平距相等,且互相平行。(√) 66. 在D =Klcosα 公式中,K1是视距,α是竖直角。(√ ) 67. 地形图上的普通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 68. 衡量距离测量的精度是用中误差。( × )

69.导线测量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距、测角。(√ ) 70. 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大地测量作业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 71. 高程是指地面点沿铅垂线到一定基准面的距离。(√)

72. 所谓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的指北端或指南端起始,至直线的锐角,用R表示,取值范围为0~90。(√) 73. 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程序上“由整体到局部”;步骤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从高级到低级”。(√) 74. 测量工作的本质就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

75. 水准仪的使用步骤是:粗略整平、瞄准标尺、精确整平、标尺读数四个步骤。(√) 76. 粗略整平就是通过旋转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从而使仪器的竖轴竖直。(√)

77. 计算高程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称为高差法,即由两点之间的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 HB=HA+hAB 。另一种称为仪高法,即由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未知点高程。(√)

78. 水准测量误差一般由仪器误差、观测误差和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三方面构成。仪器误差有:剩余的i角误差、水准尺误差。观测误差有:整平误差、照准误差、估读误差、水准尺倾斜误差。外界条件影响的误差有:仪器下沉的误差、尺垫下沉的误差、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误差、温差的影响。(√)

79. 水平角是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360。竖直角(简称竖角)是同一竖直面内目标方向和水平方向之间的角值?,其绝对值为0~90,仰角为正,俯角为负。(√)

80. 视距测量是使用经纬仪和标尺同时测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简便易行,但精度较低,常应用于碎部测量。(√)

81. 系统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偶然误差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其数值和符号均不固定,或看上去没有一定规律的误差。系统误差的影响采取恰当的方法可以消除;偶然误差是必然发生的,不能消除,只能削弱偶然误差的影响。(√) 82. 测量中最常用的评定精度的指标是中误差,其绝对值越大精度越低。当误差大小与被量测量的大小之间存在比

3

????2

??例关系时,采用相对误差作为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 83. 导线的形式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

84. 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角度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85. 导线测量的内业就是进行数据处理,消除角度和边长观测值中偶然误差的影响,最终推算出导线点的坐标值。内业计算包括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方位角的推算、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调整及未知点的坐标计算。(√)

1、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地球椭圆体。…………………………………………(√) 2、天文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 3、大地地理坐标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4、视准轴是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 5、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 …………………………(×) 6、象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 7、双盘位观测某个方向的竖直角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的影响°。………………(√)

8、系统误差影响观测值的准确度,偶然误差影响观测值的精密度。…………………………(√) 9、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视线水平。……………………………………………(×) 10、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时,应采用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

11、高程测量时,测区位于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13.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t)

14.测量的基本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角度测量。( t )

15.高度闭合差的分配原则为与距离或测站数成反比例进行分配。( f ) 16.竖直角是同一水平面内铅垂方向转向目标方向的夹角。( f )

17.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竖盘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t ) 18.钢尺量距中倾斜改正永远为正数。( f )

19.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 t ) 20.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t )

21,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f ) 22.经纬仪整平的目的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f ) 23.水准尺红面尺底自0. 000m起算。( f )

24.地面点位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角和竖直角决定的。( f ) 13.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 t ) 14.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f )

15.指标差z对盘左、盘右竖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t ) 16.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t )

17.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t )

18.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 f ) 19.在半径为l0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t ) 20.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t ) 21.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高程的。( t ) 22.观测值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越高。( f ) 23.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差相等。( f )

24.导线内业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导线点的高程值。( f ) 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向东为正。( f )

2.在半径为lOkm的区域,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t )

4

3. i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t ) 4.水准测量的外业包括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必要的检核。( t ) 5.水准测量手簿的校核是为了检查测量结果的精度。( f )

6.测量水平角时应以十字丝中横丝与目标的顶部标志相切。( f ) 7.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t )

8.精密量距时对丈量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 t ) 9.导线内业计算的目的是确定导线点的高程值。( f )

10.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地形坡度小,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地形坡度大。f 11.图上0. lmm所代表的实际距离即为比例尺精度。( t )

12.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适用于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为施工控制的场地。( t ) 1.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 f ) 2.象限角是指从坐标纵轴至直线的锐角。( t )

3.i角误差即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产生的误差。( t ) 4.测站检核的方法有仪高法和高差法。 ( f )

5.经纬仪整平的目的就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f )

6.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t ) 7.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它的水平轴。( t ) 8.算术平均值是等精度观测值的最可靠值。( t )

9.测量误差来源于仪器误差、观测者本身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t ) 10.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f ) 11.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线平距。( f )

12.以方格网或建筑基线作为施工控制,适于用交会法测设点位。( f ) 2.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 f ) 3.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f )

5.水准仪粗略整平就是转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竖直。( f ) 6.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t ) 7.水平度盘按顺时针刻划。( t )

8.钢尺精密量距时应采用经纬仪定线( t ) 9.倾斜改正值为负数。( t )

10.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t )

11.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f ) 12.以导线测量作为施工控制的场地适合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t ) 1.同一直线的正反方位角相差90°。( f )

4.水准测量的外业包括现场的观测、记录和必要的检核。 ( t )

5.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就可以消除指标差对水平角的影响。 ( f ) 6.测量水平角时应以十字丝中横丝与目标的顶部标志相切。 ( f ) 7.竖直角是同一水平面内水平方向转向目标方向的夹角。 f )

8.精密量距时对丈量结果应进行尺长、温度和倾斜三项改正。 ( t ) 9.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差相等。 ( f )

11.高程的测设就是将设计所需的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 ( t ) 13.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t )

14.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踏勘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f ) 15.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f ) 16.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f ) 17.水平角就是地面上两直线之间的夹角。( f ) 18.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向东为正。( f )

19.自由静止的海水面向大陆、岛屿内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t 20.望远镜视准轴指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t ) 21.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距离。( f )

22.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指标差对竖直角的影响。( t )

5

23.同一等高线上的点高差相等。(f )

24.观测条件相同时所进行的各次观测为等精度观测。( t )

13.初略整平就是转动脚螺旋使管水准器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垂直。( f ) 14.水平角是空间任两方向在水平面上投影之间 的夹角。( t )

15.采用盘左、盘右取平均的方法就可以消除指标差对水平角 的影响。( f ) 16.望远镜的视准轴应垂直于它的水平轴。( t )

17.水准测量中对水准尺读数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f ) 18.钢尺量距中倾斜改正永远为零。( f )

19.产生视差的原因是十字丝分划板位置不正确。( f ) 20.测量工作的本质是确定地 面点的空间位置。( t )

21.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f ) 22.图上O.lmm所代表的实地距离即为地形图比例 尺的精度。( t ) 23.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适合用相对误差。( f )

24.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是水准仪应满足的主要条件。( t ) 13.大地水准面有无数个。( f )

14.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距离测量的影响比对高程的影响小。(t ) 15.测量的基本工作是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f ) 16.视差现象是由于人眼的分辨率造成的,视力好则视差小。( f ) 17.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水平方向转向目标方向的夹角。( t )

18.光学经纬仪测竖直角时,竖盘指标差对盘左、盘右竖直角的影响大小相同、符号相反。( t ) 19.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高差和水平距离。( t ) 20.观测值中误差越大,观测精度越高。( f )

21.导线测量的外业包括勘测选点、高程测量、边长测量、和连接测量。( f ) 22.直角坐标法测设点位适用于以方格网或建筑物基线为施工控制的场地。(t) 23.示坡面是垂直于登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f ) 24.地面点位的空间位置是由水平面和竖直角决定的。( f )

1.测量的基本工作是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 f )

2.方位角就是自某标准方向起始逆时针至一条直线的水平角。 ( f ) 3.测站检核的方法有变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 t ) 5.经纬仪整平的目的就是使望远镜处于水平位置。 ( f ) 6.测水平角的误差与观测点的距离成反比。 ( f ) 7.望远镜视准轴应垂直于它的水平轴。 ( t ) 8.钢尺精密量距时应采用经纬仪定线。 ( t ) 9.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用相对误差。 ( f )

10.图根控制网是直接用于地形测图的控制网。 ( t )

11.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上升方向。 ( f ) 12.以导线测量作为施工控制的场地适合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 t )

单项选择题

11.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b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12.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 x 轴,向东为正 B. y 轴,向东为正 C. x轴,向北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1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 A点比B点高 C.A 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14.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a )。

A.粗平一照准一精平一读数 B.安置一精平一照准一读数 C.粗平一精平一照准一读数 D.安置一照准一精平一读数

15.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

6

度盘的读数应为( d )。

A .15° B.75° C.165° D. 345° 16.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D )。

A. 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 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17.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b )。

A.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距离和高程 D.水平距离与高程 18.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b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D.闭合差 20.在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c )。 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山脊线

1.直线AB的象限角南东1?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B )。 A.1?30? B.178?30? C.181?30? D.358?3 2.望远镜视准轴指( B )。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的连线 B、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C、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D、物镜光心、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3.如图1所示,水准尺黑面读数为( B )。

A.1520 B.1608 C.1692 D.1792

4.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D )。 图1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5.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A )。 A.345? B.75? C.165? D.15? 6.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C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7. 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B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D、闭合差 8.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D )m。 A、-170.92 B、170.92 C、104.30 D、-104.30

9.欲选择一条纵向坡度不超过2%的路线,设图上等高距为2m,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最短距离为( B )。 A、50m B、100m C、150m D、200m 10.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数据是( C )。

A、一个角度,一段距离 B、.纵.横坐标差 C、两个角度 D、两段距离 11.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真子午线方向 B.磁子午线方向 C.坐标纵轴方向 12.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13.在水准测量中转点的作用是传递( B )。A.方向 B.高程 C.距离 D.水平角

7

D.指向正北的方向

14.经伟仪对中的目的是( A )。

A.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B.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C.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D.使竖直度盘读数为0

15.当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 A.+0′24″ B.-0′24″ C.+0′12″ D.-0′12″ 16. 当盘左、盘右竖盘读数为:81°38′12\°21′24\,则指标差为( D )。

A. +24\

17.A、B的往测为213.41m,返测为213.35m ,其相对误差为 ( B )。 A.1/3000

B.1/3500 C.1/4000

D.1/5000

18.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C )。

A.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19.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闭合差

20.已知线段AB的两端点坐标,可计算tgαAB=△y/△x,R=arctg△y/△x ,R >0,若使 αAB=R+180则( C ) A.△x> 0, △y> 0 B.△x< 0, △y > 0 C.△x< 0, △y< 0 D.△x>0, △y<0 21.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D )方法。 A.直角坐标

B.极坐标 C.角度交会 D.距离交会

22.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D )。

A. 真实高程 B. 指定高程 C. 绝对高程 D. 相对高程 23. 水准仪的使用步骤为( B )。

A. 安置-一精平一一照准一一读数 B. 粗平一一照准一一精平一一读数 C. 安置一一照准一一精平一一读数 D. 粗平一一精平一一照准一-读数 24. 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C )。

A. 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B. 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 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D. 使竖轴垂直于水准管轴

25. 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456 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987 米,则高差改正数为( A )m。

A. 一0.016 B. 0.016 C. 一0.032 D. 1.987 26. 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D )。

A.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 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D.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27. 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应取( C )作放样方向线。

A. 盘左方向线 B. 盘右方向线 C. 盘左、盘右的1/2 方向线 D. 标准方向线 28. 等高线越密集说明( B )。 A. 坡度越小 B. 坡度越大 C. 地面越低 D. 地面越高

8

。 29.( B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30. 水准测量中, 用于对标尺截取读数的是十字丝( B )。

A. 竖丝 B.中横丝 C. 上丝 D.下丝 31. 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基本公式是( C )。

32. 下图为某经纬仪读数视窗,则读数为( B )。

A. 215°56’30” B. 214°56’30” C. 215°03’30” D. 214°03’30”

33. 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望远镜中丝瞄准便利高,仪器高已知)( D )。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 上、中、下丝读数 D. 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34. 用测回法测水平角, 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D)误差。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35. 设AB 距离为200.00m, 方位角为120°00'0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D )m。 A.-173.20 B.173.20 C.100.00 D.-100.00 36.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 x 轴,向东为正 B. y 轴,向东为正 C. x轴,向北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37. 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 A. 90° B. 180°

C. 270° D. 360°

38. 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 实际长度为30.0025M 的钢尺量得某段距离为221.756M,则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A )。 A. 0.0185 B. -0.0185 C. 0.5544 D. -0.5544

39. 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 123.041m、123.045m、123.040m、123.038m,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C )m 。 A. ±O.001 B. ±0.002 C. ±0.003 D. ±0.004

40. 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C )。 A.首曲线 B.间曲线 C.记曲线 D.山脊线 41. 要将O.1m 宽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所选的测图比例尺不宜小于( B )。

A. 1:500 B. 1:1000 C. 1:2000 D.1:5000 42. 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B )。

A. 直角坐标法 B. 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43.( B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A.水平线 B.铅垂线 C. 坐标线 D.方向线 4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 A点比B点高 C.A 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45. 已知经纬仪盘左、盘右测得某目标的竖盘读数分别为:L= 7634'00\28324'00\注:竖盘的刻划注记形式为

9

0

0

顺时针,盘左望远镜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则一测回竖直角为( C )。

A. 13°26'00\°25'00\°25'00\°25'00\46. 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A )。

A. 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B. 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C. 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D. 使竖直度盘读数为0

47. 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 )m。

A. 26、31 B. 27、32 C.29 D.30

48. 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C )为坡度。 A.和 B.差 C. 比 D.积

49. 水准点高程为24.397米,测设高程为25.000米的室内地坪。设水准点上读数为1. 445米,则室内地坪处的读数为( B )米。 A.l.042 B. 0.842 C. 0.642 D. l.048 50.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A )。

A. 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 假定高程 D.指定高程

51.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D )位数。 A.5 B.3 C.2 D.4 52.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B )。

A. 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 距离和高程 D. 水平距离与高程

53. 水准测量时,一测站读完后视读数发现圆水准器不居中,观测者整平后接着观测前视,这种操作程序(或处理方法)是( B )。 A. 允许的 B.绝对不允许 C. 有时是可以的 D.必须的

54.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1. 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B )m。 A. 0.678 B. 2.074 C. 0.698 D. 1.376

55. 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B )m。 A. 1.678 B. 3.074 C. 0.698 D. 2.376 56.用经纬仪测竖直角时,每次读数前必须转动( D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A. 望远镜微动螺旋 B.水平微动螺旋 C. 脚螺旋 D.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57. 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C )。A. 0.05m B. 0.lm C. 0.2m D. 0.5m 58. 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 D )。

A. 照准部水准管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B. 十字丝竖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C. 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的误差 D. 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59. 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 )。

A. 水平距离 B.斜线距离 C. 折线距离 D.铅垂距离

60. 在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的坐标为:XA=100.01m,YA= 200.04m; XB= 150.Olm,YB= 150.04m,则AB距离为( B )。 A. 50.00 B. 70.70 C. 100.00 D. 141.42

61 .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C )。 A. 0.05m B.0.lm C. 0.2m D.0.5m 62. 相对高程是由( C )起算的地面点高度。

A. 大地水准面 B.水平面 C. 任意水准面 D.竖直面

10

0

63. 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C )。 A.0° B.90° C.180° D.270° 64. 下面选项中( A )不是确定地面点位关系的基本元素。

A. 竖直角 B.水平距离 C. 水平角 D.高差

65. 先在A,B两点中间C安置水准仪,对A,B两水准尺进行读数,然后再将仪器安置于A或B点附近,再对A,B两水准尺进行读数。这是检验水准仪的( B )。

A. 水准管轴与竖轴是否垂直 B.水准管轴与视准轴是否平行 C. 水准管轴与圆水准器轴是否垂直 D.视准轴与竖轴是否垂直 66. 在同一张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说明( B )。

A. 等高距越大 B.坡度越缓 C. 坡度越陡 D.等高距越小 67. 在一个测站上同时有两个方向,水平角的观测一般采用( A )。

A. 测回法 B.全圆测回法 C. 复测法

68.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 C )。 A. 错误 B.中误差 C. 偶然误差 D.相对误差 69.根据某站水准仪测得地面四点的水准尺读数,可以判断出最高点的读数为( A )。 A. 0.688m B. 1.246m C. l.182m D. 2.324m 70.直线定向的目的是( C )。

A. 确定直线的长度 B.确定直线在图上的位置 C. 确定该直线的方位 D.确定直线的角度

1、我国使用高程系的标准名称是(BD)。 A.1956黄海高程系

B.1956年黄海高程系 D.1985国家高程基准

C.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2、我国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的标准名称是(AC)。 A.1954北京坐标系 C.1980西安坐标系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D. 1980年西安坐标系

3、在三角高程测量中,采用对向观测可以消除(C)的影响。 A.视差

B.视准轴误差

D.水平度盘分划误差

C.地球曲率差和大气折光差

4、设对某角观测一测回的观测中误差为±3″,现要使该角的观测结果精度达到±1.4″,需观测(D)个测回。 A.2

B.3

C.4

D.5

5、下列四种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最大的是(D)。 A.1∶5000 B.1∶2000 C.1∶1000 D.1∶500 6、钢尺的尺长误差对距离测量产生的影响属于(B)。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7、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28m、29m、30m、31m、32m的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D)m。

11

A.26、31 B.27、32 C.29 D.30

8、高差与水平距离之(C)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9、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D)m.。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10、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x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11、在以( B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12、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D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13、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1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D?14、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A.温度 C.光速

2ct2D,式中t2D为( D )。

B.光从仪器到目标传播的时间 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传播的时间

15、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A )。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D.反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16、丈量一正方形的4条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周长的中误差为±( C )cm。 A.0.5

B.2

C.4

D.8

17、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C )。 A.6.8%

B.1.5%

C.-1.5%

D.-6.8%

18、自动安平水准仪,( D )。 A.既没有圆水准器也没有管水准器 C. 既有圆水准器也有管水准器

B.没有圆水准器 D.没有管水准器

19、A点的高斯坐标为xA?112240m,yA?19343800m,则A点所在6°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分别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20、进行水准仪i角检验时,A,B两点相距80m,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中间,测得高差hAB? 0.125m,将

?水准仪安置在距离B点2~3m的地方,测得的高差为hAB?=0.186m,则水准仪的i角为( A )

A 157″

B -157″ C 0.00076″ D –0.00076″

12

21、用光学经纬仪测量水平角与竖直角时,度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C ) A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B 水平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竖盘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随望远镜转动,读数指标不动; D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竖盘不动,读数指标转动。 22、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C ) A 坐标增量闭合差

B 导线全长闭合差

C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3、用陀螺经纬仪测得PQ的真北方位角为14″,则PQ的坐标方位角

A 62°59′22″

APQ?62°11′08″,计算得P点的子午线收敛角?P?-0°48′

?PQ?( B )

C 61°06′16″

B 61°22′54″

24、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D )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25、测量使用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使用的笛卡儿坐标系的区别是( B )。 A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逆时针编号 B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C x与y轴不变,第一象限相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D x与y轴互换,第一象限不同,象限顺时针编号 26、坐标方位角的取值范围为( C )。 A 0°~270°

B -90°~90°

C 0°~360°

D -180°~180°

27、某段距离丈量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4mm,其相对误差为( A )。 A.1/25000

B 1/25

C 1/2500

D 1/250

28、直线方位角与该直线的反方位角相差( A )。 A 180° C 90°

B 360° D 270°

29、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B )十分清晰。 A 物像

B 十字丝分划板

C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

30、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35°23′,测得左夹角∠ABC=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

?CB=( A )。

B 304°57′

C -54°11′

D 305°49′

A 124°57′

31、测量仪器望远镜视准轴的定义是( C )的连线。 A 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

B 目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C 物镜光心与十字丝分划板中心

32、已知A点高程HA=62.118m,水准仪观测A点标尺的读数a=1.345m,则仪器视线高程为( B )。

13

A 60.773 B 63.463 C 62.118

33、对地面点A,任取一个水准面,则A点至该水准面的垂直距离为( D )。 A.绝对高程

B.海拔

C.高差

D.相对高程

34、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是( C ) A.0.2cm

B.2cm

C.0.2m

D.2m

35、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A )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C.总是顺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D.总是逆时针方向

36、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 B ) A.点号与坐标 C.坐标与高程

B.点号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37、在1:1000地形图上,设等高距为1m,现量得某相邻两条等高线上A、B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0.01m,则A、B两点的地面坡度为( C )

A.1%

B.5%

C.10%

D.20%

38、道路纵断面图的高程比例尺通常比水平距离比例尺( D ) A.小一倍

B.小10倍

C.大一倍

D.大10倍

39、高斯投影属于( C )。 A 等面积投影

B 等距离投影

C 等角投影

D 等长度投影

40、产生视差的原因是( B )。 A 观测时眼睛位置不正 C 前后视距不相等

B 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平面不重合 D 目镜调焦不正确

41、地面某点的经度为东经85°32′,该点应在三度带的第几带?( B ) A 28

B 29

C 27

D 30

42、测定点的平面坐标的主要工作是( C )。 A 测量水平距离

B 测量水平角 D 测量竖直角

C 测量水平距离和水平角

43、经纬仪对中误差所引起的角度偏差与测站点到目标点的距离( A )。 A 成反比

B 成正比

C 没有关系

D 有关系,但影响很小

44、坐标反算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平面坐标,计算直线的( B )。 A 斜距、水平角 C 斜距、方位角

B 水平距离、方位角 D 水平距离、水平角

45、山脊线也称( D )。 A 示坡线

B 集水线

C 山谷线

D分水线

46、设HA?15.032m,HB?14.729m,hAB?( B )m。

14

A -29.761 B -0.303 C 0.303 D 29.761

47、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方向为( C )方向。 A.东西

B.左右

C.南北

D.前后

48、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位角是按以下哪种方式量取的?( C ) A 纵坐标北端起逆时针 C 纵坐标北端起顺时针 49、地理坐标分为( A )。 A 天文坐标和大地坐标 C 参考坐标和大地坐标

B 天文坐标和参考坐标 D 三维坐标和二维坐标

B 横坐标东端起逆时针 D 横坐标东端起顺时针

50、某导线全长620m,算得A.1/2200

fx?0.123m,

fy?-0.162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K?( D )。

D.1/3048

B.1/3100 C.1/4500

51、已知AB两点的边长为188.43m,方位角为146°07′0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A )。 A -156.433m

B 105.176m

C 105.046m

D -156.345m

52、竖直角( C )。 A 只能为正

B 只能为负

C 可为正,也可为负

D 不能为零

53、对某边观测4测回,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B )。 A ±0.5cm

B ±1cm

C ±4cm

D ±2cm

54、普通水准测量,应在水准尺上读取( D )位数。 A 5

B 3

C 2

D 4

55、水准尺向前或向后方向倾斜对水准测量读数造成的误差是( B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56、下列比例尺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小的是( C )。 A 1:2000

B 1:500

C 1:10000

D 1:5000

57、对高程测量,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是( )。 A 在以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C 不论多大距离都可代替

B 在以20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代替 D 不能代替

58、水准器的分划值越大,说明( B )。 A 内圆弧的半径大

B 其灵敏度低

C 气泡整平困难

D 整平精度高

59、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1°23′36″,则反坐标方位角为( B )。 A 238°36′24″

B 301°23′36″

C 58°36′24″

D -58°36′24″

60、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 A )。 A 偶然误差

B 系统误差

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15

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61、水准仪的( B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C 十字丝横丝

D 管水准器轴

62、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 A 90°

B.180°

C.270°

D.360°

63、各测回间改变零方向的度盘位置是为了削弱( D )误差影响。 A 视准轴

B 横轴

C 指标差

D 度盘分划

64、DS1水准仪的观测精度要( A )DS3水准仪。 A 高于

B 接近于

C 低于

D 等于

65、观测某目标的竖直角,盘左读数为101°23′36″,盘右读数为258°36′00″,则指标差为( B )。 A 24″

B -12″

C -24″

D 12″

66、水准测量中,同一测站,当后尺读数大于前尺读数时说明后尺点( B )。 A 高于前尺点

B 低于前尺点

C 高于测站点

A 等于前尺点

67、水准测量时,尺垫应放置在( B )。 A 水准点

B 转点

C 土质松软的水准点上

D 需要立尺的所有点

68、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 A )。 A 看清十字丝

1、目前,我国采用的高程系统是(B) A、黄海高程 B、1985国家高程基准 C、吴淞高程 D、平均海面高程 2、0.700的数,其有效数字是(B)

A、二位有效数字 B、三位有效数字 C、四位有效数字 D、一位有效数字 3、望远镜的视准轴是(C) A、目镜光心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B、十字丝交点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C、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 D、目镜中心与物镜中心的连线

4、水准测量当后视读数为1.224米,前视读数为1.974米,则两点的高差为(B) A、0.750米 B、-0.750米 C、3.198米 D、-3.198米

5、当经纬仪瞄准一点时,盘左竖盘读数为L=86°4512\盘右竖盘读数为R=273°1436\此时竖盘指标差为(B) A、+6\ B、-6\ C、-12\ D、+12\

16

B 看清物像 C 消除视差

6、钢尺精密量距时,50.000米钢尺经检定后实际长度为50.010米,量了120.000米,尺长改正应为(B) A、-24mm B、+24mm C、+30mm D、-30mm

7、有n个观测值为11、12、……1n,n个观测误差为△1、△2…△n,则观测值的中误差是(C) A、将观测误差按绝对值大小排列,中间一个观测误差

8、图幅大小为50厘米×40厘米的1:500比例尺地形图,则一平方公里有(A) A、20幅图 B、25幅图 C、16幅图 D、5幅图

1.( a )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高程 B.水平角C.水平距离 D.竖直角

2.DS05,DS1,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字母DS后面的05,1,3是指水准仪所能达到的每千米往返测高差平均数的中误差,其单位是( d )。

A.m B.dm C.cm D.mm

3.直线AB的象限角为南东2°30′,则其坐标方位角?AB为( b )。 A . 2°30′ B .177°30′C .182°30′ D .357°30′

4.设AB距离为200. OOm,方位角为120000' 0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c )。 A.-170.92 B .170 .92 C.-100.00 D. 100 .00 5.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b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6.微倾式水准仪的基本操作步骤为( a )。

A.粗平一照准一精平一读数 B.安置一精平一照准一读数 C.粗平一精平一照准一读数 D.安置一照准一精平一读数

7.水准测量的直接测量成果是( d )。

A.某个点的绝对高程 B.某个点的相对高程 C.水平角 D.两个点之间的高差 8.用经纬仪测竖直角时,每次读数前必须转动( d )使水准管气泡居中。

A.望远镜微动螺旋 B.水平微动螺旋 C.脚螺旋 D.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

9.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d )。

A .15° B.75° C.165° D. 345°

10.钢尺的尺长误差对于丈量结果的影响属于( a )。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相对误差D.粗差

11.在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c )。 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山脊线

12.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b )。 A.往返较差B.相对误差C.闭合差D.中误差 1.钢尺的尺长改正值属于( c )。

A.偶然误差 B.中误差 C.系统误差 D.随机误差 2.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b )。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测量高程 D.指定高程 3.直线AB的象限角南东1030',则其坐标方位角?AB为( c ) A. 1030' B. 181030' C. 178030' D. 35803'

4.欲选择一条纵向坡度不超过2%的路线,设图上等高距为2m,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 :1000,则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最短距离为( a )。

A. 100m B. 50m C. 150m D. 200m 5.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所需的数据是( c )。

A.一个角度,一段距离 B.纵、横坐标差 C.两个角度 D.两段距离 6.望远镜视准轴指( b )。

17

A.物镜光心与目镜光心的连线 B.物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C.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D.物镜光心、目镜光心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7.如图1所示,水准尺黑面读数为( b ) A. 1520 B.1608 C.1692 D. 1792

8.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9.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0,欲测设450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d )。

A. 150 B. 750 C. 1650 D. 3450 11.在闭合导线角度闭合差调整时,对角度闭合差按观测角个数进行( a )。

A.平均分配 B.根据大小按比例分配 C.随机分配 D.按等差数列分配 12.设AB距离为200. 23m,方位角为1210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b )m. A.-170. 92 B.-104. 30 C. 104. 30 D. 170. 92 2.水准测量中,用于对标尺截取读数的是十字丝( b )。 A.竖丝 B.中横丝 C.上丝 D.下丝

3.整理水准测量数据时,计算检核所依据的基本公式是( c )

a?b?hA. ??? B.?h??H终-?H始 C.?a-?b??h?H终-H始 D.fh?Fh 4.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5.下图为某经纬仪读数视窗,则读数为( b )

A. 215°56′30″ B.214°56′30\°03′30\°03′30\6.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望远镜中丝瞄准便利高,仪器高已知)( d )。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7.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d )误差。

A.视准轴 B.横轴 C.指标差 D.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8.设AB距离为200. OOm,方位角为120°00′00\,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d )m。 A.-173. 20 B. 173. 20 C. 100. 00 D.-100. 00 9.距离丈量的结果是求得两点间的( a )。

A.水平距离 B.斜线距离 C.折线距离 D.铅垂距离 10.等高线越密集说明( a )。

A.坡度越大 B.坡度越小 C.地面越高 D.地面越低

11.欲选择一条纵向坡度不超过2%的路线,设图上等高距为2m,地形图的比例尺为1:1000,则路线通过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最短距离为( b )。

A. 50m B. 100m C. 150m D. 200m 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 x轴,向东为正 B. y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D. y轴,向北为正

3.在进行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 698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 376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 b )m。

A.1 .678 B. 3.074 C. 0 .698 D. 2 .376 4.竖直角的最大值为( a )。

A .90° B. 180° C.270° D.360° 5.用测回法测水平角,各测回间改变度盘起始位置是为了消除( d )误差。 A.视准轴 B.横轴 C.指标差 D.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6.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望远镜中丝瞄准标尺高,仪器高已知),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 d )。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C.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中、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18

7.用一把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 002}M的钢尺量得某段距离为221. 756M,则该距离的尺长改正为( a )。

A. 0 .0185 B.一0 .0185 C. 0 .5544 D.一0 .5544

8.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测回,其结果分别为:123. 041m, 123. 045m, 123. 040m,123.038则其观测值中误差为( c )m。

A.士0 .001 B.士0 .002 C.士0 .003 D.士0 .004

9.在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6m,27m, 28m, 29m, 30m, 31m, 32m等高线,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d )m。 A.26、31 B. 27、32 C.29 D.30 10.地形图上加粗描绘的等高线称为( c )。

A.首曲 B.间曲线 C.记曲线 D.山脊线

11.要将0.lm宽的地物在地形图上表示出来,所选的测图比例尺不宜小于( b )。 A.1:500 B. 1:1000 C.1:2000 D. 1:5000 12.由一个水平角和一条水平距离测设一个点位的方法是( b )

A.直角坐标法 B.极坐标法 C.角度交会法 D.距离交会法 1.( b )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A.水平线 B.铅垂线 C.坐标线 D.方向线

0

2.直线AB的象限角南东1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 b )

0000

A.130’ B.17830’ C. 18130’ D. 35830’ 3.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调节微动螺旋 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00

5.已知经纬仪盘左、盘右测得某目标的竖盘读数分别为:L = 7634 00\24' 00\注:竖盘的刻划注

0

记形式为顺时针,盘左望远镜水平时竖盘读数为90),则一测回竖直角为( c )。

A. 13026'00\一13025'00\一13025'00\ 6.经纬仪对中的目的是( a )。

A.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B.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C.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D.使竖直度盘读数为0。

7.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 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 987米,则倾斜改正为( a )m. A.一0. 016 B. 0. 016 C.一0. 032 D. 1. 987 8.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中误差 10.高差与水平距离之( c )为坡度。

A.和 B.差 C.比 D.积 11.用一般方法测设水平角,应取( c )作放样方向线。

A.盘左方向线 B.盘右方向线C.盘左、盘右的1/2方向线 D.标准方向线 1.在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c )。

A.z轴,向东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C.z轴,向北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4.观测竖直角时,要求使竖盘水准管气泡居中,其目的是( d )。

A.整平仪器 B.使竖直度盘竖直 C.使水平度盘处于水平位置 D.使竖盘读数指标处于正确位置 5.当盘左、盘右竖盘读数为:81°38’12”,278°21’24”,则指标差为( d )。 A.+24” B.-24”C.+12” D.-12” 6.用视距法测量水平距离和高差时,需要用经纬仪观测的数据是(望远镜中丝瞄准便利高,仪器高已知)( d )。 A.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B.中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C.上、中、下丝读数 D.上、下丝读数及竖盘读数

7.在距离丈量中衡量其丈量精度的标准是( a )。 A.相对误差 B.中误差 C.往返误差 D.闭合差 8.设AB距离为200.00m,方位角为120°oo’OO”,则AB的z坐标增量为( a )m. A.-173.20 B.173.20 C.100.00 D.-100.00

11.水准点高程为24.397米,测设高程为25.000米的室内地坪。设水准点上读数为l.445米,则室内地

19

坪处的读数为( b )米。

A.1.042 B.0.842 C.0.642 D.1.048 2.在一地面平坦,无经纬仪的建筑场地,放样点位应选用( c )方法。 A.直角坐标 B.极坐标 C.距离交会 D.角度交会 3.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d )。 A.真实高程B.指定高程C.绝对高程D.相对高程 5.经纬仪视准轴检验和校正的目的是( c )。

A.使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D.使横轴垂直于竖轴 C.使视准轴垂直横轴 D.使竖轴垂直于水准管轴 7.钢尺量距时,量得倾斜距离为123. 456米,直线两端高差为1. 987米,则高差改正数为 ( a)m。 A.-0. 016 B. 0. 016 C.-0. 032 D. 1.987 8.尺长误差和温度误差属( b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中误差 D.闭合差 9.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d )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11.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是指( b )。

A.该二地面点间连线的长度 B.该二地面点之连线投影于水平面上的线段长度

C.该二地面点之连线铅垂投影于铅垂面上的线段长度 D.过该二地面点的铅垂线之间的距离 1.坐标方位角是以( c )为标准方向,顺时针转到测线的夹角。

A. 真子午线方向 B. 磁子午线方向 C. 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 D. 指向正南的方向 2.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 36\气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a )m。 A. -104.30 B. 104.30 C. 170.92 D. -170.92

3.在进行水准测量时, 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之间的高差hAB=2.324m, A点高程HA=72.445m,则B点的高程HB 为( a )。

A. 74.769m B. 70.121m C. -74.769m D. -70.121m 4.水准测量时,一测站读完后视读数发现困水准器不居中,观测者整平后接着观测前视读数,这种操作程序(或者处理方法)是( b )。

A. 允许的 B. 绝对不允许的 C. 有时是可以的 D. 必须的 5.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 c )使十字丝和目标影像清晰。

A. 转动物镜对光螺旋 B.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 C. 反复交替调节目镜及物镜对光螺旋 D. 调节微动螺旋 6. 当竖盘读数为: 81°38' 12\°21' 24\则指标差为( d )。 A. +0′24\′24\′12\′12\8. A、B的往测为210.41m, 返测为210.35m,其相对误差为( b )。 A.1/3000 B.1/3500 C. 1/4000 D.1/5000 9. 系统误差具有( b )。

A. 离散性 B.累积性 C. 随机性 D.补偿性

10.导线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b )。

A. 按角度大小成正比例分配 B. 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C. 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 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11. 相邻等高线之间 的高差称为( c )。

A. 间曲线 B.等高线平距 C. 等高距 D.计曲线 1.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 d ) A.绝对高程B.指定高程C.真实高程D.相对高程

2.直线AB的象限角为南东4°30',则其坐标方位角αAB为( b ) A.4°30' B.175°30' C.184°30' D.355°30'

3.水准测量中后视点A的高程为52.000mm,后视读数为1.350mm,前视读数为1.980mm,则前视点B的高程为( c )m

A.52.630 B.55.330 C.51.370 D.48.670

4.在普通水准测量中,在水准尺上每个读数应读( b )位数 A.5 B.4 C.3 D.2

5.普通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 a )

20

1对中、整平、照准、读数2照准、精平、对中、读数3粗平、照准、精平、读数4粗平、精平、照准、读数 6.经纬仪视准轴误差是指(d )

a照准部水准管不垂直于数轴的误差b十字丝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c横轴不垂直于数轴的误差d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的误差

7.当钢尺的名义长度大于其实际长度时,会把所测量的距离( a ) a量长b量短c不长不短d量长或量短

8.对某一边长观测四个回测,观测中误差为±2cm,则算术平均值得中误差为(b ) A ±0.5cm b ±1 c mc±4cm d ±8cm

9.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c )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10.1:2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 c )

A.0.05m B.0.1m C.0.2m D.0.5m 1.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 a )。

A.绝对高程 B.相对高程 C.假定高程 D.指定高程

0

2.直线AB的象限角南东130′,则其坐标方位角。ɑAB( b )。 A.1°30′ B.178°30′ C.181°30′ D.358°03′ 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a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5.将经纬仪安置于A点且瞄准B点时,水平度盘读数为30°,欲测设45°的水平角值于AB直线的左侧,则水平度盘的读数应为( a )。

A.345° B.75° C.165° D.15° 6.经伟仪对中的目的是( a )。

A.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B.使望远镜对准目标 C.使水平度盘读数为0 D.使竖直度盘读数为0

7.视距测量可同时测定两点间的( b )。

A.距离和高差 B.水平距离和高差 C.距离和高程 D.水平距离与高程 8.在距离丈量中衡量精度的方法是用( b )。

A.往返较差 B.相对误差 C.闭合差 D.中误差 9.导线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将闭合差反符号后( c )。

A.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按导线边数平均分配 C.按边长成正比例分配 D.按边长成反比例分配

三、计算题

计算题:设地面上A、B两点,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66.429(19.574)m,后视读数为2.312(1.334)m,前视读数为2.628(1.785)m,计算:

AB两点的高差?A点与B点哪点高?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AB两点高差即为视线差:2.628-2.312=-0.316m 因A读数小于B读数,所以A点高

B点高程为:HB=66.429-0.316=66.113m 视线高:=66.429+2.312=68.742m

1、钢尺丈量AB的水平距离,往测为357.23m,返测为357.33m;丈量CD的水平距离,往测为248.73m,返测为248.63m,最后得DAB、1、解:

AB段:DAB=(357.23+357.33)/2=357.28m

K=(357.33-357.23)/357.28=10/357.28=0.028

21

DCD及它们的相对误差各为多少? 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

CD段:DCD=(248.73+248.63)/2=248.68m

K=(248.73-248.63)/248.68=10/248.68 =0.040 AB段丈量的结果较精确。

注:此类问题为:已知钢尺丈量的水平距离求相对误差,比较哪段丈量的结果比较精确。方法为:首先分别求出各段测得的平均值,然后用各段测得的长度差除以各自的平均值,得到各段相对误差,再比较相对误差,相对误差值小的段,丈量的结果精确。

2、将图2中所注数据填入表内并进行计算。 A

HA=200.000m

图2 测段号 点名 1 2 2 3 3 4 1.8 A 6.6 1.5 A 1 1.7 距离 /km 1.6 1 1.6 km +2.274 m

-3.086 m

2

-3.063 m

1.8 km

+3.842 m

1.5 km

3

1.7 km

观测高差 改正数 /m /mm +2.274 -3.086 +3.842 -3.063 -0.033 +8 +9 +7 +9 33 改正后 高差/m 2.282 -3.077 高 程 /m +200.000 +202.282 +199.205 +3.849 +203.054 -3.054 0 +200.000 ? 辅助 计算 fh=-0.033m=-33mm fh容=?40Lmm=?406.6mm=±102.8 注:此为闭合水准路线,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高程。此类题解答方法如下: 首先填写点名,从A开始,依次为1,2,3,A闭合。然后根据图中所给数据,填入A,1之间的距离及观测高差,1,2之间…。然后计算高差闭合差:fh=∑h-(H始-H终)。∑h是观测高差项之和=2.274-3.086+3.842-3.063=-0.033M=-33mm.

fh容=?40Lmm,中L为各点之间距离总和,即L=1.6+1.7+1.5+1.8=6.6Km.

改正数确定:先计算机fh/L=-33mm/6.6=5。 然后用5 分别乘各段的距离得改正数:第一个5×1.6=8;第二个改正数:5×1.7=8.5;第三个改正数:5×1.5=7.5;第四个改正数:5×1.8=9。观测高差的和∑-33mm,那么改正高差的和就是+33mm,各项改正数都是正数,反之相反。也就是说,改正数之和与观测高差之和相加应为0。调整改正

22

数:8.5变为9,7.5就变为7,这样仍保证改正数的和为33mm。改正后高差计算:改正后高差=观测高差+改正数(注意单位统一),2.274+0.0088=2.282;-3.086+0.009=-3.077等。高程计算:根据已知HA=200.000M,第一空直接填入+200.000,第二空填入:前一项高程+对应的改正后高差=200+2.282=202.282,第三空填入:前一项高程+对应的改正后高差=202.282+(-3.077)=199.205,依次类推。

3. 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BM1高程为10. 648m,闭合水准路线计含4个测段,各段测站数和高差观测值如下所列。按下表完成其内业计算。

测段号 点 名 1 2 2 3 3 4 BM1 1 测站数 (hi) 4 4 6 10 观测高差 改正数 /m /mm +1.240 -1.420 +1.786 -1.582 +0.024 -4 -4 -6 -10 -24 改正后 高差/m 1.236 -1.424 高 程 /m 10.648 11.884 10.460 1.780 12.240 -1.592 0 10.648 ? BM1 24(n) 辅助 计算 fh=4+4+6+10=+24mm fh容=?12nmm=?1224mm=±58.8 方法:1. 计算高差闭合差:fh=∑h-(H始-H终)=+0.024m-(10.648-10.648)=24mm.

2. 当fh≦fh容允许时进行高差闭合差调整,先计算出每一站的改正数:fh/n=24/24=1,在拿每一测段的的测站数乘以每一站的改正数即可求出每一测段的改正数,1×4=4;1×=4;1×6=6;1×10=10。由于观测高差为正数,所以改正数都为负数。且两项之和为0。改正后高差计算:各项改正后高差=观测高差+改正数。+1.240-0.004=1.236;-1.420-0.004=-1.424;+1.786-0.006=1.780;-1.582-0.010=-1.592。计算高程:BM1高程为什么0.648为已知,直接填入相应项,高程第二空10.648+1.236=11.884,高程第三空为11.884-1.424=10.460,依次类推。

4. 如图1 所示的附合水准路线,已知A 、B两点的高程为HA == 100.OOOm 、HB==101.874m,各测段的测站数及观测高差,试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 并求各待定点的高程,将答案填于下表中。

23

此为附合

测段号 点 名 1 2 2 3 3 4 A 1 测站数 观测高差 改正数 /m /mm 4 6 3 5 +1.748 -2.536 +1.774 +1.452 +1.838 +8 +12 +6 +10 +36 改正后 高差/m +1.756 -2.524 高 程 /m 100.000 101.756 99.232 +1.180 100.412 +1.462 +1.874 101.874 ? B 18 辅助 计算 fh=+1.838-(101.874-100)=-0.036m fh容=?12nmm=?1218mm=±50.9mm 水准路线,计

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各待定点高程。测站数和观测高差根据已知图中数据对应填写。并求出总站数为4+6+3+5=18,填入表中;求观测高差之和∑h =+1.748-2.536+1.774+1.452=1.838,填入表中。高差闭合差:fh=∑h-(H终-H始)=1.838-(101.874-100)=-0.036mm。求改正数:先求每一站的改正数,fh/n=36/18=2,第一空改正数为2×4站=+8,第二空为2×6站=+12…。因为fh为负36mm,所以改正数之和为正的36mm,每一项改正数都为正数。求改正后高差:改正后高差等于对应的观测高差与改正数之和,+1.748+0.008=1.756,-2.536+0.012=-2.524;… 。求高程:第一点为已知100.000m,第二空为100+1.756=101.756m,第三空为第二高程101.756+对应改正后高差(-2.524)=99.232,依次类推。

5.一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观测成果及测站数如下表,请在表格内按测站数调整闭合差并求出各点的高程。

点号 BMA 1 2 3 测站数(个) 10 9 11 13 实测高差(m) +8.750 -5.611 -7.200 +8.078 改正数(m) -0.010 -0.009 -0.011 -0.013 改正后的高差(m) +8.740 -5.620 -7.211 +8.065 高程(m) 60.440(已知) 69.180 63.560 56.349 24

BMB ∑ 辅助 计算

43 +4.0170 -0.043 +3.974 64.414(已知) fh= 4.017-(64.414-60.440)= 0.043 m fh容=?12nmm=±78.7mm 6. 将右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进行计算。已知:a1= 001'36\33'18\a2=18001'42\33'36\。

a1

测 站 目 标 A O B A B

计算方法: 1.计算半测回角值: ββ

左=b1-a1=165?33?18?-0?01?36?=165?31?42? 右=b2-a2=345?33?36?-180?01?18?=165?31?54?

0

0

00

A a2 盘右 盘左 b1 O B b2

竖盘 位置 盘左 水平度盘读数 ? ? ? 0 01 36 165 33 18 半测回角值 ? ? ? 165 31 42 一测回角值 ? ? ? 165 31 48 165 31 54 盘右 180 01 42 345 33 36 注:计算角值时,总是右目标读数b减去左目标读数a,若b

+β右)/2=(165?31?42?+165?31?54?)/2=165?31?48?

7、竖直角观测成果整理:

25

计算

测 站 目 标 竖盘位置 左 竖盘读数° ′ ″ 94 23 18 265 36 00 82 36 00 277 23 24 半测回角°′ ″ -4 23 18 -4 24 00 7 24 00 7 23 24 指示差 ″ 一测回角°′ ″ -4 23 39 备注 P D K 右 左 右 -21 盘左视线水平时读数为90°,视线上斜读数减少 -18 7 23 42 方法:

半测回角:盘左αL=90?-L=90?-94? 23? 18?=-4?23?18?

盘右αR=R-270=265?36?00?-270?=-4?24?00? 同样计算出K点半测回角。 计算指标差:计算方法 X=(αR-αL)/2 = (-4?24?00?-(-4?23?18?))/2=-21? 依次类推。 计算一测回角:α=(α

8、已知四边形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值见下表,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并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点号 角度观测值(右角) 改正数 (? ′ ″) (? ′ ″) 1 2 3 4 ∑ 112 15 23 67 14 12 -0 00 05 -0 00 05 改正后角值 (? ′ ″) 112 15 18 67 14 07 54 15 15 126 15 20 360 00 00 坐标方位角 (? ′ ″) 123 10 21 235 56 14 1 40 59 55 25 39 L+αR)/2=(-4?23?18?+(-4?24?00?))/2= -4?23?39? 依次类推.

54 15 20 - 0 00 05 126 15 25 -0 00 05 -0 00 20 fβfβ=∑β测-(n-2)180°=20″ 允=±60″n1/2=±60″n1/2=±85″ 解:1)计算角度闭合差

∑βi=360°00′20″

120″

=20″ (n=4)

fβ<fβ允 ,精度符合要求。 2)调整角度闭合差

将角度闭合差按相反符号平均分配于各角:-20″/4=-5″。 计算改正后角值各内角值βi′=βi+(-5″) 3)推算各边方位角

因角度观测值为右角,故应用公式

=-

26

推算各边方位角。计算时应注意公式右端,若前两

项计算结果<,前面用“+”号,否则前面用“-”号。

已知 α12=123°10′21″

故 α23=α12+β2′=123°10′21″-67°14′07″+180°=235°56′14″ α34=α23+β3′=235°56′14″-54°15′15″-180°=1°40′59″ α41=α34+β4′=1°40′59″-126°15′20″+180°=55°25′39″ α12=α41+β1′=55°25′39″-112°15′18″+180°=123°10′21″ α12推算结果与已知值α12=100°00′00″相同,说明计算无误。

9. J6 级光学经纬仪竖直角观测成果如下表所示,试进行计算整理:

测 站 目 标 竖盘位置 左 P D K 右 左 右 竖盘读数° ′ ″ 82 37 12 277 22 54 99 41 12 260 18 00 半测回角°′ ″ +7 22 48 +7 22 54 -9 41 12 -9 42 00 指示差 ″ 一测回角°′ ″ +7 22 51 备注

+3 盘左视线水平时读数为90°,视线上斜读数减少

10.对某角度等精度观测6测回,观测值如下表1所示,求该角度的算术平

-24 -9 41 36 均值及其中误差。 表1:

观测次数 1 2 3 4 5 6 ∑ 观测值L 82°19′18″ 82°19′24″ 82°19′30″ 82°19′12″ 82°19′12″ 82°19′30″ V ″ +3 -3 -9 +9 +9 -9 0 9 9 81 81 81 81 342 VV 算术平均值x=[L]/n=82°19′21″ 1/2中误差m=±([VV]/n(n-1))=±3.4″

方法:[L]为∑L为六个观测值之和,∑L=82°19′18″+82°19′24″+82°19′30″+82°19′12″+82°19′12″+82°19′30″ 因为是六测回,所以n=6 算的x=82°19′21″ V=x-Li v1=x-L1=82°19′21″-82°19′18″=+3″ 中误差m=±([VV]/n(n-1))=±(342/6(6-1))

11.将下图水平角观测值填入水平角观测手簿,并 进行计算。已知:a1=90 ?01 ?06 ?,b1=180 ?00?54 ?,

27

1/2

1/2

=3.4″

A a2 a1 盘右 盘左 b1 O B

b2

a2=270 ?00 ?54 ?,b2=0 ?01? 11 ?。

测 站 目 标 A O B A B

12.现需从A点测设长度为129.685m的水平距离AB,初设B点后,测得温度t=23℃,AB两点的高差h=-1.168m,已知尺长方程为lt=30-0.0023+1.2×10(t-20°C)×30m,问需沿地面测设多少长度? 解:尺长改正△ld=-0.0023/30×129.685=-0.0099 m

温度改正△lt=1.2×10-(23-20)×129.685=0.0047 m 倾斜改正△lh=-1.168/129.685=-0.01052 m

需沿地面测设长度DAB′=129.685-(-0.0099)-0.0047-(-0.01052) =129.705m

13. 在A点以B点为已知方向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已知αBA = 210°18'00\αAP = 208°06'00\,试求测设角值。 答:αAB=αBA-180°=30°18'00\

β=αAP 一αAB = 177°47' 00\

14. 设地面上A、B两点, A 为后视点, B 为前视点,A点高程为18. 763m,后视读数为1.523m,前视读数为1.875m, 计算A、B两点的高差? A点与B点哪点高? B点高程为多少?视线高程为多少? 解: AB两点的高差为:hAB = a-b=l.523-1.875=-0.352m

所以A 点高。

B点高程: HB= HA+hAB =18.411m 视线高程: Hi =HA+a=20.286m

15. 用钢尺对某段距离进行6次等精度丈量,观测值列于下表,试计算该线段丈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算术平均值中误差及相对误差。 观测次数 1 2 3 4 5 6 【 】

2

5

-5

竖盘 位置 盘左 水平度盘读数 ? ? ? 90 01 06 180 00 54 半测回角值 ? ? ? 89 59 48 一测回角值 ? ? ? 89 59 46 89 59 43 盘右 270 00 54 0 01 11 观测值L/m 428.243 428.227 428.231 428.235 428.240 428.228 2569.404 V/mm -9 +7 +3 -1 -6 +6 0 28

VV 81 49 9 1 36 36 212 X=428.234mm M=±6.5mm MX=±207mm K=1/158600

16. 在A点以B点为已知方向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知αα

AB = αBA -180?= 30

0

0

BA=210

0

18'00\αAB=210

0

18'00\,试求测设角值。

18'00\

β=αAP-αAB =17747'00\

AB=58

0

17. 设A, B两点为控制点,XA= 57.24m,YA=87.38 m, α15'24\,现欲测设出P点,XP点的设计坐标为:XP=

88.33m,YP=72.76m,试计算在A点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的放样数据,并简述操作的步骤。 DAP= [( 88.33-57.24 )+(72.76-87.38)]=34.36m α

AP = arctan(72.76一87.38)/(88.33一57.24)

2

21/2

= arctan(-14.62/31.09) = 360-2510'24\= 33449'36\β=α

AP-αAB = 334

0

00

0

49'36\一5815'24\34'12\

0

0

00

测设时在A点安置经纬仪,正镜以00'00\瞄准B点,顺时针转27634'12\,定出AP方向,在AP方向量水平距离34.36m,定出P点。倒镜同法再定出P点,取其平均点位即可。

1

18、将图2中所注数据填入表内并进行计算。 1.6 km 1.7 km +2.274 m -3.086 m

A HA=100.000m

-3.063 m +3.842 m

1.8 km 1.5 km

图2

3 测段号 点名 距离 观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 高 程 /km /m /m 高差/m /m 1 2 2 3 3 4 1.8 A 6.6 1.5 A 1 1.7 1.6 +2.274 -3.086 +3.842 -3.063 -0.033 +0.008 +0.008 +0.008 +0.009 +0.033 2.282 -3.077 +99.205 +3.849 +103.054 -3.054 0 +100.000 +100.000 +102.282 2

? 辅助

fh=-0.033m=-33mm 29

计算 fh容=?40Lmm=?406.6mm=±102.8mm 19. 下图为某附合水准路线观测成果略图。BM-A和BM-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图中箭头表示水准测量前进方向,路线上方的数字为测得的两点间的高差(以m为单位),路线下方数字为该段路线的长度(以km为单位),试计算及调整其高差闭合差,并求1,2,3点的高程。

测段号 点 名 测站数 观测高差 改正数 改正后 高 程 1.一测成示,整闭程。

4 2 2 3 3 2.0 BM-B 7.4 1.7 测段号 点 名 1 BM-A 1 2.1 路线长 观测高差 改正数 /km /m /m 1.6 +2.331 2.813 -2.224 +1.430 +4.330 -0.008 -0.011 -0.008 -0.010 -0.037 改正后 高差/m +2.323 +2.802 50.411 -2.252 48.159 +1.420 +4.293 49.579 附合水准路线的高差观果及测站数如下图所请在表格内按测站数调合差并求出各点的高

高 程 /m 45.286 47.609 ? 辅助 计算 fh=观测高差和-(HB-HA)=4.330-(49.579-45.286)=0.037m=37mm -fh/L=0.037/7.4=0.005mm fh容=?40Lmm=?407.4mm=±108.8mm

30

1 2 2 3 3 4 5 BM2 20 4 BM1 1 3 8 /m +8.364 -1.433 -2.745 +4.661 +8.847 /mm -0.014 -0.005 -0.007 -0.008 -0.034 高差/m +8.350 -1.438 /m 29.833 38.183 36.745 -2.752 33.993 +4.653 +8.813 38.646 ? 辅助 计算 fh=+8.797-(38.646-29.833)=+0.034m 0.034/20=0.0017 fh容=?12nmm=?1220mm=±54mm

3. 已知闭合导线内角的观测如图所示,试计算和调整角度闭合差并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31

3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9w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