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土墙变形观测方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6-02 09: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挡土墙变形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1.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1.3《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1.4《城市测量规范》(GB7929-8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工程概况

结合AN2阀室地质情况及目前出站管线区挡土墙开裂情况,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我们针对AN2 挡土墙进行变形测量观测,以便掌握挡土墙及该区场区在日后运营过程中变形情况,为避免造成严重后果,我们通过变形观测,达到分析、监控、预警的目的,科学合理地安排下一步施工工序。 3变形观测

3.1 控制点布置:根据设计出示的设计控制点位,在接近AN2阀室的32#公路上选取两个便于观测的控制点位,用钢钉加固在路面上,并标记,记录坐标;

AN2-1 (1576536.125, 674114.066, 4.113),(控制点) AN2-1 (1576548.469, 674113.974, 4.070)(用于校核检查), AN2-3 (1576564.170, 674113.429, 4.005),(控制点)

- 1 -

3.2观测点的布置:在挡土墙与出站管线交叉区域的挡土墙顶部每5~10米左右布置观测点,选取5个便于观测的观测点位用钢钉固定在挡土墙顶部上,并以混凝土加固,使用红漆标记为AN2-4, AN2-5,AN2-6 ,AN2-7,AN2-8,并观测记录首次测量坐标(用于与后期每组数据比对); 要求如下图所示: AN2-4AN2-5AN2-6 AN2-7 AN2-8 出站管线 挡土墙 钢钉

挡土墙 回填区域

地面 地面

1观测点本身应牢固稳定,确保点位安全,能长期保存; ○

2观测点上部必须有明显标志; ○

3要保证在点上能垂直置尺及放置棱镜架,并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 ○

- 2 -

3.3水平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方向位移采用坐标测量,用全站仪进行观测。

在未知点上架设全站仪,进入建站方式中,选择后方交会建站。 然后分别在至少2个已知点位上架设棱镜,测站观测两个已知点上的棱镜后,全站仪可自动交汇出侧站点的坐标并确定方位,如果有第三个已知点,可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检查。然后就可以进行碎步点测量,读取各观测点坐标,与初值比较,即可得到各点的水平方向变化值(详见观测点记录表)。

步骤一:整平仪器,设置作业及相关参数

步骤二:采用后方交会法观测控制点,记录,依次观测两点并设置仪器完成定向

- 3 -

步骤三:观测挡土墙定提前做好的5个观测点,并依次记录数据

步骤四:数据记录在测量观测表中

3.4变形控制值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挡土墙结构水平位移 30D不大于30mm 30D不大于50mm 30D不大于150mm 挡土墙沉降变形 30D不大于20mm 30D不大于40mm 30D不大于120mm - 4 -

3.5观测频率

基坑安全等级 基坑开挖深度 施工阶段 ≤5m 5~10m >10m ≤7d 7~15d 15~30d >30d ≤5m 5~10m >10m ≤7d 7~15d 15~30d >30d ≤5m 1d 1d 3d 7d 10d 2d 2d 5d 10d 10d 5~10m 2d 1d 1d 2d 4d 7d 3d 2d 2d 3d 7d 10d 10~15m 2d 1d 12小时 12小时 1d 2d 5d 3d 2d 1d 1d 2d 5d 7d >15m 2d 1d 12小时 12小时 1d 2d 4d 3d 2d 1d 1d 2d 3d 5d 开挖面深度 一级 挖完以后时间 开挖面深度 二级 挖完以后时间 序号 1 名称 全站仪 注:d意思为“天” 3.6使用的仪器及观测人:

型号 TS02 数量 1

序号 1 2 姓名 张洋 张号 职务 工程师 测量员 - 5 -

3.7变形观测的精度及成果整理

以观测天数为横轴,已北向、东向及高程等变量为纵轴,绘制坐标变化曲线,进而确定墙体位移曲线,每次观测结束后要检查记录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合格,并进行误差分配,然后将观测值列入成果表中,计算相邻两次观测之间的变形量,并注明观测日期,为更清楚的表示变形与时间的相互关系,还要画出每一观测点的时间与变形量的关系曲线图。(见下图及CAD附图2)

东向变化曲线

北向变化曲线

- 6 -

高程变化曲线

3.8成果分析及应对措施 3.8.1成果分析

当位移时间曲线的曲率趋于平缓时,应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或其他数学分析方法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值,确定位移变化规律。 边坡周围的实测位移相对值或用回归分析推算的最终位移值应满足:水平位移设计控制值为0.004H且≤50mm。

- 7 -

3.8.2应对措施

当变形观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调整变形观测方案,并立即采取补强措施,改变施工程序或设计参数,必要时应立即停止开挖,进行施工处理。

1、变形量或变形速率出现异常变化; 2、变形量达到或超过预警值; 3、周边或开挖面出现坍塌、滑坡; 4、支护混凝土面出现明显裂痕

5、由于地震暴雨冰融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其他变形异常情况。 3.9观测结果

经过 20天的观测,挡土墙形变、沉降均满足 级安全工程要求,下附观测成果图:

- 8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8l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