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战争史
更新时间:2024-07-06 00: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世界战争史》第一讲—— 古代西亚北非争霸战
两河流域的古代王朝和帝国
1. 早王朝时代(前2900-前2371) 2. 王国时代(前2371-前2000)
(1)阿卡德王国; (2)乌尔第三王朝 (3)古亚述王国; (4)古巴比伦王朝 (5)加喜特王朝; (6)米坦尼王国 3. 帝国时代(前2000-前539)
(1)中亚述帝国; (2)新亚述帝国 (3)新巴比伦王国 古代埃及王朝序列
1.前王朝时期(金石并用时代,约前4500—前3100) 2.早王朝时期(1—2王朝,约前3100—前2680) 3.古王国时期(3—6王朝,约前2686—前2181) 4.第一中间期(7—10王朝,约前2181—前2040) 5.中王国时期(11—12王朝,约前2040—前1786) 6.第二中间期(13—17王朝,约前1786—前1567) 7.新王国时期(18—20王朝,约前1567—前1085) 8.后王朝时期(21—31王朝,约前1085—前332)
(8)第三中间期(21—25王朝,前1070年—前664) (9)古埃及后期(26—31王朝,约前?—前332) ——曼涅托:《埃及史》(Aegyptiaca),前 3世纪 古代小亚细亚国家分布 1. 赫梯(中部)
古王国:前19世纪中—前1500年 中王国:前1500—前1400年 新王国:前1400—1200年 2. 希腊城邦(西部沿海): 特洛伊、米利都?? 3. 乌拉尔图(东部)
前1千纪初建国,9世纪统一,8世纪成为西亚强国,7、6世纪之交被西徐亚人和米底人所灭。
伊朗境内最早的国家
1. 埃兰王国:伊朗高原西南部 古埃兰:前2700—前1600年 中埃兰:约前1400—前1100年 新埃兰:约前800—639年 2. 米底王国:伊朗高原西北部 前836—前553年
古代西亚北非国际格局的演变 一流大国(5个):埃及、米坦尼、赫梯、亚述(中、新)、新巴比伦 二流大国:乌拉尔图(前9世纪—前6世纪初)、新埃兰(前800—前639)、以色列(前975—前722)、犹大(前975—前586)、米底
三流国家:卡迭石、美吉多、推罗、西顿、马里?? 最早的代理人战争:美吉多战役
大约公元前1479年5月,一说公元前1482年。 记载来源:军事书吏官塔加尼(Tjaneni);阿蒙神庙墙上的壁画。 卡迭石国王多菲斯,300多个王公,约三万盟军。
埃军从边境要塞萨鲁出发,第9天抵达加沙(15英里/天),第11天到达美吉多附近的叶赫木城(8英里/天)。
穿越卡梅尔山脉:阿鲁纳甬道。 围城7个月。征服300多个王国。
埃及称霸西亚地区,建立了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埃及赫梯争霸——卡迭石战役 时间:公元前1298年。
最早的间谍战:成也情报,败也情报。
最早的战车会战:埃及及其盟军4个军团,2万余人, 2000辆战车;赫梯及其盟军2万人,2500—3500辆双马战车。
媾和原因:领导人更迭,中亚述崛起,海上民族。 最早的条约:前1269年“银板和约”:停战、同盟、引渡。 最早的和亲政策:哈图西利斯前1275年继位。 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
时间:约前1260—前1250年。
参战方:希腊本土各城邦,以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为首,斯巴达国王墨涅拉奥斯;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希腊城邦特洛伊。
起因:争夺最美女人海伦(宙斯私生女)。 过程:十年围城与反围城作战。 转机:特洛伊木马。
结局:特洛伊被毁,海伦被掳回。 前13世纪末—10世纪中东形势
前14—13世纪阿拉米人迁徙,摧毁了中亚述帝国,但只建立了一些小国。从两河流域到叙利亚没有强国,出现了权力真空。 从前13世纪末开始,“海上民族”削弱了赫梯帝国和埃及新王国。从埃及到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不再有强国。
伊朗正值中埃兰末期,并很快进入了300年的空档期,米底和波斯尚未崛起。 新亚述历代国王
亚述丹二世((前934-912)、阿达德尼拉里二世(前911 - 891)、图库尔蒂-尼努尔塔二世(前891 - 883)
亚述那西拔二世(约前884~前859)
萨尔马纳塞尔三世(约前858~前824) :从叙利亚掠夺铁。
沙马什阿达德五世(前823 - 811) 、阿达德尼拉里三世(前810 - 783)、 萨尔马纳塞尔四世(约前783—773)、亚述丹三世 (前772 - 755)、亚述尼拉里五世(前754 - 745)
提格拉特—帕拉萨三世(前745-727) 萨尔马纳塞尔五世 (前727 - 前722 ) 萨尔贡二世(前721~705)
辛那赫里布(约前704~前681)
伊萨哈顿(约前680~前669) 亚述巴尼拔(公元前668—627)
亚述-埃提尔-伊兰尼(前627年 - 623)、辛·沙里施昆(前623年 - 612年)、亚述路巴里特二世(约前612年 - 605) 亚述那西拔二世在周边的扩张
亚述帝国的奠基者,约前884-859在位。
征服叙利亚境内阿拉美亚诸部,恢复了亚述在那伊里诸部中的势力。 对幼发拉底河以西诸部也取得了一连串胜利,占领了卡尔赫美什地区。 征服了叙利亚北部诸小公国,打开了通往地中海的商路。
萨尔马·纳塞尔三世征服整个西亚
约前858—前824年:当政35年,出征32次。 掌握了开采和冶铁技术,亚述军队所向披靡。 在西方,先征服周边比特阿迪尼和阿拉美亚部落。 同大马士革为首的反亚述联军5次会战。
前841年率12万大军征讨,联军土崩瓦解,西亚各地臣服。 埃及献业两只骆驼、一只河马及其它珍奇动物。 在南方,彻底征服了全部巴比伦尼亚。
在北方,侵入乌拉尔图,但因自然环境恶劣未果。 前8世纪中叶,中东风云变幻
亚述国内动乱,人民起义,无暇他顾。
波斯人开始由北向南部的巴卡第阿里山区迁移,米底将势力范围扩及到整个伊朗高原。 乌拉尔图自凡湖扩展到伊拉克北部山区,四周的弱小诸部成为其藩属群。 乌拉尔图拆散了阿拉美亚部落阿尔帕德与亚述新缔结的联盟,并将乌拉尔图的势力扩展到阿拉美亚诸部。
叙利亚各地纷纷独立。
提格拉特—帕拉萨三世的改革
军事将领提格拉—帕拉萨(前745-前727)夺得王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庞大的官僚制度和情报网,加强对地方的税收和控制 。
军事上,改组军队,实行募兵制,建立常备军,组建多兵种,制作精良的军事器械并由国家提供。
对外关系上,改变对被征服地区斩尽杀绝的政策,将被征服者迁徙到其他地区并交亚述奴隶主所有,以这种方式保存和利用人力。 提格拉特—帕拉萨三世的扩张
首先出兵巴比伦。前745年平定巴比伦内乱,驱逐阿拉美亚驻军,建立了亲亚述政权。 随后进军东北,征服了米底各部。
前743年进攻叙利亚北部。叙各部联军在阿尔帕德坚守。亚述围困三年攻下,设为行省。 期间,乌拉尔图国王萨尔杜尔三世火速驰援,被亚述军队伏击全歼,国王只身脱逃。
前739年,以大马士革、以色列为首的小亚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阿拉伯等地19国组成反亚述联盟。亚述大获全胜,西亚各国纷纷降服。
挥师东向,将扎格罗斯山区大部分纳入亚述版图。接着横扫伊朗高原,直至德黑兰西南部。 前735年,大举进攻乌拉尔图,包围其首都吐什普 ,但因设防坚固,久攻不下。
西顿和推罗爆发了反亚述起义;在阿斯卡龙和加沙两部的号召下,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的所有部落结成了反亚述同盟。
亚述中止了与乌拉尔图的战争,回师攻占阿斯卡龙和加沙。阿斯卡龙国王战死,加沙国王逃往埃及,各部被迫向亚述称臣纳贡。
前732年攻陷大马士革,置为行省。臣服于亚述的巴比伦国王那布纳西尔去世后,一个阿拉美亚酋长乌金泽尔前731年自称巴比伦国王。亚述出兵将其逐回波斯湾南岸的老巢。
到前729年,迦勒底人的比特阿木卡尼部落、乌金泽尔王国、阿拉美亚人的比特雅金部落以及迦勒底地区的海国,都臣服于亚述。
前728年,提格拉特—帕拉萨自任巴比伦国王,兼并了巴比伦地区。次年去世。 其子萨尔马纳塞尔五世(约前726~前722)时期,派兵围攻撒马利亚达3年之久。
政变上台的萨尔贡二世前721~前705)
萨尔贡二世继位时,中东发生了两件影响大事:埃及国力有所复兴并重新插手巴勒斯坦;新埃兰王国崛起并染指巴比伦尼亚。两国联合乌拉尔图对抗亚述,煽动并支持亚述诸属国的叛乱。
首次出兵巴比伦:萨尔贡二世即位时,阿拉美亚酋长梅罗达克·巴拉丹自立为巴比伦国王,埃兰人直接侵入美索不达米亚以支持巴比伦。 前720年,萨尔贡二世出兵征讨二者联军未果。 埃及的复兴
拉美西斯二世死后,埃及逐步走向衰落,经历了跨越五个朝代(21—25)的第三中间期(前1085—前656)。
前8世纪,努比亚库施国王卡什塔征服上埃及首府底比斯,其子庇安喜继而占领孟斐斯,成为库施和上埃及的国王,定都孟斐斯。
约前730年,庇安喜之弟沙巴卡(前721—前707)统一埃及,建立第25王朝,又称“努比亚王朝”。
埃及势力再次进入西亚,支持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反抗亚述,拉开了亚述与埃及争霸战争的序幕。 萨尔贡二世的扩张
萨尔贡放弃了收复巴比伦的计划,迅速灭亡了以色列国,将其90%左右的居民迁往亚述和米底,然后击败联军并全歼埃及军队,埃及像其他小邦一样纳贡称臣。
前714年,亚述大军翻越库尔德斯坦的崇山峻岭,神兵天降乌拉尔图,攻占首都穆萨里尔,掳走乌拉尔图民族的神像,国王绝望自杀。
征服凯曼什哈和哈马丹地区,迫使米底纳贡称臣。
前710年再次出兵巴比伦,两年后攻陷巴比伦,兼并巴比伦领土,自任“巴比伦总督、苏美尔和阿卡德王”。
辛那赫里布(约前704—681)
前703年率军直扑巴比伦,歼灭埃兰主力及迦勒底、阿拉美亚和阿拉伯等国联军,劫掠了巴比伦城,立儿子亚述那丁苏米为巴比伦王。
前701年挥师西向,镇压埃及支持下的叛乱,取得决定性胜利。随即入侵埃及,到现苏伊士运河东30里,因发生瘟疫而回师。
辛那赫里布在西方作战时,巴比伦又发动叛乱。为了消灭迦勒底抵抗力量,辛那赫里布远征埃兰,满载迦勒底避难者和埃兰战俘而归。 辛赫那里布
埃兰攻入巴比伦,俘获亚述那丁苏米,立随从纳加尔乌什兹为王。
辛那赫里布夺回巴比伦,俘获纳加尔乌什兹,随即进犯埃兰。
前692年,巴比伦拥立穆什兹波马尔都克为王。辛那赫里布次年南征。埃兰人组成反亚述联军,会战于底格里斯河畔的哈路里城,均损失惨重。
亚述撤回本土,埃兰占领了巴比伦部分土地,穆什兹波马尔都克占巴比伦其它领土。
前689年埃兰王死,亚述攻陷并毁灭巴比伦城,俘获穆什兹波马尔都克,将巴比伦人放逐他处。
伊萨哈顿:统一西亚,进军埃及(约前680—前669年)
召回遭流放的居民,重建了巴比伦城,驱逐阿拉美亚人。在他任内,巴比伦未再发生严重叛乱。
镇压腓尼基,处死西顿王,将其居民流放到亚述,领土划归推罗。 遣送公主与西徐亚人酋长联姻,和希缅因人订立和约,与乌拉尔图王鲁萨斯二世也建立睦邻关系。
打夸米底、控制埃兰:几次派骑兵部队横扫伊朗高原,打击正在崛起的米底。将米底一分为二,选傀儡王分而治之。埃兰王胡姆巴哈尔达什死后,使一个亲亚述的埃兰王子继位为埃兰国王。 伊萨哈顿
与阿拉美亚诸部订立和约,在埃兰和两河流域间建立缓冲区。
前673年,推罗在埃及支持下叛乱。亚述军久攻不克,调头侵入埃及。迅速攻占孟斐斯,法老塔哈卡逃往南方。
把埃及分为20个小公国,任命傀儡统治,亚述卫戍部队监护。 前669年,塔哈卡反攻,收复孟斐斯,并屠杀了亚述卫戍部队。 伊萨哈顿再次远征埃及,但途中病逝。 亚述巴尼拔:扩张的颠峰(前668—631)
前672年,伊萨哈顿立下政治遗嘱:长子亚述巴尼拔为亚述国王;另一子萨马什苏姆乌金为巴比伦国王。
实际上,帝国的内政、外交、军事大权皆操在亚述巴尼拔手中,沙马什苏姆乌金只是一个摆设。
正因如此,巴比伦尼亚与帝国本部的关系逐步恶化,沙马什苏姆乌金带头反叛亚述的统治。 亚述又一次失去巴比伦这个稳定的后方。 第一次远征埃及
继位后立即远征埃及。在叙利亚集中了22个地中海沿岸和内地诸部的辅助部队,编入亚述大军。
前667年,在埃及境内的卡尔巴尼特与埃及军队会战。埃军再次溃败,亚述兵不血刃占领孟斐斯。
法老塔哈卡乘船逃往底比斯。亚述巴尼拔派一支腓尼基小舰队逆尼罗河而上,一直追击到底比斯。
塔哈卡又放弃底比斯而逃。
亚述军队大肆掠抢,并毁灭了这座城市。 恩威并用,严惩谋反者
亚述巴尼拔效法其父政策,重新任命了一批小王公,留下驻军,然后率主力返回亚述。 亚述主力刚撤离,塔哈卡即从纳巴塔返回,与舍易斯国(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国王尼科、普吕西乌姆国国王萨汝鲁纳里以及皮萨姆帕德国王帕克鲁鲁合谋反叛亚述,但很快被亚述奸细发现。
亚述巴尼拔将尼科和萨汝鲁纳里押解到尼尼微。萨汝鲁纳里被处剥皮极刑,尼科则被委任为
埃及总督。塔哈卡再次逃往南方。 第二次远征埃及
前664年,塔哈卡的女婿坦塔马尼继承努比亚王位(前664—前656) 。
这位年青气盛的国王向北进军,一举攻占了孟斐斯,并杀死亚述任命的总督尼科。尼科之子普萨姆提克避难亚述。
亚述巴尼拔又亲率大军讨伐,很快攻占孟斐斯。接着在中埃及击退坦塔马尼,继而洗劫了底比斯。
坦塔马尼逃回努比亚,在那里继续经营库施王国,埃及第25王朝终结。 前664年,任命普萨姆提克为埃及总督。
约前663年,普萨姆提克一世(前664—前610)乘亚述与埃兰决战之机宣布独立,建立了第26王朝,又称“舍易斯王朝”。
普萨姆提克利用希腊雇佣军(爱奥尼亚和加里亚),并得到吕底亚国王的声援,将亚述驻军驱逐出境,并跟踪追击至巴勒斯坦的阿萨多德。 在第20王朝灭亡后又统一了埃及。执行奖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使埃及又出现了繁荣景象。 制服腓尼基
受坦塔马尼前665年在埃及取得的短暂胜利的鼓舞,推罗和阿尔瓦德这两个岛国开始拒绝服从亚述王的号令。
亚述采取阻断其与大陆联系的围困战法,使它们陷入了饥馑的境地,两国最后被迫投降。 对坦塔马尼和腓尼基的胜利征讨,震慑了莫奈人、希缅因人、西徐亚人、乌拉尔图人和埃兰人,他们一时均不敢轻举妄动。 三次平定和灭亡埃兰 埃及能轻易地获得独立,是因为亚述军队正与最后一个、也是最顽强的敌人埃兰进行殊死搏斗。
当时的埃兰国王提比特胡班是篡位者。亚述拒绝引渡避难尼尼微的埃兰前太子,埃兰向亚述宣战。 前655年,埃兰军队从杜尔依鲁沿底格里斯河谷直扑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很快由防御转入反攻,战线转到埃兰境内。
亚述巴尼拔在乌拉河畔打败埃兰军队,打死埃兰国王,挥军占领埃兰首都苏萨。将埃兰王的头颅带回尼尼微,悬挂在王宫花园的一棵树上。
前646年,亚述第二次攻入苏萨城,扶植在亚述避难的埃兰王子为国王。但埃兰仍不屈服。 亚述大军第三次攻入苏萨,将全城掠夺一空,掠走了19个埃兰神像,平定了埃兰全境。 埃兰12个地区、14座王城和无数村镇被全面摧毁,国土被一分为二,任命前埃兰王族的两个成员分别统治。
前640年,埃兰最后二个国王被俘。埃兰国家消亡。 亚述与埃兰交战数百年,两败俱伤。 再次兼并巴比伦
埃兰战争尚未结束,亚述巴尼拔的弟弟萨马什苏姆乌金率领巴比伦反叛。
前651年,他关闭西帕尔、巴比伦和巴尔西帕通往亚述的门户,并筹划了一个广泛的反亚述联合阵线,包括腓尼基、腓利斯丁、犹大、叙利亚沙漠中的阿拉伯部落,伊拉克南部的迦勒底部落。
亚述巴尼拔迅速向巴比伦发动凌厉攻势。前648年,沙马什苏姆乌金绝望自杀。
亚述巴尼拔自己兼任巴比伦王。随后一一讨伐了其它反叛者,亚述帝国达到最大版图。 颠峰与衰亡
从提格拉特—帕拉萨到亚述巴尼拔,亚述6位君主东侵西讨,在军事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利用没有强敌的大好时机,实行野蛮的征服政策,在大约105年的时间里,先后灭亡了西亚的所有主要王国。
统一了西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严重挫败了北部强邻乌拉尔图,还短暂占领了埃及。 东临伊朗高原,西抵地中海滨,北达高加索,南接尼罗河,这是世界古代史上空前的大帝国。 亚述人的军事成就: 第一个真正的军事帝国
完善的编制体制。政权服从于军事;募兵制和常备军:正规军(亚述人)、募兵(行政长官招募和统帅)、辅助部队(属国提供)、御林军(保卫首都和镇压叛乱)、直属国王的警卫部队;战斗编队(各兵种协同作战)。 精良的军事装备。武装装备由国家提供;战斗人员拥有铠甲、盾牌和头盔;常用武器是弓箭、短剑和长枪 ;发明攻城锤等各种攻城器。
新的兵种和战法。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兵、工兵、弓箭手。善于修筑有塔楼和墙垣的堡垒型兵营。
高超的指挥艺术。正面和侧面攻击;夜袭、歼灭战、绝粮断水、切断后援、控制交通和补给线;神速进攻和闪电式打击,使敌来不及集结;歼灭有生力量,穷追猛打。 亚述迅速衰亡之谜
自身没有创造有先进的文明,也没有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明成果。 帝国靠军事征服建立和维系,并未在经济和文化上整合在一起。
民族矛盾被军事力量压制住,军事力量一旦衰微,各种矛盾便集中暴发。
正宗亚述人被战争消耗殆尽。靠征募属国兵员补充,亚述主力部队战斗力下降。辛那赫里布时代出现,亚述巴尼拔时积重难返。 草原游牧部落更机动的骑兵,亚述人的马匹主要从米底进口,米底人的倒戈加速了亚述的厄运。
新巴比伦王国的崛起(前626—前538) 亚述巴尼拔死后亚述陷入内乱,迦勒底贵族那波帕拉沙尔前627年夺取巴比伦,次年自立为王。
新巴比伦与北方的米底结盟,两国联军于前614年攻陷亚述古都亚述,前612年攻占新都尼尼微。
新巴比伦和米底瓜分亚述领土,前者得到亚述西部半壁江山: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和腓尼基。
但亚述西部领土在埃及占领下。 歼灭埃及远征军
普萨姆提克一世执政末期,埃及转而支持宿敌亚述,联手对抗新巴比伦。
前607年,其子尼科二世(前610—前595)出兵美索不达米亚,企图挽救行将灭亡的亚述帝国。
前607—前605年,新巴比伦和埃及在幼发拉底河上游冲突不断,新巴比伦军队处于下风。 前605年春,两军在卡尔赫美什决战。埃军溃逃。
尼布甲尼撒穷迫不舍,在哈马什全歼了埃及军队,占领了原亚述的西部领土。 尼布甲尼撒登上王位
公元前605年8月,那波帕拉沙尔去世时,尼布甲尼撒正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作战。 得到父王去世消息后,他立即带着卫队,马不停蹄,穿越沙漠,在第23天回到巴比伦。 回到巴比伦后发现一切正常,大臣都在焦急地等待他回来继承王位。 当天就登上了王位。
征服叙利亚、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时,叙利亚立即归顺,但腓尼基和巴勒斯坦地区态度不明。
埃及不甘心退出西亚,拉拢推罗、西顿等腓尼基地区结盟。
尼布甲尼撒二世继续与米底结盟,并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为王后。
前604—前602年,对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发动一系列战争,大马士革、西顿、犹太国都被迫称臣纳贡。
前601年,向埃及边界推进,两军爆发激烈战斗,双方均损失惨重。被迫退回巴比伦。 洗劫犹大国
新巴比伦进攻埃及受挫后,在埃及法老的鼓动下,犹大国王约雅敬脱离新巴比伦。 前598年底,约雅敬死,其子约雅斤即位。尼布甲尼撒率军攻向耶路撒冷。 经过两个多月的围攻,在犹大内部亲巴比伦派的推动下,约雅斤带着所有的大臣一起出城投降。
尼布甲尼撒废黜约雅斤,封其叔玛塔尼雅为国王,为其改名齐德克雅,警告他不得反叛。 将约雅斤和大部分王室成员以及犹大王国的能工巧匠押往巴比伦作奴隶。临行前又洗劫了耶路撒冷的神庙。 埃及重回西亚
普萨姆提克二世(前595—前570)继续执行亲希腊政策,抗衡新巴比伦的扩张,还南征第26王朝残余势力。
前590年,在埃及鼓动下,腓尼基和巴勒斯坦一些国家又脱离巴比伦。
米底与巴比伦的联盟也出现裂痕。但由于米底另有强敌,两国矛盾未曾激化。 在亲埃及派怂恿下,齐德克雅宣布独立。
前588年,埃及进攻巴勒斯坦地区,占领了西顿,犹大国、推罗、外约旦等纷纷倒向埃及。
“巴比伦之囚”
尼布甲尼撒对一反再反的犹大国王无比痛恨。前587年第二次围攻耶路撒冷。历时18个月,前586年攻陷。
下令当着齐德克雅的面杀死他的几个儿子,然后剜去他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示众。
下令把耶路撒冷夷为平地,焚毁神庙、王宫和许多民宅,把活着的居民几乎全部掳到巴比伦作奴隶。
《圣经》把尼布甲尼撒二世描绘成“罪恶的工具”。 再次征服腓尼基和巴勒斯坦
灭亡犹大国后,挥师进入腓尼基,围攻重要的海港和商业中心推罗。
推罗人拒不投降。围攻长达13年之久。一些巴比伦老兵头发都掉光了,军装由于长期不换,肩头都磨破了。 由于没有任何外援,推罗于公元前574年投降。推罗国王伊托巴尔三世承认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尊者,保持了推罗的自治地位。
其他附近的小王国都纷纷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称臣,巴勒斯坦地区最终划归新巴比伦王国版图。 远征埃及
普萨姆提克二世死后,其子阿普里斯(前590—前570)即位。
前570年,埃及军队哗变,阿普里斯命将领雅赫摩斯二世前往镇压。他加入起义队伍,被拥立为法老(前570—前526)。 阿普里斯被囚禁,逃跑时被击毙。
尼布甲尼撒趁机于前567年入侵埃及,一度攻陷埃及首都,且掠得大量财富,最后被击退。 波斯帝国迅速崛起。雅赫摩斯与希腊各城邦和吕底亚广泛结盟,以防备波斯的入侵。
扩张不废内政
尼布甲尼撒二世虽将大部分精力用于对外征战,但并未忽视国内建设。
他注意发展经济,在尼普尔附近修建了一个巨大的水池,使很多河渠流往这里,干旱时可调节水的分配。
他注重城市建设,在国内大兴土木,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多项奇迹。重新规划和改建了巴比伦城,使之成为西亚最壮观、最繁华的城市。修建了马都克神庙的塔寺,即“巴别通天塔”。 建造了人间仙境般的皇宫,最著名的是皇宫内的“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王国的衰亡
前56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新巴比伦王国很快就陷入政局动荡。
末代国王那波尼达时,国王及马尔杜克神庙之间的矛盾加剧。那波尼达离开首都,其子伯沙撒主政。
前539年居鲁士入侵时,祭司打开大门放波斯军队入城,伯沙撒被杀,那波尼达被俘,新巴比伦不战而亡。 新巴比伦王国之后
新巴比伦王国的领土比亚述帝国小得多,延续的时间也很短。 新巴比伦的灭亡结束了两河流域独立国家和文明的历史,开创了它作为近东其他大帝国组成部分和受其他文化同化的历史。 并入波斯帝国后,除亚历山大大帝曾经以巴比伦作为自己的首都外,巴比伦再没有过独立的国家或者作为某个国家的首都。 阿拔斯王朝(750—1258)。 伊拉克王国(1921.8)、共和国(1958.7) 埃及的灭亡
雅赫摩斯二世死后,末代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前526—前525)即位。
半年后,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率军入侵埃及。 普萨美提克三世被俘,后以谋反罪处死。 至此,整个西亚和北非统一成波斯帝国。 波斯人的统治比埃及、亚述和巴比伦稳固得多。
第二讲——波斯帝国的崛起与希波战争
雅利安人的起源
“雅利安”的词源有两种说法:来自波斯语,意为“有信仰的人”;源于梵文,意为“高尚”。 16世纪,欧洲传教士、商人和探险者学习梵语,认识到梵语与波斯语以及拉丁语、希腊语和古英语等欧洲语言有广泛的相似性。
18世纪,英国东方学者威廉·琼斯爵士提出“印欧语假说”,推断这些语言衍生自同一原始母语。 后来,欧洲语言学界发现这种相似性表现在欧洲大多数语言中,遂用雅利安语概括这些语言(印欧语系),并把该语系各民族统称为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的迁徙浪潮
雅利安人在公元前约1500年以后的活动才有一些文献记载,他们的起源和早期迁徙只能根据语言上的关系进行推断。
从古印度语和古伊朗语的比较和研究中推知,远古时代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的游牧部落集团。
从公元前3000年代开始,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这些人开始持续向外迁徙,形成人类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世界性游牧部落迁徙浪潮。 雅利安人的迁徙路线
雅利安人的迁徙分成若干支,在不同时期从三个方向进行。
向南翻越高加索山脉,进入西亚的小亚细亚半岛,这就是赫梯人、卢维人、吕底亚人、帕莱克人。与当地土著人融合,创造安纳托利亚文明。 向东深入中亚地区,称“印度—伊朗雅利安人”。 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形成欧洲各个民族。 伊朗、米底、波斯和帕尔特
约前1500年,定居中亚的雅利安人继续迁徙。一部经阿富汗进入印度,成为印度的主体民族。
名为“伊朗”的部落经马赞德朗海两岸向西南方向迁徙,定居的地方因其部落名称得名“伊朗”。
伊朗人分三支:米底人到伊朗高原西北部,定居库尔德斯坦、哈马丹、克尔曼沙赫和阿塞拜疆。
波斯人到伊朗中部和南部靠近波斯湾的地方,这里因其部落名称得名“法尔斯”。 帕尔特人到伊朗东北部和今霍拉桑地区,这里因其部落名称得名“帕尔特”。 米底人与米底王国
伊朗人来到伊朗高原后,各部落均处于亚述帝国统治下。
前836年,米底人率先赢得独立,建立了米底王国,定都艾克巴坦那。 前7世纪,米底王国统一伊朗人各部落。
前614年,米底联合新巴比伦王国灭亚述帝国,将亚述本土并入伊朗,随后与吕底亚进行争夺。
米底王国版图东达阿姆河,南抵波斯湾,西到小亚细亚的哈里斯河。 波斯首领与米底王室联姻
波斯人到伊朗时共有10个部落,其中6个农耕部落,4个游牧部落。
前7世纪,帕萨尔加德地区的一个波斯部落首领哈霍马内什统一波斯人各部落。 哈霍马内什的孙子叫居鲁士一世,居鲁士一世之子叫冈比西斯一世(前590—559)。
冈比西斯一世被米底国王伊赫图维古(前585—550)纳为公主曼达娜的驸马,两人生子居鲁士二世(前559—530)。 哈霍马内什王朝的建立
据《历史》记载,伊赫图维古做一怪梦,宫廷祭司解梦:曼达娜所生儿子将夺其王位。 伊赫图维古下令杀死居鲁士,但奉命执行的宫廷总管手下留情,并私下把居鲁士养大成人。 前553年,居鲁士起兵反叛,于前550年攻占米底首都,建立了“哈霍马内希王朝”。 波斯帝国的早期扩张
居鲁士大帝时期(前550—530)
西:前546年灭亡吕底亚,征服小亚细亚半岛,进而征服了沿海的希腊各城邦。 南:前539年进攻新巴比伦,城内祭司和商人打开城门,新巴比伦灭亡。
东:向东征服中亚南部、阿富汗大部。前530年征讨中亚的马萨革泰人时战败被杀。 冈比西斯二世时期(前530—522)
首先征服中亚。前526年远征埃及,次年占领埃及全境,建立了第27王朝。 波斯人征服的成功
类似“大同世界”的治国理念。宽松的民族和宗教政策。未发生过宗教迫害事件。 赋予米底、巴比伦、吕底亚特权。 释放“巴比伦之囚”。 祭拜各地神庙。
被征服地区的负担较轻。
空前强大的波斯军队
海军有1207艘战舰,官兵57万人;陆军共237万人,包括步兵170万人,骑兵8万人,骆驼及战车兵2万人。
小亚细亚、色雷斯和马其顿的欧洲附属国还能提供30万陆海军。 以步兵为主,头戴软帽,身穿色彩鲜艳、做工考究的宽袖长袍和长裤。
骑兵主要是轻骑兵,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长刀,只有将领披甲。借鉴游牧民族的游击战术,一般是迂回到敌人侧后,主要依靠弓箭杀伤敌人,等敌军阵形散乱时,排成密集队形冲击敌人。
威力巨大的“波斯方阵”(Sparabara)
一般十行纵深,每一个纵列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单位“十人队”。最前列的队长上身披轻便的鳞片甲,装备一面长方形盾牌和一支约两米的长矛;身后的9名步兵一般不披盔甲,每人装备一副弓箭和一柄弯刀。
队长负责抵挡敌人步骑兵的冲击,后面的9名弓箭手进行密集的齐射。只有第二排能从队长身旁直射,后面的8人是对空放箭,射角由前到后逐渐抬高到45度,在阵前三百米以内形成箭雨覆盖区。
遮天敝日的波斯“箭雨”
波斯士兵大部分使用普通的直木弓,未大量装备中亚游牧民族的组合反曲弓。
波斯人的箭用一种三棱宽刃箭镞,青铜质地,带倒钩,震慑力和杀伤力都极为强大。
当敌人被箭雨大量杀伤、溃不成军时,波斯步兵开始冲锋。将弓收入箭囊,拔出弯刀,冲入敌阵近身格斗。
缺陷:穿透力不足,对重装步兵构不成足够威胁。 大流士的身世与高墨达政变
大流士的雄才伟略和文治武力没有任何争议,但其身世和即位经过却众说纷纭。 据《贝希斯敦铭文》的记载,他的父亲与居鲁士大帝的父亲是堂兄弟。
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二世为人残暴,因一小事杀死亲兄弟司美尔迪斯(巴尔迪亚)。 冈比西斯继位不久就远征埃及。祭司高墨达伪装成司美尔迪斯纂取王位。冈比西斯立即率军回国讨伐,但行至叙利亚时死亡。 大流士王位的合法性之争
大流士等7大臣识破高墨达的诡计,向人们揭穿真相,并发动政变杀死高墨达。 政变成功后,7大臣在谁当“王中之王”问题上僵持不下。
最后商定:第二天早晨乘马在郊外集合,谁的马先叫就当国王。大流士让马夫做手脚,他的马先叫,于是当上了王中之王。
其他6家族成了贵族中的贵族,国王要与其族长共商国是。垄断所有军政要职,可不经请示出入王宫,国王须从他们家选皇妃。 大流士(前522—486)改革
宣扬君权神授。受阿胡拉·马兹达庇护;波斯统治的合法性。
强化中央集权。完善的中央政府和司法体系;遏制6大贵族势力。不立6贵族之后为太子,擅闯王宫者灭族。
兴建新的首都。波斯波利斯。
建立行省制度。帝国分20个省:总督、财政官、监察官各司其职,直接对国王负责,一般由波斯人担任。
软硬兼施的地方政策,多元统一的文化政策。
完善军事体制。全国分为五大军区,军区长官负责数省军务;实行义务兵役制;军队分御林军、(波斯和米底人)常备军、(各民族)地方部队和最精锐的(波斯人)“万人不死军”;建
立各兵种,重视海军。
修建帝国御道。每25公里设驿站,重要隘口和渡口驻军,确保政令畅通和军队快速调动。 实行差别税赋,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建尼罗河与红海运河,发展海上航运。 波斯帝国的扩张成就
大流士前516年开始对外扩张,向东征服印度河流域;向西征服爱琴海上一些岛屿。 前513年越过赫勒斯滂海峡,占领马其顿和色雷斯,并讨伐黑海北岸的西徐亚人。 从居鲁士到大流士,波斯从弹丸之地一跃成为区域性王国,进而扩张成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世界性帝国,在28年时间内走完了其他国家用两三千年走过的道路。 波斯帝国的极盛时期
先后灭亡了数十个大小王朝,统一了从地中海到印度河流域的整个西亚,成为“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者”。
版图从喜马拉雅山脚下一直延伸到爱琴海和北非的沙漠,面积500万平方公里,居民约1000万。Pax Achaemenica, Pax Persia。
囊括了西亚、埃及、南亚三大文明中心,并且直捣第四个文明中心的心脏地带。
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建筑和交通等方面,都是西亚北非古代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 波斯极盛时的地缘环境
波斯人一跃成为西亚—地中海区域的中心。 一个以农耕为主的文明,西边是以海洋—贸易文明著称的希腊世界;北边和南边分别是草原和沙漠游牧部落。
北边是北高加索的西徐亚人、中亚北部的马萨革泰人;南边是沙漠地带的阿拉伯人。 通过软硬两手征服了两个游牧部落,稳定了南北边境,但在西方与希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希腊与波斯不可调和的矛盾
波斯征服黎凡特、小亚细亚、色雷斯和马其顿后,掌控了包括希腊城邦在内的东地中海,还对希腊本土形成两面包抄之势。 波斯利用腓尼基人建立强大海军,还具备了海上交往和贸易能力,对希腊海上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希腊生存空间趋于饱和,只有继续对外殖民才能摆脱困境。
波斯要西进,吞并了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希腊要东扩,以希腊城邦为跳板向亚洲发展。 斯巴达和雅典:两个最大城邦
前5世纪初,希腊本土出现了两个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和雅典。
斯巴达是陆上强国,拥有训练有素的重装步兵,领导着以它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 雅典是海上国家,手工业、商业、造船业和海上贸易发达。 雅典不仅与小亚细亚沿岸和色雷斯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把黑海沿岸作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特别是粮食)供应地。
波斯控制黑海通道,直接威胁雅典海上生命线。 希波战争:东西方文明首次交锋
前500年,小亚细亚沿岸最大的希腊城邦米利都爆发反波斯起义,其他希腊城邦纷纷响应,攻陷了波斯在小亚细亚的统治中心萨狄斯。
起义者向各自母邦求援,只有雅典和优卑亚岛(埃维亚岛)上的埃雷特里亚出动海军相助。 大流士派大军镇压,围困一年多后攻陷米利都,很快镇压了其他城邦起义。 大流士以雅典和埃雷特里亚援助米利都为由,发动了对希腊的战争。 希波战争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492-前479年,波斯三次远征希腊,多次蹂躏希腊本土;希腊各城邦同仇敌
忾,使波斯军队无功而返。 第二次远征:马拉松之战。
第三次远征:温泉关之战、火烧雅典、萨拉米斯海战、普拉提亚会战、米卡利海战。 第二阶段:前479-前449年,希腊转入反攻,夺得东地中海霸权,将波斯势力逐出希腊。 欧律墨冬河口会战、萨拉米斯城会战、《卡利阿斯和约》。 第一次远征:半途而废
前492年夏,大流士女婿马多纽斯率陆海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沿色雷斯海岸向希腊推进。 希腊人在雅典鼓动下奋起抵抗,波斯每夺取一个城邦都要付出沉重代价。
海军遭雅典海军阻击进展缓慢。陆军艰难抵达马其顿后,马多纽斯身受重伤。
海军费尽艰辛占领了萨索斯岛,在阿索斯海角遭遇飓风。300多艘舰只沉没,2万多人溺亡。 陆军失去了海上依托和补给,不得不撤军。 第二次远征:直捣希腊本土
波斯扩建海军,训练士兵;派使者索取水和土;分化瓦解希腊城邦。 前490年,大流士派海军大将达提斯和外甥阿塔菲尼斯率5万大军,从萨摩斯岛出发横渡爱琴海,直接进攻希腊。
9月抵达优卑亚岛。阿塔菲尼斯率一路围攻较弱的埃雷特里亚,达提斯率一路在雅典东北约40公里的马拉松平原登陆。 雅典面临的险恶形势
波斯军队10万人。雅典所有青壮年男子不超过3万,整个希腊半岛的可用之兵从未超过10万。
几年前被驱逐的雅典独裁国王希庇亚斯投奔波斯,成为大流士的高级顾问和向导。 许多雅典人慑于波斯军威沦为内奸,一直有人在岸上用青铜盾牌反射阳光,为敌舰队指引航向。
波斯计划诱使雅典陆军出战,让雅典城内的投降派和亲波斯派夺取政权,再联手歼灭雅典陆军。
各城邦只有斯巴达答应支援,但要等十几天后。 著名的希腊方阵(Phalanx)
希腊军队主力是重装步兵,身着青铜头盔、胸甲和肩甲,躯干其它部位着鳞片甲;配备一面直径约1米的浅碟形圆盾,表面是一层青铜蒙皮;主要兵器是一支长约3米的矛,辅助兵器是一柄60厘米长的短剑。
战时排成密集方阵,通常8行纵深。前4排持矛水平向前,后排的矛叠在前排的矛之上,后4排将矛竖立。
一个全副武装的步兵需负重40公斤,还要进行长距离奔跑和高强度冲刺。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队形紧密、步调一致。
正面攻击锐不可挡,但侧翼和后方脆弱,需要轻装步兵或骑兵作掩护。 破釜沉舟:马拉松平原之战
雅典全民军事总动员,包括一部分奴隶,组成约1万人军队。这是除雅典城的卫戍部队外,能拿出来的全部家底。
雅典的军事委员会由十位将军组成,分别代表雅典十个最大的家族。 这年的军政长官卡利马什,和名将米提亚德率军驰援埃雷特里亚。但波斯军在马拉松平原登陆。
普拉提亚出兵1000人支援,鼓舞了雅典士气。
米提亚德洞察敌我双方优劣,创造性地调整了希腊方阵。 逼出来的“钳形攻势”
为防止波斯骑兵从两翼迂回,将方阵向两侧拉长,两边的泥沼成为天然屏障,中央方阵被削减至4行纵深。
为使波斯军队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列好阵就立刻下令冲锋,而且一开始就跑步前进,然后逐渐加快速度,距敌三百米时全速冲刺。 波斯为给士兵足够的拉弓空间,列的间距比较宽松,每个队长要承受希腊两列重装步兵的冲击。
波斯中军将雅典中央方阵击退,而此时雅典两翼已击溃波斯两翼,以钳形攻势合围了波斯中央方军。
阵亡6400/192人。斐力庇第斯长跑。 波斯筹备再次西征
马拉松战役的失败并未动摇大流士征服希腊的决心。但一些部族和领地发生叛乱,特别是前486年埃及起义,打乱了大流士的西征计划,他来不及镇压就与世长辞。
薛西斯一世制定了水陆并进的西征计划。在赫勒斯滂海峡和色雷斯的斯特里蒙河上架设浮桥,在色雷斯和马其顿的行军路线的修建仓库,还在圣山半岛的颈部开凿运河,预防船队遭受风暴的袭击。 希腊加紧备战
雅典政府接受民主派领袖泰米斯托克利的建议,建造了近200艘三列桨战舰,扩建了比雷埃夫斯港及各项防御工事,加紧扩编和训练海军,一跃成为希腊海军力量最强的城邦。 在雅典的倡议下,前481年希腊30多个城邦在科林斯召开会议,组成了反波斯同盟。 推举斯巴达国王李奥尼达为联军总司令,率陆军扼守德摩比勒隘口;斯巴达人欧里比阿德为海军司令,率军据守温泉关附近的阿尔泰米西翁角。 第三次西征:蹂躏希腊半岛
前480年春,波斯集结了46个国家、100个民族的25万大军,由薛西斯御驾亲征希腊。 据记载,陆军170万(其中包括骑兵8万),战舰1200艘。估计实际作战兵力约25万,战船1000艘。
采取大流士当年以陆上进攻为主的方式。在赫勒斯滂海峡渡过浮桥,分水陆两路沿色雷斯西进。
波斯很快占领了希腊北部,然后向希腊中部进军,来势异常迅猛。 温泉关之战
连接北中希腊唯一通道,只能通过一辆马车。
李奥尼达率联军7000重装步兵。5000多人部署在隘口一线,1000多人扼守关后山间小道。 8月11日,薛西斯以重装步兵猛攻,派上最精锐的1万名御林军,次日又多次进攻。无济于事。
第二天夜,一希腊叛徒引导波斯军队抄小路迂回到后方。第三天清晨前后夹击。 李奥尼达令其他城邦军队撤离,自己率300斯巴达精兵断后,300勇士全军覆灭。 波斯夺取温泉关,阵亡将士近2万。 劫掠雅典城
薛西斯率陆军长驱南下,迅速占领希腊2/3土地。横扫阿提卡半岛,直扑雅典城 。 海军绕过优卑亚岛,来到雅典外港比雷埃夫斯。
雅典海军主帅泰米斯托克利组织雅典城非战斗人员撤离,将全体男子编入海军参战。 波斯军队抵达时,雅典已是一座空城,只有少数官兵志愿守卫雅典娜神庙。
波斯杀害了所有守庙官兵,抢劫了神殿,烧毁了卫城,并对雅典城进行了掠夺和破坏。 萨拉米斯海战
——挽救西方世界的战役
波斯舰队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但船体硕大,调转不灵,只适合在开阔的海域作战。 希腊舰队船体小,但运动自如,可灵活袭击。
萨拉米斯湾海域狭小,可最大限度地抵销波斯海军的数量优势。
派心腹假装逃兵,给薛西斯送去一封投降信,诱使波斯海军进入萨拉米斯海湾。 薛西斯改变原定作战计划,令全军600多艘巨型战舰驶向萨拉米斯海峡。 萨拉米斯海战
希腊战船向波斯战船作斜线冲击。用船头一根长约5米的包铜横杆,将波斯战舰的长桨划断,然后用镶有铜套的舰首冲撞波斯战舰的腹部。波斯战舰就这样一艘一艘地被撞沉。
波斯前锋舰队被迫后撤,后面的增援战舰鼓起满帆向前冲,不少舰只因相互撞击而沉没。 波斯舰队基本被打垮,损失200余艘,被缴获50余艘,希腊只损失40余艘。 希波战争中最重要的战役,扭转了整个战局。 普拉提亚会战
前479年8月中旬,双方陆军在普拉提亚附近进行了一次决定性的会战。
波斯军队因部署不当,优势未发挥出来。马多纽斯指挥位置过于靠前,在战斗中阵亡。波斯军队指挥失灵,很快陷入混乱。
希腊彻底打败了波斯陆军,然后乘胜追击。波斯军队大部分被歼灭在希腊境内,只有少量残余顺原路逃回亚洲。
普拉提亚会战后,战争主动权落入希腊手中。 米卡莱角战役(前479年9月26日)
波斯舰队开往小亚细亚的米卡莱海角,把船拖上岸,围以石墙,并建立了巩固的野营。 前479年9月,雅典将军克桑西普斯(伯利克里之父)和斯巴达国王色桑尼率希腊舰队驶抵米卡莱角,指挥2万军队在野营以东登陆。
斯巴达军队占领野营右翼,雅典、科林斯和其他希腊城邦军队占领左翼,在倒戈的小亚细亚希腊人帮助下,击溃了波斯军队。
波斯残余部队向山谷逃跑,遭到从米利都开来的希腊军队打击。 希腊人占领野营后,毁坏了波斯的船只和工事。 希腊反攻阶段(前479—前449)
希腊乘胜反攻,战场转向色雷斯和小亚细亚沿海,主战场由陆地转到海洋,斯巴达在联军中的优势逐渐被雅典取代。
战争由防御战变成了争霸战:希腊与波斯争夺东地中海霸权;雅典谋取希腊世界的领导权。 前478年底至前477年初,420多个决心继续与波斯作战的城邦在提洛岛上开会,组成了新的反波斯同盟——提洛同盟,推举雅典为盟主。
前476年,克蒙(米提亚德之子)出任联军统帅。远征色雷斯,在爱琴海寻歼波斯舰队。 欧律墨冬河口会战
到前466年,波斯大体上恢复元气,遂把大批海陆军集结到小亚细亚南部,准备再次远征希腊。
克蒙率军前往围歼,在海上和陆上同时大败波斯,俘获陆军近2万人,击毁和俘获舰船约200艘,并乘胜解放了小亚细亚诸希腊城邦。
波斯军队再次遭到致命打击,彻底丧失了对希腊作战的前沿阵地。 波斯海军对希腊的威胁也基本解除,战争主导权完全转到希腊手中。 雅典远征埃及
雅典成为新兴帝国,把提洛同盟作为支配各城邦的工具,不希望战争很快结束。 雅典与斯巴达等城邦的关系不断恶化。克蒙因主张与斯巴达交好,被解除统帅职务并遭到放逐。
前460年,埃及再次爆发起义,雅典派庞大舰队前往支援起义者。
雅典军占领埃及首都孟斐斯,但前456年被波斯驻军打败,退守普罗索皮提岛。国内派军增援。
前454年,两支远征军先后被波斯驻军歼灭,共损兵5万人,战舰200艘。 萨拉米斯城之战(前449)
雅典强大起来后,与伯罗奔尼撒同盟不断发生战争,实力遭到削弱。 前451年,克蒙回到国内,主持与斯巴达议和,形势有所所转。
前450年,雅典重新任命克蒙为统帅,率雅典舰队东进,以求结束同波斯的战争。 克蒙占领塞浦路斯,岛上流行瘟疫,染病去世。 第二年雅典舰队拟回国,启航前遭波斯进攻。
双方在萨拉米斯城附近海域决战,雅典以克蒙战法应战,又大败波斯海军。 《卡利阿斯和约》(前449年)
阿塔薛西斯一世派出使者到雅典求和。雅典同伯罗奔尼撒同盟关系紧张,非常乐意同波斯媾和。
前449年,雅典派全权代表卡利阿斯到波斯首都苏撒,签订《卡利阿斯和约》。 波斯不派军舰进入爱琴海;放弃对赫赫斯滂海峡的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控制;承认小亚细亚西岸各希腊城邦的独立地位,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塞浦路斯仍由波斯管辖。 希波战争结束,波斯吞并希腊梦想彻底破灭。 希波战争的影响
波斯帝国的衰落:波斯的失败使其对外扩张的气焰受挫,从此走上了衰落之路。 希腊文明的繁荣: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世界的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奠定了西方文明的基础。
东西文明的交流:人类历史文化前所未有的大融合,打破了东西方几乎隔绝的局面,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东方西方的对立:战争由东方(君主制)入侵西方(民主制)引起,造成了东西方之间的敌意,西方人对东方文明的偏见由此形成。 雅典民主的繁荣:战争转移了雅典内部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海军的战绩削弱了贵族依赖的陆军,也提高了在海军中服役的第四等级公民的地位,使民主力量壮大起来。
雅典霸权的确立:在战争后期借提洛同盟确立在希腊的霸权,取代斯巴达的军事统帅地位。霸权和经济发展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两大城邦的争霸: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很快就爆发了希腊世界的内战——伯罗奔尼撒战争。
第三讲——古希腊文明与伯罗奔尼撒战争 本讲主要内容
早期希腊文明的简介及其历史分期
希腊主要城邦简介及其分合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主要阶段及其影响 早期希腊文明简介及其历史分期 作为地理概念的希腊 早期居民
希腊文明的历史分期
克里特城市国家的兴起与克里特文明
雅利安人的迁入 迈锡尼文明
作为地理概念的“希腊” 在古代不是一个国家的名称,最初指传说中希腊人始祖居住的希腊半岛中部偏北地区,后来范围逐步扩大。
希腊本土居于希腊世界的中央,是一个诸海环绕的半岛,只有北部与欧洲大陆相连。海洋主宰了希腊的气候,影响着它的历史与文化。
与古代东方文明的大河流域、沃野千里相比,希腊以地狭山多、海岸曲折、岛屿密布为鲜明特色。
北希腊、中希腊和南希腊。 早期居民
北希腊的卡尔息狄斯地区发现了早期人类头骨。 旧石器时代遗址散见于希腊半岛。
南希腊阿哥利斯地区的弗朗克提洞穴有约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遗址。 新石器时代的居住地遍布希腊本土和爱琴海诸岛。
早期居民不是希腊人,古希腊作家称之为皮拉斯基人、卡利亚人和勒勒吉人。 希腊文明
前3000年代初,爱琴海地区进入早期青铜时代。
在前2000年代的中晚期青铜时代,克里特岛和希腊半岛先后出现了最早的文明和国家。 (1)爱琴文明(前20—前12世纪); (2)荷马时代(前11—前9世纪); (3)古风时代(前8—前6世纪); (4)古典时代(前5—前4世纪中期);
(5)马其顿统治时代(前4世纪晚期—前2世纪中期)。 克里特城市国家的兴起
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约始于公元前6000年。
前2500年左右,来自北非的移民迁到克里特南部,与当地居民相融合。
约前2000年出现了最初的国家。中部北岸的克诺索斯和中部南岸的法埃斯特最为强盛。 最大的特征是宫殿,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形成。前王宫、古王宫、新王宫、后王宫。 在古王宫(前2000—1700)末期,克诺索斯可能统一了全岛。根据传说中的“米诺斯王”,该王朝称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文化称“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文明的繁荣
新王宫时期(前1700—前1450/1380)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时期。 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着克里特岛,还包括基拉克里斯群岛。 米诺斯的商站和殖民点遍及整个海琴海地区。东到罗德斯岛和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西北到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西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 发达的海外商业和强大的海军带来了海上霸权。修昔底德:“根据传说,米诺斯是第一个组织海军的人,他控制现在希腊海的大部分。” 极盛时期的克里特文明
这时的首都克诺索斯有8万人,加上海港在10万以上。
王宫是最伟大的创造,遭多次(地震?)破坏,但都重建得更加富丽堂皇。
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厅堂总数在1500间以上。
前1450年左右,操希腊语的人占领了克诺索斯王宫。爱琴文明的中心转到希腊本土地的迈锡尼。
约前950年,王宫再次被毁,此后再未使用。 雅利安人的迁入 前三千纪中叶后,说希腊语的雅利安人从多瑙河北的中欧地区南下,征服土著居民并与之同化 。
迁入希腊的雅利安人主要有三个部落:亚该亚人、爱奥尼亚人和多利亚人。 前2000年左右,亚该亚人率先入侵希腊,占领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 在亚该亚人之后,爱奥尼亚人占领了阿提卡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
此时克里特岛上已经出现了米诺斯文明,希腊本土才在克里特岛的影响下开始向文明过渡。 迈锡尼文明的兴盛
到前1600年,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的迈锡尼,亚该亚人建立了坚井墓王朝。前1500年后为圆顶墓王朝取代。
迈锡尼文明的特点:城堡坚固,陆战力强,喜用马拉战车,尚武精神突出。
前1450年,迈锡尼人通过联姻继承方式,和平入主克诺索斯王宫,全面吸收和取代克里特遗产。
前1400—前1200年达到鼎盛时期。伯罗奔尼撒中部的斯巴达、西部的派罗斯,中希腊的雅典、底比斯等。迈锡尼王国最强大,被奉为盟主。 迈锡尼文明的衰落
前1200年以后,迈锡尼文明呈现衰败之势。
古希腊神话传说提及,这一时期战乱频仍,王朝更迭频繁。
考古材料显示,陶器质量下降,生产萎缩,海上民族的骚扰也打击了国际贸易。
特洛伊战争(约前1260—前1250)两败俱伤,希腊同盟疲惫不堪,为多利亚人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多利亚人一路攻城掠地,征服了除雅典之外的中希腊和伯罗奔尼撒各国,迈锡尼文明宣告灭亡。
多利亚人入侵与“荷马时代”
多利亚人居住在北部内陆山区,曾多次兴兵南下,终在特洛伊战后60年成功,前1104年攻占伯罗奔尼撒半岛。
多利亚人摧毁迈锡尼各国后长期建立自己的国家,使希腊文明中断了300年(前1100—前800年)。
占领伯罗奔尼撒半岛后,以斯巴达为据点,很长时间才征服原住民,前9世纪末才建立国家。 爱奥尼亚人被赶回阿提卡,随后控制了优卑亚岛及附近小岛,又向东占领小亚细亚沿海中部地区。
荷马时代孕育的文明复兴
赫梯人垄断冶铁技术,前13世纪帝国瓦解后,冶铁技术才在小亚细亚流传开来,而且主要是在山区的落后部落。
多利亚人南侵虽然使希腊文明倒退了300年,但他们把铁器和冶铁技术带到了中、南希腊。他们因陆路可通小亚细亚山区而学会了冶铁。
到荷马时代末期,铁器普遍使用,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加快,海上贸易也重新兴旺。 希腊人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希西阿德时期:城邦形成
前8世纪,希腊再次普遍出现国家。
这一时期的史料较多集中在诗人希西阿德(约前750—前700年)的诗篇中,故称“希西阿德时期”。
各国皆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结合周围农村形成,一城一邦,独立自主,故称“城邦”。 希腊人借用腓尼基字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运会。
希腊城邦体制与民主传统
其他民族进入文明社会的模式:小国—大国—帝国;希腊长期小国纷立,并在城邦体制下实现文明的鼎盛。
小国寡民的城邦最本质的特征:公民政治的充分发展,进而出现了奴隶制民主政治。 军事民主制演变为阶级国家时,希腊城邦虽然也出现了王朝和国王,但还有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
希腊城邦的海外殖民
由于土地的人口容量有限,当人口超过一定限度时,希腊城邦进行周期性的向外“强迫移民”。 小亚细亚沿海是希腊与西亚乃至整个外部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希腊海外殖民首先指向这里。
约前1130年后,伊奥利安人和爱奥尼亚人先后向小亚细亚移民,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伊奥利斯和爱奥尼亚殖民地,与北面的特洛阿斯构成了主要的希腊文明区。
小亚细亚的主要希腊城邦:特洛阿斯的特洛伊,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和以弗所。 希腊海外殖民地的分布
遍布小亚细亚西海岸、黑海沿岸、马尔马拉海沿岸、爱琴海北岸、南意大利、西西里、高卢、西班牙和埃及等地。
黑海沿岸殖民地由米利都人建立。
马尔马拉海沿岸殖民地由米利都人和麦加拉人建立。前668年,麦加拉人在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建立拜占庭,后改名“君士坦丁堡”。
前733年,科林斯人在西西里岛建立了叙拉古,这是希腊在西西里的最大殖民地。 小亚细亚殖民地的地位
多利亚人入侵导致希腊本土文明衰落后,受中东文明影响的小亚细亚希腊城邦成为古希腊文明的中心。
政治制度从中东式的迈锡尼君主制演变成城邦民主制。 文字由书吏垄断的线形文字演变成平民的字母文字。 吕底亚、吕基亚、卡里亚
在小亚细亚西部,还有一些融合了土著成分的印欧小国,即吕底亚、吕基亚和卡里亚。 吕底亚(约前1300—前546年)位于西部的中间,以富庶和宏伟的首都萨第斯著称。吕基亚和卡里亚位于小亚细亚的西南角。
前6世纪中叶,吕底亚征服了小亚细亚的所有希腊城邦。
至少在同一时期,希腊文化开始从小亚细亚西部向中部和东部传播。 希腊的主要城邦
斯巴达,雅典,其他城邦 传说中的斯巴达来库古改革 传说斯巴达建国之初,伟人来库古主政定制(约前825—800),逐渐确立了特有的国家制度。 来库古宣称从德尔斐的阿波罗神谕(即《大瑞特拉》文件)中获得基本的改革思想 来库古改革的内容
组成新的部落和选区,用国家户籍制度取代氏族血缘原则;
将两位国王纳入30人名为“吉罗西亚”的议事会,其他28人由各胞族推举,公民大会以欢呼方式通过,任期终身;
另有名为“国王和长老”的元老院,实际上是掌握城邦实权的贵族会议; 公民大会有“决定权”,但只能以欢呼赞同议事会提出的候选人和方案,不能讨论、表示异议或提出议案;
设立5名监察官,监督公民“刮净胡须,遵守法律”,后来权力扩张为国家的真正主宰; 斯巴达男性公民必须过军营般的集体生活,整日操练,随时听命出征,60岁才能解甲归田; 全国土地按户分给公民,可以世袭,不得买卖; 被征服居民作为国家奴隶(希洛特),承担耕重土地的任务;庇里阿西人有自由和土地,从事农工商业,需纳税和服兵役,但无政治权利。 两次美塞尼亚战争
美塞尼亚在斯巴达西面,与斯巴达同时建立国家,其最初之王与斯巴达双王之祖是亲兄弟。 前740年,斯巴达借口边境冲突,大举入侵美塞尼亚。后者抵抗10余年,最后因饥荒流行,国力耗尽,国王自杀而败。(前740—前720)
美塞尼亚大片领土被占,多数人变成奴隶,少数人远走国外。
前7世纪中期,美塞尼亚人起义,在阿里斯托明尼领导下重创斯巴达军队。后因盟友出卖退入山区,又坚持抗战10余年。
所有良田成为斯巴达国有土地,人民成为希洛特 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形成
斯巴达凭借无敌的陆军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主,但扩张到一定程度注无力继续吞并其他城邦。
前550年左右,斯巴达与阿卡迪亚地区两大城邦之一的特盖亚结盟,以孤立最大的敌人阿戈斯。
到前6世纪后期,除阿戈斯及几个小邦外,所有城邦都与斯巴达签订双边盟约,组成了以斯巴达为核心的同盟,包括科林斯和麦加拉。 约前504年,伯罗奔尼撒同盟成立同盟议会。 伯罗奔尼撒同盟协定
同盟会议的召开和举办权归斯巴达,军队总司令由斯巴达人担任。
入盟城邦保持独立,外交和军事按同盟决议一致行动,擅自行动者得不到同盟的支持。 斯巴达国内希洛特起义时,盟邦须派兵援助,并接受斯巴达指挥。
斯巴达可以不通过同盟议会,直接出兵讨伐消极履行义务或有反叛行为的盟国 伯罗奔尼撒同盟的运作机制
斯巴达对同盟的掌控以军事实力为基础,控制方式主要是在盟邦安插“合适的”寡头派,便于配合斯巴达的政策方针。
各盟邦亲斯巴达的寡头把他们的子弟送往斯巴达接受教育,从而长期在上层集团内部形成友好关系,保证了联盟的同心同德。
盟邦对斯巴达军事援助的依赖是斯巴达霸主地位稳固的重要原因。盟邦政府或在内部面临强大的反对派,或者国力弱小,或兼而有之。 雅典城邦的形成
雅典在荷马时代已经是铁器文化和几何形风格陶器生产的中心。
雅典的领土面积仅次于斯巴达,因而未积极参与海外殖民活动,早期历史沉寂,资料匮乏。 一般认为雅典与斯巴达同时建国,但标志性的神话传说比较模糊。
后人把雅典建国与传说中的英雄提秀斯联系起来,编造出“提秀斯改革”的故事。 提秀斯改革
提秀斯改革可能是某位雅典头人与民众共同进行的创建城邦宪制的活动。 希腊人称这一过程为“塞诺西辛”,意为联合统一。
核心内容是联合境内各村社,建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与斯巴达通过征服立国不同的是,雅典是以协议方式建立的国家。
把国内公民分为三个等级: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平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但不能当官掌权。
贵族政治与执政官
古史传说曾提到雅典有一个王朝,后来王权衰落,中央议事会成为贵族会议。 到前8世纪,城邦首脑已变成执政官,从贵族中选任,由公民大会通过。
执政官最初终制制,后改为十年一任。前683年改为一年一任,贵族政治达到顶峰。
执政官多达9人:首席/名年执政官是元首,王者执政官主持节日庆典、宗教仪式并管理氏族事务,军事执政官主持军务,还有6名司法执政官。 贵族包揽官职和权力,引起平民和工业商奴隶主的强烈不满,前6世纪时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梭伦改革
前594年,多数公民选举梭伦为“执政兼仲裁”,全权进行宪政改革。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免除平民所欠公私债务,卖到海外者由国家赎回。 取消公民的三个等级,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据此分配政治权利。
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400人会议,行使贵族会议的大部分职权。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建立陪审法庭,既参与例行审判,还接受公民上诉,因而也是最高法院。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措施
鼓励国外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
雅典人必须让儿子学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以拒绝赡养父亲; 禁止除橄榄油外的粮食出口; 改革度量衡和币制; 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
梭伦的任期只有一年,届满后离任远行,再未涉足政坛。 雅典公民内部斗争再趋激烈,平原(贵族)、山地(农民)、海岸(工业商者)三派相持不下。 乘梭伦开创的压制贵族局面,山地派领袖庇西特图拉依靠农民支持,前541年以武力夺取政权。
以宪法形式温和地处理国政,使雅典仍按照梭伦确定的路线发展,他的僭主政治有如黄金时代。
其子希庇亚斯前527年继位后实行暴政,前510年被推翻后叛逃波斯。 克利斯提尼改革
雅典人推翻希庇亚斯后,又挫败了斯巴达勾结逃亡贵族的入侵,克利斯提尼彻底改革了选举体制和血缘团体。 废除传统的4个部落,按新设的10个地区部落选举,氏族贵族无法利用血缘关系操纵选举。 400人会议增至500人,10个部落各选50人,权力扩大到主持公民大会,所有提案均先由它讨论。
各选区的基层单位(德莫斯)按人口比例确定名额,在合格公民中抽签产生,每个公民均有权利和机会当选。
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由500人会议处理日常国家事务。按部落分成10组,一年内轮流值班,称“主席团”;每组内部也轮流抽签值班,值班者为当日最高领导人,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见外国使团。
征兵也按地区部落进行,每部落提供一队重装步兵、若干骑兵和水手,并选举一名将军统率。10名将军组成军事委员会,军事执政官任主席。 将军没有薪饷,装备自筹,费用自理。 实行“陶片放逐法”。只要公民大会6000人出席并多数同意,即可对公民放逐10年,但不动财产。 科林斯城邦
早在前3000—前2000年,古希腊人已经定居科林斯,迈锡尼文明时代已有科林斯城,前1000多年被多利亚人征服。
科林斯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濒临科林斯湾,约在现在科林斯市的内陆8公里处,是希腊本土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连接点。
穿过萨罗尼科斯和科林西亚湾通向伊奥尼亚海的航海要道。不仅是贸易和交通要地,同时又是战略重地 科林斯的兴盛
前8—前6世纪,科林斯不仅农业发达,陶器享有盛名,造船和航海业都很发达,过境贸易非常兴旺。
科林斯几乎独占了与西方的贸易,陶器、橄榄油、葡萄酒、金属器皿的输出全部要经过科林斯。
科林斯在海外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包括科基拉和叙拉古。 科林斯简史
前8—前7世纪中期,巴希阿德斯家族把持政权,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
希普塞卢斯(约前657—前627在位)推翻巴希阿德斯家族,建立了僭主统治。 然普塞卢斯之子佩里安德尔当政时(约前627—前586),科林斯国势昌盛。 约前581年,贵族政体取代僭主政体。 前6世纪后期,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
希波战争初期,参加温泉关、萨拉米斯、普拉提亚和米卡莱角战役 。 彼奥提亚和底比斯
彼奥提亚南隔帕奈山与阿提卡为邻,北界罗克里斯和弗基斯,西靠赫利孔山,山外为科林斯湾,东临海与优卑亚岛相望。
底比斯的早期历史缺少记载和文物。
到前14世纪中期,底比斯已经是迈锡尼文明一个非常重要的城市。 在特洛伊战争时期甚至更早,彼奥提亚地区主存在某种形式的联盟。
荷马史诗提到,彼奥提亚人为特洛伊远征提供了50艘战船,单奥科摩诺斯就提供了30艘。 早斯的彼奥提亚同盟
据考证,这个同盟大约出现于前700年,只是宗教性质的近邻同盟。 前6世纪,底比斯后来居上,超过了奥科摩诺斯。 稍早于前520年的某个时候,底比斯将近邻同盟改造成彼奥提亚同盟,对付色萨利人和雅典南北夹击的威胁。
底比斯将同盟作为支配其他城邦的工具,迫使一些城邦寻求外援。奥科摩诺斯联合色萨利人,普拉提亚则与雅典结盟。 底比斯扩大彼奥提亚同盟
前519年,底比斯用武力迫使普拉提亚入盟,后者在雅典支持下反击。
从此,底比斯与雅典开始了100多年的敌对,普拉提亚则一直独立于彼奥提亚同盟。 色萨利人衰落后,底比斯前510年左右迫使奥科摩诺斯回到同盟。 前506年,底比斯为夺取普拉提亚,联合斯巴达和科尔启斯进攻雅典,因斯巴达退出而失败。
后联合埃占那反扑,又遭失败。 彼奥提亚同盟的衰落与复兴
希波战争中底比斯投靠波斯,想借外力统一彼奥提亚,本来不高的威望骤然下降,同盟名存实亡。
斯巴达扶植底比斯抗衡雅典,雅典前457年占领除底比斯外整个彼奥提亚,长达10年。 前447年,流亡贵族在克罗尼亚打败雅典军队,以释放俘虏为条件,将雅典军队赶走。 底比斯抢夺胜利果实,乘机重建了彼奥提亚同盟,更牢固地控制了彼奥提亚各城邦。 早期的底比斯霸权
彼奥提亚划为11个区,每区选60名代表组成同盟议事会,一名代表组成最高领导机构“执政团”。
底比斯、普拉提亚、奥科摩诺斯和特斯佩亚各两个区,其他三个城邦均为一个区。 到前431年,底比斯确立了在同盟中的绝对霸权。
同年,底比斯为控制普拉提亚,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前427年普拉提亚被屠城,两个执政官名额被底比斯控制。 希波战争及战中、战后形势 希波战争:从两极到两极 两大强国:从盟友到对手 两大阵营:撕裂希腊世界 雅典霸权:民主帝国主义 提洛同盟:雅典霸权工具 防御同盟:斯巴达为核心 中间地带:以小博大游戏 边缘地区:几多星星之火 序幕: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前461年,麦加拉退出伯罗奔尼撒同盟投靠雅典,斯巴达和雅典爆发战争。 持续到前446年,双方打平,麦加拉回到伯罗奔尼撒同盟。
前445年签订条约:承诺30年和平,互相尊重对方的联盟;冲突时由一个裁判决定谁对谁错。 “中立”城邦被排除在和平条约之外。正是中立城邦之间的争端引爆了后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战争一触即发
前434年爱皮丹诺斯内战。科基拉和科林斯争取雅典。雅典威慑科林斯失败,担心科策反波提狄亚,要求后者驱逐科林斯官员,并拆除护港城墙。
前433年雅典公民大会宣布麦加拉违反停战条约,垦拓神庙圣地,庇护雅典逃亡奴隶,决定禁止其商船在提洛同盟港口出入。
前432年波提狄亚反雅典起义,退出提洛同盟。斯巴达承诺:若雅典前往进攻,将援助科林斯。
雅典派军镇压,科林斯派军援助。波、科联军被雅典围困,斯巴达出兵势在必行。 斯巴达的抉择
雅典呼吁斯巴达保持中立。科林斯和麦加拉敦促其对雅典宣战。
科林斯警告:如果斯巴达不制衡雅典权力的增长,整个希腊都将遭到雅典的奴役。 斯巴达左右为难,向雅典提出一系列要求,均遭伯里克利拒绝。
前432年秋,斯巴达及其盟邦向雅典发出最后通牒:放逐民主派领袖伯利克里,解除对波提狄亚的包围,取消对麦加拉的贸易禁令。
伯利克里:“如果你屈服了,将会立即面临更大的要求。” 底比斯的冒险
前431年3月,斯巴达的盟邦底比斯派300多人夜袭普拉提亚,除战死者外,180人被俘后被处死。
斯巴达命盟帮派2/3兵力到地峡集合。国王阿基达马斯发表演说,激励伯罗奔尼撒人和同盟者不要作祖先的不肖子孙,也不要玷污自己的名誉。
先派使者去雅典探听虚实。使者被雅典人押送出境,到边境时说:“今天是希腊大难临头之始。”
阿基达马斯5月率盟军侵入阿提卡平原。 不祥之兆:提洛岛地震。 战争经过(前431—前404) 三个阶段:
十年战争(前431—前421) 西西里战争(前416—前413) 泽凯利亚战争(前413—前404) 五大战场:
阿提卡(雅典近郊)
伯罗奔尼撒(斯巴达周边) 色雷斯(爱琴海北岸希腊盟邦)
西西里(科林斯在南意大利的殖民地) 东爱琴海(亚洲希腊城邦) 十年战争(前431—前421) 斯巴达原本可以劫掠雅典,但5月份才推进到阿提卡的边境小镇伊诺,雅典得以把人员和财物转移到城内,从此坚守不出。 斯巴达陆军无法突破雅典长城,海军无法切断雅典海上联系,每年夏天都蹂躏雅典近郊的农业区。
雅典陆守海攻,不断劫掠伯罗奔尼撒沿海和麦加拉,同时策动斯巴达奴隶暴动。 所有城邦几乎都卷入战争,都有民主派和寡头。 雅典和斯巴达在各城邦扶植亲己势力,使之不断发生革命和政权更迭,在两大同盟间摇来摆去。
瘟疫打乱雅典战略
第二年雅典爆发瘟疫,夺去1/4人的生命。
雅典人遭受瘟疫和敌人双重打击,渴望与斯巴达讲和未果,把愤怒转到伯里克利身上。 前430年9月,伯利克里被解除首席将军职务,并被控擅用公款而处以巨额罚款。 前429年3月,雅典人为形势所迫,重新选他当首席将军。但他不久死于瘟疫。 伯利克里死前发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号召雅典人牢记荣誉和过去的辉煌,不要为个人的损失而悲伤,要团结一致为公共利益而奋斗。 伯利克里之后的拉锯战
伯利克里死后,克勒昂和尼西阿斯成为主战、主和派代表,主战派占优势。
前429年冬,波提狄亚粮绝而降。雅典海军封锁科林斯海湾,伯罗奔尼撒舰队无法出战。 前429年,斯巴达进攻普拉提亚。后者固守城池。斯巴达建城墙围困。 雅典进攻色雷斯的卡尔息狄斯,所有将军和430名士兵全部阵亡。
斯巴达海陆军进攻西北部的阿开那尼亚,舰队两次被附近的雅典海军打败。 盟友争夺战
前428年夏,斯巴达策动雅典的小亚细亚盟国米提列涅贵族发动政变,加入伯罗奔尼撒阵营。雅典处死1000多人,拆除城墙,夺其海军,土地划给雅典人,由米提列涅人耕种。
普拉提亚粮绝而降,斯巴达杀200多人,妇女儿童卖为奴隶,城市夷为平地,土地租给底比斯人。
前427年,科基拉贵族在科林斯支持下夺权。民主派在雅典支持反败为胜,屠杀贵族派7天之久。
前427年夏末雅典舰队远征西西里,因瘟疫未果。
前426年地震频繁,斯巴达进攻阿提卡的大军走到地峡折回。 雅典小胜,拒绝求和 前425年5月,雅典二次西西里远征军占领伯罗奔尼撒西南角的派罗斯,鼓动斯巴达奴隶暴动。
斯巴达军队从阿提卡回国反攻。7月雅典援军赶到,攻克斯法克特里亚岛,俘敌292人。 被俘者包括120名贵族子弟,斯巴达不敢再进攻雅典郊区。斯巴达海陆两败,奴隶开始造反。 胜利强化了克勒昂的地位。斯巴达提出议和时,雅典提出让其无法接受的条件,和谈未成 。 雅典大军压向科林斯,以海军和骑兵优势取胜。 斯巴达反败为胜,休战一年
前424年夏,斯巴达决定把战争中心转移到爱琴海北岸,以断绝雅典造船用的木材来源。 斯巴达派陆军2000人横穿中希腊,进攻卡尔息狄斯半岛上的安菲波里。
当年12月,斯巴达攻克安菲波里城和附近许多地方,当地雅典盟邦纷纷叛离。 雅典举国震惊,加紧向各城邦派遣驻军。 前423年春,签定和约,休战一年。 安菲波里之战
前422年春休战期满,克勒昂率军进攻色雷斯,攻陷托伦后进军安菲波里,驻军城外小山上待援。
斯巴达统帅伯拉西达入城备战。克里昂下令退兵,由左翼开路,自率右翼走迂回之路,使军队暴露在敌人面前。
伯拉西达率军从山上向下猛攻,一举击溃雅典人。城内斯巴达军队乘胜出击。 克里昂被一个密星那斯人杀死。伯拉西达受重伤,听到胜利消息后死去。 雅典阵亡约600人,斯巴达仅死亡7人。 脆弱的“尼西阿斯和平”
尼西阿斯与斯巴达和谈,次年4月缔结了保持50年和平的《尼西阿斯和约》。
恢复战前状态,归还被占土地,交换战俘。尼斯阿斯还促成两国结盟,共同主宰希腊。 亚西比德成为主战派的领袖,前420年当上将军。他能言善辩,很快主导了雅典政局。 亚西比德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军事天才,千方百计破坏和平进程,策动阿戈斯等三个伯罗奔尼撒城邦结成反斯巴达同盟。
斯巴达强化与底比斯和科林斯的联盟,前418年在马提尼战役中击败阿戈斯。 亚西比德其人 英俊潇洒,魅力四射,极具魄力,是智勇双全的军事战略家。但有严重性格缺陷:唯我独尊,爱出风头,惟恐天下不乱,几乎会冒犯每一个人。
一位同时代人记述,他“风流成性,经常霸占别人的妻子,并且干了很多无法无天的暴行”。他声称自己是人民的朋友,但经常干敲诈勒索的勾当,用国家财富为自己谋利益。
他一人驾七辆马车参加奥运会,获得冠军、亚军和第四名。他把宠物狗尾巴砍掉,为的是让所有人议论这件事。
他把雅典富翁希波尼科斯打一顿,满城风雨后亲临请罪。
妻子因他寻花宿柳而离婚,他当着法官面把妻子扛回家。
别人请客时他故意不到,在别人喝醉后带人闯进去,夫子走一半金银餐具,然后扬长而去。 西西里战争(前416—前413)
尼西阿斯反对亚西比德的狂妄和冒险,但老于世故、谨小慎微,在公民大会的争执中处于下风。
在旷日持久的残酷战争压力下,温和让位于自大,理性让位于狂热,谨慎让位于冒险。 在亚西比德推动下,雅典人采取了两个带来严重后果的动作: 一是残忍地毁灭了试图保持中立的小岛美洛斯; 二是派出主力部队远征南意大利的大岛西西里。 美洛斯事件
前416年,亚西比得率3000大军,进攻在军事上毫无意义的海上小城邦美洛斯。要求美洛斯与雅典结盟,否则就将被毁灭。
美洛斯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雅典人说:“强者做它能做的,弱者只能承受它不得不承受的。”
美洛斯人认为,在有可能得到斯巴达救援的情况下,不战而降是不理智的。 美洛斯选择了抵抗,最后被雅典毁灭。 远征西西里 前416年,西西里岛上两个希腊城邦塞盖斯塔和栖来那斯发生冲突。栖来那斯与叙拉古结盟,叙拉古是科林斯殖民地,塞盖斯塔遂向雅典求援。
公民大会在亚西比德推动下决定出兵,尼西阿斯攻击亚西比德当了将军就找仗打。 亚西比德:西西里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雅典三个指头一捻,就在手里了。 公民大会任命尼西阿斯、亚西比得和拉马科斯三人为远征军统帅,目的是“用清水冲淡烈酒”。 出征前的不祥之兆 远征军出发的前夜,雅典各街口指路用的赫尔墨斯神像脸部被毁。亚西比德成了头号嫌犯 ,政敌断言这是他颠覆民主政府阴谋的一部分。
亚西比德要求召开公民大会,调查清楚再出发。政敌表示等远征归来再审,目的是在过征途中将他召回,让他失去依靠。
416年6月,雅典舰队从比雷埃夫斯港出发,到科基拉与盟国船队会合,共有136艘军舰,5100名重装步兵,1300名轻装步兵,总数3万。 亚西比得出逃
西西里战斗刚刚开始,雅典政府的通讯快船“萨拉米尼亚号”带来公民大会命令,传讯亚西比德和其他有关人员回国受审。
亚西比德同意回国,途中和其他被控者集体逃亡。 亚西比德逃到斯巴达,公民大会缺席判处死刑。
他将雅典远征西西里的目的和计划全盘托出,并提出两条给雅典带来灾难的建议: 立即派一支舰队援助西西里; 陆军长期占领雅典近郊的泽凯利亚 斯巴达如虎添翼
前414年春,雅典即将战胜叙拉古(拉马科斯阵亡),斯巴达和科林斯援军相继赶到。 斯巴达打破雅典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逐渐掌握了制海权。西西里各城邦又倒向叙拉古。 前413年7月,德摩斯提尼和攸利密顿增援,但无济于事。后二者想撤军,尼西阿斯不同意。 雅典人犹豫不决时,斯巴达援军赶到,大批西西里城邦军队也包围过来。
尼西阿斯同意撤军时,8月27日夜发生月食。雅典人认为是凶兆,决定等3个9天后再撤。 雅典远征军的覆灭
斯巴达海军歼灭攸利密顿(阵亡)指挥的18艘舰船,将剩余110艘舰船封锁在叙拉古港内。 雅典海军突围未果,损失半数舰船。德摩斯提尼提议连夜再突围,多数数主张从陆路撤退。 次日4万雅典军队突围时,所有道路均被封锁,叙拉古军队一路追杀。
第6天,德摩斯提尼率残部6000人,第8天,尼西阿斯率残部1000人投降。 尼西阿斯和德摩斯提尼一起被处死。 泽凯利亚战争
斯巴达陆军长期盘踞离雅典20多公里的泽凯利亚,雅典最富庶之地被占,农村遭到严重破坏。
前413年冬,雅典决定倾全力新建一支舰队,次年建成150艘三层桨舰船。
斯巴达决定与波斯结盟,派亚西比德赴小亚细亚活动,策反了除萨摩斯外所有雅典盟邦。 前412年,斯巴达与波斯订三条约,承认波斯对小亚细亚城邦的控制权,换取波斯提供军费。 斯巴达重金招募桨手,雅典海军的桨手纷纷跳槽 亚西比德再创辉煌
前411年3月,雅典寡头发动政变推翻民主制,但驻萨摩斯的雅典舰队不承认寡头政府。 亚西比德遭斯巴达人嫉妒,即将被处死时逃走,被雅典海军招回。 当年指挥雅典海军,在阿比杜斯击败斯巴达,俘获军舰21艘。
前410年,在塞西卡斯全歼斯巴达新建海军60艘三列桨舰,毙其统帅明达鲁斯,夺回赫勒斯滂的控制权,打通了从黑海输入谷物的通道。 亚西比德荣归故里
同年,受亚西比德取得胜利的鼓舞,以克里欧丰为首的民主派恢复了民主制。 斯巴达要求议和,遭到雅典拒绝。
前408年,雅典海军收复拜占庭,许多叛离的城邦重回提洛同盟。
前407年,亚西比德率满载俘虏和战利品的舰队回到雅典,被公民大会选为首席将军,并授金冠奖,恢复全部财产。
雅典政府拨不出军费,只能给亚西比德空头支票。 亚西比德将海军交由副将暂管,自己跑去拉赞助 小失败,大逆转
伯罗奔尼撒舰队统帅莱山德抓住时机,前406年春在诺丁姆小胜,使雅典损失了15艘舰船。 诺丁姆战役在军事上无关紧要,亚西比德也未参加指挥,但在政治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民大会对亚西比德表示怀疑和谴责,通过决议解除了他的职务,另派他人接任。 亚西比德断定回去是羊入虎口,溜到色雷斯当雇佣军首领。 此后不久,莱山德任期届满而卸任。 雅典最后的疯狂
诺丁姆战役之后,斯巴达新统帅卡利克拉提达斯进攻驻扎在萨摩斯岛的雅典海军,击沉30艘。
雅典剩余军舰败退到米提列涅,被封锁在港内。
雅典又倾全力组建了一支110艘舰船的舰队,与盟邦的40艘舰船一起开赴小亚细亚西部的列斯堡岛。
卡利克拉提达斯留下50艘军舰继续封锁,亲率120多艘战舰迎击雅典增援舰队。 雅典决策一错再错
前406年,两军在小亚细亚与列斯堡岛之间的海峡(阿吉纽斯群岛附近),进行了希腊最大规模的海战。
斯巴达海军大败,70艘战舰被击沉,卡利克拉提达斯阵亡。雅典只损失了25艘战舰。 雅典可以再次称霸海上,背叛雅典的盟国如雷轰顶,斯巴达及其盟国惶恐不安,波斯紧急干
预。
负责打捞尸体和营救落水者的舰船因海上起风暴未能完成任务。雅典一些贵族寡头策划公民大会将指挥这支舰队的8名将军判处死刑。
雅典认识到错误时,已有6人被处死,2人逃跑。 斯巴达重整旗鼓
在盟邦和波斯王子居鲁士的要求下,斯巴达任命莱山德为海军统帅助理,但实际掌握指挥权。 小居鲁士向莱山德提供了大量资金,甚至允许他动用自己辖区的税收和贡款。 前405年夏末,莱山德获悉雅典海军在赫勒斯滂海峡沿岸没有设防,从海上包围并攻占了支持雅典的兰普萨库斯。
雅典的运粮线路再次被切断。 亚西比德穷途末路
雅典急派海军统帅科农率180艘舰船前往争夺。双方海军在兰普萨库斯海峡附近的羊河口决战。
亚西比德潜入雅典将军帐内,警告说地势不利,应速速移师塞斯图斯岛,但众将不听。 亚西比得三度消失,后从色雷斯逃到弗里吉亚,投靠波斯总督。 前404年受斯巴达煽动,波斯总督将他杀害。 最后的决战:羊河战役
前405年夏末,雅典发动进攻,莱山德不接战。
雅典海军连日谩骂挑战,对方都坚守不战,遂滋长了轻敌情绪。
雅典人第五天骂完,照例返回海岸,大部分士兵都离船登岸时,斯巴达舰队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击溃了试图登船的雅典士兵。
雅典绝大部分空船被缴获,3000名士兵被俘并全部处死。 只有主帅科农率9艘舰船逃脱。 雅典屈膝求和
羊河战役后,莱山德率舰队扫荡小亚细亚沿岸和爱琴海域,切断雅典的海上运输线,然后率200多艘舰船封锁了雅典。
克里欧丰坚守不降,4个月后城内粮绝,被寡头处死,雅典投降。 科林斯和底比斯要求严惩雅典,斯巴达需要用雅典制衡它们,向雅典开出了极其宽容的媾和条件。
前404年4月的媾和条件
除阿提卡、萨拉米和爱琴海北部两个小岛外,雅典放弃从前占领的一切领地。 解散提洛同盟,加入伯罗奔尼撒同盟,承认斯巴达为盟主。 雅典不得拥有海军,除12艘警戒船外,全部舰船交给斯巴达。 雅典人自己拆毁长城。
允许放逐者回国,恢复贵族寡头统治。 影响
牵扯范围非常广,所有国家都参加了,被称为“古代世界大战”。
虽是希腊内战,但损失之大、杀戮之残酷,与希波战争相比,犹过之而无不及。 交战方没有赢家,雅典和斯巴达两败俱伤,希腊世界集体自杀。
敲响了希腊城邦体制的丧钟。既不能阻止战争的爆发,也无法导向稳定的联合。 希腊古典文明由全盛走向衰落,作为一个文明板块,没有能够延续至今。 两大赢家
希腊内战给波斯可乘之机,使之实现了希波战争未能实现的目标。
战争中和战后,波斯插手希腊世界内部事务,勾结和资助斯巴达打击雅典,恢复了对小亚细
亚希腊世界的统治,也恢复了在爱琴海上的军事行动。
希腊世界的边缘地带开始崛起。它们是更大的赢家:马其顿、迦太基、罗马 。 最大的赢家是希腊北边的马其顿人。 启示:国际关系的缩影
国际政治的铁律:国家实力的不平衡增长。 权力平衡与制衡:国家间关系的基础法则。 极与体系稳定性:两极世界稳定吗?
结盟、反结盟与不结盟:外交战略的重要手段。 威慑的有效性:成功的条件与失败的可能。
小国将大国拖入战争:斯巴达对科林斯的承诺;美国拒不做出明确承诺。
大国进攻小国的危险:在两极或多极体系下,大国悍然进攻一个小国是危险的。 启示:国内政治的缩影
民主制度的固有缺陷:缺乏效率,易被煽情者利用,易被民众的情绪左右,而民众是不“专业”的。
民主与专制的变奏:国内民主与国外专制?
知人善任的极端重要性。军队统帅岂能说换就换? 亚西比德的沉浮是雅典胜败的首要决定因素。 理性在狂热面前总是苍白无力的。 斯巴达再次成为希腊霸主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斯巴达在德尔斐树立一座铜像,描述上帝给斯巴达人头上戴花环的情景。
斯巴达在雅典建立亲斯巴达的30人寡头政府,并派700人驻军帮新政府控制局面。 斯巴达在180年间很好地控制着伯罗奔尼撒同盟,这是其称雄希腊、捍卫霸权的本钱。 斯巴达的霸权一开始就不稳固。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的不到半个世纪时间里,斯巴达几乎没有停止过战争。
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潜在危机
一些较大城邦与斯巴达利益发生冲突时,经常消极抵抗斯巴达的意志,必要时甚至倒戈相向。 第一次同盟会议上,科林斯力陈僭主政治之弊,反对斯巴达帮助雅典僧主希庇亚斯复辟。 克列欧美涅斯召集盟军入侵阿提卡时,科林斯军队率先离开盟军回国。 前461年麦加拉退出引发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前421年,科林斯、底比斯、阿戈斯、伊利斯等拒绝接受尼西阿斯和约,与斯巴达的宿敌阿戈斯结盟,并试图拉拢其它伯罗奔尼撒同盟国。 斯巴达战后面临的挑战
斯巴达拒绝底比斯和科林斯夷平雅典的要求,斯与两国的关系恶化。
底比斯和科林斯迅速崛起,战后从来不支持斯巴达,威胁着斯巴达的霸主地位。 斯巴达重复着雅典在提洛同盟中所犯的错误,成为希腊世界的众矢之的。 和约既未毁灭雅典也未能约束其野心,雅典和原提洛同盟各邦心怀不满, 斯巴达强大起来后,曾在战争中支持它的波斯转而遏制它,暗中支持各城邦挑战斯巴达霸权。 斯巴达讨伐伊利斯的战争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伊利斯曾脱离同盟,转而与雅典、阿戈斯和曼提尼亚结盟。 当时,伊利斯将斯巴达开除出奥林匹克运动会,还阻止期巴达国王阿基斯向宙斯献祭。 前401年,阿基斯向伊利斯提出参加泛希腊运动会要求,还要求伊利斯放弃争议领土,遭拒后召集盟国讨伐。
伊利斯向科林斯和底比斯求救,后者借口不能违逆神圣的和平,拒绝履行同盟军事义务。
斯巴达击败伊利斯,便于联系西西里盟友叙拉古。 小居鲁士的未遂政变
前401年,波斯小亚细亚总督小居鲁士发动政变,试图篡夺其兄阿塔薛西斯的王位,以优厚条件请斯巴达派军援助。
斯巴达想借机收回战时出卖的权益,派1.3万人海陆“志愿军”,编入居鲁士军中听其指挥。 叛军自萨蒂斯出兵,远征2400公里以上,突袭巴比伦北约100公里的库纳克沙,击溃了忠于波斯王室的军队。
居鲁士亲率一批骑手奔赴一线,企图亲手诛杀阿塔薛西斯,但误入了王室卫队中被杀。 叛军作鸟兽散。
历尽磨难的万人大撤退
希腊部队立即收拢并准备撤退,被恢复斗志的王室军队包围。 阿塔薛西斯意识到军队遭到希腊方阵严重打击,不敢再战,同意提供向导,让他们返回希腊。 在希腊志愿军返回途中,波斯爱奥尼亚总督提萨菲尼斯以宴请希腊将领为名,将克利尔库斯等指挥官骗走杀害。 在雅典人色诺芬鼓舞下,希腊军队迅速选出新的指挥官,并撤回到黑海沿岸的特拉裴苏斯而归国。
斯巴达与波斯关系破裂
阿塔薛西斯认为斯巴达人是人类之中最无耻的。斯巴达和波斯官方的友好关系就此破裂。 波斯打消了武力征服希腊的梦想,转而以挑动希腊城邦内斗、无力东顾的方式保卫的西部边疆。
前400年,提萨菲尼斯因库纳克沙战功,恢复了以前的管辖地,还接收了小居鲁士的辖区。 前397年波斯任命提萨菲尼斯为前线总指挥,以将希腊军队驱逐出境;还重建了胖尼基舰队,雅典流亡者科农指挥,阻止斯巴达援军开赴亚洲。 出师不利的远征
小亚细亚希腊城邦向斯巴达求助,斯巴达先派使者警告,提萨菲尼斯置之不理,反而直取库迈。
斯巴达决定出兵干涉,科林斯、比奥提亚和底比斯不配合,连雅典也拒绝出兵。 当远征军在盖拉斯都集结时,底比斯破坏了阿盖西劳斯在奥里斯的祭祀。 一个月后,底比斯在洛克里斯与弗基斯之间制造边界争端,导致斯巴达在前395年冬入侵比奥提亚,科林斯战争(前395—前387)由此开始。 远征陷入胶着状态
斯巴达陆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吕底亚,还想远征巴比伦,彻底灭亡波斯。
但波斯国土辽阔,远征军后勤不足,加之斯巴达人不擅攻城,战争转入相持状态。 前394年8月,科农指挥波斯海军在克尼多斯打败斯巴达舰队,斯巴达海军大将佩山德罗斯阵亡,丧失了制海权。
小亚细亚的希腊城邦纷纷叛离斯巴达。
次年波斯海军攻占库特拉,直接威胁斯巴达本土 底比斯势力的膨胀 底比斯人强悍、勇敢、好斗,也不缺乏优秀领导人和光荣历史,从来就不是易于管教的盟友。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底比斯乘机消耗和削弱其他城邦的实力,使彼奥提亚演变成某种统一国家。
前427年普拉提亚被屠城,底比斯向此大量移民,控制了普拉提亚的两个执政官名额。 前424年的德里温战役中,特斯佩亚贡献最大,损失也最大,次年被底比斯强行撤除城墙。 底比斯挑战斯巴达霸权
前421年,底比斯等城邦拒绝接受尼西阿斯和约。
前419年,借口斯巴达在赫拉克利亚的驻防官基息比达无能,派兵夺取了这一地区。 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底比斯公然支持和庇护雅典民主派,并多次拒绝参与征讨伊利斯和雅典的军事行动。
前395年,中希腊小国洛克里斯与弗基斯发生领土纠纷。底比斯支持洛克里斯,斯巴达则偏袒弗基斯。 科林斯战争
前395年,斯巴达出兵彼奥提亚,打击底比斯并拆散其同盟,不满底比斯霸权的城邦乘机起义。
雅典应底比斯请求,双方结成防御性军事同盟。
不满斯巴达霸权的阿戈斯、科林斯、麦加拉等城邦乘势而起,先后与底比斯结成军事同盟。 前394年,斯巴达策动奥科摩诺斯脱离彼奥提亚同盟。 初期,斯巴达两线作战,在中希腊哈利阿图斯之战中,被底比斯军队击败,主将莱山得阵亡。 反斯巴达同盟
盟军扼守科林斯地峡,切断了中南希腊交通线。
斯巴达集中国内及盟邦军队,并从小亚细亚抽调兵力,对地峡守军发动进攻。 波斯将科农指挥的舰队交给雅典,还出重金支援反斯巴达同盟各国,使科林斯战争变成了拉锯战。
雅典利用波斯援款重建了长城和舰队,招募了一支轻装步兵。 法尔纳巴左斯和科农还帮助科林斯组建舰队 斯巴达四面楚歌
前394年,科农在克尼多斯岛附近的海战中,指挥希波联合舰队重创斯巴达,结束了其制海权。
斯巴达在陆战中取得一些胜利。
前393年冬,科林斯舰队封锁了科林斯湾。
前390年在莱克伊翁(Lechaeum)战役中,雅典人伊菲克拉特指挥机动的轻装步兵,重创斯巴达的重装步兵。
雅典海军随后控制了赫勒斯滂海峡。
前392和388年,斯巴达两次遣使向波斯求和,以亚洲希腊城邦主权为交换。 《大王和约》(安塔达斯和约)
波斯对雅典的复兴极为不安,转而削弱和操纵两派力量。
双方联合向科林斯同盟施压,迫其于前387年接受波斯国王下达的和约(由提利巴左思宣读)。
波斯国王享有亚洲城邦以及克雷左门尼和塞浦路斯;其它希腊城邦,除莱姆罗斯、因布罗斯和斯基罗斯继续从属于雅典外,无论大小都应独立。
凡不接受和约者,波斯王将和拥护和约者不惜舰船和金钱,从陆上和海上对其开战。 《大王和约》的影响
波斯是最大受益者,重新控制了小亚细亚希腊诸城邦,收复了希波战争中失去的土地,还获得对希腊事务的合法干涉权。
希腊城邦受到削弱,在此后半个世纪里,几乎都没能再次干涉亚洲事务。
斯巴达狐假虎威延续希腊霸权,援引和约的“城邦自治”原则削弱希腊城邦。彼奥提亚同盟解散。
科林斯损失最重,沦为二流城邦,再无力兴风作浪,此后一直忠于斯巴达。 从此,雇佣兵开始取代公民兵。
斯巴达的霸权末路
斯巴达的霸权得以延续,但底比斯崛起和雅典复兴势不可挡。 前385年入侵曼提尼亚,将其分割为四个村社,惩罚其在科林斯战争中推脱兵役并暗通阿戈斯。
前384年的斯弗德里阿斯事件,雅典再次正面挑战斯巴达,第二次与底比斯结盟。
前383年,斯巴达以武力解散底比斯的民主政府,扶植了一个依附于斯巴达的寡头政权,并驻扎1500军队。 底比斯比斯强势复兴
前379年,民主派领袖伯罗庇达(Pelopidas)推翻寡头统治,驱逐了斯巴达驻军。
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前去征讨,因底比斯坚守不战,无功而返。随后,斯巴达又在7年间三次入侵。
伊巴密浓达协助伯罗庇达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建立类似雅典的民主政体和新型军队。
前378年,底比斯恢复了彼奥提亚同盟。虽然成立较民主的彼奥提亚公民大会,但底比斯仍将其作为控制其他城邦的工具。
与当时希腊世界普遍使用的雇佣军不同,底比斯的新军完全是由本邦的自由公民组成,因而有极强的战斗力。
底比斯还组建了一支后来扬名天下的特别部队,即由300名、150对同性恋青年贵族组成“圣队”。
前378年,雅典纠集70个城邦建立第二次海上同盟,以反对斯巴达的霸权为目标。初期发展顺利。
前376年,阿格西劳斯二世再次征讨底比斯,与彼奥提亚联盟军队打成平手,结果底比斯人士气大振。
底比斯、斯巴达和雅典
前375年,斯巴达王克莱昂伯罗图斯征讨底比斯,在彼奥提亚的特盖拉(Tegyra)战役中,伯拉庇达指挥“圣队”击败一支至少三倍于己方的斯巴达分遣部队。 前374年,雅典与斯巴达媾和引起底比斯不满,底比斯的壮大也令雅典担心,双方摩擦不断。 前374年,在第力安会战中,伊巴密浓达排出纵深25行的方阵,一举击溃了雅典军队。 斯巴达与底比斯的战争
前371年,斯巴达发动了对底比斯的战争。
斯巴达王克莱昂伯罗图斯率军侵入比奥提亚,在距离底比斯不远的留克特拉驻扎。 斯巴达重装步兵11000名、轻步兵1100名、骑兵1000名。 底比斯重装步兵6500名、轻步兵1000名、骑兵1500名。 传统的希腊方阵
克莱昂伯罗图斯布下传统的斯巴达方阵:主力重装步兵组成了一个纵深12行的半月形方阵;轻步兵和骑兵部署在方阵的两翼作掩护。
重装步兵的主要武器是长矛(2.4—3米)和盾牌,取胜的关键凭借着冲击力冲散对方阵形,然后在追击过程中给予敌人以重击。
方阵向前冲锋时总会向右弯曲,士兵会不自觉地向右翼靠拢(或许是因为右手持矛)。 在重装步兵战斗中,右翼通常是最强的。 伊巴密浓达的斜形方阵
增加纵深以增强冲击力,局部由25行增加到50行。
设计了一个斜形方阵,将主力部署在左翼,纵深50列并向前突出,右翼主要由轻装步兵构成。
最精锐的“圣队”由伯拉庇达率领,部署在左翼最前线;骑兵部署在左翼步兵的外侧。
意在击溃斯巴达最精锐的右翼,打击其全军的士气,然后发起总攻,一举歼灭。 留克特拉战役
克莱昂伯罗图斯率先发动进攻,重装步兵排成整齐的密集队形压向底比斯军队,两翼的骑兵也发起了冲锋,企图依仗着兵力上的优势,一举击溃底比斯方阵。
伊巴密浓达先让骑兵出动抵御斯巴达骑兵,步兵则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在斯巴达人即将举起长矛之时,伊巴密浓达发出冲锋令,厚达50列的左翼象一把锋利的匕首,撕开了斯巴达的右翼阵线,把斯军冲得七零八落。 战在第一排的克莱昂伯罗图斯意识到底军的真实意图,准备下令调左翼兵力加强右翼时,底比斯的“圣队”已经冲到近前。
克莱昂伯罗图斯和它700精锐部队中的400人成了“圣队”的刀下鬼,被强征来的盟军见统帅阵亡纷纷败退。
斯巴达整个右翼彻底崩溃时,底比斯的右翼还没有与敌人左翼接触。 底比斯骑兵消灭了斯巴达轻步兵后,与步兵一起攻打起敌军左翼。 留克特拉战役的影响
战前,成年公民人数已下降到1000人以下,兵员短缺是斯巴达由盛到衰的重要原因。 斯巴达在战场上阵亡500人,逃跑时又被打死500人,底比斯的损失不足300人。 斯巴达遭到致命惨败,国王当场阵亡,从此一踞不振,彻底丧失了霸主地位。 底比斯的实力和影响力迅速上升,成为希腊世界新的霸主。 入侵伯罗奔尼撒半岛
留克特拉战役后大约一年,伊巴密浓达全面控制了彼奥提亚同盟,并强逼位于前斯巴达盟邦奥科摩诺斯入盟。 前370年下半年,斯巴达国王阿格西劳斯二世尝试驯服桀骜不驯的新盟邦曼提尼亚,伊巴密浓达乘机入侵伯罗奔尼撒半岛。
底比斯人通过科林斯地峡的防御工事,向斯巴达本土挺进,并遣使游说斯巴达的前盟友协同进攻
攻入斯巴达本土
第四讲——马其顿的兴衰与亚历山大东征 陶奇:“作为一个军事将领,亚历山大的成就在任何人之上。没有任何人能对他提供行动的模范,而他却以身作则教导世人如何指导战争。他首创的原则成为后世一切名将的典型,包括汉尼拔、恺撒、古斯塔夫、屠云尼、尤金亲王、马尔波罗、腓德烈、拿破仑在内。” “开俄斯的西奥旁普斯”:公元前4世纪中叶是“腓力时代”。欧洲在他之前从没有过这样伟大的一位统治者,甚至他那声名赫赫的儿子亚历山大大帝对于希腊历史的发展,都不曾有这样重要的作用。 早期马其顿及其居民
西部是森林茂密的高原和山区, 称为“上马其顿”,仅有几个关隘与外界相通;东部沿海是土地肥沃的平原,称为“下马其顿”。
下马其顿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对上马其顿拥有宗主权。
民族构成比较复杂。早在青铜时代,一批操希腊语的部落迁入,后分批南下,但有一部分留下来。
约前7世纪,留下的一支占领了埃盖,扩张到下马其顿的沿岸平原,形成了马其顿国家。 其他希腊语部落在上马其顿与伊利里亚人、派奥尼亚人和色雷斯人相融合。 马其顿与希腊:若即若离
从整体上看,马其顿人不是纯粹的希腊人,但与希腊人有渊源关系。
马其顿人没有参加特洛伊战争,长期不被希腊人视为希腊人。
马其顿的文明发展比希腊迟得多,在希腊城邦文明鼎盛时期,马其顿刚刚迈入文明门槛。 前500年左右的一个观察家指出,由于马其顿国王们执行一种希腊化的政策,有一天马其顿人或许将被希腊文明同化。但这种现象并没有发生。 投靠波斯帝国
波斯入侵对马其顿面貌的改变起了决定作用。
大流士前512年远征西徐亚人失败后,派美伽巴佐斯率军征服了色雷斯。 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一世宣布臣服并进贡。
20年后,大流士的女婿马多纽斯把马其顿划入波斯帝国十个税区之一。大流士承认了阿明塔斯一世之子亚历山大一世的领导权,可能还给了他一个波斯总督的头衔。
薛西斯入侵时,亚历山大一世投靠波斯,借波斯的支持统一了平原和山区,并按波斯人的方式进行统治。
希波战争中的马其顿
普拉提亚战役中,马其顿给希腊送假情报,致使波斯开战后攻势凌厉,河南岸的联军已经溃败。
只因主帅马多纽斯突然战死,波斯杂牌军不战而退。败退的波斯人路过马其顿时,亚历山大一世趁火袭击,以博取希腊人好感。
战后马其顿人不再被视为希腊人。希腊认同:宗教、特洛伊战争中合作、反抗波斯侵略中团结。
亚历山大一世把自己称呼为“菲拉赫伦诺(希腊人之友)”,同时声称自己是希腊城市阿戈斯人的后裔,以否定两个民族间日益扩大的区别。 亚历山大一世与阿吉德王朝
希波战争结束后,希腊进入雅典霸权时代。繁荣的海上贸易使希腊诸城邦经济快速发展,马其顿缺乏优良港口,仍处于保守的农业社会。
前454年亚历山大一世病死时,马其顿王国由中部平原、山地部落和被征服地区组成,各部落首领均承认他为领主。
阿吉德王朝从此确立了在马其顿的统治地位。
马其顿外交政策的基调也确定下来:与南方的邻居希腊人联合。 帕迪卡斯二世与阿克劳斯
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帕迪卡斯二世继位时,雅典正值伯里克利执政时的黄金时代。
马其顿形势严峻。西有伊庇鲁斯人,西北有伊利里亚人,东有色雷斯人,北有蛮族,南面强大的希腊斗争激烈。
在此情况下,只有能力超群的国王才能游刃有余,否则极易成为外来强权的附庸。 帕迪卡斯二世无所适从,外交政策朝秦暮楚。
帕迪卡斯二世之子阿克劳斯颇为作为,同霸权国雅典保持着更加友好的关系。 阿克劳斯的希腊化政策
雅典战败后失去了海上霸权,马其顿得以从木材和谷物贸易中大大受益,以此投入马其顿王国的基础建设。 前410年,阿克劳斯从埃迦伊迁都佩拉,把希腊的先进文化引入宫廷,与希腊城邦进行贸易。 阿克劳斯还在奥林匹斯圣山下的迪翁举办了一次奥运会。
马其顿虽然获得奥运会的主办权,但马其顿人不能参赛,表明他们没有被当作希腊人。 阿克劳斯未能像祖、父那样善终,而是死于一次暗杀。马其顿的崛起和希腊化进程暂时中断。 马其顿王国的衰落
此后35年,马其顿王位更迭频繁,周边各民族和国家纷纷插手马其顿内部事务。
只阿明塔斯二世碌碌无为地统治了23年,其他12年中换了6任君主,几个君主还不王室成员。
阿明塔斯三世时,马其顿“在资源匮乏的困境中彷徨,穿着羊皮在山间放牧着小群牛羊,艰难地抵抗着伊利里亚人,提伯里安人和色雷斯人的压迫”。 后来,托勒密与阿明塔斯三世的遗孀欧律狄刻关系暧昧,谋杀了阿明塔斯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并成为新国王、次子帕迪卡斯三世的摄政。 帕迪卡斯三世夺回王权 亚历山大二世继位时,阿明塔斯三世另一儿子腓力作为人质去了伊利里亚,不久又到了底比斯。
腓力寄居在底比斯政治家帕曼尼斯家中,从帕曼尼斯的好友伊巴密浓达那里学到了战争和外交艺术。
帕迪卡斯三世即位三年后,除掉托勒密,夺回政权。 腓力回马其顿帮哥哥重整江山。
亚历山大二世时,马其顿人初步改组了方阵。 腓力归来后,方阵的战斗力大大增强。 帕迪卡斯三世与马其顿的复兴
帕迪卡斯三世励精图志,邀请雅典人帮助改革;对外致力于占领沿海地带,夺取出海口。 雅典迫使帕迪卡斯合作,收复了安菲波利斯。但雅典人前去占领时,帕迪卡斯却占领了安菲波利斯。
安菲波利斯扼守马其顿到色雷斯的必经之路,附近有大量金矿,斯特里蒙河两岸是茂密的森林。
马其顿控制这里,就有足够资源建立强大海军。 腓力二世横空出世
前360年底,马其顿军队被伊利里亚人打败,最精锐的4000军队被歼灭,帕迪卡斯三世与几乎所有直属军队也一起阵亡。
前359年初夏,帕迪卡斯的幼子阿明塔斯四世继位,腓力成为摄政王。 马其顿局势混乱,腓力的兄弟们争夺王位, 一些属地要求独立。 雅典以支持腓力当国王为条件,要求他放弃安菲波利斯。 腓力二世改革
腓力暂时撤退了在安菲波利斯的驻军。
贿赂色雷斯人和北方的派奥尼亚人,在他们支持下很快稳定了局势。 一掌权就招募一支新军:建立直属国王的常备军。
吸收底比斯军队的优点,创建了更密集、纵深更大的“马其顿方阵”。 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 废除波斯币制,银币采用色雷斯制,金币采用阿提卡制,使马其顿能在上述范围内自由贸易。 从希腊方阵到马其顿方阵
希腊方阵8人一列,重装步兵,配短剑、盾和3米长矛。布局简单,攻防有序,冲击力大。 腓力改革:每列增至16人;长矛5—6米,双手持;盾牌较为轻便,挎于左肩上。骑兵配合冲击。
严格规定每个士兵在阵中的位置,使队伍在战斗中始终保持密集队形。 重队形、纪律,由密集的矛尖组成。前5排士兵的矛尖均可伸出阵前。 进攻时给敌强大压迫;防守时使敌无从下手。 亚历山大的进一步改进
以马其顿方阵为中军,希腊骑兵为左翼,马其顿近卫骑兵为右翼。
特设一支轻骑兵作为前锋,两翼的后方各配备一支轻骑兵。 通常采取集中主力包围一翼的战法。
方阵是后盾,左翼防御,右翼进攻。突破成功手,方阵向两翼支援。 亚历山大通常指挥右翼,但也经常随访进行调整
马其顿开始对外扩张
通过征服、联姻、挑选战友和分封等手段,控制周边各部落贵族并削弱其势力。 前360年春征服派奥尼亚人,吞并了这一地区。
前360年夏天向伊利里亚人复仇,对后者进行了血腥的屠杀。战后还夺得色雷斯人的金矿。 前357年夏,腓力娶伊庇鲁斯地区摩罗西亚国王的侄女奥林匹亚斯、马其顿西部一个地方贵族的女儿菲拉和伊利里亚的阿达塔为妻。通过三个政治婚姻巩固了西部边境。 借社会战争夺取出海口
社会战争一爆发,腓力就占领了安菲波利斯,可能还得到了波斯的资助。
腓力告诉雅典人,如果把当地的重要港口皮德那给他,他就归还安菲波利斯。
雅典人把皮德那交给腓力,腓力却不撤出安非波利斯,因为他知道雅典再无力对付他。 也许是因为他夺取皮德那的手段过于卑鄙,这里后来成为腓力王室和马其顿人反复毁灭的宿命之地。
皮德那:马其顿人的梦魇
前317年,在亚历山大死后的权力混战中,他的母亲奥林匹亚斯、妻子罗克珊娜(Roxane)和儿子亚历山大四世被卡山达捕获。三人相继被谋杀,亚历山大家族从此灭绝。 前168年,罗马人在此附近决定性地击败马其顿军队,马其顿作为独立王国存在的历史到此终结。
前148年,马其顿反罗马力量遭到决定性失败。 腓力二世即位 前356年,安菲波利斯东部城邦克里尼德斯要求腓力保护,腓力接受邀请并为其改名腓力比。 色雷斯与马其顿关系恶化,雅典联合色雷斯对抗腓力。
前356年夏,腓力占领波提狄亚,奥林匹亚斯生下亚历山大,菲拉生下阿里戴乌斯。 这年夏,腓力取代其侄成为国王。
第二年围攻皮德那北方另一港口梅松,前354年攻陷,在战斗中丧失一只眼睛。 借第三次神圣战争进军北希腊
当腓力二世向南染指色萨利时,约前356年希腊爆发了第三次神圣战争。 前354年或前353年,色萨利拉里萨城邦的贵族请求腓力二世帮助对抗费莱人,腓力遂率军进军色萨利,声称为捍卫阿波罗的尊严而战。
费莱要求弗西斯救援,奥诺马尔库斯派遣兄弟菲勒罗斯率7000人前往增援,但援军被腓力击退。
奥诺马尔库斯放弃正进行的围城战,率全军进入色萨利地区对付马其顿,两军展开大会战。 腓力初尝败仗滋味
接下来的细节不是很清楚,奥诺马尔库斯似乎两次重创马其顿军队。
双方军力相差不大,但弗西斯人大量使用一种马其顿人从未见的秘密武器——投石车。 马其顿方阵走过一个小坡时,潮水般的石块向他们飞来,全军顿时一败涂地。 弗西斯人一路追杀,又在另一次会战中重创马其顿军队。 腓力二世被迫率军回马其顿本土过冬。 第二次进入北希腊
前353年或前352年夏,腓力再度率军进入色萨利地区。
他要求色萨利各城邦贡献军队,纠集了2万步兵、3000骑兵,总兵力超过了弗西斯。 腓力吸取前次失败的教训,首先围攻费莱的重要港口帕加塞,以阻止敌军从海上增援。 奥诺马尔库斯也率2万步兵、500骑兵回色萨利。 雅典派卡瑞斯率庞大舰队增援,可能是打算在帕加塞与弗西斯军会合,一举歼灭马其顿军队。 克罗库斯平原战役(沃洛战役)
为阻止弗西斯、费莱联军与雅典援军会合,腓力率马其顿、色萨利联军,在费莱附近一个沿海大平原与弗西斯军队进行了一次会战。
色萨利的克罗库斯平原吻合古代史料的描写,因而被称为克罗库斯平原战役。 腓力有大批色萨利骑兵,在平原上更是如虎添翼。
腓力让士兵头戴月桂冠,俨然是被亵渎神灵的复仇者,使全军迸发出同仇敌忾的爆发力。 据说,弗西斯军中的雇佣军见此情景,惊慌得丢弃兵器盔甲,并忏悔自己的罪行。 弗西斯惨败
雅典舰队在战斗期间赶到,弗西斯军队纷纷往雅典舰队方向逃窜。 马其顿联军穷追不舍,上演了一边倒的大屠杀。
除被雅典救走的残兵外,弗西斯被杀和溺水6000人,包托奥诺马尔库斯在内3000人被俘。 作为对掠夺神殿的处罚,奥诺马尔库斯被绞死或钉死在十字架上,其他俘虏全部被淹死,而且不给庄严的葬礼。
这是腓力罕见的一次屠杀战俘。 战役带来的红利
腓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虔诚的阿波罗复仇者。 让色萨利人推举他为执政官(终身制),既可掌控整个同盟的岁收,又可以领导同盟的军队。 随即包围了费莱城,费莱僭主把城市交给腓力,腓力允许他带2000名佣兵转往弗西斯,从而控制了整个色萨利地区。
继续往南进军温泉关,想乘胜入侵弗西斯本土。
雅典震惊,派军队占领了温泉关,可能还有其他城邦的军队。 腓力没有强攻,以免使全希腊震惊而联合起来。 弗西斯把战争进行到底
弗西斯人在菲勒罗斯领导下团结起来,以双倍价钱召募雇佣军,大部分弗西斯人决心把战争进行下去。
菲勒罗斯展开外交攻势,使更多势力加入弗西斯人的同盟,并在次年取得了一些进展。 弗西斯掠夺阿波罗神殿的财宝引发了战争,也让他们拥有把战争进行下去的资金。 战争直到前346年结束,弗西斯最终失败。 德谟斯提尼与腓力二世的较量
将弗西斯赶出色萨利后,进攻卡尔息狄斯半岛。
前353年初,打败色雷斯三个主要城邦中两个的联军。彻底征服色雷斯,解除了后顾之忧。 雅典国内分裂为亲马其顿和反马其顿派。腓力进军色雷斯使主战派占上风,首领德谟斯提尼前350年发表反腓力演说,要求对马其顿先发制人。
前349年,奥林托斯城邦亲马其顿派得势,卡尔息狄斯同盟危在旦夕。
德谟斯提尼连续三次发表演说,敦促雅典马上派失救援,但遭到亲马其顿派的反对。 发动对希腊的战争
前349年,腓力进攻雅典,在优卑亚岛打败雅典军队,并且占领了卡尔息狄斯半岛。
前348年,奥林托斯城邦被毁,半岛上其他城邦被迫撤除防御工事,马其顿占领爱琴海北部一带。
前346年,弗西斯在神圣战争中耗尽钱财,谢绝雅典和斯巴达帮助据守温泉关。
腓力兵不血刃通过温泉关,雅典无险可守,派代表团赴马其顿签订了《菲洛克拉特斯和约》 :雅典与马其顿结盟,放弃索取安菲波利斯。 第三次神圣战争的裁决者
弗西斯向腓力投降后遭到严惩。被开除出德尔斐地区的安菲替温尼同盟,城市被摧毁,以村庄形式居住,每村的房屋不能超过50间,每年60塔兰特偿还神庙财产。 腓力二世控制了安菲替温尼同盟议会,势力扩展到中希腊。
第三次圣战就此落幕。原霸主底比斯、异军突起的弗西斯、在社会战争中损失惨重的雅典等城邦都遭到严重削弱,而最后的议和证明腓力已经成为希腊世界无可争议的霸主。 波斯收复埃及以失败告终
腓尼二世收拾第三次神圣战争残局时,波斯国王阿塔薛西斯三世正焦头烂额。 波斯小亚细亚的几个总督叛乱,使其收复埃及计划一再推迟。
前351年终于出兵埃及,遭到大批希腊雇佣军的顽强抵抗,相持一年后遭到惨败。
本想再次征讨埃及,但塞浦路斯人、腓尼基人、犹太人和刚叛乱过的小亚细亚人,眼看波斯连埃及都打不过,再次宣布独立。 腓力南征北战
前345年结束神圣战争后,腓力向北进攻伊里利亚人,受了重伤,两年多没再打仗。
前342年伤愈后,再次出兵色雷斯,设行省和将军,把国王们降为附庸。向北一直打到多瑙河畔。
雅典的主战派又占上风。在雅典游说下,前340各城邦组成反马其顿同盟,还接受波斯的资助。
前339年,阿姆菲萨人被控耕种了受诅咒的科里撒的土地,引起雅典、底比斯及其他城邦间的纠纷,爆发了第四次神圣战争。 近邻同盟大会要求腓力干预,腓力前339年末进军中希腊,到达距雅典两天路程的埃拉提亚。 决定希腊命运的喀罗尼亚战役
雅典和底比斯受到威胁,与科林斯、麦加拉等紧急结为同盟。
前338年8、9月间,在彼奥提亚北部的喀罗尼亚,希腊联军与马其顿军队决战。
腓力和亚历山大分别指挥右翼和左翼。一开始不分胜负,后亚历山大重创底比斯“圣队”,腓力的右翼被雅典突破。
雅典军被胜利冲昏头脑,自乱阵角。腓力及时调整方阵,打败了雅典军队。 雅典体面地丧失独立
腓力挥兵进逼底比斯与雅典。
雅典民主派决定守城死战,但亲马其顿派占上风。
腓力对雅典再次采取怀柔政策,不但不要求割地赔款,而且无条件放还雅典战俘。 腓力与雅典亲马其顿派首领德马德斯订立城下之盟,史称《德马德斯和约》:雅典解散海上同盟,但仍保有列姆诺斯、伊姆布罗斯、提洛、萨摩斯等岛;与马其顿结为盟国,协同作战。 底比斯的亡国之路
腓力对底比斯的处置十分严厉。派军进驻,建立亲马其顿的寡头政权,民主派或被杀或被放逐。
此后腓力又率军南下伯罗奔尼撒半岛,使斯巴达的属地独立。 三年后,腓力二世遇刺后,底比斯起兵反抗马其顿。
亚历山大镇压了起义并毁灭了底比斯,底比斯人不是被杀戮便是被俘为奴隶。 这只是伊巴密浓达死后的第27年。 征服希腊世界
前337年春,腓力在科林斯城召开全希腊会议,成立了“希腊联盟”。
奥林匹斯山以南的所有城邦(除斯巴达)和许多岛国均参加。
在联盟第一次正式会议上,联盟与马其顿签订了永久性的攻守同盟条约。 选举腓力为最高领袖和统帅,全权统帅各国军队。
然后,共同向波斯宣战,报复薛西斯对雅典神庙的亵渎。 出师未捷身先死
前336年春,至少已经有1万先头部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主力部队将在秋天随腓力出发。 就在这年夏天,腓力参加女儿的婚礼时遇刺身亡。
腓力死后,被征服和吞并的各部落骚动起来,希腊世界欢欣鼓舞,底比斯带头起义,许多城邦闻风而动。
年仅20岁的亚历山大迅速平定了局势,严惩底比斯,城市夷为平地,居民卖为奴隶。 历代波斯国王年表
居鲁士二世: 前558年—前529年 冈比西斯二世: 前529年—前522年
高墨达:前522年3月—前522年9月29日 大流士一世: 前522年—前486年 薛西斯一世 :前486年—前465年 阿塔薛西斯一世: 前464年—前425年 薛西斯二世: 前425年—前423年 大流士二世 :前423年—前404年 阿塔薛西斯二世: 前404年—前359年 阿塔薛西斯三世 :前359年—前338年 阿尔塞斯:前338年—前336年 大流士三世:前336年—前331年 亚历山大东征
前334年春,率希腊联军从佩拉出发远征波斯。
约有步兵3万人,骑兵5000人,战舰160艘,马其顿常备军约占1/3。 只带一个月的给养,计划快速取胜,以战养战。
希腊海军不如波斯,所以绕道北方陆上进军,5月渡过赫勒斯滂海峡。
计划先攻占小亚细亚,然后沿海岸线推进,不断占领波斯海军的陆上作战基地,先解除海上威胁,再直插波斯腹地。
格拉尼库斯之战(前334年6月
小亚细亚总督调集骑兵和希腊雇佣兵各2万,前334年6月在格拉尼库斯河东岸阻击敌军。 骑兵部署在第一线,沿河岸部署,堵杀过河敌军;步兵为第二线,部署在近岸高地,居高临下,凭岸固守。
联军开到格拉尼库斯河西岸时,已经是正午时分。得知河水可以徒涉时,立即发动进攻。 骑兵部署在两翼,步兵方阵在中央。副统帅帕尔米尼奥指挥左翼,菲罗塔斯指挥中军,亚历山大在右翼督战。 格拉尼库斯之战
亚历山大还派部分骑兵沿河向下游佯动,使波斯人摸不清主攻方向,诱使其分兵作战。 马其顿骑兵首先冲到对岸,双方展开混战。 亚历山大刺死波斯驸马,但长矛折断。从侍卫手中接过另一杆长矛,连挑几员大将后又折断。 危急时刻,好友克雷塔斯挺身而出,砍倒了正用弯刀辟向亚历山大的敌将。 在希腊骑兵猛冲下,波斯军队阵势大乱。希腊步兵渡河上岸,波斯军队招架不住,四散奔逃。 希腊联军大获全胜
亚历山大痛恨为异族卖命的希腊人,命全军放弃追赶波斯骑兵,全力围歼第二线的希腊雇佣军。
波斯骑兵除1000余人被歼外,其余全部逃脱。希腊雇佣兵除2000人被俘外,其余全被砍杀。 亚历山大用3个月时间荡平爱琴海东岸,打通可由海上直通希腊本土的交通线,然后南下。 大流士三世率正规军20余万,加上杂牌部队共30余万,前333年10月占领了伊苏斯的有利地形,准备与希腊联军进行会战。 伊苏斯之战(前333年10月)
大流士为寻找战机,曾插至亚历山大主力兵团后方,切断其后勤补给线24小时,但未及时进攻。
亚历山大率军奔赴伊苏斯,步兵刚超过2万,骑兵5000多。波斯军在皮纳鲁斯河北岸严阵以待。
命令各部队首先抢占高地,然后主力骑兵迅速过河,猛冲波斯的岸边守卫部队,在波斯军队措手不及中,夺取了一个前进阵地。
亚历山大登上高坡,发现大流士的指挥营帐在方阵后侧,便尾随骑兵过河,直奔战斗前线。 骑兵以猛攻抢占若干高地,使后续部队顺利过河。
亚历山大将骑兵部署在方阵两翼,中央方阵遭到波斯正规军的顽强阻击。 骑兵和步兵均呈胶着状态,战斗激烈,险象环生。 大流士缺乏指挥作战经验,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战局。 亚历山大发现波斯步兵与骑兵之间出现空隙,指挥一部分精锐骑兵直插过去,打开一个缺口。然后调集右翼的精锐骑兵,直捣大流士的指挥营帐。 大流士被眼前的惨烈场面吓得胆战心惊,看到亚历山大亲率骑兵杀向他时,驾着马车弃帐而逃。
大流士临阵脱逃,造成全军溃败之势。先是部分骑兵退出战场,然后是方阵破裂,步兵四散奔逃,被征来的各民族部队作鸟兽散。
亚历山大下令军队分散追击,自己追大流士约30里,直到天黑才返回营地。 大流士逃脱,辎重全部落入敌手,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被俘。
波斯损失步兵、骑兵20多万。马其顿仅战死450人,伤4500人,创造了西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进攻方向的选择
亚历山大取得了对波斯战争的主动权。但没有穷追大流士,而是按既定计划,南下攻占叙利亚、腓尼基和塞浦路斯等地,夺取波斯帝国外围地区。
波斯海军强大,控制着爱琴海的制海权,若从小亚细亚进攻波斯腹地,波斯海军可直插马其顿后方,甚至瓦解马其顿组建的希腊联盟。
波斯海军以腓尼基舰队为主,占领了腓尼基,波斯海军就成了无源之水。 围攻推罗
推罗位于海边的一座小岛上,城高墙固,易守难攻,是波斯海军的重要补给基地。 前332年1月进抵推罗,修筑从陆上直接进攻推罗的长堤。双方围绕筑堤与毁堤进行了长期斗争。
亚历山大征集新归顺的腓尼基和塞浦路斯等国舰船,临时组建一支海军,从海陆两路围攻推罗。
经过半年多海陆较量,通往推罗的长提终于筑成。
前332年8月攻破推罗。推罗战死8000,3万生存者被卖为奴。以腓尼基舰队为主的波斯海军投降。
马其顿仅阵亡400人。
正在阅读:
世界战争史07-06
9课第一课时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97-2003 幻灯片08-20
关于惯蛋大赛的通知09-15
海洋馆之旅作文600字07-12
酒店设计案例分析(新)04-28
幼儿园图书角的创设和利用06-07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0-03
安全生产考试题目203-28
描写春天景色的对联02-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战争史
- 世界
- 江苏省木材加工企业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导则
- 2011年春江苏省计算机二级VC++考试备考提纲
- 2018届高考总复习课标版生物练习:专题专练3-9-6植物的激素调节
- 初中语文口语表达、情境试题大全
- 杭州最好的留学中介机构
- 2016电大形考02格力电器运营能力分析
- 毕业论文(设计)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与控制
- 初中英语中考专项训练——单项选择200题(无答案)
- 作业2答案
- 一周食谱举例
- 等腰三角形专题辅导(1)
- 管理案例分析
- 测量学试题库(含答案)
- 智能型即热式热水器控制系统毕业论文
- 柳铁一中2014级高一下学期段考物理模拟试卷
- A一定用的上的音乐术语
- linux逻辑卷管理
- 简爱 阅读指导 刘
- Word版题库 第七章 第2讲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
- 房地产交易中心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