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网络学院20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业

更新时间:2023-12-22 08: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答:1、马克思主义是具有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的理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具有彻底革命性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从阶级性上讲,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既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尊重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所以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理论。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又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进一步体现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生产在其中起决定作用;分配和消费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对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3. 简述产业资本循环的几个阶段,采取的职能形式和执行的职能。

答:产业资本循环要依次经历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执行不同的资本职能。

购买阶段,采取货币形式,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生产阶段,采取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形式,是生产资本,执行生产资本职能,资本在这个阶段让工人运用生产资料生产出产品,即生产剩余价值。销售阶段,资本采取商品形式,是商品资本,执行商品资本的职能,资本家把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卖出去,实现剩余价值。产业资本循环也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 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按照实际需要的比例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必须保持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没有并存性就没有继起性,没有继起性就不能维持并存性。

第 1 页1 共 6 页

4. 简述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即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照价值相等的原则互相交换。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5.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的,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强调的是交换。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讲的是资源配置方式,指社会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的。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前提和基础,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才能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6.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

有。因此,他的劳动是私人劳动。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所以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 2 页2 共 6 页

7.如何理解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答: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的有用性。没有用物品不能成为商品。价值是融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的劳动。

一件物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被人类加工且用于出售才能称为商品。 因此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

但是在出售时,卖家获得的是商品的价值,让渡使用价值。买家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却不能拥有商品的价值。

8.影响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利润率的高低有以下一些因素:剩余价值率的高低,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资本周转速度 的快慢,不变资本节省情况。

9.论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有什么区别?

答:1。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是按周转方式划分,后者是按是否是剩余价值来源划分

2。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考察资本周转的情况,后者是为了考察剩余价值的来源

3。划分的内容不同,固定资本只包括劳动资料,流动资本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不变资本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可变资本包括只劳动力

10.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5分) 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

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其二是当企业破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的责任。 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第 3 页3 共 6 页

11. 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作用。 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它可以通过国家调节经济生活,加强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更好地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更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无论采取国有经济的形式和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结合的形式,还是国家在私人垄断企业外部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总之,所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其实质都是私人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机器来为其发展服务的手段,是私人垄断资本为了维护垄断统治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和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反映了生产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必然结果,能允许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变化;在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促进了经济发展。国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得到缓解;通过社会福利、收入政策和直接干预劳资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 (2)历史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被雇佣受剥削的地位,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国家干预不可能解决生产盲目扩大和劳动人民消费需求相对狭小的矛盾;国家调节不可能根本克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消除经济结构的失衡;国家对分配、工资的调节及福利政策等不可能解决失业、贫富悬殊等问题;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也不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不能消除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是什么?认识这一问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的科学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时间上讲,它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也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是不能逾越,也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新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2.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从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

第 4 页4 共 6 页

最大的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能从这样那样的外国模式出发,不能从对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个别论断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到马克思主义名义下的某些错误观点出发。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种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合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纠正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点和政策,又抵制了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实践证明,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离开社会主义,而是在脚踏实地地建设社会主义。

3.帮助我们防止“左”的和右的错误,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在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只讲性质和方向,不讲程度和水平;或者只讲程度和水平,不讲性质和方向,都会使人们陷入盲目、不清醒的状态,发生“左”的或右的错误,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和损失。而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1,国有垄断资本,即由资产阶级国家直接经营与掌握的资本。2,国有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范围的结合,其组织形式是国私合营的股份公司。3,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即以私人垄断资本为主体,而国家垄断资本参与调节的结合方式。

14.垄断产生后为什么还存在着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有什么特色?

答: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垄断产生后,不但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且又促进商品经济继续发展,所以不可能消除竞争。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各个垄断组织通过竞争发展壮大起来。在取得一定的垄断地位后,由于存在攫取高额利润的内在动力和面临更加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外在压力,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都包下来。实际上,在垄断组织之外,还存在着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这些非垄断的企业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即使是垄断程度极高的部门,也不可能只存在一个垄断组织。各垄断组织为了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获得更多的垄断利润,他们之间也必然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之,在垄断条件下,在垄断组织内部、垄断组织之间以及垄断资本家集团之间,垄断组织同非垄断组织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激烈的竞争。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特色:

1,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巩固和扩大垄断地位;2,竞争的

第 5 页5 共 6 页

手段更加多样;3,竞争更加激烈,破坏性大;4,竞争的领域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

1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1.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和政策规范,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保障内容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 社会保险是指对依法律政策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险等,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失业保险。就保障方式来说是多层次的,一是社会保障的对象,从过去只涉及城镇的职工,扩展到包括城乡劳动者、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多元化,过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国家负担,而现在则要由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共同负担。

社会救济是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是属于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的特殊保障制度。另外,按照自愿原则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保险,如个人投保、企业投保、互助性保险等,则属于社会保险的补充形式。

2.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有: 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第 6 页6 共 6 页

手段更加多样;3,竞争更加激烈,破坏性大;4,竞争的领域遍及各个领域和部门。

1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1.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

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和政策规范,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为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保障内容来说是多方面的,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 社会保险是指对依法律政策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困难时,有权得到国家、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保险等,在社会保障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是失业保险。就保障方式来说是多层次的,一是社会保障的对象,从过去只涉及城镇的职工,扩展到包括城乡劳动者、各种经济成分的职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二是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多元化,过去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由国家负担,而现在则要由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共同负担。

社会救济是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帮助,是属于社会保障的最低层次。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在居民公共卫生、环保、基础教育等领域向全体公民普遍提供的帮助和服务,属于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

社会优抚是对特定阶层的特殊保障制度。另外,按照自愿原则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保险,如个人投保、企业投保、互助性保险等,则属于社会保险的补充形式。

2.我国社会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有: 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第 6 页6 共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r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