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大事记

更新时间:2024-05-19 01: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礼泉县大事记(截至1997年)

1958年到1982年,县境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村落遗址14处,有宁家村、王堡子、诸葛山、岩底高家、南屯、簸箕掌、叶姑岭、崔家崖、大头坡、皇城、石坡、北豆卢、董家、洪沟。证明五千年前,本境已是人类聚居、繁衍生息的地方。 商

1977年,在北牌乡朱马嘴村山嘴北面,考古发现公元前16~11世纪古村落遗址一处。出土一批有代表性的商代晚期青铜器,有大铜鼎、铜鬲、铜觚、铜戈、铜爵、铜镞等。今保存于昭陵博物馆。 西周

宣王五年(前823)

北方狁突然南下泾水以南,占据九嵕山北。宣王命尹吉甫率兵打退狁。 宣王六年(前822)

连年春旱,民死有半。 幽王二年(前780)

关中发生地震,包括本境。又久旱不雨,泾河枯竭,灾民流离失所。 东周

平王二十一年(前750)

秦文公攻西戎,取得焦获(今醴泉境)。 周王十二年(前303)

六月大雨,山洪爆发,泾水混浊,呈赤色数日。 秦

秦始皇元年(前246)

郑国始修渠,凿泾水,首起谷口。渠成,本境灌(今北屯乡)部分土地。后命名“郑国渠”。 是年,冬天打雷。 秦始皇四年(前243)

七月蝗飞蔽天,食糜谷苗,残留庄稼收获甚微。 秦始皇六年(前241)

初夏,天气突然异常寒冷,人有冻死者。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置谷口县(今北屯乡),属雍。 西汉

元狩二年(前121)

冬,雪深五尺,民冻死十之二三。 太始二年(前95) 秋旱。庄稼无收。

是年,赵中大夫白公奏请武帝同意,穿渠东引泾水,首起谷口,经泾阳、三原、高陵、栎阳至渭南下邦入渭水,全长200余华里,灌田4500余顷。称白公渠。 建始三年(前30)

霪雨四十余日。民宅多有墙倒房塌。 始建国元年(9)

王莽托古改制,乱改地名,曾改谷口县为谷喙县,属内史。

东汉

建武二年(26)

十月,赤眉军攻入长安,汉中王刘嘉(更始所封)率军前来,与赤眉军廖湛部18万人激战于谷口,赤眉军大败,廖湛被杀。但刘嘉军也大多伤亡,未能夺取长安。 建武三年(27)

春、夏干旱,黄金(时称铜为黄金)一斤,换豆五升。 建武六年(30)

撤谷口县,并入池阳。 元初二年(115)

安帝诏令修整白公渠。

兴平元年到二年(194——195)

春、夏连续二年干旱,民大饥,多有逃荒。 三国

曹魏正始元年(240)

郭淮徙氐人三千,定居关中,本境亦有落户者。 西晋

泰始七年(271)

春季干旱持续,夏田收获甚微,冬饥荒严重。 池阳(今县北部属池阳)先属京兆,后属扶风郡。 永嘉元年(307) 大旱,米斛万钱。 永嘉四年(310) 大蝗,民食草木。

匈奴贵族刘曜攻陷池阳。 永嘉五年(311)

匈奴杀戮和饥荒,士民多有死伤。 东晋

东晋建武二年(318)

大旱、蝗灾。民食野草、树皮。 义熙十四年(418)

大夏,赫连璝勃勃以其子赫连璝为先锋,大举南攻,东晋将傅弘之与夏军激战于池阳,大夏军败退。但关中晋将却互相残杀,沈田子杀王镇恶,王修杀沈田子,刘义真又杀王修,关中大乱,各郡县多降大夏,大夏军终于攻陷咸阳,入据长安。 南北朝

北魏太延元年(435)

分池阳县地设立宁夷县。属咸阳郡。 西魏大统四年(538)

分宁夷县地设甘泉县,同年分宁夷县地设新峙县。 北周(557——581)

废新畴县、甘泉县。复置宁夷县。 天和三年~五年(568—570) 醴泉宫为周武帝避暑之地。 天和四年(569)

五月,周武帝到醴泉宫。

开皇十四年(594)

地震、干旱,民遭饥荒,人口锐减。 开皇十八年(598) 改宁夷县为醴泉县。 仁寿元年(601)

冬大风,房倒树拔。 大业九年(613)

在京畿(包括本境)抽调10万精壮劳力,修筑大兴城墙。 唐

武德元年(618)

置温秀县。始制军府,析关中为十二道,设醴泉道。 武德二年(619)

废醴泉,置好畴县。 武德三年(620)

复置醴泉县,归车骑府醴泉道管辖。 贞观元年(627)

唐太宗为被高祖李渊误中突厥反间计冤杀的唐勇将刘世让(醴泉人)平反昭雪。 贞观二年(628)

大饥,灾民卖儿鬻女。 贞观四年(630) 置孔子庙。 贞观十年(636)

在九嵕山营建昭陵。

十一月庚寅葬文德皇后于昭陵。

唐太宗为纪念建立唐王朝的开国战功,将所乘6匹骏马石雕,陈列于昭陵。世称昭陵六骏。 贞观十一年(637)

灾荒严重,官府令免本县当年租赋。 贞观二十三年(649)

太宗卒,终年53岁,葬于昭陵。同年,唐将李靖(三原人)死,陪葬昭陵。 咸亨元年(670)

大旱,饥馑严重,朝廷免去当年租赋。 永淳元年(682)

干旱、蝗虫,疫病流行,米每斗银四百两,民食草根,多有死亡。 垂拱三年(687)

夏旱,秋无收,民饿死者甚多。 开元二十四年(736)

刘志诚(醴泉人)率众起义,准备杀人京城,咸阳官吏烧便桥,断其路,其众溃散,刘志诚及其主要首领皆被京兆府捕杀。 开元二十九年(741)

六月大雪,又连续降雨月余,墙倒甚多。 宝应元年(762)

春旱,秋蝗灾,冬疫病流行。

是年,葬肃宗于“建陵”(陵址在今县城东北武将山上)。

永泰元年(765) 九月,仆固怀恩诱吐蕃、回纥之众南犯王畿。吐蕃移营于九嵕山北,因攻掠醴泉,京城震惊,官民恐慌。 贞元元年(785)

五月大旱,六月蝗虫遮天蔽日,八月旱情更加严重,井多无水,百姓饿死甚多。 贞元十四年(798)

德宗以昭陵寝宫被火焚为由,在昭陵、乾陵、定陵、泰陵等各造屋380间。4个月完工。 太和二年(828)

河渠沿岸百姓开始使用水车。 乾符二年(875)

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一片赤荒。 五代

后梁开平元年(907)

醴泉县隶关内道威胜军辖,降为次畿县。 开平二年(908) 《温韬传》:“韬在华原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昭陵亦被掘盗。 宋

建隆元年(960)

迁县城于旧县村(今骏马乡)。 至道二年(996)

大地震,余震12次,房屋多有倒塌。 熙宁五年(1072)

北宋时政区变动频繁,醴泉县属醴州管辖。 建炎三年(1129)

夏,大旱,泾水干涸。 绍兴十二年(1142)

十个月不雨,五谷焦枯,泾水竭。 兀

至元五年(1268)

撤醴泉县,置奉天县。 泰定二~四年(1325—1327) 连续三年干旱。民有饿死。 天历二年(1329)

七月,暴雨,泾河水涨,渠堰尽毁。 至正十九年(1359)

蝗食禾稼,草木殆尽。蝗飞蔽日,人行困难,饥民捕蝗食之。 明

洪武二年(1369)

县丞楚玘建县署(即今址)。 洪武九年(1376)

明初本境因资供军需浩繁,诏免去本县两年田赋。 洪武十五年(1382) 养济院建立。

永乐十年(1412)

本境经济发达,人口、耕地增加,粮食增产,并大量种植棉花。棉花、棉布通过官方和私商大批销往外地。 景泰六年(1455)

五月降雪霜,禾苗受冻害。疫病流行,死者达数千人。 成化四年(1468)

知县撒俊在旧县城墙外,新筑东、西、南三面外城,北面修复旧城。 成化九年(1473)

冬季异常寒冷,泾河冰冻3尺,冰上可通行马车。 成化二十一年(1485)

大旱,赤地千里,逃荒者十有八九,井邑空虚。 成化二十二年(1486)

七个月无雨,老鼠遍地,斗米万钱。 弘治十四年(1501)

一月十九日,朝邑发生7级地震,波及本境,震塌大量房屋,人畜死伤甚众。 嘉靖十四年(1535)

夹璋修醴泉第一部县志,名为《醴泉县志》。 嘉靖十八年(1539)

醴泉县直属西安府管辖。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

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波及本境,人畜均有伤亡。 万历四年(1576)

知县姚烛对年久倒塌的城段进行了整修。在四座城门上建起二层楼。 万历二十五年(1597) 始种玉米。

万历三十二年( 1604)

九月,本境发生地震,日10余震,城廓房屋倒塌甚多。 万历四十一年(1613)

泾河暴涨,高达数丈,两岸淹没大量房屋,冲毁庄稼、田地,人畜亦有伤亡。 崇祯四年(1631) 冬,雪深六尺。 崇祯七年(1634) 夏,大风拔木。 崇祯十一年(1638)

苟好善修醴泉县第二部县志,名为《醴泉县志》。 崇祯十六年(1643)

李自成起义军进入醴泉。 清

顺治五年(1648)

秋,连阴雨四十余天。庄稼无收,房舍多有倒塌。 顺治十一年(1654)

七月二十一日,天水罗家堡发生8级大地震,波及本境,部分房屋倒塌,人畜有伤亡。 康熙二十九年(1690)

干旱、瘟疫流行。民死大半,村舍空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61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