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考研复习材料-独创

更新时间:2023-10-10 15: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学前教育学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指的是对从出生到6岁左右,入小学前这一阶段的儿童所进行的教育。 我国法定的入学年龄为6岁,0-6岁为学前儿童,其中0-3岁儿童(也称婴儿)进托儿所,3-6岁的儿童(也称幼儿)进入幼儿园。

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1)学前教育的价值。

基础性: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大脑科学的研究证明,早期经验影响大脑的结构。学前教育为人的一生打下基础,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先导性: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开始,合理地教育可以让儿童未来发展有个好的开始。

公益性:学前教育可以帮助和引导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并通过托幼园所,使父母能够安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学前教育的性质——保育、教育、教学三者的整合。 保育:是教师关心、照顾儿童的日常生活,并提供服务。

教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维护他们的应有的权利,对儿童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指导,是儿童健康成长。

教学:儿童早期有学习的需要,并且有学习的能力,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能在专门的教学活动中学习。

三者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3)学前教育对儿童的发展有长期的正面影响。

创造条件及早对儿童进行合理的学前教育,能对儿童的长期发展产生好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讲,这也算是一种有利的投资。

2、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条件下对初生至六岁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规律的科学。(学前教育学对象)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1)学前教育学只要研究托儿所、幼儿园教育,但也对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具有指导的作用。

(2)是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前教育理论,并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以探讨我国学前教育的规律及今后发展趋势,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教育,为培养一代新人打好基础。 3、学前教育四阶段:

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5世纪以前) 我国代表人物是朱熹和王守仁

柏拉图 《理想国》第一次提出了学前公共教育的主张

第二阶段:萌芽阶段(16世纪后) 代表人物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神学 第三阶段:初创阶段(18世纪到20世纪前半期)

1 / 11

第四阶段:发展阶段(20世纪中叶以来)

4、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英国洛克《教育漫画》等教育名著的观点

(1):提出了尊重儿童、热爱儿童,按照儿童的特点发展儿童的个性的观点。

主张学前教育应有特殊的教育方法和内容。反对把儿童看成天生的有罪的人或小大人。

(2),提出教育必须“适应自然”的原则。儿童一出生就具有道德、理智、身体的萌芽,如果加以适当的教育培养,就能使儿童的潜力和谐的发展,这是一种强调自由发展的原则。

(3),系统地提出了家庭教育的完整性。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世界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提出家庭是一所母育学校,母亲便是教师。洛克对学前儿童的体育、德育、智育方面也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建议。

(4),重视儿童主动参加活动,发展感观,获得直接经验,并提出直观的教学方法。 5、檬台梭利教育思想(已总结) 陈鹤琴教育思想(已总结)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已经总结) 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3《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有了解,)

6、学前教育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

一、与经济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制约 (二)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与手段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三)学前教育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二、与政治的关系

(一)学前教育的性质受社会的政治的影响,并为政治所决定。 (二)社会的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三、与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1、影响着学前教育的培养规格。2、影响着教育内容。3、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

(二)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影响。1、具有保存和传递文化作用。2、具有选择和传播文化的作用。3、具有创新文化的功能。

7、几种关于儿童发展的理论

一、遗传决定论。这种学派认为人的天赋或本能决定人的发展。一个人的能力、性格、兴趣等都是与生俱来的,由遗传决定的。环境和教育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发展方面与前途。美国心理学家 霍尔 观点:“一两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佛洛依德强调生物的因素,强调本能在人的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把人的一切行为都解释为人固有的天然要求、欲望、本能。好的方面:遗传决定论为自由教育理论提高依

2 / 11

据,要求教师让儿童自由发展,不要敢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过程。

二、环境决定论:这种理论片面跨大环境或教育在儿童发展的作用,否认遗传的作用,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华生认为通过训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的行为。这种理论忽视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把教育归结为培养行为技能,而要加强训练,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儿童。

三、皮亚杰的发展理论:提出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要素。1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成熟揭开新的可能性,从而成为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2物理环境,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是是认识的来源,因此个体必须对物体作出动作。个体在这种动作联系中得到的经验,不同于在社会环境中得到的经验。皮亚杰把它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3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的传递。学习者的社会经验可能会加速或阻碍其认知图示的发展,4起自我调节作用 的平衡过程,它调节以上三种基本要素,具有定向性的特点,经过自我调节的平衡作用构成了各种结构的形成过程。

8、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阶段性:儿童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矛盾斗争的过程。一方面是连续的、渐进的,一方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形成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表现出阶段性。

2、稳定性、可变性。

3、个别差异(性别差异、文化差异:不同国家)。每个儿童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不能以年龄或班级为标准来武断的划一。

4、整体性。儿童身心各方面是一个整体,对他们进行的德智体美教育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促进全面发展和整体的发展。

影响: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基础

1、教育要考虑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教育只是儿童发展的外部条件,要实现其发展,应提供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教育,适应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根据儿童的行动动机、兴趣、情感、意志,通过儿童自主的活动实现其发展。可以举例说明不同阶段,提供怎样的照顾。

2、教育要合乎儿童的年龄特征。

3、教育要考虑具体的班级和具体幼儿的特点。

9、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3岁前的教育目标和幼儿园的教育目标

三岁前的教育目标:培养小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得到发展,为造就体魄强壮、智力发达、品德良好的社会主义新一代打下基础。”

幼儿园教育目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2001年颁布的《纲要》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出发,阐述了幼

3 / 11

儿园全面发展的教育具体目标。(简单了解)

健康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语言

1.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社会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科学

1.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艺术

1.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10、正确理解学前儿童的智商、树立正确智商观

学前儿童智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让学前儿童获得粗浅的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增进对周围事物的求知兴趣,学习“如何学习”,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

传统的智商观,将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视为统一自然的过程,认为只要重视传授科学知识就可以自然地促进智力的发展,这不符合辩证法和客观实际。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了理论,儿童智力的发展依赖于儿童本身自主的活动,依赖于儿童与外界的多种人和事之间的相互作用,依赖于个体经验的不断丰富,通过同化顺应,是认知能力不断提升。

有些人不理解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盲目地灌输知识,让孩子死记更背,机械模仿与单调重复,都会限制和阻碍儿童智力的发展,。对儿童进行智育需要明确他们智力发展的途径和方式,注重在教育中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提供多种多样的物品和活动,让儿童动手动脑,实际操作、探索,使他们的智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4 / 11

11、智育实施的要领

(1)教给幼儿有关周围生活中易懂的、简单的知识,获得直接经验和形成初步的概念。

知识是幼儿独立生活多必须的,使他们与人交往,与客观世界接触所必须的,也是入学学习的必要准备。他们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经常接触的生活,包括日常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儿童形成一些简单的、初级的概念,将知识分类、归纳、比较、是之系统化。

(2)鼓励儿童主动地学习。

现代构建主义理论主张个体主动地自我构建,反对机械的外部灌输。儿童要通过主动的活动,通过主体与外部世界的不断相互作用而获得知识。要处理好儿童自主和教师主导的关系。

(3)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动手操作和多种活动中学习。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伴随着儿童的成长,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教科书,是儿童的伴侣,儿童通过游戏探索环境,从与人和事物的接触中获得经验,并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探索与操作,直接获得经验是儿童学习的特点。

(4)鼓励儿童通过语言、绘画、肢体动作、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表达能力对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表达,能够帮助儿童明晰自己的思维,对事物理解的更清楚,有利于儿童与他人进行交往,并形成与他人分享、尊重他人的意见。

(5)提供丰富和有层次的玩具和材料给儿童摆弄和操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 发展思维能力是学前儿童智育的重要目标。思维能力表现为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它们是在儿童认识事物过程中进行训练培养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样的玩具和材料包括(沙、石、水、泥等自然物品和人工设计的玩具材料)

(6)以积极的态度和巧妙的方式回应儿童的问题。 ①耐心倾听儿童的问题,支持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究。 ②通过设置问题箱来搜集儿童的问题。 ③通过多种方式来回答儿童的问题。 12、德育实施的要领

(一)创造充满爱和尊重的精神环境 1、爱心和“教育爱”。 2、爱心和童心。 3、爱心和尊重儿童。 4、爱心和严格要求。

(二)强化榜样的作用与力量。主要是教师的榜样。 (三)运用鼓励、赞美促进儿童养成好行为。 (四)专门的德育活动和生活中的德育相融合。 (五)适应儿童个性差异的教育技巧。 (六)善于运用多种教育方法

5 / 11

1、故事法和讨论法。

2、移情训练法(认知提示、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巩固深化、情景表演) 3、角色扮演法(1、及时模仿和简单再现2、认同3、内化) 4、行为练习法 5、发现法

(七)坚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幼儿园、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13、婴儿概念、教育任务、意义、内容

概念:婴儿指的是0-3岁的儿童,包括新生儿、乳儿、学步儿,通常也称为小儿。 意义:(1)婴儿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和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大的阶段。(2)婴儿阶段是一个人出生以后发展的开始阶段,婴儿在身体、情感、社会的和智力的发展都处在开端的第一步,并将对以后打下深深的烙印。(3)三岁前,婴儿身体、情感、社会的、智力的发展要比三至六岁这一阶段发展的更为密切地相互交错在一起。 内容:

(1)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设备,并合理使用。 (2)指定合理的生活日程。 (3)哺喂、进食和睡眠。 (4)盥洗和排便。

(5)重视卫生保健工作。 任务:

(1)身体的发展方面:提供良好的伙食起居等生活条件,精心护理婴儿的日常生活,做好卫生保健,防病工作;注意小儿安全,;发展身体活动能力,如从竖直颈、翻身到爬、走、跑;发展小儿的感觉器官;促进小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增进身体健康。

(2)智力发展方面:通过小儿的身体活动和看、听、触摸、摆弄和操作等活动,接触并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情境和人们,发展小儿的感知觉和初步思维能力;发展小儿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加直接经验,培养小儿认识和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3)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发面:培养小儿与主要抚育人之间的信赖与依恋,培养他们的安全感和愉快的情绪,;指导自己的行为赢有必要的限制;培养小儿会与同伴间友好交往;培养他们的初步文明卫生的习惯。

(4)对美的感受和兴趣方面:培养小儿喜欢听儿歌、故事、音乐和唱歌,喜欢看色彩和形象、简单的图画,初步用绘画手工材料,大胆涂绘和操作。

14、托儿班教育、亲子园教育

托儿班的工作要求:

(1)了解每位婴儿的年龄、发育状况和家庭背景

(2)关爱每一个婴儿,使自己较快地成为每个婴儿安全依恋的对象。 (3)细心观察,了解孩子的行为,对婴儿的表现,及时作出回应。 (4)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 托儿班的课程:

6 / 11

课程目标:促进婴儿动作、语言、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总目标。通过具体活动是目标落实转化。

课程内容:(1)与学习生活技能密切结合。(2)与婴儿亲身经历和感受结合。(3)在动态中学习,在探索、感悟、发现、交流中获得有所发现、创新、进步的满足。

课程活动类型及过程:游戏性、操作性、对话及互动。

亲子园的功能:

(1)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2)提供亲子双方在群体中进行互动的机会。(3)提供婴儿交往和多方面学习的机会。(4)提供父母之间的相互切磋和学习的机会。 亲子活动的内容:亲子游戏、亲子共读、亲子自选活动、亲子郊游、全脑开发 亲子活动时间:有长有短,长泽半天,短则一小时左右。

亲子园的分班和活动:分班按月龄,半岁一个班。孩子较少时,可以混龄编班。 亲子园活动周期:三个月为一期,每周一到两次。

亲子园类型:商业性早教机构、依托幼儿园的亲子班(园中园) 亲子园发展趋势:

15、学前儿童的游戏、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游戏场地的安排

学前幼儿园游戏: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娱乐游戏、表演游戏。 游戏的作用和价值:

(1)促进幼儿体力的发展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4)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游戏场地的安排:了解

(一)室内游戏场地安排:

1、空间密度:国外是2.3平方米/人,我国没有明确规定,但越来越重视。

2、空间安排:把开放空间阻隔起来,将不同游戏角落清楚划分范围,留出一条清楚的通道便于行走。

3、设备:设备的数量 4、游戏角落:

(二)户外游戏场地

1、保障活动场地的安全。2、创设事宜儿童活动的环境。3、适宜的游戏区的布置。

16、幼儿游戏指导

7 / 11

(1)尊重幼儿游戏。 (2)支持幼儿游戏。 (3)参与幼儿游戏。 (4)引导幼儿游戏。 (5)干预幼儿游戏。

17、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与模式 课程编制的基本模式:

(1)目标模式:以目标为课程编制的基础和核心,围绕课程目标的确定及其实现、评价而进行课程编制的模式,代表人物泰勒。也叫 泰勒原理。

(2)过程模式: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由自主的活动,代表人物是斯腾豪斯。

编制幼儿园课程和教学方案的要素

(1)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思想和观点 (2)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

(3)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1身体发展、2心理发展、3正确认识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

18、影响我国幼儿园课程和教学的理论

(1)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美国,儿童中心教育思想,以经验哲学的为基础的经验理论,做中学,注重实践,发展思维。 (2)维果茨基的发展与教学理论。美国,最近发展区,教学最佳期(由最近发展区决定),学科教学(各科之间相互作用),学前教育学与发展。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瑞士,教育目标:创新,有批判精神。认知建构理论:顺应同化。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

(4)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鼓励儿童积极实践发现, 19、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1)科学性、教育性原则。 (2)发展性教学原则。 (3)活动性原则。

(4)积极性原则。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5)连续性和渗透性 (6)巩固性原则。

(7)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活动相结合。对待年龄和个体差异。 (8)整体性和一致性 方法:

8 / 11

(1)操作体验法:注重实践锻炼,操作体验。

(2)演示、示范和范例法:观察、示范、演示、范例、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3)游戏法: (4)探索发现法 (5)讲解谈论法 20、幼儿园的日常活动

特点:(1)自在性。(2)习惯性。(3)情感性。 功能:

(1)使学前儿童尽快适应托幼机构里的生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2)使学前儿童愉快的度过每一天。 (3)日常生活是学习的重要途径。 21、日常生活各项活动的内容与实施要领

餐饮活动:

(1)创设安全、整洁、温馨有趣的餐饮环境。 (2)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 (3)鼓励和支持儿童的自我服务。

(4)根据儿童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与指导。 睡眠活动:

(1)创设一个舒适、安静的睡眠环境。 (2)重视睡眠的护理工作。 (3)细心照顾个别儿童。 盥洗活动:

(1)为儿童创设干净明亮、整洁卫生的环境。 (2)提供适合学前儿童使用的卫生洁具。 (3)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入厕活动:

(1)创设一个方便卫生、舒适的入厕环境。 (2)鼓励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入厕习惯。 (3)提醒照顾个别儿童。 饮水活动:

(1)创设安全便利的取水环境 (2)利用饮水进行教育 收拾整理活动:

(1)利用环境发展儿童的秩序感。 (2)教会儿童整理玩具、物品的方法。 (3)及时指导个别儿童。 22、幼儿园节日和娱乐活动。

功能和价值: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主题教育)、文化功能(通过节日受到民族文化的熏

9 / 11

陶)。

组织与实施的基本理念:

(1)活动以儿童为主体。(1、面向全体儿童2、内容和形式符合儿童兴趣和需要3、让儿童有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2)给儿童不同的文化熏陶。(1、节日活动与中国本土文化教育相结合2、活动与多元文化教育相结合)

(3)活动应与幼儿园课程整合

23、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问题与措施(太多了 看书吧)

24、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任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托儿所、幼儿园、家庭的共同责任。

(1)积极、热情、主动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本班的幼儿教育任务,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父母的职责。介绍幼儿教育知识和经验,汇报幼儿情况。

(2)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及其在家中的表现等,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按照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

(3)动员家长的智慧和才能共同办好幼儿园。 原则:(1)尊重家长。(2)区别对待。(3)要求适度(4)双向反馈

25、学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其培养 意义:(1)是发展幼儿教育事业,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保证 (2)是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法规,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 (3)我国幼儿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走向世界前列的必然。 培训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 培养形式:

(1)职前培养和在职提高相结合。 (2)脱产进修和业余学习相结合。

(3)广播电视教育、函授面授辅导和教师自学相结合。 (4)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观摩活动相结合。

26、幼儿园管理的含义

含义:是指幼儿园管理人员和有关教育行政人员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保教工作的客观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財、物等各因素合理组织起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优质高效地实现国家所规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园工作任务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27、幼儿园管理的当代新理念

(1)变“硬管理”为“软管理”。从制度约束专项职业自律和主动发展。

(2)由强制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转变,下放管理重心。以人为本, 为教师提供主

10 / 11

动参与管理的空间。

28、幼儿园领导在管理中的作用。

(一)领导者要抓住办园指导思想、办园思路的大问题,发挥正确的教育思想、办园宗旨的导向作用。

1、从有利于儿童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出发,实施素质教育。 2、从有利于服务社会考虑,实施开放教育。

(二)领导者要优化管理措施,实现幼儿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2、转变工作作风,实事求是,扎实做好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 3、拓宽发展空间,科学经营,提高效益。

29、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概念

幼儿园教育评价是以幼儿园教育目标为评价标准,在系统测量的基础上,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及其相关因子,进行价值判断,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过程。

30、当代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

(1)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目的是为了诊断和改进教育,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当今,发展性目的促进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教师的反思性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教师由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综合采用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4)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①教育计划和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儿童现状的基础上。 ②教育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够能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③教育内容、要求能够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发展。 ④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儿童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⑤教师的指导是够有利于儿童主动、有效地学习。

(5)评价标准的个体化。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反对统一死板的标准,鼓励个体化的评价标准。

11 /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9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