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六个专题讲义

更新时间:2024-05-23 13:4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一

最近一个时期,因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中东一些国家相继发生“政治地震”,先是突尼斯国家政权被民众骚乱冲垮,接着18天的埃及动乱为穆巴拉克近30年的强势统治画上句号,利比亚政府武装与反政府武装交火激烈。眼下,这种剧变的“外溢效应”还在向其他阿拉伯国家扩散,引起世人关切。

一、中东多国局势概况 (一)地理位置简介

“中东”源自古代欧美人使用的地理术语。一般来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此外,巴勒斯坦地区、马格里布国家(包括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阿拉伯世界历史文化原因,一般也认为属于中东。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北非,地理上位于非洲北回归线两侧,通常包括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国及大西洋中的葡属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面积837 万平方千米。人口1.5 亿(1991 年),70%以上为阿拉伯人。有时将埃及、苏丹、利比亚称东北非,多属撒哈拉沙漠;将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称西北非,阿特拉斯山脉斜贯北部。从包含国家可以看出,北非在地理上包含于大中东的范畴。

(二)动荡情况概况

2011 年1 月14 日,一直被认为是非洲最稳定的阿拉伯国家突尼斯发生动荡,统治国家长达23 年的总统本·阿里出走,揭开北非国家动荡的序幕。实际上,自2010 年12 月以来,以突尼斯的骚乱为开端,类似的事件已经在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中蔓延。到目前为止,已经波及了中东地区的多数国家。在大中东地区各国中,苏丹、摩洛哥、约旦、沙特、科威特、叙利亚、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巴林、黎巴嫩 也门、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先后发生骚乱。 1、特点

中东的动荡呈现出波浪性、传导性和扩散性的特点。波浪性主要体现在动荡在特定事件的连续推动下,呈现逐步放大的特征。而抗议示威活动在国情类似的国家得到复制可看出动荡呈现传导性。动荡以热点国家为中心,逐级扩散,呈现出扩散性特点。如:阿尔及利亚。当地时间2011年2月12日,阿尔及利亚警方封锁了位于首都阿尔及尔市中心的公民和解广场(原名五一广场),从而阻止了一场由反对党和社会团体共同发起的“埃及式”反政府示威游行。另外,在伊朗,当地时间2月14日,数千伊朗人在首都德黑兰街头举行游行,并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1死21伤。尽管有大批防暴警察和安全部队在街道上巡逻,但仍有部分抗议者高呼“打倒独裁者”的口号。伊朗国营电视台播放的画面显示,手持木棍的年轻人推倒了道旁的垃圾箱并点燃了里面的杂物。为了驱散人群,警方在德黑兰的自由广场以及市区主要街道向示威者发射催泪弹。其间,示威者与防暴警察发生冲突,除了1人死21人受伤外,还有多名示威者被捕,游行直到当天深夜才结束。2月17日,在也门首都萨那,反政府游行示威者与政府支持者互相

投掷石块。当日,数百名示威者在萨那大学附近进行反政府游行,与政府支持者和警方发生冲突,至少造成15人受伤。 2、动荡局势的发展状况 根据其发展,我们将中东动荡大致划分出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状况描述如下: 第一阶段,具体时间为2010年12月底-2011年1月14日。这一阶段的导火索是突尼斯自焚事件。各地效仿并出现自焚事件,各国爆发第一轮示威游行,突尼斯出现骚乱和动荡。动荡国家有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而波及的国家这有埃及、利比亚、伊朗、约旦、也门、阿尔及利亚等。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作为导火索的突尼斯自焚事件。

因无经营许可,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的一名26岁男子布瓦吉吉的水果与蔬菜被当地城管部门没收。这名男子于2010年12月17日自焚,以此抗议城管部门“粗暴执法”,随后抗议民众与国民卫队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一人死亡。自焚青年虽被送到突尼斯最好的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严重于1月4日死亡。 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向他的国家和政府抗议的不仅是布瓦吉吉一个人,同样是20多岁的年轻人纳吉,因为“饥饿和失业”选择触电自尽,还有因为还不清政府小额贷款而自杀的阿布迪。突尼斯的年轻人,这些本来肩扛国家未来的青年,却选择以如此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与其说是个人的悲剧,不如说是国家的悲剧。布瓦吉吉的自杀引燃了当地群众的愤怒,众多处境像布瓦吉吉一样的百姓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有所作为,并与警方发生了激烈冲突,导致伤亡。

据半岛电视台网站2010年12月27日报道,突尼斯内政和地方发展部24日发表新闻公报称,突尼斯中部地区的西迪布吉德当天下午发生流血冲突,冲突造成1名示威者死亡和两人受伤,另有多名国民卫队官兵在冲突中被烧伤,其中两人处在昏迷之中。公报还指出,闹事者在围攻国民卫队大楼之前还纵火烧毁了国民卫队的3辆汽车。这次的冲突拉开了突尼斯动乱的序幕。1月8日开始,突尼斯部分城镇相继发生示威游行和社会动乱。1月14日晚,突尼斯总统扎因?阿比丁?本?阿里突然离境,携家人于15日飞抵沙特阿拉伯。1月14日晚,突尼斯总理加努希宣誓就任临时总统。1月17日,总理加努希于宣布成立民族团结政府。1月27日,加努希宣布对内阁进行大改组。2月25日,突尼斯10万人游行 要求总理下台。2月27日,突尼斯民族团结政府总理加努希宣布辞去总理职务。 第二阶段时间为2011年1月14日到2011年2月11日。以 本-阿里出走作为导火索。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的出走,鼓舞了邻近各国的反对派,引发动荡在该地区的第一轮扩散。各国示威游行呈现长期化特点,其中埃及的情况尤为严峻。动荡国家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波及国家有叙利亚、利比亚、伊朗、约旦、也门、巴林等。

作为第二阶段的关键性人物,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穆巴拉克1928年5月4日出生于埃及曼努菲亚省的米塞利赫村。1969-1972年任空军参谋长,1972年任国防部副部长兼空军司令,1974年2月晋升中将;1975年任副总统。1980年5月任埃及民族民主党总书记。1981年10月当选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1982年1月当选民族民主党主席。他在1987年、1993年、1999年、2005年4次连任埃及总统,2011年2月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宣布离职,当日大批民众聚集庆祝穆巴拉克离职。

我们有必要就穆巴拉克下台事件进行回顾。2011年1月25日开始,由于不满物价上涨、失业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发生民众大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埃及首都开罗的示威游行活动主要在位于内政部大楼和执政

党民族民主党总部附近的解放广场进行;1月27日,埃及示威活动或升级,改革派领袖返国“逼宫”;1月28日,埃及民众大规模游行示威,首都互联网手机通信中断;1月29日,埃及现政府应穆巴拉克要求集体辞职;1月31日,穆巴拉克宣布再次延长开罗等地的宵禁;2月1日,穆巴拉克承诺不再连任,埃及互联网恢复;2月3日,穆巴拉克总统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专访时说,他已“厌倦”总统职位,愿意现在就辞职,但由于担心国家陷入混乱,他不能现在辞去总统职务;2月4日,埃及反对派阵营继续施压要求穆巴拉克立即下台;2月5日,埃及执政党领导层集体辞职,包括总统之子贾迈勒;2月6日,埃及政府与反对派达成部分一致;2月07日,埃及政府明确拒绝将穆巴拉克权力移交副总统;2月8日,执意要穆巴拉克下台,埃及25万人再集会;2月10日,穆巴拉克向副总统部分交权 拒绝辞职;2月11日,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将权力移交军方。 第三阶段为2011年2月11日-今。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被迫下台引发了严重后果,对各国反对派和中下层民众有所鼓舞,原动荡国家有其事权威国家的局势愈趋严峻。动荡在空间上进一步扩散,波及中东的富国或原先较稳定的国家,同时形势更趋暴力化。动荡国家有利比亚、伊朗、巴林、也门等;而波及国家则有阿尔及利亚、叙利亚、约旦、南非、阿曼、摩洛哥等。

自2月15日利比亚示威爆发以来,已有超过1000人丧生,超过10万人逃离利比亚。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反政府的抗议活动。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2月17日,在班加西等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活动。2月18日,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卡扎菲和支持者见面的电视画面,政府支持者在首都等多个城市举行集会。2月19日,班加西形势急剧恶化,利比亚军队向示威者发射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美英等国发表声明,谴责利比亚政府的暴力行径。随后,利比亚政府军与反政府军展开了激烈的交战。3月17日包围了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大本营班加西,并且轰炸了班加西机场。自3月19日法国、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发动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以来,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市内和周边多处设施成为袭击的重要目标。联合国安理会将于明日就利比亚当前局势举行非正式磋商。利比亚局势显得更加朴素迷离。

二、中东多国局势原因探究 中东、北非国家出现动乱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很多人都在分析其原因。 (一)经济衰退,民生凋敝、百姓贫穷是动乱的起因。

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也门、阿尔及利亚、苏丹、约旦和摩洛哥等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 2008年发端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粮食危机,更是推波助澜,使这些多靠旅游、加工制造和外来投资的国家经济雪上加霜。例如,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0年公布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上,突尼斯位列世界第38位,连续多年稳居非洲大陆首位。然而,这一切却难掩突尼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本问题。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突尼斯传统的制造业和加工业仍依靠廉价劳动力作为竞争优势,未及时进行技术革 新,在内需不旺的同时又面临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海外投资也相应萎缩,贸易逆差逐步攀升,经常项目赤字在2010年占到突国民生产总值的4.1%。2010年,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又令突尼斯经济形势雪上加霜,与欧元挂钩的突尼斯货币第纳尔对美元大幅贬值约10%,支柱产业旅游业也受重创,近两年持续衰退。经济低迷进一步导致突国内就业环境恶化,政府无力缓解高素质人才失业问题。

(二)失业率攀升,是年轻人不满乃至上街示威的重要原因。 上面提到的那些中东、北非国家,失业率一般都在30%–40%,甚至超过50%。虽然,埃及和突尼斯教育程度较高,许多年轻人都能享受大学教育,但往往是毕业即失业,自焚而不治身亡的突尼斯小贩就是这种情况。分析人士同时也指出,经济问题则是突尼斯和埃及总统下台引发阿拉伯世界连锁反应的更主要原因。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尤其是青年人的失业率更高,工资不涨但物价却不停上涨等等问题,不仅突尼斯、埃及有,其他的阿拉伯国家、北非国家,也都具有这种类似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据了解,突尼斯的青年失业率高达52%。埃及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率数字自2007年起就始终徘徊在10%左右。阿尔及利亚的失业率为10%,16岁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为22%。巴林和也门也不例外。两国的失业率分别在15%和35%。在也门,3个劳动力中2个找不到工作。此外,这些国家近年的通货膨胀速度显著。上述国家近年承受着5%-13%不等的通货膨胀率。而埃及的动乱以及穆巴拉克的下台,则大大鼓舞了中东各国的抗议者,各国民众纷纷举行示威游行。2008年的金融海啸导致突尼斯旅游业走下坡,失业率上升。在2010年的调查报告指出,突尼斯的经济增长率为3.8%,但失业率达14%,其中30%是年轻人。 (三)贫富悬殊、分配不公,更使百姓心存不满。 以埃及为例,为刺激增长,穆巴拉克政府推行了以私有化为主导的经济改革,私有化改革在推动GDP 增长的同时,带来了埃及贫富的更加分化。高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不公,对低收入者形成了掠夺。世界银行估计近年来埃及人口40%的人(约28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两成富人拥有55%的社会财富。他们或从政,或经商,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另外占人口20%的中产阶层,占有27%的社会财富;余下的占人口60%的低收入和贫困阶层,只拥有社会财富的18%。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势必让绝大多数处于下层的公民不满。 (四)官员贪腐严重, 是引起社会不满的又一主因。

在埃及,贪污受贿、收回扣、要小费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普通埃及人的工资很低,一般官员的正当工资也不是很高。然而,作为中高级公务员的一些官员,月收入却比较可观,常常有能力盖楼。这些人的钱从哪里来,不言自明。政府官员贪腐,自然也是引起民众不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国际透明组织发布的“2009 年全球清廉指数”中,埃及得分偏低,在180 个国家中排名111 位。埃及政府的腐败成为引发本次动乱的重要原因。据估计,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及其家族资产净值在400 亿到700 亿美元之间。2011 年2 月12 日,埃及总检察长下令禁止前总理纳齐夫等几名高官出境,以接受调查,其中执政党组织书记艾哈迈德财产超过300亿美元,而埃及有近4000 万人每日收入不到2.5 美元。 (五)体制僵化、改革滞后,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中东、北非国家的领导人,大多执政多年。83岁的穆巴拉克在位近30年,本?阿里也当了23年总统,萨利赫也已在也门掌权3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更是1969年上台至今。“老人政治”容易造成体制僵化。另外,“世袭制”在中东、北非国家普遍存在。不要说王权国家,就是共和制国家的总统,也总是想把自己的宝座传给儿子。中东、北非国家老百姓对此颇有微词。穆巴拉克执政后期,政权日益显示出其专制化,家族化的特点,利用紧急状态法长期限制民众权利。此外,穆巴拉克表现出将国家权力传给儿子的意图,家族人员控制了埃及的国民经济命脉。他长期不任命副总统,并涉嫌操纵选举。在2011 年11 月30 日议会选举中,穆巴拉克领导的执政党取得压倒性胜利,最大的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则

失去了全部议席,反对党和民间组织指责执政党在选举中存在大规模舞弊现象。这次选举争议和埃及动乱爆发仅间隔一个月。 (六)互联网推波助澜。

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小觑,突尼斯、埃及等国家的动乱,动员令都是通过互联网和微博网站发布和传播的。推特、脸谱等微博网站,对于挑动中东、北非国家动乱,“功不可没”。互联网在中东、北非国家缺乏必要的监管。2009年伊朗大选风波,同样是在互联网和微博网站的鼓动和促进下发生的。有关专家指出,中东阿拉伯国家地缘邻近,国情相似,面临的社会问题与矛盾不尽相同,随着互联网与卫星电视的日益普及,一国社会动荡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尤其是埃及一贯扮演“关键角色”,埃及乱局容易产生扩散效应与连锁反应。

以上诸点,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中东、北非国家的动乱发生。当然,也应该看到,在此次剧变中,内因虽是决定因素,但外因还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埃及动乱为例,美国和西方进行了干预,只是显得有些左右摇摆,首尾不顾。尤其在穆巴拉克离职问题上,美国先是呼吁“和平过渡”,正常卸任;后又屈从民意,改变初衷,与埃及军方一道,“安排”穆巴拉克立即离职。致使穆巴拉克一天两易自己的决定,从绝不辞职到立即下台。当然,各国骚乱或动荡的原因都有其特殊性,如利比亚局势,其部落间的关系,政府武装与反政府武装的冲突,美国、法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及北约、非盟、联合国等组织的相互关系,亦使利比亚局势更加错综复杂。

三、对世界的影响

中东地区此次政治动荡,给该地区甚至全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一)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1、国际原油价格攀升

由于骚乱不断与局势不明朗,利比亚等国原油出口被切断,而最新的战事让人再度担忧利比亚的石油供应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中断。纽约商交所四月原油期货合约结算价涨1.02美元,至2008年9月26日以来最高结算水平每桶105.44美元,涨幅1%。不过,ICE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却呈现相反走势。该合约跌0.93美元,至每桶115.04美元。 2、国际金价大涨

受利比亚局势以及全球通胀压力加大影响,大量避险买盘推动国际金价大涨。伦敦现货黄金价格21日冲高至每盎司1407.60美元,涨幅为1.3%。 3、股市下挫

受利比亚局势影响,美股、欧洲股市、恒指全部大幅下挫。尽管油价上涨对能源公司的股价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但总体来看,投资者在地缘政治不确定因素增加情况下纷纷选择卖出股票,转而投资美国国债等相对更为安全的资产。近日全球股市仍然紧盯中东局势,维持震荡格局。 4、旅游业受挫 中东北非地区,在此次大规模、历时几个月的动乱中,旅游业受到极大冲击。国内外相关行业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区域局势紧张

个别中东国家的动乱局势还在蔓延,但这各国军队在防止回教极端分子掌权

方面也扮演重要角色。不过,行政机构改革或设立,将需要好几年时间,这意味着宪制民主将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如巴林也因逊尼派统治阶层与什叶派民众之间的对抗,使局面更加复杂化。所有的海合会成员国都很担心两派斗争会让伊朗乘虚而入。由于巴林也是美国第五舰队的总部,也门又有两派回教徒对立,最大隐忧是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如卡伊达的势力坐大。中东动乱也将影响整个区域的和平进程,意味着须避免巴勒斯坦问题恶化。 2、多国撤侨

利比亚局势动荡不安,多个国家紧急撤侨。数以千计的人挤入黎波里机场,焦急的等着坐上飞机离开。数以万计的埃及客工往东走,希望尽快离开这动乱的国度。

多个亚洲国家为滞留在利比亚的10多万个侨民安排疏散。中国将派包机、客船和渔船到利比亚疏散3万多国民,他们大部分是参与石油、铁路和电信投资项目的工程师。印度有大约1万8000公民在利比亚,印度一艘可运载1000人的客运船已在红海等候,但却迟迟无法获得批准到利比亚载人。泰国大使馆已联络在利比亚的2万3000个国民,要他们尽可能利用其他国家的船只前往马耳他。斯里兰卡则向国际移民组织要求援助,希望该组织能协助安排至少1200名斯里兰卡人回国。

四、启示与思考

(一)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没有发生改变 当今世界,国际局势正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尚未根本改变,局部的战乱、紧张、动荡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更趋突出。国际经济的发展还很不平衡,特别是不少发展中国家遇到了严重困难,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 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因素:主要根源在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另外,传统安全因素如军事、政治、外交冲突等亦影响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传统安全是指国家安全,国家的政治及军事安全是其主要内容;非传统安全是指 由非政治和非军事因素所引发的、直接影响本国和别国乃至全球发展、稳定和安全的跨国性问题以及与此相应的一种新安全观,指的是“免于由非军事武力所造成的一切生存性威胁”。安全,从传统到非传统,一是强调安全领域的拓展,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环境安全、社会安全等被纳入安全范围;二是强调安全层次的多元化,全球安全、地区安全、团体安全、公民安全都被予以考虑,并且超越了传统安全仅仅以国家安全 为基点的局限,凸显出了现时代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和全球安全的重要意义;三是强调一个共同体的核心价值、结构秩序、生存方式不受侵害,不光是国家没有外来入侵的威胁、没有战争的可能、没有军事力量的使用、没有核武器使用的阴影等和平状态,也包括人的身体上没有受伤害、心理上没有受损害、财产上没有受侵害、社会关系上没有受迫害的无危险的存在状态。 纵观历史,传统是曾经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传统。纵观当下,我们未曾经历过的非传统、非典型、非常规、非对称的“另类安全”问题蔓延已是不辩之现实。生态危机、金融危机、能源危机、人口危机、水资源危机、移民难民危机、民族冲 突危机、国家认同危机等,作为一种对安全的新威胁而日益引起我们的关注。不管我们是否承认,不管我们是否愿意,在国际 社会秩序动荡不安,国内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非传统安全威胁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

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各国政府和人民应顺应时代潮流,加强交流与合作,认真规划和坚持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为实现这个共同的历史任务,必须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努力建立适应各国发展水平和要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充分尊重各国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二)对中国的启示

在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的记者会上,法国《观点》周刊的记者问总理:“今年年初以来,在北非的一些国家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也在关注着快速发展的中国,有人认为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已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发展模式。我想问的问题是,中国的发展模式如何很好地适应变化中的大环境?其他国家能否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借鉴并得到启示?”此问显然有其用意指向。

众所周知,自去年年底开始,西亚、北非的一些国家局势剧烈动荡,国家遭受巨大灾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经济率先走出危机,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中国的成功对西方而言是对其“美国模式”、“欧洲模式”价值观的一场挑战。境内外一些包藏祸心的人忧心忡忡,企图趁机把动乱的祸水引向中国。他们通过互联网煽风点火,希望也挑起“街头政治”,搞乱中国。这显然是蚍蜉撼树,但这种蠢蠢欲动也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正是对这种所谓“大环境”的清醒把握,温总理一语蔽之曰:“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是不正确的”。这是一种言近旨远的回应,如果把意思往深处说白了,那就是:中国不是中东,把国情完全不同的不可比国家硬扯到一起做类比,犯这种低级推理错误的人,如果不是无知,便是别有用心。

温总理同时又强调指出:“我们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同样,我们认为任何国家都要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我们认为,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道路都可以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和借鉴。”总理对中国的成功发展郑重表明不以“模式”自居,既彰显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智慧,又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清醒。“模式”的含义是指可供复制的标准形式。事实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中国的发展道路适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的国家根本制度。历史告诉我们,避开国情和国家制度,宣扬普世的欧美模式,是西方国家输出意识形态的手段。中国的成功崛起已经打破西方模式的神话。在世界关注着中国发展的时候,中国不认为自己的发展是一种模式,这是保持了我们的改革和建设继续探索前行的理性,体现了对各国人民选择发展道路的尊重,尤其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今世界无与伦比的魅力。

当然,对我国本身而言,在十二五期间更应注重关注:民生问题(住房、就业、医保、教育、贫富差距)、经济结构调整问题、腐败问题等。

(三)给大学生的思考 中东地区此次政治动荡,在某种意义上网络发挥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进行政治民主参与亦成为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

2010年,全球网络人口20.8亿,手机用户突破50亿。中国的网络人口达到4.57亿人,其中青少年超过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4.3%。预计“十二五”末网民将达7.5亿。我国网络人口发展的趋势是,受教育人口占比大,青少年占比大。青少年每天平均上网时间2.3小时。作为领土、领海、领空之外的第四空

间,网络成为国际争夺的重要战略资源。网络安全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社会等诸多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在互联网中无国界地传递和渗透,对国家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如:维基解密事件,近期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等国发生的政权动荡事件中,网络都起到了诱导和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如facebook网站)。这表明网络信息安全事关国家主权和政权,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管理还没有建立一体化的协同管理模式,政府管理多头化、分段式,缺乏统一、联动、协调、系统和无缝的管理,存在政策空隙。前瞻性不足,后管理多,引导性管理少,在建设和监管上还存在缺位或不到位。法制建设滞后,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网络管理技术创新也滞后。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创新网络信息管理。 第一、把网络信息管理和网络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把网络管理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战略全局予以考虑。把网络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超前谋划布局。把网络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十二五”规划。

第二、健全和完善科学化的管理体制。创新体制机制。在互联网管理上体现“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协同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统筹协调的管理机构,对网络信息管理进行战略、整体和系统性的研究,开展顶层设计和结构设计。加强网络信息管理立法,建立法制化的网络管理机制。制定一揽子相应政策,如扶持网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化管理,引导公众参与及行业自律。

第三、把网络管理作为政府转变职能,服务民众,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建议政府高度重视网络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理念、行为上迅速适应网络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把网络管理作为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作为开展群众工作、亲民服务百姓的重要平台;作为搭建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平台;作为对国家未来(青少年)和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平台;作为引导舆论、化解矛盾的重要平台;作为建立透明政府和责任政府的重要手段。.建立预防性的舆论引导机制。通过科技管理手段抓关键节点,重点关注流量大的网站、热门媒体、高搜索率的词汇、重要搜索引擎、重要的网络社区、论坛、微博、敏感视频、重要的意见领袖等来建立预见性的舆论引导和管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一线网络评论人才,对于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话题,及时发出正面的、有说服力的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通过网络构建新型的联系群众机制。各级党委、政府应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直接、有效、互动的沟通方式,“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通过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了解和回应民意,构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信任关系。通过网络创新通畅、及时、高效的社会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重视网络危机管理。如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加强网络媒体自律建设;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加强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引导作用和话语权建设;建立政府在网络上与公众的多元多方位对话机制;建立公众情绪的适度释放机制和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国家网络安全防火墙。 专题二:

第一章 九十年的奋斗历程

一、应运而生,浴血奋战,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饱受西方列强侵略、长年战乱,面临亡国灭种境遇的屈辱史。1840年,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面对空前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多少仁人志士,各种党派人士,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寻求着救国图存的道路,但无一能够成功。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隆隆炮声,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思想。1919年,中国爆发了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作为先进社会力量崭露头角。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上海原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秘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李汉俊等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由于遭到了暗探和巡捕的骚扰,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举行。一大讨论并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我们党领导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

1923年6月,中共三大正确评估了孙中山和国民党的革命立场,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下,国民革命的思想由南向北,在全国范围内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广泛传播。根据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军势如破竹,很快在1926年底就控制了南方大部分省份。1924年到1927年间,第一次国共合作加速了中国革命进程。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的高涨,未能遏制革命阵营内部的危机,在党内出现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蒋介石为代表的大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国民党右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选择在南昌发动起义,打响了武装法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八七会议”明确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路线。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中国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召开了“遵义会议”,提出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肯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的十年,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政治上成熟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当曾两次经受严峻的考验:一次是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了大规模杀害,党员人数由原来的5万朵人锐减到不足1万人。另一次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进行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十年中,当依靠自己的力量纠正错误,汲取教训,实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现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把中国革命推向了新的阶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民侵华战争。在国家危难,民族灭亡的紧急关头,中

国共产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础上,努力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实现全民族的团结抗战。抗战之初,中共中央根据敌强我弱的战场形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战略。八路军、新四军大踏步向敌后挺进,创建抗日根据地,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随后国民党正面战场节节败退,日本侵略军调整侵华方针,将主力用于进攻敌后抗日力量,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1939年,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此后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在“有理、有节、有利”的原则下,对国民党实行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维护了抗日大局。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经过八年抗战,共产党员发展到了121万人,建立了拥有1.2亿人口的根据地19块。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完成了战争准备后,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和广大人民群众同仇敌忾,以自卫战争挫败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并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同时,党成功地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革命,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也蓬勃发展。人民拥护共产党,使国民党反动派陷入了全国人民的包围之中,气势磅礴的人民解放战争,摧毁了国民党的反动政权,基本上完成中国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最主要的历史任务。

二、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政权的重任。恢复工业生产、建立国营经济、收回海关控制权、打击投机倒把行为。1951年春,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新中国为恢复和加速经济发展,开始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从1953年开始执行。在“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我国于1956年底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项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工业、农业、输业和基本建设各条战线喜报频传,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咋咋实施地向前迈进。

1956年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大会总结了党的七大以来特别是建国七年来的经验,会议(1)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2)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3)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很多方针和设想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一次成功的探索。

1956年到1976年的发展建设时期,这一时期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一是“探索性”。这因为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就是党在实践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始,也为八大作了思想准备。中共八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此后,《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八字方针、七千人大会等都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有益探索。在这段时期,原子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顺利升上太空,石油基本自给,政治、经济、交通、教育、科技、外交等,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在曲折中进行前进发展。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经济基本情况认识不足,更由于不少领导人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阶级斗争的扩大化也导致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并最后酿成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三、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

1976年10月粉碎了“四人帮”后,党面临着思想、政治、组织等各方领域全面拨乱反正的任务,通过拨乱反正,我们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政治上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把党荷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冬,小岗村18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按下鲜红手印,实施了“大包干”。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以这次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在对外开放上,把广东、福建作为对外开放是试点省份,率先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最后,设立海南省,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打开。党带领人民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

但是初期的改革开放并不是一帆风顺,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受到了很多阻挠。改革开放后,外国资本进入了中国办企业办工厂,招收中国的工人,赚钱剩余价值,这中国到底姓“资”还是姓“社”?中国还要不要实行计划经济?还是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应该如何走向?

在一片争论声中,1992年除,邓小平亲自南巡到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就是著名的“邓小平南巡讲话”, 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 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邓小平说:“1984年我来过广东。当时,农村改革搞了几年,城市改革刚开始,经济特区才起步。八年过去了,这次来看,深圳、珠海特区和其他一些地方,发展得这么快,我没有想到。看了以后,信心增加了。”“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内,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就足以证明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谁想变也变不了。”“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 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邓小平南巡讲话更加坚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改革开放后,深圳依靠沿海优势成为首批经济特区后,依靠“敢为天下先”的意识,锐意进取,率先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三十年的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改革开放30年,中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义务教育,完善社会保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设计了“三步走”战略,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了蓝图。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进入21世纪,第二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到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两个伟大转折,一是由计划经济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由封闭社会转为开放社会,综合国力大幅提升,截至2010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实体。社会结构不断完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明显拉大,就业压力越来越严峻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党的十七大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努力在科学发展中实现和谐社会,在社会和谐中促进科学发展。

第二章 九十年的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九十年历程中,完成了三件大事,一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二是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三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过去的九十年历程中,也得到很多启示。

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人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条是走俄国十月革命的路,在主要城市发动武装暴动,诸如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另一条是走在偏僻农村进行武装暴动的路,诸如毛泽东所领导的湘赣秋收起义。然而,这两条道路,到底哪一条道路更适合中国国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他们熟悉到,第一条道路适合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因为近代大机器工业的发展,不仅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而且增强了工人阶级的组织纪律性。共产党人依靠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在反动统治势力集结的大城市进行武装暴动,有可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是,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方面,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交通都非常落后,各地区发展也极不平衡;另一方面,工人阶级的队伍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在大城市进行革命,进而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地步。因此,在毛泽东看来,中国革命要走向胜利,必须要打破在中心城市夺取政权的模式,打破共产国际的教条化倾向,必须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同时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毛泽东所开创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就是自觉结合的典范,这一结合在客观效果上也使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事业中获得了自觉性、主体性与能动性,最终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当代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和我国人民付出了巨大代价获得的极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坚持和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二、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

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会失去生命力,更谈不上先进性。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的根本依据,始终扎根于人民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建

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当家做主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成为现实。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党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建立起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实力明显增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解决了13亿多人口的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现在,我们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都是为了顺应人民意愿、实现人民利益。

三、制定科学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全 部工作与中国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相符合

一个理论就是一面旗帜。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关乎党的生命。科学地判断形势,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取得根本胜利的法宝。

北伐战争后,蒋介石夺取北伐胜利的果实,制造四一二事变,马日事变,彻底和革命决裂。中国共产党力量弱小,以至于在敌人富集的大城市发动的起义均以失败告终。但在农村敌人的力量相对薄弱,而且有利于发动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农民群众,可以有良好的阶级基础,并且发动群众,军民合作,在乡村中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可以为革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乡村为中心在长期的斗争中积聚和发展革命力量,待条件成熟时夺取全国政权。所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当时的科学政策。

1952年底到1953年初,中国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抗美援朝可望结束;土地革命的任务已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国民经济恢复工作提前实现预定目标;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开始;在这一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1953年6月1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宣传部起草的关于总路线的宣传提纲上,把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一步完整准确地表述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用之代替过去的以政治斗争、路线斗争为中心,代替已经实行了一二十年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具有拨乱反正的划时代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和关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的新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必要条件。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朝气蓬勃,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这些正确的科学的论,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法宝。

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大革命时期,我们党提出第一次国共合作,团结国民党,组成国民革命军,开展北伐东征,消灭军阀,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之后,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并建立了广泛的爱国抗日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巩固和发展了最广发的爱国统一战线,吸引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资金投资国家经济建设,为人民创造了福祉;坚持“一国两针”方针,成功收回了香港和澳门主权。

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制,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石。

五、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重视加强党的建设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党。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以崇高的理想、神圣的事业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吸引着中华民族大批先进分子,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进行艰苦卓绝、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巨大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的党。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高度重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我们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党对国家政权以及人民团体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了这样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党就能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全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万众一心地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高度重视自身建设的党。我们党善于总结经验,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和人民的支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且通过反思和总结使党的领导水平得到新的提高,使党和人民的事业得到新的发展。同时,我们党总是根据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党的自身建设的工作目标和重点,扎实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党奋发向上、与时俱进的勃勃生机,始终富有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邓小平:要把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

江泽民:“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胡锦涛: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第三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毛泽东思想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基本方面,就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除了上述几个方面外,毛泽东思想体系中还有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

二、邓小平理论

1、社会主义本质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了上面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三、三个代表

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四.科学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就是统筹兼顾

9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自己的革命、建设和改革道路。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全体共产党人永远铭记。 专题三

[讲义]

褒义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地理单元的总称,它是由洋、海、海湾、海峡等部分组成,面积为3.62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的71%。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重要舞台,海洋竞争已成国际焦点,态势渐趋激烈。

从国土构成上看,中国是一个海陆复合型国家,不仅有数万公里的陆上边界,也有着漫长的海上边界。海洋承载着中国崛起的诸多重大安全利益和发展利益。维护中国的海洋权益和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互为一体。中华民族的崛起,必然是一个呼唤海权的时代过程。

第一章 海权在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中的作用

历史上称霸世界的国家都曾是海洋强国

古时:雅典、迦太基(坐落于非洲北海岸(今突尼斯),与罗马隔海相望。最后因为在三次布匿战争(Punic Wars)中均被罗马打败而灭亡。)、威尼斯

中世纪:葡萄牙(达伽马经过好望角达到印度,麦哲伦完成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西班牙(支持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新航线,发现了美洲)、荷兰

近代:英国、日本、美国

孙中山先生曾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感叹,并警示后人:“惟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

毛泽东缔造了人民海军,并发出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的号召。

一、海权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历史上,我们一直把海洋视为天然屏障,更谈不上主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

海权,顾名思义就是拥有或享有对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权和利用权,但这种权力的范围涉及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海权”概念是美国著名的美国海军战略家马汉创立的,在《海权论》中他认为,海洋对濒海国家的生存与发展有决定性的意义,而要拥有海权,就必须发展强大的海军。

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或者说,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以及由此延伸或衍生的部分权利。

进入21世纪以来,“强于世界者必先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先败于海洋”,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把我国建设成海洋强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对海上通道及海权的需求成为中国对外战略的重要选择。中国人第一次产生“海上生命线”意识,进而提出建设强大海权的要求。

二、海洋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海洋为人类提供足够的空间(海洋资源空间、海洋生产空间、人类活动空间) 海洋蕴藏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是指与海水水体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按照资源的属性,海洋资源可分为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和动力资源。从广义上讲,海洋空间资源也属于海洋资源的范畴。)

世界水产品中的85%左右产于海洋

水资源。海水淡化: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海水化学资源,已发现的海水化学物质有80多种。其中,11种元素(氯、钠、镁、钾、硫、钙、溴、碳、锶、硼和氟)占海水中溶解物质总量99.8%以上,可提取的化学物质达50多种。

由于海水运动产生海洋动力资源,主要有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海水因温差和盐差而引起的温差能与盐差能等。估计全球海水温差能的可利用功率达100×10^8千瓦,潮汐能、波浪能、河流能及海水盐差能等可再生功率在10×10^8千瓦左右。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50%,还有煤、铁等、海滨砂矿、多金属结核和富钴锰结壳、热液矿藏、可燃冰等矿产,由于人类对两极海域和广大的深海区还调查得很不够,大洋中还有多少海底矿产人们还难以知晓)

我国海域总面积达354万km2,其中水深200m的大陆架148万km2,中国诸海区的生物生产量为2.67t/ km2(加权平均值),总生物生产量为1261.53万t。我国可供捕捞生产的渔场面积约281万km2,合42亿亩。我国海岸线长度为1.8

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大陆架面积位居世界第五,200海里专属经济区面积为世界第十

海洋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桥梁和纽带(海、陆、空)

世界主要海港和航线示意图(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英吉利 海峡和多佛尔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霍尔木兹海峡)

三、拥有海权意味着拥有无可匹敌的安全优势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西塞罗(古罗马著名哲学家公元前106年–前43年)

争夺海洋,第一是争夺岛屿,其次是争夺海域,第三是争夺资源。岛屿问题是核心。

20世纪,人类海上战争频繁爆发、空前激烈:英德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1年12月7日清晨,电影《珍珠港》、《虎,虎,虎》)

传统安全是国际关系的主题,一般指与国家间军事行为有关的冲突.传统安全主要指的是国家安全,主要是指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安全。

非传统安全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

第二章 当前国际海权竞争的新特点、新趋势

一、海权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显著提升

从2000年至今,美先后出台《海洋法案》、《21世纪海洋蓝图》、《美国海洋行动规划》、《国家海洋安全战略》、《21世纪海上武装力量合作战略》等政策文件,不断完善涉海立法、政策体制机制,建立统筹协调国家海洋事务的“国家海洋政策委员会

俄出台《俄罗斯联邦海洋规划》、《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俄联邦至2020年及更长时期的海洋战略发展》,设立由总理亲自领导的俄联邦政府海洋委员会。

韩国会通过《韩国21世纪海洋》、《2016未来国家海洋战略》,以实现“世界海洋大国”梦想;积极维护拓展管辖海域,将开发海洋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争夺焦点向公海及国际海底区扩展

1. 各国纷纷加紧对海底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大对深海科考与资源开发 截止2009年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59个缔约方中,有69个国家就外大陆架划界向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提出单独或联合申请。

2. 不断强化对极地的战略争夺

俄罗斯在北冰洋海底插下国旗,将罗蒙诺索夫海岭视为俄大陆架延伸。 在南极,英国、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等南极沿岸国家不顾《南极条约》,纷纷对南极海域提出主权要求。其中,澳大利亚大陆架划界案获得批准后,其部分大陆架延伸已进入南极海域。

3.将大片公海圈占为本国专属经济区(沿海国在其领海以外划定的一定宽度的经济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

2010年初,日本政府向国会提交法案,拟将距东京1700公里的冲之岛礁认定为岛屿,并以此为基点圈占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将西太平洋的大片公海水域划入管辖范围。菲律宾修改领海基线,将大片本不属于己的公海划为领海与专属经济区。

三、国际海洋规约体系严重缺失成激化竞争诱因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划界原则的规定过于笼统、模糊,使一些国家以此在划界中谋取更大权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各方海洋利益长期斗争妥协的结果,早在谈判签订过程中即留下许多模糊空间,虽然尽可能照顾了各方利益主张,但也埋下了引发日后海洋争端的隐患。主要表现为专属经济区与外大陆架划界问题上“中间线或等距离原则”与“公平原则”的矛盾。

2.权限不明,引发国际争端

既承认濒海国拥有200海里的主权权利,也要求濒海国“适当顾及他国权利”、尊重他国航行飞越自由。例如:2008年3月8日,美国海军监测船“无瑕号”擅自进入南海中国专属经济区(红点)从事情报收集活动。

3.公海的使用与保护

(二) 发展内容更为协调,是首部“六位一体”全面建设规划。 从《纲要》的顶层设计和篇章布局来看,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内涵与内容大为扩展,成为内容更为丰富,各方面更为均衡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从而形成“六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五年规划。这表明,中国“六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越来越全面,各个方面的发展关系将越来越协调,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全面开放、全面创新的新时代,独创了崭新的“中国之路”。

(三) 积极应对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挑战,是首部绿色发展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成为中国的首部绿色发展规划,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绿色革命的行动方案规划。其次,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了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量化指标。第三,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首次将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四十九章)作为五年规划改革攻坚的方向。要求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把绿色发展贯穿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第四,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保障生态安全,实施专项生态修复工程,呵护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绿色家园。 (四) 共享发展成果,是首部改善民生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善民生成为最突出的“重头戏”,堪称中国的首部改善民生五年规划,充分反映了“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进一步满足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巨大需求,充分体现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的优越性。首先,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的5%年增长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高于GDP增长率(7%)的预期目标,这充分反映了经济增长成为“富民”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其次,明确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专门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包括以下十项内容,1.扩大城乡就业规模,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3.提高养老保障水平,4.提高医疗保障水平,5.提高城乡低保标准,6.减轻居民税收负担,7.减少贫困人口数量,8.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比例不低于10%,9.调整国有资本收益分配:逐步将国有资本收益比例提高到25%左右,新增部分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10.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这对于工人、农民等人民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是最实惠、摸得着、看得见的共享发展的“富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最好体现。

(五)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是首部公共服务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为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服务责任。首先是约束性指标已经占了一半。24个主要指标中,预期性指标12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上;约束性指标由“十一五”的8个增加到12个,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生和节能减排方面,由原先的比重36.4%提高到50%,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次,从各类指标的构成看,社会类指标比重达到了87.5%,如果以实际指标数来计算,社会类指标达到了26个,占总数28个的90%,可以说“十二五”规划基本成为公共服务规划。经济增长指标进一步弱化,删减了人均GDP指标,经济增长率指标值为7%,比“十一五”降低0.5个百分点,同时在对地方考核中还首次提出要“弱化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第三,《纲要》将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问题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给出了明确回答,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途径。 三、 亮点

(一) 首次将政策导向专章论述,政策导向更清晰、更具针对性。 《纲要》专章论述了十个方面的政策导向,是延续“十一五”规划“六个立足”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旨在进一步阐述:如何科学发展。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建议》提出的主题、主线、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具体项目政策之间衔接更为紧密,是使得规划更具针对性,也更具操作性的“干货”。

(二) 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单设一篇。 明确要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来促进民生改善,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次专章讨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这表明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分享,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重大任务。这就需要通过五年规划,各级政府履行这一核心职能。

(三) 首次将社会管理单设一篇,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十一五”规划社会管理内容只有2章,“十二五”规划独立成篇,并分为5章,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这一更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政策设计,从根源上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推动形成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机制,形成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更加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四) 首次充分体现了五年规划的空间性。

以前的五年计划都是时间性规划,即对未来五年某一方面的规划,“十一五”规划首次引入空间的概念,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而本次规划中空间的概念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布局更为明确,首次使用彩图的形式来体现生态安全战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的全国空间分布,使人一目了然,使人民振奋,使国际社会震惊。提出若干新的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这反映了五年规划政策知识的集体学习、集成创新的最新成果。例如,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首次明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首次提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首次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首次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内容。

(五) 首次将“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单独成篇。 《纲要》将港澳台单列一篇,并分两章分别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要求,表达了中华儿女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美好心愿和时代主题。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首次从国家规划角度确定“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和“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首次列出“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面贯彻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双向投资,加强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

相比“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设定了12个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了4个,且其中一半关乎民生。对于政府而言,这是一种鞭策,对于民众而言,传递的是信心。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是通过第八篇,也就是称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来体现的,这也是在整个纲要当中章节最多的,篇幅最长的,内容最充实的,措施最实在的。主要举六个方面的内容说一下: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里面重点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加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把平常老百姓生活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主要通过九个方面把它明确了,这些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须得到保障的,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把财富增长的部分用于改善这些老百姓基本需求的条件。所以我们相信通过五年的这种改善民生的这些举措,能够逐步地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二个方面内容就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里面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举措。我们想通过五年,城镇就业的总量能够增加到4500万人,每年平均是900万。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也是目前社会方方面面都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深化工资制度的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的机制,再加上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能够在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方面迈出一

个实质性的步伐,包括大家最关心的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问题,这次纲要中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第四个方面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里面都是一些实实在在要办的一些事情,而且是老百姓直接受益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同时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要实现新增1亿人,还要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而且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要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城乡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以上,同时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要逐步提高。

第五个方面就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也是当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对老百姓最实在的,应该说要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第六个方面也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关于住房保障的问题,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要比较明显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3600万套,建成以后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将达到20%,就是20%的家庭都能够享有保障性住房,这样的一个保障。同时这也是一条硬措施,就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这个比例要不能低于10%,这实际上是实现保障性住房的重要举措了。 四、 难点

难点一:地方与中央的博弈或让转型陷入尴尬

转型的阵痛可能难以避免,但目前中国经济转型依然面临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烈博弈,不管是从投资的汹涌,还是土地财政的疯狂,以及房价的飙升和保障房的鸡肋,中国经济转型之路无疑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难点二:利益格局形成或致收入分配改革进程缓慢

收入分配改革多年难见实质行动,首要原因便是利益格局已经形成,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团不可能自动放弃在财富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难点三:节能减排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压力太大

“十二五”期间,按照年均9.5%的经济速度测算,全国年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可以分别下降4.1%、3.9%。但是由于中西部处于工业化中期或者初期,降低的难度很大。基本上整个中西部地区都将面临节能目标完成问题,特别是青海、贵州等省份。

“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历时两年半,是一个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编制的五年规划,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体现全国人民共识的五年规划,是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为基本依据,是“建议”的具体化和展开。

它的基本定位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按照上述定位,《纲要》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现在,如何评价“十二五”规划《纲要》呢?它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蓝图和行动路线呢?我们如何分析和认识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有哪些重大的发展趋势?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它有哪些继承之处,又有哪些创新之处?与“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相比,有哪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举?如何体现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从总体布局、主要特征、创新之处等角度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一简要评价。最后还将《纲要》与1月25日刚刚发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国情咨文作一比较,中国远比美国在决策机制上更加制度化,更加科学化,更加民主化,充分显示了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国际竞争优势。

可以说,《纲要》是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划,因发展而支撑和强化了社会主义因素,因社会主义因素而获得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发展。无论是从历史比较看,还是从国际比较看,它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越来越明显,旨在“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凸显,这正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 一、 要点

规划要求 规划目标 重要性 经济转型是中国保持发展的唯一道路 下调GDP增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要求 分配是否合理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成败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经济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GDP和CPI GDP年增7% 保持物价稳定 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行政体制改革 扩权强县 转变政府职能 财税体制改革 新兴产业提速 解决土地财政和宏观税负过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等问题 谐稳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中国制造”升级刻不容缓 核心竞争力 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最大内需在城镇化,发展最大潜力稳妥推进城镇化 等化 在城镇化 解决就业问题 5年新增就业4500万人 房价和保障房 节能减排 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保障房覆盖面达20% 遏制房价住房问题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 迅涨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公共服务完善有利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 必须提升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 加强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 将文化产业基本建成支柱产业 二、 特点

(一)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继承中创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贯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规划的主题、主线是整个规划的灵魂,纲举目张,《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政策导向、主要任务等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贯穿着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新局面,如何开创,靠什么开创;也回答了怎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靠什么转变。成为引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清晰蓝图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成为首部明确提出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规划,这成为《纲要》的最鲜明的特征,也成为继承“十一五”科学发展思路基础上的最大创新。这体现了“十二五”规划在继承和延续“十一五”科学发展思路基础上,坚持当前和长远、2015年和2020年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

(二) 发展内容更为协调,是首部“六位一体”全面建设规划。 从《纲要》的顶层设计和篇章布局来看,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内涵与内容大为扩展,成为内容更为丰富,各方面更为均衡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从而形成“六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五年规划。这表明,中国“六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越来越全面,各个方面的发展关系将越来越协调,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全面开放、全面创新的新时代,独创了崭新的“中国之路”。

(三) 积极应对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挑战,是首部绿色发展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成为中国的首部绿色发展规划,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绿色革命的行动方案规划。其次,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了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量化指标。第三,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首次将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四十九章)作为五年规划改革攻坚的方向。要求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把绿色发展贯穿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第四,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保障生态安全,实施专项生态修复工程,呵护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绿色家园。 (四) 共享发展成果,是首部改善民生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善民生成为最突出的“重头戏”,堪称中国的首部改善民生五年规划,充分反映了“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进一步满足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巨大需求,充分体现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的优越性。首先,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的5%年增长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高于GDP增长率(7%)的预期目标,这充分反映了经济增长成为“富民”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其次,明确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专门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包括以下十项内容,1.扩大城乡就业规模,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3.提高养老保障水平,4.提高医疗保障水平,5.提高城乡低保标准,6.减轻居民税收负担,7.减少贫困人口数量,8.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比例不低于10%,9.调整国有资本收益分配:逐步将国有资本收益比例提高到25%左右,新增部分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10.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这对于工人、农民等人民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是最实惠、摸得着、看得见的共享发展的“富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最好体现。

(五)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是首部公共服务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为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服务责任。首先是约束性指标已经占了一半。24个主要指标中,预期性指标12个,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上;约束性指标由“十一五”的8个增加到12个,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生和节能减排方面,由原先的比重36.4%提高到50%,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次,从各类指标的构成看,社会类指标比重达到了87.5%,如果以实际指标数来计算,社会类指标达到了26个,占总数28个的90%,可以说“十二五”规划基本成为公共服务规划。经济增长指标进一步弱化,删减了人均GDP指标,经济增长率指标值为7%,比“十一五”降低0.5个百分点,同时在对地方考核中还首次提出要“弱化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第三,《纲要》将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问题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给出了明确回答,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途径。 三、 亮点

(一) 首次将政策导向专章论述,政策导向更清晰、更具针对性。 《纲要》专章论述了十个方面的政策导向,是延续“十一五”规划“六个立足”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旨在进一步阐述:如何科学发展。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建议》提出的主题、主线、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具体项目政策之间衔接更为紧密,是使得规划更具针对性,也更具操作性的“干货”。

(二) 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单设一篇。 明确要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来促进民生改善,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次专章讨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这表明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分享,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重大任务。这就需要通过五年规划,各级政府履行这一核心职能。

(三) 首次将社会管理单设一篇,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十一五”规划社会管理内容只有2章,“十二五”规划独立成篇,并分为5章,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这一更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政策设计,从根源上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推动形成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机制,形成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更加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四) 首次充分体现了五年规划的空间性。

以前的五年计划都是时间性规划,即对未来五年某一方面的规划,“十一五”规划首次引入空间的概念,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战略,而本次规划中空间的概念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布局更为明确,首次使用彩图的形式来体现生态安全战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的全国空间分布,使人一目了然,使人民振奋,使国际社会震惊。提出若干新的发展战略。《纲要》提出了许多新的发展战略,这反映了五年规划政策知识的集体学习、集成创新的最新成果。例如,首次在五年规划中明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首次明确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首次提出“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首次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首次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范围和内容。

(五) 首次将“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单独成篇。 《纲要》将港澳台单列一篇,并分两章分别设计,更好地体现了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要求,表达了中华儿女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的美好心愿和时代主题。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首次从国家规划角度确定“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地位”和“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加快建设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首次列出“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全面贯彻两岸关系的六点意见。落实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促进双向投资,加强两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合作。

相比“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设定了12个约束性指标,比“十一五”规划多了4个,且其中一半关乎民生。对于政府而言,这是一种鞭策,对于民众而言,传递的是信心。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是通过第八篇,也就是称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来体现的,这也是在整个纲要当中章节最多的,篇幅最长的,内容最充实的,措施最实在的。主要举六个方面的内容说一下:

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要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这里面重点从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九个方面加大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把平常老百姓生活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主要通过九个方面把它明确了,这些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必须得到保障的,特别是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把财富增长的部分用于改善这些老百姓基本需求的条件。所以我们相信通过五年的这种改善民生的这些举措,能够逐步地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第二个方面内容就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这里面在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方面都明确了具体的举措。我们想通过五年,城镇就业的总量能够增加到4500万人,每年平均是900万。

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是合理的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这也是目前社会方方面面都关注的一个焦点性问题。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纲要通过深化工资制度的改革,健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加快完善再分配调节的机制,再加上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能够在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方面迈出一

个实质性的步伐,包括大家最关心的社会的最低工资标准问题,这次纲要中明确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

第四个方面是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这里面都是一些实实在在要办的一些事情,而且是老百姓直接受益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在“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同时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要实现新增1亿人,还要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稳定增长,而且城镇60岁以上非就业居民要享受基础养老金的待遇。城乡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新增6000万以上,同时财政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标准要逐步提高。

第五个方面就是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这也是当前社会各方面比较关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对老百姓最实在的,应该说要逐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同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第六个方面也是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关于住房保障的问题,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要比较明显的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十二五”期间加大力度,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五年将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各类棚户区3600万套,建成以后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将达到20%,就是20%的家庭都能够享有保障性住房,这样的一个保障。同时这也是一条硬措施,就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的改造,这个比例要不能低于10%,这实际上是实现保障性住房的重要举措了。 四、 难点

难点一:地方与中央的博弈或让转型陷入尴尬

转型的阵痛可能难以避免,但目前中国经济转型依然面临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激烈博弈,不管是从投资的汹涌,还是土地财政的疯狂,以及房价的飙升和保障房的鸡肋,中国经济转型之路无疑陷入了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 难点二:利益格局形成或致收入分配改革进程缓慢

收入分配改革多年难见实质行动,首要原因便是利益格局已经形成,既得利益者或特殊利益集团不可能自动放弃在财富分配格局中的优势地位。 难点三:节能减排对于中西部省份来说压力太大

“十二五”期间,按照年均9.5%的经济速度测算,全国年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可以分别下降4.1%、3.9%。但是由于中西部处于工业化中期或者初期,降低的难度很大。基本上整个中西部地区都将面临节能目标完成问题,特别是青海、贵州等省份。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人民出版社 2010年10月第1版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辅导读本》 --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3.《五中全会:为“十二五”发展校音定调》 --辛鸣 《时事报告》2010年第11期

思考题:

1.想想看,“十一五”时期你和你的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对“十二五”又有着怎样的憧憬与期待?

2.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措施?

分页:[1] [讲义]

“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解读

“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历时两年半,是一个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编制的五年规划,是一个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体现全国人民共识的五年规划,是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为基本依据,是“建议”的具体化和展开。

它的基本定位是: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按照上述定位,《纲要》充分体现了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

现在,如何评价“十二五”规划《纲要》呢?它为中国未来五年发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蓝图和行动路线呢?我们如何分析和认识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有哪些重大的发展趋势?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它有哪些继承之处,又有哪些创新之处?与“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相比,有哪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创举?如何体现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有哪些突出的亮点?

从总体布局、主要特征、创新之处等角度对“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一简要评价。最后还将《纲要》与1月25日刚刚发表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国情咨文作一比较,中国远比美国在决策机制上更加制度化,更加科学化,更加民主化,充分显示了中国独有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国际竞争优势。

可以说,《纲要》是一部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发展规划,因发展而支撑和强化了社会主义因素,因社会主义因素而获得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发展。无论是从历史比较看,还是从国际比较看,它所体现的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独特性越来越明显,旨在“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因素越来越凸显,这正是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 一、 要点

规划要求 规划目标 重要性 经济转型是中国保持发展的唯一道路 经济结构调整 扩大内需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GDP和CPI GDP年增7% 保持物价稳定 下调GDP增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要求 分配是否合理事关经济发展全局成败 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收入分配改革 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行政体制改革 扩权强县 转变政府职能 财税体制改革 新兴产业提速 解决土地财政和宏观税负过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等问题 谐稳定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中国制造”升级刻不容缓 核心竞争力 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最大内需在城镇化,发展最大潜力稳妥推进城镇化 等化 在城镇化 解决就业问题 5年新增就业4500万人 房价和保障房 节能减排 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 保障房覆盖面达20% 遏制房价住房问题影响社会发展和稳定 迅涨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等 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公共服务完善有利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和谐 必须提升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 加强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文化大发展 将文化产业基本建成支柱产业 二、 特点

(一) 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继承中创新,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贯穿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规划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规划的主题、主线是整个规划的灵魂,纲举目张,《纲要》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政策导向、主要任务等都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主题,始终贯穿着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回答了什么是科学发展新局面,如何开创,靠什么开创;也回答了怎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如何转变,靠什么转变。成为引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清晰蓝图和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十二五”规划成为首部明确提出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规划,这成为《纲要》的最鲜明的特征,也成为继承“十一五”科学发展思路基础上的最大创新。这体现了“十二五”规划在继承和延续“十一五”科学发展思路基础上,坚持当前和长远、2015年和2020年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以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要求。

(二) 发展内容更为协调,是首部“六位一体”全面建设规划。

从《纲要》的顶层设计和篇章布局来看,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的内涵与内容大为扩展,成为内容更为丰富,各方面更为均衡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从而形成“六位一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五年规划。这表明,中国“六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蓝图越来越全面,各个方面的发展关系将越来越协调,中国正在进入全面建设、全面发展、全面开放、全面创新的新时代,独创了崭新的“中国之路”。

(三) 积极应对生态环境与气候变化挑战,是首部绿色发展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成为中国的首部绿色发展规划,成为21世纪上半叶中国绿色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也是中国参与世界绿色革命的行动方案规划。其次,首次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制定了到201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17%的量化指标,提出了增加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量化指标。第三,明确了绿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首次将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第四十九章)作为五年规划改革攻坚的方向。要求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把绿色发展贯穿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第四,进一步明确主体功能区战略,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实施严格的生态保护,保障生态安全,实施专项生态修复工程,呵护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的生态环境,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绿色家园。 (四) 共享发展成果,是首部改善民生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改善民生成为最突出的“重头戏”,堪称中国的首部改善民生五年规划,充分反映了“共同发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理念,进一步满足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因素的巨大需求,充分体现依靠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的优越性。首先,提出了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量化指标,要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率要大于7%,不但高于“十一五”的5%年增长率的预期目标,同时也高于GDP增长率(7%)的预期目标,这充分反映了经济增长成为“富民”目标的手段和途径。其次,明确将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专门提出了改善民生行动计划。包括以下十项内容,1.扩大城乡就业规模,2.提高最低工资标准,3.提高养老保障水平,4.提高医疗保障水平,5.提高城乡低保标准,6.减轻居民税收负担,7.减少贫困人口数量,8.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比例不低于10%,9.调整国有资本收益分配:逐步将国有资本收益比例提高到25%左右,新增部分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10.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这对于工人、农民等人民大众特别是中低收入人群来说,是最实惠、摸得着、看得见的共享发展的“富民”工程,也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最好体现。

(五) 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是首部公共服务规划。

《纲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更为强调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服务责任。首先是约束性指标已经占了一半。24个主要指标中,预期性指标12个,主要集

中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上;约束性指标由“十一五”的8个增加到12个,主要集中在改善民生和节能减排方面,由原先的比重36.4%提高到50%,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推动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次,从各类指标的构成看,社会类指标比重达到了87.5%,如果以实际指标数来计算,社会类指标达到了26个,占总数28个的90%,可以说“十二五”规划基本成为公共服务规划。经济增长指标进一步弱化,删减了人均GDP指标,经济增长率指标值为7%,比“十一五”降低0.5个百分点,同时在对地方考核中还首次提出要“弱化经济增长速度”的要求。第三,《纲要》将公共服务放在突出的位置,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就业、收入分配、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问题放在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给出了明确回答,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途径。 三、 亮点

(一) 首次将政策导向专章论述,政策导向更清晰、更具针对性。 《纲要》专章论述了十个方面的政策导向,是延续“十一五”规划“六个立足”基础上的又一次创新,旨在进一步阐述:如何科学发展。怎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得《建议》提出的主题、主线、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具体项目政策之间衔接更为紧密,是使得规划更具针对性,也更具操作性的“干货”。

(二) 首次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并单设一篇。 明确要求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来促进民生改善,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次专章讨论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构建惠及全民的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福利救助服务体系。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不让一个孩子上不起学。这表明发展成果为全体人民共同分享,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这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重大任务。这就需要通过五年规划,各级政府履行这一核心职能。

(三) 首次将社会管理单设一篇,提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

“十一五”规划社会管理内容只有2章,“十二五”规划独立成篇,并分为5章,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五个方面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这一更为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政策设计,从根源上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推动形成社会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调节的机制,形成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和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更加合理界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 (四) 首次充分体现了五年规划的空间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35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