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诗五首复习练习

更新时间:2023-03-14 19: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复习练习

《饮酒》(其五) 一、文学常识

作者是_陶渊明__,东晋(朝代)著名诗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饮酒》是一组五言古诗,共20首,写于作者辞官归隐以后。 二、词语解释

结庐: 构筑房舍 结:建造、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_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__相伴 欲辨已忘言:辨识 .三、问题探究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点名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的美。 2. 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自由闲适、恬淡惬意的词语是“ 心远 ”和“ 悠然 _”。 4.“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描绘了傍晚时分,鸟儿成群结队地飞回远山里的鸟巢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厌倦世俗,渴望归隐山林,返璞归真的理想,抒发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5.下面对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C )

A.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诗人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行路难(其一) 一、文学常识

作者是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 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人称他为“诗仙”,著有《李太白全集》。 二、词语解释

金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珍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万钱:同“值”,价值 ...箸: 筷子 今安在:哪里 云帆:高高的船帆 济沧海:渡 ..三、问题探究

1.下列对《行路难》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是李白政治受挫后所作,全诗感情充沛,波澜起伏,抒写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B.诗中“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了诗人因内心苦闷而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感情激荡。

C.“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用典故表达诗人的愿望,对前途和未来并未失去信心。

D.从整首诗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矛盾、失望与希望、自信与忧伤相互交织,可见当时诗人的思想是消极悲观的。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绘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用意? 这两句诗是暗用典故的写作手法,表明诗人期待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常用作毕业赠言,请说明理由。

此句用典,表达了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意在告诫人们,即使人生处于低潮也不应该放弃理想、信念,只要坚持,机遇总会有的,理想终会有实现的时候。 5.诗中采用“ 垂钓碧溪 ”和“ 乘舟梦日 ”(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自己有为于当世的理想。

6.与陶渊明的《饮酒》相比,李白面对美味佳肴,情感有何不同?

面对美酒佳肴,陶渊明有着安宁闲适的心态。李白与陶渊明相反,“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高呼“行路难”,因为他辅佐明君、建功立业的政治理想无从实现,愤愤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文学常识

作者是杜甫_,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 诗圣 ”,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唐_代最伟大的_现实主义 诗人,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诗史 ”。 二、词语解释 长林梢:高 俄顷: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

向昏黑:渐近 丧乱:战乱,指安史之乱 广厦:宽敞的大屋 .

寒士:贫寒的士人 大庇天下:遮盖,掩护 突兀:高耸的样子 .

三、问题探究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这首诗通过前两节的层层铺叙,为后一节的抒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B.“风怒号”三字,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而且富有浓烈的感情色彩。

C.“归来倚仗自叹息”一句写出了诗人的衰老形态和投诉无门的困窘之状。其中“倚仗”又与“唇焦口燥呼不得”相互照应。

D.“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诗,诗人用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2.“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描写 ,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几个动词,写暴风对茅屋的 肆虐 。 3.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请你谈谈杜甫这首诗是如何“为时”“为事”而写的?

“为时”(为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民生艰苦) “为事”(为体现诗人思想):忧国忧民

4.文中诗人为什么宁愿自己被冻死也渴望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

这是诗人从切身体验推己及人,以天下之忧为忧,渴望有广夏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的牺牲来换取天下寒士的欢颜。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以及对天下寒士无限关怀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文学常识

作者是_唐 代诗人岑参 ,他是著名的边塞诗人。“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一首 送别 诗。 二、词语解释 不得控: 拉开 瀚海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风掣红旗:拉,扯 ....三、问题探究

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好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生活的艰苦。

B.“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一句正面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描绘雪中天地的整体形象,反衬下文的欢乐场面。

D.本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2.“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中有两个字用得极妙,请找出来并赏析。

一个“卷”字,意为“席卷”,从正面写出了风势之猛,一个“即”字,表明了冬日来临之快。两个词准确贴切地表现了边塞风狂雪早的奇异风光。

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写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

蹄的痕迹,抒发了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惆怅之情。 4.请描述“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所展现的画面。 山谷的阴面纵横散布着百丈坚冰,万里长空凝着惨淡的阴云。

5.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比喻,生动地描绘出边塞奇丽的雪景。

6.试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在全诗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运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7.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依依不舍,传达出因朋友离去无限惆怅的情景。②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情怀。 己亥杂诗 一、文学常识

作者是龚自珍,他是我国 近 代思想家、文学 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二、词语解释

吟鞭:诗人的马鞭 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 三、问题探究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

A.前两句叙事抒情,既有离别的忧伤,又含离别的轻松,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 B.后两句以“落红”自喻,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落魄官场的失意惆怅。

C.本诗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D.本诗构思新颖,一反历代文人对花落泪,对月伤怀的情调,歌颂了落花的积极意义。

2. 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 政治抱负 、个人志向 融为一体,将_抒情和 议论 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 3.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示例: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故乡)。

4.从运用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5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