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教案

更新时间:2023-09-25 13: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导 言

? 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边缘学科,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美学思想、军事思想等

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 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P4~5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 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 隋唐时期(佛学) 宋元明清时期(理学) 近代时期(西学)

? 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化史、中国学术史的关系(几个基本概念);中国思想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学习要求及方法 ? 主要参考书目 1、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五卷六册),人民出版社,1995年 2、侯外庐主编:《中国思想史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3、杨国荣:《中国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76年 4、何兆武:《中国思想发展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年

6、钱穆:《中国思想史》,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 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8、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9、尹继佐、周山主编:《中国学术思潮兴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0、蔡尚思:《中国思想研究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哲学史研究室编:《中国哲学资料选集》中华书局,1982年 1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选注:《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 中华书局,1981年 1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重印本 《中国哲学史新编》(七卷本),人民出版社,1982年 1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四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5、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6、[英]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版

思考题:

1

1、什么是思想史?

2、如何理解中国思想史的特点?

第一讲 先秦思想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懂得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开端,并对中国先秦各阶段思想有个大概了解。尤其是对商周的宗教思想、春秋的“孔墨显学”和战国“百家学术”等思想制度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其思想文化中的消极因素予以批判。此外,应掌握“百家争鸣”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重点:1、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演变。

2、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思想内涵及评价。

难点: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历史地位。

第一章 夏商周的宗教思想

一、夏商周的宗教思想

原始宗教-----------上帝一元神宗教--------宗教思想动摇--------春秋时期重人、重民思想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 (西周末年)

祖先一元神 A 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祖先即上帝) B 对上帝与祖先神的责问

二、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 早期五行说 A 《尚书·洪范》五行说

B 史伯“和同说”论“五行”与“百物”之关系

? 早期阴阳说

A《易经》的阴阳八卦说 B 伯阳父以阴阳论地震

如何理解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是商周宗教思想的组成部分,同时它又反映了商周宗教思想的动摇?

思考题:

1、 试述夏商周宗教思想的发展演变。 2、 简析早期五行说与阴阳说。

2

第二章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

一、 先秦诸子思想兴起的条件

外因:

1、领主经济大崩溃 2、动荡的诸侯政治 内因:

1、士阶层的形成与转向 2、学术发展的逻辑必然 二、孔子思想

1、 与西周传统思想的关系

(1)关于天命与鬼神: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天命思想;但给天命赋予的主要是个人命运的含义;对鬼神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2)关于“德”、“孝”、“礼”等 ①西周“敬天保民”→德治

②“孝” →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扩展到政治) ③“礼” →隐含的社会关系,社会等级秩序(上下有别) 2、“仁”的思想(伦理思想)

(1)“爱人”,实现途径是:忠、恕

(2)各种美德: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

(3)“克已复礼”:主张按照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孔子的哲学思想

(1)继承传统的天命观念,但又着重考察人的问题 (2)具有辩证思想

A 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端,主张“中庸”。 B 肯定事物的运动变化。(“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C 辩证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

(3)认识论:肯定“生而知之”,有先验证思想,但 更强调“学而知之”,在学与思、学与用、言与行等问题上,提出了许多近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见解 4、孔子的政治思想:倾向保守,但有改良的成份。 (1)“礼”和“正名”思想,维护周礼(保守)

(2)主张“德治”,具有民本思想,缓和社会矛盾(改良) (3)推行教化,反对暴政;反对苛政,使民于时 5、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孟子思想

1.性善论与伦理思想:把伦理思想建立在人性基础之上

A认为人生来即具有“善端”,具有“良知”,“良能”,为天所赋予。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心,智之端也。”)

B强调“仁”与“义”,置“礼”与“智”为次要。

2.政治思想:“仁政”学说(理论基础:A 性善论 B孔子仁与德治思想)

A为民制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B减轻租税:助法,劳役地租

C省刑罚,重教育(实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

3

信。”)

D反对霸道,主张仁道,反对兼并战争,主张用“仁义之师”使民心归向,实现统

一。

3.天命观和认识论

(1)天命观

A天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具有意志,有道德属性之天

(“天之生物,使之一本”。上天生人和物时,把自己的本性赋予人和物,故曰:

“万物皆备于我”。)

B认为君权神授,但又经民受,经民意认可 C宿命论与“正命”观

一方面:一切有命运安排定,人只能顺命行事;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分人为“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两类,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另一方面:人要知命,然应避祸就福,尽其天年而寿终正寝。 (2)认识论

A 区分认识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两类,并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可靠。 B 认识对象非客观物质世界,而是“性”和“天”。(提出“尽心”、“知性”、“知天”:

即尽量扩充心去认识自己的仁义礼智的先天本性,认识了自己的本性,也就认识了天的本性,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

C 认识和修养的根本方法:反思“诚”。(“诚”本意信实无伪,孟子认为“诚”是天

的本质和规律,是天的本性,具体而言则是仁义礼智。)反思“诚”即反思人心中先天具有的 仁义礼智的本性。达到“至诚”境界,就能使本性完全恢复,不受物欲的牵引而变恶。

D 修养的具体途径:“养心”,“寡欲”,“存夜气”,“养浩然正气”,等等。

思考题:

1、有人说“儒家是一种宗教”。你的看法如何? 2、如何认识先秦儒家“仁”的精神? 3、孟子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思想的?

第三章 墨家思想

一、 墨子思想:

(一)墨子思想的主旨及主要内容。

主旨:“兼相爱,交相利”

主要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 非命、天志、明鬼等

实质:反映手工业者及其他平民阶层的政治、经济愿望;反对亲疏、远近、贫富、贵贱的等级界限。

(二)墨子反对天命,为什么又主张”天志“说?

(三)儒家讲”爱人“,墨家主”兼爱“,两者有何区别? (四)墨子的”三表说“指什么?在认识论上有何意义?

4

提倡“言必立仪”,确立认识的标准: A 历史经验 B 百姓亲身经验

C 给国家和人民的实际效用。

意义:A 涉及到真理标准问题,理论思维达到相当高度。

B 以经验为依据,以实际功效为验证,虽为经验论,但也能触及到实践的内容,比较接近实践验证的观念。

二、 后期墨家思想

(一) 主要贡献(自然科学、认识论、逻辑学) (二) 认识论

1、“知,材也”,“知,接也。”

知是人所具有的认识能力,仅有这种认识工具,未必产生认识,必须与客观事物接触才能产生认识。

2、“惟以五路知”,“知不以五路,说在久”

通过五官获得感性知识,有些知识不是直接感觉得来,比如时间。(“久,弥异时也;”“久:合古今旦莫”。“莫”通“暮”,久是一切时间的总和。) 3、“知:闻、说、亲;名、实、合、为”

知识按来源分为:闻(亲闻和传闻,指间接经验)、说(用推理方法得到的知识)、亲(直接感觉经验)。

名是所用来称呼认识对象的名词或概念,实是被称谓的认识对象;名实应结合,应相符;认识应变为意向,表现于行动。( “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

(三) 逻辑学说

1、类、故、理:逻辑论证的三个基本范畴

类: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组成的集合体。据类的外延和内涵,

反映类的名词或概念分为三种:达名(外延最大,内涵最一般的概念,如“物”)、类名(反映一些特定事物的概念,“马”)、私名(反映单一事物的概念,如“昭陵六骏”中的任一匹马。)

故:指事物或判断形成的理由、原因和条件。分为“小故”(必要条件)和“大故”(充分条件)。

理:指逻辑思维的规律和规则。(同一律:名与实要一一对应,论证推理过程中概念必须前后同一;矛盾律:两个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等等) 类、故、理结合是正确论辩的充分必要条件。 2、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名:名词或概念;辞:命题或判断;说:推理。 概念用来反映一类客观事物;

判断用来陈述对象的情况,表达对象的性质或关系。 推理用来揭示某个命题或判断是否有成立理由。 3、“辩,争彼也,”“争彼,当者胜”

只有争论一对彼此矛盾的论题谁是谁非才是“辩”,只要是辩,必有一方胜,其中与事实相符的那一方才是正确的。

思考题: 1、墨子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什么区别?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4n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