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 第二讲 知觉

更新时间:2023-04-21 16: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组织行为学第二讲 知觉王菲易

第一节 感觉一、个体心理所谓个体心理,确切地说是个体的社会心理,即个 体在特定的社会部门或组织系统中,因其所处的 角色地位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二、感觉的概念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 器官后在人脑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局 部属性的反映。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三、感觉的种类

第二节 知觉一、知觉的概念1、定义 一切较高级、复杂的心理过程活动,都以感觉与 知觉作为基础,即在感觉与知觉所获得的材料的 基础上才能产生。 在一定程度上,行为是以人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 础的,而不是以现实为基础的。 知觉(perception):是对感觉印象进行选择、 组织和解释的心理过程。换言之,知觉是对情景 的解释,而不是准确的纪录。当知觉之门一尘无染时,人们 才能毫不受限制地洞察事物的 真面目。 ——布雷克

2、比较感觉与知觉

举例:手、黑板

感觉: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 别属性(部分)在人脑中反映。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 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映。 共同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当前事物在人脑中反 映,产生的主观印象都是具体的感性形象。

区别: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先有 感觉,后有知觉。感觉是零碎的、孤立的、表面 的。知觉是整体的、综合的、深化的。知觉的作 用是使感觉有意义。

3、知觉过程

环境刺激 观察

感觉 视、听、味、嗅、触 外部因素 大小、强度、对比 运动、重复、新奇 内部因素 兴趣、需要、动机 个性、经验 知觉 的 判断

选择

图 形 与 背 景

知觉归类 连续性、封闭性 接近性、相似形

知觉偏见 的原因

组织

对人或物的假设(总看法)

解释

隐蔽的态度

公开的行为

反应

4、知觉的种类 物体知觉:对物的知觉

空间知觉:对物体的大小、形状、距离、方位 等空间特性的知觉。 时间知觉: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 映。可根据计时器、自然界昼夜、四季的变化 及生物钟来感知。 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的位移产生的知觉。 物体运动太快或太慢人们都不能知觉。

社会知觉

对人的知觉:通过对外部特征的知觉,了解人的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

人际知觉:以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进行 感知。

自我知觉: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角色知觉:对人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二、知觉的规律性1、知觉的选择性人们寻找对自身最

有意义的事物为知觉对象。 选择性表明了作为个体在知觉过程中的主动性。 原因 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兴趣爱好是不同的 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状 态差异

2、知觉的整体性我们所知觉的客观事物,包含许多部分和属性,但 我们对它们进行知觉时,并不是把它们感知成许多彼此 无关的部分或属性,人们把现实对象作为一个统一的整 体来知觉。 知觉的完形特性

接近性原则 相似性原则 连续性原则

闭合性原则

相似原则 接近原则

连续原则

闭锁原则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知觉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 外部输入信息进行理解和解释,从而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

肯基远眺平原上几英里以外大概一百头左右正在吃草的一 群野牛,问我那是哪一种昆虫。我告诉他它们是比他所认 识的森林野牛大一倍的野牛。肯基大笑着要我别讲这样的 蠢话,并再次问我它们是哪一种昆虫。然后他自言自语, 为了找出更合理的比较,试图把那些野牛比作他熟悉的那 些甲虫和蚂蚁。 当我们坐上汽车向这些野牛吃草的地方行进时,肯基还在 做这样的比较。尽管肯基和其他俾格米人一样勇敢,当他 看到那些野牛变得越来越大时,还是坐得离我越来越进, 嘴里嘀咕着说一定有什么魔力……终于当他认识到它们真 的是野牛时,他不再害怕了,但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刚 才它们看起来那么小,是否刚才真是那么小而现在突然变 大了,或者是不是什么骗术。(Turnbull, 1961,p.305)

4、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当知觉的条件在 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比如在照明、距离 和位臵等发生变化的条件下,我们对事物的知 觉结果仍旧保持不变。 知觉恒常性包括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 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等。

举例:旋转的硬币

三、影响知 觉的因素

故事:亡斧疑邻

知觉者的因素 (一)兴趣、动机和任务 (二)过去的经验 (三)情绪影响 (四)个性特征 知觉对象因素 (一)魅力 (二)知名度 (三)印象整饰 知觉的情境因素 (一)宏观环境 (二)微观环境

四、错觉

举例:日常生活中的错觉

错觉是指一种不正确、被歪曲了的知觉。

五、归因理论(认知理论)1、理论介绍所谓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 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区分了导致行为发生的两 种因素:一是行为者的内在因素;二是来自外界的因素。 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认为,除了把行为的原因归为情景因素与个人 因素外,原因的稳

定性是第二个重要的问题。这样,个 人的行为可归入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的四个范畴。

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凯利将外界信息分为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 区别性(差异性):分析行为的特殊性

一致性(普遍性):分析行为是否与他人一致一贯性:分析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也称作归因的三个标准。例如:对A赞扬B的归因, 第一要考虑A是否也赞扬了B 以外的其他人;第二要考虑其他人是否也赞扬了B; 第三要考虑A是否经常赞美B。

2、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高估个人或内在因素,低估外部环 境因素 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 部或个人因素(能力、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 外部因素(机遇)

讨论:如何归因?假如你已经安排好要在7点会见一位朋友。现在是7:30, 朋友还没有到。你会如何就这件事情给自己一个说法呢? 我敢肯定一定发生了什么真的很重要的事情,这使得她 不能准时来这儿。 这个笨蛋!她就不能多上心一些么?

第三节 社会知觉一、社会知觉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1947年提出。

知觉对象:对物的知觉,对人的知觉

对人的感知:不是停留在被感知者的外表上,而 要依据人的外部特征知觉其内部心理状态。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对人和社会群体的 知觉,就是对社会对象的知觉。

二、社会知觉类型

对人的知觉:通过对外部特征的知觉,了解人的动机、感情、意图的认识活动。

人际知觉:以交际行为为知觉对象,对人们交往中的动作、表情、态度、言语、礼节等 进行感知。

自我知觉: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知。(自悟)

角色知觉:对人表现的社会角色行为的知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4d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