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城市地理学试卷(后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3 13:5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口与城市地理学

题号 分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答卷注意事项:

1、学生必须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直接在试题卷上答题。

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字迹要清楚、工整,不宜过大,以防试卷不够使用。 4、本卷共6 大题,总分为100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人口地理学是研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 、 、 及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的学科。

2、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即 、 。

3、城市地理学:是指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下、 、 、 的科学。

4、人口过程就是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 、 、 三个过程。

第 1 页 ( 共 14 页 )

得分 评卷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人口容量 2、民俗 3、城市

4、逆城市化

5、中央商务区(CBD) 6、人种

得分 评卷人 三、简答(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第 2 页 ( 共 14 页 )

2、简述大都市带的形成原因

3、简析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4、战后国际人口迁移出现了哪些新的特征?试简析其产生原因。

第 3 页 ( 共 14 页 )

5、简述人口迁移的空间规律。

6、简述民族的形成及其特征。

第 4 页 ( 共 14 页 )

得分 评卷人 四、读图填写(每题3分,共6分)

1、布莱克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如图所示,其中各阶段分别为:

1)

2)

3)

4)

5)

2、读右图某城市平面图,在1-4各区域内,根据工业区位的选择因素,综合考虑,分别填入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微电子工业:

第 5 页 ( 共 14 页 )

得分 评卷人 五、综合题(第1题12分,第2题14分,共26分)

1、读某历史名城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城区布局形式属 式,城市地域结构呈 式,老城区

布局的主要

区位因素是 和 ;新城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4 ○

(2)在老城区中,①和③哪个形成较早?简述理由。

(3)综合分析,将图中①~④各处的土地利用方式 填入下表适当位置,并简要说明理由。 区位代号 土地利用类型

第 6 页 ( 共 14 页 )

1 ○

2 ○3 ○

理由 商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2、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 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单项选择)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北美洲

(3)根据表格提供的数据,在图2中标出A点,以表示A国15岁以下、65岁及以上人口年龄构成。

(4)分析图1和图2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是 、

和 等。

(5)图3所示的城市流动人口数量变化对该市产 生的积极影响是 、 。 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

第 7 页 ( 共 14 页 )

得分 评卷人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

1、谈谈你对中国小城镇发展模式的理解已及前景展望

第 8 页 ( 共 14 页 )

人口与城市地理学试卷答案

一 填空

1人口分布、人口构成、人口变动、人口增长的空间变化 2 中低纬指向、低平与河湖海岸指向

3 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4 自然变动、机械变动、社会变动 二 名词解释

1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能容纳和抚养的做多人口数量。

2 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民俗是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

3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4 在发达国家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和厌恶城市环境,为追求较为宽裕的活动空间、新鲜空气,人口和工业、商业事务等活动纷纷迁往郊区的过程。其中伴随着城市型地域景观的推进。

5 中央商务区即城市中商业活动与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大、地价最高的区域,是城市及其腹地繁荣与发展的标志。目前CDB的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

6 人种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形态体质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三 简答

1 (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4)城镇具有上下水、电灯、电话、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

2 (1)产业空间组织发生变化:生产过程的不同环节出现空间分离

(2)管理、协调、信息、研发向中心城市集聚 (3)生产活动、生产制造基地向低成本地区扩散

(4)城市(区域)产业分工由水平结构向垂直结构转变

3 (1)城市的地理位置:相对位置(大位置)决定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

第 9 页 ( 共 14 页 )

途;城址(小位置)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应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迁。

(2)城市地下空间: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分散地上压力;过度抽取地下水、油、气,会引起地面沉降,造成危害;沿海城市要防止海水(咸水)侵入现象;冻土层上的建筑,要注意因取暖使冻土受热融化,影响安全;废弃垃圾埋在地下,经雨水冲刷,容易污染地下水。

(3)地基承载力:地面岩土是城市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基基础。地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城市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对地基承载力有不同的要求,而不同的岩土有不同的承载力,因此,在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时尽量做到地尽其用,使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各得其所。

(4)城市地形:从建设角度考虑,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山地则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和投资。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不同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人工挖山填土向海、河、湖等一切低洼地和低丘、缓坡等高地要土地所造成的影响;城市建设改变地表,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地表水的下渗,易造成洪水。

(5)城市气候:气候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以风最为显著,风主要是指风速和风向。工业生产在目前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扩大,难免产生污染。为了尽量减少工人上下班的旅途消耗,工厂又不能远离城市、远离居住区。为了尽量争取新鲜空气,居住区就应该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对于有害卫生的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应根据定额要求,设置卫生防护带。

(6)城市植被:绿化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主要作用有: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节、改善小气候;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某些植物还可监测大气污染,起指示报警作

4 (1)世界性国际人口迁移高潮已接近尾声(帝国主义时期结束,各国家纷纷独立,结束殖民统治)。

(2)外籍工人(劳务输出)逐渐成为人口在国际间移动的主要形式。 (3)发展中国家智力(人才)外流引起世界关注。(资本主义国际劳动市场的形成,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政治上的某些因素,必然产生劳动力过剩地区和劳动力不足的地区,经济发达、物质条件优越的国家(发达国家)吸引并廉价地利用外籍工人来做本国工人不愿做的工作。)

(4)国际难民数量增多,持续时间长(政治原因,如有些国家长期动乱,生活不安定,经济问题严重,致使大量难民外逃。)

(5)人口迁移流向改为从穷国向富国流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向欧美发达国家迁移,与战前相反。(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为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

5 (1)大部分的移民只是短距离的迁移,长距离的移民一般倾向于迁移到大的工商业中心;

(2)乡村人口向城市或其他地区的迁移具有阶段性; (3)两地间的净迁移量在总迁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 (4)乡村居民比城镇居民更富迁移性;

第 10 页 ( 共 14 页 )

(5)短距离的迁移以女性居多,在较富冒险性且距离遥远的迁移中男性居多

(6)大部分移民是年轻人,由祖辈携带眷属全家迁移是很少见的; (7)迁移的主要方向是从农业地区迁移至工商业中心,迁移的主要动机以经济为主。

6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地域、共同经常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金属工具的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社会上有了剩余产品,于是产生了私有财产。从此,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部落战争频繁发生,亲近的各部落为了掠夺其它部落或者防御其它部落的掠夺,就联合起来结成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使各部落互相杂居,逐步融合,人们间的关系也由地域关系逐步取代血缘关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氏族制的解体,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人们的共同体便由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发展为民族这种新的共同体

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四个基本特征是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民族的四个基本特征是从民族形成的一般过程来说的,但是某一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其特征将会有变化,有些民族四个特征不一定齐备。同时,不同民族,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共同性,这些都不影响四个基本特征作为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

四 读图填写

1 (1)高位静止阶段 (2)早起扩张阶段 (3)后期扩张阶段 (4)低位静止阶段 (5)减退阶段 2 (1)食品工业 (2)纺织工业 (3)化学工业 (4)微电子工业

五 综合题

1 (1)分散疏松 条带 河流 铁矿 铁路交通 (每空1分)

(2) ①该城市为历史名城,形成较早。早期城市的区位往往取决于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

②在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供水充足,且可以利用河面进行防

卫。

③区应是在铁矿开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形成于工业革命以后,

历史较短 (3分) (3)(4分)

第 11 页 ( 共 14 页 )

区位代号 ① ④ ② ③ 土地利用类型 理 由 商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重工业区 位于城市几何中心附近,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交通通达度最好;体现历史继承 远离重工业区,在河流上游,地势较高,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在重工业区和市中心之问,便于工人上下班和商业活动,环境条件较差 靠近铁矿产地,可减少原料运费,交通便利,且供水方便 2 (1)30 A C(2分)(2)A(2分)(3) 右图(1分)

(4)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少年儿童比重大,加大资源、环境、教育、就业等压力(任答三点即可)(3分)

(5)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竞争力,活跃市场,提高人口素质,加强多元文化交流(任答两点即可)(3分)

加大教育压力、住房压力、交通压力、加重

了环境负担,加大了社会治安压力(任答两点即可)(3分)

六 论述题

1我国城镇建设的多种发展模式体现了城镇建设的差异性,如果深入研究这些特殊模式的划分标准会看到,在多样化模式外观的背后,却隐含着单一的城镇建设理念或片面发展观的支撑。

(1)以往城镇建设模式的多元化外观与单一性实质

我国城镇,可按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广东模式是以资金筹集和企业经营的不同方式等标准来划分的;又如,根据主导产业不同,将我国城镇建设划分为五种类型:工业主导型城镇、特色农业主导型城镇、商贸主导型城镇、交通主导型城镇、旅游主导型城镇;再如,原有建制乡镇发展型城镇(依托原有乡镇建制,就地兴办乡镇工业,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以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金融、商业、交通的发展)和新兴城镇(由于经济地理位置优越而形成商品集散地,以第一产业带动城镇的发展)的划分方式,等等。可见,以往我国城镇建设的划分都预设一个前提:把经济增长等同于城镇发展本身。实质是把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当作城镇发展的不同模式。这是旧的发展观形成的习惯性成见;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理论领域和实践领域都不自觉地遵循的思维逻辑。在片面的经济发展观的支配下,我国的城镇建设存在着只重视物质文明,而轻视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不良倾向。

(2)当前城镇建设三类典型模式的缺欠

在我国当前城镇建设的实践中,突破旧有模式的意识增强了,在指导

第 12 页 ( 共 14 页 )

性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则提出与城镇建设传统模式具有不同划分标准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的提出,一方面是对建设实际的提炼,另一方面是对城镇建设的理论引导。人们正在努力突破单一的经济取向,而以社会全面进步作为目标,概括来说,当前学术界对我国城镇建设模式的新划分主要有经济型城镇、文化型城镇和生态型城镇三种类型。

经济型城镇是当前城镇建设的主导模式,该模式认为,城镇发展的目的在于构筑农村的市场经济载体,但经济型模式依然坚持较为单一的经济取向,这一特征带来许多问题,如群众精神生活的匮乏,非物质福利享受的缺失,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采,等等。这一模式直接来源于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社会发展的老式发展观,它具有很大的辐射效应——即把追求经济数字的提高作为根本目标的观念,会辐射到其它的建设模式中去。文化型城镇,指具备一定历史文化资源的城镇。固有资源是该模式形成的天然基础,而城镇建设的文化诉求,是文化型模式的社会思潮基础。文化型城镇的确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以往物化发展模式的反拨,但由于受经济型发展观的辐射影响,文化的发展往往变成经济增长的手段、工具。当前的文化型城镇,把目光聚焦在具体的物质外壳上,而缺乏对城镇居民的心理慰藉。随着社会范围内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型城镇发展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的侧重点在于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而且,生态型城镇的实际建设,往往都是在污染尚不严重、拥有原始森林的部分地区,只能起示范作用,不能广泛应用。

(3)用科学发展观更新城镇建设模式的理念支撑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提升城镇建设水平的基本前提。科学发展观视域的未来城镇,应是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城镇,应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城镇,比照这一目标,目前我国的城镇建设模式,应当进行重大调整。在理论研究上,尤其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第一,坚持以具体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或物为发展目的是更新城镇建设模式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第二,城镇建设要坚持全面的发展观。在编制总体规划时,要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多方面的统一,防止单一化。第三,城镇建设要坚持协调的发展观。应把城镇建设同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结合起来;同深化农村改革,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同农村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第四,城镇建设要坚持可持续的发展观。应立足长远,不能涸泽而渔、焚林而猎,要充分考虑代际间的公平,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重视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第五,以建立和谐城镇作为战略目标。和谐社会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重大进展,在城镇建设中,我们必须努力贯彻这一思想。逐步缩小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的差别,保证群众共同享受城镇化发展的成果,促进城镇各阶层的和谐共处,营造团结、友好的社会氛围。

(4)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城镇建设模式重建

经济型城镇模式应向以“不断扬弃物化”为总特征的“新经济型城镇”模式跃迁,没有经济增长,城镇发展就会失去物质基础;没有城镇发展,农村经济也不会得到长足进步。这种互动关系,决定抓城镇的前提是

第 13 页 ( 共 14 页 )

要抓好经济建设。因此,未来的经济型城镇,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要自觉扬弃牺牲其他方面(政治、文化、生态等)利益的做法,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型城镇模式应向以“主体的自觉”为总特征的“新文化型城镇”模式跃迁,我国作为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大国,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建设极为重要。我国的城镇建设,尤其是拥有特定自然、人文资源的城镇建设,必须摆脱那种单向度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认识,要确立文化建设的独立性价值,保持和加深文化意蕴。要把文化型城镇建设成名副其实的旅游目标和休闲驿站;要加强对城镇居民心灵生活的充实、提升,把外在的文化形态与内在的精神追求统一起来。生态型城镇模式应向以“否定性的天人合一”为总特征的“新生态型城镇”模式跃迁。面对资源枯竭与环境恶化,生态型城镇重点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代际公平问题,它是保障城镇沿着“绿色”方向发展的伦理规范和建设原则。科学发展观视域的生态型城镇,应在建设的思想水平上努力提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统一,是以人的目的性要求为前提、变革自然的“否定性”的统一;同时,人的目的性要求又时刻坚持外部自然规律的优先性原则,人们总是在客观规律的可能性框架中改造自然。科学发展观统摄下的新生态型城镇建设,应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真正和谐。 (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第 14 页 ( 共 14 页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08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