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笔记
更新时间:2024-05-23 1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笔记
第一章 出版物选题策划 第一节 选题策划概述
一、选题策划的概念 编辑在进入审稿阶段之前要经历信息采集、选题策划和组稿三个环节,选题策划是中心环节,信息采集时为选题策划打基础,组稿时选题策划的具体化。 1.选题策划:是编辑人员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开发出版资源,设计选题的创造性活动。
2.作 用: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的质量,塑造出版单位的品牌形象。
3.类 型:按规格分为系列性、成套性、单项性选题;按重要性可分为重点和一般选题;
按制订时机分计划内、计划外选题。 二、选题策划的基本步骤
(一)信息梳理: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和选择利用,选题策划最基础的工作,信息采集环节的延伸,要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是信息数据能够有序化,系统化,富有创意; (二)选题设计: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2.构思出版物的总体结构(尽可能详尽、周密)
构思阶段应注意:1)内容所涉领域有哪些新发展,其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 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与选题有多大契合度;
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与选题特色关联,未来竞争力如何。
(三)选题论证:其目的,是凭集体智慧,对编辑提出的选题从主旨、内容、形式、市场前景可行性、主客观条件等多方面作全方位论证,以决定选题成立与否或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意见。
(四)选题优化:根据论证意见、在组稿等过程中实际情况,对原有选题不断修改和完善。
补充内容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为出版物的生产在信息资源方面做准备的工作,包括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一、信息内容与采集方法: (一)需要采集的信息内容:
1.社会发展信息:影响或制约社会发展的信息,包括国际形势、国经发展、方针政策、教育等。
2.科学文化信息:与出版物直接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化思潮及各门类学科发展变化的信息。
3.出版市场信息:
1)出版动态信息:各种学科类型出版物出版信息、市场需求、价格、出版业统计资料等;
2)竞争对手信息:与本出版单位存在市场竞争关系的其他出版单位相关信息, 包括对手出版规模、品种构成、出版特色、经济实力、出版策略、竞争战略等。 4.作者信息:反映作者基本情况的资料,含有关学科作者群分布状况及个人专长/学识等了解分析。
5.读者信息:对出版物反映和对为了出版物需求。评价、希望、对单位认知度和认可度。 (二)信息采集的方法:
1.出版物交易场所调研(最主要);2.文献检索;3.观众大众传媒;4.人际交往;5.专业市场调查。
二、信息采集的要求:1.真实性;2.针对性;3.综合性;4.预见性(获取新,淘汰旧,考虑趋势)。
三、信息处理的步骤:1.筛选;2.加工;3.存储;4.使用。目的:by筛加,便于传递、存储和使用。
第二节 选题策划的内容
一、选题的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出版物内容与形式的设计;出版物的营销方案设计,选题的实施方案设计。
(一)读者对象:这是选题策划的基础,读者年龄、性别、文化教育程度、职业不同,对出版物内容需求不同,对形式爱好不同,接受程度不同。
(二)主题与名称:·主题:是指选择该未来图书中需要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知识和思想文化等当面的行医,需要确认以下要素:1.细分读者群体,分析读者需求;2.确定图书主题方向;3.确定提供的知识信息数量,初步界定;具体调整。
·名称:明确体现图书主题内容,揭示作品体裁,在文字表述形式上也要讲究修辞,力求达到逻辑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名称可“暂名,单册图书一般拟一个名称,成套图书的选题要拟总书名和单册书名。
(三)体裁和篇幅:·体裁:提供知识、思想文化信息的具体方式,主要有:理论/通俗;文艺/科学;一般读物/工具书;原理/实例;文字/图片;单向/双向
·篇幅:主要应考虑图书的主题内容和体裁,以及生产成本和目标读者群体的购买力状况等因素。一般来说,图书主题的范围越广,采用的体裁普及性越强,图书的篇幅越大。篇幅过大-成本上升-抑制购买欲望-减少发行量;篇幅过小-性价比下降-减弱购买动机-减少发行量,可见对图书篇幅的设计还涉及对图书成本的测算,尤其是对图书生产的直接成本的测算。
(四)开本、装订样式和版面形式:这属于对图书物质形态的设计,需要根据图书整体设计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图书的性质(主题和体裁)、篇幅、用途和主要读者对象的特点等多种因素,在策划选题时,对图书的整体设计基本仅着眼于大的方面,进一步设计在稿件发稿时才具体设定。
(五)与同类出版物比较:主要从它们的基本内容、主要特点和读者反应等方面进行客观的、细致的分析。明确与自己选题的区别之处及其对读者的吸引力
二、实施方案: 图书的出版需要有作品作为前提,还要必要的生产环节及相应的周期。因此对这些的大致安排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作者的选择:在设计选题阶段,编辑就应该初步设定最适合的作者对象,到拟定实施方案时,就要全面考虑思想水平、学术能力、写作风格等基础上,选定作者。除了确定可以落实的具体对象外,还需要拟出数名备选对象。大型图书需要众多作者分工合作,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适当搭配,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进度:包括组稿落实时间,交稿时间,审稿时间,退修时间,编辑加工时间,审定发稿时间,校样处理时间,印刷装订时间,出书时间,安排进度是应尊重编辑出版工作规律,安排长度适当的时间段,留有余地。 三、营销方案:要点是通过市场分析拟订营销策略
(一)目前市场状况分析:通常从同类出版物的市场表现状况入手,主要有出版时间,出版数量,相应出版单位的营销策略,市场销售情况等方面,收集同类出版物的初版时间,重印次数,时间和每印次的印数,营销手段,市场认可度等,借以估计现在的市场需求量的大小。
(二)未来市场状况预测:主要分析本选题的存在价值,特殊优势,对读者购买动机的影响;潜在读者群体需求量、购买力、预计销量等要素
(三)营销策略:是策划者对选题的进一步论证,主要从几个方面考虑:图书内容形式,目标读者及其需求,作者声望及创作特色,进入市场时机等,选题策划阶段对于营销策略的考虑是初步的,印刷装订后策略具体化。
四、成本预测与定价估计:1.成本预测,本量利分析,考虑影响定价的各种因素,提出估计定价;
2.结合读者购买力状况和市场行情进行调整;3.估量经济效益状况。
第三节 选题立项
一、选题的申报:申报前必须由策划选题的编辑准备选题报告,这是是选题策划的结果;选题集体论证的必需文件,是列入选题计划的凭据;是进入生产流程的基础性文件。选题报告的内容包括:1.反映选题策划内容的项目;补充说明性项目:提出选题的原因、依据、选题形成的过程;2.翻译作品:注意原著中政治问题;介绍原著者情况;作品在国外市场反应令国内同行专家对其价值评估;译者简况;如已有版本出版,复译特点;3.古籍整理:所据版本及校勘情况,是否有注释和题解,原作者简介、注释者情况等。 申报流程
编辑 → 编辑室主任 → 补充修改↘ ↘编辑室初步集体论证 → 出版单位主管领导 → 修改,退编辑室处理 ↘退编辑室安排进行选题申报
二、选题的论证:通过对选题策划质量的评估来确定其是否可以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是确定选题计划的决定性环节。(保证质量) (一)方式
1.一级论证:直接通过全社选题论证会分析选题的价值/可行性/社会经济效益,筛选选题,形成计划;
2.分级论证:先组织编辑室论证,初步筛选,形成部门选题计划,再提交全社论证会讨论。
※论证内容:从出版单位的选题结构及品种数量上考虑;对各个选题多方面论证:消费者对象,制作建议,营销建议,经济预测。
※选题论证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意见不一样的情况下,可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也可以由社长总编辑决定。 (二)内容: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a引导性,b独创性;
2.市场适应性判断:a针对性,b前瞻性;
3.效益判断:最大追求式达到社效与经效的最佳结合; 4.可行性判断。
三、立项选题的管理:集体论证未通过的选题,应该废弃或退修后再次申报;集体论证通过的选题,视具体情况而进行管理。
一般性选题:总编室编入本出版单位的选题计划。不要求当年出版的——下一年度或更后的年度选题计划,报总署备案;要求当年出版的——当年增补选题,最迟于发稿前一个月报省局审核,特殊急件随时报批。
重大选题:向总署备案,认可后可列入年度选题计划安排出版。
四、选题的优化:
1.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 2.通过市场变化,适时修改、补充、调整; 3.还要不断努力提高选题的智慧含量。
第四节 选题计划
选题计划是通过一定的编辑思想而形成的选题的有机组合,由出版单位根据方针/本单位专业分工范围及出版资源条件,综合分析读者需要和市场情况,对设计采用的选题进行梳理和筛选后编制而成。 一、内容与类型:
选题计划的内容分:1.总则:说明出版方针、目标、规模重点,对列入选题作分类统计和分析。
2.列题:用表格将分类类别/选题名称/内容简介/拟约或已约作者姓名及单位/主要消费者对象/估计规模(字数或电子文件的字节数等)/预约交稿日等分别列出
选题计划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按范围:分综合性和专项性;按时间:长期(数年)/某一年度;按主体:国家有关部门、数家出版单位联合、一家出版单位。
二、结构:(一)种类:选题的知识(不同门类、不同学科)、层次(学术出版物、使用技术出版物、通俗普及出版物)、功能(如工具书、普通书)、消费(不同消费对象)、效益结构(重点出版选题,畅销出版选题、亏损出版选题)(5个)
(二)优化:使各类选题在计划中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专业分工范围内突出重点,注意不同效益的选题合理分配。
三、特点:1.整体性:关于即将出版的出版物的总体构思,结构上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2.指导性:功能上规划指导;3.稳定性:制订后要认真执行,不可随意更改; 4.灵活性:为适应新情况对计划进行必要调改。
四、制订与调整:1.选题计划编制之初,由社长或总编辑会同相关部门提出总体构思(指导思想/整体目标/规模品种等)
2.经反复分析论证后,确定的选题即可整理、汇总,形成选题计划,然后报送主管部门审批
3.审批通过后确定正式选题计划,执行过程中及时调整选题计划。
第六节 组 稿
一、方式:1.个别约稿:这是最常用,最主要方式,个别约稿的联系方式主要有:各种通信手段;登门拜访。视选题重要程度以及编辑与作者的交往程度而定。约稿时要注意:真诚坦率,尊重体谅作者,不能凌驾于作者之上。
2.社会征稿:通过媒体或其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开征集稿件,原因:选题要求高,或短期内无法确定合适作者;作为宣传手段,这种方式期刊编辑常用
3.群体集稿: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约请一批有实力的作者创作作品。譬如组织丛书、大型专业图书、工具书的稿件,聘请有声望的学者担任主编,组成编委会。
二、步骤:(一)准备1.深入研究选题:充分研究选题性质和要求,展现选题吸引力,主动提前介入作者创作;2.制订组稿方案:确定向谁组稿,由谁组稿以及交稿时间,出版时间,付酬标准
3.物色合适作者:这是选题成功的关键,合适作者的要求有:1.学术造诣、思想水平、创作能力上胜任撰写;2.充分理解选题要求,志趣相合;3.熟悉读者对象的特点。重点书、套书主编的要求:
1.很高的专业知识水平;2.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3.相当的语言文字功底。编辑的要求:1.收集作者资料,建立作者数据库;2.关注名家、专家,发现新人
(二)联系作者:联系方式:电话、电邮、写信、引见等;沟通:作者对选题和编辑的
认可
(三)商讨撰稿事宜:作者撰写编撰大纲;主编制定编辑计划,编辑计划的内容:稿件的创作宗旨,消费对象,编辑方针,创作内容,篇幅,编写要求,编撰体例,创作人员的分工等。
(四)确定约稿关系:方式有口头约定、签订约稿合同。约稿合同的内容:1.出版单位和作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签约因由及时间;2.作品名称、主题内容、结构体裁、篇幅和配图要求、质量要求、交稿时间;3.违约责任4.也可有作品出版后的付酬方法和标准5.出版合同必须在审稿完成后签订6.《稿件一般规格》,参照统一全稿的体例。 三、落实:1.当好作者参谋:1.帮助完善创作计划,鉴定创作信心,选择最佳方案。2.引发创作欲望。3.审读提纲、样稿,提出修改意见2.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工作。
第二章 图书编辑 第一节 审稿与签订出版合同
审稿:广义的审稿是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选择并通过加工整理使决定采用的稿件达到出版水平的编辑活动,包括审读、审改和审定等;
狭义:编辑对稿件进行审读、评价,决定取舍,并对其提出修改要求和建议的活动。 作用:通过把关,决定取舍,提高质量,让有益社会的图书面世,防止低劣作品出版,对社会、读者、作者负责,这是实施选题具体步骤和进行稿件加工整理的前提条件,也是出版工作者担负的最重要的职责,还可发现创作人才,扩大作者队伍。
一、审稿制度(2种):1.国家进行出版行政管理的审稿制度;2.出版单位内部实行的三审制及三级审稿责任制度或三审责任制度。
(一)三审制的基本要求:初审,应由具有编辑职称或举办一定条件的助理编辑人员担任;复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一级的人员担任;终审,应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或由社长、总编辑指定的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人员担任。三个环节缺一不可。三审环节种,任何两个环节的审稿工作不能同时由一人担任。 (二)三审制的程序
初审-复审-终审。由下到上循序递进,前对后负责并以本审计的意见为后一审级的审稿提供基础,后对前制约并以本审计的意见对前一审级的审稿结果做出评判/补充。如不能解决应增加审次/人数。 (三)三审制的作用
特点:1.就程序言:从编辑-编辑室主任-总编的三审制,从下级到上级的递进,兼具服从和制约;2.就目标言:每一审级的工作重点不同,具备后督察前和不同审级相互补充的特点。
作用:以分级社度制度力求保证对于稿件判断、评价的客观性,
最大限度避免由于某级审稿者知识不足和责任心不强和工作疏漏而导致的偏差、失误。 (四)三审制各审级的任务
1.初审:1)在通读全稿的基础上,对稿件政治导向、思想倾向和价值,稿件具体内容、体例、文字等进行全面审查和研究;2)对稿件优缺点进行分析,对稿件质量作出评价,对非组稿应对其社效经效进行预估3)以审稿意见形式表明可否采用,是否需退修、外审等;4)报送复审、终审。
(若退修还要提出退修方案)初审者只有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审读,才能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
2.复审:1)通读;2)对初审者意见进行审核判断,表明自己认同、反对或补充、或存疑态度;3)弥补初审者提出的问题,对不合要求的初审可要求其返工,对退修意见表明态度。
3.终审:1)审查稿件政治导向,是否违法/有悖精神文明建设、社会道德,是否具有学术、文化艺术价值,是否可产生社效经效;2)从本单位出发综合考虑,避免重复出版、毫无特色。
二、外审(本单位无法解决时,将稿件送出本单位以外的专家或有关部门审读) 目的是准确评价,避免错误,以提高图书质量。外审意见只供本社决策者参考,不能作为最终决定。
外审者必须是专业人员。重点解决本单位无法判断的问题。 过程:编辑提出送审报告,经编辑室主任签发提交总编辑室审批。
报告内容包括:原稿和作者基本情况、编辑对原稿看法,需请外审者解决的问题,进行外审的原因、要求,拟请人选、外审费用标准等。 三、稿件质量评价 (一)对内容质量的评价
1.政治性:稿件中的政治立场、观点倾向包括涉及政党、国家、高级领导人、外交、民宗等问题;
a基本要求:以马毛邓为指导,以科发为统领;b不违反党和国家各项具体方针政策; c不含有《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如危害国家等内容的;d不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
2.思想性:稿件中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有时与政治性相联系。基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3.科学性:稿件反映客观失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警惕伪科学。 4.知识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容量与价值。基要:合乎科学。
5.独创性:稿件在内容形式上的创新特点,包括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艺术创新等。 6.稳定性:稿件所包含知识信息的长时效。根据不同学科或领域的实际情况来衡量。 7.艺术性:稿件对读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的程度。构思具有创意,语言文字或艺术手法技巧趋于完美。
(二)对稿件形式质量的评价
1.结构框架:稿件内容层次安排形式。合理的框架有助于突出主题,方便读者把握。 结构框架合理表现为:
1)各部分遵循一定的逻辑,体现系统结构,概述分述关系明确,有明显的层次安排; 2)不矛盾、不重复,详略有别,又互相呼应。 2.行文格式统一:
1)各级标题采用互有区别的格式标志,同级同标;2)各种注释标志应该一致; 3)图片、公式等标注形式一致并符合规范;4)辞书要求凡相同性质的条目都应该具有统一的模式。
3.表述形式:稿件中对语言文字(符合规范)以及量和单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用状况。
1)语言角度:a语言角度:语句规范无残缺,表述准确,符合语体;b文字角度:无错别字,对异体繁体字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异形词用推荐词形,对数字用法应符合国家标准。
2)量和单位:不用市制/英制单位,某些公制单位已更换不宜再用,名称/中文符号和目标读者适应。
四、审稿结论和稿件处理
(一)审稿的三种结论1.接受出版,2.退修(作出结论并提出修改意见),3.退稿。 (二)作出审稿结论的方式
1.作者及稿件的基本情况:作者简介、稿件来源、交稿时间,稿件篇幅、审读基本过程; 2.稿件主要内容:主题/内容概要/形式特点;3.稿件的价值评估和质量判断; 4.审读时的疑点/难点;5.对拟退修的稿件,还应对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三)通知作者
1.对接受出版的,告诉作者,征询对合同要款的意见;2.对退修的,退还原稿,附上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分全局的(观点、见解、重要史料结构体例表现形式等)和局部的(个别提法、出入等)3.退稿。稿件退还,原始载体退还,约稿的要妥善处理好相应事宜。 五、签订出版合同 1.内容包括:
1)双方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签约日期,作品名称;2)作者享有著作权保证; 3)出版权是否专有、改权利所设计的文种、期限、出版发行地域;4)作者审读校样的责任;
5)出版者向作者支付报酬的方式、数量和期限;6)出版权可否转授和转授后的利益分配;
7)作者是否授予电子版本出版权、网络传播权、翻译权修改权等权利;8)图书重印再版报酬;
9)赠送办法和作者优惠构书条件;10)违约责任;11)纠纷解决方式约定(仲裁机关);12)其他. 2.如何签订:
1)由责任编辑代表出版单位与作者协商后起草;2)双方认可;3)出版法定代表人签署;
4)签订。也可以先签一个意向性约稿协议,审稿被接受后再签正式出版合同。
第二节 编辑加工整理及其后续工作
是对已决定采用的稿件再次审核并作修改润饰和规范化处理的活动。
一、编辑加工整理与审稿的关系:签订出版合同后可以开始加工整理;审稿与加工整理不可同时进行;加工整理必须在审稿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整理的对象是经过三审而决定采用的稿件;加工整理的过程中,必须先审核稿件,才能发现缺漏或不足,再做出妥善的修改、润饰、统一等处理。
二、编辑加工整理的内容:原则: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具体内容:消灭差错(首要任务);润饰提高;规范统一;其他工作(核对引文,查对资料、校订译文、推敲标题、撰写、规范辅文)
三、 ☆审定发稿:1)稿件整理:发稿要求“齐清定”,复查稿件;清稿誊抄;检点稿件;编排次序;2)稿件送审:复审:达到要求,做好工作;终审:最后审阅,政治把关;复审终审具体意见:较大改动,个别文字,不同看法;复审终审通过,可交作者再复核3)稿件发出:总编室登记,按计划由出版部门制定、印刷
四、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一)审读校样: 一般采取通读的方式,主要是检查和解决原稿排版后出现的新问题,同时还要加工处理编辑加工整理阶段遗留或者疏忽的问题。
(二)处理作者的修改和校对人员的质疑:编辑对作者在校样上的一般性修改应在自己分析后区别对待:凡是必须的、合理的要就要接受。凡是可改可不改的甚至改错的不予理会;对于作者在校样上所做的重大修改,要更加认真自己的审读和加工,并须经复审者和终审者审核后才能决定取舍,并向作者做必要的说明。
(三)检查付印清样:1、从排版质量角度检查付印清样,察看格式是否统一,该修改的地方是否都已经修改,版心的位置是否平齐,图表是否有污点等等;2.从全书的结构组成角度检查付印清样,察看封面(包括面封、书脊、低封、勒口等)、书名页。插页等结构部件以及出版说明、前言后记、目录、各种附录等辅文的内容是否齐全,与正文相关的内容是否一致。
第三节 图书辅文
图书辅文是图书正文的辅助文字(目录、序、跋、凡例、注释、附录、索引等)。
一、作用与种类
(一)作用:保证图书的完整性;强化图书的功能;指导购买和阅读;有利于检索的准确快捷。 (二)种类:
1.识别性辅文:1)封面文字(面封、书脊、底封文字),2)书名页文字(扉页版权页、附书名页)。
2.介绍性辅文:1)内容提要,2)作者简介,3)封面宣传语
3.说明性辅文:1)出版前言,从出版社角度说明情况,包括出书目的、编撰体例、整理过程等;
2)序、前言,多用于学术、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自/他/代/原/译/修订版序;b前言(引言、前记、写在前面),多用于教材和演绎作品。
3)凡例:亦称发凡/例言,一般置于目录后、正文前,多用于工具书、地图册等;
4)跋、后记:放在书末,相对序、前言而言的; 5)译后记:只用于翻译图书,在该译书无译序等时,可代替译序对进行原作评介;
6)出版后记:编后记,印在全书最后,出版社角度,无前言可代前言,有则补充。
4.检索性辅文:1)目录,一般由作者编制,编辑核对补充,也可由责编编制;
2)索引,有时由作者完成,有经验的编辑可做更好。
5.参考性辅文:1)注释:脚注、文后注、呼应注、译注、自注、原注、编者注; 2)参考文献表:a与正文所引文字等直接相关;b没直
接引用但借鉴过的文献列表;
3)名词解释:对文中一些专门名词的说明,多用于科普、翻译类图书;
4)译名对照表:中外人名、地名、事物等对照列出; 5)大事年表(全面/详略得当、简洁/易参考)6)各种
附录(简明/可靠/新颖/实用)
6.其他辅文:口号页文字、呈献页文字、题词页文字、勘误表等 二、编辑与图书辅文
(一)选择辅文设置,(二)选择辅文作者。
(三)审读加工辅文:1.立意正确适当,2.评价准确实际,3.资料准确无误,4.方法科学简便,5.行文简明精到。
第五节 图书重印和再版
一、概念和意义
(一)重印的概念:重印是图书第一次印刷后,没有改动或改动甚少的再次印刷; 特点:重印时开本、书号、版式均不变,但封面、扉页可以重新设计; 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一般不变,若定价调整则须在原条码后加上附加码。 重印应在版本记录中标明印次,美重印一次记录一次,逐次累计。
意义:1.及时满足社会的需要,2符合最佳经济效益原作,3可以不断提高图书质量。 (二)再版的概念:对原书作较大修改后重新排版印制。
特点:进行较大修改,有时甚至是脱胎换骨;有的标明有的不标明“修订本”; 再版的图书照原样再印或略作小改动再印,称为再版书重印。
意义:1.是文化积累的重要方式,2.是图书更新的重要途径,3.提升图书的使用价值,4.能使出版资源得到深度开发,5.能打造图书的品牌。
二、重印再版条件:1.首要条件是图书的高质量所引发的不间断的读者需求; 2.再版不同于重印之处还在于需作者配合这个重要条件;
3.决策者对本单位人力、财力、物力等条件作周密的考虑,妥善作出安排。 三、程序
(一)重印程序:1. 查验出版合同,2.进行 市场调查,3提出重印报告,4.审读重印书(三审制),5.办理重印发稿手续:责编填单、三审、交总编室登记后发出版部门,安排印制。
(二)再版程序:与初版书大同小异。同:审稿起的各个编辑环节,异:审稿之前的各个环节。
修订工作一般由作者承担,编辑与修订者共同制订修订方案/原则/重点,集体论证后实施;
出版单位接到再版稿后,应按照出版书的要求审稿、编辑加工整理和审定发稿。 四、重版率:全年出书种数中重印与再版书种数之和所占的比例,是衡量一个出版单位办得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重印和再版的书越多,利润相对越高,经济效益也就越好。
第三章 期刊出版 第一节 期刊概述
一、期刊的定义和构成要素
定义:期刊又称杂志。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季、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质为载体的,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要素:1.有一个稳定的名称;2.连续出版;3.以卷期年等顺序编号;4.以纸为载体,装订成册。
另,一般不修订再版,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通常有多名作者的作品汇编而成。 二、期刊的媒体特点
(一)期刊与报纸比较:1.外在形态:我国期刊常用的开本有A4、大16开、16开、B5、大32开和32开等,报纸一般对开或者4开为多;2.出版周期:比报纸长;3.新闻时效:弱于报纸;4.内在容量:一般大于报纸;5.版面风格:期刊版面流畅,注重前后衔接。 (二)期刊与图书的比较:1.延续性;2.实效性;3.节奏性;4.一次性;5.定向性。
第二节 国家关于期刊的管理规定
一、关于创办期刊的规定:须按规定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1.总署给批准创办的期刊颁发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2.主办单位持总署的批准文件到省局领取并填写《期刊出版登记表》,省局审核登记表后,向主办单位发放《期刊出版许可证》;
3.主办单位持《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依法领取营业执照。 4.两个或以上单位合办期刊,须定一个主要主办单位负责办理,出版和主办单位须在同一行政区域;
5.一个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只能对应出版一种期刊。 二、关于期刊发行范围的规定: 1.公开发行:可向国内外公开征订发行;
2.内部发行:只能在境内按主管单位确定的范围征订、发行,不得在社会上公开征订、陈列、销售。
公开发行的期刊,主办单位可向ISSN中国国家中心申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并向新闻出版总署条码中心申领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条码。 三、关于期刊变更登记的规定
1.期刊变更刊期:自2004年1月期,总署将部分审批权委托给报刊登记地省局代理审批,审批结果需报总署备案;但刊期变更为一周或更短,仍由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2.变更开本、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在同一登记地内变更地址,须经主办单位审核同意后,向省局备案;
3.期刊休刊:须向省局备案并说明休刊理由和期限。超过一年由总署撤销许可证,省局注销登记。
四、关于期刊刊号的规定(刊号: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的习称)
(一)刊号的结构:由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组成。 1.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由“ISSN”为前缀的8位数字组成。ISSN XXXX-XXXX; 前缀与8数字间空半字,分两段,中间“-”隔开,前7位为数字序号,最后1位为计算机校验码;
2.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以“CN”为前缀,由6位数字以及分类号组成,可以简称“CN号”。
前缀与数字空半字。6位数字分2段,中间用“-”隔开。前段2位数字为地区号,依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中数字码前2位给出;后段4位数字为地区连续出版物的序号。
分类号用以说明连续出版物的主要学科范畴,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基本大类给出,一般用1个字母表示;但科技文教类按二级类目给出,故用2个字母加1个数字表示,用斜线“/”隔开。 (二)刊号的使用
1.刊号的分配原则是一刊一号。期刊无论是更改看门或初版地,还是更改载体形势,都须重新申请刊号;
2.分配给期刊的刊号不得用于出版图书或者其他出版物;
3.刊号两部分可以合在一起印刷,置于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两个部分分两行印刷,以一横线隔开。
4.刊号两部分页可分开印刷:ISSN应印于面封右上角、版本记录页,也可与条码一起印刷。CN刊号独立印刷时,应印于版本记录页和底封下方。 五、关于期刊出版的规定 (一)关于期刊的编辑活动
1.除发表原创作品外,还可以依照著作权法,转载/摘编其他包括上已公开发表的作品,但必须注明作者姓名和最初登载改作品的报刊名称/期号。公开发行期刊不得转载内部发行的出版物内容;
2.期刊出版单位应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专职主编和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负责具体的编辑工作。如何情况下都不得擅自转让编辑出版权,不得出卖、出租、转让本单位名称及所出版期刊的刊号、名称、版面,不得转借、出租许可证;
3.期刊采编业务与经营业务必须严格分开,期刊广告限于在合法授权范围内开展广告经营、代理业务,不得参与采访、编辑等出版活动;
4.具有采编业务的期刊社在登记地以外的地区设立记者站,参照总署《报社记者站管理办法》的规定,须报经拟设机构所在地省局批准;
5.期刊刊载内容不真实或不公正的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其出版单位应当公开予以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6.期刊出版单位如需与境外出版机构开展合作出版项目,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二)关于期刊标准化标志:由表示其属性的文字项目构成。
1.版本记录与刊号:须在底封或目录页上刊载版本记录,包括名称、主管单位、主办单位、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出版日期、主编姓名、发行范围、定价、刊号,《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
2.刊名与顺序号:须在面封醒目位置刊载名称和年、月、期卷等顺序号,刊名以外的其他文字不得比刊名更明显。不得以要目代替刊名,也不得以总期号代替年、月、期号; (三)关于出版增刊
1.可出版增刊,每种期刊每年可出版两期增刊;
2.增刊须由期刊的主办单位经主管单位审核同意后报请省局审批,须写明拟出增刊文章编目、印数、定价、出版时间、印刷单位。申请获得批准的,由省局发给一次性增刊准印证;
3.增刊的内容须符合正刊的业务范围,须与正刊的开本发行范围相一致;
4.增刊的版本记录中除须刊印名称、刊号等正刊必备项目外,还须印增刊许可证号,注明增刊;
(四)关于出版合订本
期刊合订本不得对内容另行编排,须按原期刊出版顺序装订,并在其面封明显位置标明合订本。
六、关于期刊广告经营的规定 (一)对发布广告的规定
1.须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经批准后才可经营;
2.期刊发布广告之前,出版单位应审查广告客户是否具有发布资格;
3.严禁利用发布新闻的形式刊登广告,发布广告应有广告标记,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应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4.广告用语应当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不得单独使用外文; 5.期刊每年刊载公益广告的版面应不少于商业广告的3%; 6.酒类广告的刊载煤气不得超过两条,并不得置于面封。 (二)刊载内容的规定
1.不得保护违反国家法律的内容,诽谤性内容,有损我国民族尊严以及反动淫秽、迷信的内容;
2.严禁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和声誉做广告或变相做广告; 3.禁止刊载或变相刊载烟草制品广告;
4.广告宣传不得使用有损国格的言语,不迎合低级趣味,严禁用凶杀色情图片招徕读者; 5.凡有虚假不实成分、不正当竞争受到或主管单位部门明令禁止的词语等,一律不得刊登。
第三节 期刊的市场定位
一、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1.从主观上说:有助于刊物以最佳方式进入市场,迅速赢得读者关注,形成鲜明个性/塑造独特形象;
2.从客观上说:其关系到精神文化产品社效,期刊品种结构合理布局,出版物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市场定位的要素
(一)内容定位:需求原则/优势原则/差异原则;
(二)读者定位:1.自然条件:读者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生理特征及其所处地理环境等;
2.社会条件:读者文化程度、经济水平、职业、主要、社会地位/所属社会阶层等; 3.心理条件:读者心理需求,如情感、习惯、追求、趣味、爱好等。不断联系。 (三)风格定位:期刊在内容形态方面要体现自己独有的特色,能有力吸引自己选定的读者。
1.保持期刊内容的个性魅力:a突出特点,让特点上升为风格;
b坚定执行编辑方针,不为市场一时变化左右;
c关注社会生活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增强期刊形态的鲜明特色:封面装帧、版式设计等;
3.品牌期刊要有独特的风格设计:对凸现自我特色的内容风格要有执着追求。
a选用恰如其分的标志色;
b选用富有表现力的标志字符;
c选择与期刊总体风格相符的标志图
案。
三、市场定位的途径
(一)通过调查确定市场定位:方法有多种多样:
1.按调查方式分:问卷调查法、征订调查法、观察调查法、试刊调查法; 2.按调查范围分:普查法、抽样调查法、间接调查法、典型调查法; (二)通过试刊校正市场定位
出版试刊试在保持本刊物的性质和宗旨不变更的前提下,对新办期刊的具体内容设置、形势设计进行探索。要充分体现特色,办成自我最好的宣传品,并有效开展试销工作。
(三)通过改刊调整市场定位:首先表现为改刊名,通过对期刊的内容与形势进行彻底的改革,从而寻找新的市场定位,应该是改刊的真正目的。必须按照新办刊的要求报请新闻出版总署审批。
第四节 期刊的编辑工作
一、期刊编辑工作的总体特点
(一)主体性策划:创刊前,清醒认识为何办刊及办什么样的刊,创刊后,刊物宗旨、市场定位、基本风格、形态、读者对象范围,都要靠编辑一贯坚持把握,编辑应充分发挥知识才能、判断能力等,西哦女冠题材范围、内容重点、手法、层次等方面选择和刊登作品;
(二)结构性组配:根据稿件内在联系或外在联系分别组成若干板块,放入相应的栏目。或根据栏目选配稿件。常常是编辑水平高下的集中体现。 (三)时效性要求
1.内容策划要与社会同步。从宏观看,要在保持宗旨情况下,与时俱进的翻印不过社经与政发展等;从微观看,具体组配稿件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预测读者阅读趣味。热点。
2.工作安排要有周期性节奏:确定审稿、加工整理、审定发稿、校样处理、签发付印等各环节安排;在时间安排上要留有一定余地,以便将内容策划、与读作者联系等穿插进行。
二、期刊的内容策划:一般包括栏目设计、专题策划和作品组配等。
(一)栏目设计(栏目:在内容上/表现形式上体现一定特色,并有一个提示性/概括性明称的板块)
1.栏目的作用:1)栏目可以使期刊眉目清楚、条理明晰,让读者一目了然,阅读方便; 2)栏目可以使独立的各篇体现处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内在联系,塑造期刊整体形象;
3)别具一格的栏目还可以强化期刊个性,展现编辑智慧,吸引读者阅读。
2.栏目设计的要求:1)符合宗旨,体现特色;2)点面结合,结构合理; 3)既要稳定,又求创新;4)名称简明,内容贴切。
(二)专题策划:为了产生较为深远的社会影响而围绕同一主题组织一组作品推出。是编辑的经常性的工作。
(三)作品组配:1.突出重点,2.合理布局,3.控制总量(总字数、篇数),4.前后呼应。
三、☆期刊的组稿、审稿和编辑加工整理 (一)期刊的组稿
1)组稿对象更广泛:社会征稿多,作者数量多 2)组稿过程灵活高效:
由于期刊稿件篇幅小、结构相对简单,一般不需作者提供编撰大纲和样稿
(二)期刊的审稿:期刊的稿件审读要求:1)符合期刊宗旨和定位2)把握栏目风格 3)注重时效性4)弘扬创造性5)考虑稿件篇幅 (三)处理页面余缺
1.抽稿:从已排版的校样中整篇地删除文章,应在最近的后续期刊中恢复登载。
其要求是页面基本符合要求,二是抽掉该稿不会对本期整体结构造成重大损害。
2.转页:将某文章末尾文字转到另外一个页面。影响阅读兴致,尽量避免采用。 3.缩行:对某段文字标点等调整减少行数,有时也可删除若干不影响内容的文字。 4.增稿:增补新的文章。
5.补白:增加短文章补足页面的空白。
四、期刊的稿件管理:(一)认真处理来稿:1.及时登记,2及时审读,3及时答复; (二)保持适当储备:1.总量要适当2类型要均衡3灵活调控稿件储备量。
第五节 学术期刊的编辑规范化要求
一、文摘及关键词的要求
文摘和关键词通常应该由作者提供,由编辑根据规范化标准对他们进行审核和加工整理。
(一)文摘:1.种类:报道性(400字)、指示性(200字)、报道-指示性文摘(400字)。 2.撰写要求
1)要客观地反映文章内容。不应是正文的补充/注释/总结,也不可加进文章内容以外的解释或评论;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要着重反映文章的新内容和特别强调的观点; 3)要排除在本专业领域内已成常识性或科普性的内容; 4)要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主语”; 5)结构要严谨,表达要简明,语义要确切。一般不分段; 6)向国外发行的期刊,可以附外文文摘。
(二)关键词:1.叙词:取自统一的叙词表,是经规范化处理的词,同一主题叙词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完全一致的表达形式;2.自由词:直接抽自文章的标题或正文,多数刊物采用自由词标引。 二、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 (一)参考文献标注体系:
1.顺序编码制:按它们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以上标形式放在引文之后;相应参考文献表中,各文献按序号依次编排; 2.著者-出版年制:只有在作者名后的圆括号内标明文献出版年份,如未列作者名则在引文后括号内标明作者名和出版年份,同一作者同年出版文献不止一篇的,在年份后加abcd等作区分;相应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各篇文献按文种依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种的顺序分列,次按作者姓名和出版年份依次编排。 (二)参考文献表的著录项目与格式
著者-出版年制与顺序编码制基本相同,仅将出版年调到著者之后,并用“.”隔开。
1.专著: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2.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 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任选)//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其他题名信息.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d的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3.连续出版物
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其他责任者(任选).年,卷(期)-年,卷(期).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4.连续出版物中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连续出版物题名:其他题名信息,年,卷(期):页码[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5.专利文献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引用日期(联机文献必备,其他文献任选)].获取和访问路径(联机文献必备). (三)有关参考文献著录的一些细则说明
1.主要责任者:即“作者”著作者、编纂者、报告撰写者等,专利申请所有者也在其列;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形式,外国作者可用缩写,中译名可只录其姓,超过3个,只著录前3,加等。
2.题名:书名、刊名、报纸名、从文集或连续出版物析出的文章名、专利名等。其他题名信息指副书名,副标题等。多个题名的,可著录两个处于显要位置的题名。 3.版本:用阿拉伯数字、序数缩写形式或其他。第一版的文献不著录版本项,古籍版本可著录写本抄本、刻本,活字本等。
4.卷、期、年、月:完整的连续出版物的要著录首卷与末卷的卷期年月,未出齐的,只著录首卷。 5.标志符号:
. ——用于题名,析出文献题名,版本项,出版项,出处项,连续出版物的卷、期、年、月,专利文献的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项,联机文献的获取和访问路径项,著者-出版年中的出版年项之前;
:——用于其他题名项,出版者项,引文页码项,析出文献的页码项,专利国别项之前;
,——用于同一著作方式的责任者项,出版年项,报刊卷期标志中的年份、卷号项,专利号项,科技报告号项之前,以及“等”、“译”字样之前; // ——用于专著中的析出文献出处项(专著主要责任者)之前;
()——用于置放期刊的期号,报纸的版次,电子文献更新或修改日期,非公元纪年; [ ] ——用于放置文献序号,文献类型标志,电子文献的引用日期,自拟的其他信息; / ——用于和期的期号之间;
- ——用于起讫序号或页码之间。
第六节 期刊的广告经营
一、期刊与广告的关系
(一)广告是期刊的经济来源之一;
(二)期刊媒体特色对广告效果的影响:1期刊有比较固定的读者;2阅读率较高;3注重用纸精美,保真度较好;4保存期较长,因而广告的时效较长。 二、广告经营原则
(一)依法经营广告业务,(二)维护读者利益,(三)保持期刊风格, (四)对广告客户负责:1.帮助客户发布广告,2.真诚对待客户。 三、期刊的广告策略
(一)合理定价:1.期刊定价合理,2.广告定价合理;
(二)巧分版面:注意力高低:面封、底封、封二、封三、内页,右高于左,上半版优于下半版;
(三)精细策划:1.专题广告策划,2.系列广告策划; (四)增强创意。
四、广告与期刊的发行量、成本、利润的关系 期刊利润=销售利润+广告收入,但两者表现不平衡。
办刊人应该努力寻找销售利润、广告收入以及发行量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处于动态良性发展中。 五、期刊发行量认证
1.该机构能向会员提供精确的期刊发行数量和读者质量数据,并对接受认证的媒体进行长期的连续跟踪,提供数年的发行数据和发行趋势分析报告,期刊社可根据此数据制定广告价格;
2.实行该认证有利于建立科学的期刊评价体系;
3有利于开展正常的广告经营。国际上较为通行的是美国ABC体系和BPA体系。 1963年,国际发行量认证局联合会诞生,标志发行量认证已得世界认可,我国于2005年4月成立。
第四章 书刊整体设计 第一节 书刊形态设计
※图书的争议设计也要严格执行责任设计编辑、编辑室主任、社长或总编辑三级审核制度。由文字编辑、美术编辑、技术编辑共同完成。
一、书刊开本的选择:制约开本的选择因素:1.书刊性质、门类和用途2.图表公式的繁简、大小3.文字结构和编排体裁4.版面字数的多少、篇幅大小 5.材料的合理使用6.丛书、套书及期刊的形式统一7.读者对象的特点
大型开本——画册、图集。 较大的中型开本——经典著作和学术著作、大型工具书、高等教育教材、刊物等。 较小的中型开本——通俗读物、中小学教材等。 小型开本——儿童读物、小型工具书、连环画等 (一) 图书开本的选择 ·大型图书——16开
·政治、学术理论——小16开;大32开 ·普及型图书,青少年辅助读物——32开 ·科技类和文学类——大32开 ·诗词类文艺图书——长32开
·篇幅短、携带方便图书——大、小64开 (二) 期刊开本的选择
·正规开本——A4,大16开,16开 ·有大图片的画刊——8开
·文字普及型期刊——32开,大32开
·文化生活类——特殊开本(12开,18开,24开等)
二、书刊结构部件的选择:考虑因素:书刊的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可提供的材料与工艺
(一)图书结构部件的选择 环衬;护封;书签带;藏书票 ·各部件著录项目:底封;扉页
·各部件在书中的位置:附书名页;版权页 (二)期刊结构部件的选择
·文化生活类——活泼变化,广告插页 ·政治理论类——端庄严肃,不设广告 【补充初级知识】
1.书刊的必备部件:任何书刊都不可或缺的结构组成部分。指书心、封面、主书名页。 1)书心:书心是图书的主体,是承载内文( 包括正文及部分辅文如序言、前言、后记、索引等等) 的部分。 书心的形成:一定规格的纸张→两面印刷→折页→帖→若干书帖套帖(如骑马订)或叠帖(如锁线订、胶订、锁线胶订)→订、装→书心。书心必不可少目录页,但一般不包括书名页。 书心的设计取决于对订书方式的选择。
2)封面(书皮,封皮、书壳、封壳):封面是图书的外表部分,它包在书心和书名页(或环衬、插页等可选结构部件)外面起保护作用,用纸较厚,并印有装帧性图文。封面包括封一(面封 、前封面)、封二(封里)、 封三(底封里)、封四(底封、底封面) 和书脊(脊封) 五个部分。软质纸封面还可带有前、后勒口。书壳(封壳)是用硬质材料(纸板)加上纸、织物等材料制作的,质地较硬且略大于书心,保护作用强。 封面所标示的种种图书属性包括:
⑴面封——书名、副书名、作者名(以及译者名,下同)和出版者名,多卷书的卷次,汉字书名的汉语拼音,丛书的丛书名,翻译图书在原作者名前注明国籍。 ⑵书脊——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书脊均应印有:
☉一般图书——主书名和出版者名(或出版者logo);空间允许:作者名,并列书名(副书名),其他内容
☉多卷书——该书的总名称、分卷号和出版者名,但不列分卷名称。
☉丛书等系列书——本册名称和出版者名,空间允许:总书名和册号。 ⑶底封——确定设有书号、条码和定价,可增加著录编辑、校对、整体设计责任人员名单等。
⑷封二、封三——一般保持空白,也可根据整体设计的需要,设置一些文字(尤其是图书宣传文字)、装饰图案等。
⑸前、后勒口——既可以保持空白,也可以放置作者肖像、作者简介、内容提要、故事梗概、丛书目录、图书宣传文字等。 3)主书名页
书名页:图书正文之前载有完整书名信息的书页,包括主书名页(必备结构部件)和附书名页(可选用的结构部件)。主书名页是指载有本册图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等内容的书页,一般用纸比封面薄而比正文厚。位置:主书名页应置于书心、插页前,它包括扉页和版本记录页两个部分。
扉页( 内封): 位于主书名页的正面(即单码面)。它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包括正书名、并列书名及其他书名信息)、作者和出版者的信息。⑵版本记录页(版权页) 位于主书名页的背面(即双码面),它提供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版本记录。 版权说明:对本图书著作权的归属作出明示。
版权符号?-著作权人名称-首次出版年份(本版的出版年份) 排印在版本记录页的上部位置。
②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又称“CIP(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数据” 应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中部位置,分为四个段落: a.标题。标明“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b.著录数据; c.检索数据;
d.其他注记,内容按编目工作需要而定。 各段落之间均空一行。
CIP数据由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中心核发。
③版本记录:置于版本记录页的下部位置,应该提供CIP数据未包含的出版责任人记录、出版发行者说明、载体形态记录、印刷发行记录等项目。
☉出版责任人记录: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和其他有关责任人。
☉出版发行者说明:出版者、排版印刷者和装订者、发行者(全称);出版者详细地址及邮编,也可加注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地址或因特网网址。
☉载体形态记录:图书开本及其幅面尺寸、印张数、字数、附件的类型与数量。 ☉印刷发行记录:第一版、本版、本次印刷的时间,印数和定价。 书名、并列书名、作者名、中国标准书号 因印制装订存在质量问题而退换图书的联系方式
2.书刊的可选用结构部件:可按照书刊的性质和用途进行选择。
1)环衬:设置在封面(封壳)与书心(及书名页)之间的衬纸,以两页相连环的形式被 使用,故叫“环衬” 。前后环衬配对,多用于精装书
2)附书名页: 列载多卷书、丛书、翻译书、多语种书的书名、作者、出版者等信息的书页,用纸一般与主书名页相同。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通常在与扉页相对的双数页码面著录相关项目;必要时也可以使用附书名页的单数页码面或增加附书名页的数量。也有常利用前环衬与扉页相对的页面作为附书名页的。
3)插页:是印有与书刊内容相关的图片、图像或者题词、献词等文字的书页。一般设在主书名页后、书心前,也可置于书心后。集合型插页;分散型插页。
4)护封(讲究的精装本):是包在硬质封面(或厚纸封面)外的包纸。高度与书相等,长度能包裹封面的面封、书脊和底封,并在两边各有向里折进的勒口。精装与软精装书用。保护封面;雅致美感
5)函套 (经典图书,特殊意义): ⑴书函:是我国传统书籍护装物。四合套 : 外 露 书首、书根 , 仅包 裹 书籍 前后 左 右 四 面 。 六 合 套 :书籍 前后 左 右 上 下 六 面 全 被 包 裹 。 ⑵书套:一侧开口的硬质纸盒。 6.其他部件
⑴辑封:书刊正文页内标明“ 篇”“ 辑” 名称的书页。可占一页亦可占一面。 ⑵腰封(书腰纸):即包勒在封面腰部的有一定宽度的纸带,纸带上可印与该
书刊相关的宣传、推介性图文。
⑶书签带 :将织物细带一端粘连在书心的天头脊上,另一端不加固定,起书签作用 。
⑷藏书票 :专门夹在某些书刊中的美术作品小型张,其作用是纪念某一书刊出
版发行,也可供爱好者收藏。
三、书刊装订样式的选择 (一)图书装订样式设计
·影响因素:图书性质类别、篇幅、用途、读者对象及可提供的材料、工艺等。 ·可根据情况选择精装、平装、骑马订、线装、散页装 ·精装要选择书脊形状——圆;平 对装订样式的选择:
·精装:较大篇幅的经典著作、学术性著作、中高档画册等,多采用考究程度不等的精装样式;
·平装:一般的通俗读物、少儿读物、教科书、生活类用书等; ·骑马订:页数不多 ·线装:考究的古籍图书;
·散页装:教育类挂图和美术小品集。 (二)期刊装订样式的选择
·影响因素:期刊用纸种类;书页数量多少。
·可根据情况选择平装和骑马订装;合订珍藏本可选用精装。
·骑马订装:胶版纸,≤48页;铜版纸, ≤ 32页(也可平装,但成本高、周期长) 【补充初级知识】
书刊装订样式,是用不同装帧材料和装订工艺制作的书刊所呈现的外观形态。对书刊进行装帧设计,必须先选择装订样式,然后再根据书刊的特点确定订书方式。 1 .平装(简装):整本书由软质纸封面、书名页和书心(有时还有其他非必备部件)构成,可分为:普通平装和勒口平装;可作覆膜处理,多用于勒口平装书。
2.精装:最大特点在于封面的用料和印刷、加工工艺。一般由纸板及软质纸或织物制成的书壳、环衬、书名页、插页和书心构成,比平装考究、精致。三种精装样式都有圆脊和平脊两种形态。
精装书的装订方法一般采用锁线订、胶背订、锁线胶背订。精装和平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无环衬。
3.线装: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和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的装订样式。线装的装订形态是从不用线订的卷轴装、经折装、龙鳞装、包背装、蝴蝶装等形态发展而来。
线装主要用于我国古籍类书刊,也为其他书刊装帧设计所借鉴。
4.散页装:书刊的书页以单页状态装在专用纸袋或纸盒内。是一种卡片式或挂图式书刊,多具欣赏或示意功能。多用于教育类、艺术类书刊。
5.骑马订装:装订位置在书页折缝中间,加铁丝订,钩锁成本。没有书脊,不用包封面,工艺简单,出书快,生产效率高,成本低,纸张利用率高,阅读时可完全摊开,书页必须配成双数。
第二节 书刊美术设计
运用美术创作手段为书刊形式所作的艺术构思。根据:书刊的性质和内容;书刊装帧的整体需要;装帧艺术创作规律。书刊美术设计的结果是产生一件享有著作权保护的工艺美术作品。原则:实用、美观、经济。
一、书刊美术设计的特点:两个“统一”与两个“结合” 1.从属性与独立性相统一 2.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 3.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4.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二、书刊美术设计的手段:是以一定物质材料和技术手段为基础的艺术创作。 (一)艺术的手段:运用各种要素,创作艺术作品(封面设计)
(二)技术的手段: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文字、图形、图像进行处理,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三)材料与印刷工艺的手段:使用适宜的材料,以一定工艺和手法,体现精致气派的艺术效果。
三、书刊美术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图书美术设计的内容:封面、扉页,有时还有护封、腰封、环衬、衬页、插图、函套等。
1.封面和护封――主体工程:增加图书外形美观,体现审美价值,给人强烈视觉冲击。凸现图书的性质和主题的内涵,体现独特的风格。 (1)面封设计: ·主书名:较大字号 ·副书名:字号小于主书名
·作者姓名:字号小于副书名;两人以上,姓名之间空1字;翻译图书原作者前括号内注明国籍
·出版者名称:出版单位专用的标准体,字号小于或等于作者姓名;图案标志一般加在名称之前或之上
·面封文字横排:主书名、副书名、作者自上而下依次排在上半部,出版者排在下方靠近书根处
·面封文字竖排:主书名、副书名、作者自右而左依次排在右半部,出版者排在书脊旁靠近书根处
·主书名与副书名的位次不能颠倒 (2)底封设计 ·考虑整体效果 ·底封与面封相呼应
·右下角:中国标准书号,条码,定价
·左上角或适当位置:责编、装帧设计、责任校对、责任技术编辑 ·丛书目录、新书预告、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等 (3)书脊设计 ·与面封、底封协调
·书脊——宽度大于或等于5毫米的书脊均应印有:主书名和出版者名(或出版者图案标志);空间允许:作者名 ·文字字形大小根据书脊宽度设计
·色彩、字体与面封底封协调,留有一定空白 ·系列书、多卷书书脊上文字排列方向整齐划一 (4)封二、封三设计 ·一般为空白
·或与扉页一体,或与面封底封呼应 ·有些系列书将各册书名印在封三 (5)护封与勒口设计 1)护封 图书最外层
面封:书名、出版者名、作者名 右下角:中国标准书号,条码定价 勒口一般无文字,底纹与护封面同 2)平装书的勒口 与封面协调
可以放置作者简介及照片、内容提要,责任编辑、装帧设计、责任校对、责任技术编辑等。
印有文字的,可将封面底纹延伸一段,其余变浅;无文字的,可将封面底纹延伸铺满。 2.环衬、衬页、扉页、插页等:具有结构性的装饰作用。设计应体现其自身的结构性的特点; 注意与封面、护封的补充、映衬、联系和主次区别;与图书整体形象和谐、一致。
3.函套:装帧材料的选用,印刷、加工工艺的规定,形状与配饰设计(如书名标志、花纹烫印及徽记镶嵌等)
(二)期刊美术设计的内容 1.封面设计 (1)面封
·刊名、顺序编号(出版日期)的字体、字号、位置必须在面封上最突出醒目,相对固定
·刊名:样式大方,富有个性。
·刊号:显著固定位置,ISSN面封右上角,CN一般与其一起,ISSN条码优先位置在面封左下角
·面封信息多,与内容协调,各期变化,符合刊物特点
(2)底封:不一定与面封呼应,必须等在CN号,右下角定价,ISSN条码如未登载在面封上,则在右下角登载,如未设目次页,可以将目次表置于底封。也可等在广告或宣传刊物文字
(3)封二、封三设计:刊登广告,放置图片,放置目次表,可视为独立但要,重要性仅次于面封
2.广告插页:在期刊美术设计中很重要。图案、文字内容的选择要符合我国广告法的规定;
设计效果既要得到广告商的认可,又要吸引读者。
(三)书刊美术设计的要求:具有造型艺术的共性与书刊装帧艺术的个性,具体体现在不同类型的书刊对美术设计的不同要求中。
1.社科类书刊的要求:具有理性色彩和论述性质、美术设计的特点——着意在, 具体内容与抽象概括的对立, 统一中体现独特的风格。
2.文学类书刊的要求:装帧设计的特点及风格因体裁、内容、作者国籍、时代的不同而丰富多彩,多以文本特定的艺术趣味为参照系。以红色为主色,垂直构图,具有传统韵味的图形,准确表达了主题
3.科技类书刊的要求:要体现出科技读物的理性色彩, 力求严谨大方简练,取得生动, 而明晰的视觉效果。
4.艺术类书刊的要求:不论是普通型还是豪华型,美术设计都要体现其审美个性,做到形与质的高度和谐。
5.少儿类书刊的要求:应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按照他们的视觉审美需要,结合书籍内容来进行设计,力求生动活泼。
6.古籍类书籍的要求:古朴、典雅,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丰厚感
7.辞书类书刊的要求:既有信息密集、表述准确、行文严谨的共性,又有综合性或专业性强、学科分类严密的特点。美术设计要突出深博、厚重的风格,简约往往是它们的共性。
第三节 书刊表面整饰设计
对书心用纸、书刊装帧工艺材料与整饰加工工艺的搭配选择。 一、书心用纸选择 根据书刊性质选择
大部分:胶印书刊纸,胶版印刷纸 工具书:字典纸
中高档(文艺类)图书:轻质印刷纸
以图为主的画册、期刊:涂布美术印刷纸(铜版纸),轻量涂布纸 二、装帧工艺材料的类别及选择 专门的装帧工艺材料;民族风格原材料
材料选用原则:坚实、轻便、防潮、符合环保要求 1、按用途分类
封面、环衬类材料;封壳类材料; 烫印类材料;其他材料 2、按材质分类
织物材料:棉(一般);麻(画册);丝(高档);化纤(一般) ——精装本封面常用
特种纸张:丝光铜版纸;轻质纸;幻彩系列;花纹纸;其他品种
——使用最多、范围最广;封面、环衬、书名页,函套、宣传广告、书签、腰封 塑料:软塑料(封面);透明塑料薄膜(包封,贴面) 其他材料
三、表面整饰加工工艺的种类(新增) 1、上光工艺:热固化;紫外线固化 2、覆膜工艺:光膜;亚光膜 3、压痕工艺:凹凸;浮雕
4、特种印刷工艺:烫印;立体;磁性;浮凸 四、表面整饰加工方案设计的要求
结合工艺材料的运用来选择合适的表面整饰加工工艺,还要考虑书刊的生产成本。 1、对书刊内容与市场需求的考虑
珍藏类书刊、价值高的学术书刊、成套大型工具书——装帧高贵化、精品化,凹凸压痕、浮雕压痕等。
普及型礼品书——烫印、凹凸压痕
儿童书刊——耐磨耐污,色彩鲜艳(幻彩、花纹纸等) 大众书刊——不宜多用高档材料和特种印刷工艺 2、对材料与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属性的考虑 加工工艺与材料是否匹配 特种纸张与精细要素
织物材料与简洁设计,凹凸压痕和烫印
了解工艺属性,发挥装帧材料和工艺技术的潜力 3、对生产成本的考虑 适当选用特种印刷工艺
第四节 书刊版心规格设计
其形式美感应遵循绘画、书法中“计白当黑”的道理 ,注意在统一、和谐中有变化。“天”与“地”的关系,整体的黑白关系都是设计的要点。 一、版心大小的设计
版心尺寸与周空大小互相制约。
版心的大小,要根据书刊的性质、种类和既定开本来选择确定。实用、通俗、经济型:版心不宜过小,休闲、美术、随笔、诗歌类:版心可稍小。
书刊正文部分全部页面版心必须大小一致,但辅文部分可以与正文部分不完全相同。 二、版心位置的设计
周空设计是向版面注入生机的一种有效表现手段。按照周空白边的大小变化,版心在版面上的位置有以下几种:
一般书刊版心位置是左右居中略偏下,即“天大地小”(1.4:1)。有的超版心或出血,适用于摄影集、画册等艺术观赏类书。 版心安排需根据内容而定
设计订口尺寸应根据订书方法考虑订缝占的空间和合面上的订口大小不能与其他页面一模一样
三、版面字数的设计
确定每行所排字数和每面的行数,从而对一部书稿的页面数有个大致的估量,以便于确定总印张数和书脊的宽度。
1.每行字数与版心的宽度(毫米)的关系。
在字间距正常情况下:字数=版心宽度÷每字宽度(毫米) =版心宽度÷(0.35×磅数)
所以,版心宽度=字数×每字宽度=字数×( 0.35×磅数) 相等公式:行数=(版心高度+行距高) ÷(字高+行距高) 2.每面行数与版心高度的关系。
在正常情况下,行与行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行距,否则难以阅读。所以计算版心高度除了要考虑每个字的高度外,还必须考虑行距高度(每级行距也为0.35毫米),且行距数必然比文字行数小1。
一行高度=字高+行距高,最后一行不计行距,只有字高。 3.字间距和行距大小的选择与计算。
字间距多用标准值,某些情况可扩大,根据其他数据计算字间距与行距。 4.版面字数与书脊宽度的关系 正文总字数/版面字数=正文页面数 正文页面数+辅文页面数=总页面数 计算总页面数时必须加上空白页
胶版纸书脊宽度≈0.0006×纸张定量×总页面数
轻质纸书脊宽度≈总页面数/2×纸张定量×纸张系数/1000
定量:又称克重,是表示纸张厚薄的标志。即纸张每平方米的重量,单位为g/m2 定量(克重)在250克以下为纸,以上为纸板
纸张系数:表示纸张松厚度的数值,轻质纸一般为1.3-2.15 5.字距和行距的选择
字间距多用标准值,某些情况可扩大
行距可以故意扩大,以使版面显得疏朗、轻松些;也可缩小,以使版面显得紧密、严整些。
宽行行距:字高的2/3-7/8,多用于经典著作,休闲类、少儿类、艺术类图书。 标准行距:字高的1/2,多用于普通读物
密行行距:小于等于字高的1/3,常用于篇幅较大、文字量较多的图书,尤其是经济型小开本书和工具书。
第五节 图书文字的版式设计
一、正文版式设计
包括对主体文字、标题、引文、注文(虽为辅文,但与正文同时设计)排式的设计。 (一)主体文字版式设计:基本排列:有横排和竖排两种样式。 1.分割版心形成的版面及其选用
通栏、双栏、三栏及以上的多栏排式。
·通栏,即版心不作纵向分隔,每行文字均从版心的左边一直排到版心的右边。行长较长,字级一般不能小于五号。
·双栏:将版心纵向分隔成两栏。行长缩短约一半。用字字号则可相对变小。既适应了目力对字号和行长的要求,同时也使版心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图文容纳量。工具书多用这种排式。
·多栏:在开本相对较大而字号相对又较小的条件下所使用的排式。多用于大型开本的工具书、资料书和这类书刊的缩印本。多栏排时栏宽相等,栏之间留1-2字宽的空白或栏线,计算版心宽时要加上空白尺寸。
2.字体的选用:主体文字应该选用清晰、整齐的字体,使人易读。一般多采用宋体(包括它的一些变体)或楷体。
3.字号的选用:字级根据图书性质、类别、开本而定,一般五号字,开本较大:小四,双栏排工具书:小五,多栏排工具书:六号。
(二)标题版式设计——字级/字体/位置/字空/占行/转行 (1)标题字体、字号
必须依据图书类别、开本、标题等级确定 黑体,标宋体,宋体,楷体,仿宋体
遵循原则:“由大到小,由重到轻;变化有序,区别有秩”。
(2)标题的序号 篇章节加“第” 另加符号、数字、字母
一 (一) 1. (1) ① A. a.
规则:汉字数字在前,阿拉伯数字在后,字母更后;不带括号在前,带括号在后;大写字母在前,小写字母在后
汉字数字后加顿号,数字或字母后加脚点,括号或外圈后不加标点符号 可根据标题实有级数,跳过某些形式的序号 序号的字号字体与标题同 (3)标题的加空 两字标题间空两个字距 三字标题间空一个字距 四字标题间空半个字距
五字及以上或者占版心宽度1/2以上的标题,字间不加空 间空等距无偏差,全书一致 左齐排标题,字间可以不加空 (4)标题占行
标题在版心中占一定的行数 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与标题等级相关:
一级标题最多占一面行数的1/3左右 二级标题可占2~3行 三级标题可占1~2行
四级及以下标题可占1行或不占行 占1行以上的标题,一般上面多空一些,下面少空一些 各级标题的占行数一经设定,全书必须一致。 (5)标题转行
居中标题文字行长如超过版心长度的3/4,要实施标题转行的技术处理。标题转行有转行齐左(顶格)、转行齐肩和转行居中三种形式。无论何种转行方式,都必须严格遵守不损文意的原则,即标题转行不能割裂词义、虚词不能转为下一行的第一字。 (三)引文版式设计
☉短句:一般选用与主体文字相同的排式。
☉大段文字:为了与主体文字有所区别,排式另有特殊格式:选择的字体与正文不同(多用仿宋体或楷体);一般另段起排,给引文以区别于主体文字的整段地位;同时可将每行行首缩进两个字或将行首、行尾均缩进两个字,以使引文更为清晰。还有些引文如诗歌,可不分行接排,行之间加斜线/;另段起排,行首缩进两个字或更多。
(四)注释版式设计
注文是书刊中的注释性文字。注文、注码、注线。 1.注文格式
(1)夹注:多用比主体文字略小的字级或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或相同,用括号括起来。
(2)段后注:多用于需注之处相对较多的书刊,另段排列、用比主体文字小的字级或与主体文字相区别的字体,在注文与主体文字对应处各用一定样式的注码表明对应关系。
(3)脚注:与段后注大体相同。不同的是,因其处于页下,所以其与主体文字末行之间需加设一根一定长度的注码线
(4)章后注和篇后注:多见于分篇、章的书刊。其特点是注文相对集中,字数相当多的注文也不会出现因位置不够而注不随文的现象。因注文集中,数量往往较多,故注码多采用拼合码的样式。
(5)书后注的特点是全书注文集中在一起列出,统一编序码。排式与章后注大体相同。 (6)眉批:竖排本古籍,将前人的批语、注释排在眉头(版心上方);用字比正文字号小1-2号;每行多为4个字;各行之间不专设行距;与正文主体文字之间至少1字间空。
(7)文后参考文献表:图书辅文。两种形式:集中排在图书末尾,排在各篇章末尾。可自行设计,用字小于正文主体文字,字体也有所区别.列于书尾:设置标题,排式与其他辅文标题一致;分散于篇章后:以注线隔开,也可设置标题,但排式不与其他辅文相同,而与书中表格的表题排式相同,用字应小于正文主体文字。 2.注码的排式
数字形式,首选拼合码 (数字和六角括号组合而成)。 [1][2][3] 阳圈码①②③ 阴圈码???拼合码
上标形式排在正文相应词语后,字号较小。 注码与后面注文间空1/2字空 注文很少,可用【注】、星花、剑号 3.注线的排式
注文与正文隔开的线条,长度一般为版心宽度的1/4,也可与版心同宽 正线多用,偶尔反线或曲线 脚注、篇后注、章后注可用注线 顶格排,或与注文左齐。 二、书眉版式设计
书眉的作用:方便阅读、装饰版面。 (一)书眉的内容
包括文字、书眉线、页码。
内容:丛书名,书名,一级标题,二级标题;辞书等工具书——枷锁标志字符。 一般在双码面上排上一级标题、单码面上排下一级标题。 标题文字过多可对书眉适当删节 (二)书眉文字的排式
书眉的字号必须小于正文;字体可酌选。书眉线的长度大多与版心宽度相等,有的略短。 横排书眉文字的位置,通常有居中和靠近翻口两种,有时也排在翻口处;竖排版面可将书眉设计成直排在翻口处。文字过多的,可作适当删节,但必须一致。有些书眉在地脚处,位置靠近翻口或订口。页码如为书眉内容,位置一般靠近翻口。辞书中如翻口处有检索标志,页码可居中或靠近订口。 三、页码版式设计
明码:在版面上明确标出的页码,最多见的形式。 横排版面:页码使用阿拉伯数字。 竖排版面:页码使用汉字。
页码不占版心,字号小于正文,字体以白正体为主,少数斜体、细黑体。 不带装饰的页码:各数列离版口的距离应全书一致
带装饰的页码:页码两包可加装饰点或线,距离以位数最多的页码为准,全书一致 四、辅文版式设计 1、目录版式设计
目录的设计应区别于正文。
目录页的版心大小可以等于或稍小于正文。
(1)标题:“目录”二字在所有条目上方居中排,字间两个字空,或居左排。字号大于条目。
(2)目录条目用字:
第一层次字号最大,以下逐次递增。也可相同。
最小一级条目字号不能小于正文主题文字,其上适当递增。 相邻级别的标题,也可采用字级相同而字体轻重不等的印刷字。 目录中的标题字体应按由重到轻的原则选择。 字体的注视度顺序为:黑、楷、宋、仿宋 如:一级标题:黑体 二级标题:宋体或楷体 三级标题:可用楷体或仿宋体 一级标题顶格,之下每级缩进1-2字。
字数较少的二或三级条目可接排,中间用/间隔,标题与对应页码之间空1-2字。 目录条目中页码应与正文标题页码一致,但样式不必相同。页码部分的字体字号自成一体。
目录页码单独编序,形式与正文有所区别。 (3)条目中著录项目的位置
正文的标题及其所处页面的页码,各篇作品的作者姓名。
标题(居左)??????????页码(居右)标题长的用/间隔 每个标题都有作者名的,选用统一格式 标题转行后首字缩进一字。
图书开本大、目录内容多、标题字数不多,可排成双栏或多栏。 (二)前言、序和后记等的版式设计
字体、字号:可以与正文相同,也可不同,但不宜小于正文。
版心规格:若序言和后记较短,其版心宽度可略小于正文,增宽翻口订口或仅订口,使序言和后记等的版心明显区别于正文,产生别具一格的效果。 (三)附录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上应区别于正文。
附录的字号一般应小于正文,但若其文字性质与正文相同,字号可同于正文。 某些附录如索引可采用双栏排式。这样不仅检索方便,而且版面清晰、节省空间。
第六节 期刊文字版式设计的特点
一、正文版式设计特点:总原则:多样性与统一性有机结合 (一)主体文字
1、横排竖排兼备:大部分横,少部分竖;同页面横竖兼有 2、页面合用:多篇作品;
界限分隔:周空;混排;花线;字体字号不同 3、分栏多样:同一栏目分栏数量相同、形式稳定; 同一页面不同文章可用不同分栏形式;不设栏线 4、字体、字号多样:不同栏目、不同文章; 一般五号字;基本字级(浮动1-2级) 5、线条、底纹多样:对文章的分隔
6、文字转页:尽量不用;不足五行:缩行;重要或超过半页:将其他文章转页;超过五行不足半页:转页。
注意事项:文章转移的文字末尾与开头都应注明;转页向后;转页文字不宜喧宾夺主。 (二)标题版式设计特点 标题块:文章片名+作者
标题块内,作者署名格式灵活,用字应与标题和正文主题文字有所区别,一般小于标题而大于或重于正文主体文字。 译文附加说明翻译方式 原文出处在文末标注
标题活泼多变,栏目内相对统一 1、标题版面位置设计形式:
中心题;对角题;眉心题;偏插题;角式题;段首题 2、标题装饰的设计:
线条、花边、图案;注意协调;装饰方式 3、字体、字级和占行数的选择
艺术字体,变形处理;标题字级比正文大 4、处理好标题之间的关系
同一页面上不同标题字级、字体不同 二、书眉版式设计特点 1、多排栏目名称 2、特点:
不同栏目可用不同书眉格式 各栏目书眉格式相对稳定
书眉文字多加装饰,位置可居中可靠翻口 书眉文字多与书眉线同行,也可上下 3、栏目名称还可排在地脚 三、页码版式设计特点 1、字体字级无一定限制 2、位置可在书眉、地脚、翻口
3、一定时期内各期期刊,页码应在固定位置 四、目次页版式设计特点
1、内容:栏目名称、文章篇名、作者姓名、文章所在页码;与版本记录公用版面,版面2/3排目次,版面1/3排版本记录 2、条目:栏目名称;文章篇名
第七节 ☆书刊图片和表格的版式设计
一、图片的版式设计
(一)图片质量鉴别:图片原稿的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书刊的印制质量。不同种类的图片有不同的质量鉴别标准。 (二)图片版面位置的设计 图片在版面上位置
与正文相同之处:图片版面同样受版面、版心、栏宽的规格及相关因素的制约。 与正文相异之处:某些图片在版面上的位置可以突破版心(超版心)、甚至超出版面(超版面,出血),以造成特别的效果。
图片版面位置:串文图、通栏图、跨栏图、超版心图、超版面图 (三)图片排式
竖排:宽度较小,头脚与天头地脚平行。一般图书的插页图、画册和图集类图书的图片多用这种排式。
卧排:图片宽度大于版心宽度,头、脚与订口、翻口平行的排列样式。画册、图集较多见。
和合面排:图片规格大于版面,需要在两个版面上排列的样式。图文类图书、大型画册中常见。
(四)图文合成样式
图文合成,是指图片与相应文字在版面上的编排、组合。这种编排、组合,既显示书刊的内容结构,又体现图文版面的设计创意。 图文合成的样式:
(1)文主图辅:合成的原则是“图随文走”,“文先图后”。
(2)图文并重:须在同一面(包括和合面)上合成。文字与图并重,故字级一般不宜过小。
(3)以图为主,文字起辅助作用。
这类版式中图是主体,文字是图的说明,故称“图注文字”。图注文字的字级一般不宜过大,以与被注图片靠近为宜;也有一些图文合成版面,采用图注文字集中于版面某隅,以序号与图片相对应的方式。 二、表格版式设计
(一)表格用字及其位置设计
1.表题:表格名称,一般用表序加表名的形式,也可只用其一表示。
2.栏头:表示表格中各项目类别的名称,居于表格的首列或首行;表示主要项目类别的栏头构成表头,一般居于表格首行。
3.表项:表格中横向或纵向自成系列的一组项目栏,所有表项构成表身。 表框:决定整个表格尺寸大小的外部框架
4.表注:对表格内容起注释作用。一般用小于表格正文的字列于表下或表旁。 (二)表格的排式:
◎竖排(直式):表头与天头、地脚平行。书刊高度大于宽度,适用于栏少行多的表格;反之适用于栏多行少的表格。
◎横排(卧式):表中文字与天头、地脚垂直的排式。书刊高度大于宽度,适用于栏多行少的表格;反之适用于栏少行多的表格。
◎和合面排:在和合面上排列的表格,称和合表。适用于横向表项特别多的表格。纵向表格较多的更适合“续表”排法。 (三)特殊表格的设计处理:
◎跨栏表:分栏版面中占用其他栏,栏数和宽度均不限;表侧可串文;通栏表 ◎续表:可占用一个页面甚至数个页面。续表重复排表头,不加表题。 ◎插页表:面积特别大,不受书刊开本尺寸限制。
尽量减少折叠次数,向一个方向折,宜从翻口向订口
第五章 书刊校对业务
第一节 校对工作的规范和程序
一、校对工作的基本制度
(一)责任校对制度:可实行责任校对与集体校对相结合的方式,具体:由不同专业技术职务、不同专长的校对人员分别进行不同校次的校对,由责校承担文字技术整理、监督坚持各校次质量和通读检查等工作;
(二)三校一读制度:初校、二校、三校和一次通读检查后,书刊才能付印;重点书刊、工具书等,应增加校次;终校必须由出版社具有中级以上具有出版专业职业资格的专职校对人员担任;
二、校对工作的操作工序:
(一)基本操作工序: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对片各个环节。
1.誊样:又称过红、过录,是在结束对一种书刊某此校样的校对之前,将几份校样上确认需作的改动誊抄至一份校样上;一般由责编负责,但责校必须复核检查,有些出版社由责校誊样;
2.核红:又称对红、复红,指检查核对谦词校样上色笔批改处在后此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并校正其未改或错改处。分:校次间核红和付印清样核红两种:
1)校次间核红:将排版单位改样后打出新校样与退交改样的前校样进行核对;一般由三校核。
2)付印清样核红:将排版单位根据付印样改样后打出的新校样与付印样进行核对。一般由专人先核对一次,再由责校复核一次,最后交责编、复审者和终审人员审查认定,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若付印样存在捅行、捅版情况,对付印清样不能仅仅核对改动之处,还要对牵连到的相关字、行、面作全面核对;
第二,若发现应改未改或不应改而改的地方,必须在上下各三行中检查一遍,以免改错地方;
第三,若页码或版面有变动,应检查目录、书眉、索引中是否已做相应改动; 第四,有时付印样无错,但由于计算机运行中发生错误而出现差错,发现一处应作全面检查。
3.对片:按付印清样输出的胶片,必须与付印清样核对一次。方法是将清样放在下层,胶片放上面,对齐后逐行、逐段比照两者能否完全套准。 (二)一般操作模式
1.基本模式:初校-改样-核红+二校+誊样-改样-核红+三校+文字技术整理-改样—核红+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付印清样核红-付印。
2.连校模式:初校-二校-三校+誊样+文字技术整理-改样—核红+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付印清样核红-付印。
3.分校模式:初校-二校+誊样+文字技术整理-改样—核红+三校-通读+文字技术整理——改样-付印清样核红-付印。 4.人机结合模式:(本章第四节)
第二节 校对工作的职责与校对管理
一、校对人员的共同职责:即两个基本职责是:
1.忠于原稿,依原稿逐一核对校样,消灭排版上的一切错误,包括文字图表符号公式等错误以及格式错误;
2.发现原稿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或不妥之处,用铅笔在空白处提出疑问或填单,请编辑解决。
二、各校次人员职责(两个基本职责以下简称一职、二职)
(一)初校职责: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第一职责,做到灭错率在规定值之内,同时兼顾第二个基本职责;
(二)二校职责:依据原稿核校,完成一职,消灭初校遗留,并核对改处是否正确,同时兼顾二职;
(三)三校职责: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一职,消灭初、二校可能遗留的错误,同时兼顾二职;
(四)通读职责:脱离原稿通读、检查校样,完成一职,努力完成二职;要消灭校对过程(誊样、校次间核红)各种错误(包括格式、图表与文注不符等),尤其要注意隐性的政治性、思想性差错以及科学文化上的知识性差错,似是而非的病句与其他语法错误,人名、地名、书刊等前后统一。
三、责任校对的职责:参与各校次校对,进行文字技术整理,检查校改质量,通读付印样。
四、校对工作的管理 1.校对量化管理
给校对人员规定工作量定额(数量) 不同校次规定灭错率或留错率(质量)
灭错率:即本校次所消灭的差错与实际差错数之比率 留错率:即本校次遗留差错数与所校字数之比率
*百分比统计:初校质量=初校校出的错误数÷各校校出的错误总数(百分率) 二校质量=二校校出的错误数÷(各校校出的错误总数(百分率)-初校校出的错误数) *百分比统计与万分比统计相结合
2.社外校对管理:外校一般只承担一校、二校任务可从下列方面着手:选用合适人才,建立外校队伍;岗前培训;配备工具书;建立原稿和校样管理制度;安排专职校对监督;计件付酬和质量量化考核相结合;以人为本;优先考虑专业校对机构
第三节 文字技术整理
一、作用:以使整部校样在退改前和付印前达到体例上的一致,从而进一步保证书刊成品质量。
1.弥补版式设计人员的疏漏,2.改正排版造成的差错,3.保持多人校对时的体例统一。 二、要求:(一)核对相关文字:1.核对主要标志文字,2.核对目录,3.核对书眉,“双高单低;
4.检查序号。5.检查呼应内容
(二)检查版面格式:1.核对图文格式和位置,2.检查标题体系,
3.检查图片表格公式4..坚持引文、注文,5.通观全部校样,检查版面;
(三)处理标题:1.密排标题:不加空。应注意下列问题:1)长标题排得是否合适,2)标题的字体自己是否与原稿标注相符,3)整个标题所居的位置是否合适,四周留的空白是否匀称;
2.疏排标题:居中排的间空,一般两字间空两个字距离,三字空一字。。。
3.装饰标题:注意花边是否一致,有无近似花边混入和不规范排列等;
4.单行标题:注意原稿批注,并注意字体字级等;
5.多行标题:主副比例是否合适,不让人名/国名等转行,行距是否适当;
6.图解标题:注意构图是否可惜,是否与前后文字一致等。
(四)检查图片:图前文字最好成一段落。否则应将行末有标点的字行截断,要让图和图注随不在同一页面上但在同一视觉范围内;合和图不能拆开,不论横竖都得排成双跨单的形式;竖排的合和图要跨面居中排;不占页码的彩色插页,要注明插在第几面与第几面之间。
(五)整理表格:1.改设折栏表和叠栏表,2.更换表格格式,3.表格跨面或接排:和合或续表; (六)检查复核改校之处,(七)检查页面的下转上接之处。
第四节 计算机排版及其差错特征
一、电子原稿转换排版
(一)纸质原稿随附电子文件发排:作者提供一份亲笔签名的完整打印稿及电子原稿,出版单位用打印稿进行编辑工作,并尽量在电子稿中修改。
(二)电子文件直接发排:作者书面授权,编辑在计算机上对电子原稿进行加工整理,并按照编辑工作规范发稿;整理后的电子原稿进行格式转换和改版,进行校对。原稿与校样合二为一
(三)电子文件先行转换格式:作者书面授权,电子原稿进行格式转换和改版,打印纸质稿交出版单位,编辑进行加工整理等工作。 二、 ☆计算机排版校样的差错特征(变化)
(一)作者原稿带入的差错:文字输入错误:拼音——同音别字;五笔——字根拆分失误
图表公式错误:绘图软件不熟练;图片清晰度、规格不符合要求;软件兼容性问题;复杂表格复杂公式,打印稿与电子文件不一致:打印稿和电子文件未能同时修改;保存多个版本,复制错误;使用自造字。
(二)排版人员文字输入差错:编码差错,击键失误。误读原稿。字母混淆。造字差错 (三)排版人员排版操作差错:字体错误;转行不合要求;标题差错;文字中出现多余符号;插图、表格、公式差错;其他排版差错:漏行、漏段;转页差错;版面文字重复 (四)改版操作差错:邻行、邻位错改,格式前对后错
(五)计算机系统引起的差错:系统不兼容导致出错;简化字、繁体字转换差错;感染病毒导致出错
第五节 校对软件应用与人机结合校对模式
一、 校对软件的主要性能特点:校对软件的优势: 1.校对速度快 2.开放性能好 3.适应性强 4.辅助功能多;校对软件的缺点: 误报和漏报差错,识别知识性差错不足。※目前的校对软件处理普及类书刊效果较好,而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书刊(如古籍、科技书刊)和一些语法现象较复杂的文艺类稿件,校对效果差。 二、校对软件应用技术
(一)人机结合校对的必要性:校对软件存在局限,起辅助作用,人工校对受生理影响(身体疲劳、注意力分散、思维定式、知识局限等),导致漏检或误判。两者结合,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二)计算机校对的使用环节和使用主体:1.出版流程中使用一次即可2.电子原稿转换成的排版文件:计算机校对发现的差错大多来自原稿3.校对时使用计算机校对:校对人员完成,编辑在计算机上审阅校对结果,在打印校样上修改(工作效率更高),校对人员对机改结果初步筛选,用铅笔标注在打印校样上,再交给编辑修改4.加工整理时使用计算机校对:先机改后人工。
(三)校对软件应用性能的提升:1.根据常用书稿特征,编制和使用个性化词库;2.利用成批查找功能,降低误报率
三、人机结合的校对方式:人校和机校相结合可以实现最佳的校对模式。
(一)纸质原稿的人机结合校对模式:适用三种情况:1.电子原稿打印编辑,电子原稿转换排版形成校样;2.电子原稿排版转换,打印,审定发稿后改版为校样;3.纸质原稿,审定发排后,排版软件输入排版,打印校样
流程:人工初校+誊样→改样→人工核红→计算机二校→人工三校→人工通读→改样→付印清样人工核红→付印
※人工初校可核对原稿及进行全书的技术性整理工作,以避免计算机校对时因差错太多
而误报率过高;人工三校和通读则可以起到最后把关的作用。
(二)无纸化的人机结合校对模式:流程—— 计算机上加工整理原稿,审核后发到排版单位转换成电子排版文件,开始人机结合校对。特点: 操作过程无纸化 ; “校是非”上升为主要功能; “通读”成为主要手段; 文字技术整理难度增加 。
第六章 书刊印刷 第一节 概述
一、书刊印刷的概念:
印刷是指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文载体,将呈色剂/色料转移到承印物上复制出图文的过程。
书刊印刷则指以图书、期刊等为主要产品的印刷。
书刊印制,是指根据作品原稿生产图书、期刊的整个过程,包括印前制作、印刷和印后加工三个阶段 二、书刊印刷用语:
(一)计量单位方面的:印张、色令、令、方、定量、令重等。 1.印张及其与书页数量的折算:
印张:全张纸幅面的一半两面印刷后为一个印张;
一个印张折合的书页面数=书页开数; 书页数=1/2开数。
折算系数=开数倒数*2 书页数=印张数÷开本折算系数
如果某书刊印张数为非整数,而其书页数为奇数,一般就应缩减1页或增加1页空白页。但纸张费用占成本50%时不宜。
2.色令:平版印刷的基本计量单位,常用于计算印刷工价,如35元/色令; 1令纸(全张500张)单面印1次便为1色令。
1000张对开纸单面印1次为1色令,又称“对开色令”或“对开千印”;
所以,1印张=2/1000色令=0.002色令。
1)书心:色令数=纸张令数*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书心用纸令数=当册印张数*印数/1000;
书心色令数=单册印张数*印数/1000 *印刷面数*印刷色数。
正在阅读:
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笔记05-23
小鸭子学本领看图写话作文600字07-02
市委年度工作总结及下一年最新工作计划08-02
泰山版六年级下册社会试题11-09
插件2能-07 PT13、17D故障类型、故障等级、致命度分析法解释Microsoft Word 文档08-06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史03-08
卫生经济学201112-26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的生存之道——以龙广《母爱好时光》节目为例07-28
高一语文教案-我有一个梦想教案 精品12-1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实务
- 中级
- 理论
- 出版
- 笔记
- 专业
- 关于进一步促进职工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通知
- 关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存在问题之探讨
- 一元二次方程综合测试题答案
- 二次函数最大利润应用题
- 2003-201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初赛、决赛真题及答案汇总集(
- 173系统精讲-生命发展保健-第一、二节 计划生育、孕期保健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数学长方体表面积练习题
- 2014人教A版数学一轮复习指导活页作业 第9章 第1节 算法与程序框
- 会计制度设计试卷A
- 汇发13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
- 龙泉五小2017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全能竞赛试题含答案解析
- 高雄市苓雅区中正国民小学103学年度第一学 - 图文
- 人教版选修四化学学案(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 成功人士的22种习惯与风格
- 2014年上海公务员申论热点:农民工的1.4万元工资意味着什么
- 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地下车库施工组织
-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 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化学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 化工原理期中考试答案
-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常识题库: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