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位置 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5 01: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认识位置

主备人:袁丽

教学内容:课本70—72页 新授课 第1课时 总第41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里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掌握判断“上下、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方法。

2.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判断“上下、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方法。 难点:会判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板书:有趣的游戏。)

二、引入素材,提出问题

师:请先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拍手游戏!

(可能有的学生会伸错,提醒周围同学帮帮他。)

师:游戏怎么玩呢?老师想邀请一位小朋友一起给同学们做个榜样,谁愿意来? (教师和学生一起做“二人对口令击掌”游戏。)

师:想玩吗?请你和同桌一起来玩,比比看谁拍得对,赢的次数多。开始吧! (有些学生分不清左右。)

师:停!同学们玩得真高兴。我想问问大家:玩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上下前后左右)

(学生自由发言。) 师:你是怎样区分左右的? 三、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1.集体交流,辨别左右。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你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 (学生听口令做举手练习。)

师:左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大家来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做哪些事?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师:小朋友们看看,身上还有像左右手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 (学生一对一对地说,其他同学一起指一指、摸一摸。) 2.设计游戏,体验左右。

师:我们身上有这么多对好朋友,大家能分清它们的左右吗?下面我们就来一个“摸鼻子”游戏,好吗?

师:把右手放到鼻子上准备好:鼻子鼻子,左耳朵;鼻子鼻子,右眼睛??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小朋友们既机灵又聪明,反应真快。 3、联系生活,应用左右。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左和右的作用可不少呢。比如说,我们走路要靠——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左和右吗?

(放手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再次体验左右。)

师:谁能把你左边的小朋友和右边的小朋友的名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注意把话说完整。)

师:谁能把你前、后、左、右的小朋友的名字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师:刚才这两位小朋友交流得真棒!你想不想介绍一下你的前、后、左、右的小朋友?快给你的同桌介绍一下吧!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处处都有“左右”这对好朋友。现在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到左右、前后、上下这三对好朋友吗?

(同桌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4、韵律操中再次体验左右。

师:刚才我们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听着音乐做动作。全体起立。 (放音乐,学生随着音乐一起来跳方位韵律操。)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摆一摆。

师: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做一个摆学具的活动。

师:首先请同学们在书桌上摆一本数学书,然后在数学书的左面摆一把尺子,在数学书的右面摆一支铅笔,再在铅笔的右边摆一个文具盒(笔袋),最后在数学书的上面再摆一本练习本,练习本的上面再摆一块橡皮。你摆对了吗?同桌两人互相检查一下!

(同桌二人检查。) 2.说一说。

师: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书的位置在哪里?练习本的位置在哪里?

(学生交流,注意描述语言的完整性,例如要说清练习本在书的上面。)

师:同一本练习本,也没有固定位置,为什么一会儿说练习本在上,一会儿说练习本在下呢?

(学生交流,体验位置的相对性。)

师:谁愿意当个小老师来提几个问题问问大家呢? (学生提问题、回答。)

师:下面,我们每个人都提个问题让你同桌来答。注意听清要求,每排左边的同学先来提问。

(同桌交流。) 3.练一练。

师: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围着大树爷爷玩耍呢!它们都在哪儿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要求)大树爷爷说,它的左边有5只梅花鹿,它的右边有3只小兔,它的上边有4只小鸟,下边有6个小蘑菇。快快动手把小动物们送到指定的位置上吧!

(学生动手做“自主练习”第5题。)

师:谁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说说你是怎么贴的? (学生展示、交流。) 五、全课总结,反思提高。

师:今天,你都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说给大家听一听好吗?

认识位置

主备人:袁丽

教学内容:课本70—72页 练习课 第2课时 总第42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2.经历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准确判断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什么位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练习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同桌相互交流 指名汇报

板书课题,导入练习 二、基础练习

1、

从左边数起:

排在第( )个?

排在第( )个?

从右边数起,2、

排在第( )个?排在第( )个?

三、拓展练习:

先做一做,看看出现了什么情况? 小明 小娟 小丽 小明:我向右跳2格,又向下跳3格; 小娟:我向下跳1格,再向左跳2格; 小丽:我向上跳1格,又向左跳5格; 学生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四、自我检测: 1、

(1)大象的前面是( ),大象的后面是( )。

(2)小猴的前面一个是( ),小老鼠的后面一个是( )。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6j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