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平老师的笔记

更新时间:2024-01-21 01: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彭玉平老师

第一讲、概说 一、中山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学术传统

1927年中国文学批评史开始,陈中凡《中国文学批评史》(1927年出版),我国最早的这科目的书。1925年到1926年曾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1934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高峰期,三部著作同时发表。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一版,方孝岳《中国文学批评》。方孝岳是中山大学学者,他这部书是三部书中最全的,是当时唯一的一本通史。

解放初期,黄海章。

邱世友(黄海章学生),中大学者,著《文心雕龙探源》、《词论史》,中山大学的学报有对邱世友先生的学术进行研究。

吴承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长江学者(全国每个学科只评一个人)。文体学最优秀的学者。孙丽, 二、学科特性

中国文学批评史,这是正式规定的说法,但实际普遍上的叫法很混乱,原因是对这学科的特性缺乏了解。

中国文学批评史七个字,可以表示三种意思,第一、指的是一个学科,一个三级学科。第二、可以指一个研究的方向,第三、可以是一种研究对象。

第一、学科意义上的(广义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手段、研究材料等。 *研究内容有四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这里又包括批评的理论和批评实践两个方面,如司空图的味、王国维的境界,王渔洋的神韵。就属于批评的理论,而根据这些理论结历代诗词进行批评,就是批评实践)。

(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文学的本体是什么,有什么价值,什么功用等。文学的分论,如创作论,技艺论等。

(三)、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包括文学思潮、文艺论证。文学思潮,如魏晋南北朝的宫体诗,八十年代初的朦胧诗,即影响很多人的创作倾向的,必然过一段时间就过时的,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文学论证,如明代汤显祖的临川派,沈耿的?派两者(音律与内容之争)。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如概念的模糊性,摇摆性,流动性。古代文学理论体系问题。 *研究手段(或者说侧重点)可分三个方面:

(一)、资料的整理,比如原注的校点,注释,翻译,索引等。如研究刘勰的神理理论。

(二)、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史的研究。庄子的气,孟子的气,曹丕的气。第二方面是论的研究,比如说专人的研究,专箸的研究,重要命题的范畴的研究,如上说的气,无我之境等。

(三)学科史的研究。这个学科有什么样的历史,对于其本身的形成、发展、形成高峰这一过程的研究。

*研究材料,比如说专著、诗话词话、书信、序跋、选本、文学作品、民间故事传说、文物(艺术品)等。

从以上三个系统综合系统地起,这个概念十分广泛,覆盖了整个中国古代文论,所以有些学校把这个学科就叫做中国古代文论。

第二,从研究方向看,作为一个著作状态存在(狭义上)来看,是最符合这个称谓的原始意义,即外来词进入中国的最初含义。

第三、研究对象,即客观意义上的中国文学批评名,“中国文学批评上的历史”或“历史上的中国文批评”。

三、逻辑基点 (一)作家兼批评家

中国文学批评史从哪里出发?即历史定位。

1927年中国文学批评史诞生。罗根泽提出,中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家,往往是由作家客串的,即中国古代没有专业的批评家。作家兼批评家。但罗书只提到这一点,却并没有把这个特点概括进去。

角色定位,如刘勰,王国维,后人定位为批评家,但在他们当代或者是其本人,则定位为作家、诗人。而杜甫、李清照,虽写过一些评论,也应该定位为诗人。

曹植对杨德祖说的话:大意是自己长得漂亮,才能评论别人漂不漂亮,自己有锋利的剑,才能与别人谈论剑的问题,自己有更高的创作水平,才能去评论别人写得好不好。

而现代由于创作与批评的分离,这已经成为不同的两个学科。

例如:研究曹植的这番话,我们首先应该把曹植说的话还原到他当时的语境当中,从他当时的文学观念出发去看,因为古人很多文学文献都是从自己创作经验和心得而来的,或者是与自己(或别人的)的文学作品联系紧密的。再次,才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把自己对他这番话的不同见解写出来。

从文学批评的表现形态来看,

逻辑性的分析,写一篇文章,应该层层递进,一步步拓深,例:论柳永词的俗。第一步,先把柳永的词都看一遍,把他词里的俗人、俗事、俗语有关的词找出来,分析一下。第二步,再把柳永当时的境况,生活状态和环境结合起来,分析他为什么要写俗的词,第三步,可以把他这种词风与当时宋朝通俗文化发 展联合起来,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第四步,可以更深一层,可以分析宋词中的俗与唐诗中的俗对比分析。

(二)亦批评亦鉴赏——由鉴赏入,由批评出。鉴赏是起点,批评是总结。

以感性表达理性,理性批评带有感性内容,批评的色彩带有鉴赏的色彩。清代吴淇评曹操的《短歌行》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胡思乱想,所以时断时续,跳跃性很大。

中国古代批评家十分注重自己的审美感受,用一种简练的语言把自己的直观感受表达出来。喜欢用一些主观感受比较强烈的字语,如味,如韵,如气等。是一种朦胧的联想,而不是一种清晰的逻辑的思辨。也不对所有的作品,甚至不是一篇完整的作品进行全面的分析,而只挑出一或几句出来进行评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也是摘句而评的。

古代文学批评不但注重以理服人,还注重以情动人。这是另一个特点。古代文学批评在语言上十分漂亮,与西方普遍不注重文学性所不同。而且还注重与古人之间的直接对话,即要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古人为 什么要这样想,所以十分注重反复地读,诵读。朱熹、严羽,都是注重一种熟参的功夫,即讲究直接领会。

四、研究历史

这里说的历史,就是学术史,又分为古典学术史和现代学术史(从1927年开始的历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彭玉平老师于199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五期上发表的文章(与吴老师的合作)已经部分地涉及到古典学术史的问题。

(一)古典学术史

清代史学家王鸣盛写的《十七史商榷》里说:目录学,学中第一紧要。古人的目录要有一个对这本书的简评在里面,这也就是古典学术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自觉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代,因为当时产生了两部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

按经史子集四库的划分,文学批评著作到底分在哪一个目录?最早收录这两本书的是隋书经籍志(简称隋志(公元156年),当时放在总集内(集部分为总集和别集),与《玉台新咏》及《文选》放在一个归集内,这是由于当时文学批评的书比较少(如《文心雕龙》的“选文以定篇”),而且这两部著作涉及的文学作品比较多。唐代还有《集贤书目》也是把它们放在总集内。而唐代的《崇文目开元四库书》分为

甲乙丙丁四部,相当于经史子集,而在丁部有楚辞、别集、总集、文史四类,而文学批评著作归入了文史类,第一次把文学批评著作与文学作品分离出来了,说明了在唐在,目录学家对文学批评著作已经有一定的认识。

宋代基本根据《崇》一书的划分。但宋代后来又开始把这一类著作分为诗评与文评。 明代时,诗评与文评开始全流,列出了诗文评。焦宏《国史经藉志》是最早归之为诗文评的。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文评—总序,对于中国文学批评(诗文评)的兴起发展做了一个勾勒,理清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脉络,可以看成是一个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大纲。

1925年,铃木虎雄就曾经发表过《支那诗论史》,严格来说,这其实才是中国最早的文学批评史(虽然只有诗论,不算是很完整的一部文学批评史著作)。1926年国内把之翻译成中文,并名之为《中国文艺批评史》。而1927年陈中凡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出版,才标志着这个学科的形成。

郭绍虞写的最早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史。在三四十年代,研究文学批评史的大家,都有一定的文学史的研究功底。罗根泽、方孝岳、朱东润、陈中凡等。

划分:总集(隋)—文史(唐)—又分诗评/文评(宋)—诗文评(清),这样一个过程。 (二)现代学术史:

二十年代,以1927年陈中凡的《批评史》为标志,是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起点。

1934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掀起第一个高峰。四十年代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郭的《下卷》,方的《隋唐古代分卷》,第一个高峰达到并结束。这个时期的文学批评特点:1、以新的文学观和史学观为指导。来自于日本,而日本又来自于西方(转折的西学东渐)。2、对于古代文学批评的原始文献进行了初步但体系的研究。3、对批评史上出现的重要的批评家、专著等对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和阐释。4、初步构建了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理论体系。罗当时曾提出“诗格”的重要性;方指出了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选本》。不足:1、受整个学科研究基础、研究观念、研究方法的制约,在很多的章节,上都无法进行深入的开掘。在价值评估上不是十分的到位,还不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方法,侧重儒家理论的研究,对佛家、道家的理论不够重视,在文体上,以传统的诗歌散文为主,对元代兴起的戏曲小说不重视(尊卑有别)。对于近代的文学(1980年以后)基本很少涉及。2、在体例方面也有不足,有以问题为线索,也有以时代为线索,没有找到一个最贴切的体例。

五六十年代之交,平稳发展(实际上是低谷)。郭绍虞对《中国文学批评史》进行改编(惨不忍睹),刘大杰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册(到唐五代,功力深厚),黄海章《中国文学批评简史》(通史,比较简单)。

七八九十年代,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下册,蔡钟翔等合写的《中国文学理论史》、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450多万字,程千帆评:质量高,份量大)。

八九十年代时期,总结特点:材料收集宏富、研究方法多样、历史描述清晰、评述客观允当、注意总结规律。可以说是第二个高峰。

第二讲、道家的文艺批评

关于讲言和义的关系问题,庄子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论述。筌——言,鱼——意,蹄——言,兔——意。得意忘言,得鱼忘筌,得兔忘蹄,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得到了目的就忘了手段。理解言外之意。

李商隐《八岁偷照镜》、杜荀《春宫怨》

形象,是一种流动的方式,比较鲜明。以象来负载义,比兴。

得意忘言,其前提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通过作品对其人要进行了解,言——象——意——志。 言和义的关系,有时也等同于形与神的关系。 言不尽意与言尽意的辩证。

第三讲、孔子的文学批评(先秦) 孔子的文学批评的特点:兴、观、群、怨说。

兴:比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起比, 免得在写作的开始时直接进入主题,显得比较平面。兴就是起,一个开头,一个起笔。

兴的使用与诗歌的特点密不可分,诗歌:主观情思客观化 。。。。。义类同者,尽入比兴。情景交融的观念。

诗经:开始了植物,动物的意象化。

观:可以诗兴,可以诗观,可以诗群,可以诗怨。1、观民风,2、观志(主题)(品格、志向),3、观生活。

怨:失败、痛苦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钱钟书“诗可以怨”。既有创作者的角度,也有读者的角度。

群:和谐社会理论。孔安国的解释:群,群居相切磋。

先秦的诗歌:大多是群体的歌唱,如诗经的作品,作者都佚名,而作品也是在传咏过程中被修改,被溶入许多人的感情。

孔子关于“诗”的社会作用论述有三个层面:知识层面、个体的层次、社会的层次。三个层次递进关系, 为什么诗可以群?

诗来源于群,《诗经》除了极少数,绝大多数没有作者,内涵亦不确定,因此其文本主要是一种群体的歌唱。

群,不是绝对空泛的概念,而是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可以群,至少都可以读诗的,即君子,士人,才可以实现诗“群”的作用。

第四讲、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文心雕龙》称为龙学,《红楼梦》称为红学。只有这两本著作本身单独能成为一门学说。

从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对《文心雕龙》的专著研究有一百多种。过程从浅入深,由个别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

1982年在济南开了第一次《文心雕龙》研讨会。1983年八月份成立龙学的学会。会长张光年,副会长王元化,杨明照,顾问是郭绍虞,朱东润。

第一本用西方手法分析:王元化的《文心雕龙创作论》 会刊: 一、刘勰其人:

字彦和,祖籍东莞(山东)莒人,但世居京口(江苏镇江)(居四代)。当时士族与庶族的身份差隔很大。刘勰应该是出身庶族。“家贫不婚娶”

510年当上昭明太子萧统的东宫通事舍人。521年(当年约五十五岁)正式出家,法名慧地。次年卒。 山东大学已故学者牟世金,是研究龙学最有水平的学者。

公元467年出生,473年做彩云之梦,474父死,490年入定林寺,497年写了《灭惑论》,498年梦到孔子,开始攒写《文心》,502年写完并献沈约,503年开始当官,516年(517?)写《梁建安王造石城寺石像碑》,519年开始回到定林寺整理经书,521年出家,522年去世。 二、刘勰的思想:

刘永济先生(武汉大学教授)认为有唯物唯心,比较复杂。

1)以儒为主:代表人物,元代的钱惟善,今人王元化,杨明照。钱指出刘的征圣宗经。杨明照认为,刘为了赢得名声而写文心,又是为孔子做事的,因此是明显的羽翼经典。王元化认为,刘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宗经征圣的观点,而且是在这些文章里把这些儒家经典看成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即刘对儒家的态度一点也不模糊,非常强烈。牟世金先生也认为是以儒家为主。

2)以道家为主:有些学者认为,文心中有不少提及道家的人物,又有不少引用了道家的思想,受庄子的 影响,在《原道第一》这一篇中,主要就是说文以道为本源,道,就是自然之道,这就是道家的基本思想。3)以佛为主:主张这个思想的人不多,但其中有一个名马宏山的人,有一篇叫《也论文心雕龙,,,》,比较恶搞。

三、《文心雕龙》的书名及涵义(性质):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雕龙,像雕刻龙纹一样的细致而精微地写好文章。书名的解释至今还未有定论。也有认为文心与雕龙是并列式的,文心说的是内容,雕龙说的是形式。第一种说法是最为大多数人接受的。

主流说法:古代的文学理论著作,或是文学批评著作。

次要主流的说法:《文心》是一种文章作法的指导书,持这种观点的人的代表人物是王运熙,简单翻译可说成是“文章作法精义”。

第三种说法:一种子书,属于哲学著作。刘永济是代表人物,因为本书的写作目的与子书是一致的,性质比较相近。

四、《文心雕龙》的结构(体系):

最后一篇《序志》篇中说,前五篇是文之枢纽,接下来二十章是文之纲领,接下来二十五篇是文之毛骛。结构图见书上册P109页。

元代钱惟善:立论井井,有条不紊。 清代的章学诚:体大虑周。

牟世金认为,文心的理论体系应该在文之枢纽里找,是核心所在,这五篇里的前三篇又比后两篇重要,而前三篇里征圣与宗经可合而为一——宗经,所以只剩下原道与宗经两篇为核心,以衔华佩实为其精神。 王运熙认为:文心的理论体系应该从前五篇里判断,但,五篇都要重视,前三篇的核心在宗经,后两篇的核心在辨骚,以宗经HE骚为基本思想贯穿于全文。 五、文心雕龙的版本:

唐人草书残卷本(目前所存最古的写本,只有十五篇,而且也不全,如原道第一只保留了十三个字,谐隐只保留了五个字)、

元至正本(现存最早的刻本,大约刻于公元1355年,特点是刻的水平比较高,元钱惟善就是对这个刻本进行校注)、

清代黄叔琳辑注本(写于乾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比较成熟)、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黄曾在1914年在北大上课,只作了三十一篇,但每一篇的学术含量都很大,研究精到,具体批评桐城派,可以说是近代第一本理论研究著作)、

历史学家范文澜文心雕龙注(方便于学术研究,范是浙江人,跟黄侃学习文心雕龙)、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燕京大学毕业,文心雕龙校注史上很重要的一本书,贡献很大)、

王元化文心雕龙创作论(1979年上海古藉出版社出版,用中西比较法去研究,主要是对文心创作论的研究,现在看已经过时了,简单套用中西比较法来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本书具有的是一种历史价值。)、 牟世金文心雕龙研究(牟先生在研究文心的广度和深度上来看是第一位,他在1989年去世,1988年春交给出版社,但1995年才出版,是牟先生研究文心的总结性的著作,牟在此之前与其老师陆侃如合作翻译了《文心雕龙译注》是第一部由现代汉语来翻译文心雕龙的全本,个人专著有《刘勰论创作》《刘勰与文心雕龙》《龙学七十年概观》《台湾文心雕龙鸟瞰》《刘勰年谱会考》《日本文心雕龙一瞥》。

钟嵘的及其诗品:总评了123位诗人。

一、钟嵘身世:没落士族,比刘勰小4岁,

钟雅(侍中)——钟诞(中军参军)——钟靖(颖川太守)——钟源(永安太守)——钟挺(襄城太守)——钟蹈(中军参军)——钟嵘(南康侍郎)——钟宠(临海令) 二、原名与别称:

隋书经籍志提到《诗品》本名叫《诗评》,梁书的钟嵘传中则只提到该书叫《诗评》。这两本都是正史,官方的确认,比较可信。

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中认为本书原名就叫《诗品》,曹旭意见则相反,认为原名应该是《诗评》。 三、钟嵘诗品的体例:体例严密 章学诚评价“思深而远”。

1、只评五言诗原。因是魏晋南北朝时五言诗是最发达的;在当时人的眼中,五言诗是“独秀众品”。 2、每品以世代为序。

3、不录存者。原因是死后才能对作者盖棺论定,活着风格都可能变。 4、三品升降以显优劣。

5、追源溯流。在全部的123位诗人里,给36个诗人都追源溯流了,其中12位是上品诗人(一共也只有12位上品诗人)

流别图见书上册P149页。

四、批评方法:致流别、辨清浊、掎摭利病、显优劣。 1、比较批评法,

1)、被入选的诗人都是从没有入选的诗人中比较出来的。

2)、分品比较,上中下三品,123个人里,具体来说上品12个人,中品39,下品72。

3)、在诗风、诗派、诗人之间进行比较,如出自诗经还是楚辞。如对曹植等人的比较:“故孔氏之门为用诗,则公干(刘桢)升堂,思王(曹植)入室,景阳(张协)、潘陆,自可坐于廊庑之间矣。” 2、历史批评法:最有有本之学。

1)、从陆机以来的一个拟古的风气,即确立一个模仿对像学习。

2)、原始以表末,即注重一个历史的发展。刘勰:“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宋书《谢灵运传论》。

3、摘句批评:中国古人文学批评的一个传统方式,断章取义。

五、钟嵘的诗歌理论

1、诗歌发生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关于这物有两种解释,一是自然万物,二是社会生活。

2、诗歌本质论:志、意/吟咏情性。侧重“赋比兴”,认为这三者之间要交错使用。

3、诗体论:“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刘勰则认为:四言正体,五言流调。 4、创作论:

1)反对用典:主张自然。 2)反对声律: 四声:平上去入

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3)赋比兴交错使用

唐宋文学批评 一、杜甫《戏为六绝句》,一组论诗诗。 贺拉斯《诗艺》

《诗经》里:“吉甫作诵,穆如清风”已经是论诗诗的一个发端。还有“其诗孔硕,其风肆好”。

陆机的《文赋》是以文学的方式来论文学。 这种方式在唐代很流行。白居易的《赋赋》。又如元钟嗣成《论曲曲》(凌波曲),清朱祖谋《论词词》(望江南)等。

4、才力应难跨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珠海中。 5、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6、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二、司空图的诗歌理论《二十四诗品》(晚唐)

陈尚君、汪涌豪曾写了一篇文章论证《二十四诗品》不是司空图写的(证据之一是唐代没有人引用过司空图的这篇文章,而且也没有收入到他的集子里),而是明代怀悦的《诗家一指》寄名。

但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曾有一段话:“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学之表者二十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

三、李清照《词论》 1、撰述时间及词学渊源 晁补之《评本朝乐章》,摘句

李之仪《跋吴思道小词》:关注全局,提出词“自有一种风格”。 2、词史意识和尊体观念

通过梳理从唐到宋的词史,提出“尊体”的观念。破体,如苏的以诗笔写词等。 她认为词的体制,应该有五个方面: 1)情志纯正,力戒轻靡,偏重悲情 2)语言典雅,反对尘俗,不求“奇”“妙”

3)结构浑成,自成名家,不以片言妙语影响全篇结构的完整 4)协音合律,严格以求 5)合理修辞,具有富贵态 3、悲音悲情与词的审美内涵 4、批评方法与批评理念的新变

古人批评一向以男性的眼光进行,而且采用的是摘句批评方法。

李清照采用反而批评,对诗词评价即使仅有的肯定,也是建立在否定的基础上的,与之前的评论方法不一样。她反对摘句评论的批评方式。 5、女性文学批评的困境

四、严羽《沧浪诗话》

一)、诗学背景:对宋诗的总结,得与失,利与敝。严诗话针对的对象是江西诗派(领军人物是黄庭坚,主要学习对象是杜甫,口号“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借用已有作品,这种观点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模仿,甚至是抄袭,而且不注重自己的生活体会。)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第一阶段:学唐诗。王禹偁学?学习都是唐诗的大家。

第二阶段:“到东坡山谷,始自出已意以为诗。”即从这两人起,才不是学唐诗,而是写宋人自己的诗。说黄庭坚“法席”盛行,风气才开。

第三阶段:近世(晚宋)的永嘉四灵诗派,喜欢的是贾岛、姚合的诗(中晚唐),江湖诗人纷纷向四灵诗人学习。这阶段与第一阶段不一样,此阶段属于“声闻辟支之果”——以禅喻诗,严羽认为这是不好的风气。菩萨乘,可以普渡众生,辟支乘,只是小乘之法,不能度人,只能度自己——独觉。

全过程:学唐——开辟自己风格——又学唐

严羽对苏黄二人的评价是好坏参半。但宋诗依然以此二人为代表。唐诗吟咏性情,言语流丽自然。宋诗以说理为主,以议论为主,风格比较生硬。严把宋诗的特点概括为三句话:“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以文字为诗”,从欧阳修以下,更是形成了这种风格。唐诗好比一个风华正茂的浪漫青年,而宋诗则是一个满情学问的中年人,是不同两种路径。

严羽这种观点为世人普遍接受。清翁方纲(曾修过四库):“谈理,到宋人而精,说部,到宋人而富,诗,则宋人则益加细密(即有逻辑性)”。其实这方面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宋诗的一个优点。但,任何一种优点发展到了极限,就成了缺点。除了黄庭坚陈师道有限几人能把这个度把握好之外,宋人写诗的都过份议论。议论为诗的风格由来已久,诗经二雅很多是以议论为主,杜诗也有很多议论成分。但过之则入魔道,失败的例子:

说理议论过头:如欧阳修《食糟民》(酿酒平民的生活)、王安石《省兵》(讨论裁减军费)。 炫耀才学过头:如黄庭坚要求“无一字无来处”,成了典故的堆砌,生涩,黄庭坚的诗“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而平生、几两屐、身后、五车书这几个都是出自《庄子》《尚书》等书的。

以文字为诗过头:过于炼字炼句。黄诗“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或押险韵。 二)、生平与思想。

生卒年(1197-1241)。朱霞《严羽传》347个字,已经是严羽最完整的个人传。原因是严羽是白衣。先人严武有军功,与杜甫有交往。先世北方人,后移居南方。几代诗名,“九严”,“几代诗名不乏人”。

一生没做过官,戴复古有诗:“羽也天资高,不肯事科举”。长年隐居武夷山(柳永故乡),读书参禅。自有诗云“奈何平生志,郁抑江湖间”,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并非真正的隐士或佛教徒,只不过是恃才傲物,无力改变现实生活。诗的另一方面表现了个人的日常生活隐逸情况。

严的成就不在诗歌,而在诗歌评论。《诗辨》是纲领所在。 三)、主要理论。

可概括为两句话一是好诗的标准是什么?二是怎么样写出好诗?

1、兴趣说。书P355。情性是诗歌的本质。西汉毛诗序的观点也是提倡诗的情感清新说。严强调的是兴趣与情性的关系。而所谓的兴趣,第一是要感动人。学唐诗主张学盛唐而非初唐中晚唐,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诗歌形象要虚实结合,要具有一种空灵的美感,是诗人的丰富情愫蕴含在画面之中,让人领略其无限的意趣。

所谓兴趣——就是诗人将情性溶注于诗歌整体意象之后,生成的含蓄深沉的美学特点。

2、妙悟说。书P360页。即严羽的理论的第一点:如何创作出好诗?是把握和创作兴趣的法门。 (1)宋人以禅悟论诗之风。唐代起所分的南宗顿悟,北宗渐悟。禅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见性成佛”。到宋代学禅宗成了风气。陈师道提出的“活法说”和“悟入说”。

(2)妙悟说的含义:诗有别材、别趣。即诗有特别的题材的,“非关书也”,也不是来说理的,诗是有

一种相对稳定的题材与相对特别的审美趣味。又因诗与书与理无关,所以就与性情有关,而性情又不是能说清楚的,只能用妙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感悟的能力,还包括这种感受和创作的心理过程。要通过妙悟还掌握兴趣。

(3)如何提高妙悟的能力?第一,要广泛阅读前人的诗歌。不能只读某一家、某一时代。第二,读诗过程中注意对于作品的直接感受能力的培养。第三,妙悟有一个过程,并不是说马上能达到的。 (4)妙悟的分类。P362页。不假悟、透彻之悟、一知半解之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7a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