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3-09-11 12: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口社会学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人口学概念

一、人口:具有一定数量、质量,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域中的人的群体。

本质属性:社会属性。 二、人口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17C中叶之前,早期人口思想形成阶段 二:17C中叶到18C末,狭义人口学产生

三:18C末到19C中叶,广义人口学产生 标志:1798马尔萨斯发表《人口原理》 四:19C中叶到20C上半叶,人口学概念形成 五:20C上半叶至今,人口学成熟期 三、人口学的研究对象:

(1)人口本身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

(2)人口与制约它的发展变化的各方面外在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四、人口学的研究内容:人口过程、人口结构、人口变迁

第二章 人口思想与基本理论

一、早期人口思想 二、系统的人口理论

(一)马尔萨斯人口理论

1、1798《人口原理》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两个公理:

(1)食物为人类生存所必需

(2)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会保持现状 2)两个阶数:

人口在无妨碍时,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 3)三个命题:

(1)人口增加必须受生活资料的限制 (2)生活资料增加,人口必然增加

(3)占优势的人口增加力,为贫穷及罪恶所抑制,使现实人口得以与生活资料相平衡。 4)两种抑制: (1)“积极抑制”:贫穷、饥荒、战争; (2)“预防抑制”:禁欲、不婚、晚婚 2、对马尔萨斯理论的评价

(1)人口问题的理论化,指出了人口增长和资源之间潜在的不稳定性。 (2)否定人口规律的社会性、历史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人口理论

1、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两种生产”的原理 3、人口的阶级观

(三)马寅初《新人口论》:人口增长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矛盾。

第二篇 人口过程

第三章 人口再生产含义及变量间的关系

一、含义:新一代人口出生、成长和老一代人衰老、死亡不断重复的世代更替,从而使人类自身生产能够不断延续、发展的过程。

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 / 年内平均总人口数)x 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 死亡率

死亡率为某地一年内死亡人数与年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 第四章 生育 一、生育测量

1、生育力:妇女生育的能力、潜力。

2、生育率:一定时期生育婴儿数与育龄妇女人数之比。

3、总和生育率:一定时期内年龄别生育率之和,是指一名妇女一生可能生育的子女数。 二、生育模式

(1)传统农业社会:死亡率导向的多育模式。 (2)工业社会:自觉控制生育数量的模式。 (3)发展中国家:低死亡的多育模式。 三、影响生育行为的因素 (一)微观因素:生育意愿 1)传统生育意愿特点 (1)倾向生得越多越好;(2)性别偏好;(3)重数量,轻质量 2)现代生育意愿特点 (1)倾向少生;(2)无性别偏好;(3)重质量

(二)宏观因素:经济、传统文化、教育水平、现代化水平、政策与法律

第五章 死亡

第一节 死亡的概念和测度指标

死亡统计的原则

(一) 死亡人数统计:属地原则、属人原则(户籍)原则 (二) 死亡率统计

1、 粗死亡率=该地该年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平均人口 x 1000‰

(死亡率高于20‰为高死亡率,低于则为低死亡率)

2、 死因死亡率=该地因某种原因死亡的人数/该地该年平均人数 x 100000 / 10万 3、 婴儿死亡率=该地该年未满周岁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年该地活产婴儿人数 x 1000‰

4、 新生儿死亡率=该地该年未满28天或一个月的婴儿死亡人数/该地该年同期活产婴儿数

x 10000‰

5、 标准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 x 标准年龄构成)之和 6、 生命表和平均预期寿命 平均预期寿命:表示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第二节 死亡制度的分析框架

1、 死亡:呼吸停止、心脏停搏、脑电波消失。 2、 与死亡相关的:寿命、极限寿命

第三节 死亡模式类型

(一) 传统农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1) 特点:高死亡率、低预期寿命

(2) 表现:新生儿和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预期寿命极低;死亡率变化大。 (二) 工业社会的死亡模式

(1) 特点:低死亡率、高预期寿命

(2) 表现:死亡率下降明显,多集中高龄人口;预期寿命提高。 第四节 死亡差别研究 1、死亡率的年龄差别研究

死亡率的年龄格局:死亡率的变化规律除了在低年龄组外,年龄越大,死亡率越高。 2、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的研究

国际上通常把婴儿死亡率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之一。 3、死亡率的性别差别研究

死亡率的性别格局:女生具有存活优势。 4、死亡率的婚姻状况差别研究

各年龄的已婚男女死亡率都低于同龄的未婚、丧偶、离婚的人。 第五节 死因分析 (一)死因分类

1、医学意义上的死因分类(P88) 2、社会角度

(二)死因分布:

内源性死因,是指人体的某种生理退化,如心脏病等,一般是由一组致病因素导致死亡。 1、内源性死因占多数 2、外源性死因存在差别

3、社会性或外因性死因有增加趋势

第六章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永久性(半年或一年以上)的改变。 二、人口迁移的测量 1、人口迁移的方法 (1)以居住地的变化进行统计:农村——城市

(2)居住地改变时间:迁移新居地6个月以上者为永久性人口迁移。 (3)常住户口登记地的改变:我国人口户口地的改变

2、人口迁移数据的主要来源:人口普查、人口调查、人口登记 3、中国人口普查中专门设置的人口迁移项目有:

出生地、上次居住地、固定时点居住地、居住地时间、迁移原因 4、人口迁移的数量指标

(1) 迁入率=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x 10000‰ (2) 迁出率=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 x 1000‰ (3) 总迁出率 (4) 净迁出率

三、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迁移者研究

1、迁移者的选择性理论:迁移具有选择性

生命周期理论、职业生涯理论、迁移成本和收益理论 2、迁移者网络理论 3、迁移者整合理论 (二)移民文化研究 1、移民文化的理论 2、移民文化的表现 (三)迁移规律

1、雷文斯坦的七大迁移规律

(1)距离对迁移的影响:短距离迁移;(2)呈阶梯性;(3)迁移流与反迁移流;(4)城乡居民迁移倾向的差异;(5)性别与迁移(6)经济发展与迁移;(7)经济动机与迁移。 2、推拉理论

迁出地有消极因素的“推力”迁入地有积极因素的“拉力”。 3、E.S.李的迁移规律:提出中间障碍的概念,补充了推拉理论。 4、人口迁移的过程理论

四、我国当代人口迁移的主要特征: 1、逐步趋强并渐显高度活跃态势

2、农村人口的非户籍乡——城迁移始终为迁移的主流 3、迁移原因及机制发生了重大转变

4、人口迁移流动的城——乡区域模式出现变化 5、两种重要人口迁移流动类型:工程移民、“出国潮”

第三篇 人口结构和人口质量

第七章 人口年龄结构 第一节 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是一定时点、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通常用%表示。 (一)年龄测量指标:平均年龄、年龄中位数

(二)年龄分组:1、年代学年龄2、生物学年龄3、心理学年龄4、社会学年龄

(三)人口金字塔:是以条形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的组合,全称为人口的年龄与性别结构图。 二、(一)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分析 1、人口年龄结构类型:

年轻型人口:0—14岁占40%以上 成年型人口:0—14岁占30%—40% 老年型人口:0—14岁占30%以下 几个指标:

老年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X 100%

少年儿童系数=0—14岁以上人口数/总人口数X100% 老少比系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0—14岁以上人口数 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状况(P160)

3、抚养系数=(0—14岁以上人口数 + 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

4、劳动适龄人口的国际标准:15—64岁。中国为16—59岁 (二)年龄分层和同期群分析 1、年龄分层

年龄角色:与年龄有关的一整套权利、责任、社会关系体现。 (1)年龄的社会分层理论强调年龄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2)年龄分层是一个动态变量 (3)年龄分层中内涵着社会性时间 2、同期群:同一年代出生的人。

同期群效应:一个同期群的人口规模能构建一个时期。 (三) 生命历程的研究 生命历程含义及人口特征

第二节 人口老龄化

(一) 含义:是某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65岁以上)的比重逐渐增加的过程,特别是指

在年龄结构类型已属年老型的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继续上升的趋势。 特点:

(1)度量指标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所反映的是老年人口数量变化相应地与人口数量变化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反映了总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2)人口老龄化反映的是人口变化过程中,必须从动态角度去考察。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状况 中国现实与未来的老年人问题

(1) 单身女性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2) 老年人家庭规模和代际结构发生变化

第八章 人口性别结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人口的性别结构:一定时点、一定地区、男女两性在全体人口中的比重,用百分比表示。

(一)人口性别结构的测量:性别比、分年龄性别比、出生性别比

总人口性别比=男性人数/女生人数X100,计算结果大于100则男多于女,小于则女多于男。 (二) 女性生存优势:女性比男性有更长的预期寿命。 第一阶段:0—14岁,男性人口略多于女性 第二阶段:15—64岁,男性人口大致等于女性 第三阶段:65岁以上,女性人口多于男性

二、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因素:人口过程、文化、社会经济、政治。

第二节 人口性别结构状况

一、世界人口性别状况:

1、 世界人口性别结构基本平衡

2、 世界人口性别的变化具有趋于平衡的特点

3、 在一些国家性别比失调状况较为严重,主要表现为男性多于女性 二、中国人口性别结构状况 当代中国人口性别结构: 1、 出生婴儿性别比持续偏高

2、 人口性别比城乡分化:总人口性别比是城市高于农村。 3、 少数民族性别比相对正常:低于全国人口性别比

第九章 人口质量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人口质量:一国或地区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群体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能力。

特点:

1、 是个体人口质量与社会人口质量的综合 2、 自然、社会双重属性

3、 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心理素质三要素 4、 与社会发展状况互相制约 二、人口质量的测量 1、 直接指标:

(1) 平均预期寿命和长寿水平 (2) 残疾人口所占比重 (3) 青少年身体发育指标 (4) 教育水平、死因指标 2、 国际常用指标

生命质量指数PQLJ:也称人口质量指数,是从健康和文化教育方面反映人口质量的综合指标,包括婴儿死亡指数、一岁时预期寿命指数、文化普及率指数。 PQLJ = (A+B+C)/ 3 A:婴儿死亡指数 B:一岁时平均预期寿命指数 C:成人平均预期寿命指数

第二节 人口质量内容

一、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先天素质(婚育质量)、后天(饮食、环境)

二、文化素质:人们通过各种形式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改造世界的智慧和创造力。 我国人口文化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1、 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

2、 文盲、半文盲人数及比重下降

3、 全国有文化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率有较明显的提高

第四篇 人口统计 第十章 人口变动的统计指标

第一节 出生统计

一、出生人口统计

出生人数: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离开母体后有生命现象的婴儿数总和,为男婴出生数—女婴。 二、人口出生率统计

1、人口出生率CBR: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数所占的比例,是反映一定时期内按全部人口计算的人口出生状况的相对指标。 CBR=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口数X1000‰ 2、年平均人口出生率=平均每年出生人数/平均年平均人口数X1000‰

三、影响人口出生水平的因素:

1、按特征不同分:人口学、生物学、经济学、社会性因素 2、按对出生水平作用的方式:直接、间接因素

第二节 死亡统计

一、死亡人数: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失去生命的人数总和。

二、指标:总(粗)死亡率、年龄别(组)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标准化死亡率 1、总(粗)死亡率=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X 1000‰

2、年龄别(组)死亡率=几岁组死亡率/几岁组平均人口数X 1000‰

3、婴儿死亡率=本年未满一周岁死亡的人数/本年未满周岁的婴儿平均数X 1000‰ 4、标准化死亡率IMR

IMR=D。/ [ rBt + (1 - r) Bs] X 1000‰ r=2/3或r=3/4

算式中,r称为分离系数,D。为本年死亡的未满周岁的婴儿数,Bt表示本年出生人数,Bs表示上年出生数,称为分离系数法。

三、人口学影响死亡水平的因素:年龄结构、性别构成

第三节 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统计

一、反映人口迁移数的基本指标:迁入、迁出人口数,总迁移、净迁移人口

二、人口迁移率指标

(1) 迁入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 100% (2) 迁出率=年内迁出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 100% (3) 净迁移率=年内净迁移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 100% (4) 总迁移率=年内总迁移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 100%

第四节 人口增长的统计

一、1、数量变动表现:数量增加、减少、稳定不变,用人口增长表示为正、负、零增长。

2、人口增长量:是衡量一国、地区的人口在某一时期内发生变动的绝对量指标,也是一个时期指标,等于期末人口数—期初人口数,或等于迁入人数—迁出人数。

二、1、人口增长率:反映一年内由人口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引起的人口增长程度的相对比率,是人口增长量同与其相应的人口总体之比。

2、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年内由人口自然变动引起人口增长程度的相对比率,是人口自然增长量同与其相应的人口总体平均规模之比。等于(出生人数—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X 1000‰

3、人口年发展速度=年末人口数/年初人口数 人口年平均发展速度=Pn/P。的n次方根

4、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一年以上一段时期里人口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

第五篇 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

第十一章 人口与社会 第一节 社会分层和贫困人口

一、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口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表现为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和不平等状况。

二、社会分层的的测量

(1)收入分化的测量:基尼系数、五分位法、工资报酬水平法

(2)贫困人口的测量:市场菜篮、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收入比例法 2、人口和社会分层的关系

(1)社会分层影响人口生产、再生产、人口过程

(2)人口的规模、质量、再生产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①人口增长和社会分层同向增长 ②人口增长和阶层流动有微妙关系 ③家庭的影响

三、分析人口与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1、社会分层理论: (1)阶级分析理论

(2)三位一体理论(阶级、权力、身份)

(3)功能主义分层理论:维持社会阶层和形成群体内部团结 (3)社会流动理论 2、人口职业结构理论

(1)人口职业的结构分类、人口职业流动

(2)影响人口职业结构的因素分析:人口规模、出生率、死亡率 (3)收入结构和收入不平等 3、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 (1)绝对贫困主要是发展中国家 (2)城乡有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

(3)失业人口比就业人口更易成为贫困人口 4、中国社会分层状况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迁:打碎阶级结构、以经济为主 (2)居民收入水平从平民型向两极分化型变化

第二节 人口的婚姻家庭结构

一、婚姻与婚姻制度

(一)1、婚姻:是男女两性依据一定的法律、伦理、风俗规定建立的夫妇关系。

2、婚姻制度:社会规定的有关夫妇关系建立的一整套社会规范,现代社会常表现为法律形式,如婚姻法。

3、婚姻本质:通过建立男女两性特定的社会关系实现人类再生产。

(二)婚姻的统计指标:婚姻的测量

1、结婚率 2、离婚率 3、不婚率 4、离婚比 5、平均初婚年龄 (三)婚姻年龄人口:15周岁及以上人口

婚龄人口类型:未婚、在婚、离婚、丧偶、早婚、晚婚人口

二、人类婚姻的形态——五个阶段:杂婚、血缘婚、伙婚、对偶婚、专偶婚 三、婚姻对人口的影响: 1、 早婚导致早育、多生 2、 高结婚率促进人口增长 3、 离婚率上升抑制人口增长 4、 非法婚姻不利于人口发展 5、 合法稳定的婚姻利于人口发展

6、 异地婚姻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四、中国的人口与婚姻 1、中国主要的婚姻形式

历史上:聘娶婚、掠夺婚、买卖婚、交换婚、表亲婚 现代:周末婚姻、试婚、同性婚、协议婚、网络婚 2、中国婚姻关系的基本特征:

初婚年龄低、结婚率高、普遍结婚、普遍生育、离婚率低、婚姻关系稳定 3、中国婚姻关系的新特点:

离婚率上升、涉外婚姻增多、通婚圈两极分化、违反婚姻在个别地方较为严重

五、家庭:一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而建立起来的,有共同生活活

动的基本群体。

家庭功能:经济、生物、赡养、抚育、休息、娱乐、宗教

家庭制度:关于家庭的性质、关系、功能、权利义务的规范体系。 家庭类型—按代际层次: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

六、家庭生命周期:由夫妇双方的结合组成家庭开始,到夫妇双方死亡从而家庭解体而告终的整个家庭发展的过程。

七、当今家庭的变化—非常规家庭:空巢、丁克、单身、单亲、同性恋家庭。

对人口的影响:

1、 生育观念、生育行为变动对生育率的影响:生育意愿、性别偏好 2、 家庭生活水平变动、婚姻关系变动对孩子数量、质量的影响 3、 家庭规模缩小造成家庭养老负担重

八、中国家庭的变化: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的核心化、家庭关系变化 空巢家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老人共同组成的家庭。

第十二章 人口分布、城市化

一、人口密度:某一时点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以每平方公里常住的人口数表示,

为口总数/总面积。

人口经济密度:一地区的人口规模与支持它的经济条件之间的对比关系。 人口集中数:反映人口相对于土地的分布均匀程度的指标。 二、城市化的基本概念:

动态角度,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过程;静态角度,是一个国家、地区生活在城市的人口比例;结构角度,是不同规模、类型的城市人口的分布。

三、城市化水平:一国、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某地区人口数/总人口数。

城市分化:世界人口居住在城市的人口,在各个国家分布不均。 世界人口城市化的阶段:

1、人口由乡村流进小城镇,小城镇人口迅速增长(发展中低收入国家) 2、小城镇人口流向大中城市,后期主要向大中城市集中(高收入国家) 3、城市群、城市带迅速增加,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转移(发达国家) 四、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人口密度高、人口分布不均、城市化水平相对较低 五、人口经济发展的关系: 1、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2、人口是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 3、人口和经济发展存在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对人的影响:

1、经济发展对人口自然变动(出生、死亡)的影响:从人口发展的基本趋势看,一个社会、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往往同其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

子女价格=(直接成本 + 机会成本)- 预期收入,一般地说,人口死亡率和生产力水平是成反比例变动的,即生产力水平越高,死亡率越低。 2、经济是影响人口机械变动的推理和拉力 人口机械变动:人口的变动。

经济落后地区对人口迁移有一定的推力,经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拉力,二者作用使人口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迁入。

六、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悲观主义观点:人口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

乐观主义观点: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有刺激作用 2、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1) 供给:劳动力、资本形成、技术进步 (2) 需求:投资、消费、净出口 (3) 规模经济

3、 人口影响经济增长的案例——日本的经验 56—73年,人口增长的下降对经济增长促进: (1)减轻劳动力人口的抚养负担

(2)人口年龄结构进入收获期,劳动力人口充足,抑制工资成本上升,减轻劳动力负担,提高企业竞争力

(3)减轻劳动力负担,利于国家、企业、家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74—2000年,人口增长持续下降,老龄化快速发展,消极作用显现,需求、劳动力人口减少。

第十三章

人类影响环境的诸多因素中,人口是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因素。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先缓后快

2、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3、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4、人口增长两极分化:增长人口主要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1、人口基数大 2、速度减缓 3、城市化加快 4、老龄化 5、男女性别比偏高 6、人口素质亟待提高 二、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1、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有限。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在一定生活水平下地球所能供养的最多人口数。

2、人口增长对自然资源的压力:粮食供应不足、环境严重损害、社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三、资源

广义:凡是对人有用或有使用价值的某种东西。

狭义: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分类:按再生性分为可更新资源、可耗竭资源(可回收、不可回收资源) 四、资源危机:

1、 水资源 2、土壤、土地 3、森林、牧场、渔业 4、食物 5、能源

五、能源: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资源。

分类:可更新能源、不可更新能源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水利发电(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六、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七、作为个人应该做什么:

1、 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合理消费

2、 环保浪潮日益高涨:积极行动,从身边做起 3、 从自我做起

1、 水资源 2、土壤、土地 3、森林、牧场、渔业 4、食物 5、能源

五、能源: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形式的资源。

分类:可更新能源、不可更新能源

能源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水利发电(长江三峡的利与弊)

六、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七、作为个人应该做什么:

1、 正确的消费观:适度消费、合理消费

2、 环保浪潮日益高涨:积极行动,从身边做起 3、 从自我做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84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