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3阶段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22 06: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人文社会科学概论》第八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提出“科学是我们精神的电枢,也是我们文明的电枢。”的是( A )。 A.萨顿 B.萨特 C.牛顿 D.维特

2.目前已知最早传入中国的《教育学》是( B )年从日本翻译过来的。 A.1895 B.1901 C.1921 D.1949 3.我国正式颁布《教育法》是在(D )年。 A.1949 B.1957 C.1978 D.1997

4.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的是( D )。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孔子 5.在我国,第一部《教育政治学》出版于( D )。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6.提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观点的是(C )。 A.柏拉图 B.马克思 C.莎士比亚 D.修拉

7.20世纪30年代,把科学哲学推向新发展阶段的是( C )。 A.罗素 B.杜威 C.波普尔 D.胡塞尔 8.成立政策决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 A.布坎南 B.罗斯 C.凯恩斯 D.熊彼特 9.第二次产业革命导源于以( D )标志的技术革命。 A.蒸汽机 B.计算机 C.水资源利用 D.电的应用

10.概括了当代比较教育学的主导性思潮“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教育和文化的最终目标”的一部著名教育研究报告是( A ) A.《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B.《学会生存》 C.《学无止境》

1

D.《从现在起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

11.古希腊的思想家都参与教育活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不少具有科学意义的假说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思想家中被尊为“遵循自然”教育思想的鼻祖的是(C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12. 1900年前后形成的“进步教育运动”的主要代表是( B ) A.乌申斯基 B.杜威 C.皮亚杰 D.布鲁纳 13.20世纪人本(情感)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 C )。 A.布卢姆 B.杜威 C. 罗杰斯 D.布鲁纳 14.我国《教师法》属于( A ) A.教育基本法 B.主要教育法律 C.教育行政法规 D.教育行政规章

15.政治文化是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其主要内容是( B ) A.处理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国际关系 B.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价值观、政治理想

C.教育与国家、教育与人的政治社会化、教育民主化、政治教育 D.政治体系、政治活动

16. 教育人类学认为,教育具有文化的多种功能,其中本质的功能是( D ) A.吸收集聚功能 B.传递功能 C.选择功能 D.创造功能 17.现代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同是一位教育学家,他有个著名的观点是( A ) A.研究传播基本上也是研究教育传播 B.信息即力量

C.传播即力量 D.信息革命同时带来传播革命和教育革命 18.五六十年代,致力于在整体性教育实验中贯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前苏联教育家是( B )

A.凯洛夫 B.赞可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巴班斯基

19.率先呼吁教育顺应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适应儿童各时期的年龄特个性差异和两性差异,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联姻起了推动作用的人是( C )。 A.洛克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康德

20.倡导“全人教育”,并创造性地提出“文化适应性”教育原则,强调在教育过程中须考虑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真文化、历史、经济条件的总和的人是(C )。 A.赫尔巴特 B.裴斯泰洛齐 C.第斯多惠 D.乌申斯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格,每空格1分,共20分)

1.迅速发展的社会实践使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呈现较为严重的滞后现象。在世界范围内,这种滞后差主要表现在某些理论 无法解释新出现的社会问题 。理论滞

2

后意味着理论受到了 实践 的挑战。

2.现代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度分化、广泛渗透的基础上 整体综合化和全面社会化 。 的短期预测。

4.孔子对教育的探索和哲学、 伦理 、 政治 的思考融为一体。

5.中国的传统教育大格局是以 儒家 教育为主流, 佛道 教育为补充。 6.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了关于 人的全面发展 学说,这对于确立科学的教育目的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7.20世纪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大体同步的世界现代教育思潮的三个高涨期,依次 以 改变学校重心、更新教育内容 、筹建终身教育体系 为焦点。

8.中国教育正从适应经济 体制 和经济 增长 两个根本转变出发,的两个重要转变。

9.人的政治社会化,是人接受政治活动和政治文化影响,从一个 非政治人 人转变 为 政治 人的终身过程。

3.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注重社会预测,包括长期的 整体性 预测, 局部范围 相应实现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办学 质量和效益

三、语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1.科学主义:就是唯科学主义,一种认为科学万能的思想态度

2.软科学: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交叉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新兴学科群。

3.教育学: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人文社会科学主干学科之一。

4.大教育观:在大科学体系逐步形成的过程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以终身教育观为核心的全球性教育观念。

5.比较教育学:带有综合性的教育理论学科,它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跨文化比较。立足当代,进行跨国度、跨民族、跨科学的综合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1.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面临哪些挑战?

答:一是迅速发展、日趋复杂的社会实践不允许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滞后现象长久持续;二是分支学科激增,使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内部综合面临挑战;三是世界各国对人文社会科学重视程度不一,给面向全球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带来困难。

3

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何联系?

答: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教育学,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级分支学科。

(1)早期的教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比较零散的关于教育经验和教育思想的阐述,通常作为哲学的组成部分,同伦理、政治、宗教乃至理工等知识搅和在一起;

(2)19世纪初,从人文社会科学母体中初步分离出教育学体系。主要的代表是捷克斯洛伐克民主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这一著作,成为近代教育学的雏形; (3)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 3.当代人文社会科学注重应用研究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文社会科学更多地直接参与社会管理;满腔热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多地发挥智囊和思想库的作用;更多地得到高水的基础研究的支撑 4.简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规律?

答: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主要包括:

1人类社会实践与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互动关系 2社会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 3常规性发展与革-命性发展相互交替

5.简述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共同特点?

答: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都是推动力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1.联系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说说初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

答: 现代初等教育之所以需要跨学科的系统研究,首先是由教育的复杂本性即其广泛性和多

质性决定的;其次是由初等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课题决定的;最后,这也是推进初等 教育科学体系完善的需要。

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 以提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 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 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教育具有高度复杂的广泛性和多质性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在宏观层面涉及人类的古往今来,社会的方方面面,科学的各种门类。初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庞大基石,它具有高度复杂的广泛性、综合性、多质性和效益滞后性,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立体式的研究。 (2)现代初等教育面临时代新课题。 第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初等教育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面对终身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它必须对自己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全面反思,以自觉承担更为繁重的

4

历史任务;第二,信息社会的步伐正在加快,新课题层出不穷,而解决这些课题都要牵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第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以培养面向未来的少年儿童为中心,广泛吸收和综合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成果,更新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知识能力结构,对新情况、新问题作出富于创造性的反应,形成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3)跨学科的研究,推进初等教育科学体系的完善。

现代初等教育研究向教育学以外的众多学科开放门户,有助于打破就教育论教育的狭隘框架和种种思维定势,产生新的科学成果,促进初等教育学和相关学科的共同繁盛。

当代中国素质教育的理念探讨,是在总结中国过往应试教育的历史教训和世界先进教育成果的基础进行的。素质教育完全可以而且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寻求新的突破。素质教育是以世纪之交的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两个根本转变、两大文明建设为内在依据的,是为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而建构的现代教育模式。人才学指出,素质教育是全员成功、全型成功的人才工程,有利于大面积开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造性人才资源。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3r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