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3-03-13 2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湖北省宜昌市数学优质课听课心得体会

宦吉成

2014

年10月23—25日,由湖北省教研室组织的全省初中数学青

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在宜昌市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我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湖北省水果湖一中数学教师余岚的《4.3.2角的比较与运算》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课堂教育,孝感市汉川脉旺中学教

师王红霞的课《角的度量与表示》,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王红霞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参加这次优质课评选的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天门华泰中学教师盛桂蕊的《随机事件》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让学生到讲台上准备的小盒子里摸小球,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注重“板书”的设计与书写。鄂州市石山中学的教师熊浩然的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1)》,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闪亮登场,教师的板书也好象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

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板书也是教师基本功的一个侧面反映。这次优质课,熊浩然老师都在板书的设计上下了工夫,熊老师书写工整,排列有序;并且出手一笔清秀的字跃然而上,为课堂增色添彩等。总之,“板书”又重新回到了自己的位置,发挥了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熊老师的板书列出了本节知识点,并且将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用线画出,使本节知识清楚明了。

6、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例如黄石十五中的贺小青老师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这里,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总之,在2014湖北省宜昌市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

教育教学工作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52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