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案定教”集体备课模式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4-06-04 23: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案定教”集体备课模式的思考

东华初中 强光银 王洪安

目 录

一、“三案定教”的流程 3 分工备教 3小组议教 3集体定教 4个性补教 5二、《云南的歌会》的集体定教与个性补教 5 三、“三案定教”与传统备课的比较 7 三案定教能够有效提高备课质量 7三案教减轻教师备课负担 7三案定教有利于备课的监督调控 8三案定教促进了教学与教研的结合 8四、“三案定教”应规避的误区 8 1、堆砌拼凑 92、学术霸权 9 3、模式教学 9 4、滋养懒汉 9 五、“三案定教”的三级管理 9 校级备课管理 10

1

学科组备课管理 10 备课组备课管理 10

【内容摘要】从最富生命力的传统教学环节入手,探索教学革新之路,

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备课是教师感到繁重而又无法摆脱的桎梏,我校提出了“三案定教”的备课模式,并阐述了“三案定教”的流程,“三案定教”的运用,“三案定教”与传统备课的比较,“三案定教”要规避的误区和“三案定教”的管理,试图改革传统的备课模式,寻找优化的备课模式,实现教师备课活动的轻负高效。

【关键词】三案定教 分工备教 集体定教 个性补教 实施策略

备课是教师周而复始的劳动,这个话题的提出显得毫无新意。但是,在各种教学改革理念纷呈的当下,我们更愿意从朴实的传统教学环节来审视我们的教学活动,从极富生命力的传统教学环节中寻找学科组整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思路和办法。

“三案定教”指在学科组长的组织下,教师通过自主、合作形成教学设计的课堂准备过程。“三案”包括“分工备案”、“集体定案”、“个性补案”。“三案定教”积极关注教师个人研究教材的深度、教师之间交流的广度、三案之间递进的梯度,要求在不增加老师工作量的情况下,推进教案质量的整体提升。“三案定教”是实施高效课堂之前重要的准备环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科组的“集体定教”前还有一个“小组议教”的过程,分四步实施。

一、“三案定教”的流程

分工备教。在学期初,科组长将全册教学任务分解给本组的各位老师,在指定的时间以内,教师将分工备课的内容上交,装订成册。

2

分工备教形成的教案,打印出来,同组的教师人手一份。这样,全册的教学内容由多位教师分散备课,备课的内容少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备课的质量要求更高,提高了教案的水平。不同的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拟定相对固定,富有特色的教案格式,但都要求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环节,分工备教时可以设计多组教案,也可以在教案中提出有争议的问题。

分工备教和传统的备课方式比较,减轻了教师个人的工作量,以我校初二语文组为例,23名语文教师,每位教师分工备教的内容不到两课。备课的任务少了,教师投入的精力更充分,提交的分工备教往往都是精品。当然,分工备教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首先,接受分工的教师对所承担的内容有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其它的内容的认识就相对肤浅;其次,分工形成的教案,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可能并不适合所有教师,也不能通用于所有班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备课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小组议教。

小组议教。我校由于各个学科老师人数较多,全校语文科组教师有62人,历史科组是12人。根据需要,编制了“学科——科组(同年级同学科)——备课组(同级组同学科,如初一A组语文组)”的管理结构。备课组是学科的基层组织,一般大学科的备课组由5-8人组成,由于人数少,所以机动性很强,能够随时随地开展备课组的交流活动,迅速统一思想。备课组根据分工备教的进度安排(一般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及时进行议教活动。备课组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议教。小组议教时,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对教案中的

3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课后作业、班级学情等环节进行逐一推敲,研讨的结果由备课组长进行记录。备课组可以对教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讨,甚至可以用备课组内研讨课的形式促进研讨的深入。备课组的议教也存在先天的不足,参与交流的人员少,争议问题的最终确定缺乏权威性。

集体定教。这里说的集体,是指同年级科组。科组对教案有最终的议定权。我校大的科组一般有20人以上。为了保证集体定教的效率,设立研讨课制度和发言人制度。研讨课一般由承担分工备教任务的教师执教,并负责对教材进行分析。各个备课组根据议教的结果,选定一人作为发言人,将备课组议教的结果向年级科组汇报。汇报以后,科组成员可以提出有关的问题进行研讨,这个阶段的研讨和小组议教不同,仅限于个别有争议的问题的商定,不进行大范围的研讨,研讨的问题相对集中。同时对研讨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主要评价分工备教和小组议教的教案质量和学生在教学流程中预设与生成的异常表现。集体定教的会议后段由科组长作总结,确定教案最后的方案。

集体确定的教案有权威性,代表了科组的最高水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共性太强,缺乏个性。集体确定的教案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班级,所以在集体定教以后,还需要有个性化的补教。

个性补教。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且教师个体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在集体定教以后,我们还要求进行个性补教。具体

4

来说,分工备教时,每位教师手头都有打印的教案,并且在小组议教、集体定教的环节中对教案有一定的增删修改,在集体定教以后,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教师个人可以根据班级的现状,个人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进一步的修订。这时的教案是教师走进课堂的蓝本,教师经过几轮的备教、议教、定教、补教,对教材定位有较深的了解,课堂上自然能够游刃有余。

这四个步骤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能够保证较高的备课质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跟踪检查,有效地杜绝了传统备课模式的弊病。

二、《云南的歌会》的集体定教与个性补教

《云南的歌会》是广东省初中语文区域合作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时选定的交流篇目。本文以清新幽远的笔调表现云南的民俗,充满深厚的人文情怀,文质兼美。初二语文科组确定由两名青年语文教师执教,在各自钻研教材分工备教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定教和个性补教。

集体定教会议对两个教案和课例提出了共同的要求:本文教学的目标是初步体会作者对生命和生活的歌颂;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赞美;对民俗传统的喜爱;学习文章清新淡雅的语言。同时两课又要表现出不同的追求:胡老师的课堂旨在通过教师深入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精神内核,用高品位的民俗文化熏陶学生,在他们心中播下文化的种子,要让学生感受到不能言传的内心愉悦。陈老师的课堂 以学生的现实为起点,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迁移等多种学习方式,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作品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实现课堂的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j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