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张斌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5-26 02:0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区别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 Power
毕业设计
题目: 路桥工程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学生姓名: 张 斌 学 号: 201112010002 班 级: 2011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一班 专 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指导教师: 周 青
20 13 年 12 月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题目:路桥工程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学生姓名: 张 斌 学 号: 201112010002 班 级: 11级道桥梁一班 所在院(系): 水利建筑工程系 指导教师: 周 青 完成日期: 2013年12月8号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目 录
第一部分、训练日记 ............................... 5 第二部分、技能训练 .............................. 15 模块一、公路工程制图 .......................... 15 模块二、公路工程试验 .......................... 17 项目2.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 17 项目2.2、细集料筛分试验 .................... 21 项目2.3、沥青针入度、软化点试验 ............ 26 项目2.4、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 .............. 35 模块三、道路工程质量检测 ...................... 38 项目3.1、土方路基压实度检测 ................ 38 项目3.2、路面平整度检测—三米直尺法 ........ 46 项目3.3、路面外观检测 ...................... 49 第三部分、毕业设计总结 .......................... 51 第四部分、主要参考文献 .......................... 53 第五部分、致谢 .................................. 54 附件 ............................................ 54 一、有关图纸 .................................. 54 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 54 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 59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选题记录表
姓名:张 斌 班级:2011级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一班 学号:201112010002
模块 题号 A9 A10 A12 一、公路工程制图 A16 A21 A25 A28 A29 2.1 三、公路工程试验 2.2 题目名称 标准横断面图 标准横断面图 路面结构设计图 空心板一般构造图 路基排水设计图 方框防护构造图 角隅补强钢筋布置图 标志版面大样图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细集料筛分试验 沥青针入度、软化点试验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 土方路基压实度检测 路面平整度检测—三米直尺法 路面外观检测 完成情况 检查情况 2.3 2.4 四、道路工程质量检测 3.1 3.2 3.3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第一部分、训练日记
2013年11月11日星期一 天气:晴
专业技能训练的日子终于开始了,我一直都在盼着它快点到来,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如果不能结合实践去理解,考试考再高的分数都是没用的,那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所以我想利用这次专业技能训练,多学点在学校里还不太明白的知识让它系统化,让理论结合实际,加深我对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的理解,也有助于以后的实践熟练程度。
首先,我们开始的是模块一:公路工程制图。我们要从三十幅图中选出自己要画的八幅图。
然后,就是对图纸的熟悉,最后,开始简单的在CAD里面画图。在画图的当中,其实想到了很多以前快要忘掉的知识,这让我感到非常的有收获感。
2013年11月12日星期二 天气:小雨
这里的每一个人画图的速度都相当快,我站在旁边看得时候,往往是没看到他们敲击任何命令,只听到劈里啪啦的键盘声和滴滴的鼠标点击声,图形就很快的出来了,而我却连他们的画图思路 都还没看明白。我一般都会把不懂的问题先记下等到他们谁有空的时候,就拿去问个明白,画图的问题是逮到谁就问谁。最后,经过我不屑地努力,今天终于完整的把一张图搞定了。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13日星期三 天气:小雨
随着传统CAD系统在工业界的应用以及现代设计问题的复杂化、智能化,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用计算机取代人进行手工绘图。所幸随着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基础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集成制造、并行工程、协同设计等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使得CAD系统也由单纯二维绘图向三维智能设计、物性分析、动态仿真方向发展,参数化设计向变量化和vgx(超变量化)方向发展,几何造型、曲面造型、实体造型向特征造型以及语义造型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CAD软件复杂程度的增加和各个不同应用系统间互操作的现实需要,人们希望CAD系统具有极佳的开放性,同时又能“搭积木”似的自由拼装形成不同的功能配置,软件工程技术非凡是组件开发技术的研究应用和逐渐成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11月14日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是做毕业设计的第四天,我做的题目是“标志板面大样图的设计”。乍一看,题目很简单,因为“标志”都是我们熟悉的字眼,可是真要动手去做,我还真是一头雾水?
首先,做毕业设计不光要把原理弄懂、吃透,还要理论结合实际,做出具有相应功能的实物来。其次,要把理论知识按毕业设计的格式和各种要求整理成Word文档。千头万绪,枝枝节节的很多东西要做。幸好,在毕业实习阶段我搜集了很多相关的资料,这为我下一步的行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15日星期五 天气:晴
今天的任务是绘制纵断面图,通过前面测绘的数据,绘制纵断面图。按桩号绘制地面高程,按地面高程绘制路线地面线,确定纵断面的高程控制点,按标准要求拉坡。借助课本,规范,认真完成作业。
按照绘制纵断面步骤认真绘制。在纵断面设计图下部表内分别注明土壤地质资料、绘出平面直线和平曲线的位置、转向,并注明平曲线有关资料。纵坡和竖曲线确定后,将设计线(包括直线坡和竖曲线)绘出,并注明纵坡度、坡长,在各竖曲线范围内分别注明各竖曲线的基本要素(包括变坡点桩号、竖曲线半径、切线长、外距)。填注其它各有关资料或特定需要的资料。
今天一天的纵断面绘制任务基本完成,此次学习让我们对道路勘测这门课程加深了了解,为我们以后工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天气:晴
今天的任务是绘制横断面图,大家的互相帮助,完成横断面设计。 按照设计桩号测绘横断面数据。根据横断面数据绘制横断面地面线。在路基设计表中抄录中桩设计高程与横断面图上,按超高横坡绘制设计线,确定路基宽度,绘制边坡与边沟线。边坡填方按1:1.5设计,挖方边坡按1:0.3——1:1由地质情况决定,边坡按3、3、9控制。横断面设计线与地面线一定要组成封闭图形。绘制比例1:200。
基本完成横断面后,将横断面上数据填入路基土石方计算表。画好土方调配图示。
一天的工作,大家努力工作,共同完成布置的任务。周老师抽空到教室指导我们设计,及时指出错误,耐心讲解,给我们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动力。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19日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依旧是在制图,制图依旧,欢乐依旧,把我那些没有完成的图纸进行了完善,制图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最后的八副图纸终于竣工了,大家都将要看到胜利的曙光了。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辛酸和艰苦,不懂的地方大家互相帮助,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但是学到的远远要比吃的苦要多得多。
2013年11月20日星期三 天气:晴
今天,老师检查了我们几个人的制图情况。他让我们参照一幅道路设计的平面成果图,让我们根据纸张上的内容,画到CAD上,以看看我们几个人的画图基本功的扎实程度。毫无疑问,我们每个人都完成了这项基本任务,但是每个人完成所花的时间和完成的质量都各有差距。在画的过程中,师傅对于我们运用CAD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指正,并且指出了在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上的问题。还教了我们一些绘图常用工具的快捷键,使我们的画图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师傅帮我指出的主要问题是:标注尺寸不够合理,字体样式不正确,比例尺没有选好。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21日星期四 天气:晴
我决定分步去实现我的计划。我以一篇类似的资料作为底稿,经过大体修改和增减确定了大体框架,明确了下一步我要做的事情,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对毕业设计的一些格式要求和模块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使我想起了我国在大连改造的“瓦良格”号航母,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也在改造一艘“航母”,并且要在这个基础上发明创造,开拓视野,立足新意,设计出一些新的东西来,融入新的思维和技巧。之后,我就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我的毕业设计历程。
2013年11月22日星期五 天气:晴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使我对CAD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开始觉得它不是一个轻易学好的软件,觉得用处不是很大。但几天的学习下来,使我对这个软件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不但用处很大,我们可以用它作出工程、建筑等方面的图画来,而且易学,就是把那些基本的套路把握熟悉了以后就很简单了,还有要害的一点就是对自己要画的东西一定要熟悉的,否则一些要害性的标本就画得不恰当了。
计算机绘图的目标就是要使设计的结果在生产实践是发挥作用。目前的设计结果基本上以纸基图纸的方法进入到生产中,同时,在设计单位,纸基的图纸也是图纸档案治理的主要对象。虽然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方向是达到设计、生产的无纸化,但除了极少数巨型的制造企业外,绝大多数普通的设计生产单位还是以纸基图作为组织设计生产的依据。因此,怎样将CAD设计产生的电子格式的图纸转换成为描绘在规定幅面上的纸基格式的图纸,是一个与生产实际结合得非常紧密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步与图形的修改、编辑等绘图过程同等重要。
最后还要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多把握一项技能,就多一次选择,多一次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的机会。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25日星期一 天气:晴
这一周的任务就是做实验了,这一周原本要完成四个实验,但根据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只需要完成两个实验就可以了,“水泥用水量检测”和“细砂的筛分实验”是我们必须要完成的。
今天要做的是水泥用水量的检测,早晨我们来到实验室,听取了老师对实验的要求以及实验的方法,然后我们分成两组开始实验,第一次我们根据老师给定的实验要求完成的非常完美,第二次我们决定改变一下用水量的条件看一下实验会出现什么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实验没有成功,但我们懂得了如果不按规定添加用水量它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这对我们今后在施工现场的施工敲响警钟。
2013年11月26日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们要完成细砂的筛分实验,早晨我们来到实验室,听取了老师对实验的要求以及实验的方法,然后我们分成两组开始实验。首先我们称取了500克砂,把砂放在筛分机上进行筛分,最后我们的实验结果与规定的要求相差10克,我们找到了我们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了第二次实验,通过第一次的失败教训这一次我们的实验终于成功了。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27日星期三 天气:晴
现在,可以开始编辑论文了。
毕业论文表面看起来烦琐,其实还是一目了然的。大体上分为标题、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致谢和参考文献以及附录等部分,标题又分为论文总标题、各部分的标题以及正文的三级结构标题,各个部分标题都有不同的格式与字体要求。在正文中,三级标题下面需要分开的,我采用了(1)、(2)、(3)和①、②、③两种格式。
编辑的方法已经准备就绪了,下一步要进行的就是论文的内容了。这并不能急着动手编辑,因为编辑倒是个简单的问题,关键是要学习并掌握各种知识和原理,并在这个基础上设计出具有实际功能的实物来。而编辑,只是对这个过程进行具体记录、表达与总结,可见,下一步并不是动手写,而是疏通整个论文的各个知识要点,掌握其大概原理。真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啊。
但是,在学习具体的内容之前,我确定了各个章的大体分配。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最后一章是结束语。
在我看来,难点在第二章。因为程序设计难度相对比较大,也是我的薄弱点。但是我相信,在我的努力之下,一定能够战胜困难的,我们拭目以待。
2013年11月28日星期四 天气:晴
做毕业设计的前期,我专门学习了如何使用Word系统撰写和排版毕业论文。因为论文的质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论文的构思、结构、内容及观点;另一方面就是论文的排版质量。其实论文的撰写和编辑是个比较麻烦的过程,因为在撰写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修改,还可能有论文排版格式的修改。往往由于某一部分的变动,使其他部分进行相应的变动,因而常因调整格式而烦恼。但是如果对Microsoft Word 编辑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就会得心应手地进行编辑,撰写和排版出有较高质量的论文。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1月29日星期五 天气:晴
我系统地学习了用Word 设置论文版面、使用样式功能、尾注的标识、分节、设定页码和页眉以及自动生成目录等功能的操作方法并且尝试着去编辑使用这些功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地设定了三级标题和分节符等以前总让我头疼的环节。感觉这样让自己少了很多编辑过程中的烦恼,同时把学校要求的各种格式都涵盖进去了。
2013年12月2日星期一 天气:晴
这一周开始写实习报告,根据老师给定的报告模板,把我们这几周的实训内容详细的写到了里面。上个月底我终于把驾照考到手了,所以在最后的几天里实习报告就是我专心的任务了。今天我只把前几周做的事情以及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回忆,在自己的脑海里梳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还参考了许多优秀的实习报告,为我的实习报告储备了大量的资源。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2月3日星期二 天气:晴
从开始实习的那天起就要注意广泛收集资料,并以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如写工作日记等)。丰富的资料是写好实习报告的基础。主要收集这样一些资料:
1.在社会实践工作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如何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的。比如单位组织学习,内容是什么、什么学习方式、学习后的效果如何,对自己和同志们的思想有否提高。
2.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如何灵活运用。比如法律专业,注意法官或法律工作者在执法过程中是如何灵活运用法律条款,深入了解优秀法官,如何运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决民事纠纷,提高结案率的;秘书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将秘书实务、应用写作等科目中的问题带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寻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等等。
3.观察周围同事如何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实习是观察体验社会生活,将学习到的理论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过程,所以既要体验还要观察。从同事、前辈的言行中去学习,观察别人的成绩和缺点,以此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观察别人来启发自己也是实习的一种收获。
4.实习单位的工作作风如何。单位的工作作风对你将来开展工作、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有什么启发;某些同事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哪些值得你学习、哪些要引以为戒,对工作对事业会有怎样的影响。
5.实习单位的部门职能发挥如何。对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履行职能的情况有什么看法和认识。
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天气:晴
实习让我收获了很多,无论是理论上的知识,还是实际生活中的知识,这些知识都让我受益非浅。我认识到在学校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多参加些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多思考,多练习,多听多看。同时要学会与人相处和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
任何事情都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有志者事竟成”。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013年12月5日星期四 天气:晴
今天的任务就是对所有的资料进行装订,整理。
图纸装订顺序:封面、目录、总说明书、试验检测报告、图纸。
到今天,所有的任务基本结束。通过此次实践,让我们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2013年12月6日星期五 天气:晴
空格打上四格,毕业论文完成后写字习惯性的动作。经过四周的东拼西凑,一片像模像样的毕业论文出现在窄小的电脑屏幕上。一如既往开心不已,仿佛自己完成了某个精美绝伦、举世无双的作品,其实真相只有自己知道。等待着论文检测,等待着论文答辩,等待毕业晚会,等待着毕业离校。满是期待——终于能够走入社会凭借自己的双手去打拼、去挣钱,不用再花妈妈的钱。但是这个过程却是很不顺利。那天下午仿佛整个专业弥漫着各样的情绪,喜悦的、焦虑的、平静的、叹气的。自己越来越健忘,事情多的记不住,只能用手机记事本来记,每天都忙到夜晚3、4点。不知不觉,白发悄悄的滋生,在我还没心理准备的时候。一切都按部就班,一切又都混乱不已,毕业倒计时如流沙般流逝,还记得一句话“毕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毕业还没开始我已经疲惫不堪。
习惯了熬夜,也习惯了跟宿舍人喝啤酒、谈离别、说起哪个漂亮的女孩,更多的时候看着欧冠的比赛,看看床上熟睡的他们,竟然有些不舍,原来离别真的是近了。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第二部分、技能训练
模块一、公路工程制图
Auto CAD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绘图软件,它可以快速,准确,方便的绘制和编辑出个各种工程图样,是工程专业的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通过本次实训,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各种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可以熟练熟练的设置图层,文字样式,尺寸样式标注;按照制图规范进行文字及表格的创建;对部分图形进行图案的填充;对绘制完成的图形进行快速的标注。学习Auto CAD的基本知识,掌握Auto CAD文件的操作与管理、环境设置,掌握坐标的输入方法;掌握对
象特征点的捕捉,线型、颜色、图层的设置、图形设置、图形的基本方法。掌握Auto CAD的各种绘图命令,能够熟练运用工具进行图形的选择、删除、复制、镜像、矩阵、移动、缩放、拉伸、修剪、延伸、填充等功能准确的绘制图形,并能够正确的进行图形的标注和图形的输出。掌握Auto CAD的文字书写,图案填充和块的制作和插入方法。掌握Auto CAD的各种尺寸标注,尺寸设置和尺寸编辑命令。
大一学习了工程制图,用手绘制图纸,时常出现一些误差,不是很精确,总希望有一种工具可以代替手工绘制。这学期我们学习了Auto CAD绘图,并且这次我们学习了Auto CAD,老师教我们如何安装CAD,要求我们画图主要看命令行,画图不要怕画错,因为那可以修改。就这样我们又进一步加强了使用Auto CAD的能力,解决了时间问题和手工绘制的麻烦,这两种软件合并起来使用绘制非常的精确,作出的图纸非常的漂亮、美观。也非常的方便,并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建筑物的立体效果,像看到真的建筑物一样,我很喜欢这种工具。它解决了以前工程师们的烦恼,是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更高。
经过了这次实训的学习和实践,对Auto CAD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我们的课时不是很多,但我已经对这门课程有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也深知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是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是我们的敲门砖。在学习中我们和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我们也和同学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课堂上我们有较高的学习效率,每个人都会认真的学习,不懂得也会积极提问,使我们共同进步,提升的速度非常的快。实训期间老师也会记录每个学生作图的个数,增强同学之间的比拼,使大家都非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常认真的作图,积极的交流,共同的提升。老师也会在课堂上不断的给我们讲我们学长的例子,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热情,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我们从刚开始只会做一条直线,到会做一个平面图形,到会做整个的道路的整体图形。依稀记得我们在刚开始时不会做吊钩,有两条弧线就是不能相切,做了许多遍都不会做,最后我们只好用曲线将两个弧线连接起来,可还是被老师发现,回去之后看了上学期的制图,同时又结合了Auto CAD制图书籍,终于明白了该怎么样去做,也在上课时有了信心,不再惧怕画图,也是在那之后,逐渐的喜欢上了Auto CAD作图。记得有一次在做完图之后老师夸了我,我真的很开心,也变得更有动力,更有浓厚的兴趣。
想想一个月的学习,有苦涩,有辛酸,同时也有快乐,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也和同学老师加深了感情。感谢您这学期为我们的操劳,也感谢您为这个专业做的贡献。最后在这里说一句老师您辛苦啦!!!!!!!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模块二、公路工程试验
项目2.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一、试验原理及方法
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含有不同水量的水泥净浆对试杆阻力的不同,可确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
二、试验目的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的需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的用水量标准。
三、仪器设备
1.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水泥物理检验仪器 水泥净浆搅拌机》(JC/T729)的要求。
2.标准法维卡仪:如图2-1所示,滑动部分的总重量为30g±1g、与试杆、试针联结的滑动杆表面应光滑,能靠重力自由下落,不得有紧涩和旷动现象。
盛装水泥净浆的试模(见图2-1),深40mm±0.2mm、顶内径@65mm加减0.5mm、底内经@75mm±0.5mm的截顶圆锥体。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大于或等于2.5mm的平板玻璃底板。
标准稠度测定用试杆(见图2-1)有效长度为50mm±1mm,由直径为@10mm加减0.05mm的圆柱形耐腐独金属制成。测定凝结时间时取下试杆,用试针(见图2-1)代替试杆。试针由钢制成,其有效长度初凝针为50mm±1mm,终凝针为30mm±1mm,直径为@1.13mm±0.05mm的圆柱体。
3.沸煮法:有效容积约为410mm×240mm×310mm,崑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箱的内层由不易绣独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30min±5min内将烤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并可保持沸腾状态3h以上,整个过程中不需要补充水量。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图2-1 测定水泥标准稠度和凝结时间用的维卡仪
4.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 5.天平:最大称量不小于1000g,分度值1g。
四、试验步骤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情况,但要防止过筛混进其他水泥。
实验室的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大于50%。 1. 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 ?
试验前检查各试验设备工作正常性。
拌制水泥净浆,将拌和水倒入搅拌锅内,然后在5–10秒钟内小心将称
好的500g水泥加入水中,注意防止水和水泥溅出。 ?
拌和时,先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机器,慢速搅
拌120秒钟,停拌15秒钟,接着快速搅拌120秒钟后停机。 ?
拌和结束后装模测试,立即将拌和好的净浆装入试模中,用小刀插捣并
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 ?
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钉1–2秒钟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净浆中。 ?
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秒钟时记录试杆距底版之间的距离,升起
试杆,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分钟内完成。 ? ?
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版(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结果整理用下式计算:
mw?wP??100P0
式中:P —标准稠度用水量(%) mw —拌和用水量,mL ρw —水的密度,g / mL
2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标准法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板上的试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提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mm加减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当试杆距玻璃板小于5mm时,应适当减水,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若距离大于7mm时,则应适当加水,并重复水泥浆的拌制和上述过程。
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代用法。
标准稠度用水量可用调整水量和不变水量两种方法中的任一种测定,如有争议时以调整水量方法为准。
(1)采用调整水量法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时,拌和水量应按经验确定加水量;采用不变水量法测定时,拌和水量为142.5mL,水量精确到0.5mL。
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内,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迅速放到试锥下面固定位置上,将试锥降至净浆表面拧紧螺丝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1-2s,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锥下沉速度。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1.5min内完成。
(2)调整水量法 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如下沉深度超出范围需另称试样,调整水量,重新试验,直到达到28mm±2mm时为止。
(3)不变水量法 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标准稠度用水量P(%),也可从仪器上对应标尺读出。
P=33.4-0.185S
当试锥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法测定。
注:试验用水必须是洁净的淡水,如有争议时,也可用蒸馏水。
五、数据处理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记录
测定次数 试样质量(g) 拌和用水量(mL) 1 2 500 500 148 150 试杆至玻璃板的距离(mm) 6 6 标准稠度用水量P(%) 34 33 结论:如果水泥与用水量的配比协调好,控制好实验的时间,那么实验将会合格。
六、实验注意事项
1、仪器设备的检查。
2、维卡仪的金属滑杆能自由滑动
3、将试锥旋转接在金属滑杆下部,调整滑杆式锥尖接触锥模顶面式指针对准零点
4、搅拌机运转正常
七、试验思考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控制好实验的用水量、掌握好实验的时间以及对水泥与水的充分拌匀,这三点缺一不可。在实验前,要准备好实验用水量,实验中,加入水充分拌匀,看好实验时间,拌匀后抹平到实验器件上,不要耽误太多时间,否则水泥经过长时间后会自凝,影响实验结果。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项目2.2、细集料筛分试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测定水泥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并确定砂的粗细程度。 注:当细集料中含有粗集料时,可参照此方法用水洗法筛分,但需特别注意保护标准筛筛面不遭损坏。
二、仪器设备
(1)标准套筛;孔径为4.75mm、2.36mm、1.18mm、0.60mm、0.30mm、0.15mm的方孔筛及配套底盘;
(2)天平:称量500g,感量不大于0.5g; (3)摇筛机;
(4)烘箱:控温要求在105℃±5℃; (5)其他:盘子、毛刷 1. 标准筛(图2.2-1)
图2.2-1 标准筛
2. 天平:称量500g,感量不大于0.5g。(图2.2-2)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图2.2-2 天平
3. 摇筛机。(图2.2-3)
图2.2-3 摇筛机
4. 烘箱:能控温在105±5。(图2.2-4)
图2.2-4 烘箱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5. 其他:浅盘和硬、软毛刷等。(图2.2-5)
图2.2-5 浅盘和硬、软毛刷
三、试验步骤
(1)首先将砂过4.75mm的筛,并记录4.75mm筛的筛余百分率。拌和均匀后采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然后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恒重,冷却待用。
(2)标准套筛按筛孔有大到小的顺序在底盘上,将称重为500g(记作m)的砂样倒在最上层4.75mm的标准筛上,扣上筛盖,紧固在摇筛机上。接通电源,电动过筛持续约10min。若无摇筛机,也可采用手摇方式过筛10min。
(3)按孔径大小顺序,将过筛后的砂样在筛上逐个手摇进一步过筛。首先在最大筛号上进行,新通过的砂颗粒用一洁净的盘子收集,当每个筛子手摇筛出的量每分钟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下一级筛号按同样方式进行,直至所有孔径的筛号全部完成上述操作为止。
(4)称量各筛上存留质量mi,精确至0.5g。所有各筛上存留量加上底盘保留质量之和与筛分试验用量相比,其差不得超过1%。
(5)根据各筛上存留量,依次计算出砂的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量和砂的细度模数。
注:如为含有粗集料的集料混合料,套筛筛孔根据需要完成。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剩余量的总重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的差值不得超过后者的1%。
四、试验结果计算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质量(m1)的百分率,准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0.15mm筛下部分即为0.075mm的分计筛余,由步骤7测得的m1和m2之差即为小于0.075mm的筛底部分。
分计筛余百分率ai(%)=mi/M×100 2)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累计筛余百分率A(%)=a1+a2+a3+·····+ai 3)计算这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通过百分率Ri(%)=100-A
4)根据各筛的累积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计算,准确至0.01.
Mx=[(A0.15+A0.3+A0.6+A1.18+A2.36)-5A4.75]/100-A4.75 试中:Mx—砂的细度模数
5)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五、数据处理
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
(粗砂:Mx:3.7—3.1 中砂:Mx:3.0—2.3 细砂:Mx:2.2—1.6)表
2.2-6
试样 质量(g) 筛孔尺寸(mm) 各筛存留质量(g) 第一次 第二次 4.75 500 2.36 1.18 0.6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通过率 ai(%) Ai(%) Pi(%) 99.876 78.997 61.721 41.455 平均 0.62 0.186 0.124 21.003 38.279 58.545 0.93 0.31 106.49 102.3 104.395 20.879 86.42 86.34 86.38 17.284 101.91 100.75 101.33 20.266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0.3 0.15 底盘 合计 161.25 168.75 35.53 1.43 165 32.25 91.545 99.214 99.462 8.455 0.786 0.538 41.16 38.345 7.669 1.05 1.24 0.286 493.96 500.66 497.31 98.82 细度模数MX=(99.214+91.545+58.545+38.279+21.0030-5*0.124/(100-0.124)=2.89778 Mx=3.7~3.1为粗砂 Mx=3.0~2.3为中砂 Mx=2.2~1.6为细砂
Mx=2.89778所以为中砂
绘制级配曲线表2.2-7
六、试验思考
细集料筛分试验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把握住每次都要清理残留在筛底的砂砾,还有就是要称量时一定要去皮。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项目2.3、沥青针入度、软化点试验
一、沥青针入度实验
一、沥青针入度实验目的
沥青针入度是在规定温度(25℃)和规定时间(5s)内,附加一定重量的标准针(100g)垂直贯入沥青试样中的深度,单位为0.01mm。通过针入度的测定掌握不同沥青的粘稠度以及进行沥青标号的划分。
二、试验仪器设备
(1)针人度仪:凡能保证针和针连杆在无明显摩擦下垂直运动,并能指示针贯人深度准确至0.01mm的仪器均可使用。它的组成部分有拉杆、刻度盘、按钮、针连杆组合件,总质量为100±0.05g,调节试样高度的升降操作机件,调节针入度仪水平的螺旋,可自由转动调节距离的悬臂。
当为自动针入度仪时,其基本要求相同,但应附有对计时装置的校正检验方法,以经常校验。
(2)标准针:由硬化回火的不锈钢制成,洛氏硬度HRC54~60,针及针杆总质量2.5±0.5g,针杆上打印有号码标志,应对针妥善保管,防止碰撞针尖,使用过程中应当经常检验,并附有计量部门的检验单。
(3)盛样皿:金属制的圆柱形平底容器。小盛样皿的内径55mm,深35mm(适用于针人度小于200);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适用于针入度200~350);对针人度大于350的试祥需使用特殊盛样皿,其深度不小于60mm,试样体积不少于125mL。
(4)恒温水槽:容量不少于10L,控温精度为±0.1℃。水中应设有一带孔的搁板(台),位于水面下不少于100mm,距水槽底不得少50mm处。
(5)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不少于80mm。内设有一不锈钢三脚支架,能使盛样皿稳定。
(6)温度计:0℃~50℃,分度0.1℃。 (7)秒表,分度0.1s。
(8)盛样皿盖:平板玻璃,直径不小于盛样皿开口尺寸。 (9)溶剂:三氯乙烯等。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10)其它:电炉或砂浴、石棉网、金属锅或瓷把坩埚等。
三、方法与步骤 1.准备工作
(1)按本规程T0602的方法准备试样。
(2)按试验要求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25℃,或15℃、30℃、5℃等,保持稳定。
(3)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h~1.5h(小盛样皿)、1.5h~2h(大盛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h~1.5h(小盛样皿)、1.5h~2h(大盛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
(4)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拭干。将标准针插入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2.试验步骤
(1)将恒温水槽调到要求的温度25℃,保持稳定。
(2)将试样放在放有石棉垫的炉具上缓慢加热,时间不超过30min,用玻璃棒轻轻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加热脱水温度,石油沥青不超过软化点以上100℃,煤沥青不超过软化点以上50℃。沥青脱水后通过0.6滤筛过筛。
(3)试样注入盛样皿中,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盖上盛样皿盖,防止落入灰尘。在15℃~30℃室温中冷却1~1.5h(小盛样皿)、或者2~2.5h(特殊盛样皿)后,再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恒温1~1.5h(小盛样皿)、1.5~2h(大盛样皿)或者2~2.5h(特殊盛样皿)。
(4)调整针人度仪使之水平。检查针连杆和导轨,以确认无水和其它外来物,无明显摩擦。用三氯乙烯或其它溶剂清洗标准针,并擦干。将标准针插人针连杆,用螺丝固紧。按试验条件,加上附加砝码。
(5)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可用恒温水槽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6)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7)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即为针入度,准确至0.5(0.1mm)。当采用自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入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8)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9)测定针人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3.计算
根据测试结果可按以下方法计算针入度指数、当量软化点及当量脆点 (1)诺模图法
将3个或3个以上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绘于图2的针入度温度关系诺模图中,按最小二乘法法则绘制回归直线,将直线向两端延长,分别与针入度为800及1.2的水平相交,交点的温度即为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T1.2。以图中O点为原点,绘制回归直线的平行线,与PI线相交,读取交点处的PI值即为该沥青的针入度指数。
此法不能检验针入度对数与温度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仅供快速草算时使用。
(2)公式计算法
(3)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测试的针入度值取对数,令y=lgP,x=T,按式(1)的针入度
对数与温度的直线关系,进行y=a+bx一元一次方程的直线回归,求取针入度温度指数AlgPen。
lgP=K+AlgPen×T
(1)式中:T——不同试验温度,相应温度下的针入度为P;
K——回归方程的常数项a;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AlgPen——为回归方程系数b。
按式(1)回归时必须进行相关性检验,直线回归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置信度95%),否则,试验无效。
(2)按式(2)确定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并记为Pilgpen.
20?500AlgPenPIlgPen?1?50AlgPen(3)按式(3)确定沥青的当量软化点T800.
T800lg800?K2.9031?K= ?AlgPenAlgPen(4)按式(4)确定沥青的当量脆点T1.2.
T1.2lg1.2?K0.0792?KA?AlgPen=lgPen
(5)按式(5)计算沥青的塑性温度范围ΔT 。
ΔT?T800?T1.24.报告
1)应报告标准温度(25℃)时的针入度T25以及其它试验温度T所对应的针入度P,及由此求取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的方法和结果,当采用公式计算法时,应报告按式(1)回归的直线相关系数R。
2)同一试样3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在下列允许偏差范围内时,计算3次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取整数作为针入度试验结果,以0.1mm为单位。当试验值不符合此要求时,应重新进行。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表 表2.3-1 针入度(0.1mm) 0~49 50~149 150~249
2.8239?AlgPen
允许差值(0.1mm) 2 4 12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250~500
5.精密度或允许差
20 1)当试验结果小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0.1mm),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4(0.1mm)。
2)当试验结果等于或大于50(0.1mm)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4%,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平均值的8%。
6.注意事项
(1)根据沥青的标号选择盛样皿,试样深度应大于预计穿入深度10mm。不同的盛样皿其在恒温水浴中的恒温时间不同。
(2)测定针入度时,水温应当控制在25℃±1℃范围内,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高度不小于10mm。
(3)测定时针尖应刚好与试样表面接触,必要时用放置在合适位置的光源反射来观察。使活杆与针连杆顶端相接触,调节针入度刻度盘使指针为零。
(4)在3次重复测定时,各测定点之间与试样皿边缘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0mm。
(5)三次平行试验结果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应在规定的允许值差值范围内,若超过规定差值试验应重新做。
二、沥青软化点实验
一、沥青软化点实验目的
沥青的软化点是试样在规定尺寸的金属环内,上置规定尺寸和重量的钢球,放于水(5℃)或甘油(32.5℃)中,以5±0.5℃/min速度加热,至钢球下沉达到规定距离(25.4cm)时的温度以℃表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二、仪器设备
(1)软化点试验仪:由耐热玻璃烧杯、金属支架、钢球、试样环、钢球定位环、温度计等部件组成。耐热玻璃烧杯容量800~1000mL,直径不少于86mm,高不少于120mm,金属支架由两个主杆和三层平行的金属板组成。上层为一圆盘,直径略大于烧杯直径,中间有一圆孔,用以插放温度计。中层板上有两个孔,各放置金属环,中间有一小孔可支持温度计的测温端部。一侧立杆距环上面51mm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处刻有水高标记。环下面距下层底板为25.4mm,而下底板距烧杯底不少于12.7mm,也不得大于19mm。三层金属板和两个主杆由两螺母固定在一起;钢球直径9.53mm,质量3.5±0.05g;试样杯由黄铜或不锈钢制成,高6.4±0.1mm,下端有一个2mm的凹槽;钢球定位环由黄铜或不锈钢制成。
(2)温度计:0~80℃,分度为0.5℃。
(3)装有温度调节器的电炉或其它加热炉具(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应采用带有振荡搅拌器的加热电炉,振荡子置于烧杯底部。
(4)试样底板:金属板(表面粗糙度应达Ra0.8μm)或玻璃板。 (5)恒温水槽:控温的准确度为0.5℃。 (6)平直刮刀.
(7)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甘油与滑石粉的比例为质量比2:l)。 (8)新煮沸过的蒸馏水。 (9)其它:石棉网。 三、试验步骤
准备工作:将试样环置于涂有甘油滑石粉隔离剂的试样底板上,将准备好的沥青试样徐徐注人试样环内至略高出环面为止。
如估计试样软化点高于120℃,则试样环和试样底板(不用玻璃板)均应预热至80℃~100℃。
试样在室温冷却3Omin后,用环夹夹着试样杯,并用热刮刀刮除环面上的试样,务使与环面齐平。
1)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5℃±0.5℃(水的恒温水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2)烧杯内注人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水槽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人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0.5℃。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将O℃~8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人,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4)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开动振荡搅拌器,使水微微振荡,并开始加热,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0.5℃。在加热过程中,应记录每分钟上升的温度值,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作。
(5)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准确至0.5℃。
2)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
(1)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1℃甘油的恒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2)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3)从恒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1)的方法进行测定,准确至1℃。
四、试验结果及数据整理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密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1℃,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4℃。
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80℃时,重复性试验的允许差为2℃,复现性试验的允许差为8℃。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九、数据处理
沥青软化点、针入度试验记录表
项目名称 取样地点 使用范围 合同段 样品名称 试验规程编号 SBS改性沥青 JTJ052-2000 施工单位 试验日期 试验单位 ①软化点试验 烧开杯样品编号 室内内液温体度 种类 (℃) 间 时 温度时热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液体热加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分钟点℃ 值℃ 加热加始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8第9第10第11第12第13第14第15软化平均开始始开烧杯中液体温度上升记录(℃) 蒸 1 23 馏 水 5 9:49 5.0 9.5 14.8 19.9 25.1 30.5 35.5 40.6 45.5 50.2 55.3 60.5 65.2 70.4 75.4 78.5 78.9 78.0 77.0 ②针入度试验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指针度盘读数 平 样品 编号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S 试验荷重g 针入样品前 1 自检意见 试验 25 5 100 复核 0 针入样品后 50 针入度 50 针入样品前 针入样品后 0 51 针入度 51 针入样品前 针入样品后 针入度 0 51 试验负责人 51 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均 51 驻地,监理办意见
十、试验思考
沥青针入度、软化点试验重点就是要控制实验的温度,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室的温度和沥青针入度、软化点的温度,准确读取实验数据以及计算。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项目2.4、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
一、实验目的
土的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常用环刀法或蜡封法测定粘性土的密度,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测定土的体积的方法不同。环刀法适用于较均一、可塑的粘性土。蜡封法适用于土中含有粗粒,或者坚硬易碎难以用环刀切割的土,或者试样量少,只有小块、形状不规则的土样时使用。对于饱和松散土、淤泥、饱和软粘土,不易取出原状样的土,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在现场测定其天然密度。砂土、砾石土,可在现场挖坑用灌砂法测定。
二、仪器设备
(1)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图48)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mm,尾部有孔径为13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砂漏斗之间在用螺纹接头连接。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2)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
1-底盘;2-灌砂漏斗;3-螺纹接头;4-容砂瓶;5-阀门
三、试验步骤
(1)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选用1.47~1.61g/cm3。
(2)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连接处应旋紧,称其质量。
(3)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的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g。试验中应避免振动。
(4)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四、结果整理
(1)容砂瓶的容积,应按下式计算: Vr=(mr2-mr1)/ρwr
式中 Vr——容砂瓶容积(mL);
mr2——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g); mr1——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g);
ρwr——不同水温时水的密度(g/cm3),查表(2-4-1)
水的密度 (2-4-1)
温度 (℃)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水的密度 (g/cm) 1.0000 1.0000 0.9999 0.9999 0.9999 0.9998 0.9997 0.9996 0.9995 0.9994 0.9992 温度 (℃)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水的密度 (g/cm) 0.9991 0.9989 0.9988 0.9986 0.9984 0.9982 0.9980 0.9978 0.9975 0.9973 0.9970 温度 (℃)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水的密度 (g/cm) 0.9968 0.9965 0.9962 0.9959 0.9957 0.9953 0.9950 0.9947 0.9944 0.9940 0.9937 备注:
(2)标准砂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式中 ρs——标准砂的密度(g/cm3); mr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g)。 (3)灌砂法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按灌水法试验步骤①、②、③挖好规定的试坑尺寸,并称试样质量。 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 3)将密度测定器倒置(容砂瓶向上)于挖好的坑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在注砂过程中不应振动。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ms——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g)。
(5)试样的干密度,应按下式计算,准确至0.01g/cm3。 (6)灌砂法试验的记录格式见GB/T 50123-1999。
五、精密度和允许值
本试验须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3。
六、试验思考
土的密度试验—灌砂法实验关键需要控制实验温度。然后参考谁的密度表计算土的密度。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模块三、道路工程质量检测
项目3.1、土方路基压实度检测
一、路基检测目的
保证路基应有强度和稳定性的一项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是路基压实,而现场路基压实的质量通常用压实度来衡量。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有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等试验方法,而灌砂法是路基压实度检测中最常用的试验方法,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灌砂法虽简单易学,但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较多,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较大误差或错误。如何保证灌砂法检测路基压实度的精度,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实践经验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
二、土的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就是土在压实后达到接近最大干密度的程度,施工压实度公式:
K=ρd/ρc×100
式中:K—测设地点的施工压实度(%); ρd—试样的干密度(g/cm3);
ρc—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g/cm3)。
试样最大干密度ρc的值通过击实试验方法来确定,而且土质不同它的值也不相同。
(1)击实试验方法的选取《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中明确规定,路基压实度以重型击实试验法为准。
(2)不同类土最大干密度的确定不同性质的土其最大干密度差别很大,因此应严格按规范中相关规定来确定不同土类、不同取土场的土的最大干密度。
三、灌砂筒的选用
施工中用灌砂法测定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3)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31.5mm,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寸,灌砂筒的直径以200mm或大于200mm为宜。
目前市面上只有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和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两种,工地上普遍应用φ150mm的灌砂筒,它的测深为150mm,其所测压实度仅为这150mm的压实度。但是近几年压实机械压实功能增大,相应的压实层厚度往往超过200mm左右,而且路基填方如为砾类土,最大粒径往往超过31.5mm,如果再继续用φ150mm的灌砂筒测出的压实度结果的准确性就可想而知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制定出新的灌砂筒标准来适应各种路基填料的要求。
四、量砂松方密度的标定
(一)储砂筒中砂面高度、砂的总重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对筒内砂的高度和质量都做了明确规定。筒内砂的高度与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原因是不同高度的砂,其下落速度不同,因而灌进标定罐内砂的密实程度也不同,这就直接影响了量砂的密度。因此,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必须严格控制。另外,筒内砂的质量准确至1g,每次标定及以后的试验都维持这个质量不变,因为标定时,只要砂总重相同,即砂的自重一样,显然其下落速度也能保持一致,从而提高量砂使用的准确性。实践证明,现场测试时,储砂筒中砂面高度和重量与室内标定时保持一致,大大提高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二)标定罐深度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砂的密度随着标定罐深度的变化其数值有较明显的变化。《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说明:标定罐深度减少2.5cm,砂的密度约降低1%。现在假定土样最大干密度为1.78g/cm3,灌砂筒和砂的总质量为7000g,锥体及基板和粗糙面间砂的总质量为850g,灌砂后筒和砂的质量为3100g,湿土重4000g,含水量10%,如果采用20cm标定罐标定的砂的密度1.433g/cm3,得出碾压层的压实度为96.0%,如果采用15cm标定罐来标定砂的密度,其数值应该是1.405g/cm3,那么,此时压实度为94.1%。由此看来,对于同一个试坑,采用不同标定罐标定的砂密度,对压实度数值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现场试洞深度应与室内标定罐深度一致。
(三)量砂的颗粒级配组成对量砂密度的影响
不同颗粒粒径组成的砂,其级配不同,密度也明显不同,故每次检测使用时量砂必须采用粒径0.25~0.50mm或0.30~0.60mm的标准砂,而且要保持砂的洁净干燥,如果重复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晾干,筛除杂质,并且经常标定,否则影响
1
路桥工技术专业技能训练
量砂的松方密度。
由上述可见,储砂筒砂面高度、砂的总重、标定罐深度、砂的颗粒组成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砂的密度。量砂密度标定准确与否,将影响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所以,在进行路基压实度检测之前,标定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五、现场检测注意事项
(一)试坑数量、位置、深度、形状的选择
1、检测点数量。施工单位在完成每一压实层后应该首先自检,自检频率按照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全频率试验。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中的规定:检验频率为每1000m2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m2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测点。灌砂法检测每点需要操作时间约15min,如果以报检宽度为30m 的路基为例,即使每天只报检500m,每天的报检面积为15000m2,需要检测点数为30个点,需要时间约为7.5h,仅仅自检的现场操作就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如果再加上现场监理抽检时间,那就更长,这就需要现场监理、施工单位自检和抽检一块进行。
2、试坑的位置。检测点地表面处理要平,只要表面凸出一点(即使1mm),使整个表面高出一薄层,其体积便算到试坑中去了,将影响试验结果,因此除非非常的平,否则应先放上基板测定一次粗糙表面消耗的量砂。必须注重对薄弱点的检测,由于工程结构的特殊性,一般路基中间部位的压实度较两侧接近路边缘处压实度高,所以加强对路基边部的检测也是非常必要的。
3、试坑的深度。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要求,试坑的深度应该等于测定层的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一般情况下每压实层厚度约为15cm,所以试坑深度也应该为15cm。由于现场操作时,挖坑这道工序往往由工地务工人员完成,其挖坑深度经常达不到要求。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其应力分布呈倒三角形,所以就每一压实层而言,越向下的部位其压实度越小。因此,坑的深度不够,将导致测得的压实度值偏大。
4、试坑的形状。试坑的形状应该是圆柱体,坑洞周壁应竖直,但实际操作中会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情形,这样形状的试坑导致测得的压实度值偏大或偏小。
(二)土的含水量的测定
含水量试验最准确的方法是烘干法,在测定中粒土和粗粒土的含水量时,不
1
正在阅读:
毕业设计 张斌 - 图文05-26
英语教案小学英语三年级-they-are-monkeys03-12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02-21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07-04
ARM多行文本框设计10-12
2015福建漳州公务员结构化面试解题思路05-24
农业气象学习题01-20
故障排查04-12
尿常规检验试题10-17
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高三语文三模试卷05-03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张斌
- 毕业设计
- 图文
- 《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研究》结题报告
-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09、10级学生住宿安排
- 山西省大同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试卷 文(含解析
- 2012-2013学年小班第一学期教养计划
-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电子教案
-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试卷
-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晶振表面字符识别
- 小金属做成大事业 - 记陈雪华和他率领的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
- 银行员工学习合规回头看心得体会
- 江苏某化工聚集区污水厂可研报告
-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几何概型》思维过程
- 201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1完整版
- 自考人力资源管理(一)学习资料
- 2017秋宪法形考作业1~4
- 教育基础知识教师考编题
- 挽回爱情之让对方主动联系你
- 2013年所得税政策汇总
- 2007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执业资格考试水工结构
- 山东省章丘市高教基地13所高校2011大型联合招聘会邀请函10.14
- 方程式素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