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学—指导—练习”三维教学模式架构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3-12-18 08:1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数学“自学—指导—练习”三维教学模式架构与实践

一、“自学-指导-练习”教学模式整体思想

自学-指导-练习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过自学,再进行针对性点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基本教学过程由五个环节组成:自学→讨论→点拨→练习→反思。

它以现代的教学论思想指导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体现了“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的原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较充分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的示范作用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

自学-指导-练习五个环节的有机联系,促成了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和谐统一。改变传统教学中师生间单纯的授受关系和同步化、封闭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智力不表现在知识、技能、熟巧本身,而是表现在获得这些具体活动的动态上。前苏联梅钦斯卡亚学派和加里培林学派的研究证明,概念的掌握并不是以概念的现存形式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去的过程。加里培林学派认为,概念是活动的产物,科学概念的掌握必须以形成掌握概念的认识为条件,这些

认识活动不能依靠自发形成,而在于对学生掌握概念过程中的认识活动加以控制,使他们按照一定的计划有步骤地形成必要的智力动作。自学-指导-练习教学法通过定向、行为、反馈三个环节的不断循环,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全部过程,这样就有效地促使了学生“外部”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自学-指导-练习”教学模式的系统功能

(一)自学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行为习惯,自学的过程是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一个主动的过程

教师如何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性地了解学习情况,是十分必要的,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因此,教师要注意并做好学生自学期间的巡视工作,去获得知识信息,达到课堂内的及时反馈。这一小步是教师精讲的过渡与基础,是控制、调节教学步骤的有效途径,绝不能忽视。

巡视中,要注意对象和方法,不能无的放矢。可按照好、中、差三种类型,结合教材的重点,了解三至五人。一是了解学习速度,二是发现共性问题,三是进行个别化帮助。对优生要提出不同情况的设问,对差生的重点辅导,不能只注意思维的结论,而要了解其思维的过程,看是否有概念问题。如果仅从文字表象的观察中轻率地下结论,往往会失去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学生也会因此而失去真正教育的机会。因为差生学习的能力倾向低,在教师没有充裕时间讲解的情况下,自学中会感到一定

的难度,达到掌握一项学习任务所需的时间量会大于优生,及时提供个别化的矫正与帮助能使每个学生学会未掌握的重点。学生如果“得到了客观与主观的认可,那么学生的自我观念以及对外部世界的看法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布卢姆语)自学中,要强调学生按照《阅读准则》进行自学,把阅读、思考、操作统一起来,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渠道吸收知识,才易收到好的效果。 (二)讨论是自学紧密相连的,是自学的延伸,一般在小组或同桌之间进行

通过讨论,变单向交流为多向交流,能较好地发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及时弥补漏缺、矫正误差、加速知识的同化。布卢姆认为“当学习能够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能从中得益时,小组研究程序可以说是十分有效的。它使得每个成员都能提出自己的困难,并且通过不褒此贬彼的方法加以矫正。”讨论可分小组讨论,学生质疑,师生总结三个步骤来完成。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互答解决。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还可适时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进行争辩,这样既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发展机会,又可以发挥智力的群体效应,使一些差生在激发态智力中,摄入大量有效信息,提高比较思维、联想思维和评价思维的能力。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节,有些学生可能会提出与例题不同的多种解法,这正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表现,教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发展求异思维,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点拨这一环节是教学中的核心环节

应是在学生自学、讨论基础上的点拨,是对获取的信息的处理与加工。反馈原理告诉我们:学习就是学习者吸收信息并输出信息,通过反馈和评价知道正确与否的整个过程。这个定义表明只有吸收信息、输出信息,没有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教师点拨的意义正在于此。点拨时要做到精要、准确、指向性强,即在有限的时空内抓住重点知识,揭示内在联系,强化学生的印象和记忆,这样就能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和机会参加学习实践,促使知识尽快转化为能力,达到动作和印象的统一形成。

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处理教材,如“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节,可针对性地讲授关于一次方程的变式和确定的问题,其余知识均不涉及,使学生明确在变式时应着眼运算简便这一原则来进行。这样学生就吸取了新的有效信息,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教材的难点。再如《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一内容,教师可先分析一下例题,对消元转化的注意点进行强化,下来可让学生练习特殊形式的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这样训练可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既提高了教学活动的频率,学生的创造才能也得到充分发挥。

(四)练习这一阶段是学生知识结构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教师的后续教学

“经过训练达到熟巧的认识策略可以迁移到不同领域的新

概念学习中去。”通过这一实践环节,学生逐步达到熟练技能,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这一较高层次的学习水平。因此在学生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演练、操作时,教师的巡视、辅导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说:“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检查练习效果,来测定教学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并针对普遍性的问题,进行矫正性补救。特别要及时帮助差生发现错误,订正错误,尽量缩小他们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还要注意因材施教,使一些好学生吃得饱,在掌握知识和一般发展上达到高质量。

(五)反思一般可在学生自检、他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完成

这样比单纯地由教师讲效果好得多。学生自检和他检的结合构成了他们完整的学习过程,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强化了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对下一步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总之,五个环节的教学要相互渗透,融汇一体,切实达到每个“部件”的科学合理的结合。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自学-指导-练习教学结构的系统功能,学生在接受全面的教育中,智力活动才会处于“极限”状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v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