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门口商圈商业环境分析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15: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司门口商圈商业环境分析

司门口商圈概括和发展

司门口商圈概况:武汉最早商圈之一,市级副商业中心

? 司门口商圈,位于武昌区黄鹤楼脚下,长江南岸,因水/码头而兴,是武汉最早的商埠,也曾是武汉最繁华的区域,有近800年的历史 ;

? 市级副商业中心,定位中档,商业体量约25万方;

? 商业主要沿着解放路分布向四周辐射(南起彭刘杨路、北至中华路,主街长约1.1KM);

司门口商圈概况 司门口商圈历史:因码头而兴起的最早商区

? 在我国历史上武汉历来商业都很发达,唐宋时期就发展成为商业繁荣、水运发达的中部大都会。

? 清代时期汉口兴起,更是“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夜明”,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首;

? 近代武汉被辟为对外开放的商埠,其中作为最早出现码头的司门口,商业发展远远超过其他区域,码头的兴起造就了曾经繁华的司门口;

司门口商圈历史 司门口商圈现状

武汉商业格局:汉口、汉阳商圈点状分布,武昌商圈线性分布,且向东扩展

? 两江分三镇,城市版图较大,三镇均拥有一定程度独立空间,因地理和历史等原因,三镇各自形成数个商圈;

? 城市多核商业中心的特征明显,武汉商业迅速发展,众多新兴商圈崛起,江南商圈“东扩”现象明显;

司门口商圈现状 司门口商圈构成:商业由五条街道构成,主要沿解放路两侧分布

司门口商圈商业总体量约25万㎡;

主要由“三横两纵”五条街道构成,分别为粮道街、民主路、紫阳路、解放路和首义路,商业主要集中在解放路区域;

司门口商圈构成 司门口商圈商业现状:以服饰业态为主,多为街铺,租金价格参差不齐

? 商业主要由沿街商铺组成,缺乏具有号召力的单体;

? 商圈内商业业态以服饰类为主;

? 商圈以解放路上租金为最高,达800元/(平米 ·月) ;户部巷租金约200-300元/(平米 ·月)

司门口商圈现状 司门口商圈各业态占比

? 商圈内服饰类零售占比最大,达到35%,服饰一直是司门口商圈的支柱;

? 其次为专业卖场,主要由民生路宜家家居卖场和家居建材一条街而致;

? 酒店、餐饮和休闲娱乐亦存在一定比例,主要由周边大量的学生客群衍生而来,逐渐发展而成;

商业业态构成较为丰富,但业态比例不均衡,较为单一的业态,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和消费多元化的需求。

司门口商圈各业态占比 区域道路交通现状:道路规划杂乱,交通情况欠佳

区域属于武昌老城区,许多街道规划杂乱、不合理,道路狭窄,加之车流量大,导致区域内经常出现堵车现象,整体道路交通情况不佳,路网通达性差是制约商圈发展的难题之一;

区域道路交通现状 区域客群分析:竞争激烈,客群辐射能力降低

? 90年代时武汉商业发展较为落后,司门口覆盖武昌乃至整个武汉;

? 近年来由于徐东、光谷等新商圈兴起,截流了司门口绝大部分客流,使其自身影响力下降;

? 目前主要辐射周边居民和武昌部分中低端学生客群;

区域客群分 小结

早年繁华的司门口已不复存在,现在的司门口商业已开始走下坡路,逐渐走向没落。

导致司门口商圈逐渐没落的原因:

? 商业主要由中低档次街铺组成,无大体量的集中型物业,扩容空间有限,商业发展受到制约;

? 商圈业态构成较为丰富,但业态分布不均衡,较为单一的业态,难以满足城市发展和消费多元化的需求;

? 区域道路老旧,规划不尽合理,路网通达性较差,辐射能力偏弱;

? 区域内多为老旧民房,拆迁难度大将是制约商圈发展的难题;

? 众多新兴商圈崛起,截留和吸引了原本的大量客群,商圈影响力降低;

商圈未来商业发展预判

商业发展调整思路:司门口商圈若不及时作出调整,或许在几年以后将走下武汉商业这个大舞台,真正变成武汉商业的历史。

商圈未来商业发展预判 区域文化和其他类型商业

区域文化和其他类型商业 户部巷

户部巷位于武昌自由路,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

2003年,武昌区政府将其打造成汉味早点第一巷,通过仿古改造,这里的建筑呈现现出一派明清风格。

户部巷 昙华林

昙华林街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1200米。武昌区提出建设昙华林艺术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园区总面积104公顷,分布着优秀历史建筑和遗迹52处。

昙华林 红巷艺术城

红巷艺术城集文化艺术品制作、收藏、展销为一体,荟萃了艺术家、收藏家、鉴赏家和众多文化名人,有数百家商户进驻。

红巷艺术城 区域未来发展预判

区域未来发展预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l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