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的微课教学实践

更新时间:2023-09-29 1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中数学的微课教学实践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卓益声

【内容摘要】 本文在实践活动中探索了使用微课教学的方法,通过案例展示了微课教学的实际效果,由此引出关于教育改革的观点,指出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学习,特别是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 微课 教学实践

一、我对微课的认识经历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也最喜欢探索新鲜事物的,比如从走上工作岗位后不断学习并应用Word写电子教案,在互联网上搜索资源备课,应用PPT课件上课,还学习flash动画制作,数学教学软件几何画板等等,以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总能不断推陈出新,牢牢吸引注学生那稍不留神就会转移的注意力。但是,但是,当我听到“微课”这两个字并有所了解的时候,我那有点自满的小心灵遭受了重重的打击:我感觉自己好像被时代抛弃了!“微课”发展了这么久,为什么现在我刚刚知道!

我自己平时也是使用智能手机的,偶尔也会上网看看腾讯的“微电影”,也会在微信中看到好友们时不时发的“微视频”,但居然从来没有将“微视频”与工作中的“上课”联系起来,否则我早该知道“用微视频上课”和“微课”意义上会有点接近吧。

2014年春季学期,很有幸到南宁十四中琅东校区听课学习,当时就听到一个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名词“翻转课堂”,很是敬佩十四中的同行们教学教研真厉害,已经很有名气了还在不断探索、实践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方法,当时感觉“翻转课堂”对我的教学是相当的高大上,想尝试那可是困难重重啊,所以并没有过多留意和探索。最近,刚好参加正在开展的“义务教育段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我的学习主要通过网络视频在线学习,通过看视频、与同学互动交流,完成作业,自我感觉在信息技术上有很大提升,这时我才那么灵光一闪,我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就是“微课教学”吗。再一百度搜索了解一下,天啊,全世界的微课教学革命枪声早已打响了,而我工作中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我自己落后了,可不能让我的学生也跟着落后,是需要做点什么的时候了。

二、知识快速充电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心动就要马上行动,但对微课的仅有一点肤浅的认识,让我感觉第一步举步维艰,该从哪走起?又要往哪个方向迈步?正是因为了解得少,才会有这个困惑,所以确定第一步就是增加对“翻转课堂”、“微课”等新词的历史起源、发展、特点等等作全面的了解,既然很多学校、很多老师已经开展

1

得轰轰烈烈了,应该会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不至于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有各种艰难险阻。

于是,我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在阅览室如饥似渴地翻阅《中学数学》、《中学数学教学研究》等期刊,也拜读专家们的著作如《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等,当然也借助Internet百度相关的新词、人物如可汗学院,萨尔曼·汗等。然而随着了解的深入,我在敬佩微课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巨大改变的同时,也认识到“翻转课堂”是一个系统的模式,感觉普通人并不是想“翻转”就能“翻转”得了的,难道就这样知难而退了吗?那怎么甘心得了呢?

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是别人起步早,才会在新模式下走得远一点,对我个人而言,落后一点影响到的仅仅是我自己,但手下有一百多位活蹦乱跳的学生,难道也让他们和我一样落后吗?那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我还是下定决心:千难万难,一切从零开始。

三、微课教学实践

正好上到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我像往常一样教学,从作业情况看,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主要是对常数a,b,c对函数图像的影响不明了,因此我决定录制一个专题教学视频,主要让学生学会通过抛物线的位置特点判断a,b,c的值的符号以及相互之间的一些关系。于是我用几何画板、PPT进行了知识呈现的设计,然后在播放时用屏幕录屏专家进行录制,最后终于大功告成。部分内容及设计如下表:

内 容 呈 现 配 音 我们已经学过二次函数 y?ax2?bx?c的图像,那么常数a,b,c对函数图像的位置情况都有哪些影响呢?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首先来看看a,改变它的大小,我们发现: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2

内 容 呈 现 配 音 将二次函数y?ax2?bx?c配方成顶点式得到 这样可知,抛物线y?ax2?bx?c的对称轴是直线x??b,所以a , b共同影响着2a抛物线的对称轴的位置,可以发现: 当a , b符号相同时,对称轴在y轴的左侧; 当a , b符号相反时,对称轴在y轴的右侧;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不等式的性质直接从x??b进行推理。 2a

看着自己花费了将近一天时间才录制出来的处女作,真的觉得很有成就感,接下来就是要找学生试验成果的时候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嘛。我在所教班级里选了基础水平相当的12名学生,将他们分成每组6人的A、B两组,对A组的六名同学布置当日作业:利用课本、笔记、作业复习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

质,第二天将进行小测验。而对B组同学,我通过QQ给他们发了我录制的视频,要求在家观看,至少看三遍,要尽可能多地理解掌握视频里所介绍的方法,第二天也要和A组同学一起参加小测验。

第二天我利用自习课组织他们到年级辅导室进行测试,测试题只有一道题,如下:

测试用时6分钟,答题情况统计如下(表中数字为该组选这个选项的人数):

组 答案 ① 6 6 ② 5 6 ③ 4 1 ④ 4 6 ⑤ 4 0 ⑥ 5 2 A组 B组 本题的正确答案是①②④⑥,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对比较容易掌握的①②④的判断差别不大,B组还是有微弱的优势;但对比较难理解的③⑤⑥就有了明显的差异,B组学生能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数更多,由此说明,通过视频复习来对知识巩固

3

和应用的效果更好。看来,微课教学的效果还真不是吹的,不过我还是本着科学的态度,真实情况如何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说明,因而我下定决心坚持探索下去。

现在摆在我面前有两个困难:1、如果坚持自己录微课视频,那我的作品产量将很少;2、要像翻转课堂那样让学生在家提前学微课视频,对我目前两个班的学生来说,不能保证六成以上的学生具备条件。基于这两点,我决定,在自己录制的同时,也积极搜索网络上的微课视频资源,择优选用;其次,微课教学并不一定就非得要翻转课堂,将微课直接嵌入课堂教学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在这些认识下,我坚持着选用优秀微课视频开展教学,有时候还请基础扎实的 学生和我一起录制某个微课视频,在这种环境下,数学课堂上,趴桌睡觉的学生渐渐少了,基础扎实的学生看到自己参与的作品被应用起来,也学得越来越专心,越来越认真。

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在搜索微课教学资源的时候,机缘巧合,我搜索到了一款手机App软件“洋葱数学”,“洋葱数学”的教学视频真是太精彩了,感觉这简直就是中国的可汗学院,当时我都恨不得马上推荐给整个学校的师生们,期望着我周边的人也掀起一股学数学的热潮呢。于是我也根据需要合理选用洋葱数学中的微课视频在课上教学,并相应第地设置好评估练习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例如,近期我教学完旋转一张“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后,让学生在课上学习了洋葱数学中微课的“旋转前后点的坐标特征”,视频部分截图如下:

最后用测试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测试题为: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5,-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坐标是( ) A .(5, 3) B.(5,-3) C.(-5, 3) D.(-5,-3)

4

2. 如图1,直线AB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把△AOB 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O′B′,则点B′的 坐标是( )

A .(3, 4) B.(7, 3) C.(3,-4) D.(7,-3)

逆时针旋转90°之后得到的图形,并写出点A的对应 点A的坐标。

测试结果显示:全班41名同学中,第1题正确的达到 37人,第二题达到正确33人,第3题能准确画出旋转后图 形的有31人,这个成绩对我们这样城郊结合部的班级来说

y B O′ A B′ x O 3. 在如图2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请画出△OAB绕原点 图 1

是很喜人的了。 图 2

在采用微课视频辅助教学之后,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兴趣浓厚起来,学习数学的热情不断提升,成绩也逐渐提高起来,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很好地反映了微课教学的实效,将我班(实行微课教学实践)和一个平行班级(常规教学班)成绩对比如下: 上学期期末考试(总分120分) 班级 微课教学班 常规教学班 班级人数 42人 46人 及格人数 27 32 及格率 % 96分以上人数 优秀率1 % 108分以上人数 优秀率2 % 64.28 69.56 及格率 % 11 12 96分以上人数 26.19 26.08 优秀率1 % 4 5 108分以上人数 9.52 10.87 优秀率2 % 本学期期中考试(总分120分) 班级 微课教学班 常规教学班 班级人数 41人 44人 及格人数 38 29 92.68 65.90 16 9 39.02 20.45 7 4 17.07 9.09 从表格可以看出,两个平行班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三项指标都相当接近,但是经过半个学期的时间,常规教学班的成绩变化不大(指标的降低应当视为考试难度的适度增加),但微课教学实践班级的各项指标都有非常明显的进步,这不可不说是微课教学实践带来的教学效益的提升。

四、微课教学实践的收获

1. 教学改革不一定是照搬照套现有模式,应当结合实际环境适当运用其中的部分环节、方式、方法,与自己的教学习惯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精彩,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5

2. 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教学教研工作中,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3. 应用信息技术不一定都是亲力亲为(如由于技术能力限制,不能拍摄出精彩的微课视频),也可以在借鉴中学习,在模仿中不断提升。

4. 本次微课教学实践带来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但更加可贵的是教学中的不畏困难,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教师的这种精神势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教师的不甘落后终将带给学生努力上进。

参考文献:

[1] 萨尔曼·汗著;刘昱含编;刘婧译. 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4 [2] 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 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3] 蔡跃.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教程.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作者工作单位: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 联系电话: 13377138350 13558108245

通讯地址: 广西南宁市亭洪路南二里38号 南宁市第二十一中学(分校区 ) 邮编: 530031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0h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