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培训内容

更新时间:2024-04-17 12: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5—2016学年度培训内容 五六年级语数英体教师 建议每次每个日期摘记2—3页 教师应怎样备课?(2015年9月11日) 备课是将教师已有的素质变为现实的教学能力的过程,是教师内在素质的“外化”,是教师对教材进行钻研和处理的一次重新“编码”的过程。 1抱定“为学习而设计教学”的目标不放松 “为学习而设计教学”意味着不能仅仅考虑教师教得方便,教得精彩,教得舒畅,而是应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所以在备课中要始终把握自己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备,是为学生学习而准备,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不是为自己好教而备。 2狠抓“让每一堂课充满活力,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常重点 怎样设计才能让课堂充满活力呢? 首先,要把教材内容结构化。 要理解编者意图,明确教材内容的内在逻辑体系。按照教材体系设计教学环节。 其次,要把教材内容问题化。 巧妙的情景问题设臵,常常会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要多从学生的“兴趣”方面来设计问题,要做到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再次,教材内容操作化。 我们要科学地设计一些多样化的活动,根据学生现有条件,设计一些情景或者活动方案,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实践,引导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帮助学生建构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 要注重教学设计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对于课堂出现的新的教学资源要有教育机智,不能慌,不要急,必要时要留到课后处理。 最后,把教材内容最优化。 要让学生对你的这一堂课始终有兴趣,不仅仅靠巧妙的问题设计,还要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教材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出内容的精髓,用最恰当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都协调起来,使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愉悦情感,从而保持住对这堂课的长久兴趣。 3学会“开放性、创造性”的备课,要关注社会热点 在这么多年的教学中,大家已习惯依照参考书备在备课本上备课的方法,觉得这才是备课,这确实是常规的做法。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这是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的。 所以每位教师要学会“开放性、创造性”的备课。 第一,注意热点选择的正面性。 思想品德教师运用时事热点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多用正面、积极的事例激励学生。 如果教师上课时总是大谈消极现象,这对于是非判断、分析能力尚有欠缺的学生容易产生错觉,不利于思想品德课程德育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因此课堂教学中,消极事例应当少用、慎用、有技巧地使用。 第二,注意热点选择的贴近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非常喜欢了解与自己周围有关的人和事。因此思想品德教师若想使自己所举事例有亲近感,真实可信,除运用国内外重大事件外,要积极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这有利于使学生倍感亲切,有感染力,说服力。 第三,注意热点选择的时效性。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是思想品德课生命力的所在。 而我们的客观世界是时刻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学生接触到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 所以,思品教师在选材时,要力求在时间上接近学生;在情节上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活例、有新意,并借以增添教材的时代气息,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感悟、理解。 第四,注意热点选择的生成性。 不少的思想品德课,社会热点的引入自然而真切,不需要教师的准备,学生便将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非常自然、贴切地引进教学中。 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关注课堂,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抓住学生在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亮点,加以运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 4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情景赏析自主感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学后反思提高升华课后实践扩展延伸助学五环节,或者用一个故事贯穿整个课堂,或者用感悟、感受、体验、走进、实践等形成环节。 5注意三点 1. 备表情 为人师者,必然要拥有丰富的表情。这表情只属于学生、属于课堂;不被生活的琐事羁绊而迁怒于学生,不因心情的郁闷而烦躁于课堂。 踏上“三尺之地”,心便坦然、宁静、专一。 “有一种东西,比我们的面貌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表情;还有另外一种东西,比表情更像我们,那便是我们的微笑”,给学生你的灿烂的微笑、真实的表情,相信他们的心灵不会寒冷,即使严寒也依然温馨。 所以我想问自己:走进课堂之前,照照心灵的“镜子”,准备好“表情”了吗?很多老师上课不会笑。 2. 备语言 教师的语言非一日之功,的确要我们费一番脑筋。特别是课前沟通语、导入语、过渡语、评价语和结束语。 教师的语言要“简约”。还记得那句广告词吗——“简约而不简单”。 简约就是一种以简驭繁,返璞归真,追求的是一种真、纯、实、活的教学境界。 3. 备服装 教师的职业特点就已决定了三尺讲台不是T型台,我们不是在那儿走秀;但仍然是有要求的,整洁干净、大方得体是必须的。 要注意个人风格的,或朴实、或高雅、或活泼,有自己的个性,又不失教师的风范。所以,想问:备课时,备好服装的“度”了吗? 教师应怎样听课?(2015年9月25日) 学会听课,听好课至少要做到3点: 1课前有期待 听课前,先了解执教者使用的教及要教的内容,先行思考并设想自己的教学方案,这样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及对教材的处理方式就会在听课中成为参照。 在自己的思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处理的难点,或是感到自己有着特别的教学方式,听课时就会有期待,期待执教者对教材的处理与自己对比的高下,期待难点处的巧妙解法等,执教者的教学水平及知识背景就会在比较中十分明了,自己该学习什么也就十分清晰。 2课中善于观察思考 勤快与耐心是听课的重要素养,听课时要把自己进入到执教者的角色去思考与观察,敏感于课堂上出现的意外细节。 思考执教者每发出的一条信息与他要达到的目的,还有学生回答时的话中可能包含的各种信息可能。 判断执教者是否准确抓住学生发出的有效信息,并思考他的处理方法,判断执教者的课程意识,观察他的教学技能,吸收自己所要学习的知识,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记录下自己即兴判断与思考的成果。 3课后写好听课小结或听课反思 无论听到的课是优于自己的思考还是逊色与自己设计,听课后你必须要去思考,才能有所借鉴,倘若听课只是瞬间的激动,过后便罢,则不会有收获的。 听课应当看着是与自己思想的一次碰撞,从听课中了解当前教学的主导思想或是某个地方的教学特色。 而记下的自己的课堂发现与批判及自己的差距就是听课时的现场收获。 听课笔记应该记什么?(2015年10月9日) 一记课头: 记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听课时间、地点、班级以及授课人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和所听课的类型、听课人(或代表)。 记录这些,在课后一是可以通过年龄、讲课水平对照、检查自己与授课者的优劣;二是便于同他人取得联系,听取他人对本节课的具体评价,从而检查自己对问题看法的正确性。 二记过程: 记录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的形式、内容,导入新课的方法,知识传授的层次;各层次知识内容、课堂小结、习题和作业题的选配、知识的规律总结等。 三记布白:

记录授课者教学中环节与环节、知识点与知识点的衔接和转折的话语。它既是对前面所讲内容的简短小结,又是对下面所讲内容的启发。 因此,对教学环节、知识点衔接和转换过程中关键的语言,务必记清楚。这些话是主讲教师教学技能的表露。 四记时间: 记录课堂主要教学环节各占用了多少时间,以考察教学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检查授课教师是否依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施教。 五记备注: 就是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语言表述以外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备注形式给予记载。 记载内容包括:教师演示情况,现代媒体合作及技能,学生活动人次,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评价,授课效果反馈等。 六记点评: 在听课过程中,对授课教师的教学组织环节、突破重点、分散难点的方法、学生的课堂反映等,听课者要及时进行思考、整理,并迅速作出反应。 从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出发,用观后感的语言,把自己独到的看法、科学的改进建议等随时记录、以便综合评价所听课。 七记板书: 一堂课结束时,一幅完整的板书也显示出来。如认为板书设计有可取之处,可在最后(课末)将板书主要内容记录下来,留作参考。 八记教法: 记录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反映的教学思想,即教学方法的采用是否符合学科课程的特点,是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是否达到了因材施教、科学育智的目的。 九记创新: 在掌握一堂课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对教师“创新点”进行记录。如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教学的新方法、创新的教学思考、独特的思维方法、教材体系的科学安排、独具风格的情感教态、幽默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能等。 十记总评: 听完课后,要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学内容熟练程度,知识层次的划分、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学思想的正确性,教、学具的使用,板书的合理性,课堂容量,学生活动,教师的仪表、教态、语言,教学特点,教学绩效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总之,在听课过程中。 认真写好听课记录,不但有利于教师积累宝贵的教学经验,而且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怎样评课?(2015年10月23日) 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目标是人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亦然。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所以分析课首先要分析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 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处理教材上做出分析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教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我们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的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缘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看教学思路设计。 要有思路,写文章要有思路,上课同样要有思路,这就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效果。 我们平时看课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第二,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 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授课重点、结构安排授课时间设计包括: 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1.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看有无前松后紧(前面时间安排多,内容松散,后面时间少,内容密度大)或前紧后松现象(前面时间短,教学密度大,后面时间多,内容松散)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2.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无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现象。 3.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大少现象。 4.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看优中差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无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差等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5.计算非教学时间,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无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第一,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 我们知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第二,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第三,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第四,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一”。 1. 一讲到底满堂灌。 不给学生自读、讨论、思考交流时间,教师“讲”“灌”包打天下。 2. 一练到底,满堂练。 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备课找题单,上课甩题单,讲解对答案,怪不得学生说:“不是灌就是串,要不就是满堂练。” 3. 一看到底,满堂看。 有的教师上课便叫学生看书,没有指导,没有提示,没有具体要求,没有检查,没有反馈。名为“自学式”,实为“自由式”。 4. 一问到底,满堂问。 有的教师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而提的问题,缺少精心设计,提问走形式。 6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析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看板书 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 看教态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 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 3. 看语言 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 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 看操作 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6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巴班斯基说:“分析一节课,既要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方面,又要分析教学结果方面。”经济工作要讲效益,课堂教学也要讲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 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好。 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 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即当上完课,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场做以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对一堂课的综合分析还包括从教师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等。 整体评析法的具体操作,不一定一开始就从七个方面逐一分析评价,而要对所听的课先理出个头绪来。 语文教学的特点是慢热、恒温,不适合爆炒、猛煎,就像广东人煲汤那样,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很容易。问题在于,心态要摆正,不能太急。 ——精彩语录 王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策略建构(2015年11月13日) 提 要:语文教育实践离不开语文教育策略的设计和运作,诗意语文认为,感悟教学策略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策略。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领悟,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具有语境性、直觉性、自得性、多元性、内蕴性、整合性的特点。感悟教学的主要策略有:潜心涵泳、诵读体味、联系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切己体察、质疑问难、创设情境、迁移运用、转换语境、移情体验、拓展资源等。 说到“感悟”,我们不能不说到释迦牟尼的悟道经过,真的感悟其实发轫于此。 做为太子的释迦牟尼,29岁出家后,随高人入雪山静坐习禅,实行苦修。六年过去后,释迦牟尼的禅定功夫已臻化境,但他依然没有得到身心的彻底解脱。看来,光靠苦修还不是究竟。而六年与世隔绝的苦修,已令释迦牟尼形容枯槁、身体羸弱。他下山到尼连禅河洗净身子,喝了一位牧羊少女供养的奶酪,就在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发誓“再不证道,决不离座”,这样一坐就是七天七夜。第七天的黎明时分,释迦牟尼抬头仰望,见晨星寂寥,恍然大悟。这一刻,释迦牟尼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陀,时年35岁。 睹明星、成正觉,就是再典型不过的感悟。当然,这是关于人生、宇宙的大感悟。释迦牟尼的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感悟”的释义),睹明星是感触,成正觉是领悟;释迦牟尼的感悟,是“因感动而醒悟”(《辞海》关于“感悟”的释义),仰望晨星,了无挂碍,天人和一,圆觉自在。这种大自在、大解脱令他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动,感动中他证道成佛。 因此,“感悟”做为一个重要的哲学、人学、美学的范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烙上了的佛学印记,一直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玄妙氛围。其实,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悟乃人性所本有,岂禅家所得而私。一切学问,深造有得,真积力久则入。禅家特就修行本分,拈出说明;非无禅宗,即并无悟也。”(《谈艺录·六十》)拨开披在“感悟”身上神秘的宗教外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我们当下把握“感悟”、探究“感悟”应有的指归和精神。 一、关于“感悟” “感悟”是一个既古老又时尚的概念。说它古老,因为它是与佛教佛学同时诞生的;说它时尚,因为就语文课程而言,它是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闪着金光的有关学习方式的范畴。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也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们对“感悟”的理解看,大体存在这样几种偏向: 一是感悟的泛化。将积累和运用之外的一切阅读行为都装进“感悟之筐”,甚至连与感悟迥异其趣的“理解”也被招安到了感悟的旗下。 二是感悟的浅化。将一般的感受和感触也等同于感悟,其本有的“悟性”被消解,导致感悟内涵的浅显和单薄。 三是感悟的异化。感悟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情感体验,尽管感悟的确伴随着情感之河的流淌。但它既非体验的类化,更非体验的全部。 那么,感悟究竟是什么? 1、“感悟”是一种“悟”。 有论者认为,“感”指感知、感触、感受、感应、感动、感染;“悟”指领悟、醒悟、顿悟、体悟、妙悟、颖悟。于是,感悟成了一个由联合词素构成的词,可以释为“感受和领悟”。 也有论者认为,感悟是一种整体的领悟。既有整体的领悟,必有局部和个别的领悟,那么这样的领悟就归不了感悟的行列。在这里,感悟成了一个由偏正词素构成的词。 “感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释为“因感动而醒悟”。我们暂且不论两家词典对词素“感”和“悟”的不同理解,单就其对词素结构的分析看,两家显然都倾向于将其认定为由连动词素构成的词。 因为是一个连动式的合成词,所以感悟是不能分解成感受和领悟的,感悟不应该是感受和领悟的简单叠加。也只有这样,感悟才能和感受、领悟真正区别开来。 尽管感悟是一个连动式的合成词,但其侧重点和落脚点还是在“悟”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感悟本质上是一种“悟”,一种基于“感”的悟,一种因了“感”的悟,一种在“感”中的悟,而非“感”之后的“悟”。这样,我们就抓住了感悟的实质、本质和性质。 “悟”,《说文》:“觉也”。吾心曰悟,说明“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就“悟”的心理实质看,它其实是一种直觉思维。所谓的“悟性思维”也就是直觉思维。 这样,“悟”就具有了直觉思维的一切特征。 这样,“感悟”也就具有了直觉思维的一切特征。 什么叫直觉?这是一个使人感到神秘的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问题。钱学森先生认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英国病理学家见弗里奇认为:“直觉是指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说:“直觉实际上是一种再认。”他把“专家遇到问题时可以很快地分析情景并做出反应的能力”称为“专家的直觉。” 以上各种论述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直觉思维的意义。各种论述的差异表明,直觉是人们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的思维形式,它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各种论述也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直觉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形式,它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①非逻辑性。这是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首先,直觉思维的形式并不是概念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联想、猜测和洞察力;其次,直觉思维并不按部就班地遵循逻辑规则,首尾衔接地进行,而往往突破逻辑规则的束缚,跳跃地进行。 ②突发性。直觉思维是一种十分简略的思维形式,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度浓缩,其产物往往突如其来,思维的过程难以被主体以“慢镜头”重现。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我正确地理解并回答了结果,但是所有早些的思维途径本身全忘记了。” ③整体性。直觉往往是从事物整体入手,对问题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它是对问题总体概略的反映,而对思维过程的细节并不十分清晰。它从问题的已知的信息入手,直接触及到问题的目标或问题的要害。无论是对问题信息的感知,还是对经验知识的提取,通常都是“块状式”进行的。 ④或然性。直觉思维通常来源于对问题的直感,它要受到思维主体原有经验知识、审美情感、态度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却缺乏逻辑上的支持。直觉思维的成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不一定能保证正确无误,其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证明。 ⑤洞悉性。尽管直觉思维的结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但因其是从整体的层面上观照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往往能够洞察事物隐藏着的本质,深刻领会事物的根本规律。 “悟”的心理实质是直觉,这些也自然成了“悟”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感悟”的基本特征。 这样,我们就首先把握了“感悟”的属概念。 这样,“感悟”就跟属于逻辑思维的“理解”区别开来了,也跟属于形象思维的“想像”区别开来了,当然也跟属于情感领域的“体验”区别开来了。

2、“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悟”。 当然,感悟与悟,是类和属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感悟除了具有悟(直觉)的全部特征和性质外,还具有它自身独有的特征和性质。 我们认为,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悟。何谓“感性化”? 其一,感悟具有“情境性”。这种悟是因了具体的某事某物的触动而生成的,因此,感悟一定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情境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感悟也就不成其为感悟了。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的“悟”。 其二,感悟具有“体验性”。悟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被抽干和滤尽了情感的心理活动。但感悟因了“感”,有所感触、有所感动,也就深深地烙上了情感的印记。感悟就变得不再单调和乏味,而有了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的情感体验。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流淌着情感的“悟”。 其三,感悟具有“直观性”。感悟所面临的对象,往往是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反映到大脑中,就是所谓的“表象”。感悟要把握的,就是这些直观的表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悟”。 这样,我们就从种差的角度将“感悟”和“悟”区别开来了。显然,“悟”做为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有所谓感性化的悟,也就有所谓理性化的悟。至于“理悟”(理性化的悟)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在此就不再涉及了。 3、语文课程中“感悟”的基本界说。 《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感悟”之说。关于“感悟”,课标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这样阐述的: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第四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第11个目标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实施建议有关教学建议的第四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实施建议有关教学建议第五条中对阅读的建议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实施建议有关评价建议的总建议 由以上阐述我们不难发现,“感悟”一词在课标中既有动词化的运用,又有名词化的解说。就动词化的角度看,“感悟”是一种阅读行为的实施过程,它可能有所得,也可能无所得;就名词化的角度看,“感悟”又是一种阅读行为的实施结果,是感悟有所得后的结晶。 就两个角度参照着看,所谓语文课程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 对于这个界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①感悟是在个体受到语言和语境的触发后才产生的。离开了对语言和语境的感知,就不可能有感悟。因此,让学生直接阅读语言文字、亲身投入语言环境,即所谓的“潜心会文”,乃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 ②感悟主要凭借的是人的一种直感和直觉。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进行层层的分析和推理。因此,感悟不是靠对课文情节的条分缕析、推理论证获得的,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直感直觉才实现的。 ③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因此,感悟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有就有、无就无,所谓“如水在口,冷暖自知”。所以,阅读教学中,感悟特别强调自得自悟。 ④感悟具有浓厚的个体经验色彩。对同样的语言和语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因此,阅读中的感悟,不能用一个模子、一把尺度去评判,它往往是独特的、多元的。 ⑤感悟指向的主要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对语言的形象、情味、理趣、气韵的把握和领悟。因此,语像感、语情感、语理感、语韵感等,往往就是感悟的结晶和积淀。感悟和语感有着血肉相联、水乳交融的关系。 ⑥感悟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过程,是感性体验和理性顿悟的整合。它是感中有悟、悟中有感、感因悟化、悟因感显,感和悟是同步而生、同期而至的。 二、关于“感悟的基本策略” “感悟”的心理通道,其实只有“内求”一条路。因此,一切外求,皆为妄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悟是不期而至、可遇难求的,这就谈不上策略问题。一谈策略,即为外求。但话又说回来,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喷涌挥洒,还得有人去开掘之;感悟就像一支未经照明的蜡烛,能不能闪耀光芒,还得有人去点燃之;感悟就像一条卧于田野的潜龙,能不能腾云驾雾,还得有人去唤醒之;感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芬芳四溢,还得有人温暖之。这样,策略之说尽管勉强,但也不能不一一叙述之。 1、在“潜心涵泳”中感悟。 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花、心田,得到滋润和养料。涵泳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所得无穷。潜心涵泳,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真正的感悟,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 例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一句话: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如果不加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对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而事实上,正是诸葛亮的这一“笑”,才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温文尔雅、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诸葛亮的胸襟、气度、眼界、智慧,在这个“笑”字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通过对诸葛亮的“笑”的潜心涵泳,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笑曹操的生性多疑;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鲁肃,笑鲁肃的忠厚老实;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自己,笑自己的神机妙算;也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周瑜,笑周瑜的自不量力。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潜心玩味、专心咀嚼下,竟然开掘出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 2、在“诵读体味”中感悟。 诵读体味是感悟的基本策略。这是因为:首先,诵读对感悟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所证实。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自主感悟为主,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意会、体悟。其次,诵读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感悟中的优越地位。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最后,诵读教学的利于操作,也是它成为感悟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这样一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通常的情况下,“轻快,灵活”之间会用顿号断开,或者干脆不用标点。这里为什么要断开?为什么要用逗号?都是值得学生感悟的。用什么策略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诵读体味。如果不用标点或是用顿号断开,诵读起来的味道就会显得仓促、呆板,与威尼斯小艇的轻快、灵活相去甚远。用上逗号,读起来的节奏是跳跃而明快的,读起来的韵味是轻盈而活泼的,语言的意味和小艇的特点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就能感悟到语言的这种情味和节奏。 3、在“联系语境”中感悟。 语境一般包含三个层面。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这里所谈的联系语境,主要是指第一、第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这样,联系语境去感悟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了。 《小珊迪》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怎么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呢? 一、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1、小珊迪太可怜了,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把你划的句子读一读。 ①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早就死了,也就是说,小珊迪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爸爸妈妈了。) ②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 ③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多么痛啊,又不能上医院) ④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一个亲人也没有啊。) 二、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善良 1、小珊迪可怜,让人同情。但是,那位先生决定永远照顾小利比,仅仅是出于一种同情吗?请再读读这一自然段,用心去品味,看看谁能品出更多的东西来。 ①小珊迪自己都要死了,还想到弟弟。 ②父母早就死了,是珊迪,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担负起抚养弟弟的责任。 ③这多么像慈祥老人临终的遗言,但这,分明是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之口啊,他可不想死啊。 三、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诚信 1、还有令人感动的地方吗?请大家再读读这一段话,再用心地感受感受。 2、“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小珊迪有一个先令,相当于他几十次卖火柴才能挣下的钱,对他而言是巨款,他不逃走,而是换好零钱就往回跑。正是“跑”而不是“走”才要了他的命。 ②小珊迪又冷又饿,很需要钱,却从来没有想到要拿别人的钱。 ③他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④都快要死了的人了,还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迟才送还钱的原因。 3、珊迪被马车撞了,他自己不能送还先生的钱,就让弟弟去还钱。小珊迪是怎么吩咐弟弟的,弟弟又会说什么,小珊迪又会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 联系语境,实质上就是拓展学生的感悟背景、丰富学生的感悟积累、打通学生的感悟管道,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观照它们的相互关系,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 4、在“比较品评”中感悟。 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例如,《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写荷花的这个“冒”字,内涵丰富,但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冒”的内涵有所感悟。 ①“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 ②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③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她自己的美丽;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尽情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 …… 对于“冒”字,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品评,感悟其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

5、在“激活想像”中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 《万里长城》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成千上万”一词,那是在抽取了无数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神态的血肉之后仅剩的意义的空壳。要赋予这个意义空壳以活的具像和热的情状,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去感悟。 我们不妨让学生闭眼想像,在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这个人写下来。于是,“成千上万”一词,在学生展开想像的过程中,立起来了,活起来,动起来了: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满头大汗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长城啊长城,你真是太伟大了!”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个胸前飘着鲜艳红领巾的小姑娘,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气喘吁吁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小姑娘兴奋地欢呼起来:“我登上长城啦!我登上长城啦!”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群金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游客,在导游地带领下,兴致勃勃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外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叔叔,在家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艰难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激动地流着热泪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位离开祖国大陆已经整整五十年的台湾老人,在他的亲友陪同下,坐着缆车登上了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欣慰地笑着说:“终于见到了咱们的长城,从此,我死而无憾。” …… 对“成千上万”一词的感悟,还有比这更生动、更真切、更让人震撼的吗? 6、在“切己体察”中感悟。 切己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就感悟而言,一切外求,说到底皆为妄求。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的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 这是《只有一个地球》上的一段话。应该说这段话写得很平实,因为它完全是用一种说明夹杂着议论的方式来写的,很难看出有什么形象和情感的东西: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就是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平平淡淡,读起来普普通通,好象没有什么嚼头。有些老师教这段话的时候,很可能就这么一笔带过了。有一位老师,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段话,可想而知,一开始学生都读得非常平淡,根本就找不到感觉。 第二步,老师请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开始,森林葱郁、鸟语花香;继而,树木被砍、树桩遍地;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最后,洪水泛滥、村庄被淹。看完录像,再请学生朗读,分明有一种深深的忧患袭上了他们心头。 第三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谈论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触。 有的说:“前两天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刮沙尘暴,刮得非常历害,给当地的交通生产带来了很多不便。我看整个天空都是灰朦朦的,好象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了。我想,沙尘暴的天气肯定跟人们的乱砍滥伐有关系。” 有的说:“我们家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我小的时候,那条小河很清很清,河里有很多的鱼和虾。夏天的时候,我和爸爸还经常下去游泳。有时候我爸爸自个还能够钓一些鱼上来。但是这两年不行了,这两年我们这条小河啊,变得又脏又臭,臭气熏天。每天上学和下学,要路过这条小河的时候,我总是要捂住自己的鼻子。现在,我们家的窗户都不敢打开,一打开,那小河的臭味就往家里边涌。” 有的说:“我发现我们现在城市的助动车非常多,这两年我妈妈也买了一辆助动车。过去我上学的时候,妈妈用自行车把我送到学校去。而现在好了,我妈妈用助动车把我送到学校去。而骑助动车的时候,有时候碰到红灯,助动车停着,屁股后面冒着一股浓浓的黑烟,把我呛得直咳嗽。所以后来,我只好戴着口罩去上学。我听说这段时间,咱们这个地方要清理助动车,我非常高兴。我叫我的妈妈赶快去报废自己的助动车。” …… 谈完感触后,再请学生朗读这段话,深深的忧患通过他们的朗读传达出来,全班的每一个同学,听课的每一位老师,都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这样的感悟策略,正是再典型不过的“切己体察”。 7、在“质疑问难”中感悟。 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朱子读书法》中这样说道:“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清人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实疑之难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始于疑。小疑问催生小感悟,大疑问催生大感悟。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鬼神通之,实则是灵光一现、豁然开朗的顿悟。 柳宗元的《江雪》,被后人誉为唐人的五绝之冠。在疏通完全诗的字面意思之后,有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 如果仅从常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个问题,那这个环节非砸锅不可。但是,如果能从反向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那么,这堂课的教学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情境。当班里孩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若有所思地反问全班同学:“你们觉得老人真的在钓鱼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都在静静地感悟: 一个孩子说:“我明白了,这位老人其实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天那么冷,他还出来钓鱼,可见他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 第二个孩子说:“我也觉得老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人们他非常非常的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是:千万孤独。”是的,这首诗正是柳宗元孤独情感的流露之作。诗人当时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孤独。 第三个孩子说:“我也觉得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他在欣赏这美丽的北国风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多美的雪景啊!老人肯定是被雪景迷住了。” 第四个孩子说:“我觉得老人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真是一种敞亮而洞彻的感悟!谁也不会怀疑,诗人尽管现在正处于政治上孤独无助的阶段,但是他始终抱着一个希望,他始终相信自己在仕途上在政治上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这就是我们学生的智慧呀。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对情感的体验,很多地方都远远超过了我们成人。 8、在“创设情境”中感悟。 感悟需要积累的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感悟其实是对原有积累的一种解构和重建。正是在解构和重建原有积累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语言和精神的新意义。创设情境,就是在课的当下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积累。这种积累,涉及到新的信息、新的形象、新的情感、新的场面、新的情节、新的人物、新的风景、新的意境等。有了这种崭新而鲜活的积累,学生的感悟就多了新的触点、新的接口、新的网络、新的平台。 这是课文《水乡歌》里面的一段话: 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青波。 别小看这短短的、浅浅的一段话,琢磨起来味道还真不少呢! 师:“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读,读懂这段话。” 学生自己读这段话,读得蛮投入。尽管老师没有提任何问题,但是学生却读得津津有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们的眼前是不是好象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 哇!好多学生举手了,那意思是他们其实早已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候,老师呈现出一幅水乡的图画,非常得美:蓝天白云,垂柳青青,河渠纵横,碧波潋滟。学生禁不住瞪大了眼睛仔细欣赏。 老师又说:“同学们,请你们把图画和文字再对照起来,你再仔细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自己再读课文,这会比前面那次读得更有味道读得更投入。读完以后全班交流: 第一个孩子说:“我好象自己来到了水乡,我看到水乡的水啊,真得非常非常多。” 第二个孩子说:“我也好象来到了水乡,我看到了水乡的这个小河啊、渠道啊,纵横交错。我弯下腰去,捧起了水乡的水在看。” 第三个孩子说:“我来到小河的旁边,看到这里的水啊很清很清,可以看到河里的水草,还可以看到很多的小鱼小虾绕着水草游来游去。” 又一个孩子说:“我也来到了小河边,但是我看到的跟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我看到的是微风轻轻地吹来,河面上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我觉得水乡的水真是太美了。” “是啊!同学们,这就是咱们的水乡。假如这个时候你真得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水乡的池塘边,水乡的渠道边,你最想做些什么?” 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大了。 一个说:“我最想画一幅画,我想画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一个说:“我想弯下腰去,捧起水乡的水美美地喝上一口,我想尝一尝水乡的水是什么味道。” 一个说:“我想拍下很多很多的照片,把水乡的美景留在自己的照片上,以后能够经常看到那么美的水乡。” 老师激动地说:“同学们,水乡的水这么多,水乡的水这么美,你们体会得真好。你们看,老师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讲,这段话你们读懂了,你们读得那样有滋有味,真不简单。 诗意语文的策略建构(2015年11月27日) 提 要:语文教育实践离不开语文教育策略的设计和运作,诗意语文认为,感悟教学策略是语文教育的基本策略。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领悟,语文学习中的感悟具有语境性、直觉性、自得性、多元性、内蕴性、整合性的特点。感悟教学的主要策略有:潜心涵泳、诵读体味、联系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切己体察、质疑问难、创设情境、迁移运用、转换语境、移情体验、拓展资源等。 说到“感悟”,我们不能不说到释迦牟尼的悟道经过,真的感悟其实发轫于此。 做为太子的释迦牟尼,29岁出家后,随高人入雪山静坐习禅,实行苦修。六年过去后,释迦牟尼的禅定功夫已臻化境,但他依然没有得到身心的彻底解脱。看来,光靠苦修还不是究竟。而六年与世隔绝的苦修,已令释迦牟尼形容枯槁、身体羸弱。他下山到尼连禅河洗净身子,喝了一位牧羊少女供养的奶酪,就在菩提树下端坐静思,发誓“再不证道,决不离座”,这样一坐就是七天七夜。第七天的黎明时分,释迦牟尼抬头仰望,见晨星寂寥,恍然大悟。这一刻,释迦牟尼终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陀,时年35岁。 睹明星、成正觉,就是再典型不过的感悟。当然,这是关于人生、宇宙的大感悟。释迦牟尼的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感悟”的释义),睹明星是感触,成正觉是领悟;释迦牟尼的感悟,是“因感动而醒悟”(《辞海》关于“感悟”的释义),仰望晨星,了无挂碍,天人和一,圆觉自在。这种大自在、大解脱令他有了从未有过的感动,感动中他证道成佛。 因此,“感悟”做为一个重要的哲学、人学、美学的范畴,从它诞生之日起,就深深烙上了的佛学印记,一直弥漫着浓厚的宗教色彩和玄妙氛围。其实,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那样:“悟乃人性所本有,岂禅家所得而私。一切学问,深造有得,真积力久则入。禅家特就修行本分,拈出说明;非无禅宗,即并无悟也。”(《谈艺录〃六十》)拨开披在“感悟”身上神秘的宗教外衣,赋予“感悟”以理性的内涵和时代的气息,是我们当下把握“感悟”、探究“感悟”应有的指归和精神。 一、关于“感悟” “感悟”是一个既古老又时尚的概念。说它古老,因为它是与佛教佛学同时诞生的;说它时尚,因为就语文课程而言,它是近几年才进入我们视野的一个闪着金光的有关学习方式的范畴。于是,在我们的语文课

程领域,关于“感悟”的界说和演绎可谓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也因此,人们对“感悟”的把握难免有了“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感喟。就眼下人们对“感悟”的理解看,大体存在这样几种偏向: 一是感悟的泛化。将积累和运用之外的一切阅读行为都装进“感悟之筐”,甚至连与感悟迥异其趣的“理解”也被招安到了感悟的旗下。 二是感悟的浅化。将一般的感受和感触也等同于感悟,其本有的“悟性”被消解,导致感悟内涵的浅显和单薄。 三是感悟的异化。感悟被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情感体验,尽管感悟的确伴随着情感之河的流淌。但它既非体验的类化,更非体验的全部。 那么,感悟究竟是什么? 1、“感悟”是一种“悟”。 有论者认为,“感”指感知、感触、感受、感应、感动、感染;“悟”指领悟、醒悟、顿悟、体悟、妙悟、颖悟。于是,感悟成了一个由联合词素构成的词,可以释为“感受和领悟”。 也有论者认为,感悟是一种整体的领悟。既有整体的领悟,必有局部和个别的领悟,那么这样的领悟就归不了感悟的行列。在这里,感悟成了一个由偏正词素构成的词。 “感悟”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为“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释为“因感动而醒悟”。我们暂且不论两家词典对词素“感”和“悟”的不同理解,单就其对词素结构的分析看,两家显然都倾向于将其认定为由连动词素构成的词。 因为是一个连动式的合成词,所以感悟是不能分解成感受和领悟的,感悟不应该是感受和领悟的简单叠加。也只有这样,感悟才能和感受、领悟真正区别开来。 尽管感悟是一个连动式的合成词,但其侧重点和落脚点还是在“悟”上。我们可以这样说,感悟本质上是一种“悟”,一种基于“感”的悟,一种因了“感”的悟,一种在“感”中的悟,而非“感”之后的“悟”。这样,我们就抓住了感悟的实质、本质和性质。 “悟”,《说文》:“觉也”。吾心曰悟,说明“悟”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就“悟”的心理实质看,它其实是一种直觉思维。所谓的“悟性思维”也就是直觉思维。 这样,“悟”就具有了直觉思维的一切特征。 这样,“感悟”也就具有了直觉思维的一切特征。 什么叫直觉?这是一个使人感到神秘的问题,也是一个众说纷坛的问题。钱学森先生认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直觉是指没有明显地依靠个人技巧的分析器官掌握问题或情境的意义、重要性或结构的行为。”英国病理学家见弗里奇认为:“直觉是指对情况的一种突如其来的顿悟或理解。”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说:“直觉实际上是一种再认。”他把“专家遇到问题时可以很快地分析情景并做出反应的能力”称为“专家的直觉。” 以上各种论述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直觉思维的意义。各种论述的差异表明,直觉是人们尚未完全达成共识的思维形式,它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但各种论述也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即直觉思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思维形式,它具体表现为思维主体在解决问题时,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问题从总体上直接加以认识和把握,以一种高度省略、简化、浓缩的方式洞察问题的实质,并迅速解决问题或对问题作出某种猜测。 直觉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①非逻辑性。这是直觉思维的本质特征。首先,直觉思维的形式并不是概念和严谨的逻辑推理,而是联想、猜测和洞察力;其次,直觉思维并不按部就班地遵循逻辑规则,首尾衔接地进行,而往往突破逻辑规则的束缚,跳跃地进行。 ②突发性。直觉思维是一种十分简略的思维形式,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高度浓缩,其产物往往突如其来,思维的过程难以被主体以“慢镜头”重现。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我正确地理解并回答了结果,但是所有早些的思维途径本身全忘记了。” ③整体性。直觉往往是从事物整体入手,对问题从总体上加以把握,它是对问题总体概略的反映,而对思维过程的细节并不十分清晰。它从问题的已知的信息入手,直接触及到问题的目标或问题的要害。无论是对问题信息的感知,还是对经验知识的提取,通常都是“块状式”进行的。 ④或然性。直觉思维通常来源于对问题的直感,它要受到思维主体原有经验知识、审美情感、态度倾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却缺乏逻辑上的支持。直觉思维的成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不一定能保证正确无误,其正确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检验和证明。 ⑤洞悉性。尽管直觉思维的结果往往只是一种猜测,但因其是从整体的层面上观照和把握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所以往往能够洞察事物隐藏着的本质,深刻领会事物的根本规律。 “悟”的心理实质是直觉,这些也自然成了“悟”的基本特征,当然也是“感悟”的基本特征。 这样,我们就首先把握了“感悟”的属概念。 这样,“感悟”就跟属于逻辑思维的“理解”区别开来了,也跟属于形象思维的“想像”区别开来了,当然也跟属于情感领域的“体验”区别开来了。 2、“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悟”。 当然,感悟与悟,是类和属的关系,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所以,感悟除了具有悟(直觉)的全部特征和性质外,还具有它自身独有的特征和性质。 我们认为,感悟是一种感性化的悟。何谓“感性化”? 其一,感悟具有“情境性”。这种悟是因了具体的某事某物的触动而生成的,因此,感悟一定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情境的。离开了具体的情境,感悟也就不成其为感悟了。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中的“悟”。 其二,感悟具有“体验性”。悟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被抽干和滤尽了情感的心理活动。但感悟因了“感”,有所感触、有所感动,也就深深地烙上了情感的印记。感悟就变得不再单调和乏味,而有了花开花谢、潮起潮落的情感体验。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流淌着情感的“悟”。 其三,感悟具有“直观性”。感悟所面临的对象,往往是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反映到大脑中,就是所谓的“表象”。感悟要把握的,就是这些直观的表象之间的本质关系。因此,感性化的悟,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悟”。 这样,我们就从种差的角度将“感悟”和“悟”区别开来了。显然,“悟”做为一种独特的思维形式,有所谓感性化的悟,也就有所谓理性化的悟。至于“理悟”(理性化的悟)的内涵和特征,我们在此就不再涉及了。 3、语文课程中“感悟”的基本界说。 语文课程标准》正式提出了“感悟”之说。关于“感悟”,课标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是这样阐述的: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程目标第四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第11个目标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实施建议有关教学建议的第四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实施建议有关教学建议第五条中对阅读的建议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 ——实施建议有关评价建议的总建议 由以上阐述我们不难发现,“感悟”一词在课标中既有动词化的运用,又有名词化的解说。就动词化的角度看,“感悟”是一种阅读行为的实施过程,它可能有所得,也可能无所得;就名词化的角度看,“感悟”又是一种阅读行为的实施结果,是感悟有所得后的结晶。 就两个角度参照着看,所谓语文课程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的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 对于这个界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①感悟是在个体受到语言和语境的触发后才产生的。离开了对语言和语境的感知,就不可能有感悟。因此,让学生直接阅读语言文字、亲身投入语言环境,即所谓的“潜心会文”,乃是感悟的前提和基础。 ②感悟主要凭借的是人的一种直感和直觉。它不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不进行层层的分析和推理。因此,感悟不是靠对课文情节的条分缕析、推理论证获得的,而是通过对文本的直感直觉才实现的。 ③感悟是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因此,感悟是不能告诉的,不能灌输的,不能复制的。感悟,有就有、无就无,所谓“如水在口,冷暖自知”。所以,阅读教学中,感悟特别强调自得自悟。 ④感悟具有浓厚的个体经验色彩。对同样的语言和语境,不同的个体会有不同的感受和领悟。因此,阅读中的感悟,不能用一个模子、一把尺度去评判,它往往是独特的、多元的。 ⑤感悟指向的主要不是字面的意思,而是隐藏于文字背后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对语言的形象、情味、理趣、气韵的把握和领悟。因此,语像感、语情感、语理感、语韵感等,往往就是感悟的结晶和积淀。感悟和语感有着血肉相联、水乳交融的关系。 ⑥感悟是一个情理交融的过程,是感性体验和理性顿悟的整合。它是感中有悟、悟中有感、感因悟化、悟因感显,感和悟是同步而生、同期而至的。 二、关于“感悟的基本策略” “感悟”的心理通道,其实只有“内求”一条路。因此,一切外求,皆为妄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感悟是不期而至、可遇难求的,这就谈不上策略问题。一谈策略,即为外求。但话又说回来,感悟就像一眼深藏不露的泉水,能不能喷涌挥洒,还得有人去开掘之;感悟就像一支未经照明的蜡烛,能不能闪耀光芒,还得有人去点燃之;感悟就像一条卧于田野的潜龙,能不能腾云驾雾,还得有人去唤醒之;感悟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能不能芬芳四溢,还得有人温暖之。这样,策略之说尽管勉强,但也不能不一一叙述之。 1、在“潜心涵泳”中感悟。 潜心涵泳,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感悟策略。涵泳是“沉浸”的意思。就是把书当作水,学生投入其中,如鱼得水,如水浇注自己的心花、心田,得到滋润和养料。涵泳就是熟读精思,潜心体味,所得无穷。潜心涵泳,就是面对语言文字,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加以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鉴赏玩索,掂量比较,获得审美感、情味感、意蕴感等。引导学生潜心涵泳,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品尝、去琢磨,说得更简单一点,就是让学生的脑子去活动。有时虽然不怎么能说得出来,但是感觉到了、体会到了,这就是潜心涵泳。真正的感悟,其实都来自学生的潜心涵泳。 例如:《草船借箭》中有这样一句话: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如果不加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对诸葛亮的“笑”有所感悟的。而事实上,正是诸葛亮的这一“笑”,才是本文最传神的地方。诸葛亮的胸有成竹、温文尔雅、运筹帷幄、神机妙算,诸葛亮的胸襟、气度、眼界、智慧,在这个“笑”字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通过对诸葛亮的“笑”的潜心涵泳,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曹操,笑曹操的生性多疑;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鲁肃,笑鲁肃的忠厚老实;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自己,笑自己的神机妙算;也有的学生感悟到诸葛亮是在笑周瑜,笑周瑜的自不量力。一个简简单单的“笑”字,在学生的潜心玩味、专心咀嚼下,竟然开掘出了如此生动而丰厚的内涵和意蕴。 2、在“诵读体味”中感悟。 诵读体味是感悟的基本策略。这是因为:首先,诵读对感悟的作用已经为我国几千年的语文教学所证实。以“心治”、“意会”为特征的汉语言文字,决定了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以自主感悟为主,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意会、体悟。其次,诵读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它在感悟中的优越地位。诵读是一个特殊的实践过程。要求眼到、耳到、口到、心到,强调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整体的领悟。最后,诵读教学的利于操作,也是它成为感悟策略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中有这样一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船。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来,轻快,灵活,仿佛一条蛇。 通常的情况下,“轻快,灵活”之间会用顿号断开,或者干脆不用标点。这里为什么要断开?为什么要用逗号?都是值得学生感悟的。用什么策略呢?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诵读体味。如果不用标点或是用顿号断开,诵读起来的味道就会显得仓促、呆板,与威尼斯小艇的轻快、灵活相去甚远。用上逗号,读起来的节奏是跳跃而明快的,读起来的韵味是轻盈而活泼的,语言的意味和小艇的特点很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就能感悟到语言的这种情味和节奏。 3、在“联系语境”中感悟。

语境一般包含三个层面。文本内部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一层面的语境;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二层面的语境;文本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此为第三层面的语境。这里所谈的联系语境,主要是指第一、第二层面的语境。许多时候,就词论词、就句论句,是很难有所感悟的。因为,语言文字内在的、隐藏的情味、意蕴、理趣、气脉等,事实上存在于语言文字前后左右之间的关系中。这样,联系语境去感悟就成为一种基本策略了。 《小珊迪》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 怎么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呢? 一、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1、小珊迪太可怜了,能不能说得具体一点?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把你划的句子读一读。 ①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早就死了,也就是说,小珊迪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没有爸爸妈妈了。) ②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的。 ③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多么痛啊,又不能上医院) ④小利比,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一个亲人也没有啊。) 二、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善良 1、小珊迪可怜,让人同情。但是,那位先生决定永远照顾小利比,仅仅是出于一种同情吗?请再读读这一自然段,用心去品味,看看谁能品出更多的东西来。 ①小珊迪自己都要死了,还想到弟弟。 ②父母早就死了,是珊迪,用自己小小的肩膀担负起抚养弟弟的责任。 ③这多么像慈祥老人临终的遗言,但这,分明是出自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之口啊,他可不想死啊。 三、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诚信 1、还有令人感动的地方吗?请大家再读读这一段话,再用心地感受感受。 2、“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车撞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①小珊迪有一个先令,相当于他几十次卖火柴才能挣下的钱,对他而言是巨款,他不逃走,而是换好零钱就往回跑。正是“跑”而不是“走”才要了他的命。 ②小珊迪又冷又饿,很需要钱,却从来没有想到要拿别人的钱。 ③他答应过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④都快要死了的人了,还在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迟才送还钱的原因。 3、珊迪被马车撞了,他自己不能送还先生的钱,就让弟弟去还钱。小珊迪是怎么吩咐弟弟的,弟弟又会说什么,小珊迪又会怎么说呢?请你写一写。 联系语境,实质上就是拓展学生的感悟背景、丰富学生的感悟积累、打通学生的感悟管道,在词与词、句与句、文与文之间审视和观照它们的相互关系,获得一种整体层面上的意义。 4、在“比较品评”中感悟。 比较品评,是感悟的有效策略。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话序的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对语言和语境有所感悟。 例如,《荷花》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荷花的这个“冒”字,内涵丰富,但却不易为学生所感悟。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冒”的内涵有所感悟。 ①“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长、钻、探、伸、露、冲) ②读读这段课文,体会体会,怎样“长”出来才叫“冒”出来。(使劲、拼命、用力、急切、笔直、一个劲儿、高高、痛痛快快、争先恐后、生机勃勃、兴高采烈、精神抖擞、喜气洋洋)在“冒”前加上这些词再读这个句子。 ③课件播放荷花录像,引导学生想象冒出来的白荷花仿佛想干些什么、说些什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要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寻找自己的妈妈;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向小朋友展示她自己的美丽;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尽情地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有的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在风中翩翩起舞; …… 于“冒”字,我们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品评,感悟其用词的分寸感、描写的形象感、蕴含的情味感。 5、在“激活想像”中感悟。 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直接可感性,必须借助于人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还可通过重组表象,创造出新的情境和意境。这样获得的感悟才是丰富深切的。 《万里长城》中有这样一段话: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成千上万”一词,那是在抽取了无数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和神态的血肉之后仅剩的意义的空壳。要赋予这个意义空壳以活的具像和热的情状,就必须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想像中去感悟。 我们不妨让学生闭眼想像,在这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这个人写下来。于是,“成千上万”一词,在学生展开想像的过程中,立起来了,活起来,动起来了: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拄着拐杖,满头大汗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长城啊长城,你真是太伟大了!”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个胸前飘着鲜艳红领巾的小姑娘,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气喘吁吁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小姑娘兴奋地欢呼起来:“我登上长城啦!我登上长城啦!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群金头发、蓝眼睛、高鼻子的外国游客,在导游地带领下,兴致勃勃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外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叹:“啊,确实了不起!”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叔叔,在家人的帮助下,一步一步艰难地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激动地流着热泪说:“不到长城非好汉。” 有的说:我仿佛看见一位离开祖国大陆已经整整五十年的台湾老人,在他的亲友陪同下,坐着缆车登上了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老人欣慰地笑着说:“终于见到了咱们的长城,从此,我死而无憾。” …… 对“成千上万”一词的感悟,还有比这更生动、更真切、更让人震撼的吗? 6、在“切己体察”中感悟。 切己体察,就是反躬自省,就是从自己身上求取。就感悟而言,一切外求,说到底皆为妄求。只有真正从自己内心流淌出来的,才是真感悟。所谓“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切己体察,就是把眼前的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阅读积淀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达到作者的心灵。 这是《只有一个地球》上的一段话。应该说这段话写得很平实,因为它完全是用一种说明夹杂着议论的方式来写的,很难看出有什么形象和情感的东西: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用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就是这样一段话,看起来平平淡淡,读起来普普通通,好象没有什么嚼头。有些老师教这段话的时候,很可能就这么一笔带过了。有一位老师,他不是这样做的。他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步,他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这段话,可想而知,一开始学生都读得非常平淡,根本就找不到感觉。 第二步,老师请学生看了一段录像。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一开始,森林葱郁、鸟语花香;继而,树木被砍、树桩遍地;紧接着,狂风大作、暴雨倾盆;最后,洪水泛滥、村庄被淹。看完录像,再请学生朗读,分明有一种深深的忧患袭上了他们心头。 第三步,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由谈论读了这段话以后的感触。 有的说:“前两天从电视上看到北京正在刮沙尘暴,刮得非常历害,给当地的交通生产带来了很多不便。我看整个天空都是灰朦朦的,好象什么东西都看不清楚了。我想,沙尘暴的天气肯定跟人们的乱砍滥伐有关系。” 有的说:“我们家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我小的时候,那条小河很清很清,河里有很多的鱼和虾。夏天的时候,我和爸爸还经常下去游泳。有时候我爸爸自个还能够钓一些鱼上来。但是这两年不行了,这两年我们这条小河啊,变得又脏又臭,臭气熏天。每天上学和下学,要路过这条小河的时候,我总是要捂住自己的鼻子。现在,我们家的窗户都不敢打开,一打开,那小河的臭味就往家里边涌。” …… 谈完感触后,再请学生朗读这段话,深深的忧患通过他们的朗读传达出来,全班的每一个同学,听课的每一位老师,都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这样的感悟策略,正是再典型不过的“切己体察”。 7、在“质疑问难”中感悟。 中国传统的阅读教学经验是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要有疑,从疑而悟。《朱子读书法》中这样说道:“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清人唐彪则进一步认为:“凡理不疑必不过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故学者非悟之难,实疑之难也。”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始于疑。小疑问催生小感悟,大疑问催生大感悟。有疑才有思,有思才有悟。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通之。”鬼神通之,实则是灵光一现、豁然开朗的顿悟。 柳宗元的《江雪》,被后人誉为唐人的五绝之冠。在疏通完全诗的字面意思之后,有个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天那么冷,老人为什么要出来钓鱼呢? 如果仅从常理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解答这个问题,那这个环节非砸锅不可。但是,如果能从反向的角度引导学生感悟,那么,这堂课的教学就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人情境。当班里孩子提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若有所思地反问全班同学:“你们觉得老人真的在钓鱼吗?”一问激起千层浪,孩子们都在静静地感悟: 一个孩子说:“我明白了,这位老人其实不是在钓鱼,他是在锻炼自己的意志。天那么冷,他还出来钓鱼,可见他的意志是多么的坚强。” 第二个孩子说:“我也觉得老人不是在钓鱼,他是在告诉人们他非常非常的孤独。因为我发现,这首诗每一句话的第一个字连在一起是:千万孤独。”是的,这首诗正是柳宗元孤独情感的流露之作。诗人当时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孤独。 第三个孩子说:“我也觉得这位老人不是在钓鱼,他在欣赏这美丽的北国风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多美的雪景啊!老人肯定是被雪景迷住了。” 第四个孩子说:“我觉得老人是在钓一个春天。你想,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真是一种敞亮而洞彻的感悟!谁也不会怀疑,诗人尽管现在正处于政治上孤独无助的阶段,但是他始终抱着一个希望,他始终相信自己在仕途上在政治上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这就是我们学生的智慧呀。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对情感的体验,很多地方都远远超过了我们成人。 8、在“创设情境”中感悟。 感悟需要积累的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感悟其实是对原有积累的一种解构和重建。正是在解构和重建原有积累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语言和精神的新意义。创设情境,就是在课的当下丰富和拓展学生的积累。这种积累,涉及到新的信息、新的形象、新的情感、新的场面、新的情节、新的人物、新的风景、新的意境等。有了这种崭新而鲜活的积累,学生的感悟就多了新的触点、新的接口、新的网络、新的平台。 这是课文《水乡歌》里面的一段话: 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青波。 别小看这短短的、浅浅的一段话,琢磨起来味道还真不少呢!

师:“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读这段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能力通过自己的读,读懂这段话。” 学生自己读这段话,读得蛮投入。尽管老师没有提任何问题,但是学生却读得津津有味。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这段话的时候,你们的眼前是不是好象出现了什么情景?什么画面?” 哇!好多学生举手了,那意思是他们其实早已看到了什么。 这个时候,老师呈现出一幅水乡的图画,非常得美:蓝天白云,垂柳青青,河渠纵横,碧波潋滟。学生禁不住瞪大了眼睛仔细欣赏。 老师又说:“同学们,请你们把图画和文字再对照起来,你再仔细读一读,你有什么新的体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你仿佛来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自己再读课文,这会比前面那次读得更有味道读得更投入。读完以后全班交流: 第一个孩子说:“我好象自己来到了水乡,我看到水乡的水啊,真得非常非常多。” 第二个孩子说:“我也好象来到了水乡,我看到了水乡的这个小河啊、渠道啊,纵横交错。我弯下腰去,捧起了水乡的水在看。” 第三个孩子说:“我来到小河的旁边,看到这里的水啊很清很清,可以看到河里的水草,还可以看到很多的小鱼小虾绕着水草游来游去。” 又一个孩子说:“我也来到了小河边,但是我看到的跟刚才那位同学不一样,我看到的是微风轻轻地吹来,河面上荡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我觉得水乡的水真是太美了。” “是啊!同学们,这就是咱们的水乡。假如这个时候你真得来到了水乡的小河边,水乡的池塘边,水乡的渠道边,你最想做些什么?” 这时候,孩子们的兴趣就更大了。 一个说:“我最想画一幅画,我想画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 一个说:“我想弯下腰去,捧起水乡的水美美地喝上一口,我想尝一尝水乡的水是什么味道。” 一个说:“我想拍下很多很多的照片,把水乡的美景留在自己的照片上,以后能够经常看到那么美的水乡。” 老师激动地说:“同学们,水乡的水这么多,水乡的水这么美,你们体会得真好。你们看,老师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讲,这段话你们读懂了,你们读得那样有滋有味,真不简单。那么,让咱们再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这段话,希望这段话能够进入你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5年12月11 日)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意识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下,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字词句篇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联想、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持久的热情。“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只有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他就会认真地去阅读文本,读通、读透文本,对文本的把握也会准确、透彻,思维的效果自然得到锻炼。 二、养成习惯 奠定思维基础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思维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来自于年龄、智力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阅读思维的习惯。捧起书是认真地读,还是走马观花,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对文本内容还没有弄清楚,思维结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思而后行”等都是阅读习惯的范例。苏教版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每册书的起始处都设计了习惯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坐下来、静下来、读下来、思出来。 三、精心设疑 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钱梦龙老师则认为,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纵观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大都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又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篇课文的重点、特点,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关键句,乃至标点符号,这是思维的诱发点;学生“不能答”“不开窍”的难点,同样是思维的诱发点。引导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心设计好问题。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加强提问艺术的研究。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两个特点: 1.问题设计具有可思考性 即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特点,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考,这种思考应该是一种真思考。如三年级就不能设计诸如:想一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孙中山吗?这些问题看上去好像是问题,在让学生思维,其实这是一种假思维,因为学生根本不用思维就能获得答案,他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2.问题设计具有提示性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生应该能够感觉到思维的方向,在问题的提示下进行思维。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在提问前我们不妨提示一下:海洋对人类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请大家想一想,人类与大海会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这种带有提示性的问法,学生的思维方向就不会错,就能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自然生成、发展与提高。 四、扎实训练 提升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深化知识、提高智能的一种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成果的一种措施。阅读教学使用的文本仅仅是教学所使用的工具,仅靠文本培养思维的能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配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及时地进行阅读训练,以期巩固提高。 1.同类型练习迁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通过独立思考,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方法,理解了文本,此时学生的心理是喜悦的,但对文本理解的方法还需要通过练习进行强化巩固。我们可以适时的利用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这既是对学生之前阅读理解的一种检阅,又是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强化巩固,促进思维发展。 2.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顺利地阅读相关的文本,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同类型阅读迁移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巩固提高。如《北大荒的秋天》,在教“原野热闹非凡”时,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反映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再让学生有选择的思考:①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表现在哪些方面?②春天到了,花坛里真美呀,美在哪里,怎样的美?思考之后小组交流,写下来。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方法。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鼓励质疑 拓展思维空间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的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条省时、省力的捷径。质疑本身就是一种主动思维,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的思想的诞生。”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主要诱因,精心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诱发的思维是被动的思维,学生质疑发问才是自主思维。学生主动发问是建立在熟读文本、深层把握文本内涵的基础上,问题更是在充分思维的过程中提出的,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熟读文本、充分思维的过程。学生主动发问之后,得到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他们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再思维,选择自己感到满意的答案。学生选择信息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处理过程,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处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臵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5年12月25日)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思维能力,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 培养思维意识 “学生的阅读活动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在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下,在感知语言的基础上,对字词句篇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联想、抽象和概括、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不断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持久的热情。“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只有这种强烈的爱好和求知的兴趣,才会在学习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对阅读感兴趣了,他就会认真地去阅读文本,读通、读透文本,对文本的把握也会准确、透彻,思维的效果自然得到锻炼。 二、养成习惯 奠定思维基础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思维存在的不足一方面来自于年龄、智力方面的局限,另一方面就是学生阅读思维的习惯。捧起书是认真地读,还是走马观花,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对文本内容还没有弄清楚,思维结果又怎能令人满意呢?“不动笔墨不读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思而后行”等都是阅读习惯的范例。苏教版语文教材特别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在每册书的起始处都设计了习惯篇。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能坐下来、静下来、读下来、思出来。 三、精心设疑 促进思维发展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可以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问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钱梦龙老师则认为,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纵观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大都是以提出问题为出发点,又以解决问题为归宿的。思维训练的关键在于思考什么、怎样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一篇课文的重点、特点,一段文字的中心句、关键句,乃至标点符号,这是思维的诱发点;学生“不能答”“不开窍”的难点,同样是思维的诱发点。引导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精心设计好问题。因此,每位教师都应该加强提问艺术的研究。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两个特点: 1.问题设计具有可思考性 即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年级特点,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有利于学生思考,这种思考应该是一种真思考。如三年级就不能设计诸如:想一想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是写孙中山吗?这些问题看上去好像是问题,在让学生思维,其实这是一种假思维,因为学生根本不用思维就能获得答案,他不仅不利于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反而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2.问题设计具有提示性 在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生应该能够感觉到思维的方向,在问题的提示下进行思维。如《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一文,在提问前我们不妨提示一下:海洋对人类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请大家想一想,人类与大海会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这种带有提示性的问法,学生的思维方向就不会错,就能在教师预设的轨道上自然生成、发展与提高。 四、扎实训练 提升思维能力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深化知识、提高智能的一种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成果的一种措施。阅读教学使用的文本仅仅是教学所使用的工具,仅靠文本培养思维的能力是不够的。我们应该配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及时地进行阅读训练,以期巩固提高。 1.同类型练习迁移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之下,通过独立思考,掌握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方法,理解了文本,此时学生的心理是喜悦的,但对文本理解的方法还需要通过练习进行强化巩固。我们可以适时的利用同类型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这既是对学生之前阅读理解的一种检阅,又是对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的强化巩固,促进思维发展。 2.读写结合巩固提高

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可以使学生顺利地阅读相关的文本,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获得成功的喜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阅读的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同类型阅读迁移的同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文本,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仿写,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巩固提高。如《北大荒的秋天》,在教“原野热闹非凡”时,我先让学生进行讨论:作者通过哪些景物的描写,反映原野热闹非凡的特点的?再让学生有选择的思考:①下课了,操场上顿时热闹起来了,表现在哪些方面?②春天到了,花坛里真美呀,美在哪里,怎样的美?思考之后小组交流,写下来。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围绕中心句进行描写的方法。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五、鼓励质疑 拓展思维空间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留给学生一定的质疑的时间,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条省时、省力的捷径。质疑本身就是一种主动思维,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的思想的诞生。”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积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养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为发展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打下坚实基础。 问题是思维的主要诱因,精心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但是,在老师问题的指引下诱发的思维是被动的思维,学生质疑发问才是自主思维。学生主动发问是建立在熟读文本、深层把握文本内涵的基础上,问题更是在充分思维的过程中提出的,提出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熟读文本、充分思维的过程。学生主动发问之后,得到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他们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再思维,选择自己感到满意的答案。学生选择信息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处理过程,学生对信息加工、整合的处理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臵疑,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中小学应培养和保持的十大习惯(2016年3月11日) 一、预习习惯 1、通读熟读最基本,三遍四遍是保证。 2、标、圈、学、划结合用,多思多想解词意,主要内容归纳,不懂问题要积累,课中努力去解答。 3、针对提纲有目的,课外资料很重要,调查、查找多收集。 二、倾听习惯 1、认真听讲记常规,目光专注随师转,关注板书多思考,精彩问答适当记。 2、目光紧随发言人,仔细听其话语意,细细咀嚼思考。 3、如有意见和建议,轻声端正把手举,随意打断不应该。 三、表达习惯 1、举手发言好习惯,五指并拢手臂举。 2、回答问题音响亮,言语完整是关键。 3、“我觉得......”、“我认为......”、“因为......所以......”、“......是因为......”表述意见和建议。 4、补充修改先评价,规范使用“我同意XX的观点,但我还有补充......”、“我不同意XX的观点,我认为......” 四、思考习惯 1、多思多说好习惯,“因为......所以......”常用语。 2、常常自问好习惯,“我还有不一样的想法或字的观点吗?”常挂口。 3、独立分析寻答案,人云亦云不是取,换个角度想问题。 五、作业习惯 1、作业书写一种笔,独立完成好孩子。 2、不涂不划保清洁,规范端正最重要。 3、数学作图用工具,铅笔作图要常记。 4、认真审题是前提,按时准时求效率,拖延磨蹭不应该,当天作业当天交。 六、订正习惯 1、小小错误平常事,心态平和来订正。 2、修改错误要注意,留下错误是前提,空白之处订错题。 3、作业整洁好风气,订正及时好成绩,相似题做几题,多抄几边加巩固。 七、读书习惯 1、名人名著是榜样,多读多摘是途径。 2、读书姿态是保障,身正足安最要紧,书本倾斜有角度。 3、数学概念要精读,新旧知识活联系,弄清公式多强化,巧读例题理思路,举一反三有创新。 八、日记习惯 1、写好周记写日记,书写姿态要注意。 2、处处细心多注意,时时留心多积累。 3、最有意思印象深,天天交流留回忆。 4、小事件件常练笔,字数不限成作家。 5、积累素材是源泉,调节情感静心境。 九、记忆习惯 每日口算五分钟,每天积累数个词,每周背诵一美文,追求速度有效率。 十、适应习惯 1、学科平衡要全面,教师风格善适应。 2、态度积极行动勤,建议意见平和气。 3、主动沟通去心结,以诚相处联感情。 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基本要求(2016年3月25 日) 元宝山区教育教学培训研究中心 邵吉友 一、市教育局提出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八看标准: 1.教学目标落实三维 2. 教学程序实现“先学后教”(材料4-11 3.“教教材”变成“用教材” 4.“主演”变成“导演” 5.“观众”变成“主角” 6.手段实现现代化 7. 过程封闭向开放 8.效果实现“堂堂清” 二、市教育局提出的“备课八精心”: 1.精心制定计划 2. 精心开发资源 3. 精心备课 4. 精心上课 5. 精心作业教学 6. 精心考试评价 7. 精心指导课外学习生活 8. 精心进行反思(师有何底色,生就会有何底色) 三、课堂改革,要做三件事: 1.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调动学生挑战学习的心态,改革与提高质量是不矛盾的。 2.小组合作学习,最好是4个人,男女生搭配,低年级不适用,三年级以上。 3.班级分享,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教师少教但不定量。 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做好三件事: 1.倾听。听这个同学的发言与教科书的关联,了解学生的理解度;这个同学的发言与以往发言的关联,知道这个同学的状态。 2.串联。把不同学生的发言串联起来,关注所有层次学生的发言,把它们编织起来,构成一幅画面。 3.反省。做好着三件事,课堂会越来越精彩,而不仅仅停留在关注教学环节上。 五、自主学习高效课堂基本教学环节: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提升 做到“十精”你就成为了优秀教师(2016年4月8日) 一、精心了解学生 学情,就是学生自身一切因素的总和。它包括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成长规律、行为方式、思维方法、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等诸多方面。 学情是教师选择和优化教学手段的依据。 1、细查学生的已知。了解学生是准备上课的前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了解学生的生活常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个性特点。 2、详备学生的差异。合理的教学设计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觉得学有所获。 3、着重研究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一种思考的方式和路径。 4、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都有成为探究者、发现者、创造者的愿望。因此,教学生必须留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求教师先练后评,先探究后点拨,让学生有思考和感悟的机会,并获得成功享有成就感。 5、放大有价值的生成点。尊重学生见解,尊重学生的选择。用智慧的眼光审视学生的“创造”和发明。 二、精品自己的心理准备 “我准备好了吗?”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走上讲台前的一次心里对话,这同时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师自己的心理准备。 1、要有能上好课的自信心理准备。认真备课,写好详细教案。相信自己能上好课。 2、课堂上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准备。彻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注意分配能力、明晰而又有说服力的表达能力。教师的语言应达到:简洁、明确、丰富形象、合乎逻辑,语言悦耳、语调清晰、节奏鲜明,避免语病。教育方式得当,身教重于言教。 3、满怀热情的心理准备。趣是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情绪,就必须提高课堂的讲授质量,提高讲授的艺术性。 教师的激情来自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三、精选教育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主要渠道,更要根据任何社会的发展需要确定教学内容。 1、发掘:这篇课文一般可以教什么 2、这篇课文实际需要教什么 3、整合:怎样更有效地教学这些内容 四、精当教学方式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学方法。有了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有效才会随之而来,最终会带来理想的教学效果。 1、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原则 2、有利于理解的原则 3、有利于教学手段建行简化的原则 4、有利于学会学习的原则 5、有利于传统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互补的原则 6、有利于课堂实践教学的原则 五、精细课堂教学过程 “润物细无声”,教学过程细化、规范、科学、严谨。 1、消化——是教师吃透文本的过程 备课、理解,有深度。 2、展化——是教师博览群书,拓展视野的过程。 3、内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深化成自己的人本知识的过程。 4、转化——是教师实施教学,贯彻教学计划的具体过程 5、教化——是教师将教材文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 6、同化——是教化目的实现的结果 7、异化——是师生对人类知识的反思和创新 8、升华——是通过异化和创新将原有知识上升到新的理论层次的过程 六、精通课堂的有效管理 1、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管理是础。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2、课堂学习行为的有效管理是保障。堂学习行为包括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 3、课堂学习状态的有效管理所关键。心设计导入方法、精心设计学习情境、用积极地心态影响学生 七、精心设计和选择作业 适当巧妙地布臵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检验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课堂教学打破时空限制,得以延续和拓展的主要途径。 八、精化作业的批改和评价 作业的评价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 1、作业的批改和评价“三忌”。简单、忌枯燥、忌死板。 2、在批改符号上改革创新。 3、在旁批上改革创新。 4、在批改方法上改革创新。 九、精改课堂评价指标 以人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服务是教育的宗旨。 十、精现教学的反思效率 好的课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画龙点睛之作用。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文字陈述能力和交往能力将得到不断的培养和训练,教师的进取心、责任心、勇气和意志也将得到增强。 1、“教学反思”思什么。是反思成功得意之处。二是反思失误之处。三是反思学生见解。四是反思学生的问题和建议。 2、“教学反思”的方法。我提问法、行动研究法、教学诊断法、交流对话法、案例研究法、观摩分析法、总结记录法 3、反思过程中注意的问题。自觉自愿、不是应付差事,要紧扣教育教学实际或实例,教学反思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教学反思”不单单是教学经验、教训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有感(2016年4月22日) 如何做一名教师?如何做一名好教师?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这是我自从事教师这个职业以来,常常扪心自问的问题,在迷茫于反思中不断的去总结自己的得失,渐思渐行。前些日子借阅蔡颖的《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翻阅后爱不释手,书中的好多道理算是说到我心坎上了吧,解了许多困扰我教育多年的问题,心中极其欣慰读到一本好书。 本书用十个章节具体阐述了优秀教师的十项修炼。 第一项,认清教师的职业。 作者告诫我们,当你走进教师这个队伍,请降低你对职业的过高期盼,这样你才会从一开始就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是的,自己曾多年耿耿于怀于此事,当工作不被社会认可,当别人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时,心中也曾黯然失落,可能年轻,可能心中没有做好准备,这样就会带来思想情绪的波动而无法安心工作。 而随着社会的大发展大变革时代来临,不可避免的冲击社会的每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等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物质至上悄然占据上风,而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基础上也与金钱挂钩,教师变成一个更像谋生的职业,职业化的心理占据了教师的整个心灵,千百年来笼罩在教师身上的使命感与神圣感正黯然消退,也许这正是教师职业身份带给人们的忧虑,正是这种紧迫感促使作者去寻找如何修炼新时代优秀教师。 做一名优秀教师的前提是有着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否则,就会在滚滚经济大潮中迷失自己,那么教师的道德修养有哪些?(一)提升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调;(三)磨练教师职业道德的意志;(四)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五)激发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作者然后从工作实际出发,详细论述实现上述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不断的学习,积极的探索,做到自律和他律的有机结合,从小事做起,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践行公德,讲究礼仪,成为学生的典范。 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如何去寻找自我?如何去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担?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其实二者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把握住教育的本质,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时刻能摸着自己的良心去面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吧。 第二项,教师如何保持平常心。 每个人一生都会遇到很多老师,可是有几个人去理解老师的难处,去理解他们默默地付出?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面临的窘迫是多重的,首先,教师的能力有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这就注定教育的内容受考试指挥,而社会上却要求教师在精神上完美,在物质上一向是贫寒是两袖清风,好像唯有这样才可以对得起教师的称号。 因此面对这一切,对于一名教师而言,保持一颗平常心显得尤为重要,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对生命的一种超然的参悟。这样你就可以透过滚滚红尘,忘记那些物欲的诱惑,感受那些来自平凡的小事所带给你的感动。这个世界也许只有平庸的人生,没有卑贱的生命,走出自己,超越自己,就能轻装上阵,就不会被别人打败也不会被自己击垮。 第三项,学会倾听学生 一个愿意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教师会让学生感到亲切。那么什么是倾听?所谓倾听就是主动的听、认真的听、耐心的听,他是一种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倾听是交流的第一技巧,所以教师没理由不倾听,不倾听学生的心声。 一位心理学家曾说:“以同情和理解的心情去倾听别人的谈话,这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友谊的最有效方法。”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要做到:(1)听孩子把话说完;(2)保持正确的倾听态度,接纳和平等的对待学生,并对孩子的描述保持专注和警觉,冷静的分析孩子的言行。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一个丰富的世界,要求老师必须耐心、细致的研读,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老师的情感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用心去关爱学生而非敷衍才会让学生敞开心灵的窗户,教育也就事半功倍了。 第四项,规划自己的未来 人生的成功首先在于策划的成功,准确的把握人生优势,科学的营运人生,为人生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有了科学的规划,就会产生坚毅不拔的意志。如何策划自己的人生?(1)要有明确成功的目标;(2)认真策划每一步;(3)正确理解竞争的意义。同时做出正确的评估,对环境进行客观分析,审视自己的发展机会明确发展目标,在加上合理的行动策略,一段时间进行自我解读评价,调整自己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的保持前进。 如何制定一个好的自我发展计划?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评价结果来了解学生的需要。 ---你的学校目标和发展计划。 ---你的教育教学实践。 ---你的个人兴趣爱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j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