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小论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13: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工智能的辩证思考

摘要:人工智能自1956 年6月在达特茅斯会议诞生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的诸多领域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环顾当今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一些纵横交错的哲学问题困扰着每一个智能研究者。本文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了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并运用辩证法和意识论进行研究分析,深入分析了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人工智能;自然辩证法;哲学;社会问题

0 引言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自1956 年6月在达特茅斯会议诞生以来,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几十年的发展让其有了许多的进步,并广泛用于机器视觉,专家系统,博弈论,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等各大领域,并且与人类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

人工智能的出现,不仅在生产应用领域使生产力得以飞速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各个理论领域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在安全性没有得到确切认证的情况下广泛发展人工智能是否是可行的做法,人工智能是否会战胜人类智能,现在还存在广泛的争论。在智能研究领域,一些新的理论成果证明了那些作为指导思想的哲学理论的正确性,这既是科学研究发展的必要,也是哲学本身发展的必要。本文试图从哲学的视角和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基础上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做出系统的比较分析,明确哲学在人工智能中的指导作用,有助于理性对待并且合理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理论依据。

1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1956年的夏天,由美国达特茅斯大学的图灵奖获得者麦卡锡和明斯基共同发起的会议上,多位来自信息论、神经学、心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年轻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并探讨和研究了如何用机器来模拟人类智能。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确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出现了研究人工智能的新热潮,同时指引了人工智能科学的研究方向.

1960年由麦卡锡发明了人工智能语言程序,简称LISP。这个语言程序设计了人工智能程序的主要语言,该语言不仅可以处理数值,而且可以更方便的处理符号,它为人工智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期,科学家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时期的科学家不断加强人工智能理论学习,全方面的掌握各个领域间的知识,扎扎实实的进行研究工作,不断地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至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尤其在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今已经有很多学者将人工智能的研究成果带入了人们的口常生活,人工智能技术将会在更大的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2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是人类意识物化的产物,就是人脑的意识通过符号载体物化。人工智能只是依靠电子元件组成的机械物理装置,用软件等方面模拟人的思维过程并按照人类的思维过程来编制计算机程序,这一点也可以说是用计算机在形式上来描述人的思维的活动过程。

2.1人工智能的优越性

(1)在复杂数字的计算方面,人类远没有机器准确。当人类在进行数字计算的时候,思维很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干扰,从而使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运算结果,而电子计算机内部使用的电子机器配件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通过设定好的的程序思维进行有条不紊的运算。

(2)人脑在接受、加工和处理信息的速度上存在局限性,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远远超越人类。人脑在接收和加工处理信息时,会按照自己的意识进行思考,速度就会比智能机慢,电子计算机运算不需要进行思考,它可以通过自身的存储系统进行搜索。

(3)人类智能在存储和记忆方面存在局限性。电子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对记忆的模拟。计算机在应用知识和储存方面,也远远超过人类的能力。

2.2人工智能的局限性

(1)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历史性是指认识的客体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实践活动的发展而不

断发展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制造出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智能机。但从总体上看,机器思维是人借助机器来代替人类的部分思维活动,机器自身并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人具有思考的功能,是因为人的思维能力是社会长期劳动的 产物。

(2)人工智能不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类智能关键在于具有主观能动的意识,思想总是在为一个目的而存在,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和能力。人类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仅仅依靠判断推理,有时非逻辑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机器没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更谈不上在改造过程中所产生的思维活动了,机器人只能被动的接受主体的改造。通过以上的叙述说明机器不具有主观能动性只具有被动性。

人类同机器的关系永远是制造与被制造、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虽然在某些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代替甚至超过人类智能。但从整体来看,人工智能还不能达到人类思维的高层次,制造出一个与人具有相同思维的机器目前是做不到。

3人工智能的社会功能

在今天,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的重要力量,它的发展对人类及其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将引起人们进一步对人工智能进行思考。 (1)在思想文化方面

科学思想已经成为了现代思想文化的组成部分,可以使人们更准确的认识和把握自然事物的规律,让人类的认识能力和自主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传统观念,在人类教育模式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引起了新的思维模式和教育模式的改变,这与以往的文化和价值观有着明显的区别,也使人类文明程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也会远离迷信解放思想,思想和文化水平发展程度会不断提高。 (2)在经济利益方面

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已为人类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人工智能为社 会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开 发出新的技术,研制出新的设备,这就为社会生产的不断改进提供了理论和技 术支持,从而产生新的生产方式,使社会生产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人工智能 技术从方法到技术的全方面发展,极大的推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3)环境安全的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使我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然而,当机器智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时,任何新的技术最大的危险便是制作和操作机器人的专家们的失控行为,人类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威胁到人类的安全,新的武器发展使战争的性质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4)主体的危机

自人工智能出现以来,科学家在自动程序设计、智能调度和机器识别等领 域有了令人欣喜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成功也表明了电子计算机在某些 方面可以取代人的智能。当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时,人 的社会关系由于智能机的加入变得复杂起来,人类的自然主体性和社会主体性 将会改变。

4结论与展望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任何生物都无法创造生命的形式。对于人工智能而言它永远没有创造性,即便程序再复杂、科技再发展,也只能创造出聪明的机器人。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人的智能水平处于进化之中,由于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产物、是人的智能体现,智能机器操作都是需要人来操作的,这是人脑在发挥作用。人工智能将会在人类的带领下实现更长足的发展,它将会推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也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史忠植. 高级人工智能(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6. 【2】玛格丽特?博登,人工智能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1-01 【3】卢格尔,人工智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3-01

【4】CarolynAbate,人工智能改变生活,南方都市报,2012-09-30 【5】门泽尔,机器人的未来,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6】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7】钱铁云,人工智能是否可以超越人类智能?,科学社会与辩证法,2004 【8】代维,人工智能VS人类智能。20年后谁称雄,青年探索,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5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