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中级考试之基础知识题库801-900

更新时间:2024-04-25 10:5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麻醉学中级考试之

基础知识题库

801-900

1

801.(2011年真题)体温降到30℃,耗氧量下降多少 A: 25% B: 30% C: 40% D: 50% E: 60%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人体体温下降1℃,耗氧量降低5%~9%。体温34℃时,耗氧量已明显减少;体温30℃时,耗氧量降低一半;体温23℃时,耗氧量为正常的16%。

802.(2015年真题)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钠的排泄,吸收能力相对较低,这些生理功能需要到几岁时才能接近正常人水平?

A: 1岁 B: 2岁 C: 3岁 D: 5岁 E: 7岁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出生后5个月肾小球滤过功能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才逐渐发育成熟。肾脏功能完全成熟须至2岁左右

803.强心甙作用的基本环节是: A: 水钠调节

B: 心肌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 C: 前后负荷平衡 D: Na+-K+-ATP酶

E: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强心甙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甙受体Na+-K+-ATP酶结合并抑制其活性,导致钠泵失灵,进而使心肌细胞内Ca2+增加

804.肌松监测中,下列哪个电刺激方式是不能判断神经肌肉阻滞性质的_____ A: 单次颤搐刺激 B: 强直刺激 C: 四个成串刺激 D: 强直刺激后计数 E: 双重爆发刺激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单次肌颤搐刺激 简称单刺激。单刺激引起的肌收缩效应与所用刺激频率有关,常用的刺激频率为0.1Hz和1.0Hz,不能区分阻滞的性质(如II相阻滞)

2

805.麻醉状态下可出现的脑电图波形是_____ A: α波 B: β波 C: γ波 D: δ波 E: θ波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正常脑电波分为δ、θ、α及β波;其相应频率分别为每秒0.5~3次、4~7次、8~13次和14~30次,频率慢的波幅较大,频率快的波幅较小。正常人的α波是皮层处于安静状态时的脑电表现,通常在清醒、安静闭眼时出现。睁眼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而呈现β波。正常人清醒状态下没有慢波,但困倦时可出现θ波,在极度疲劳、睡眠或麻醉状态下可出现δ波。慢波代表皮层抑制状态,快波表示皮层兴奋状态。

806.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

A: 引起特异性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B: 调节内脏活动 C: 维持觉醒 D: 协调肌紧张

E: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中枢神经系统内两个重要的上行系统:特异性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产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特异性感: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性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807.有髓鞘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是_____ A: 传导速度慢 B: 跳跃式传导 C: 单向传导

D: 传导速度随距离延长而减慢 E: 传导速度随距离延长而加快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有髓鞘神经纤维因有郎飞结的存,通过跳跃式传导。

808.中枢神经系统中,抑制性突触传递的主要递质是_____ A: 天门冬氨酸 B: 甘氨酸 C: 乙酰胆碱 D: 谷氨酸 E: 5-HT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此题要求掌握常见中枢神经系统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为兴奋性递质,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为抑制性递质。

3

809.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包括_____ A: 促进排便 B: 促进排尿 C: 瞳孔缩小 D: 心率减慢 E: 脑血管收缩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副交感神经引起脑血管舒张而非脑血管收缩。副交感神经的主要功能是使瞳孑L缩小,心跳减慢,皮肤和内脏血管舒张,小支气管收缩,胃肠蠕动加强,括约肌松弛,唾液分泌增多等。

810.下列哪项不是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特点_____ A: 1:1传递 B: 单向传递 C: 时间延搁

D: 对内环境变化和药物敏感 E: 不易疲劳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神经肌肉接头兴奋的传递通过神经末梢去极化->钙离子内流->含Ach的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融合、破裂->释放Ach->Ach 与终板膜上的N2型胆碱能受体相结合->受体蛋白质分子内部发生结构变化形成孔道->离子流动终板膜去极化,产生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可经电紧张性扩布到邻近肌细胞膜,当膜电位总和达到阈电位水平时,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其特点是1:1传递、单向传递、时间延搁、对内环境变化和药物易敏感。整个过程是电化学传递,所以易疲劳。

811.对于肝病患者,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麻醉药时剂量要_____ A: 减少 B: 增加 C: 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E: 先减少后增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许多麻醉药进入血液后,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而不具有药理活性。肝病患者合成白蛋白减少,药物与白蛋白结合的部分减少,未结合的药理活性部分相应增多,有可能出现药物敏感现象甚至发生相对逾量中毒的意外。因此,对肝病患者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麻醉药时剂量要减少。

812.以下因素中,能够引肝血流减少的是_____ A: 正压通气

B: 收缩压不低于10.6kPa(80mmHg) C: 使用β受体激动剂 D: 腔静脉压降低

4

E: 使用a一受体阻滞剂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肝血流量与肝灌注压成正比,而与肝血流阻力成反比。在收缩压不低于10.6kPa (80mmHg)时,肝脏自身调节机制可使肝血流维持不变;若收缩压低于10.6kPa (80mmHg)时,肝血流量会随之减少。肝静脉压因腔静脉压升高而升高,可使肝血流量减少。肝血流阻力主要受交感神经一肾上腺髓质系统调节,α一受体兴奋时可使肝血管收缩,肝血管阻力增高,肝血流量减少。正压通气导致胸内压增高,可使肝血流量减少。

813.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_____ A: 肾小球 B: 肾小体 C: 肾小管 D: 集合管 E: 肾单位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泌尿功能。每个肾单位包舌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求和肾小囊两部分。

814.关于肾脏血液循环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 血流量大 B: 血流分布均匀

C: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低

D: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血压高 E: 肾血流量很不稳定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两侧肾的重量仅占体重的0.5%,其血流量却占全部心输出量的20%- 25%。正常成人在静息时,两肾的总血流量约为1200ml/min.肾血流量大,对于保持正常尿生成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肾血流量大才能保持大量血浆从肾小球滤过,同时也有利于肾小管液中大量水分和溶质的重吸收。

815.正常情况下,成人的肾小球滤过率为_____ A: 100ml/mim B: 125ml/mim C: 150ml/mim D: 180ml/mim E: 660ml/mim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体表面积为1.73m2的成年男性,其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左右(女性约少10%)。照此计算,两侧肾每天从肾小球滤出的原尿量约为180L,而全身血浆总量约3L,因此,每日滤过量为全身血浆总量的60倍,亦即全身血浆每日要通过肾脏净化处理60次。可见肾脏工作量之大以及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重要意义。

5

816.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的主要因素是_____ A: 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升高 B: 肾小管液晶体渗透压降低 C: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D: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和循环血量。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刺激了下丘脑视上核或其周围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加,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导致尿液浓缩和尿量减少,以保留机体水分,有利于维持机体水平衡。循环血量减少,左心房内膜下的容量感受器受到的牵张刺激减弱,经迷走神经传入的冲动减少,下丘脑一神经垂体系统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817.不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激素是_____ A: 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肾上腺素 D: 胰岛素 E: 糖皮质激素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抑制糖异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结果使血糖水平下降。

818.糖皮质激素本身无血管收缩作用,但能加强儿茶酚胺类物质的缩血管作用,称为_____ A: 加强作用 B: 拮抗作用 C: 允许作用 D: 协同作用 E: 反馈作用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有的激素本身并不能直接对某些组织细胞产生生理效应,然而在它存在的条件下,可使另一种激素的作用明显增强,即对另一种激素的效应起支持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的允许作用是最明显的,它对血管平滑肌并无收缩作用,但是,必须有糖皮质激素的存在,儿茶酚胺才能很好地发挥对血管的调节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既可调节细胞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数量,也可影响受体后的信息传递过程,如影响腺苷谚环化酶的活性以及cAMP的生成等。

819.参与应激反应的最主要激素是_____ A: 糖皮质激素 B: 盐皮质激素 C: 胰岛素

6

D: 抗利尿激素 E: 雄激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当机体遭到各种伤害性刺激(如寒冷、饥饿、疼痛、感染、中毒、失血、缺氧、过热、疲劳、紧张等)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浓度立即增高,这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称之为应激,这是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活动增强的结果。伴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高的还有生长激素和催乳素,这是应激反应中由腺垂体分泌的三大激素。

820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_____ A: 口腔温度 B: 腋窝温度 C: 直肠温度 D: 皮肤温度 E: 深部平均温度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临床上所说的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虽然机体深部各器官因代谢水平不同,其温度略有差别,但是,循环的血流使各器官的温度趋向一致。全身血流均回流于右心房,故右心房血流温度可作为机体深部温度的平均值(即体温)的代表。由于右心房血流温度不易测量,临床上通常测量口腔、直肠和腋窝的温度来反映体温。

821.以下有关恶性高热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 A: 具有家族遗传性 B: 是一种代谢亢进危象 C: 死亡率很高

D: 麻醉用药中的异氟烷和琥珀胆碱是其最常见诱因 E: 患者可出现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恶性高热是指某些麻醉药诱发的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并发体温急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进危象。恶性高热国内罕见,但死亡率很高。此种麻醉并发症具有家族遗传性,恶性高热病人及其家属肌细胞常有遗传性生理缺陷。其血浆肌酸磷酸激酶:(CPK)含量增高,且主要为CPK-BB(神经型)同工酶增高。家族遗传性与诱发因素相结合是恶性高热的病因。易于诱发恶性高热的麻醉用药最常见者为氟烷和琥珀胆碱。

822.妊娠期间,母体的生理变化对麻醉的影响表现在_____ A: 椎管内麻醉时,局麻药的用量要增加 B: 气管插管不受影响

C: 进行呼吸功能监测时,应关注腹式呼吸的变化 D: 出现反流、误吸的危险性增高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妊娠后,下腔静脉受压促使脊椎静脉丛血流增加,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因静脉丛扩张而容积缩小,因此孕妇行椎管内麻醉时,注入少量局麻药即可获得较广泛的阻滞范

7

围,同时穿刺出血、置入硬膜外导管时血性回流或血肿形成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由于呼吸道毛细血管扩张、黏膜充血、红肿,常导致产妇鼻咽通气不良,呼吸道易受感染,全麻行气管插管时易损伤气道黏膜。随着子宫增大,腹压增加,膈肌的活动幅度减少,腹式呼吸受限,故在麻醉手术期间应避免抑制胸式呼吸。胃肠道受增大子宫的推挤,胃内压升高,并向头侧移位,胃肠道张力降低蠕动减弱,胃排空时间及肠运输时间延长,出现上腹部饱胀感及便秘、痔疮加重等症状,分娩时误吸的危险性增高。

823.胎儿的血液循环特点有_____ A: 体内有纯粹的动脉血

B: 卵圆孔沟通肺动脉与主动脉弓 C: 全身各部位的血供情况相同 D: 已经建立肺循环 E: 存在右向左分流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胎儿的血液循环除体循环和肺循环外,还有胎盘通路。胎儿的脐静脉从胎盘获得氧合程度较高的动脉血,在肝门静脉处与来自下腔静脉血汇合后流入右心房,其中2/3的血经卵圆孔进入左心房,由左心室、升主动脉流经头部、心脏及上肢,余下1/3的血液与上腔静脉回流血,由右心房、右心室、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分流进入主动脉降支供应躯干及下肢营养。胎儿体内无纯粹的动脉血,而是动静脉混合血。

824.老年人用药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_____ A: 使用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时,用量需增加 B: 使用与白蛋白结合的药物时,用量需增加 C: 对吸人麻醉药的耐受性好 D: 追加给药的时间间隔应延长

E: 口服给药后,血药浓度高峰期的出现时间提前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机体的老化过程必然对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产生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使机体对中枢神经抑制药物的敏感性增加,用量需减少;体液总量的减少,脂肪组织的增加将改变药物在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肝血流量的减少和肝微粒体酶活性的降低使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降低;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浓度的降低导致游离的有效药理活性的药物浓度增高;肝、肾功能的降低将使药物的清除半衰期延长,全身清除率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和肠道血流减少将延缓药物在小肠内吸收;老年人对吸入麻醉药较年轻人的耐受性差,肺泡最低有效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呈线形下降;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其第一次分布容积随年龄增长呈指数下降,所需剂量亦相应下降。

825.应对新生儿采取保温措施的原因有_____

A: 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新生儿只能通过寒战反应产热 B: 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C: 新生儿不容易通过辐射方式散热 D: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制不健全 E: 新生儿对炎热环境的适应性好

参考答案: D

8

本题解释:当环境温度下降时,新生儿缺乏有效的寒战反应,只能通过非寒战性产热反应来产热,即由于寒冷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使组织释放儿茶酚胺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在氧的参与下,释放能量。新生儿体表面积大,皮下血管丰富,外周血流量多,缺乏有保温作用的皮下脂肪,易于通过辐射散热。新生儿缺乏使饱和脂肪酸变成不饱和脂肪酸的酶,皮下脂肪组织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多而熔点高,寒冷时易发生凝固,易发生硬肿症。故对新生儿采取保温措施至关重要。新生儿的体温调节机制尚不健全,对过高、过低环境温度失去调节能力,导致体温升高或体温不升,增加耗氧量。因此,将小儿置于较低温度时会引起寒冷损伤,加重低氧血症、酸中毒或低血糖、肺出血等症,环境温度过高时增加耗氧量、脱水、呼吸暂停等,严重者危及生命,增加死亡率。

826.以下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 新生儿能感知疼痛

B: 新生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均不完善

C: 与成人相比,新生儿心脏对缺氧的耐受性差 D: 新生儿依靠心率快来保持心输出量 E: 新生儿喉头最狭窄的部位是环状软骨处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新生儿和婴儿对低氧血症的耐受能力较成人强,轻度或中度的低氧血症对新生儿的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影响很小,在此情况下新生儿仍能增加心率维持心输出量。这可能与其能较有效地利用替代能源(如乳酸、酮体和脂肪)而产生高能磷酸化合物有关。

827.新生儿、婴幼儿易于产生缺氧的原因不包括_____ A: 体内的胎儿血红蛋白多 B: 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低 C: 可能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 D: 闭合容量高 E: 肺顺应性低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新生儿闭合容量很高,婴幼儿闭合容量也增高,且在功能残气量以上,使通气/血流比值降低,致肺内功能性分流增加。新生儿的肺顺应性低,其峰值在青春期后期。由于胎儿血红蛋白不与2,3一二磷酸甘油酸盐(2,3一DPG)结合,故新生儿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高,且P50左移。新生儿还可能存在心脏右向左分流。以上说明新生儿存在易于产生缺氧的因素,应注意麻醉期间呼吸的管理

828.当吸入气体中C02含量增加超过20%时_____ A: 肺通气量增加3~4倍 B: 肺通气量增加8~10倍 C: 肺通气量不增加 D: 兴奋呼吸

E: 对呼吸中枢有麻醉作用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当吸入气中CO2含量增加时,PaCO2增高,呼吸加强,通气量增大。超过20%时,会出现对呼吸中枢的麻醉作用,抑制呼吸。

9

829.正常情况下肺循环压是体循环压的_____ A: 1倍 B: 1/4-1/2 C: 1/4-1/6 D: 1/5-1/4 E: 2倍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正常肺动脉压是15~30/0~12mmHg,而正常主动脉压是100~140/60~90mmHg,因此肺循环压是体循环压的1/4-1/6(麻醉生理学)

830.下列哪项是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刺激因子_____ A: 二氧化碳 B: 氢离子 C: 钠离子

D: 氧分压下降 E: 氮气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中枢化学感受器:延髓腹外侧浅表部。对H+敏感。受缺氧抑制。二氧化碳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后,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与水化合成碳酸,而后解离出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而兴奋呼吸。

831.能缓冲肺泡气体分压的肺容量是_____ A: 余气量 B: 补吸气撼 C: 补呼气量 D: 潮气量 E: 功能残气量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 , FRC):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FRC=RC+ ERV 。FRC在生理上起着稳定肺泡气体分压的缓冲作用, 减少了通气间歇时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如果没有FRC, 呼气末期肺泡将完全陷闭。FRC增加提示肺泡扩张,FRC减少说明肺泡缩小或陷闭。

832.(2015年真题)病人在全麻下侧卧位后肺通气的改变是_____ A: 控制呼吸时两肺相等 B: 自主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 C: 自主呼吸时两肺相等

D: 控制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

E: 自主呼吸和控制呼吸时都是上肺好于下肺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此题要求掌握体位对通气的影响、麻醉对通气/血流比值的影响,自主呼吸是下

10

肺通气多于上肺 见麻醉中级指导403页

833.慢性缺氧者,吸人纯氧易引起呼吸暂停的原因是_____

A: 吸人纯氧后使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导致二氧化碳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减弱 B: 高浓度氧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

C: 低氧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当吸人纯氧时使此反射减弱 D: 高浓度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氢离子的敏感性降低 E: 高浓度氧使外周化学感受器对氢离子的敏感性增加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低氧在正常呼吸活动调节中所起作用不大,但在慢性缺氧患者,低氧刺激外化学感受器以兴奋呼吸中枢是机体的一种护机制。

834.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_____ A: 心房、心室顺序收缩

B: 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 C: 增强心肌收缩力 D: 心室肌不应期延长 E: 心室肌不应期缩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房室交界内兴奋传导慢,会出现房室延搁,可使心房兴奋和收缩先于心室,有利于心室的血液充盈。

835.β受体阻断剂一般不用于_____ A: 支气管哮喘 B: 心绞痛 C: 高血压 D: 心律失常

E: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β2-受体阻滞剂可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增加呼吸道阻力,故在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加重或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

836.预先给予酚妥拉明,再给予肾上腺素,血压表现为_____ A: 下降 B: 升高 C: 不变

D: 先升高后下降 E: 先下降后升高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肾上腺素对血压的影响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以升压表现为主,是由于同时激动α受体之故,预先给予酚妥拉明阻断了α升压效应,表现为β2降压效应。此现象称为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

11

837.消除半衰期最短的β受体阻滞药为_____ A: 普萘洛尔 B: 阿替洛尔 C: 纳多洛尔 D: 艾司洛尔 E: 美托洛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临床常用的短效药是艾司洛尔,T1/2仅10分钟。

838.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学基础是_____ A: 抑制房室传导

B: 加强心肌收缩力而不增加耗氧量 C: 抑制窦房结

D: 缩短心房的有效不应期 E: 增加房室结的隐匿性传导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心衰发生生理学机制是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强心苷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且不增加甚至降低衰竭心肌的耗氧量,故选择B。

839.治疗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_____ A: 奎尼丁 B: 普萘洛尔 C: 胺碘酮 D: 苯妥英钠 E: 维拉帕米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苯妥英钠属Ib类抗心律失常药,轻度阻滞Na十通道,降低普肯耶纤维4相自动除极速率,降低其自律性;其次,能与强心苷竞争Na+-K+-ATP酶,抑制强心苷中毒所致的迟后除极。正确答案D。

840.强心苷中毒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可选用_____ A: 阿托品 B: 苯妥英钠 C: 氯化钾 D: 利多卡因 E: 氨茶碱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补钾、苯妥英钠、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强心苷中毒引起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只有阿托品可用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

841.强心苷对下述哪种心衰疗效最好_____

12

A: 甲亢引起的心衰 B: 贫血引起的心衰

C: 伴有房颤和心室率快的心衰 D: 心肌炎引起的心衰 E: 高血压引起的心衰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强心苷有正性肌力作用适用于低心排的心衰病人,而甲亢、贫血、高血压等引起均属于高心排的心衰,故应用强心苷治疗无益。另外,强心苷有负性频率、负性传导作用,对伴有房颤、心室率快的心衰效果好。

842.强心苷治疗心房颤动的机制是_____ A: 抑制心房肌的自律性

B: 抑制心房内的传导,消除折返 C: 增强心房肌的收缩力

D: 抑制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 E: 增强心室肌的收缩力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房颤的主要危害是心房过多的冲动下传至心室,引起心室率过快,导致严重循环障碍。强心苷主要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或对房室结的直接抑制而减慢房室传导、减慢心室率、增加心排血量,从而改善微循环,但对多数病人并不能终止房颤。

843.用强心苷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麻醉时使用琥珀胆碱可产生_____ A: 无任何副作用

B: 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C: 效果优于筒箭毒碱 D: 作用减轻 E: 作用延长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使用琥珀胆碱会产生一过性血钾升高而引起室性心律失常,严重者甚至造成停搏。

844.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是_____ A: 奎尼丁 B: 普萘洛尔 C: 利多卡因 D: 胺碘酮 E: 维拉帕米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释:心肌缺血部位细胞外K+浓度升高,而血液偏酸性,在此条件下利多卡因有明显的减慢希一普系统的传导作用;另外,利多卡因对去极化阻滞(缺血区)阻滞作用强,故对缺血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去极化型心律失常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13

845.治疗心律失常,利多卡因主要用于_____ A: 房性早搏

B: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 房室传导阻滞 D: 室性心动过速 E: 心房颤动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利多卡因属Ib类抗心律失常药,对窦房结、房室结、心房传导系统无明显影响,但能降低普肯耶纤维的自律性,减慢其传导.缩短心室肌和普肯耶纤维的APD、ERP,故利多卡因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无效,只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

846.下列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的是 A: 利多卡因 B: 苯妥英钠 C: 维拉帕米 D: 胺碘酮 E: 普萘洛尔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利多卡因和苯妥英钠适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主要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胺碘酮对房扑、房颤、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都有效,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847.关于胺碘酮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_ A: 降低窦房结和普肯耶纤维的自律性 B: 减慢普肯耶纤维和房室结的传导速度

C: 延长心房和普肯耶纤维的动作电位时程、有效不应期 D: 阻滞心肌细胞K+通道

E: 对Na+、Ca2+通道无阻断作用

参考答案: E

本题解释:前三项特点与胺碘酮阻滞Na+、K+、Ca2+通道有关,故E项是错误的。

848.(2011年真题)适度阻滞钠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是_____ A: 奎尼丁 B: 利多卡因 C: 普萘洛尔 D: 胺碘酮 E: 地尔硫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抗心律失常药分成四大类:I类是钠通道阻滞药,其中又分成l a、I b、I c类,分别指适度、轻度、明显阻滞钠通道,Ⅱ类是β受体阻滞药,Ⅲ类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Ⅳ类是钙通道阻滞药。而奎尼丁属于Ia类

849.轻度阻滞钠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是_____

14

A: 奎尼丁 B: 利多卡因 C: 普萘洛尔 D: 胺碘酮 E: 地尔硫卓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抗心律失常药分成四大类:I类是钠通道阻滞药,其中又分成l a、I b、I c类,分别指适度、轻度、明显阻滞钠通道,Ⅱ类是β受体阻滞药,Ⅲ类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Ⅳ类是钙通道阻滞药。利多卡因属于Ib类

850.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抗心律失常药是_____ A: 奎尼丁 B: 利多卡因 C: 普萘洛尔 D: 胺碘酮 E: 地尔硫卓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抗心律失常药分成四大类:I类是钠通道阻滞药,其中又分成l a、I b、I c类,分别指适度、轻度、明显阻滞钠通道,Ⅱ类是β受体阻滞药,Ⅲ类是延长动作电位时程药,Ⅳ类是钙通道阻滞药。胺碘酮属于Ill类。

851.糖皮质激素可使_____ A: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 血小板减少

C: 中性粒细胞减少 D: 保钠、保水 E: 保钾、排水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释:糖皮质激素可使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使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其原因各不相同。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增加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附着在小血管壁边缘的中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增多所致。糖皮质激素可抑制胸腺与淋巴组织的细胞分裂,减弱淋巴细胞的DNA合成过程,从而使淋巴细胞生成减少。此外,糖皮质激素还能促进淋巴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破坏。所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患者常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贫血等表现,因此,测定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可作为衡量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指标之一

852.盐皮质激素可使_____ A: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B: 血小板减少

C: 中性粒细胞减少 D: 保钠、保水 E: 保钾、排水

1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4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