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科学教学沈宏睿

更新时间:2024-06-16 11: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教学

(云南省勐海县打洛镇边境小学 沈宏睿)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

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因农村小学的客观条件限制,难以高效开展农村小学科学教学。因此,如何因地制宜,挖掘地方资源,发挥农村的优势,优化科学课的教学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论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农村、教育教学。 【目录】

一、学生学情分析要落在“实”处

二、运用自然课程资源,充实科学课教学内容

三、“土”“洋”结合,就地取材,丰富科学课教学资源

1

浅谈农村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作用,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探究科学规律,认识世界和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搞好小学科学课教学可有效地辅助其它学科的教学,弥补单一学科培养目标的不足。因此,搞好科学课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但农村小学和城里的学校相比会显得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没有少年宫或科学馆等科学展馆,这些因素时时困扰着科学课教学的高效开展。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走出课堂,回归自然,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家栽种的农作物、饲养的小动物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下面本人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发表浅见:

一、学生学情分析要落在“实”处

1.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教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也指出,科学课程“不仅要考虑科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科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这意味着科学教学活动必须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上组织及展开学习活动。

2

例如,农村学生对宇宙知识知之甚少,在教授这部分知识内容时不能把教学起点定的过高,应先去了解学生对所学相关内容的认知基础和了解程度,在课前到班里与学生进行交流;或者在教授这部分课程之前,自行增加一些宇宙探索的教育片,老师和同学一起观看,先做好知识的铺垫和兴趣的培养,在由形象的多媒体转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从现实转换到课本,同学们就易于掌握。设计时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入手,效果会迥然不同

2.要真实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农村学生和城里的学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知识探究的兴趣。因为受地域、家庭环境条件、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很少能提出“为什么?”在他们懵懂的世界里没有从小良好的教育环境,也就没有了对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科学教师的首要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与欲望,是支持他们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也是学习的积极情感与态度的表露。当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时,他们才会积极地投人科学学习活动,探究科学内容的真谛,体验学习的乐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主要来自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情境中的科学现象或科学问题,也能在获得科学学习的成功之后产生。例如“电流产生磁性”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因为电流、磁场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建立概念是比较困难的。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这样的认知,唯有安排好课堂中的各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观察到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思考、推理,最终建立认识。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组装简单的电路,这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件容易的事,大胆放手让学生实验。接着教师讲述奥斯特的故事,设置一个悬念:到底他有什么惊人的发现呢?你也能发现吗?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3

当学生发现通电导线使磁针发生偏转时,引导学生对现象进行分析作出解释:电流产生磁性使磁针发生偏转。然后再次续讲奥斯特的故事,让学生体会自己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探究发现的喜悦。紧接着又提出要求,让实验的现象更明显,引导学生从电流和磁性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得出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使他们在“短路真的能让磁针偏转更大”,“线圈也能让磁针的偏转愈发明显”的震撼中更进一步的认识“电流产生磁性”。这样的安排,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教师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该引领的时候引领,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在该动手的时候动手,该探讨的时候探讨,学习张弛有度,农村的孩子也能上好一堂科学探索类型的课。

二、运用自然课程资源,充实科学课教学内容

农村虽远离都市,没有了城市的喧嚣与繁华。但农村的孩子天天与鸟兽虫鱼为伍,日日与山川草木相伴,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联系他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来服务教学,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可以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因时而教、源趣而授,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的更为紧密。将《各种各样的花》和《花、果实和种子》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农村的大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和果实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豌豆荚里的豌豆》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家里的菜地中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整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4

又如我们在教学《动物怎样生活》一课时,预先布置学生们亲自喂养家禽家畜和一些可爱的小动物,仔细观察它们吃东西的样子、及食物类别、生活习性等,这些要求,对于身处农村的学生来说,可谓易如反掌的事。教学时,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相互启迪、相互补充,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动物生活的全面了解,进而获得了动物的食性分类知识。科学课中的《形形色色的动物》、《蜗牛》、《蚂蚁》、《寻访小动物》等很多内容,皆可随时而择、因地而栖。

三、“土”“洋”结合,就地取材,丰富科学课教学资源

虽然在创建教育强镇中农村小学创了很多实验教学器具,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仪器的短缺现象,仍然时时制约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如何立足于现实,在进一步加大力度装配、建设实验室和仪器室的同时,走自我创新之路,探索出一条既适合于现代实验教学的需求,又富有个性特色的地方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呢?我们在用足用活现有教学仪器、设施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地方的物产资源,就地取材,配合相关教学内容开展教师自制教具,发动学生制作学具活动。这样不但解决科学课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为学校充实了大量的教具、学具,也推动了科学课教学器具的更新换代,极大地提升实验教学的开设率。比如《岩石的组成》、《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等;让学生到沙堆中捡鹅卵石也是为学生津津乐道的趣事。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更是同学们的拿手好戏;这些带“土”气的教学具和现代科学课教学具相结合,确保了科学课教学规范化、现代化、一体化的优化运行。

同时,注意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就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思考引伸发挥的气氛,启发学生把各种各样的想法讲出来,即使是猜想、或者是不合理的解释,甚至是笑话也要鼓励,积极引导,使学生勇于思考,如在上

5

“雾和云”一课时,揭开蒸锅的盖时眼前出现一片“白气”,就让学生猜想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纷纷作出回答:有说是水蒸气,有说是“热气”等等。老师再让学生回忆水蒸气的性质,加以引导后,说明它不是水蒸气。再通过冰块冒“白气”’的实验,说明它也不是“热气”,最后推想出“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许许多多小水点。这样教学,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来感知事物,参与教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获取的知识也比较生动、形象、深刻。这样施教,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科学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科学课科技实验基地,就能使学生从事更为丰富的课外考察活动和收集分析资料活动。比如,农村小学有条件建立小基地(小花圃、小菜地),来扩宽科学教学渠道。在教学科学课教科书中的《校园里的动物的植物》等课题时,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通过实验小基地参加植物和动物观察活动,就进一步认识了身边的动植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学生深入体会到科学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用科学的能力。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中,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实践告诉我们: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6

“雾和云”一课时,揭开蒸锅的盖时眼前出现一片“白气”,就让学生猜想这些“白气”是水蒸气吗?它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纷纷作出回答:有说是水蒸气,有说是“热气”等等。老师再让学生回忆水蒸气的性质,加以引导后,说明它不是水蒸气。再通过冰块冒“白气”’的实验,说明它也不是“热气”,最后推想出“白气”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许许多多小水点。这样教学,接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亲自动手操作来感知事物,参与教学,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获取的知识也比较生动、形象、深刻。这样施教,不但充实了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增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科学课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立科学课科技实验基地,就能使学生从事更为丰富的课外考察活动和收集分析资料活动。比如,农村小学有条件建立小基地(小花圃、小菜地),来扩宽科学教学渠道。在教学科学课教科书中的《校园里的动物的植物》等课题时,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通过实验小基地参加植物和动物观察活动,就进一步认识了身边的动植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使学生深入体会到科学课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用科学的能力。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的沟通中,在学习和实践中,真正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科学实践能力,科学意识不断得到增强。

实践告诉我们:善于利用我们身边一切可利用的因素,结合广泛的农村教育资源,就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地域优势,挖掘农村的地方资源,创造性地为科学课教学服务。这不仅能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也可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农村小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出一条新途径。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90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