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教学设计及反思过程

更新时间:2023-10-13 23: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声声慢》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长沙市明德中学 蒋雁鸣

一、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

《声声慢》是高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自读课文,是李清照晚年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这首写愁的词与她早年的词的风格存在较大的不同,此词作于女词人丧夫后不久,词作写出了国破家亡夫死亲人离散的凄凉,极富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内心深受震撼,能感受到一种凄美。词作表现手法高超,含义隽永,须精心引导品味才能透彻理解。

本课堂的教学设计采取的是以学生的诵读、体验、鉴赏、比较探究为核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词的理解和拓展。

教学旨在达到三方面的要求:

知识和能力:体会词人运用叠字营造凄凉意境的表达效果;学习词人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来烘托“愁”情的表达方式;与早期写“愁”情的词句进行比较,拓展和加深已学的内容。

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比较探究。

情感和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教学步骤(本课设计为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一位最杰出的女作家,她的作品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代人,她就是李清照。她的词清丽婉转,真挚凄清,名篇佳作叠出。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她的代表作《声声慢》(多媒体显示李清照画像、生平、创作背景)。

(二)初步熟悉课文

请一位同学朗读全词(多媒体课件作背景,配二泉映月的音乐,营造凄楚的氛围)。

(三)品读全词,整体把握全词

1、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 (这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较快地把握全词的感情基调,抓住全词的主旨。)

2、作者是如何来表现她的“愁”的?

1

①开篇运用叠字,把词人愁苦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选择秋天最具悲情的意象表现愁情。 ③结尾直抒胸臆,把愁情推向高潮。

(这个问题的设计紧扣文本,围绕“愁”来赏析全词,让学生领略凄美的境界)

(四)重点赏析精美词句 问题设计:

你认为词人写“愁”情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一句?为什么? (这个环节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让学生畅所欲言。) 预设学生会欣赏以下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请,凄凄惨惨戚戚。” ②“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④“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五)请班上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示范朗读全词(多媒体画面,配乐) (六)拓展延伸,合作探究

1、李清照写愁情的词还有哪些?这些词中的“愁”与《声声慢》中的愁有何异同?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一样? 《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女诗人的愁和男诗人的愁有何异同?表达方式上各有什么特色?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将课内课外知识融为一体,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李清照愁情词的艺术魅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词。

2、就合作探究的两个问题任选一个,写一篇800字的比较鉴赏文章。

二、精彩片段 师:这首词将“愁” 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2

(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我们再一起赏析。)

生:我最欣赏第一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

的叠字运用得妙。

师:妙在哪里?要具体谈出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寻寻觅觅”的动作,描绘出了词人若有所思,东寻西觅,

坐卧不安的神态。 师:词人在寻觅什么呢?

生:国破了,家亡了,夫丧了,亲朋好友离散了,心爱的文物散失了,

词人越是寻觅,越只会勾起她无限的凄凉感,四周“冷冷清清”,内心凄楚哀伤。

师:刚才同学们主要从内容上来分析这一句词,叠字的运用好有哪些

作用?

生:叠字的运用加重了语气,舒缓了节奏,使节奏短促、轻细、沉重,

增强了韵律感,能很好地把词人愁苦的心情和孤寂的处境烘托出来。把读者带到一个凄美的艺术境地。 师:分析得非常好。还有没有别的看法?

生:我喜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一句,但我不明白,

作者为什么称雁为“旧相识”?既然是“旧相识”又为什么会“伤心”?

师:提得好,谁能为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我能,我们曾经学过《一剪梅》,诗中就有“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句子,因此她称雁为“旧相识”,而此时的雁不再给她传书,寄信的人已亡,雁勾起了词人对亡夫的思念,怎不令她伤心?

生:我认为还可这样来理解,此时的词人身居南方,雁从词人的家乡

——北方往南飞,雁勾起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师:同学们分析得太好了,读出词的丰富的内涵,领略到了词的韵味。 生:老师我最喜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黄昏的“梧

桐”“细雨”带给词人愁苦和凄清,这一句看起来是写环境,实际上词人是借此来烘托愁苦的心境。

师:非常准确。大家想一想我们曾学过《长恨歌》,《长恨歌》中就有

写梧桐、秋雨的句子,还记得吗?“春风桃李??” 生(齐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3

师:李清照化用了这句诗,创造性地加上“到黄昏,点点滴滴”,把

愁意渲染得更加浓郁,更加凄凉,这淅淅沥沥的秋雨,不大不小,不紧不慢,无休无止,点点滴滴,打在院内的梧桐叶上,就像打在词人的心上,带着愁苦,带着凄凉,使她不堪忍受。 还有同学要发言吗?

生:我喜欢来得最直接的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一句是

在前面层层铺垫的情况下,冲口喊出的经典名句,忍无可忍,实在压抑不住了,只有这直抒胸臆,才能喊出胸中的愁怨。 师:对,委婉有委婉的魅力,直接有直接的震撼。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全词,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师:请大家推荐一位朗读水平最高的同学为大家表演(多媒体课件,

配乐) 生:(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掌声) 师:读得非常好,大家都被感动了。

词人写愁的词还有哪些? 生:《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生:《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生:《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 头。 生:《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师:这些词中的“愁”与《声声慢》中的愁有什么不同?表达方式有

什么不一样?(四人一组合作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发言) 生:前期的词多是闺愁,相思之愁,《声声慢》中的愁是亡国丧夫之

痛与思夫思乡之愁交揉在一起,显得沉重,多得无法比拟。 生:表达方式上,前期的愁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

描绘出来,《声声慢》主要运用了铺叙、叠字、景物烘托、直抒胸臆等多种表现手法,层层深入地将愁描写出来。 ??

三、教学反思

1、像《声声慢》这一类文学杰作,要让学生领略其中的美,课堂

上一定要营造出很好的氛围,要自然而然地带着学生走进文学的意境。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如果就文本讲文本内容太单薄,因此本课的

设计采取的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由文本到李清照

4

的其他写愁的词,再到女诗人的愁与男诗人的愁的比较,一步步拓展开去,这样课堂容量大,学生兴趣也浓。 3、老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础、

知识结构、兴趣、长处等,才能设计好教学环节,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我班谭沐同学爱好朗读,从小就参加了培训班,她的朗读声情并茂,这堂课她的朗读将所有人都带进了凄美的境地,将课堂推向了高潮;之所以设计那两个合作探究问题,是因为我们年级的学生在暑假背诵了几十首宋词,对李清照的词已有初步的了解,这两个问题的设计虽有一定的难度,但又是学生的能力所及的。) 4、教学不仅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理解领悟

课文的内容,更要让学生掌握鉴赏词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内容时,不着痕迹的将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融在了里面。

5、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和积累很重要。这堂课如果没有课外的几十首

宋词作底子,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课堂气氛就会很沉闷。 6、上完课后,我发现学生对女诗人的愁与男诗人的愁的比较兴趣更

大,由于时间较短学生似乎意犹未尽,如果多预留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效果会更好。

四、组内评课:

张帆影老师:这是一堂十足的文学欣赏课,老师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多

媒体课件,带领学生走进了文学的意境,没有花架子,老师能很轻松地带动学生,学生和老师的活动融为了一体。达到了教学目的,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张建斌老师:这堂课上得游刃有余,听得舒服,能将课堂知识转化为

能力。这堂课有两个高潮:一是学生的朗读,将所有的人都带进了凄美的境地;二是合作探究,学生兴趣浓,发言积极热烈,很好地实现了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是一堂示范性很强的课。

蔡建章老师:这堂课给我的触动很大。首先,教学课件简洁,配乐与

《声声慢》的内容非常相配,能很好的将学生带入凄楚的意境中去,对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第二,这个班课外阅读抓得好, 由《声声慢》延伸到李清照的许多词,学生能背,能理解,能运用,说明平时下了很大的工夫,

5

老师教学注重学生的平时积累。第三,学生训练有素,一个老师不怕特别会教书,重要的是要会训练学生,这个班的学生反映快,气氛活跃,课堂容量大,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第四,教学内容的安排,作为自读课文,一半时间讲完课文内容,一半时间延伸到课外,巧妙地将学过的知识融进来,合作探究的问题实际得巧妙、合理。不足之处是导语欠新颖,可换成李清照的对联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考试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21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