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期末考试整理)现代自然地理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1-24 09:0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一、自然地理学的定义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与变化规律,从而对其进行评估、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第二章

1. 地球的质量及其环境效应

地球质量不大也不小,从而引力适中,形成了适宜的大气圈与水圈,为生命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2.

产生了昼夜更替 地球的运动及其环境效应

地球自转 产生了地方时 产生了地转偏向力 导致季节的变化

地球公转

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对地球表面温度的调节

第三章

1地球表层系统结构特征(简答+例子) 垂直分层

垂直分层现象非常明显:从地核、地幔、地壳,到水圈、大气圈等说明了这一点; 比如:大气圈又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水平分异

所谓水平分异,就是指在水平分布方面的差异与变化。

比如说南方与北方冷暖不同,大陆东岸与西岸干湿不一,山区与平原的植被、土壤有一定的差异。 立体交叉

组成地球表层环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不是绝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空间上构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结构。 多级嵌套

不同空间尺度的环境系统在空间上是相互交叉、叠置,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是多级嵌套。例如地球表层系统可以划分为陆地系统和海洋系统。两者还可以继续划分。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一、物质传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对于系统来说,一般都具有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功能。系统的结构决定了系统的功能。 垂直方向上,各个圈层之间、各个圈层内部的各个次级层次之间,都可能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水平方向上,大洋与大陆之间、大洋与大洋之间、大陆与大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着物质的传输、能量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

二、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生态系统) 研究表明,尽管在地质历史上地球的环境曾经发生过一些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甚至还包括一些突变和灾变事件,但是地表的平均温度却保持相对的稳定。温度的波动始终大都围绕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上下波动。长期保持在15 oC左右。原因在于,地球表层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

三、支撑生命演化和人类生存的功能

尽管宇宙中有亿万颗星星,绕着太阳运动的行星也不只地球一个。但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着生命,居住着人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产生了生命,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的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诞生了人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都不具备单独支撑生命进化、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功能,只有四个圈层相互作用形成的地球表层系统才具有支撑人类诞生和演化的功能。这是地球表层环境整体性的最好说明,也是地球表层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的地方所在。 3.人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主要影响

第四章

1.矿物: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具有相对固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均质物体,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称造岩矿物

矿物的主要特性:晶体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

2.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岩石可以分为三大类: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3.岩浆:是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4.岩浆作用: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

5.岩浆侵入活动:岩浆沿着岩石圈破裂带上升而侵入到地壳上部时的活动。由此冷凝结晶而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当岩浆喷出地面时,称为火山活动或喷出活动。由此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火山岩)

6.沉积岩是由地表的松散堆积物经压实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7. 层理指岩石的成分、结构、粒度、颜色等性质沿垂直于层面方向变化而形成的层状构造。 8.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岩石性质的变化过程总称为变质作用。 岩石圈的结构

1.垂直分层:岩石圈包括地壳与上地幔上部软流圈之上的固体部分。地壳也可以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花岗岩层,即硅铝层,不连续圈层;下层为玄武岩层,即硅镁层,连续圈层。 2.水平变异:不同区域岩石圈的厚度、组成与结构是不同的。比如,地壳可以分为大陆型地壳(简称陆壳)和大洋型地壳(简称洋壳),洋壳薄,陆壳厚,洋壳为玄武岩层,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在玄武岩层之上有花岗岩层。 岩石圈运动

1. 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作用,称为岩石圈的运动,又叫构造运动。

岩石圈运动的表现

1. 地层(岩层)产状:指倾斜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岩层的产状常用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这三者称为产状要素。在野外产状要素直接用地质罗盘进行测量。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称走向

2.

线,走向线两端所指的方向称地层的走向。(反映地层水平延伸方向) 倾向:垂直于走向线沿层面向下所引的直线,称倾斜线。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所指方向,称为倾向。(代表地层倾斜的方向) 倾角: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线间的夹角。(反映地层的倾斜程度)

3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

褶皱:是岩层因在构造运动的作用下而变形,形成的一系列连续弯曲。岩层的连续完整性末遭到破坏,是岩石塑性变形的表现。(岩层的弯曲现象) 断裂

1、节理:指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断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块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的断裂构造。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的边界(书上74页自己补充){考选择题}

6.水循环的意义

(1)水循化不仅将地球上各种水体组合成连续、统一的水圈,而且在循环过程中渗入大气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将地球上的四大圈层联系在一起,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2)通过水循环实现了地球表层物质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是具有全球意义的能量传递者和输送者。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海洋通过蒸发,源源不断的向大陆输送水汽形成降水,进而影响陆地上的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4)水循环不断塑造地面形态。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形态。 (5)由于存在水循环,水才能周而复始地被重新利用,成为可再生资源。对同一地区来说,水循环强弱的时空变化,又是造成本地区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

7、洋流: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地、非周期性地运动。

第七章

一、生物圈的结构特征

1、垂直准正态分布式结构:在垂直方向上,集中分布在某一范围内,而向上和向下都逐渐减小。

2、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生物分布,生物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连续的。生物圈不是一个很均匀的圈层,生物在地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3、多级嵌套结构:多级系统在空间上相互交叉、叠置,并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生物圈的结构特性 1.亲岩性

? ? ? ? 陆地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海洋 近地面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高空

近岸海域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远离陆地的大洋

反映了岩石圈对于生物圈的重要影响,是生物的支撑和生物营养物质的来源。

2.亲水性

湿润地区的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干旱地区,沿海地区的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内陆地区,表明生物圈结构上的亲水性,反映了水圈对于生物圈的重要影响。 3.亲气性

生物圈的垂直准正态分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圈结构上的亲气性,因为海平面附近空气最充足,向高空、向地下和水下,空气都变得稀薄。 4.亲光性

生物量和生物生产率,地表大于地下,海面大于水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圈结构上的亲光性,因为地表的光强大于地下和水下,水深或者埋深越大光强越小。亲光性反映了太阳辐射对于生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生物的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光合作用的强弱。没有光,生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没有生物的生产,更谈不上生物量的多少了。 5.温控性

温控性是指生物圈的结构特征受到温度分布控制的性质。赤道、热带地区的生物量与生产率大于极地寒冷地区,表明生物圈结构上的温控性,反映了温度或者热量对于生物的影响。生物的地带性与垂直带性分布规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性质。

三、生物的地域分异与区系性

所谓地域分异,是指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随着自然环境的空间地理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地理格局,形成不同的动物、植物区域。 区系性特征:

? 纬度地带性:地球上生物的分布,大致呈带状沿纬线方向延伸,按纬度方向有规律

地变化。

? 干湿度分带性:由于距海远近等引起的水分条件的不同,从而使动植物分布由沿海向

内陆依次发生变化。

? 垂直带性:生物分布随山地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发生规律性的交替现象。. ? 地方性:生物在局部地域的分异规律。 ? 区系性:不同的动、植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 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由于分布

区相同而组成一定的生物区系。

1.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一性生产者或初级生产者,其生产量称为第一性生产量或者初级生产量。

2. 植物在地面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内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的速率,叫总初级生产率。 3.总初级生产率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质的速率,叫净初级生产率。

4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生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5.在一个未受干扰或少受干扰正常运行的生态系统中,这种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是趋于平衡的,这种平衡称为生态系统的内稳定状态,或生态平衡。 6.通过生态系统的能量单向流动的现象,叫做能量流。

7.在每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营养级转移流动时,每经过一个营养级数量都要大大减少。后一营养级上的生产量远小于前一级,其能量转化效率大约为10%,这就是林德曼(Lindeman)的百分之十率。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以下五个特点:(一开始不考,现在变选择题了) (1)生产者即绿色植物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只有1.2%; (2)能量只朝单一方向流动;

(3)流动中能量逐渐减少,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有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掉,而且各营养层次自身呼吸所耗用的能量都在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即56%~83%范围内;也就是说,各级的净产量只有总产量的17%~44%;

(4)各级消费者之间能量的利用率也不高,为4.5%~17%,平均起来约为10%。因此,自然界食物链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个环节。并且位于最高营养级中的生物,取食的空间范围比植食动物大得多。

(5)只有当生态系统生产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相平衡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才能保持动态的平衡。

第八章

一、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可以划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 物理风化:又称机械风化,是指岩石崩解、破碎而使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比如,

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可以使岩石破碎。

? 化学风化:是指岩石在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 生物风化:是指岩石在生物作用下,其物理性质和/或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

生物物理风化和生物化学风化。)

二、岩石风化对气候的反作用(这是岩石圈参与C循环的作用){C循环的问题自己整理} 岩石的化学风化,将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的二氧化碳,以化学径流的形式被输送到海洋,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之固定并沉积到海底。当岩石风化加强,吸收的大气二氧化碳增加。当海洋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补偿岩石风化从大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会减少。由于温室效应减弱,将减缓气候的变暖,甚至导致气候的变冷。

三、地形起伏变化对气候的影响(高原隆升对气候的影响) {可自己提炼}

{加上前面的阻挡作用,具体自己看书总结} (一) 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气温垂直递减率(当一个地区地面高程升高,地面温度会随之降低。) (二) 对局部地区气候的影响。

当山体高度超过当地的水汽凝结高度时,迎风坡的降水将会增加,而背风坡的降水将会减少,并且由于焚风效应,背风坡的温度将会升高。 (三) 对区域和全球气候的影响。

⒈高原隆升导致北半球晚新生代气候变冷。

⑴气候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高原的隆升,1月中纬地区对流层上部行星风的波动(弯曲)加强,使得高纬地区的冷空气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向中纬度地区,导致中纬度地区温度的降低。 ⑵随着高原的隆升,地面积雪越来越多,地面反射率增高,使地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导致地面温度的降低。

⑶随着高原的隆升,高原与周围地区的高差增大,地面的侵蚀作用加强。由于地面风化产物源源不断地被侵蚀搬运,使暴露于大气中的、参与风化的物质增多,使参与风化作用的二氧化碳增多,从而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降低,使世界气候变冷(降低温室效应)。 ⒉高原隆升,加强了季风环流,使气候的季节差异增大。 ⒊高原的隆升导致了北半球中纬地区干旱气候的形成。

⑴高原与山地的形成,导致西风带的分叉,水汽运移不再经过这些地区,而气流变为下沉气流为主,尤其在亚洲中部和美国西部内陆;

⑵高大地形阻挡了来自附近海洋的水汽进入内陆地区; ⑶在高大地形的上游地区,风暴发生频率较低。

⒋高原隆升加强亚洲季风的强度,改变季风的风向和影响的范围。

四、风成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1.植被稀疏的干燥的地面;

2.较大的有相对固定风向的地面风; 3.破碎的较易被侵蚀的岩石。

五、沙尘暴的概念+形成条件

沙尘暴:就是大风扬起的地面尘埃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m的恶劣天气现象。 形成条件:

第一,沙尘暴的形成需要地面干燥,并且地面上要有比较丰富的碎屑物质。一方面除气候必须比较干燥外,另一方面岩石圈表面要比较破碎或分布有较多的松散沉积物。

第二,必须具备特定的大气环流条件。只有大气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尤其是当暴风或风暴

来临的时候才有可能形成沙尘暴。

第九章

一、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它暴发突然,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泥石流的发育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流域内具备丰富的、破碎的、易于搬运的固体物质; (2)具备丰富的并且能够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在一起的水; (3)比降比较大的沟谷。

第十章

一、厄尔尼诺:用来表示赤道东太平洋向西延伸至日界线附近的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以上的海表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在东风加强的时期,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海水上翻加强,表面海水温度降低。由于水温低于气温,空气层结稳定,对流不宜发展,赤道东太平洋地区降雨偏少,气候偏干;而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降水异常多,这就是拉尼娜事件。可是每隔数年,东向信风减弱,西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平面上升,海面水温升高,秘鲁、厄瓜多尔沿岸由冷洋流转变为暖洋流。下层海水中的无机盐类营养成分不再涌向海面,导致当地的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死亡,大批鸟类亦因饥饿而死。形成一种严重的灾害。与此同时,原来的干旱气候转变为多雨气候,甚至造成洪水泛滥,这就是厄尔尼诺。 影响:

厄尔尼诺

反厄尔尼诺(拉尼娜)

厄尔尼诺反映的水圈与大气圈的相互作用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

? 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简称SO),指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印度洋赤道低

压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气压变化的负相关关系,即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比常年增高时,印度洋赤道低压就比常年降低,两者气压的变化有“跷跷板”现象,故称为“涛动”。

补充:厄尔尼诺如何影响我国气候(降水、温度或者雾霾)? 《自然》(Nature)发布了气候变化专题,其编者按指出,一个强大的厄尔尼诺现象正在施加影响,北京今冬的雾霾正是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而变得更为严重。

由于厄尔尼诺存在,西伯利亚高压比较弱势,冷空气南下很难,容易形成无风的静稳天气。北京的冬季特色本来是冷、干,但此时有海上暖湿空气不断输送,加上近期华南、华东地区降雨偏多,势必有暖湿空气向北京输送,导致静稳天气里湿度越来越大,污染源有了“生根发芽”的“温床”,最终雾霾困城。所以,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在这个还未过去一半的冬天里,京城市民遭遇了更频繁、更严重的雾霾。

第十一章

黄土是一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特殊的土状堆积物。 黄土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具有以下特征: (1)质地均一,以粉沙为主;

(2)结构松散,孔隙比较发育,孔隙度一般在40%~ 55%; (3)富含碳酸钙,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16%; (4)无沉积层理,垂直层理发育;

(5)具有湿陷性(遇水后碳酸钙等可溶盐被淋溶、流失而沉陷)。

第十二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0z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