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论文

更新时间:2023-12-10 19:41:01 阅读量: 论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美学论文

1.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代表朱光潜 美是客观性与社会行的统一:代表李泽厚

2.德国古典主义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美存在于事物的本质关系上,人们通过自己的悟性能感到客观存在的美。

4.美的特征::形象性(最显著特征)、感染性、社会性、多样性

社会性:1、美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离开人类社会而存在。客观事物的美,虽然可以离开欣赏者的感觉而存在,但绝对离不开人和人类社会而存在。2、美的社会性,还反映在他具有社会的功利性上,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社会实践是有目的性、功利性的、美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功利性的特征

5.审美的心理要素: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审美感情

6.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情感性(音乐最具情感,是人们感情交流、相互沟通的最好手段。)描写性: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它有很大的特征性,他不像绘画那样直接描述生活现象。表演性(音乐形象是音乐艺术美的直接体现者,)

7.艺术舞蹈的审美特征:抒情性(舞蹈是以抒情见长的艺术) 虚拟性(舞蹈用规范化的有组织有节奏的人体动作来塑造人物形态,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舞蹈本身就具有虚拟性)

形象性(舞蹈艺术最主要、最根本的审美对象和核心)

8.休闲美系统的三要素:休闲自由(条件)、休闲意蕴(内涵)、休闲体验(中介)

9.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科学审美属于社会审美的范畴。

10.社会美的本质和特征:1、社会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与民族性 、2、社会美内容重于形式(同自然美侧重于形式的美不同,社会美更侧重于内容的美) 3、社会美以真、善为基础

4、社会美具有实在性、明确性 和稳定性(社会美是实实在在的、确定的美)

11.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虽有区别,但又是密切联系的。人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关系表现在:内在美通过人的外在美来表现;外在美是内在美的外化,并受内在美额制约和规范。人的美正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辩证统一。

名词解释:

人生境界 就是人对于自身存在的意义、价值进行体悟而达到的觉悟。

审美感知:指审美对象刺激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感知和知觉的综合.

时尚:是指社会上相当多的人在较短的时间内由于追求某种行为方式,使这种行为方式在整个社会中到处可见,从而使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了连锁性感染,使之成为一种社会风气。

社会思潮:社会思潮就是社会意识的运动形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以时代为背景,以社会为场所,一群体为主题的一种特殊群体意识,是有许多人的思想、观点、情感意志和愿望要求等诸多因素汇合而成。

审美观念:审美观念即审美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美的规律和美感等问题的基本观念、基本观点。

审美趣味:指人在对美的欣赏时,对于审美对象表现出一种个人的、主观偏爱和关注的兴趣,是人生的调味品,使生活可爱、丰富。

审美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它是审美观念的最高层次。广义说,人们对美好理想,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的向往。狭义说是审美实践、艺术创作的具体活动都表现人们的审美理想。

传神:在艺术中主要指通过人物的外部特征表现其内在精神,把对象的本质特征与艺术家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体现了艺术家的创造,也是艺术家的一种,美的境界。

审美理解: 是审美中的理解能力和审美经验中的认识能力,一是,指创造这创造艺术的典型形象时,理性及认识能力 二是,指欣赏者的理性及认识的能力。

影视艺术:是以影视技术为手段,一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和屏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的创造形象。再现和反应生活的一门艺术。

社会景观:是指社会和人文景观,如社会风俗、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城市特点和社会面貌等。

戏剧艺术:是一种有演员按照剧本规定的内容扮演角色,在舞台上想观众表演故事、塑造人物、放映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的冲突的艺术形式。

简答题:

1. 人的本质和本质力量是什么?

马克思主意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中的感性显现,或者说,美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人和动物最本质的区别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包括:1,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2,人的活动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能够按照社会的需要主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马克思将人的活动雨动物的活动作了严格的区分,他说:动物只能按照他所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2.什么是审美观念?它与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

审美观念即审美观,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美的规律和美感等问题的基本观念、基本观点。它的作用表现为指导制约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审美观就有什么样的审美活动。审美观指导制约着审美实践、决定着审美实践的方向,影响着人创造美的立意和构思,在整个审美意识的内容里,起着基础作用。审美观不是独立的,它主要受世界观的知道和制约,又随着世界观的变化而变化。一个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阶级教育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所形成的世界观也是不同的。但世界观和审美观毕竟不是同一概念,存在明显的区别。其一,审美观是拒听形象的,世界观是抽象间接的。其二,审美观是情感的、心理的世界观是理性的、思维的。

3.什么是青春审美文化?它与审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青春审美文化是当代审美文化的一个子范畴。可以将青春审美文化看做一个‘青春’—‘审美’—‘文化’三个概念含义的叠加或交叉的一个复合概念。因 此,可以简要的将青春审美文化定义为:一种以青春为主题的审美化的文化。

4.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实用、审美与技术的有机统一。建筑首先是实用,任何建筑首先必须满足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某种需要。2.建筑形象与形式美的融合。一般讲,建筑艺术的形象有建筑物的体积布局、比例关系、空间安排、结构形式、外在装饰等构成。3.多种艺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建筑艺术是空间艺术,有是视觉艺术。建筑艺术的创造往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4.建筑艺术的象征性。建筑艺术是通过其造型显现出审美意义的,而审美意义有时则是通过建筑造型所具有的象征性表现出来的。5.注重总体审美效果.。

5.科学美的意义是什么?

1.科学美是爱科学的先导。2.科学美是为科学奋斗的动力3.科学美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6.壮美与优美有什么区别?

1.壮美与优美空间上大小:壮美一般具有巨大的形态:在绘画上,如范宽、荆浩笔下的崇山峻岭,古代石刻画《汉武帝》 优美一般都形态娇小,在绘画上,如黄筌、徐熙的花鸟画。2.时间上的疾速与缓慢 3.力量上的强与弱 4.性质上的刚与柔

7.什么是审美意识及特性?

审美意识的直觉性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价值的一种不假思索的把握与领悟的能力。审美意识的特性:直觉性、感觉性、功利性审美意识的基本内容: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 审美意识的愉悦性:是在审美意识直觉过程中同时发生的。审美意识的愉悦性指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题的感情色彩,表现的是审美态度

审美功利性:可从历史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的审美意识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伴随物质生活、物质生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开始是有明显的功利性的,美感是建立在功利性的、实用的基础上。 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的或者个体化的审美活动,存在着社会功利性,即有益健康向上的美育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高级精神审美。开展好美育教育是造福全社会的幸福工程,这是社会功利性。从个人:这种功利性是服从于社会的功利性,人们参加审美活动如看电影、听音乐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乐而为之。

8.什么是形式美?

形式美定义:指自然、生活、艺术中的各种形式因素以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在抽象的形式美和具体的美的形式之间,存在着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

9. 形式美的主要规律有哪些?

形式美特点:首先,形式美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其次,形式美概括了美的形式的某些共同特征,具体一定的抽象性,形式美所体现的内容是间接的、朦胧的。最后,形式美和自然的物质属性性、规律有着紧密联系

形式美的构成:1、诉之于听觉的声音的美。2、诉之于视觉的形状、颜色、线条、空间的美

形式美的要素:色彩。形状。声音(为什么人喜欢听音乐?声音是传达感情的最佳媒体,它的时间性的流动与节奏同人的情感乃至生命的流动与节奏最吻合,)

10.喜剧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喜剧的基本形态:讽刺性喜剧(西方美学)、歌颂性喜剧、幽默性喜剧 莫里哀的《伪君子》

11.自然美的形态与特征是什么?

自然美的形态:1.侧重于形式的自然物的美 2.侧重于内容的自然物的美 3.留有人类改造加工的自然物的美 自然美的特征:1.自然美具有规律性 2.多面性 3.变易性 4. 象征性 5.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自然美的审美类型:山水风景是主要形式。 1、人类参与的自然美2、原始状态的自然美3、艺术化的自然美

12.中国园林艺术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1.抒发情趣,追求意境。2.构图与众不同。3.追求自然美。

13.科学美的含义和审美特征是什么?

科学美的含义,从上面科学美的产生、发展可以看到,所谓科学美。就是存在与科学领域中的美。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这里所指的科学美是狭义的科学美,主要指自然科学在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中所体现的独特的结构、色彩、和谐、严整的美。 审美特征:1.科学美的形态(理论美、公式美、方法美) 2.科学没的特征( 抽象简洁、和谐规律、新奇深刻)

14. 技术美的审美特征和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1.功能的合目性 2.功能的力动性和社会性 3.技术没具有特殊的形象性 4.技术美具有较大的变易性 功能:1.升华实用功能2. 强化认知功能 3.深化审美功能

论述题:

1.试对“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一命题作出分析与评述

美的本质问题就是传统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对美的本质的追问,是对人的审美现象的终极意义的探寻,历代哲学家、思想家、美学家都在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尽管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完美一致的答案,但所有的关于这一问题的探索,对于人们认识美、了解美、研究美并最后揭开美的本质的奥秘,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指人们的创造性生产劳动当中,拔桩机的本质力量,自己认识的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力量作为劳动对象,从而使客观事物成为被人的劳动或人的本质力量改造过的对象, 人通过劳动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是人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即美的创造过程。人对美的欣赏,其实就是对再现于对象世界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欣赏、体验、观摩 ( 仅供参考)

2.意境为什么能引起强烈的美感?

1.首先,意境具有生动的形象 。 意境中的形象集中了现实美中的精髓,也就是抓住了生活中那些能唤起某种情感的特征,意境中的景物都经过情感的过滤,所以说請中有景. 2. 其次,意境中包含艺术家的情感。意境之所以感染人就是因为形象中寄托的艺术家的情感是的意境特别富有美的情趣。 3.再次, 意境中包含了精湛的艺术技巧。意境的形成是艺术家的创造,技巧则是实际创造的本领,通过技巧财能情景交融。 4.最后,意境中的含蓄能唤起欣赏者的想想。

3.理解审美意识的功利性?

审美功利性:可从历史的角度、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 从历史角度看:人类的审美意识不是独立存在的,是伴随物质生活、物质生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开始是有明显的功利性的,美感是建立在功利性的、实用的基础上。 从社会的角度看:社会化的或者个体化的审美活动,存在着社会功利性,即有益健康向上的美育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高级精神审美。开展好美育教育是造福全社会的幸福工程,这是社会功利性。从个人:这种功利性是服从于社会的功利性,人们参加审美活动如看电影、听音乐付出的时间、金钱、精力、乐而为之。

4.谈你对人生境界的理解

1.人生境界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2.人生境界是一种心灵的创造与超越 3.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 冯友兰人生境界的四种: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人生境界的培养:洞察世事、历练心性、宽容忍让、处喧见寂。 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人生境界是艺术境界的审美基础、艺术境界是人生境界的诗意表现

篇二:美学论文

姓名:吕鑫 班级:机械1406学号:5120141961

自然美与艺术美

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两个不同的领域,它们各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他们是不能互相代替的。艺术美是有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的感受是一切美学的最终目的。自然,是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的,而艺术是在有人类以后由人来创造的。

自然之美。浩瀚无穷的宇宙,星云密布,神奇的宇宙使大自然美丽无比;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花,奇妙的生物界精彩纷呈;大自然四季如画,春山淡治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自然之美,美!

美学中却有这几种观点。美黑格尔曾说过:“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美的那种美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善的形态,而按照它的实体,这种形态原已包含在心灵里。” 正式自然本没有什么美的,但是人通过发现与欣赏,觉得心情愉快,才显得美。而赫尔德说:“美的对象是被置于一个上升的阶梯之上的:从轮廓、颜色和声调,从光、声音到花朵、水、海洋、鸟、地上的动物到人。”自然之美它本身就存在。而有些人认为自然美是相对人而言的价值,在人没利用自然以前,自然的一切都毫无价值,正是人的利用自然之美才得以体现,就好像是在原始人时,自然对于他们一点也不美。

虽然如此发现与欣赏自然的美,已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诗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人们四处旅行,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尽享自然美景。自然之美是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得到快乐和休息,带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艺术之美。精彩而具有深意的小说、诗歌、散文,还有戏剧艺术;我们所看到的的美轮美奂的绘画、雕塑、书法、建筑;我们所听到的悦耳动听的音乐,歌曲;综合起来我们看到的电影,电视剧,这些都是艺术的美。艺术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概括与反映,它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是现实美的凝炼化,集中化。

美学中,美学家的哲学观点不同,他们对艺术美的认识也不太相同。黑格尔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艺术美是历年在高级发展阶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级形式;他主张艺术美高于自然美,宣称艺术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灵产生的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车尔尼雪弗斯基则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出发来批判黑格尔,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认为“客观现实中的美是彻底的美的。”“艺术创作低于现实中的美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艺术美是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艺术离不开形象,因而艺术美主要的是艺术形象的美,它同艺术形象一样也是源于现实生活,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一样具有生动性和丰富性等特征,但它又跟艺术形象一样不同于现实生活,它是艺术创造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结晶,是现实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现实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

我不赞同黑格尔所说的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也不认为车尔尼雪弗斯基所说的自然美高于艺术美。自然美与艺术美是密不可分是两个部分,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而艺术美则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再造的。无论哪一种美,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就像是看到一件事物的时候对它与其它事物比较,然后进行分析判断,

最后对它留有一个印象,对后来的判断做的一个前提,其实这也是人类价值观和审美观的由来。

自然美是粗糙的,艺术美是经过加工和雕饰过的带有主观性的美,二者也并不存在谁高于谁的矛盾。因此,我们不应该将自然美和艺术美分割开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应该拥有同样的高度,站在同样的位置。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审美活动,既畅游于山水,享自然这美景,又流连于艺令人称赞术作品中。在我看来美的事物是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当我们感受到自然界每一个美的瞬间,当无数的美景在我们眼前呈现,当你在为美着迷的同时,美也在净化和提升着你的心灵.自然美与艺术美应该是彼此融合的。

生活中处处充满美,只是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一学期的美学课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审美,教会我只有怀着一颗赞赏心、感恩心才能发现并感受生活中的美。

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现美!

篇三:艺术美学论文

美学研究

之前虽是一名学艺术的学生,但是对美学的了解甚微。但是在学习了这个课程之后,对美学算是有了初步的认识。

艺术是美的核心对象,是美学研究的主体。美在艺术中得到最为鲜明的体现,对艺术的研究历来是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课题。从艺术上研究美,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的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的角度考察艺术,是对艺术的本质,艺术思维规律,艺术作品审美结构和艺术创作的美学原理高层次研究和哲理性研究。从美学的角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是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前提。因此对艺术的美学原理的研究,是艺术发展、艺术进步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究竟何为艺术呢?这是一个抽象而且带广泛性的概念。就像万事万物都具有矛盾,时时处处都存在矛盾一样。艺术也具有普遍性,社会、自然界,无处不存在艺术。我们身边充满艺术。比如说我们手中的一支笔,一本书是艺术,窗台上的一盆花是艺术,画家手中的一幅画是艺术,书法家所写的每一个字都是一门艺术。就我们穿的衣服,我们头上的发型,我们的举手投足都是艺术。然而,这些艺术是需要加工、创造的。比如说一幅模具,全是经过设计师的精心构想,设计加工而成的。一幅画是经过画家认真仔细的创作而成的。它凝结了画家辛勤的劳动;一句话是经过说话人动脑筋思考之后才说出来的。同是一句话不同的人说出来是不同的效果,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语气说出来也是不同的效果。因此说艺术是需要加工的,创造的。而有些艺术实体并没有加工和改造的载体而要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臆想去主观创造,去虚构和设计。比如小说创作,有的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完全是虚构的。可以看出,“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的某种对象”。艺术描述的不是已发生的实有的事,他是一种创造,它可以而且应该虚构。

那么,何为美学呢?要知道何为美学,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美?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留下美的踪迹。

有的人认为美是观念,是主观感受的产物,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人感到它美。有的人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美就在于形式各部分之间的对称、和谐及适当的批例等。认为美观念完全否认了美的客观存在,认为美是形式对象的美虽然从事物的客观属性方面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却离开了人的社会生活,忽视了人的社会实践,忽略了人的主观臆断和主观感受。把美仅仅归结为事物的某种自然属性。可以说,这些观点都是不科学的,要洞察美的本质,定义美的概念,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密切联系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从人类丰富的审美活动中去探索美的本质。那么,美是什么呢?美在哪里?在于物,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既不在于物,也不在于心?美是物的客观属性?还是人的主观意识?美的根源深深地隐藏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是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美的根源在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是指人的自由自觉的生活活动。而人在各种创造性的活动中所显示出的品质,性格、

思想、情感、理想、愿望、智慧、才能等等。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体现,美离不开人凭自己的本质力量所创造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不论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里,一切美的形象都生动地显示出人的本质力量的形象。由于具体的,可感的,光辉的形象能激发人的情绪,可能使人产生美感,因此,美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那美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呢?这要从美学研究的对象说起,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这是因为美是艺术的基本特点,只有艺术和人发生的关系才主要是审美的关系。艺术不但充分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美,而且还反映了人对现实的审美观点。

因此,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更深刻地了解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只有把艺术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才能使美学成为一门有客观标准的学科。由于艺术集中地反映了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反映了人类的审美观点。通过对艺术的美学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掌握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而且还可以掌握人对自然,对社会的全部审美关系。因此,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并主要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在这一关系中所产生和形成的审美意识的一门学科。它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随着其它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美,焕发着艺术美光烽的艺术作品,会令人激动,让人陶醉,令人振奋,且有强大的吸引力,艺术是艺术家凭人工创造了某种对象。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因此,可以说艺术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所谓表现,是指艺术美是艺术家主观感情的表现,所谓再现,是指艺术美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再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与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形象而得到统一。艺术作品中的美,必须通过艺术的形象才能显示出来,倘若作品中没有艺术形象,就不能成为艺术作品,也就不可能具有审美价值。

艺术美是具有客观性的。艺术形象是通过物质手段创造出来的,因此,艺术美就具有了物态化的形式。艺术美之所以具有客观的物态化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艺术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进行艺术创作。艺术家不可能在抽象的幻想世界中凭空塑造艺术形象。二是艺术家进行创作,总是为了使人感知,认识,从而发挥其社会影响,如果不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艺术家就无法将审美的感觉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其获得欣赏的价值。正因为如此,艺术作品就成了客观的感性存在。

艺术美具有客观性这只是艺术美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艺术美也具有主观性。艺术家对现实成品的加工,创造本身就是一种主观性的活动。歌德说过:“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界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由于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总是融进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因而艺术形象就表现出极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显示了艺术美强烈的主观性。

艺术创作以客观现实为基础,艺术具有客观性,但是艺术美却重于主观性,这是艺术美学原理的一个特点。

艺术有着普通的艺术和杰出的艺术,众多的艺术作品之中突出的典型作品,是鲜明的艺术形象,是独特的艺术精华,是艺术的美的真实显现。“艺术作品的典型性越高,它就越是显得美。”因此艺术美具有典型性。

杰出的艺术作品显得美,是因为这些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艺术的概括,显示着人们的实践的本质力量,是艺术家智慧的结晶。因此,艺术美也是显示着艺术

家的本质力量,所以,艺术美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艺术美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推动社会生活向前进,这是艺术美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在内容和形式上艺术家都极力追求真善美的结合,追求现实的完美。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美的感受和品味,不但提高了艺术趣味,而且也提高了对现实的洞察能力和自解能力,提高了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实践水平。促进人们更高的能力追求。从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

艺术美的特殊价值,是艺术家创造和美化出来的。艺术家通过细致的加工、改造、使现实的美更加形象化。从而发挥美的价值,显示出艺术美的永久魅力。 重视艺术的根本美学问题,是研究艺术的美学基本原理的根本。艺术的根本美学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具体化,就是艺术形象与典型的问题。艺术是通过观现实材料的形象化和典型化来反映现实美的,人们总是通过艺术美来感受知现实美,社会生活极为广泛,极为复杂,任何一个短暂的,片断的社会生活形象都不可能完满地体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真理。但是人对现实美的直接把握常常只能是片刻的感受,它的对象只能是有限的片面的,表面生活的形象,虽然生动具体,其不能充满集中,深刻地表现生活本质、生活真理。只有艺术创作才能把个别的、分散的,片断生活形象联系起来、集中起来,使它更深刻、更形象、更全面、更普遍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规律,反映生活的真理。

“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是最丰富、最生动的,但它与艺术美相比较又存在明显的局限性。”“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反映”只有艺术美才是完整的美,就像主观罗辑是现实世界的客观逻辑的反映一样。但是,因为现实美本身的特征之一是它的具体形象性,它形象地诉诸人们的感观,感性地反映着生活的真实真理,从而也就决定了艺术美的特性。所以形象是艺术的生命,没形象就没艺术。而典型的艺术形象是现实材料的提高,升华。只有形象的典型化才是真正的艺术。 因此,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就是现实必须通过材料的形象化、典型化、才能形成艺术。才能实现材料的完美结合,形成艺术美。

总之,艺术美源于现实美,艺术美不如现实美丰富,却比现实美更高,更集中、更理想、更典型。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z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