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语文试卷(含附加、答案)解析

更新时间:2024-01-13 02: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2017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

语 文 2017年5月

注意:本试卷共6页,19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 ▲ 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 ▲ ,这没毛病。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 ▲ ,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 A.贯穿 责无旁贷 无足轻重 B.贯注 咎由自取 无足轻重

C.贯注 责无旁贷 微不足道 D.贯穿 咎由自取 微不足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

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

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

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曹聚仁的《鲁迅评传》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

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 , ▲ 。 ▲ , ▲ , ▲ 。 ①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③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④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⑤“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⑥“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 A.①⑤②⑥③④ B.①⑥③④⑤②

高三语文 第1页(共11页)

C.⑥③④①⑤② D.⑥④②⑤③① 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 ...

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要么去听于丹,要么只能硬着头皮去读章太炎的国学。显然,这是一种深刻的公共智识危机,它不仅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加剧了知识鸿沟,它让专业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公共的知识需求市场,并且多少还有一些带着孤傲的自鸣得意;另一方面,“无良书商”攒集着各种不可靠的鸡汤知识读本,获取丰厚的利润。

A.要消除知识鸿沟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 B.当前图书市场出版物品种单一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 C.专业研究者应担负为公众提供适合的公共阅读产品的责任。 D.“无良书商”追求丰厚的利润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奇零草①序

[清]姜宸英

予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抄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

呜呼!天地晦冥,风霾昼塞,山河失序,而沉星殒气于穷荒绝岛之间,犹能时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客为予言:“公在行间,无日不读书,所遗集近十余种,为逻卒取去,或有流落人间者。此集是其甲辰以后,将解散部伍,归隐于落迦山所作也。”公自督师,未尝受强藩节制,及九江遁还,渐有掣肘,始邑邑不乐。而其归隐于海南也,自制一椑,置寺中,实粮其中,俟粮且尽死。门有两猿守之,有警,猿必跳.踯哀鸣。而间之至也,从后门入。既被羁杭城,远近人士,下及市井屠贩卖饼之儿,.无不持纸素至羁所争求翰墨。守卒利其金钱,喜为请乞。公随手挥洒应之,皆正气.

歌也,读之鲜不泣下者。独士大夫家或颇畏藏其书,以为不祥。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虽历变患,逾不可磨灭。

历观前代,沈约撰《宋书》,疑立《袁粲传》,齐武帝曰:“粲自是宋忠臣,何为不可?”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君子讥之。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明长陵不.

罪藏方孝孺书者,此帝王盛德事。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宜思引君当道。臣各为其主,凡一切胜国语言,不足避忌。予欲稍掇拾公遗事,成传略一卷,以备惇史之求,犹惧搜访未遍,将日就放失也。悲夫!

【注】①《奇零草》为明末清初民族英雄张煌言的诗集,因为写于“或提师北伐,或避虏南

征”的战斗岁月的间隙,颇多散佚,“零落凋亡,已非全豹”,故名“奇零草”。②椑:棺材。

高三语文 第2页(共11页)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实粮其中 实:填满 . B.而间之至也 间:从小路 . C.守卒利其金钱 利:贪图 . D.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 听:听任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煌言的诗集之所以残缺不全,原因之一是战火动乱,未善保存;二是清廷

严禁存传抄录,更不用说刊刻了。

B.文章以“争求翰黑”的“市井屠贩卖饼之儿”与“畏藏其书”的“士大夫

家”对比,暗含对士大夫贪生惧祸的指斥。

C.文章列举前代修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史实,赞颂历代帝王的盛德,批评沈约、

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

D.作者身处“天地晦冥”之世,不能直言胸臆,故序文叙事不求其详,论理不

求其透,文辞隐晦曲折。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汉语。(9分)

(1)虽其掩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百世,欲使之终晦焉,不可得也。 (2)不知君臣父子之性,根于人心,而征于事业,发于文章。 9.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写作这篇序言的目的。(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10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曲

于 鹄

偶向江边采白蘋,还随女伴赛江神。 众中不敢分明语,暗掷金钱卜远人。

采莲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1)比较两首诗主人公的不同形象。(6分)

(2)前人评价《江南曲》“一片心情只自知,‘偶向’‘还随’‘暗掷’妙极形容”,

请作简要分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庄子·逍遥游》) (2)此中人语云:“ ▲ 。”(陶渊明《桃花源记》) (3) ▲ ,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4)岂无山歌与村笛? ▲ 。(白居易《琵琶行》) (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6) ▲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子曰:“老者安之, ▲ ,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高三语文 第3页(共11页)

(8) ▲ ,不焚林而猎。(《淮南子·主术训》)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赛里木湖

周 涛

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

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

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

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

一般说来,它躺在那儿。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蓝;使近处的山呈黛色,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

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

这就是赛里木湖。

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

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

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

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领略到它的内涵,它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加捉摸不清。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

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

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一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

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

你就是我们的海。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

当我们散步在你身边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浴着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小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了你的面容。

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你就是在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

总是这样,在远离喧闹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起来,辽阔

高三语文 第4页(共11页)

起来。

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而与牧人毫无关系,然后,他们拍拍屁股,驱车远去,你仍留在牧人身边,谁也带不走你。

在众多的游客和路人当中,有人感觉到一丝惭愧吗?面对你,有人照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弱点吗?若有,他可能会想到这些。

赛里木湖,人们是多么肤浅又多么自以为是呀,我愿意代替他们向你道歉,说:“我们对不起你!”

它听也不听。脸上犹自泊着宁静神秘的微笑。

(节选自《伊犁秋天的札记》)

12.“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从文章内容看,思想与湖有哪些相似点?(4分) 13.文中用了哪些对比来突出赛里木湖的特点?请简要说明。(6分) 14.本文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探究文章结尾处“我们对不起你!”一句的丰富意蕴。(6分)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美的历程》结语

李泽厚

①对中国古典文艺的匆匆巡礼,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不知鸟瞰式的观花,能够获得一个虽笼统却并不模糊的印象否?

②艺术的各种突出的不平衡性,经常使人怀疑究竟能否或应否作这种美的巡礼。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就反对作这种探究。但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就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③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天

高三语文 第5页(共11页)

语文附加题参考答案

20.苟徒慕前人文辞之佳/强寻猥琐/以求其似/则如见桃花而有悟/遂取桃花作饭/其中岂复有神妙哉!(5分) 21.小篆(或“秦篆”)(1分)

22.细节描写要能从小处看到大的意义(看到事情发展的苗头);细节描写要起到传神写照的作用(表达人物的精神志趣)。(4分,每点2分) 23.A E(5分)

24.(1)才思敏捷;目光敏锐,洞察贾府弊端和隐患;行事敏捷,处事干练,敢作敢为。(6分,每点2分)

(2)孤独,心里一直惦念着曼诺林;感到力不从心希望得到曼诺尼的帮助;有些自负和自豪,想让曼诺林见识自己捕大鱼的场面。(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满分4分) 25.善于运用典故,对偶工致,讲究“组绣”“藻绘”,部分作品体现出朴质清空的特点。(4分)

26.“法”指诗思;“境”,指现实世界(游历和阅历、生活体验)。“法不孤生仗境生”,意思是新鲜的绝尘迈往的诗思来源于诗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来源于诗人的游历和阅历。(5分)

27.学习写作要善于借鉴名家名作,但不能寻章摘句;写作不能片面追求词藻华美;要写出好文章,应该接触外面的世界,丰富自身的游历和阅历。(6分)

高三语文 第11页(共11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9e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