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SM的大学生课堂效率低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1-05 06:33: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影响大学生课堂效率低因素的调查问卷

您好,

我是兰州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为了详细地了解我校的学生学习的状况,从而给出相关学习上的指导建议以及构建科学有效的学习机制提高大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特进行此次调查,希望大家能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您的配合将对我们学校有关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我们诚恳地希望您的支持和配合。 基本资料

1.学院 专业

2.性别: A.男 B.女 ( ) 3.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 ) 针对下列影响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因素进行选择

1.手机网络的诱惑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2.认为考试只要考前突击不要平时的积累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3.感觉老师的课堂内容没有吸引力,从而上课心不在焉,随便听听甚至自己看其他的内容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4.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5.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计划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6.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从而不喜欢学习,使效率很低 ( ) A.是 B.否 C.不一定

7.认为所学的课程与就业没有很大关系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8.感觉学习不重要,随便学学就行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9.你上课效率不高是因为作息时间不佳吗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0.感觉老师讲课缺乏趣味性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1.由于老师对课堂秩序的维护不够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2.由于自己或老师在课后不对知识进行检测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3.在大学学习中,你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学习上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4.认为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关系不大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5.由于课时的安排不当从而使效率太低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6.教学环境较差从而使上课效率低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7.由于教学设备不够先进使上课效率更低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8.你不喜欢老师讲授的学习方式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19.上课看到周围的同学不认真听讲自己也就不想听了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20.由于学校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管制不严 ( ) A.是 B.否 C.不能确定

第3章 基于ISM方法的大学生课堂效率低问题系统分析

3.1 系统分析

3.1.1背景分析

当今社会的大学生,乐于展现自我风采,喜欢追求接受各种挑战。但是,事物不可能总是完美的,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存在于当代大学生的身上。

(1) 以自我为中心,难以听取别人的建议

(2) 不懂得体谅父母,觉得向父母要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3) 不珍惜他人为我们创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生普遍存在现象——课堂效率低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是师生共同创造的。学生自主学习被看作是大学学习的先决条件,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也越来越多的从教师转向学生,教师的更多责任是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的模式也应随之变化,但是,现如今迟到、看小说、吃零食、交头接耳、收发短信、手机上网??这些行为在大学课堂上屡见不鲜。老师三令五申学上要遵守课堂纪律,可就有个别人置若罔闻,依然如故,从而造成大学生课堂效率过低。在严肃的课堂上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忧虑。

以上现象都普遍存在于学生中间,课堂效率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是所有高校的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学校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和稳定。大学是提供学生学习和自我完善的地方,但现在的大学生却普遍课堂效率低下,这不仅仅影响老师的讲课,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学生的将来。老师觉得学生不如过去的勤奋,而学生对老师也颇有微词,因此,本论文将引入解释结构模型(简称ISM)的研究方法,从学生的角度,用自己所学的有限知识,试图通过系统的分析,寻找关键因素分析大学生课堂效率低的根本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1.2问卷调查分析

针对这一问题,小组通过商量制定出相关的问卷,随机对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客观公正的做出了回答。其中列举导致大学生上课效率低的原因有20 个,具体问卷内容见附录。

从问卷回答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课堂教学之所以存在教师“一厢情愿授真经”,学

生“无所事事混课堂”的现状,究其根源,教师牢牢控制课堂,未能真正的将课堂还给学生,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太差,从而只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活动为辅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课堂气氛不活跃,老师无法带动学生,学生也不愿听课,学习主动性很差,最后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导致课堂效果不佳。

小组对50个同学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总结得出以下数据统计。 其中每个问题所选人数占的比例见表3.1。

表3.1 调查结果统计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所选人数 40 10 35 45 38 8 32 5 40 48 9 36 15 42 17 37 41 18 16 8 所占比例 0.8 0.2 0.7 0.9 0.76 0.16 0.64 0.1 0.8 0.96 0.18 0.72 0.3 0.84 0.34 0.74 0.82 0.36 0.32 0.16

据表3.1分析做出柱状图如图3.1所示:

所占比例1.210.80.60.40.2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因素系列1各种因素所占比例图3.1 各因素所占比例图

从表3.1和图3.1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目前导致大学生课堂效率低的原因,因此我们将调查问卷中的因素精简合并得到 12个主要因素,进行编号如下:

S1 教师讲课的趣味性 S2 学习态度 S3 作息时间 S4 手机网络的诱惑 S5 学校对学生上网的管制 S6 教学环境 S7 教学设备 S8 学习计划 S9 专业的趣味性

S10 学生对所学课程与就业关系的理解 S11 课后检测

S12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3.3.3分析目标

通过解释结构模型的研究方法,对导致大学生课堂效率低的关键因素分析,主要到达以下几个目标:

(1)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课堂效率 (2)老师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3.3.3 ISM方法手算求解过程

1.根据邻接矩阵计算得到可达矩阵

因为(A?I)1?(A?I)2?(A?I)3?(A?I)4,所以可达矩阵为(A?I)3,用M表示: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S9 S10 S11 S12

S1?1?S20?S3?0?S4?0S5?0?S6?03M?(A?I)?S7?0?S8?0?S90?S10?0?S11?0S12??01100000011110011000100001101100010000000100000000000011000000000011000000101000101001000000010000000000001010000000000100??0?0??0?0??0? 0??0??0?0??0?1??2.区域划分

对M进行区域划分,见表3.5

表3.5可达集,先行集,共同集和初始集表

S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Si) 1,2,3,4,8,9 2,3,4,8 3 3,4,8 3,4,5,8, 6,7 6,7 3,8 2,3,4,8,9 2,3,4,8,10 2,3,4,8,11 2,3,4,8,10,12 A(Si) 1 1,2,9,10,11,12 1,2,3,4,5,8,9,10,11,12 1,2,4,5,9,10,11,12 5 6,7 6,7 1,2,4,5,8,9,10,11,12 1,9 10,12 11 12 C(Si) 1 2 3 4 5 6,7 6,7 8 9 10 11 12 B(S) 1 5 6,7 6,7 11 12

∵B(S)= { S1,S7}, R(S1) ∩R(S7)=?

∴S1(及S2,S3,S4,S5,S8,S9,S10,S11,S12)与S7(及S6)分属于两个相对对立的区域,即有:∏(S)=P1,P2 = { S1,S2,S3,S4,S5,S8,S9,S10,S11,S12} ∩{ S7,S6}。

这时的可达矩阵M变为如下的块对角矩阵:

S1 S2 S3 S4 S5 S8 S9 S10 S11 S12 S6 S7

P1M(P)?P2S1?1?S2?0S3?0?S4?0S5?0?S8?0S9?0?S10?0?S110?S12?0?S6?S7??110000111111111111111101101111000010000011011111111000001000000000010100000000100000000001101??????0???? ??????1?1??

3.级位划分

对P1={ S1,S2,S3,S4,S5,S8,S9,S10,S11,S12}进行级位划分过程见表3.6。

表3.6 P1级位划分过程

C(Si)要素集合 Si 1 2 3 4 5 8 9 10 11 12 R(Si) 1,2,3,4,8,9 2,3,4,8 3 3,4,8 3,4,5,8, 3,8 2,3,4,8,9 2,3,4,8,10 2,3,4,8,11 2,3,4,8,10,12 A(Si) 1 1,2,9,10,11,12 1,2,3,4,5,8,9,10,11,12 1,2,4,5,9,10,11,12 5 1,2,4,5,8,9,10,11,12 1,9 10,12 11 12 C(Si) 1 2 3 4 5 8 9 10 11 12 = R(Si) √ ∏(P1) P1-L1 L1={S3}

1 2 4 5 P1-L1-L2 8 9 10 11 12 1 2 P1-L1-L2-L3 4 5 9 10 11 12 1 2 P1-L1-L2-L3-L4 5 9 10 11 12 1 P1-L1-L2-L3-L4-L5 9 10 11 12 P1-L1-L2-L1 3-L4-L5-L6 12 1,2,4,8,9 2,4,8 4,8 4,5,8, 8 2,4,8,9 2,4,8,10 2,4,8,11 2,4,8,10,12 1,2,4,9 2,4 4 4,5 2,4,9 2,4,10 2,4,11 2,4,10,12 1,2,9 2 5 2,9 2,10 2,11 2,10,12 1,9 9 10 11 10,12 1 12 1 1,2,9,10,11,12 1,2,4,5,9,10,11,12 5 1,2,4,5,8,9,10,11,12 1,9 10,12 11 12 1 1,2,9,10,11,12 1,2,4,5,9,10,11,12 5 1,9 10,12 11 12 1 1,2,9,10,11,12 5 1,9 10,12 11 12 1 1,9 10,12 11 12 1 12 1 2 4 5 8 9 10 11 12 1 2 4 5 9 10 11 12 1 2 5 9 10 11 12 1 9 10 11 12 1 12 √ √ √ √ √ √ √ √ √ L6={S1,S12} L5={S9,S10,S11} L4= {S2,S5} L2={S8} L3 ={S4} 对该区域进行级位划分的结果为:∏(P1)=L1,L2,L3,L4,L5,L6={S3},{S8},{S4},{S2,S5},{S9,S10,S11},{S1,S12}

同理对P2 = { S6,S7 }进行级位划分的过程见表3.7:

表3.7 P2级位划分过程

要素集合 Si 6 P2-L1 7 R(Si) 6,7 6,7 A(Si) 6,7 6,7 C(Si) 6,7 6,7 C(Si)= R(Si) √ √ ∏(P2) L1={S6,S7} 对P2的划分结果为:∏(P2)=L1={S6,S7}

综上所述,区域进行级位划分的结果为:

∏(P1)=L1,L2,L3,L4,L5,L6={S3},{S8},{S4},{S2,S5},{S9,S10,S11},{S1,S12}

∏(P2)=L1={S6,S7}

这时将可达矩阵按级位划分结果整理后变为: S1 S2 S3 S4 S5 S8 S9 S10 S11 S12 S6 S7

L1L2L3L4S3?1?S8?1S4?1?S2?1S5?1?S9?1S10?1?S11?1?S11?S12?1?S6?S7??01111111110011111111000101111100001000000000010010000000100100000001000000000010000000000111?????????? ??????1?1??M(L)?0L5L6L104.提取骨架矩阵

①去掉各层次中的强连接要素,建立可达矩阵M(L)的缩减矩阵, ②去掉缩减矩阵中的超级二元关系,得到经简化后的新矩阵M〞(L),

③进一步去掉M〞(L)中自身到达的二元关系,即减去单位矩阵,得到骨架矩阵A′。

L1L2L3L4A??M??(L)?1?L5L6L1S1 S2 S3 S4 S5 S8 S9 S10 S11 S12 S6

S3?0?S81?S4?0?S2?1S5?1?S9?1S10?1?S11?1?S11?S12?1?S6?0010011111000110001100000111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5.绘制多级递阶有向图

根据骨架矩阵A′,绘制出多级递阶有向图,即建立系统要素的递阶结构模型,如图3.9和图3.10。

S3 S6 S7 S8 S4 S2 S5S9 S10 S11 S1 S12

图3.9 递阶结构模型

作息时间 教学环境 教学设备 学习计划 手机网络的诱惑 学习态度 学习对学生上网的管制 专业的趣味性 学生对所学课程与就业关系的理解 课后检测 教师讲课的趣味性 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的关系

图3.10 解释结构模型

3.3 设计小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深入了解了物流系统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通过进行调查问卷找到了主要问题,同时也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应与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设计我们学会了归纳总结,并通过对ISM方法对系统结构的分析,掌握了基本的手工计算过程,以及利用程序进行编程了解了程序的基本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我们的合作,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看了经常不去翻阅的书籍,以此了解到更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次设计中,不仅考验我们对有关专业的扎实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团队精神,通过我们分工,集体商量,分析,了解有关知识,最终将课设完成,在这过程中,我是以一种享受的态度来完成这项设计任务的,而不是作为一种负担。

3.3 设计小结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使我们深入了解了物流系统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对于大学生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分析,通过进行调查问卷找到了主要问题,同时也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应与老师积极配合,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设计我们学会了归纳总结,并通过对ISM方法对系统结构的分析,掌握了基本的手工计算过程,以及利用程序进行编程了解了程序的基本内容。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我们的合作,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一遍又一遍的检查终于找出了原因所在,也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如何把我们所学到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呢?我想做类似的大作业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做本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感触最深的当属查看了经常不去翻阅的书籍,以此了解到更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在这次设计中,不仅考验我们对有关专业的扎实程度,而且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了团队精神,通过我们分工,集体商量,分析,了解有关知识,最终将课设完成,在这过程中,我是以一种享受的态度来完成这项设计任务的,而不是作为一种负担。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8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