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优质课教案汇编(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
更新时间:2024-03-26 03: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第 1 页 共 27 页
公开课 《春江花月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体会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4、在本诗的情、景、理的鉴赏中,感受诗的语言魅力,学习作者对人生追求与热爱的态度。
教学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1、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2、理解诗的过人、独特之处。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有这样一位诗人只因一首诗,而成就了千秋美名。
这位诗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首诗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千古绝唱《春江花月夜》。
二、诗大家课前已读过,也思考过,大家对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就整体而言有何见解和感受?请谈谈你。(各抒己见,一两句话即可)
预设1:春江月夜澄澈空明,情感低沉哀伤、惆怅无奈。 预设2:感觉意境幽美而邈远,情思清苦而不沾泪。
三、每个人对诗的印象可能略有不同,请你伴着《春江花月夜》的乐曲,读出你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结合赏析指导,高亢——平缓——低回——哀怨——悠长)
要求:读的同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而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进而走进这画面中去。
——置身诗境
四、请找出文中写景的诗句加以赏析。——缘景明情
1、全诗以写景为主,前面的景与后面的景有什么区别?
明确:前面为纯自然之景,后面的景有了人的行迹,融入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恨。 2、诗句前面的景物描写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教师指导:鉴赏诗歌,不能简单的翻译诗句,而是通过诗句的理解,加之想象和联想再现诗的意境,或复原画面,或再现场景,再用优美的文字表述出来,从而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明确:意象: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汀、白沙
赏析示例:春江的潮水涌动,与大海相连。明月从这无垠的大海上冉冉升起,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缀满雪珠一样。月色如霜,所以霜飞也就无从察觉;洲上的白沙与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4、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情感?我们能否用四字短语概括画面的意境特点? 生讨论作答:景象令人心旷神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爱。 空明澄澈、迷离恍惚、幽美恬静、空灵迷茫、静谧清丽 ——缘景明情
教师小结:诗人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选取春江、潮水、明月、芳甸、花林、流霜、
第 2 页 共 27 页
白沙等最具表现力的物象,构成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秘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气势宏伟、幽美恬静的绝美的春江月夜风景图。
5、配乐齐读,体悟诗意美。
五、诗中哪些句子是作者望月而产生的哲理思考?找出请加以赏析。
赏析示例: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诗人身处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的纯净之境,不禁对空中这轮孤月发出奇想:究竟是谁最先在江畔看见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时候开始照着人呢?人生代代绵延无已,但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变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吗?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绝的江水。
1、比较与李白的诗《把酒问月》在对宇宙和人生的哲理认识上有何不同?
把酒问月 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明确:李白诗在回环唱叹中抒发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的慨叹。诗人有感于明月长存而人生短暂,人类无法改变这一自然规律,因此就更应当珍惜今生的点滴光阴,在瞬间把握永恒。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展现了诗人旷达自适的宽广胸怀,但结句暗含及时行乐之意。
张若虚认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此‘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伤感,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
——以意逆志
2、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境界? 作者介绍及背景提示 张若虚(生卒年不详),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等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开元初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唐朝,特别是盛唐,国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大抵胸襟开阔,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
《春江花月夜》中雄伟阔大的景象和“哀而不伤”的情绪,正是源于张若虚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奏响的是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
——知人论世 3、咬文嚼字,“望”能否换成“只”?为什么? 明确:不能,“望”意中有人,暗含天人合一;“只”无人之境,沉静死寂,没有生气。“只”意为单调,缺少变化,略显遗憾。
引出评价:
“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王岂运《湘绮楼论唐诗》)“孤篇盖全唐” ——玩赏涵咏
过渡: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之美景,畅想了宇宙与人生的哲理,一句“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自然引出关于人的思考:江月尚且待人,长江尚且送流水,那么人呢? 六、诗中哪些句子是写游子?哪些句子是写思妇?请加以赏析。
1、找出写思妇的诗句,读一读并讨论: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1)用了哪些意象?
第 3 页 共 27 页
明确:明月、闺楼、妆镜台、玉户帘、捣衣砧、鸿雁、鱼龙
(2)诗歌中的意象,由于历史的沉淀,往往具有独特的内涵,抓住这些意象有助于我们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鸿雁”和“鱼龙”,暗含鱼雁传信。请分析徘徊之月在本诗中的独特的内涵。
徘徊之月: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3)根据“卷”和“拂”两个动作,运用联想和想象揣摩思妇的心理?
“卷”“拂”两个动词表现了思妇看到月光触景生情,反而相思又深,想敢走这恼人的月光的思念的烦躁与内心的惆怅和迷惘。
(4)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赏析示例:楼头明月总在怨妇心头眼底徘徊,照着早已懒用的妆台明镜。月明之夜,离愁别绪更加萦怀,使人无法排遣。而那一轮明月偏又浸透帘珑、照亮砧石,况且帘卷不去、手拂不开。此时远行的人儿只在思念之中,只能彼此瞩望而无法相依相诉,就是有再多的相思情怀,说来他也无法听到。我多想随这笼天罩地的月光飞流到他身边去照耀他啊!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2、请找出写游子的诗句,读一读并讨论: (1)用了哪些意象?
闲潭、落花、流水、海雾、江树、明月 (2)“落花” “流水”两意象有何特定内涵?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五代十国·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宋?晏殊《浣溪纱》 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3)请你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其联缀成一幅画面,选择部分景物或场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赏析示例:昨夜忽梦落花飘零,春已半残,可是寄身异地他乡,回家的日子还遥遥无期。江水奔流不息,一浪又一浪地赶往大海,好像要将春天带走一样。而江潭倒映明月,不知不觉已经西斜。斜月渐渐隐入海雾,这时北方南方、碣石潇湘有多少游子还在赶着回家,有多少离人怨妇还在远隔千山万水彼此思念呢?夜色凄迷,月光如水,不知有几人在这轮明月下赶回家去了,而我只能守着这野浦孤舟,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看江流依然,落月留照,把江边花树点染得凄清如许,人间离情万种都在那花树上摇曳着、弥漫着。
3、与唐玄宗开元时宰相张九龄《望月远怀》作比,在抒写游子思妇离愁别恨的范围和境界方面有何不同?有人说张若虚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上升到了天下的离人思妇,你怎么理解。
望月远怀
第 4 页 共 27 页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明确:
同样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苦但快乐着!
《春江花月夜》作者用“谁家”“何处”的互文方式,表现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都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都希望“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作者要表现的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苦已经超越了自我,超越了时代。
《望月远怀》从一个人的视角进行描写,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抒写。不如课文大气。 引出评价: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 七、课堂小结:
月亮,自从上古时期,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角。人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溶进月光里,注入明月中。而张若虚却在思想与艺术上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超越及时行乐的思想局限,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给人以玩味无穷的艺术感受。 八、结束
在配乐朗诵中结束一节课。 九、作业
背诵全诗。
《夜归鹿门歌》教学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孟浩然;了解意象的特征,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注意诗歌朗读节奏和本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疏通、赏析诗歌,注重学生诗歌阅读、理解和表达交流的能力的提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作者在描写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的心灵轨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意象,掌握“缘景明情”的诗歌赏析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在描写清闲脱俗的隐居生活描写中暗藏着孤寂无奈的心灵轨迹。
教学过程:
一.知识反馈:
默写 二.导入并介绍孟浩然:
我们大家初中的时候学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欲渡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是孟浩然的
正在阅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优质课教案汇编(诗歌部分) 第二单元03-26
C++常见类型转换02-01
“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0-15
六年级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 图文01-24
基于Matlab系统辨识工具箱的参数辨识08-11
国美电器各分公司营业地址 - 图文09-20
生物化学作业带习题-111-08
化工进展标准关键词库04-20
北京中润英才管理咨询公司内部资料:报告5:环球石材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final05-18
最新传热学及答案 - 图文10-22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诗歌散文
- 中国
- 汇编
- 教案
- 诗歌
- 单元
- 古代
- 优质
- 部分
- 工会常见问题解答160420
- 教师如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 课题《小学科幻画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 现代领导干部战略思维读后感
- 定陶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解析汇编(按章节考点整理)第十一章 因
- 保持党的纯洁性
- EMC Legato NetWorker使用手册
- 山西省太原五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生物
- 云岭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 - 图文
- 《关于商品和服务实行明码标价的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2000第8号
- 基于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探讨
- 七年级二班小组量化考核方案细则
- MSP430单片机课程设计实验要求和实验题目(36)
- 量本利习题(1)
- 关于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
- 宣中高一地理组集体备课四川省宣汉中学-宣
- 英语单词词根词典
- 经济学基础高职第五章
- 奥迪A6更换发动机电脑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