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砖混2

更新时间:2024-06-08 03:16: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实施目标

1. 1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组织提供完整的纲领性文件,用以指导建筑、安装、装饰工程的组织管理,确保优质、高速、安全、文明地完成建设任务。 1. 2编制依据 施工场地的状况 施工招标文件和施工图

商丘市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国家现行的施工规范、规程、建筑、安装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河

南省标准图集等。

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公司ISO9002——2000质量体系文件 1. 3实施目标

发挥我公司优势,科学地组织土建、安装与装饰工程的交叉作业,精心施工,严格履行合同,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质量目标:确保合格工程

工期目标:确定工期为90日历日 安全施工目标:杜绝重伤事故,控制轻伤率

文明施工目标:确保文明施工,创商丘市安全文明工地 环保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和环境污染,确保施工期间不扰民,不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服务目标:信守合同,认真协调与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接受业主、监理和市质量监督站等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监督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永城市2009年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四标段,由永城市酂阳乡盛楼小学教室和永城市十八里镇柘书小学教学楼组成。

酂阳乡盛楼小学教室为一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356.9平方米,基础为条形砖基础,屋面为粘土瓦防水;十八里镇柘书小学教学为框架结构,层数为二层,基础为条形混凝土基础。建筑面积为686.7平方米。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内墙为普通混合砂浆墙面,卫生间为釉面砖,外墙为涂料外

墙。

2.1工程建设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

永城市2009年农村中工程名称 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四标段 建设单位 承包方式

第三章 现场组织机构及施工准备

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如期交付业主使用,我项目部将按照ISO-9002国际标准,以我公司《质量手册》为依据。选派技术素质高,管理科学的优秀管理人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与安全保证体系,运用过程控制程序,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合格工程的目标。 3. 1现场组织机构设置

2

工程地点 酂阳乡盛楼小学 十八里镇柘书小学 90天 永城市教育体育局 包工包料 招标工期

本工程按项目法施工的要求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主的施工项目经理部,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各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的直接领导下,配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ISO-9002国际质量标准对工程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对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综合效益进行行之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为达到圆满完成本工程的各项施工生产任务,实现各项管理目标,项目内部明确分工、统一协调、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分解,环环把关。制定项目工作安排,保证施工前有方案,施工中有措施,施工后有总结。坚持现场例会制度,落实当天工作完成情况,使施工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经济效益等全面负责。大型机具设备由设备科统一提供,劳力及一般施工机具由项目部统一调配。 项目经理部下设以下专业组:

施工管理部:负责组织安排生产、计划调查;技术部:负责生产技术指挥;财务核算部:负责财务及预决算;技术安全部:负责质量检查检测安全管理;材料设备部:负责物资采购、设备供给;政工后勤部:负责思想教育和现场保卫工作。

3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 目 经 理 技术负责人

土建施工队长 安装施工队长

安全员 质检员 施工员 预 算 员 资料员 材料员 3. 2主要人员职责

项目经理:对所承包工程质量和服务负全面责任;建立施工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项目经理部质量职能分工;负责组织本项目经理部质量计划编制实施工作;负责签订分包合同,并对分包方施工质量监控。

技术负责人:对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全面负责;负责编制本工程质量计划;负责制定成品保护措施;负责QC小组工作开展;负责工程测量复核,对工程几何尺寸的准确度负责;参加图纸会审填报技术核定单;做好各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3. 3施工准备 3.3.1技术准备

组织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会审。

4

调查了解建设场地地形,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使工程地点和地下障碍物状况,周围建筑及居民状况。 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3.2物质准备

编制建筑材料需用量及进场计划(详见附表)。 构件和半成品的需要量计划(详见附表)。 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详见附表)。 3.3.3劳动组织准备

建立施工项目领导机构,见前项目管理组织机构表。

组织精干的施工作业队。在我公司合格劳务分承包方名录中,选区技术素质高、内部管理严格、劳动力有保障的劳务分承包队。 农忙、节假日劳动组织。提前做好农忙、节假日的劳动力组织工作,尽量选用节假日农忙不离场的作业队伍。

做好劳动力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需用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然后,按工作队组编制组织岗前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安全施工操作技术和精神文明教育四个方面。 3.3.4施工现场准备

做好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工作,设置足够消防设施。 根据永久性坐标和高程按总平面图要求进行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设置永久性控制测量标桩。

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图要求进行现场办公室临时宿舍食堂、厕所、材料库、设备库、钢筋、木工加工棚的搭设。 及时组织工程所需施工机具进场。

5

按材料计划组织材料进场。

做好季节性施工设施、用具准备,如冬雨季施工用具设备的准备工作。

3.3.5 临时用电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并保证现场使用,现场按使用需要设置配电箱,配电箱的设置详见施工现场临时用平面布置图。 施工现场用电量包括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两种,在计算用电量时按施工最高峰阶段同时用电的机械设备最高数量为准进行计算,其中照明用电出于所占的比重较动力用电量要少得多,所以在估算总用电量时按施工机械及动力设备用电量的10%计总用电量为:100KVA。 3.3.6 工地临时用水 1、施工生产用水量

本工程主要施工用水工种为砼浇筑和砖砌及粉刷施工,依据工程情况进度每天考虑完成60m3,砖砌体每天完成60m3,则用水量为:5.24l/s。

第四章 施工布署及主要施工方法

4.1施工部署 4.1.1施工程序

本工程的施工程序确定如下: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饰,先土建后设备安装。其中水电暖通前期配合随土建进度进行。 4.1.2施工顺序

依据工程特点,在本工程中,拟采用以砖砌体施工为先导的程序,

6

实行平面分区分段。立体分层同步流水的施工方法。砌体结构及室内抹灰。粗装修工程从下自上立体跟进,室内外装修及安装工程采取分段从上至下复式跟进的方法,当主体施工完一层时,及时插入装饰及安装工程施工,形成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搭接,从而保证工期按时完成。 4.1.3资源配置 一、建筑材料

按材料计划,从我公司合格分供方中选取供应方,经考察合格后,按计划进入施工现场。 二、机械设备

垂直运输采用两部物料提升机作为主要垂直运输机械,其余设备按设备计划按时进入施工现场。 三、劳力配备

基础阶段,配备2个钢筋班,共15人;2个砼班共30人;2个木工班,共20人,其余配合工种按需配备。

主体阶段,配备2个钢筋班,共15人;2个砼班,约30人;两个木工班共20人;,构件安装10人;砌筑工程高峰期需劳动力40人。 装修阶段,配备泥工30人,油工8人,其余配合工种按时需及时调配。

4.1.4工期划分 基础及地下室工程:20天 主体结构工程:30天 装修工程:40天 水电安装:全程配合

7

4. 2主体结构工程流水段划分

为使流水段划分合理,参照以下指标平衡量流水段划分: 工艺周期安排是否合理。

提高工时利用率,即在保证合理工序前提下施工面越大,工时利用率越高,因为不论施工面大小,准备工作耗费的工时是相同的,在劳动组织相同情况下,施工面越大,主要工序的台班产量越高,工时利用率也就越高。

从施工工艺、建筑平面布置和结构形式、等情况考虑:为使每天完成的数量大体相等,又能保持均衡生产,按连续流水作业的分段原则宜划分为两个流水工作段,以伸缩缝为自然分界线两边各为一个施工段,A段和B段。

4.3主要施工方案及工艺流程 4.3.1定位放线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到施工现场的坐标,采用高精度经纬仪或测距仪对工程进行精确定位。定位后,按规定申报,邀请政府规划部门来现场对工程定位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办理签证手续。

4.3.2土方开挖

4.3.2.1首先对建筑物的定位进行测量复核,并作好定位复核记录。并将甲方提供的水准点移至现场合理的位置后,并做好保护,将轴线桩引出三米以外并做好保护。在确认各项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后,再进行土方开挖。

4.3.2.2选择土方开挖机械: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并采用大开挖的方式进行开挖。(因挖土比较深,放坡后中间土无法

8

留住)。

4.3.2.3在机械开挖过程中,应按规范的规定进行放坡开挖,以保证施工安全。严格控制水平标高和平面位置,指派专人负责测量,为避免机械开挖时扰动原土,应在基础底标高以上留200—300mm为人工开挖。

4.3.2.4基槽开挖好后,应及时对基槽进行验收,邀请勘察设计单位和各参建方对基槽进行验收。如果基槽原土符合设计要求,现场做好基槽验收会签,准备下道工序施工;如果不符合设计要求,应有勘察设计单位用书面形式,做出具体的处理意见。待处理好后重新复验而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土方开挖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和允许值 项 序 项目 柱基挖方场地平管沟 地(路)基坑 整 面基层 基槽 人工 机械 主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控 长度宽度+200 +300 +500 项2 (由设计中-50 -100 -150 +100 —- 目 心线向两侧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一1 般项2 目 表面平整度 20 基底土性 20 50 20 20 检验方法 水准仪 经纬仪,用钢尺量。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观察和土样分析 注: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使用于直接开挖。 4.3.3土方回填

4.3.3.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和杂物,排除基槽内的积水、淤泥,并对基础进行验收后方可进行回填。

9

4.3.3.2使用的土质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不得含有建筑垃圾和任何杂物。

4.3.3.3土方回填应分层夯实、碾压。严格控制含水率,每层回填厚度: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为<200mm;机械打夯每层厚度为200-250mm。在进行上层回填前,必须按规定的数量取土样进行化验。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每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的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3.3.4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和允许值 项 序 检查项目 桩基 场地平整 地(路) 基坑 管沟 面基层 基槽 人工 机械 主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控2 分层碾压 项系数 设计要求 目 一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般项2 分层厚度 设计要求 目 及含水率 3 表面平整20 20 20 20 20 度 检查方法 水准仪 按规定方法 取样检查或直观鉴别 水准仪及抽样检查 用靠尺或水准仪 4.3.4钢筋工程

4.3.4.1材料控制:所有进场钢筋都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材质实验报告,钢筋表面和每件钢筋均应有明显的标志。进场时应按炉号、批号及直径分批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查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送交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各项指标均达到合格后方可使用。

10

4.3.4.2钢筋在运输和储藏时,不得损坏标志,并按批分类堆放整齐,作到下垫上盖、明码标识,而且在标牌上应注明产地、批号、规格、数量和使用部位。

4.3.4.3钢筋加工:准备在施工现场搭设钢筋加工棚现场加工,配备钢筋调直机、切断机、弯曲机等施工机械。

(1)钢筋调直:使用调直机和卷扬机带动滑轮组的机械式冷拉工艺进行钢筋调直,在冷拉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的冷拉率,对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RRB400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2)钢筋下料:有工地技术员负责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对每个构件的钢筋进行配置下料单。并交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后再交给钢筋施工组组长,按料单进行下料。在下料中,首先要按照钢筋的定尺长度和下料长度进行计算,避免造成料头过多而浪费材料。

(3)钢筋成型后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

(4)钢筋的弯钩和弯折:I级钢筋末端做1800弯钩,其弯心D>2.5d,弯钩的平直长度≥3d,Ⅱ、Ⅲ级钢筋末端做900或1350弯折时,Ⅱ级钢筋的d>4d,而且平直部分按设计要求。箍筋两头的弯钩按抗震要求必须达到平直段长度为大于10d

(5)加工成型后的钢筋必须按构件分类堆放,并明码标识。

4.3.4.4钢筋绑扎: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1

1、基础钢筋绑扎

基础钢筋在绑扎前应首先弹好基础钢筋的分档线和钢筋的位置线及模板的外边线,构造柱的定位线。并按设计要求的规格摆放下层钢筋。

2、构造柱钢筋绑扎 (1)

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十字扣或套扣绑扎。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

绑扎另外两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弯钩角度不小于1350。

(4)

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钢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

(5)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底层构造柱竖筋与基础圈梁锚固。

(6) 安装构造柱骨架:先在搭接处钢筋上套上箍筋,然后再将

预制构造柱骨架立起来,对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数应满足规范要求,对好标高线,钢筋搭接部位绑扎不少于3

12

道扎丝。骨架调整后,可以绑扎根部加密区箍筋。 (7) 绑扎搭接部位钢筋:

a. 构造柱的钢筋必须与各层纵横墙的圈梁钢筋绑扎连接,

形成一个封闭框架。

b. 在砌砖墙留马牙槎时,沿墙高每50cm埋设两根φ6的水

平拉结筋,与构造柱绑扎连接,锚拉筋入柱200mm,伸入墙内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c. 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整修,以保证钢筋位

置及间距正确,并清理构造柱底部及马牙槎上灰浆。 3. 圈梁钢筋的绑扎:

(1) 支完圈梁模板并做完预检,即可绑扎圈梁钢筋。如果采

用预制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进行组装。放箍筋后穿受力钢筋。箍筋搭接处应沿受力钢筋互相错开。 (2) 圈梁与构造柱钢筋交叉处,圈梁钢筋宜放在构造柱钢筋

内侧,圈梁钢筋在构造柱部位搭接时,其搭接倍数或锚入柱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3) 圈梁钢筋的搭接长度要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规范》GB50204-2002对钢筋搭接的有关要求。

(4) 梁钢筋应互相交圈,在内墙交接处、墙大角转角处

的锚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5) 楼梯间及洞口等部位的圈梁钢筋被切断时,应进行搭接或

连接,构造方法应符合要求,标高不同的圈梁钢筋,应按

13

设计要求搭接或连接。

(6)圈梁钢筋绑完后,应加水泥砂浆垫块,以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4、板缝钢筋绑扎

(1) 支完板缝模板并做完预检,将预制圆孔板外露预应

力筋弯成弧形,两块板的预应力外露筋互相交叉,然后绑通长φ6水平构造筋各竖向拉结筋。 (2) 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完之后均要求做隐蔽工

程检查。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项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部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钢筋的净尺寸 4.3.4.5钢筋的绑扎接头

(1)钢筋的接头宜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以上的接头。接头末端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2)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应互相错开。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小于25mm。每一接头内应用扎丝绑扎不少于3道,在此区段内箍筋的间距不得大于较小受力筋直径的5倍,且不得大于100mm。

14

允许偏差(mm) ±10 ±20 ±5

(3)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L1为搭接长度)凡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内的搭接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该区段搭接接头面积的百分率为:梁、板、墙类的构件不应大于25%,柱不应大于50%。

(4)当柱中纵向受力筋直径大于25mm时,应在搭接接头两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其间距为50mm。

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mm) 绑扎钢筋网 长、宽 ±10 网眼尺寸 绑扎钢筋骨架 长 宽、高 4.3.4.6成品保护

(1)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和钢筋绑好后,不得在已绑好的钢筋上行人、堆放物料,特别是防止踩踏阳台、雨棚、挑檐等悬挑构件的钢筋,以免影响结构强度和使用安全。 (2)安装电线管、暖卫管和其他线管埋设时,严禁任意切断钢筋。

(3)在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工必须派专人看管,负责整修。 4.3.4.7安全措施

(1)钢筋加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一定的操作技术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并获得上岗证后,方能进行机械操作。

15

钢尺检查 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20 ±10 ±5

(2)钢筋加工机械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并可靠的接地。必须一机一闸一保护。机械转动的外露部分必须设置防护罩,在停止工作前,必须断开电源。

(2)钢筋冷拉时,场地两端严禁站人,不得在正在冷拉的钢筋旁行走。

(3)使用钢筋弯曲机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钢筋活动端的相反方向。弯曲500mm以内的短钢筋时,要设置防钢筋弹出措施。粗钢筋切断时应在切断机两侧机座上安装两个挡板,防止钢筋摆动。

(4)焊机操作间周围,不得放置易燃品。

(5)现场施工的照明电线和设备线路不准直接悬挂在钢筋上。 4.3.5模板工程

4.3.5.1模板选用:构造柱、板、梁的模板采用竹木模板,圈梁和其它采用钢模板。

4.3.5.2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前,首先清除模板上的杂物,涂刷隔离剂。

(1)梁模板安装

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扎钢筋→安装梁侧模→自检→复检

a、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b、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

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c、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

16

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d、 砖混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

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2)安装柱模板

弹定位线→安装柱模板→安装固定模板的拉接螺栓→安装钢管和蝴蝶卡具→自检→复检

a、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为防止浇筑砼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Ф16。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安装楼梯模板

地面夯实→支立柱→安装大小龙骨→铺模板→校正标高→安装水平拉杆→安装踏步侧模→检查校正→自检→复检

(4)板缝模板: a、

板缝宽度为4cm,可采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作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b、 c、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支模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17

(5)竖向模板支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基土上,并加铺垫板,并有排水措施。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施。 (6)在涂刷隔离剂时,不得玷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7)在安装构造柱模板时,为防止漏浆,在沿马牙槎方向两边设置一层双面胶。在现浇梁、板的模板缝处粘贴透明胶布,以防止漏浆造成构件产生的混凝土缺陷。

(8)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当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全跨度长度的1/1000—3/1000。

(9)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和施工荷载。本工程的模板支架计划采用钢管和管扣件组合拼装。

(10)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模板进行验收。在浇灌混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进行处理。

4.3.5.3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项目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5 ±5 钢尺检查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基础 尺寸 ±10 钢尺检查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 -5 18

层高垂直不大于5m 度 大于5m 6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8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4.3.5.4模板的拆除

2 2 钢尺检查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1)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表规定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 百分率(%) 板 ≤2 >2 ≤8 >8 梁、拱、壳 悬臂构件 — ≥100 ≤8 ≥50 ≥75 ≥100 ≥75 >8 ≥100 (3)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构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

19

强度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荷载。当施工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产生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4)模板拆除后,应清理干净,分类堆放整齐,并涂刷隔离剂。

4.3.6混凝土工程

4.3.6.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的出厂日期进行检查,并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当在使用过程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出厂日期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4.3.6.2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4.3.6.3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的含泥量应控制在5%以下,砂的含水量应控制在40%以内,并按规定的批量进行检验。并按规格分类堆放,不得混杂,堆放整齐并加设标识。

4.3.6.4混凝土用的粗、细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净距的3/4。对现浇混凝土板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40mm。

4.3.6.5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20

4.3.6.6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图纸设计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4.3.6.7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构件的钢筋进行验收,并做好钢筋隐蔽验收的会签工作,清理杂质,用水冲洗干净。在构造柱浇注混凝土之前,首先清处马牙茬内的沙浆,浇水湿润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

4.3.6.8配置混凝土必须采用重量配合,并在开盘前对计量工具进行校核,首次使用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至少留置一组试块作标准养护,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4.3.6.9实行现场签发混凝土浇筑令制度,在对钢筋和模板做了隐蔽验收签证后,申请混凝土浇筑令,由监理单位签证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3.6.10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至少留一组标准养护试块,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4.3.6.11厕浴间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必须设置防水隔离层。楼层结构必须采用现浇混凝土或整块预制混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做混凝土翻边,其高度不应小于120mm。施工时结构层标高和预留孔洞位置应准确,严禁乱凿洞。

4.3.6.12为保证混凝土拌合均匀,又不降低生产率,应控制混凝

21

土的搅拌时间,其搅拌时间应符合下表规定:(秒) 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机型号 (mm) <30 强制式 自落式 >30 强制式 自落式 搅拌机出料量 <250 40 90 60 90 250—500 90 120 60 90 > 60 150 90 120 配制混凝土,其浇筑时的坍落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结构种类 坍落度(mm) 垫层、无配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10—30 梁、板和大、中型截面的柱子 配筋密列的构件 配筋特密的构件 30—50 50—70 70—90 4.3.6.13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

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

22

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

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4.3.6.14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 材料名称 水泥、掺合料 粗、细骨料 水、外加剂 允许偏差 ±2% ±3% ±2% 注:1、各种计量器具应定期校核,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2、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明显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4.3.6.15混凝土的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3.6.16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用胶带堵严,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2)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

23

土时,应按规范对施工逢进行处理。

(3)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4)浇筑方法:用推车供料时,应先将混凝土卸在工作面上(用木摸板铺在工作面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推车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5)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根底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振捣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6)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φ30mm小型振动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7)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得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现象,指派专人维修。

(8)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石子。

(9)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在浇筑竖向构件的混凝土之前,应在底部铺设50—100mm后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中的混凝土不得有离析现象,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

24

应采用串筒、溜管或震动溜管使混凝土下落。

(10)采用振捣器震捣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或不在沉降。每一插入点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震动器作业半径的1.5倍;震动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作业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钢筋和模板;震动器插入下层混凝土的深度应不小于50mm。当采用平板震动器时,其移动间距应保证震动器的平板能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沿。

(11)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派专人跟踪观察模板、钢筋、支撑、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2)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施工之前确定,并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按照GB50240—92的规定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

4.3.6.17混凝土养护:开工后前期天气寒冷要做好防冻措施;后期处于比较热的天气,要保证水泥的水化作用充分进行,养护是最关键的。

(1)混凝土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24小时后可以浇水养护。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对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掺有外加剂的和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2)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部分的全部表面应

25

用塑料布覆盖严密,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3)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撑体系。

4.3.7砌体工程:

4.3.7.1原材料

(1)砌体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机砖、水泥、钢筋等尚应有材料主要性能的进场的复验报告,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材料。

(2)砌体使用的砂浆的材料,必须采用中砂,不但要有准用证,而且还应进行物理性能试验。水泥进场使用前,应首先检查出厂合格证、批号、出厂日期。应分批对其强度、安定性进行复验。检验批应以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为一批。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复查实验,并按其结果使用。不同品种的水泥不能混合使用。

(3)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物。砂浆用砂的含泥量不应超过5%。

(4)砂浆使用的石灰膏采取购买厂家熟化好的石灰膏。 (5)拌制砂浆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6)申请配合比。当砂浆的材料有变化时,其配合比应重新确定。

(7)凡在砂浆中加入外加剂时,必须经过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

26

后,方可使用。

(8)砂浆现场拌制时,应采用重量配合比。

(9)因本工程砌体施工温度比较高,所以,拌制的砂浆应在2—3小时内使用完毕。

(10)砂浆的搅拌时间,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应不少于2—3分钟。

4.3.7.2砌体施工

(1)施工前一天,应对砌体使用的机砖进行浇水湿润。 (2)砌体施工前,先根据砖墙的位置弹出墙的轴线和边线,第一层砌筑时要先进行摆放砖块,排出灰逢宽度。摆放砖块时应注意门窗位置等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要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以及门窗口、转角处的配合。必须使砌体的竖缝错开。在同一墙面上的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当一致,坚决避免通缝。

(3)在砌体施工时应先立皮数杆,在皮数杆上应标明每层砖的厚度、门窗、过梁雨棚等位置。皮数杆应立在墙角和丁字交叉处。其间距不超过15m为宜。在架立皮数杆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抄平。

(4)砌体灰缝应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

(5)本工程采用铺浆法砌筑,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组砌方法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6)240mm厚的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台阶水平面上及挑出层,应砌成丁砖。

27

(7)坚决杜绝瞎缝、假缝和透明缝。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逢平直。

(8)砌体砂浆的饱满度必须达到100%。

(9)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10)当临时间断处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留成阳槎,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接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1φ6拉接钢筋;240mm墙厚放置2φ6;370墙厚放置3φ6;间距为沿墙高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少于1000mm,末端应有900弯钩。

(11)墙与构造柱应沿墙高度每500mm设置2φ6水平拉结钢筋每边深入墙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12)为了防止墙体裂缝的质量通病,施工时,除正确设置拉结筋外。凡一层留置的窗洞口水平尺寸大于1200mm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窗台过梁,内配2φ12钢筋,φ6分布筋,间距250mm,窗台过梁采用C20混凝土,窗台梁截面为墙厚×120mm。窗台过梁埋入两端墙内不小于500mm。为了解决顶层的温度裂缝,除窗台按一层增设窗台过梁外,还要在两端山墙部位的砌体施工中,凡山墙与纵墙连接部位,拉接筋的间距按常规减少一半设置。其长度深入墙内不得少于500mm。

28

(13)施工洞口设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和后期装饰工程施工的需要,除在两部物料提升机口处留置两个施工洞口外每楼层内必须设置不少于10个施工洞口。洞口不应设置在影响工程质量和受力薄弱的部位,设置位置应由主管工长和技术负责人同意认可。洞口上方设置钢筋砼过梁两端压入墙体内不得小于250mm,宽度不得大于1m,高度不得大于1.5m。过梁配筋及截面形式按结构施工图设计要求设置。

(14)砌筑时,门口木砖放置应为门口高度为2.1m时,每侧各放3块;门口高度大于2.1m时,每侧各放4块。在门口上下4皮砖位置处各放置一块,中间均匀放置,木砖应大头向内,小头向外,并做防腐处理。

(15)设计要求的洞口、管道、沟槽应在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打凿墙体或在墙体上开凿水平沟槽。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上部应设置过梁,所有卫生间的墙在每层的楼板上应现浇与墙体同厚度,120mm高的不低于C20的素混凝土带。

(16)墙体与阳台拦板的连接方式:凡后置施工的阳台拦板,除按规定预留阳槎外,在主墙施工时预留拉接筋2—3道。底层阳台的基础直接埋于地下时应进行隐蔽记录。地基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为防止地基下沉,要在与主墙同标高位置设置圈梁,并与主墙连接;如设计为预制拦板时,其拼缝处应预制为坡口面,中部加焊预埋件,在现场拼装时,中部应用水泥砂浆填平。

29

(17)安装预制砼过梁时,应垫浆饱满,灰缝厚度大于20 mm时应采用细石砼铺设,两端支撑长度应不小于250mm。

(18)砖砌体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许偏差: 项 项 次 目 允许 偏差检 验 方 法 抽 检 数 量 mm 1 基础顶面和 楼面标高 2 表面 清水 墙柱 ±15 用水平仪和钢 不应少于5处 尺检查 5 有代表性自然间10%,用两米靠尺和但不少于3间,每间不8 楔形塞尺检查 用钢尺检查 检验批洞口的10%,且不少于5处。 少于2处 平整度 混水墙柱 3 门窗洞口高、 宽(后塞口) ±5 4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以底层窗口为检验批的10%,且不少准,用经纬仪或于5处 吊线检查 5 水平灰清水缝平直墙 度 混水墙 6 清水墙游丁走

7 拉10M线和钢尺有代表性自然间10%,检查 但不少于3间每间不少于2处 10 吊线和钢尺检有代表性自然间10%,30

4.3.10.17卫生间地面做完防水后,应邀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对卫生间进行蓄水实验,蓄水深度为20—30mm,24h内无渗漏为合格;并作好蓄水实验记录。 4.3.11抹灰工程

4.3.11.1抹灰工程应按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执行。

天棚抹灰:抹灰前据水平线高在天棚四周弹好墨线,先打点(灰饼),抹好四周,圈边找平,抹向中间。先抹完第一次,达到表面顺平,再抹第二次,并压光压实,阴阳角找方。现浇顶应先刷素水泥浆掺107胶一道,防止空鼓。 流程:弹线、找平

冲筋 刷素浆 抹灰

4.3.11.2 室内墙面抹灰:首先清理基层,将凸出的砼剔平,GZ、QL等砼基层应提前两天用107胶水泥砂浆打毛方法,如果基层砼表面很光滑应采取“毛化处理”,将墙面的废余砂浆,清除干净,对砼面洒水湿润,对墙面要提前一天浇水湿透,抹灰前对缺角掉棱处用M2.5水泥砂浆堵抹平整,均匀涂刷界面处理剂。用靠尺板、线锤、方尺拉通线等方面对墙面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帖灰饼,室内门窗口的阳角和墙面、柱面和阳角均应抹水泥护角。门窗口处护角做完后应及时用清水刷洗门框上的水泥浆,然后大面积抹灰。内粉应提前给水电工创造条件,管道后墙面应先作粉刷。 流程:基层处理 水泥砂浆护角

洒水处理 贴灰饼、冲筋 抹门窗口

抹底子灰 修抹墙面上的箱、槽孔洞 抹

36

罩面。

4.3.11.3 外墙抹灰:均按挂线、贴灰饼、冲筋、填档、压实的施工顺序进行,过厚时分层抹灰,外窗台抹灰应提前浇水湿润,刷素浆,细石砼找坡方可抹面,避免空鼓开裂。外墙阳台、窗台、雨蓬等上面均留滴水坡度,压顶小檐下,做好滴水檐。后塞口门窗与墙体间缝隙用砂浆塞实塞严。外墙面应于水工配合,做好滴水管安装。

4.3.12楼地面工程

4.3.12.1施工作业条件,楼地面的施工必须在室内门框和各种立管、套管施工完毕后,并办理好检查签证后方可进行。

4.3.12.2材料的准备,楼地面使用的水泥、砂子、碎石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复验报告,申请垫层配合比,砂浆配合比。

4.3.12.3整体面层施工

(1)在做地面垫层时,首先检查地面回填土的夯实系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一层的砖墙上,根据设计的相对标高,弹出+500mm的水平标高线。然后设置按每平方米不少于一个的木桩,拉线同一个标高。

(2)地面现浇混凝土垫层时,采用平板振动器将混凝土振平、振实。并严格控制水平标高。卫生间和带有坡度的房间应找好泛水标高。现浇混凝土垫层时每一个台班必须留置一组试块。

(3)楼地面面层施工:清理地面基层、地墙相交的墙面、踢脚板处的杂物。凡是影响面层的凸出部位都应剔除整平。在做水泥砂浆面层前,必须经专业技术员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7

(4)洒水湿润须在施工的前一天进行。

(5)铺设水泥砂浆整体面层时,应先刷一道素水泥浆结合层,随刷随铺水泥砂浆。整体水泥砂浆的抹平工作应在水泥初凝前完成。压光工作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必须连压三遍,严禁面上刷任何素浆,保证原浆压光。

(6)整体面层施工完毕后,养护时间不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

(7)水泥砂浆面层的厚度除按设计要求外,且不得少于20mm。采用的水泥应为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不得小于32.5级。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严禁混合使用。

(8)随机抽样制作砂浆试块,每层不少于2组,体积比应为1/2,强度等级应不小于M15。

(9)楼梯踏步的阳角处应埋设金属护角设施,以加强楼梯踏步的成品保护。

(10)不论是明踢角线或暗踢角线抹灰均用水泥砂浆。不得采用混合砂浆到底。

(11)整体水泥砂浆面层的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2—3mm,踢角线上口平直控制在3mm以内。标准应达到表面平整、洁净、光滑、无裂纹、空鼓、起砂等现象。

4.3.13 门窗工程

4.3.13.1门窗工程应按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

范执行。设计进户门为钢制防盗门,有甲方自理。内门为镶

38

板门。窗设计为塑钢窗。

4.3.13.2 门窗的制作:我们考虑到工期比较紧,采取选择厂家订做的方案进行施工。在门窗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经甲方、监理单位验收认可后方可进行安装,对不合格的产品严禁使用。

4.3.13.3 门窗的安装:门框在安装前靠墙面部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固定门框的钉帽必须砸扁,且预留5mm左右长,待门框校正后在砸入门框内3mm 左右。门扇的安装,四周的缝隙要符合要求,每樘门不少于两个100mm的加厚合页,在上合页时严禁用锤砸入,必须用螺丝刀拧紧,不能缺螺丝钉。 一、 卫生间防水施工

卫生间防水操作工艺与屋面工程的屋面防水做法相同,其重点是细部处理。卫生间处贯穿楼板的管道根部处理是防水的重点,也是极易出现渗漏的地方,该处的施工必须认真仔细,其施工方法如下: 1).混凝土修补

a. 待立管完毕,固定并检查合格后,清洗干净楼板孔壁混凝土,

保持湿润。清除里管外围的油污和漆膜。 b. 制定定型(抱箍式)专用拖地式模板,固定托好。

c. 混凝土的调制,配合比为1:2:2(水泥:砂:细石子)。水灰

比不大于0.5,并掺入水泥用量的6%的防水剂。水泥选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空隙内的混凝土面应比楼面低1公分,拍平压实抹光。隔24小时浇水养护,并检查缝底是否漏水。 2)管周边防水处理

39

混凝土硬化干燥后,将管道外壁200mm高的范围内刷除油污。刮除管根混凝土面的灰浆和杂物,扫刷清洁,按选定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将10mm的凹坑填平防水材料,并将管周的立面涂刷200mm高的防水涂料。 3)试水

管根空隙的防水材料固化后,进行第一次试水合格后,方可交付卫生洁具等的安装。 4)地漏处理

地漏的作用是排除卫生间的污水。传统地漏的存水弯在楼板下面,当发生堵塞及周边渗水时,很难到下层去处理,因此,防水施工应按施工规范要求做好细部处理。

a正确安装好地漏:地漏的位置根据设计,标高须和土建配合,地漏篦子要低于地坪面层不小于10mm。

B地漏的灌筑:地漏位置固定,楼板周围的缝隙小于20mm,用1:3水泥砂浆填实,当缝隙大于20mm用1:2:2细石砼填实。 C地漏的防水处理:为防止砼的干缩裂缝,为水渗漏造成通道,水沿地漏外围渗漏。必须在地漏上口外围留10-15mm凹槽,在槽内填密封胶。 5)大便器

由于大便器是陶瓷釉质的,表面较光滑,不宜粘结,在固定大便器时,常造成接口松动,连接不严。这是主要的漏水之处,故特作施工防水说明。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