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新城屹立在东海之滨舟山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

更新时间:2023-09-21 04:42:01 阅读量: 自然科学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千岛新城屹立在东海之滨—舟山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眸

发布时间:2011-11-11 信息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上下审时度势,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港口经济,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富民强市,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和海洋特色的科学发展路子,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千岛新城屹立在东海之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舟山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经济总量成倍扩大,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近几年来,海洋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通道。自2004年以来,连续四年GDP增速位居全省首位,在长三角城市中也居前列。经济总量在短时间内连续跃上三个台阶。2004年GDP突破200亿元(231.3亿元),2006年突破300亿元(335.20亿元),2007年又突破400亿元,达408.5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百倍多,年均增长11.1%。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依次为44.94亿元、178.76亿元、184.83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6.6倍、143.9倍、180.2倍;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78年的42.0:31.8:26.2调整为11.0:43.8:45.2。

从人均GDP(按户籍人口计算)看,1978年仅为265美元,1996年跨过1000美元关口,达到1024美元;近五年,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7.1%,加上近几年受人民币汇率上升和户籍总人口相对下降双重促进,人均GDP 节节攀升,继2003年过2000美元之后,2005年跃过3000美元(3532美元),2006年又超过4000美元(4352美元),2007年则跨越了5000美元(5560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07年人均GDP为5208美元,从全省排位后列上升到第4位。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07年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52.56亿元和35.06亿元,而197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不足1亿元,仅为6075万元,2007年的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为当时的86.5倍和57.7倍,年均增长16.6%和15.0%。

二、海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优势不断显现

进入新世纪后,舟山紧紧抓住海洋经济大发展这一契机,使海洋资源节能性、循环性、可持续性等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07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突破800亿元,达815亿元,近5年海洋经济总产出年均增长19.2%;海洋经济增加值262亿元,近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8.9%,年均高出全市GDP增幅1.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从2002年的60.1%上升到2007年的64.5%。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运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产业大幅提升,逐步转化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临港工业迅速崛起,工业结构加快调整。工业总产值自1999年突破百亿大关以来,2003-2007年依次突破200、300、400、500和600亿元,2007年达到642.53亿元,是1978年的265.8倍,年均增长21.2%。其中2007年全市临港工业产值430.16亿元,是2000年的8.6倍,年均增长36.1%,高出同期全部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0.2个百分点;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6.9%,比2000年提高28个百分点。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发展了一大批海水产品加工企业,海水产品加工能力、技术装备等均居全国前列。水产品加工业成为舟山传统工业支柱行业,2007年全市水产加工业工业总产值162.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25.2%。近年来,船舶修造业凭借港口岸线资源优势,呈现蓬勃发展势头,自2003年起,船舶修造业产值以年均79.9%的速度增长,并于2007年一季度首次超过水产加工业产值,全年实现产值192.8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0.0%,一举成为全市第一大工业行业。千岛大地迅速发展起一大批如“中远”、“扬帆”、“欧华”、“金海湾”、“常石”等大型船舶修造企业。2007年全市造船能力突破300万载重吨,进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海岛工业逐步走出了“低、小、散”局面,现代工业、规模工业、重工业发展路子日益明晰。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86.08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达75.7%。重工业产值于2007年1月份首次超过轻工业,全年重轻工业比例为1.25:1(轻工业为1),重轻工业产值比重发生历史性的转变。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效益大幅提升。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1家,其中工业总产值上亿元企业达87家,而在1978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还不足百家,更无上亿企业。2007年列入考核的工业企业11项经济效益指标综合得分为237.45分,在全省11个市中的排名上升到第5位,创历史最好成绩。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32.3亿元,比上年增长58.9%,其中利润总额20.8亿元,增长73.1%,增速均居全省首位。

2、港口资源有效开发,海运业迅速壮大。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港口资源得到了有效开发,一大批港口大项目在舟山落户建设。在嵊泗建设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马迹山岛建成了宝钢马迹山矿砂中转基地;老塘山建成了粮食中转基地;岙山岛建有全国最大的商用油中转基地——中化兴中石油转运基地,国家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之一的岙山基地也在建设中;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稳步推进,金塘大浦口集装箱码头工程加快建设,还有煤炭中转基地、化工品中转基地等等正在抓紧建设中。2007年末,全市有港口经营企业253家,生产性泊位41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9个。现有泊位主要中转或储运原油、化工、矿石、煤炭、粮食、船舶修造等主要货种,初步建成了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能源、矿石等战略物资和大宗物资储运基地。1979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仅区区51万吨,1996年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1999年开始跻身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列,以后几乎每年都以千万吨增量节节攀升,并于2006年11月19日突破亿吨。到2007年舟山港域港口货物吞吐量12818万吨,是1979年的251.3倍,年均增长21.8%;外贸货物吞吐量4451万吨,是2000年的5.0倍,年均增长26.0%;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6万TEU,是2000年的4.1倍,年均增长22.3%。

海运运力快速增长,海运大市地位基本确立。2007年末,全市拥有海运企业185家,海上客货运输船舶1559艘,海运运力达到250.25万载重吨,是1988年6.4万载重吨的近40倍,年

均增长21.3%;其中有万吨级以上货船45艘、77.1万载重吨。海运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船舶加快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调整,经营航线逐渐增多,经营范围不断扩大,2007年货运船舶的平均吨位已达到1822载重吨。海运货运量从1978年的152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6986万吨,年均增长14.1%;货运周转量从2.91亿吨公里增加到777.26亿吨公里,年均增长21.2%。海上客运更加舒适、快捷。2007年末,全市拥有客运船舶167艘、34046客位,分别比1986年增加143艘和25000多客位。2007年,全市完成水路客运量2433万人,客运周转量5.68亿人公里,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倍和8.2倍,年均增长分别为11.3%和7.5%。

3、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海洋旅游品位不断提升。按照“一个品牌、三条主线、十大景区”的旅游发展思路,大力开发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和推介“海天佛国、渔都港城——中国舟山群岛”整体旅游形象,重点培育打造以普陀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旅游,以海岛、海洋风光为依托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以海鲜美食为依托的饮食文化旅游三大旅游精品,推出了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观音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积极开发游艇、海钓、渔家乐等特色旅游产品,海洋旅游呈现出投资规模扩大、开发档次趋高、海洋特色明显的特点。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唯一的“中国海鲜之都”、全国“十大节庆城市”等称号。全市共有A级以上旅游区11个,其中普陀山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区,桃花岛为国家4A级旅游区,朱家尖、秀山岛为国家3A级旅游区,普陀山、嵊泗列岛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岱山、桃花岛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定海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城,沈家门渔港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已累计开发景点达1000多个。2007年末,全市有旅行社102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家;星级饭店67家。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305.00万人次,是1980年的50.0倍,年均增长15.6%;其中国际游客19.93万人次,年均增长21.8%。旅游总收入从1980的325万元增加到2007年的85.34亿元,年均增长33.9%;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0443美元,年均增长43.1%。

4、渔农业结构不断调整,“双转”进程不断加快。在全国率先作出了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的重大举措。坚持“减、堵、转”并举,积极引导渔民弃捕上岸从事海运业、养殖业和其他二、三产业,保留精干海洋捕捞队伍。目前,已成功将渔民1万余人次转移到其他产业。着力建设现代海洋渔业基地,积极开拓大洋性远洋项目,船只数量、技术装备、生产能力都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农业发展坚持走集约高效的路子,在全市耕地面积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不断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蔬菜大棚种植,积极发展反季节瓜果培植,大力推进绿色农产品认证,确保了农业生产有新发展。200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92亿元,其中渔业总产值89.70亿元,是1978年的58.6倍,年均增长15.1%;农业总产值6.52亿元,年均增长9.4%。水产品产量基本保持稳定,2007年为123.83万吨,是1978年的2.5倍,年均增长3.3%。其中远洋渔业产量16.26万吨,海水养殖产量11.59万吨。年末有机动渔船8966艘,总吨位84.96万吨,其中远洋渔船206艘。种植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2007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24.95千公顷,比1978年下降60.4% ,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调减到10.25千公顷,仅为1978年的23.3%。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产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68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了2.5倍,蔬菜产量为19.27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6倍;水果总产量9.23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15.5倍。粮经种植面积比由1978年的70.0:30.0调整至2007

年的41.1:58.9。

三、外向经济快速发展,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实施外贸出口多元化战略,自营出口主体不断培育壮大,出口产品结构不断改善,新兴市场不断开拓,外贸出口方式不断创新,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979-1987年,全市外贸收购总值年均增长14.8%。从1988年起,舟山口岸对外贸易正式起步,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5307万美元增加到2007年40.76亿美元,年均增长25.7%,其中出口从2318万美元增加到23.86亿美元,年均增长27.6%;进口从2989万美元增加到16.90亿美元,年均增长23.7%。尤其是入世以来,我市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加快。2001-2007年,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年均增长43.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34.5%。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国际市场加速拓展。三十年来,工业出口商品种类由最初的5大类34个品种发展到21个工业行业大类,46个工业行业小类,621种类,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结构比由1978年的91.9:8.1调整为2007年的47.3:52.7。加工贸易也超过一般贸易,2007年加工贸易占全市出口额比重为41.1%,超过一般贸易比重4.8个百分点。出口国家和地区从1990年的7个发展到已与世界上156个国家(地区)进行贸易往来。

引进外资成为舟山经济发展的重要外力。30年来,全市累计引进外商投资项目440个,合同利用外资9.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美元。2003-2007的短短5年中,合同利用外资4.9亿美元,占累计合同利用外资的52%;实际利用外资1.96亿美元,占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的56%。对外劳务合作、境外投资、境外资源开发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对外开放度进一步扩大。2007年,舟山口岸进出口货运总值141.27亿美元,为1990年的650.7倍,年均增长46.4%。口岸对外开放陆海域面积达到1130平方公里,是1988年的4.5倍。

四、消费市场繁荣活跃,交易市场不断扩大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商贸流通领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为消费品市场的繁荣注入了“强心剂”。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7年达到132.37亿元,是1978年的68.9倍,年均增长15.7%。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113.51亿元,是1985年的24.2倍,年均增长15.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8.60亿元,为1985年的百倍之余,年均增长23.3%。从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销售分类看,吃、穿、用等各类商品普遍保持较快增长。

现代市场体系的加速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商品交易市场的发展,成交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末,全市商品交易市场118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12个,生产资料市场7个;实现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124.25亿元,是1985年的203.7倍,年均增长27.3%。生产资料市场快速发展,船舶交易市场成交额占七成之多。2007年全市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50.06亿元,为2000年的11.9倍,年均增长42.5%。其中船舶、船用品交易市场成交额达37.85亿元,占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的比重为75.6%。

五、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固定资产投资成效显著,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奠定了舟山实现转型、跨越、崛起的基石。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79.64亿元,是1978年的302倍,年均增长21.8%。投资结构不断优化。2007年第一、二、三产业完成投资额分别为1.84亿元、93.18亿元和184.62亿元,三次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为0.7:33.3:66.0。房地产开发规模扩大。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39.15亿元,为1990年的102.6倍,年均增长31.3%;占全社会投资比重由1990年的6.6%提高到14.0%。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尤其是近几年,大陆连岛工程、临城新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大陆引水工程、大陆电力联网工程等一批大手笔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相继开工或完工,不仅增添了现代化海岛城市风采,同时有力地缓解了全市交通、水、电等生产要素的瓶颈制约。2007年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2.5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40.3%。

立体交通四通八达。大陆连岛一期工程岑港、响礁门、桃夭门三座大桥已建成通车,二期工程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将于2009年建成通车,从此舟山进入半岛时代。积极实施海上大通道建设,1986年鸭白线汽车轮渡开通,目前实行昼夜24小时不间断地轮渡往返,成为舟山与大陆相连的主动脉。积极完善本岛及主要大岛公路建设,相继实施了329国道、73省道定西线改建及沈白线、临螺公路、本岛环岛公路等一大批高等级骨干公路建设工程。开通了岛际高速客运航线,目前拥有高速客轮50多艘,航线26条。兴建了一批跨海大桥,1999年舟山首座跨海大桥——朱家尖大桥建成通车,近几年,新城大城、鲁家峙大桥、岙山大桥等相继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海岛陆路交通。1997年,舟山普陀山机场正式通航,实现舟山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构建。

水、电设施配套完备。实施“舟山发展水为先”战略,启动水源“登陆工程”。2003年,年引水量可达2160万立方米的大陆引水一期工程成功告捷,目前大陆引水二期工程已经立项,海水淡化工程大力推进,保证了城乡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用水需要。电力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前,舟山电力装机容量仅有9450千瓦,35千伏输电线路18千米。到90年代初,舟山定海电厂经三期扩建后,发电能力达到6.55万千瓦,舟山电网初具规模。到“九五”末,全市已形成110千伏主网架,建成投运舟山发电厂12.5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一期工程,舟山与大陆实现110千伏联网。截止到2005年底,全市已形成110KV主网架,35KV环网运行,并向舟山本岛及附近40多个岛屿进行供电。2007年底,舟山发电能力已达到44万千瓦,宁波至舟山输电能力已有10万千瓦,舟山各岛屿间输电线路也在逐步升级和改造。当前,220KV大陆电力联网工程正在进行施工,30万发电机组也即将开工建设。

六、金融保险功能增强,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金融总量不断扩张,运行质量不断提高,金融环境不断优化,经济与金

融发展更为协调。2007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561.71亿元,为1980年的269.4倍,年均增长23.0%,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220.58亿元,年均增长24.0%。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484.35亿元,为1980年的234.1倍,年均增长22.4%。保险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猛。2007年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73亿元,为1985年的410.1倍,年均增长31.5%。其中,财产保险费收入4.93亿元,年均增长26.6%;人身保险费收入6.80亿元,增长50.1%。至2007年末,全市已拥有各类金融机构23家,其中证券业机构1家,银行业机构9家,保险业机构13家。

通过合理配置通信资源,鼓励竞争,促进了现代通信业的发展,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邮电业务总量自2006突破10亿元,2007年达到12.87亿元,为1978年的305.7倍,年均增长21.8%。年末固定电话普及率60.54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04.2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13.42万户,分别比2000年末增加37.49部/百人、86.43万户和11.91万户,年均增长分别达14.8%、28.7%和36.7%。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稳步推进

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明显改观。一是基础教育水平较快提高。两县两区均通过了省“教育强县”考核,落实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十五年教育。经过30年的发展、调整和改革,2007年,全市有小学68所,在校学生4.87万人;初中和高中分别38 所和16所,在校学生分别为2.64万人和1.69万人;幼儿园132所,在园幼儿2.17万人;全市10045名外来务工子女在各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入学率99.13%。三十年来,舟山基础教育从幼儿园入园率25.5%,读满小学85.9%,初中入学率85.78%,高中入学率22.52%的低水平状态发展到2007年幼儿园入园率96.1%,读满小学100%,初中入学率99.24%,高中入学率97.38%。全市高中毕业生升入高等学校也从1978年恢复高考时300余人到2007年的6243人,增长近20倍。教师素质有较大提升,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上升,2007年分别达到99.87%、99.58%和97.23%。二是职成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壮大。经过合并重组,2007年全市有职业中学5所,在校学生11083人,技工学校4所,在校生1415人。2007年,我市全日制普通高校由1978年的2所增加到3所,在校学生由1978年的745人增加到20809人,教职工由224人增加到1574人。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一是科技投入不断加大。2006年我市两区两县已通过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的考核验收,定海区荣获省科技强区称号。2007年,全市科技经费投入总额由2003年的2.29亿元增加到6.71亿元,年均增长32.3%,科技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由2003年的1.33%提高到1.73%,其中R&D经费支出3.45亿元,占GDP的比例从2005年的0.76%提高到0.89%。二是专利、品牌数量扩大。1985-2007年,全市共申请专利累计1686件,其中发明277件,专利授权量累计达到924件,其中发明31件。而2007年,我市专利部门受理的国内专利申请量就有318 件,其中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为75件,发明专利占比为23.6%,专利授权量191件,其中授予发明专利6件。2007年末全市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其中水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43个,其中水产品名牌28个。三是技术市场稳步发展。八十年代技术贸易金额每年在30万元

左右,1995年上升到350万元,2007年全市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56项,成交金额达到1103万元。四是科技项目攻关成果显著。全市围绕海水养殖、海产品精深加工、船舶修造、海水淡化、海洋工程及节能减排等海洋经济重点产业的共性和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了一批创新性强、前瞻性好、经济社会效益较高的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978-2007年全市累计争取了国家级科技项目113项、省级科技项目1271项,安排市级科技项目2289项;累计争取国家科技经费近1亿元、省级科技经费近1.2亿元,安排市级科技经费5000多万元。2007年,全市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49项,其中国家级15项,省级139项。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30年来,舟山市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成绩显著。主要健康指标在全省乃至全国领先,卫生技术力量和设施设备得到不断改善。2007年,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由1978年的212家增加到407家,其中医院增加到20家。全市共有卫生工作人员639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396人。全市医疗开放床位3698张,每千人口床位数由1978年的1.77张上升到3.82张,比省平均数高0.48张;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78年的2.6人上升到5.58人。全市传染病总发病率由1978年的1802.53/10万下降到2007年的330.7/10万,明显低于全省657.39/10万的总发病率。全市人均期望寿命由改革开放初期的68岁左右上升到2007年的76.59岁,比全省人均期望寿命高0.22岁。

文化、体育事业日益繁荣。30年来,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海洋特色的精品脱颖而出,全市共有1400余件作品获省级、国家级奖项。2007年,全市拥有艺术表演团体3个,电影放映单位18个,座位0.99万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共48个,公共图书馆4个,总藏书量由1978年的8.72万册增加到56.73万册。广播人口覆盖率、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由1990年的98%和90%提高到98.4%和98.3%。

群众体育如火如荼开展。2007年末,全市共有体育馆11个,全年举办参加全民健身活动158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人数扩大到56.73万人。竞技体育取得发展。从1978年到2007年,全市共举行了7届全市综合性运动会,参赛人数从488名运动员增加到3000名。

八、劳动就业成效显著,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渠道,通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使就业总量持续稳步增长。从业人员由1978年的45.69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0.05万人,增加了14.36万人,增长率为31.4%,年均增加4952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就业岗位快速增加,带动了乡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城镇从业人员数量持续增长,乡村从业人员数量稳步下降。全市城镇就业人员数量从1978年的9.53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5.41万人,年均增加5476人;乡村就业人员数量从1978年的36.16万人减少到2007年的34.64万人,年均减少524人。在就业总量持续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得到了优化。2007年,全市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1.69万人,比1989年减少17.01万人,年均减少9450人;第二产业25.15万人,比1989年增加了10.87万人,年均增加6039人;第三产业23.21万人,比1989年增加了10.75

万人,年均增加5972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1989年的51.8 :25.8 :22.4转变为2007年的19.5 : 41.9: 38.7。

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城镇、农村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形成,覆盖面持续扩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稳步发展,到2007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到22.84万人,与1988年的5.9万人相比,增加16.94万人,增长3.9倍。渔农民基本养老保障政策逐步完善,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9.0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基本养老保障范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即征即保,并有3.58万人开始享受基本生活保障。2005年,全市实施了60岁以上渔农村老人“以奖代保”制度,保障金标准为每人每月30元,并逐年提高。至2007年底,全市已有10万老年渔农民享受每月42元保障金。城镇医疗保险和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至2007年底,全市参加医疗保险人数达到22.75万人,与1996年医疗保险全面启动时的12.04万人相比,增加10.71万人,增长1.9倍。全市参加新型渔农村合作医疗人数达51.63万人,参合率为89.1%,全市平均筹资水平达到90.25元。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逐步健全。到2007年底,全市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2.40万人,共收缴失业保险基金599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5.14万人,比上年新增5.09万人;生育保险的参保人数为10.56万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加大。1997年舟山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10年来,共有8.8万人次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累计支出低保金达8735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则根据历年最低职工工资及物价上涨情况逐年调整,城镇低保标准从1997年的150元/人·月提高到250元/人·月,农村低保标准从80元 /人·月提高到150元/人·月。渔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5.4%和95.8%。

九、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渔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856元和9725元,比1978年增长64倍和80倍多,年均增长15.5%和16.3%。2007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220.58亿元,而1978年只有3151万元,30年间增长了近700倍;人均储蓄余额也从36元增加到22813元。

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978元,渔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388元,分别是1985年的18.4倍和13.1倍,年均增长14.1%和12.4%。衡量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85年的53.8%和45.5%下降到2007年35.8%和38.8%。城乡居民拥有电冰箱、彩电、手机、空调、家用电脑等耐用消费品数量不断增加,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明显。

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1985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只有8平方米,到2007年末人均居住面积已达29.81平方米。渔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82年的18平方米增至1998年的36平方米,再到2007年末的46.3平方米。此外在住房装潢上,城乡居民以往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几乎不对住房做装潢,进入90年代,尤其在跨入新世纪后,居民对住房美化非常重视,努力营

造一个舒适的家。2007年末,城镇居民有 98.5%的家庭独用自来水,93.0%的家庭有独立的厕所浴室,比1990年分别提高4.5和52.0个百分点;65.7%的家庭使用空调设备;56.7%的家庭使用管道煤气;40.3%的家庭计算机接入了互联网;有线电视普及率达100%。渔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卫生设施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住房有卫生设备的渔农民家庭占到70%以上。

十、城市功能布局进一步调整,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城市功能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大岛建、小岛迁,舟山本岛“南生活、北生产”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新城建设有序推进,定海、普陀城区功能日益完善,岱山、嵊泗两县城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至2007年底,全市共新建、改建城区主次干道100多条,市区道路总长由1990年的95千米增加到了308.7千米,人均道路面积由1990年的6.6平方米增加到了8.95平方米;市区铺设燃气管道达466.9公里,燃气普及率由1990年的40%提高到99%以上;人均生活用水量达到141.6升/日,供水普及率稳定在100%;建成区面积达到58.13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1.46%。

2007年生态市建设工作考核为全省第三。省社科联发布的《浙江民生报告》中,我市市区空气综合清洁指数排名全省第一。嵊泗县创建省级生态县通过了省验收,普陀山获全球生态旅游示范景区称号。全市已有3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9个省级生态乡镇。已通过验收的小康建设示范村、环境整治村,累计达156个。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下降5.07%,二氧化硫(SO2)排放量下降3.7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35%,绿地率33.7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43平方米。重点生态公益林建成面积累计达到18.5万亩。海岛人居环境更加优美,舟山正在向海上花园城市迈进。

十一、展 望

从数字看30年的点点滴滴,是30年改革开放舟山取得巨大成就的汇聚,也是各行各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正是改革开放,特别是舟山建市以来、舟山对外开放以来、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舟山经济社会发展蒸蒸日上,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是抢抓历史发展机遇,开发海洋,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大环境下,把握住了海洋经济的发展脉搏;是坚持以快争胜理念,积极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审时度势,主动融入我省、长三角、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的,才实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步跨越。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当前我市人均GDP已跨越5000美元,舟山经济发展阶段已迈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可以说已进入一个高速稳定发展的黄金区间。以港兴市、工业强市、服务富市,在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上下功夫,做好海洋经济“转型、发展、培育”三篇文章,以港航建设为突破口,实施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向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力争海洋经济发展在全省、全国前列。这幅发展宏伟蓝图愈加清晰,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舟山这颗璀璨的东海明珠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大放异彩,以海洋经济发展为主线更加流畅。再用10年、

20年时间努力建设,再来一个30年稳定快速增长的发展时期,舟山在浙江省、全国快速崛起,在世界大港中会有令人瞩目的一席之地。这座美丽的海上城市也会因为海洋、港口而兴旺,而发展,成为新的“东方之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6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