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号至30号毛概作业
更新时间:2024-07-09 08: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26号至30号天气预报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组员:翁哲、王凯琳、谢少芸、肖金桃、谢华国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此次课题,我们将从这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1.中国生态环境现状
2.党和国家对于改善生态方面的方针政策 3.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实践 4.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我国生态环境现状(背景)
记者在天安门广场拍摄的对比图。左侧拍摄日期2月26日,右侧拍摄日期2月27
日。(摄影:关禺)
记者在CBD拍摄的建外SOHO对比图。左侧拍摄日期2月26日,右侧拍摄日期2月
27日。(摄影:关禺)
小东江吴川段出现大面积油污
中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
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
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不足、生态系统破坏、环境质量下降,宣告着环境危机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经济发展,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为了追求经济快速发展,一些地区由于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工
业和生活垃圾、废水排放总量,以及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巨大,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因盲目开发带来的污染对人类的报复越来越多,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少,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森林生态功能衰退;草地退化,湿地萎缩;水土流失逐年严重,土地沙化和石漠化加速,沙尘暴现象频现;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大气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有害外来物种入侵频繁,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各类自然资产损失与自然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财产的直接经济损失日益增大,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2、党和国家对于改善生态方面的方针政策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其中有些制度是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文件。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针,十八大报告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3、党的方针政策在山东省和湖北省的具体实践
山东
2012年,山东财政筹集资金近30亿元,大力支持实施造林绿化、生态能源、资源修复、面源治污和乡村文明五大工程,积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筹集资金7.25亿元,在荒山区、风沙区和平原区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启动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奖补和农村中小学校园绿化,全省新增造林面积200万亩以上;对2046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进行生态效益补偿,实施林木良种补贴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150万亩林地开展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努力提高林木资源质量。
实施生态能源工程。筹集资金2.06亿元,大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全省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31万户;在25个县开展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建设, 区域化推动农作物秸秆、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支持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农业生态和农村能源建设的新样板。
实施资源修复工程。筹集资金3.72亿元,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范围由6个县扩大到13个沂蒙革命老区县,支持省级重点风沙区水土保持项目实 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8.5平方公里;启动小清河调水补源工程,大力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湿地公园和国家级、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逐步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实施面源治污工程。筹集资金2.94亿元,继续在所有农业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扩大土壤有机质提 升补贴范围,指导农民科学用肥,降低施肥不当造成的环境破坏;全面实施养殖环节病死生猪无害化处理补助,减少动物疫病传播和面源污染;支持开展农产品标准 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减少农业违禁品使用和废弃物随意排放,促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乡村文明工程。筹集资金13.56亿元,积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着力推进山丘区找水打井,全省新增解决460万农村居民和40万农村学校师生的 饮水安全问题;采取“以奖代补、以奖促建”方式,扎实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鼓励各地依托资源、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科学实施,努力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产业生态高效、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
湖北省
近几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全省上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优化。“十一五”以来,湖北省环境质量改善稳步提升。2012年上半年与2007年同期相比,长江干流水质保持为优,汉江干流水质由轻度污染上升为优,长江支流水质由中度污染上升为良,汉江支流水质由中度污染上升为轻度污染,全省主要河
流断面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83.8%)较全国平均水平(51.5%)高32.3个百分点;主要湖库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比例(88.3%)较2007年同期(74.4%)上升13.9个百分点。17个重点城市中有11个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全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湖北的比较优势和发展之基。
二是生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方面,着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着力打造特色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展国家和省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试点工作,构建循环产业链条,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积极成效。同时,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以“一江两山”为重点,实施“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先后命名一批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全省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旅游经济带、板块迅猛发展。
三是生态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十一五”期间,全省共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排污口123个、二级保护区排污口430个,划定了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了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农村饮水安全评估等工作;拆除了梁子湖、洪湖等重点区域水产养殖围网15.4万亩;安全处置了三峡库区历史遗留的磷泥110万吨、南水北调水源区历史遗留的含多氯联苯危险废物778吨。全省无重大和特别重大环境事件发生,实现了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投诉案件数量“双下降”。
四是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制不断创新。开创了“环保核定、地税征收、银行入库、财政监管”的排污费征管新模式。成立了中部地区首个环境资源交易所,具有湖北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框架体系初步建立。投入19亿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惠及2200个村庄、370余万人口,探索出“两清”、“两减”、“两治”、“两创”这一湖北特色农村环保之路。率先在全国省域范围内实行绿色电力调度制度。建立了武汉城市圈废电器回收网络,城市圈废电池回收率已超过50%。
五是生态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明显增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取得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我们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到了“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党委统揽、加强领导。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把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作为全省战略加以推进,将生态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设立了每年1亿元的生态文明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建立了市州和省直部门生态文明建设督办机制,形成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强领导。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全面推进。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将市州政府全部纳入省环委会成员单位;开展了“两型”社会建设激励性转移支付;建立了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决策环境影响风险评估和“一票否决”机制,有力保障了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坚持人大监督、政协支持、部门联动。省人大持续开展环保世纪行等环保监督活
动;省政协领导集体定期调研生态环保建设工作;建立完善了环保、发改、监察、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环保、纪检、公安、司法部门联合建立了环境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环境刑事犯罪案件移送、环境违法案件处罚强制执行等工作机制,对生态环境违法违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四是坚持环保协调、统一监管。环保部门充分发挥省环委会办公室职能,集中组织实施了碧水、蓝天、宁静、清洁、民生五大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环境质量改善。
五是坚持企业履责、公众参与、舆论推进。全民环保行动全面启动。设立省级环境保护政府奖项,对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通过环境宣教和舆论引导,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绿色创建、绿色销售、绿色消费活动和环保志愿者行动蔚然成风。公众广泛参与开创了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4、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评论)
一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长远发展大计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三.生态文明建设能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减少环境破坏带来的经济代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生态文明建设增进人民福祉。生态环境好了,人人都受益,这是新一轮改革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方面。
五.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国民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
六.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会加快全球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组长总结:
我们人类的生存有赖于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被破坏了,我们就生存不下去。现在我们中国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如果我们再不采取措施来建设生态文明,人民的福祉就保障不了,更别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生态文明,不止是政府的责任,还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当代大学生,生态环境建设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点滴做起:?加强环保意识 ,良好的生存环境有利于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更是则无旁贷。?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成为一名光荣的环保志愿者。环保志愿者也是大学生可以实现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身边做起,比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践踏草坪;节省用纸,废纸再利用;
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 头等。所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生态文明建设是日久天长的工夫,需要一点一滴的努力,更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生态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脚踏实地的干好每一件小事情,一步步的实现预定的小目标,最终,我们一定会有所收获。
正在阅读:
26号至30号毛概作业07-09
江苏大学第六届电子设计竞赛06-18
植物生长室的库体及种子发芽室系统功能介绍05-30
2017陕西会计继续教育-《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石油石化行业》05-30
课设报告模版 - 图文05-30
县政协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主持词03-13
防止船舶污染应急预案04-28
13六届二次会议纪要201107号11-01
江苏省英语口语考试话题背诵部分 -12-0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作业
- 毛概
- 2018年4月自考00157管理会计(一)试题及答案解释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教案
- M3无答案版
- 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 年产400套PC构件生产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图文
- 初级中学篮球校本课程
-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教案:25.1.2 概率1
- 加强学习药理学的积极性
- 会卖的是师傅 经典逃顶指标 无未来通达信指标公式源码
- 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信息技术期末考试题
- 2010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精选5套试卷) - 图文
- 青岛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工程建设与运营总体方案V0.8-140728 - 图文
- 统计学课后答案
- 2002年全国大专辩论赛预选赛第4场
- 政协提案答复摘要汇总-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IT前沿技术讲座总结
- 2016山东公务员申论指导:命题人眼中的作文立意是什么样的?
- 关于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