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向生态城市稳步迈进
更新时间:2023-10-20 05: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生态城市案例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深圳向低碳生态城市稳步迈进
本刊综述 李智慧
当城市拥挤、资源匮乏、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逐渐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全球都在探索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中国这个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度尤其值得关注。2010年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将深圳市列为全国首个低碳生态示范城市,要求深圳重点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建设全国发展低碳生态城市的典范。这不仅为深圳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推动深圳“绿色城市”建设迈向新境界,也标志着我国在尝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
生态城市: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低碳生态城市是指在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二氧化碳排放保持较低水平,生态系统良性运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城市”。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由改革开放前的一个人口不足2 万的边陲小镇,崛起为一座人口过千万的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但随着人口数量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加,资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制约深圳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土地空间和能源资源愈显紧张,人口承载已近极限,环境、生态的刚性约束日益增强,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外部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等。因此,在面临资源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经济转型、社会进步等问题的背景下,深圳深刻地意识到加快发展模式转型、推动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是实现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深圳要继续保持改革开放与制度创新的先锋地位,在新起点上再创辉煌,也必须以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和行动作为城市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与此同时,深圳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对于我国以地方实践积极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促进人类生态文明进步,以及为加快实现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战略转型及时提供可复制、易推广的经验也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2010 年1 月,国家住建部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由于深圳是全国第一个以全市域为试点的低碳生态示范市,创建工作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丰富、问题更复杂、更具挑战性,因此对于国内其它城市的探索实践也更具借鉴意义。
政策引领 划定生态城市的绿色航道
深圳创建低碳生态城市的历程可追溯到30年前。从原特区内的自然环境保护拓展到全市的低碳生态建设;从国家卫生、园林城市的争取到转型期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探索,深圳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一直与城市共同成长。
1996版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将规划范围从原特区在内拓展到全市,在原有“带状组团式布局”基础上,规划构建了“网状组团式布局”结构,更好地适应城市全面发展的需要,并对城市建设用地及农业保护用地、生态保护用地等,在空间上进行了明确的划定,为深圳生态环境
保护提供规划依据。2005年11月颁布实施的《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使深圳成为全国首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2006年,市政府又颁布实施《深圳生态市建设规划》,全面启动国家生态市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准则的制定。
近几年,深圳在开展区域性低碳生态建设试点项目研究方面,取得明显成效。2008年4月,深圳市政府发布《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及9个配套文件、80个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项目。
2009年,深圳市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环境资源的综合管理机制、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适应经济增长的生态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0年1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签署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在城市发展转型和南方气候条件下的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模式,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挥示范作用。 2010年8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获国务院批复。该规划将“生态保护”作为城市发展核心目标之一,提出以区域合作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转变交通服务方式,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创新土地利用模式,实现精明增长等策略。
2011年1月,深圳市政府印发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工作方案》,提出了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与实施阶段、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2011年公布的《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从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构建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利用体系四个方面,建设国家低碳城市,着力推进低碳发展。
一系列“绿色”规划政策的编制和出台,有效指导了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将这一战略推进到政府主导、规划引领的新阶段。随着各类试点项目的有序开展,深圳的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迈开了坚实稳健的步伐。
倾力打造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近一年多来,在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下,深圳创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主要体现七大方面,即轴带组团结构进一步强化,前海和四大新城建设稳步推进;土地利用效益持续提升,城市更新与土地综合利用大力推进;绿色交通体系逐步形成,轨道二期建设全面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产业空间格局不断优化;绿色建筑之都初现雏形,建筑节能减排全面推行;资源循环利用不断深化,绿色市政建设成效显著;城市生态系统进一步完善,区域绿道网全线贯通。
城区建设:
前海和四大新城建设稳步推进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明确提出,通过轴带系统的延展和中心体系的加密,进一步强化“三轴两带多中心”的轴带组团式空间布局结构,从而促进城市紧凑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 在规划的先导统筹下,前海地区正在按照低碳生态城市的理念、技术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规
划建设实践。与此同时,随着特区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光明新城、坪山新城、龙华新城和大运新城在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等方面也都进行了集中投入,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巨大改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根据规划,光明新区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将以广深港客运专线光明站建设为契机,加速光明门户区低碳生态开发项目的推进,重点推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照明、低冲击开发模式的规划和建设。而坪山新区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将以“动感绿都”行动为重点,提高对资源的再生利用,建设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环境“四大绿色系统”,重点建设低碳试点小区、低碳社区、中心区低碳生态建设体系、坪山河流域低冲击开发模式、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等示范项目。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未来将打造为低碳生态城区,继续推进前海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研究,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供应、海水源热泵、垃圾回收利用等多种生态先进技术,探索和创新高密度开发地区的低碳生态建设模式。
土地利用:
多渠道探索土地利用新路
近年来,深圳市在城市更新改造、土地整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用地效益的提升。2010年,深圳市单位面积土地产出的地方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4.7亿元/平方公里和0.5亿元/平方公里,分别比2005年提高88%和142%。
2011年4月,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土地整备工作的若干意见》,成为指导全市土地整备工作的政策基础和基本依据。同时,还积极开展土地投融资体系研究以及土地资源、资产、资本一体化管理等探索实践,有效盘活了存量用地,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益。
此外,深圳市还结合城市轨道建设,大力促进地下空间和上盖物业的开发。目前已经明确轨道交通二期工程5条线的5个车辆段和2个车站上盖土地实施物业开发。除4号线外,上盖物业总建筑面积将达到343万平米,其中包含了保障性住房2万多套。
产业优化: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深圳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加大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现代金融业、现代物流业和文化产业“四个支柱产业”占GDP比重超过6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超过53%,三次产业结构日趋优化,呈现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落实深圳“十二五”规划,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端、低碳方向发展,深圳市以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文化创意等产业为重点,通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推广新产品利用,创新产业发展机制等手段,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0年以来,生物、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呈现快速发展之势,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节能减排:
绿色建筑之都初现雏形
为积极打造“绿色建筑之都”,近年来深圳不断强化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建设。目前,深圳已有近80个绿色建筑示范项目、6个绿色生态园区,其中1个为国家级绿色建筑示范区,已建和在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突破1000万平方米,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在建绿色建筑面积最大
的城市;新建节能建筑面积达5000万平方米,太阳能建筑应用面积也突破1000万平方米。 2010年,深圳继续加强新建建筑节能监管,全市建筑节能总量累积达到87.2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0.3%,相当于节省用电26.1亿度,减排二氧化碳220万吨。 深圳现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测示范城市、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国家工程建设标准综合实施试点城市,正积极申报国家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深圳初步实现了从建筑节能到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城市的“两个转型”,“绿色建筑之都”已具雏形。
资源利用:
垃圾焚烧发电量超2亿度
2010年,深圳万元GDP耗水量20.3立方米,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1.3%;建成了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侨香村等一批再生水和雨水综合利用项目,完成了西丽再生水厂、罗芳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等再生水利用项目,再生水利用率达35.9%。由于各项技术性指标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部分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0年深圳市高分通过了国家节水型城市验收工作。
通过大力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推进填埋气体、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深圳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率得到大幅提升。下坪固体废弃物填埋场、塘朗山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工程等一批重点环卫设施建成使用。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量约占垃圾处理总量的40%,年发电量超过2亿度。除发电以外,经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还被广泛用作肥料、燃料、建筑材料等,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目标。
生态绿化:
区域绿道已全线贯通
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为4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6.3平方米,深圳成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示范市和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
全市绿道网建设有序开展,截至2010年年底,全市实现区域绿道全线贯通,建成长度335公里。在设计建设中,绿色、低碳的建筑材料成为绿道网建设的主要材料。深圳绿道网的建设将自然保护区、公园、水库、旅游景区、滨海区等兴趣点串联起来,体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的有机结合。
据统计,深圳市现建成各类公园653个,总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公园之城”初具规模。目前,基本实现市民居住地2公里范围内有园林、小游园或社区公园;5公里范围内有休闲游览的大型城市公园;1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回归自然和登山锻炼的郊野公园,30—50公里范围内有供市民度假休闲的大型风景区。
交通运输:
推动低碳减碳出行
为减少由交通运输所产生的碳排放,深圳实施公交主导的发展模式,完善慢行交通系统,推动低碳减碳出行。2010年,全市公共交通客运量24.4亿人次,同比增长7.4%,公交分担率达到47.2%。2011年6月底,深圳轨道交通二期1-5号线全线开通试运营,运营总里程178公里。公共交通分担率大幅提升,深圳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由之前的739万人次/日上升至791万人次/日。
在慢行交通方面,深圳积极开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相关研究,推进自行车道网络建设,改善自行车通行环境。在蛇口试点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首批建成了16个自行车租赁网点,342个配套锁柱,365辆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和使用,提供全天24小时自助服务。截至2011年6月底,共计发放自行车卡3400张,日客流量约1200人次。
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方面,全市已开通新能源公交线路23条,投放新能源公交大巴964辆,还有50辆纯电动出租车在运营,30座充电站陆续投入使用。
2011年,深圳将加大公交线网开设和运力投放力度,全年新规划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将达到100条以上,新增公交专用道200公里以上。深圳还将加快轨道交通6、7、8、9、11号线建设,2016年前新增170公里建成约348公里轨道交通网络,实现轨道交通里程翻番。加快对主要城市发展轴线和新开发区域的轨道覆盖,并启动轨道交通10、12、14、16和4号线北延段的前期研究工作。
未来蓝图 5年分两阶段建设
根据《深圳市与国家住建部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工作方案》,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深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宜居,在国内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在国际具有先进水平的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实现城市集约紧凑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二氧化碳排放保持较低水平的建设目标。
未来五年,深圳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包括两个阶段:试点启动阶段和全面推进阶段。试点启动阶段(2010~2012)目标是,开展低碳生态城市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和政策框架研究,大力推进示范地区和示范项目建设,多点启动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全面推进阶段(2012~2015)目标为,不断完善低碳生态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社会广泛参与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低碳生态示范市建设显现成效。其中,对重点发展内容提出了定量的数量指标(见表1),力争使深圳成为全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表率。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任重道远。深圳正在通过政府引领、全社会参与、自主创新的方式,加强城市规划引导和统筹,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引导城市紧凑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打造绿色交通体系,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水平,加快推进示范地区和试点项目建设以及低碳技术研发、创新与集成,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全面弘扬绿色生活理念,为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 展望未来,一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三方面都能高度和谐统一的生态深圳将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资料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工作方案》
正在阅读:
深圳向生态城市稳步迈进10-20
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在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08-21
《国家审计》观后感2篇04-02
学历证明书怎么写02-10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02-22
统计学(贾俊平版)第十章答案09-19
2.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04-21
泛光照明施工组织方案10-1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深圳
- 迈进
- 稳步
- 生态
- 城市
- 人大附中语文教师点评2014高考作文题
- 111110010六安综合市裕安区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
- 小学六年级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 桂林理工大学灌阳地质实习报告 - 图文
- 中国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学实习报告 - 图文
- 第六章作业(答案)(3)
- 西餐菜单
- 2005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第25次
- 全国两会前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和期盼建议及值得注意的问题
- 人教版三下语文《课堂作业本》第一单元答案
- 简述计轴设备的原理和特点
- 中国石化企业标准《水务管理技术要求 第2部分:循环水》
- 常州市盛毓度小学《武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 统计学习题集
- 上海体育学院20112012年度
-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国际经济学总结
- 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规范用语
- 量子力学期中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