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成考政治重点要点汇总(内部资料)

更新时间:2024-01-22 09: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年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重点复习题集锦: 1、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2)它们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具体科学以世界某一特殊领域的具体规律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个别性

和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因而其理论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 (3)它们之间的联系表现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具体科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既不可能产生,也不可能发展;另一方面,具体科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内容?

答:在哲学研究的众多问题中,有一个重大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

的内容:一是,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二是,精神和物质之间有无同一性,人们能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这个问题上,哲学史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辩证法的观点,他把世界看作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各自孤立、静止不变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是不会发展的,有变化也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认为这种变化纯粹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3、怎样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答: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即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质、本原,也就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义;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唯心主义。精神和物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是划分辩证法的观点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的标准。辩证法的观点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而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另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把世界的各种现象看作是孤立、静止、片面的东西,认为世界是没有矛盾的,变化只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纯外力的结果。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答:(从研究对象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地规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

维),它的任务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本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内容上看):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它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从特征、特点上看):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实践性是根本特征。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小结: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从研究对象上说,它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3)从内容上说,它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

(4)从作用上来说,它是指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5、说明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

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第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以

自己特定的形式在不断地运动着,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二,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第三,离开物质讲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休,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坚持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A」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方针不动摇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D改革开放不动摇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C」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4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以「A」 A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B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为中心 C协调比例关系为中心 D推动科技进步为中心

5可持续发展,主要是强调「C」

A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B经济与政治的全面协调发展 C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D人类自身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的协调发展 6我国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C」

A国有资产在整个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上 B国有资产在公有资产中占优势上 C控制力上 D国有经济的大发展上 7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股份制企业「B」

A所在社会的性质 B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里 C股东的成分 D管理者的身份 8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的是邓小平关于「B」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C“先富”与“共富”关系的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9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要满足人们「B」

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

10邓小平在不同场合,提出过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在这一系列“两手抓”方针中,关键是「C」

A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 B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答案: 1 B 2 A 3 C 4 A 5 C 6 C 7 B 8 B 9 B 10 C

11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C」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经济建设服务和为社会稳定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政治服务和为改革开放服务 12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B」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 B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C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13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C」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 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14党的十二大到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C」

A萌芽、酝酿阶段 B初步形成阶段 C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廊阶段 D走向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阶段 15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D」

A改革开放

B发展才是硬道理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6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

C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B」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承包经营 D建立经济特区 18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D」

A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B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转变 C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D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9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D」

A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B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C实行规模经营 D发展科技和教育 20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D」

A实行公司制 B实行股份制 C抓大放小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答案:

11 C 12 B 13 C 14 C 15 D 16 D 17 B 18 D 19 D 20 D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C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C」

A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的关系 B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C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D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23健全市场机制,应逐步建立的价格形成机制是「A」

A市场形成价格为主 B国家制定价格为主 C计划和市场共同形成价格 D供方自由定价 24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C」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化生产 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25某技术人员受雇于一私营企业,年薪5万元,他的收入属于「B」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资分配 D按技术这一要素进行分配 26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C」

A基本方针 B基本政策 C基本方略 D指导思想 27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B」

A和平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B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扩大我国的势力和影响放在首位 D避免战争放在首位

21 D 22 C 23 A 24 C 25 B 26 C 27 B 二、多项选择题

31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 B党的十四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括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D党的基本路线的完整归纳

E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提出

32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时期,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基本观点有「」

A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观点 C实行改革开放的观点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 E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观点

33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化国 B要以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应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E离开中国实际谈社会主义也没有意义 34中国现代化国情最重要的特点和最深层次的矛盾是「」

A人口多 B底子薄 C资源相对贫乏 D耕地少 E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无限扩大

35邓小平在阐述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时,提出「」 A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B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C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 D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E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 36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

A前者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者不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前者以公有制为主体,后者以私有制主体 C前者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后者不可避免出现两极分化 D前者以计划经济为特征,后者以市场经济为特征 E前者搞宏观调控,后者没有宏观调控 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B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C经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 D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 E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并存的社会主义 38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目的 C稳定是前提 D发展是手段 E稳定是目的

3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 E允许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40党的十五大提出我国要实施「」

A科教兴国战略 B“三步走”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稳定发展战略 E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战略 答案:

31 AB 32 BCDE 33 ACDE 34 ABCD 35 ABCDE 36 BC 37 ABCE 38 ABC 39 BCDE 40 A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简答题

41为什么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答:

(1)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针对我们过去对社会主义认识不完全清楚,首先是对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实现形

式的认识不完全清楚而提出的。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成果的基础上,把我们对社会主义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反映了人民利益和时代的要求,澄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

糊观念,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42当前全面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答:

(1)长期稳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

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2)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3)建立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4)采取切实措施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5)实施科教兴农。

43简述在公有制经济为主的条件下,为什么要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

(1)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还不能涵盖一切领域,

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并使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客观必然。 (2)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重要作用对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4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

(1)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从广度、深度扩大对外开放。 (2)以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3)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优化进出口结构。 (4)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

(5)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5简述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答:

(1)政治协商,主要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协商。 (2)民主监督,主要是对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46发展地区经济、优化地区经济结构的意义何在? 答:

(1)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地区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各地更好地互相补充、互相协作、协调发展,发挥国民经济的整体优势。

(3)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消灭贫困,使全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4)加快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持社会安定,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都有重要意

义。 47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答:

(1)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做到“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是党的一切事

业、一切活动以及自身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党之所以取得执政地位并能够

长期执政,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于能够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3)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的最大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

众。在新世纪艰巨任务面前,党必须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党就有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四、论述题

48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讲话的精神,试论如何理解我国的国情及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

纲领。 答:

(1)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贫乏,最大的国情是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

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党的基本纲领。 (2)当前,我们必须把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一方面,我们要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前进方向,要树立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我们又要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努力。 (3)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而空谈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p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