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专题二《道德经》与道家思想

更新时间:2024-04-08 19: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彭 书 雄

专题二:《道德经》与道家思想

·理解《道德经》一书的思想体系及主要内容

·以《道德经》的思想体系为线索,导读部分章节,尤其是重点导读教材所涉及的篇目《老子》五章及涉及老子思想的篇目《大自然在反抗》等。 ·道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内容导入:

关于先秦诸子散文,大家在中学阶段已学过了《论语》、《孟子》、《庄子》(秋水、逍遥游、庖丁解牛)、《列子》(两小儿辩日、愚公移山)、《孙子》(谋攻)、《墨子》(公输、非攻)、《荀子》(劝学)、《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滥竽充数)等篇目,但对于《老子》即《道德经》的内容,中学未能涉及,这主要是由于老子思想的深奥难懂所致,故在大学阶段,我们有必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子》,以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文明智慧的理解,这是作为中国大学生应有的文化修养,因为《老子》也是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

中华民族传统宇宙观的基础是“天人合一”,认为大自然乃一有机整体,人只是这个有机整体中的—个组成部分,理应顺应自然,亲和自然。我国古代的山水画时或以墨写意,其中几点人物,悠然陶然于于山万壑之中,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山水诗和山水游记则往往寓情于景,借笔下的花鸟草木、云烟光色,寄托对山水自然的亲切向往和由衷爱恋,欣然怡然于人与自然的精神会通。这些水诗画,显示了生命与自然、心灵与宇宙的交契,体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天人一体同仁的精神。

自人类从野蛮的隧道步入文明的门槛,就开始与它原先所紧密依存的自然世界日益隔离疏远。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生产能力和科技水平的急剧提升,随心所欲、狂妄自大、主宰—切的人类中心主义也开始泛滥。肆意攫取资源,任意破坏生态,无休止地进行核试验和军备竞赛等等行为,正在把人类自己不断推向大自然的对立面,而陷于资源匮乏、生态恶化、气候失常的生存困窘和思维机械、人性扭曲、心态失衡的精神危殆。世界环保运动的创始人蕾切尔·卡逊警告说,大自然必将对此进行反抗和报复。人类这才有所警觉,才开始对自己的行为和能耐作检讨反省,才重新向自然皈依。

人与自然能否和睦相处,同存共荣,与人类自身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不仅关系物质,而且在乎精神。有人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地境界”;有人认为,人类的理想生存状态是“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也有学者强调,美是个体自由在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中的实现。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意旨却与我国古代山水诗画的精神指向契合,都崇尚天人合一,都追求生命的真正自在。

危害自然,即使有上帝也不能拯救人类;亲和自然,人类门自已就能拯救自己。

1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比较系统论述天人关系的著作之一。老子思想对于修正现代文明的弊端,匡政人类的错误行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老子其人其书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棵参天大树,这棵大树的主干是儒学,枝叶是佛学及其它,根系是老子的道家哲学。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之所以参天发达,全在道家文化的滋润,根系的发达所致。

老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卓有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著五千言的《道德经》也是中国哲学与文学的经典。虽然250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老子的思想仍在延续。据统计,在全世界范围内,《老子》是仅次于《圣经》的被翻译成各种文字最多的作品,很多人正是通过老子才了解古老的中华智慧。但老子其人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原始的记载不仅语焉不详,且有多位真假“老子”存世,成为一桩至今也未能形成一致意见的“公案”。最早较全面地记载老子生平的是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篇迄今为止最长的一篇老子传记也是一本糊涂账。

关于老子的情况,司马迁在《老子传》中只作了简单的交待:“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尔,字【伯阳,曰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其中司马迁提及的可能是《道德经》作者的“老子”有三位,一是李耳,字聃。司馬遷認爲李耳就是老聃。後來有些人因爲覺得《老子》中的有些思想像是戰國時期的東西,於是就發揮想象,說李耳與老聃是兩個人:老聃是春秋末期的人,李耳則是戰國時期的人,《道德經》衹能是戰國時李耳作。其實,我們不能因爲《老子》書中夾雜了一些後人增補的材料,就把全書的時代後移。二是老莱子。《老子傳》:“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因此有人以爲老萊子就是老聃。其實不對。老萊子另有八九十歲“綵衣娱親”的故事,夫妻隱遁入深山的事。《史记·仲尼弟子列傳》:“孔子之所嚴事,於周則老子,??於楚,老萊子。”顯見是兩人而不是一人。三是周太史儋。孔子死後129年方有太史聃见秦獻公預言未来之事。老聃年纪比孔子大,他如何在孔子死後一百多年又摇身一變为太史儋而去見秦獻公呢?所以太史儋不可能就是老聃。清代的畢沅由於聃、儋二字同音同義就作出判斷说老聃與太史儋是同一個人,這是把文字和客觀事物混爲一談。

不过,司马迁的《史记》中记录最多的是李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任周守藏室之史,也就是相当于周朝负责管理图书档案的官吏。他长于孔子,相传孔子曾向他问礼,老子的言行给孔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子对老子的学问充满敬仰之情。面对周王朝的衰亡,老子向西边隐退,西出函谷关,不知所终。据司马迁《史记·老子传》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方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显然这是汉初流行的老子传说。梁启超认为这段话是神话。

“关于人的寿命究竟有多长,一般科学家认为150岁。有许多学者认为150岁也不是人的寿命极限,因为现在百岁以上的老人多是患病而死,真正尽其天年的‘无病而终’的所谓生理死亡,却极为罕见。文献上记载最高寿的老人,有高达195岁的”(傅连暲著《养身之道》)。根据逻辑推理,文献记载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几岁,也就无法推翻它,因为这不是不可能的。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价》也是比较好的版本。

《老子》有三个版本系统,一个是传世本的《老子》,以魏晋时期王弼的《道德真经注》为通行本。二是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战国楚墓中发现的帛书《老子》甲、乙、丙本。三是1993年在湖北荆

2

门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版本,有甲、乙、丙三组。这三个系统关系如何,未有定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总纲领,《老子》一书的命名:書名,以人名書为《老子》;以內容名書为《道德經》、《道德真經》(唐);以字數名書为《五千文》。在形式上,《老子》是一部哲理诗,句式大多比较整齐且基本押韵。内容上它既是一部抽象程度很高而涵義又很廣泛的哲學著作,也是一部文学著作。“尚柔”是其主要特征。由於老子是由貴族下降爲自由民的,所以,其書中既有消極、愚民的東西,又有憤世嫉俗、反抗壓迫、向往自由的一面。其哲學體系中,既有唯心主義的東西,也有唯物主義的因素(天道觀),且充满着樸素的辯證法。

《老子》文章具有鲜明个性的特点,它使用韵文形成,长短相较,节奏感强,但不是优美飘逸的那种,而是辛辣老到的那种。它所使用的是不容置疑的语气,告诉读者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果,是用极精约的文字表达精深的思想。所以用字极精、极准,字字千钧,力透纸背,有时甚至给人一种骨折心惊的感觉。

《老子》一书,以短短的五千言,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语言,实属罕见。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80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81章);“无为而无不为”(37章);治大国若烹小鲜”(60章);“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藏”(58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70章);“出生入死”(50章);“有无相生”(2章);“上善若水”(8章);“宠辱若惊”(13章);“长生久视”(59章);“抱怨以德”(79章);“大器晚成”(41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33章)等。

二、关于老子的几则传奇故事。

(一)聪颖少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家将要听国家兴衰、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事。老夫人望子成龙,请一精通殷商礼乐的商容老先生教授。商容通天文地理,博古今礼仪,深受老聃一家敬重。

一日,商容教授道:“天地之间人为贵,众人之中王为本。”老聃问道:“天为何物?”先生道:“天者,在上之清清者也。”老聃又问:“清清者又是何物?”先生道;“清清者,太空是也。” “太空之上,又是何物?”先生道:“太空之上,清之清者也。”“之上又是何物?”“清之清者之上,更为清清之清者也。”老聃又问。“清者穷尽处为何物?”先生道:“先贤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仰头观日月星辰,低首思天上之天为何物,彻夜不能寐。

又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六合之中,天地人物存焉。天有天道,地有地理,人有人伦,物有物性。有天道,故日月星辰可行也:有地理,故山川江海可成也;有人伦,故尊卑长幼可分也;有物性,故长短坚脆可别也。”老聃问道: “日月星辰,何人推而行之?山川江海,何人造而成之?尊卑长幼,何人定而分之?长短坚脆,何人划而别之?”先生道:“皆神所为也。”老聃问道。“神何以可为也?”先生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故可为也。”老聃问:“神之能何由而来?神之功何时而备?”先生道:“先师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视物而思,触物而类,三日不知饭味。

又一日,商先生教授道:“君者,代天理世者也;民者,君之所御者也。君不行天意则废,民

3

不顾君牧则罪,此乃治国之道也。”老聃问道:“民生非为君也,不顺君牧则其理可解。君生乃天之意也,君背天意是何道理?”先生道:神遣君代天理世。君生则如将在外也:将在外则君命有所不受。君出世则天意有所不领。”老聃问道:“神有变化之能,造物之功,何以不造听命之君乎?”先生道:“先圣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求教相邑之士,踏遍相邑之土,遇雨不知湿,迎风不觉吹。

一日,商老先生教授道:“天下之事,和为贵。失和则交兵,交兵则相残,相残则两伤,两伤则有害而无益。故与人利则利己,与人祸则祸己。”老聃问道: “天下失和,百姓之大害也,君何以不治?”先生道:“民争,乃失小和也;失小和则得小祸,然而君可以治也。国争,乃失大和也,失大和则得大祸,大祸者,君之过也,何以自治?”老聃问;“君不可自治,神何以不治?”先生道:“先哲未传,古籍未载,愚师不敢妄言。”夜晚,老聃以其疑惑问其母,母不能答;问家将,家将不能言。于是,遍访相邑之士,遍读相邑之书,遇暑不知暑,遇寒不知寒。

(二)教授孔丘

老聃居周日久,学问日深,声名日响。春秋时称学识渊博者为“子”,以示尊敬,因此,人们皆称老聃为“老子”。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苌弘善乐,授孔丘乐律、乐理;引孔丘观祭神之典,考宣教之地,察庙会礼仪,使孔丘感叹不已,获益不浅。逗留数日。孔丘向老子辞行。老聃送至馆舍之外,赠言逗;“吾闻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义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贵,无财以送汝:愿以数言相送。当今之世,聪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难而几至於死,在於好讥人之非也;善辩而通达者,其所以招祸而屡至於身,在於好扬人主恶也。为人之子,勿以己为高;为人之臣,勿以己为上,望汝切记。”孔丘顿首道:“弟子一定谨记在心!”

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丘伫立岸边,不觉叹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黄河之水奔腾不息,人之年华流逝不止,河水不知何处去,人生不知何处归?”闻孔丘此语,老子道:“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天地,自然之物也;人生,亦自然之物;人有幼、少、壮、老之变化,犹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有何悲乎?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不任自然,奔忙於仁义之间,则本性羁绊。功名存於心,则焦虑之情生;利欲留於心,则烦恼之情增。”孔丘解释道;“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道:“天地无人椎而自行,日月无人然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顺自然之理而趋,遵自然之道而行,国则自治,人则自正,何须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哉?津津于礼乐而倡仁义,则违人之本性远矣!犹如人击鼓寻求逃跑之人,击之愈响,则人逃跑得愈远矣!”

稍停片刻,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 “水有何德?”

4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孔丘闻言,恍然大悟道:先生此言,使我顿开茅塞也: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历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打,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颗天而生。汝此去后,应去骄气于言表,除志欲于容貌。否则,人未至向声已闻,体未至而风已动,张张扬扬,如虎行于大街,谁敢用你?”孔丘道:”先生之言,出自肺腑而入弟子之心脾,弟子受益匪浅,终生难忘。弟子将遵奉不怠,以谢先生之恩。”说完,告别老子,与南宫敬叔上车,依依不舍地向鲁国驶去。

回到鲁国,众弟子问道:“先生拜访老子,可得见乎?”孔子道:“见之!”弟子问。“老子何样?”孔子道:“鸟,我知它能飞;鱼,吾知它能游:兽,我知它能走。走者可用网缚之,游者可用钩钓之,飞者可用箭取之,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仲,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三)函谷著书

(公元前518年),老聃守丧期满返周。(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老聃蒙受失职之责,受牵连而辞旧职。于是离宫归隐,骑一青牛,欲出函谷关,西游秦国。

离开周王朝洛邑不远,但见四野一片荒凉。田野里不见耕种之马,大道上却战马奔驰不息,有的马还拖着大肚子艰难地尾追其后。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绞,内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适可而止,恬淡为上。胜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乐杀人也。夫乐杀人者,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兵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则戎马生于郊。戎马生于郊,则国乱家破矣。”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关尹,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独立楼舰之上凝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其长三万里,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关尹早闻老聃大名,心想莫非足老丁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

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关尹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关尹仰天—向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 老子见叩拜之人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由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

5

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

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後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

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三、《道德经》的思想体系及主要内容

中国哲学一向是比较关注人生和政治问题的,而这些问题的讨论又常常落到伦理道德的圈子里。而老子哲学的特异处,就在于扩大了这一局限,把人类思考的范围,由人生而扩展到整个宇宙。他看人生种种问题,乃从宏观出发,而又能微观地作多面的审视。老子整个哲学系统的发展,可以说是由“宇宙论——人生论——政治论”由“宏观——微观”并最终围绕“道”论而展开的。

一本五千言的《道德经》思想体系,可以说是由老子的世界观(自然观)、老子的社会和历史观、老子的人生观、老子的方法论等四个层面的内容构成。由这四个内容所构成的体系,足可统帅表面上各自相对独立的81章。掌握了这个体系,对于《道德经》一书及老子思想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了。而要准确把握老子的思想,还必须理解老子创作《道德经》一书的社会背景及目的。如果不了解这一背景及目的,那么对于其中很多章节内容的解读就很容易偏离老子的本意。

据传统的说法,春秋是一个大乱之世,各种战争500多次。“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史记·太史公自序》)。春秋时期的各种矛盾与斗争错综复杂,大致可概括为四点:其一是华族与异族的矛盾。表现为华族与戎、狄、夷三族的斗争。由于犬戎入侵,西周灭亡,平王东迁,所以春秋初期戎狄侵华的战争是频繁而又激烈的。这一斗争持续了100多年,最终齐、晋、秦、楚把各国四周的戎、狄、夷蛮诸国并吞了,华夷同化为一。其二是封建诸侯国间的矛盾,不断引起大国吞并小国的侵略战争,造成天下混战的局面。其三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如一国之内,公室与和家的斗争,私家与私家的的斗争。其四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上述四个方面的矛盾与斗争,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百姓生存的艰难,如何清除战争动乱,复归社会安宁,这是老子所思考并创作《道德经》一书的目的之所在。

 (一)老子的世界观(自然观)

1、老子的“道论”

6

“道”本是一个大家常用并具有多种含义的普通词汇。但在老子这里,却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产生并决定万物的本源),“道”也因此而成为老子全部思想体系的根基和专有名词。那么什么是“道”呢?

关于道,老子在《道德经》中开门见山第一章第一句话就提出:“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道可以解说,但它不是通常所说的寻常之道),从而告诉我们,他的“道”与一般所言的普通之“道”是完全不同的,是具有自己特定内涵和意义的东西。

【第一章原文】(课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说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照“道”的奥妙;常从“有”中,去观照“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同一来源而不同名称,都可说是很幽深的。幽深又幽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分析】 整章都在写一个“道”字。这个“道”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这个形上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任何语言文字都无法用来表述它,任何概念都无法用来指谓它。

“道”是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在老子书上它含有几种意义:一是指构成世界的实体。二是指创造宇宙的动力。三是指促使万物运动的规律。四是指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本章所说的“道”,是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发动者。它具有无限的潜在力和创造力,天地间万物蓬勃的生长都是“道”的潜藏力之不断创发的一种表现。

“无”“有”是用来指称“道”的,是道的两个方面。

老子所说的“无”,并不等于零。只因为“道”之为一种潜藏力,它在未经成为现实性时,它“隐”着了。这个幽隐而未形的“道”,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认识,所以老子用“无”字来指称这个“不见其形”的“道”的特性。这个“不见其形”而被称为“无”的“道”,却又能产生天地万物,因而老子又用“有”字来形容形上的“道”向下落实时介乎无形质与有形质之间的一种状态。可见老子所说的“无”是含藏着无限未显现的生机,“无”乃蕴涵着无限之“有”的。“无”和“有”的连续,乃在显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由于这一个过程,一个超越性的“道”和具体的世界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得形上的“道”不是一个挂空的概念。

为了让大家了解他的“道”,为了把自己的“道”表述清楚,老子又从诸多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反复论述了“道”的基本特征:

(1)“道”是虚空的、无名的、无形的。

【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渊呵,始万物之宗;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也,象帝之先。”

【译文】 道,空虚无形,但用起来却没有完。如深渊啊,乃万物之宗始;不露锋芒,没有纷乱,神光内敛,纯朴如尘,精湛啊,却似存而非存。我不知如此之道是谁的后代,但它必是世间万象和帝王的祖先。

【分析】 “道”体是虚状的。这虚体并不是一无所有的,它却含藏着无尽的创造因子。因而它的作用是不穷尽的。这个虚状的道体是万物的本源。在这里,老子击破了神造之说。

【第二十五章原文】(课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

【译文】 有物混然而成,先于天地而生,寂寞无声空虚无形啊,独立存在而永不改变,可以看作是天地的母亲。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将其称之为道,又勉强为其取名曰大。但道之大却不同于普通物之大,道之大无边无际从而也就象逝去一样而无从追寻,而无从追寻也就等于说异常遥远而无影无踪,无影无踪也就是说恰与有物之大相反而复归于无物。

道是大,作为道之子的天、地因而也是大,而帝王作为天子当然也是大。一个国家中有四大,帝王则是四大之一。

人居于地,处事当然只能效法于地,地则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而道则一切顺其自然。 【分析】 本章对于“道”的体用几个重要的叙说:一、“有物混成”,这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道”并不是不同分子或各个部位组合而成的,它是个圆满自足的和谐体,对于现象界的杂、多而言,它是无限的完满,无限的整全。二、“道”是个绝对体,它绝于对待;现象界的一切事物都相对待的,而“道”则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说:“独立不改”。“道”是一个变体,周流不息(“逝”)地运转着,但它本身不会随着运转变动而消失。三、“道”是无声无形的(“寂兮寥兮”)。王弼说得好:“名以定形,混成无形,不可得而定。”事实上是不该立名的,如今勉强给它立个名,只是权宜之计,为了一时的方便。四、“道”不仅在时序上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天下万物也是“道”所产生的(“先天地生”“为天下母”)。五、“道”是循环运行的。它的运动终将返回到原点(“反”),这个原点即是一切事物的根源处。六、用“大”来勉强形容“道”(“强为之名曰‘大’”)。这个“大”,指幅度或广度,亦指它高于一切。宇宙有四大;“道”之外,加上了天、地、人。这四大的可贵处,就在于体自然而行。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这一观念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

【第二十一章原文】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之为物,唯恍唯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幽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译文】 大“德”的样态,随着“道”为转移。“道”这种物体,是恍恍惚的。那样的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形象;那样地恍恍惚惚,其中却有实物;那样地深远暗昧,其中却有精质;这精质是非常真实的,这精质是可信验的。从今到古,它的名字永远不能消去,依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本始。我怎样认识万物本始的情形呢!从“道”认识的。

【分析】 一切事物都是由道所形成,形而上的“道”,落实到人生层面时,称之为“德”。即“道”本是幽隐而无行的,它的显现,就是德。本章是描述形而上之“道”的,形而上之道,恍惚无形,但在深远暗昧之中,确是“有物”“有象”“有精”。“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都说明了“道”的真实存在性。

(2)“道”是循环往复地运动的,并以虚、无的方式发生作用,“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第四十章原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道”是以柔弱的方式发挥作用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里的“有”“无”都指的是道,它是道产生天地万物时由无形到有行的活动过程。“柔弱”是形容“道”作用于万物时,并不带有压力感的意思。)

【第十一章原文】 三十幅,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译文】 三十根幅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图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8

【分析】 著名学者冯有籣先生说认为:老子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过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在第二章所说的“有无相生”和本章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实很巧妙地说明了“有”和“无”的辩证关系,并重点强调了“无”的主要作用。

我们认为,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只会注意到“有”的作用,而忽视空虚的作用。老子的本章内容说明,“有”“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不过不为一般人所察觉。老子告诫我们实在的“有”只有与虚空的“无”配合时才能产生用处。他引导我们人的注意力不要局限于现实中的具体形象,要注意事物只有在对待关系中相互补充、相互发挥。

【问题】:请同学们运用老子的“有”“无”关系规律来分析理想与现实奋斗、科学与人文、学做人与学做事、专业课与人文课、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从老子给出的道之相关论述,我们不难知晓,他的道确实非同小可,确非大家通常所言的寻常之道,而是天地之根,万物始祖。一句话,老子的道就是世界的本体或本原,因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产物。

大家知道,对于世界本体,主要存在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心主义的本体论,认为上帝是世界的本体,而与其对立的另一种唯物主义本体论观点则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从而是一种与人的意识无关的客观实在。那么老子的道是个什么东西呢?它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物质体呢?还是上帝一类的唯心主义观念呢?

由老子上述对于道的形状和表象的具体描述,我们不难得知:道是一种具有很多特殊性质的物体--空虚无形,不生不死,虚空若谷之形神,似存非存,绵绵不绝,深湛清明,纯朴如尘,始终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中,从而只具有变幻莫测的形状和表象,但运动变化中却存在着固定不变且非常守信的运动变化规律,因而“用之有弗盈也”-应用不爽,用之不尽等等。

而从道的这些特征和性质不难判断,老子的道是一种永恒且有规律运动变化着的单一物体,既不是什么上帝,也与什么绝对观念一类的唯心主义观念无关,再结合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和质能转化理论等来看,道其实就是一种类似于原始星云或能量一类的东西。因此,老子以如此之道作为世界本体的观点完全是一种自成一体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由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艰难波折出生历史可知,老子在2500多年前的简陋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就能够率先打破神学宗教等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束缚,而特立独行地提出这样一种至今仍然闪耀着科学光辉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又是多么的伟大和令人叹为观止啊!

2、老子的“玄”论

玄,这是老子所创立和使用的又一个全新概念,也是老子思想体系的基石之一,对于准确完整地理解老子的思想体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老子的学说之所以被称为玄学,也就是因为有玄这个概念存在的缘故。所以,老子自己也说:“有玄,众妙之门”。那么,什么是玄呢? 由于玄的概念是如此重要和基础,因而老子也是开门见山,在第一章中首先就给出了玄的定义: “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两者”是指有无等两对立者,或一般地说阴与阳两个对立面。“同出”则是指两对立面必须统一产生和存在,缺一不可,如无阴也就无从谈阳,反之亦然。“异名”则是指两对立面相互异质而对立因而必须要用两个不同的名字来代表,如由于阴与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和差异,因而必须要用阴和阳这两个不同的名字去区分两者。所以,“同出异名”用现代语言来讲,也就是指统一对立或者说对立统一。而“同谓之玄”,当然就是指:这两对立面共同构成的这个对立统一体,就叫做玄之体。所以,所谓玄,作为动词,就是指两对立面对立统一,而作为名词,则是指对立统一体本身,从而有无、阴阳等对立统一体都是玄。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和揭示玄的形态和本质,老子又特地论述了玄所处的状态,也就是所谓的与

9

玄相同的玄同状态:

【第五十六章原文】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兑,闭其门,和其光,同其尘,挫其锐,解其纷,是谓玄同。 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译文】 懂的人不说,说的人不懂;没有对外交流,没有外出的大门,神光内敛,纯朴如尘,不露锋芒,没有纷杂,这种封闭原始的精湛状态,就叫做玄同-与玄的状态相同。 所以,因玄同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存在亲近,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疏远;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利,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害;因其不可得而存在高贵,也因其不可得而存在低贱。因此,玄同就是天下最可贵的状态。)

【分析】 理想人格的形态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而达到“玄同”的最高境界。“玄同”的境界是消除个我的固蔽,化除一切封闭隔阂,超越于世俗偏狭的人伦关系之局限,以开阔的心胸与无所偏的心境去待一切人物。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的最大不同处,在于老子哲学几乎不谈境界,二庄子哲学则大力谈论其独特的人生境界。如果老子哲学有所谓境界的话,那么“玄同”的概念就是了。

从老子对玄同的描述可知,由于玄作为对立统一体,如有无、彼此、利害、贵贱等,当然是不可能直接得到的东西-没有谁能得到如是非、彼此、贵贱、生死等这样的东西,因而这个世界上才既会存在亲、利、贵等这样的事物,同时也会存在与其相对立的东西如疏、害、贱等。所以,没有玄同,也就等于说没有对立统一体--玄,从而也就没有天下的一切!而如此之玄同当然要为天下贵了。

而老子之所以要把玄同说成是“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东西,则是因为在老子看来,玄或玄同作为一种对立统一的东西或状态,虽然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单一的东西或一个统一体,但它又与通常所见到的任何一种单一物体或统一体都不相同,因而完全无法象通常描述一个物体那样用语言来把它直接描述、表达或定义出来,因而只能用一种反常的方法近似地描述和表达它:

【第十四章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而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注】 ○1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感官不能把握的“道”。无色叫夷;无声叫希;无形叫微。○2致诘:追究。○3皦作皎,光明。○4昧:阴暗。○5绳绳:形容纷纭不乱。○6复归:还原;无物:不是一无所有,是指不具任何形象的实体物。○7惚恍:忽隐忽现的样子。○8有:具体物。○9古使:道的原始。○10道纪:道的规律。

【译文】 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见,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考究,它是混为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回复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现状的现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 把握着早以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叫做道的规律。

【分析】 本章是描述道体的。形上之道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它没有具体形象、没有颜色和声音,故无法加以名状,这个超乎声、色、象的道,并非空无所有。也就是说,在老子看来,玄虽然是一种统一体,然而却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东西,因而是一种由微希夷三者混合而成的东西:“故混而为一”。不过,这个“一者”确实是客观存在着的东西,只是反复探究也没有办法象普通物体那样为其命名,从而只好又把它“复归于无物”,并把这种“无物”的物体称为“无状之状”--没有形状的形状。

10

而由老子的这种描述,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无状之状”的物体,确实也只能把它归结为那种“知者弗言,言者弗知”的东西一类,也即根本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和表达的那一类东西。 也就是说,老子认为,性质如此特殊之玄是道的直接产物,从而虚空若谷之形神、不生不死的道就是玄的母亲。换言之,道直接产生了作为对立统一之“一者”的玄-“道生一”。

3、老子的核心思想-玄律

在《德道经》的第一章,老子就给出了“玄是对立面的统一体”这个定义,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玄的作用,老子紧接着在第二章就列举出了一系列玄的实例来归纳和举证玄的普遍性规律-玄律,也就是现在大家所说的对立统一规律:

【第二章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形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有无相互依存而生,难易相对而言才成,长短比较相互形成,高下互相包含,音声互相调和,前后相互跟随,这是永远如此的。 所有有道之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让万物兴起而不加倡导;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功业有成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不自我夸耀,所以其功绩不会泯灭。

【分析】 本章老子以美与丑、善与恶来说明一切事物及其称谓、观念与价值判断,都不断在变动中,一切事物都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出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有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很显然,美与恶、善与不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高低音、先后等等,这一系列“同出异名”的两方面,当然都是对立统一体-玄。因此,玄的存在是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的自然规律-玄律:“恒也”。

而老子之所以要在开篇之初首先就给出玄的定义,之后又马上总结和提出玄律,则是因为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他解论自然和社会的最基本依据,因而也是他的思想核心,此后他的所有论述几乎都是以玄律为基础和根据的。例如,他紧接着玄律对于圣人言行的论述和分析就是如此: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形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为弗居,是以不去。“

其核心就是说,既然玄律是永恒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那么能够明白这种原理并据其处事的高明者--圣人,当然就必会一切都要按照自然规律处事--“居无为之事”,而绝不会自以为是和自行其是;因而即使有所成就,那也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自己则只不过是顺从、辅助自然规律处事而已。因此,圣人当然也就从不把这些成就看作是自己的功劳,更不据为己有。正是由于圣人的一切举措都是按照玄律去做、去落实的,从而其行为事实上也就成了玄律的具体体现和代表,因而自然也就具有了玄律的对立统一和永恒特性-“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所以,玄律,作为核心和基础,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老子解论一切问题的最基本依据,也是我们理解老子思想体系的钥匙和大门。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谁把

11

握住了玄律,谁就把握住了老子思想的核心和主体。

4、老子的“道生万物“论

有了玄和玄律--对立统一体和对立统一规律为基础,老子又把玄中对立两面之间的相互转化作为道变化运动的基本规律提了出来。具体见前面的第四十章。

在老子看来,对立面之间的永恒相互转化,就是“道“永远变动不居、永远处于变化运动过程中的根本原因。而在这种向对立面转化的永恒过程中,道则总是选择弱小者为作用对象:“弱者,道之用也”,因而使弱小者转变为强大,就是对立面相互转化规律的另一内容。而也正是以这一观点为根据,老子才会把“弱之胜强”作为一种普遍规律提了出来,并反复告诫大家只有坚守柔弱-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大智若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而永立于不败之地(具体请看《德道经》第8、9、13、18、28、36、38、43、45、66、76等章内容)。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老子所说的强弱事实上只是一个相对概念,这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强或弱,因而物体到底是强还是弱其实并不存在绝对界限。所以,在实践中如何把握和区分强弱,并不是一件容易事,且弱小者转变为强大的过程,同时也就意味着其对立面正在由强大同步转变为弱小,这也是一个完全相对而言的转变过程,而并非是老子总结出的规律不正确。

由上所述可知,任何强大都是由弱小发展而来,“凡弱小者必能发展为强大”,正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过程,问题就在于如何理解事物自身的强与弱,是辩证的相对的理解,还是先验的绝对化的理解。

以玄、玄律以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对立面转化规律为基础,老子为我们完整准确地描述了他所认识的万物生成总过程,从而从总体上为我们精确描述了他的世界观: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 【译文】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禀赋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万物从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阴阳二气相互激荡而产生新的和谐体。

【分析】 这里的一、二、三是指道创生万物的活动过程。 前面已经谈到,玄就是对立统一之“一者”,因而“道生一”自然就是道生玄,而玄这个“一者”本来就是由阴阳两对立面组成的,因此自然是“一生二”,而向对立面的转化如坏转化为好、无转化为有、此转化为彼等,其结果则生成了第三种事物,因而就有了“二生三”,而第三者的总和当然也就是世间万物-“三生万物”,世间任何物体都不可能脱出这个生成过程之外。

这些新生的第三者或万物也仍然都是玄--阴阳对立统一体,而阴阳两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对冲、中和作用与结果,则使得万物实现和保持了相对平衡、和谐和稳定。所以,玄和玄律是无所不在而具有绝对性的事物。

这就是老子对万物生成过程、也是自己世界观的核心内容的精确描述,也因此而使得他的世界观真正成为以道、玄和玄律为基础和中心的玄论,或者说成为一种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所以,世界上第一个以玄论形式提出辩证法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人是老子,而并不是两千多年后的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并且,由于道是玄论中的世界本体,整个世界统一在道的基础上,从而完全能

12

够包容现代物理学的物质观如物质与反物质同时存在等问题。

5、关于老子的“德论”

在《老子》81章中,有16章谈到“德”的问题,故“德”是老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德?相对于“道”而言,“德”是指道的本性所发挥的作用(简而言之:道是德之本,德是道之用)。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所说的“德”有三种含义:一是道之德,亦即道的本性;二是物之德,即事物的本性;三是人之德,即人的本性。

老子在《道德经》中首次使用德这个字是在第10章中所提到的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其意义是指:生产之,养育之,却并不占为己有,不干涉其成长,不主宰其命运,一切任其自然,这就是所谓的玄德。

所以,德这个字或词在这里的含义很浅显易懂,就是指物体的品德,或者说就是指物体自身固有的品质和特性。如玄德,就是指玄的品德,或玄所固有的品质和特性。

玄具有如此重要和根本的作用,却能做到“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这是为什么呢?老子告诉我们,是因为玄本身就固有如此高尚和令人敬仰的品德。所以,玄德,在老子看来,就是物体所具有的最高尚品德或品质。

二、老子的社会历史观

在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代,人类社会早已分裂为利益相互对立且不可调和的两大阶级,也即剥削寄生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并陷入到了长期的争权夺利、贪得无厌、尔虞我诈、连年争战、你死我活、民不聊生的动乱不安局面中而无法自拔。一切传统的典章制度,都在动摇着、颠倒着、扫荡着”。老子看到了这种痛苦的社会现实,也通过反复探究而找到了这种现实背后的内在客观原因,并为此而系统地提出了他自己的解决方案和思想理论,而这也就是《道德经》能够出世的客观基础和历史原因。

所以,如何解决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制度和措施才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什么才是正确的为君之道,为君者如何治国安民,君王怎样处事处世才能维持自己的统治等等,这就是老子希望解决和回答的重点问题,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构成了《道德经》的主要内容。事实上,老子上述以道和玄为中心的思想理论和世界观,最终也都是为回答这一系列重点问题服务的,因而也都是回答这些问题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1、“有余者”阶级和“不足者”阶级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斗争

利益相互对立而不可调和的剥削寄生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在老子眼中,也就是以君为代表的统治者、“有余者”阶级和由劳动民众所组成的被统治者、“不足者”阶级。因此,如何维持君王的统治和实现天下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其实也就是如何处理这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如何平息这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的问题。

老子认为,这两大阶级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斗争的核心问题,就是有余者阶级压迫、剥削和寄生于不足者阶级的问题。他把这个社会现象总结为人类社会的运动规律-“人之道”,这真可谓是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之举:

【第七十七章】(课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于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

13

弗恃,成功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译文】 作为自然规律的天之道,难道不象一个张弓者的动作一样吗?弦位高了,把它往下压,弦位低了往上抬,减损了有余者,补充了不足者。所以,天之道,是减损有余者而补益不足者。 但作为社会规律的人之道则恰好相反,它是减损不足者而补益有余者。谁能把自己有余的部分拿出来奉献给天下呢?唯有能遵从道的人。所以,圣人做出了贡献却并不占有自己的产品,取得了成功却从不自居有功。要是都能如此,那就是大家都不想再见到圣贤了。 【分析】

老子在本章中,将自然规律的“天之道”和社会规律的“人之道”进行对比,说明了社会规则是极不平等的。人世间多少富人和有权有势者不劳而获,社会上到处可见弱肉强食的情形。自然的规则却不是这样,它总是保持均衡的原则。所以老子认为,社会的规则应该效仿自然的法则,以保持均衡协调。这就是老子的人道要取法天道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个不平等的“人之道”的存在,从而造成了一系列利益不可调和的社会矛盾和斗争,使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百姓之不治”。 因此,面对这种严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实,老子严厉警告统治者阶级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而不要欺人太甚,官逼民反:

【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压其所生。夫唯不压,是以不压。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译文】

一旦民众不再害怕刑罚威压,则大灾难就要降临了。不要掠夺逼迫得民众无处安身,不要压迫剥削得民众无法生存,只有自己不残酷压榨剥削民众,这才可能避免遭受民众反抗和暴动的压力。 所以,圣人有自知之明而决不会自以为是,虽然自重自爱但决不会自居高贵,因而他必然要铲除自见自贵而推行自知自爱。

为了解决社会不平等、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老子提出了一系列治世方案和措施。其中第八十章就是老子为解决社会问题而设置的理想国。

小邦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器具,却并不使用,使得民众都爱惜生命而避免迁徙,即使有车船也没有人需要乘坐,有甲兵也没有地方要用。使得民众重新回到结绳记事的状况。人民有甜美的食物,美观的服装,安适的住所,欢乐的风俗。相邻之邦可以看得见,鸡犬之声可以听得到,但民众之间至死都不相互往来。)

【问题】:同学们是如何看待老子所设计的理想国的?

2、治世方略

既然老子论述的重点是在社会长治久安或者说治国安民,当然也就不可避免地要把治国方略作为他阐述解论的重点内容。所以,在第一、二章给出了玄的定义和他解论世事的依据--玄律之后,紧接着在第三章,老子就直接提出了他的治国方略之纲要:

【第三章】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崇尚贤能、不分高低贵贱,使得民众没有攀比争夺的目标和基础;没有价值昂贵的难得货物,使得民众没有盗窃对象而永不为盗;见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使得民众安于现状而不会产生混乱。所以,圣人治世的方法,也就是去贪妄之心,有足够的衣食,使民众不萌异志,身强体健,永无奸诈巧伪之智欲,从而使得少数有妄为智欲的人也不敢不如此照办,这样一来,整个社

14

会当然也就清静自化而无不治了。

【分析】

名位能够引起人们的争逐,财货足以激起人们的贪欲。由于这两者,巧诈伪作的心智活动就层出不穷了,这是导致社会混乱冲突的主要原因。解决此问题的办法,一方面要带给人民安饱,另一方面要静化他们的贪欲心态,减少他们掠夺的心机。而老子所说的“无知”,并不是行愚民政策,而是消灭巧伪的心智;所谓“无欲”,不是要消灭自然的本能,而是要消灭贪欲的扩张。所以在本章里面,蕴含了老子对物欲的批判。

应该说,在2500多年前的科学水平条件下,老子就能够认识到人是人类社会的本体,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变化动乱之源正是人本身的奸诈巧伪之智欲、目的、需要和行为,而没有将其归结于上帝、天命或什么生产力等其他因素。

实际上,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阶级社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正确的办法和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通过知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而实现劳动生产过程的完全自动化. 三、老子的人生观

任何一个哲学家都有他的宇宙观,也有他的人生观,而宇宙观又决定他的人生观。老子人生观的核心在于“法自然”。亦即是顺其自然的法则而无容私焉。具体来说:老子的人生观就是“为而不有”“利而不害”(强调无私而成其私);“取虚”( 强调“虚其心”(3章)、“致虚极”(16章)、“上德若谷”(41章),即要人虚怀若谷,,虚则有容,有容乃大,有容才可以因应无穷,做到了这样,是为上德。)

如老子在第二章中,就以玄律是永恒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给出了圣人的处事方法和优秀品德: 【原文】“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圣人以一切顺从自然规律的方式处事,用以身作则的方式教化众人,筹措万物而不自居创始人,不标榜自己的辛劳贡献,大功告成也并不以功臣自居。然而正是由于圣人的无争和不居恰好符合了永恒的玄律,反而使得他们的功名万世流传,永不磨灭)。”

在第七章中,老子又指出: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长能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退=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译文】:天地长久。天地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他们的一切作为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圣人由于能够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中领先,能够置身于生死之外反而能保全身存;不就是因为他无私吗?因而就能够成就其个人私利。

接着在第八章中,老子又以水为例,阐述了最高明者也就是圣人如水一样的品质、处事原则和能力:

【第八章原文】(课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高明者就象水一样。水擅长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争利,自甘居于众人所厌恶之地,因而几乎和道一样了。 居处善于选择地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相爱,言谈善于守信应时;从政治国善于简洁处理,处事善于发挥特长,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是由于一切顺其自然而与世无争,因而也就可以避免造成过失。

【分析】 本章老子用水性来比喻有道者的人格。水最著名的特性是:柔、甘居下位、利它物而无争。老子认为上德之人也应该有像水一样的特性,居下、利他、取柔势,具有鸵鸟的精神,坚忍负重,居卑忍辱。他能尽其所能地帮助别人而不争名夺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15

四、老子的方法论

方法论,是《道德经》中所占篇幅最大的内容,其目的就是要具体说明为君者如何处世处事、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德才能实现天下大治。当然,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一切同样也具有借鉴意义,而这也就是《道德经》不仅是一本帝王如何治国的教科书,同时对每个人也具有异常深远的作用与意义。

(一)、无为

“无为”,这是老子处世处事的最基本原则和方法。为了阐明这一原则和方法,他在《道德经》中反反复复地多次提到和论述了它。那么什么是无为呢?这是个引起很大争议的问题,也是许多人非议老子的关键问题。在许多人看来,无为似乎就是一切静观其变、无所作为,也有许多人把“无为”理解为不妄为等等。其实,这些都是对老子思想的曲解,而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既不是要大家坐享其成,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无所事事、无所作为,也不是要大家不胡作妄为,而是要大家顺其自然的规律去作为。

老子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是在第二章,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措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很明显,老子之所以会提出“无为”的原则,首先就是因为他认识到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永恒性、普遍性客观规律,因而人类只能顺从它处事,否则必然失败。“圣人”则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才会“居无为之事”,而不是自行其是。

因此,老子的“无为”原则和概念的内涵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切都要顺从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能自行其是,而不是什么无所事事的不作为。因此,他才会在后来进一步提出“为无为”的观点,明确告诉我们,无为不是不作为,作为还是一定要有的,只是这个“为”的方法是“为无为”,是一切按照自然规律而为,而不是自以为是。

结合我们今天的现实来看,老子提出的这个“无为”原则的意义非常深远。要是他的后人都能够依据他这个基本原则办事,那么,“大跃进”、文革浩劫等一系列人为灾难就都可以消弭于无形了,那将是中华民族多么巨大的幸事啊!

(二)、守为上或后发制人

凡事以守中待动、进退自如、后发制人为上策,或者说采取守势原则,这是老子依据玄律而提出的又一处事原则和方法。把这个原则应用于作战,则可得出如下守势用兵原则: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吾不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文】 对于用兵,可以这样说:我不敢先入为主摆好固定阵势去对敌,而总是因敌制宜随机应变,因而我自然不会贸然进攻一寸而是首先退后一尺观察以知己知彼。而这也就是说:对敌没有固定不变的兵阵,出击没有固定不变的手臂,兵器没有固定不变的种类,如此当然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

最大的祸患莫过于自居无敌,自居无敌几乎让我的三宝丧失殆尽。所以说,如果兵力差不多,则义愤填膺的哀兵必胜)”。

【分析】 也就是说,用兵以守势为主,守中待机,因敌制宜,后发制人,就可以无敌于天下了,这就是老子的用兵之道。与先下手为强的主动进攻兵法相对比,老子的这种因敌而变、后发制人似乎更胜一筹。当然,这种守势兵法思想与老子的“小邦寡民”、“有甲兵无所陈之”等反战、反侵略思想是相一致的,也可以说只有以反战、反侵略思想为基础,才会提出这种以保家卫国而不是以贪婪侵略为主的守势用兵之道。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它才可能是真正有用和切实可行的用兵之道。

(三)无私

无私,这既是老子提出的处事原则和方法,也是老子提倡的“圣人”品德,所以,它也是老子的人生观和处世之道的基本组成部分。《老子》第七章就是这种思想。(前面以讲过)

16

老子以天地能长且久的原因是“以其不自生”-不只是为自己而活着,“故能长生”为例,告诫大家必须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私与公或者说有私与无私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只有大公无私、只有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这才可能在处事时真正做到无私无畏、公正廉明,才可能真正把事情办好,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长远利益,或者说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个人私利。故凡事不能以自己的私利为出发点,否则,必然身败名裂反。要想真正“成其私”,就必须“以其无私”为目标和出发点,这样,在实现无私目标的时候,自己的私利也就在其中同步实现了。

这就告诉我们,老子也是个现实主义者,而不是什么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知道凡人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行等个人需求或私利,然后才能从事其他事情的根本原理,因而他并不反对谋求个人私利,而只是要大家能够懂得公与私之间地辩证关系,要把个人私利融合于公共利益之中,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私利。 常言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老子提出的这个公私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无私而成私的原理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于那些只知以私谋私而导致身败名裂,甚至要谋掉了脑袋的人而言,更是具有醍醐灌顶之效。

由于这个无私原则具有如此功效,因而在后面的章节中,老子又反复应用这个无私原则解论为君之道,如,在六十六章,老子指出:

【第六十六章】(课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译文】:大江大海之所以能够汇集一切溪流而成为百谷之王,就是因为它们具有甘居下游的优良品德,因此它才能成为百谷之王。 所以,圣人要想管理民众,就必须说清楚自己是甘为民众服务的公仆;要想成为带领民众前进的领导者,就必须把自身利益放在民众利益之后。这样,他作为领导者才能于民无害,作为管理者才不会成为民众的负担,因此天下民众也才会乐于推举他而不是厌恶他。不就是因为他不争吗?所以天下也无人能够与他争。

【分析】统治者权势在握,容易给人民重压感。本章警示在上者不要重压人民。本章用江海作比喻,要求统治者要居下处后。(参看第68章和79章)

所以,能够牢记老子的这个无私成私的基本原理,并把它作为自己实践中的座右铭,那就不仅是为君者,即使是普通人也将会终生受益无穷。

(四)守柔弱原则

由于“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老子世界观的基本观点,所以,弱小者必然会转变为强大,强大者则必然会同步转变为弱小,从而柔弱必然胜刚强就成了道的基本运动规律,同时也成为老子处世处事的基本依据,老子也由此而提出了知雄守雌、坚守柔弱而永葆青春活力和蓬勃生机的处事之道。例如老子在76章指出: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处上。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弱的,而死以后则是挺直僵硬的;万物草木初生的时候是软脆的,而死以后则变得干朽枯槁。所以说: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微细的东西则是富有活力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不可能取胜,强壮之木就会遭受砍伐;强硬庞大者反而居于下位,而柔弱微细者则总是居于上位。

【分析】老子从人类和草木的生存现象中看到了坚强的东西以失去了生机,柔软的东西则充满着生机。本章为老子贵柔戒刚的思想。此外老子在36章、43、章和78章也阐述了这一思想。

(五)、否定之否定

追求一种否定之否定阶段的成就和目标,如若愚之大智、似弱之实强等,这是老子反复强调和论述的一个重要观点或处世之道。

17

【第四十五章】课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如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最完美的东西就象是残缺不全,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竭的;满盈之器却总象空空如也,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像是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是笨掘一样,最卓越的辩才好像是口讷一样。 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可以做人民的模范。

【分析】 本章的内容是对于“大成”、“大盈”的人格形态的描述;而“若缺”“若冲”“若屈”“若掘”“若讷”,都是说明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敛。同时后面几句强调清静无为的作用。而任继愈教授则认为:老子这一章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上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与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太“有为”,只有“无为”,才能取得成功。

所以,老子所追求的是更高、更深层次的思想境界和处世处事之道,这是老子人生观和处世之道的精华所在。老子自己也因此而把他这种大智若愚的追求和目标称为:“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也即处世处事之道的天下定式。

但也正由于老子的这个追求和境界比普通人更高更深了一个层次,从而表里不一,似非而是,表现为貌非实是的状态和现象,因而很难为普通人所理解和接受。所以,老子玄学之“微妙玄达,深不可志”,远远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靠走马观花等表面功夫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它的,也远非那些浅尝辄止的浅薄之徒的大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借用德国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来说:“就象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源,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对此评价,老子完全是当之无愧的!

(六)善谋

凡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善于利用人的谋略,而不是只会逞匹夫之勇,这是老子所提倡的又一处事原则和方法。如老子第73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弹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勇于敢拼者,就容易有杀身之祸,而勇于不敢拼者,则容易保全性命。但此两者无论有利还是有害,都是天道所厌恶的,有谁知道它的原因在那里吗?

天之道所要求的是:不战而能屈人之兵,不言即可应对一切,不召请而能使其自来,弹性十足而善于筹谋。例如,天道之网虽然宽阔稀疏无形且无勇可言,却从不会漏失任何东西。

这里,老子是用两种不同性质的勇敢为例,说明无论何种性质的匹夫之勇,都是“天之所恶”,从而都是应该摒弃的,而唯有“弹而善谋”才是真正的“天之道”,才是应该采取和坚持的正确处事之道,并以天道之网、疏而不漏为例而说明了谋与勇之间的本质和功效差别。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点,他还在70章中也作了论述。(略)

有些人把老子作为例证而提出的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勇敢和老子提出的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结合起来,理解为老子思想保守、明哲保身、反对勇敢和开创精神,这其实完全是误解,根本不是老子的本意。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其实也只是说“不敢自居天下第一”,而丝毫没有明哲保身、甘当缩头乌龟之意。

(七)适可而止

凡事要知足,要适可而止而不能走极端,以避免物极必反,这是老子提出的又一处事之道。如他在第9章指出:

18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葆。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贵富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持有而追求其满盈,不若适可而止;显露锋芒。尖锐难保长久。满堂金玉,无人能够永远占有;自恃富贵而自大狂妄,则只能是自取其咎;所以,功成名遂必须身退,这乃是客观规律。

老子在44章中又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名位和身体,谁更值得爱惜?身体和财物,谁更值得多关注?得到与失去,谁更有害处?过分的爱名必然要带来过大的费用,较丰厚的收藏也必然要带来较多的损耗;所以,懂得知足就可以避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失败,而能够做到这两点,就可以保证安乐长久。

老子在46章中还说:

“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放纵欲望就是最大的罪过,贪得无厌则是自取其咎的源头。所以,能知足之满足,才是真正恒久的满足。

很显然,老子提出这个处事之道的理论根据就是量质互化、物极必反的哲理。所以,作为一种处事之道,凡事要能够知足,能够适可而止。“功遂身退”的原则与要求,是防止遇事走极端而造成物极必反的恶果的有效方法。因此,老子才会认为这是自然规律:“天之道也”。不过,这种处事之道的难点就在于这个“适”字,也就是如何准确把握住这个“适当时机”的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过头了,就是火候不足。所以,理论上知道知足和适可而止并不难,但真要把它落实到实践中却并非一件易事。而这方面立竿见影的最典型事例,当然莫过于现代资本市场如股市中的投资运作或买卖行为,那才真可叫做是“世事如棋局局新,适可而止谈何易”哪!

有些人认为“功遂身退”的原则是一种“见好就收”、“捞一把就走”的投机心理和行为,是对自己理想和事业的不忠诚,因而不但不应提倡,还应该批判。其实,这与老子作为处事之道而言的“功遂身退”风马牛不相及,根本就是两码事。

(八)避险求胜之道

凡事要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保证自己首先立于不败不死之地,然后再谋求成功,这就是老子提出的从事高风险行业的处事之道。

老子在64章中指出: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安静的东西容易把握,还没影的事情容易筹谋,脆弱的东西容易分割,细微的东西容易扩散。未雨绸缪,措施要采取在事情发生之前,防患于未然,整治要进行在祸乱未现之时。合抱的大树,由细微的嫩芽长成,九层的高台,由软弱的泥土筑成,千里的远行,第一步从脚下开始。 强为者必然会失败,固执者必然会失算,因而圣人不做主观强为之事,故而无失败,从不主观固执什么,故而也就不会失算。民众做事情,总是在即将完成的关键时候失败,因此,能够从头到尾始终坚持谨慎从事,则就可以避免这种失败。所以,圣人追求他人所不追求的境界,而从不看重难得之货,学习他人所不学的道理而补救众人所犯的过错,能够辅助万物之自然发展而从不敢自行其是。

19

【分析】在这里,老子非常形象地告诉我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凡事早作安排,于细微之处见功夫,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慎终如始”,先保障自己能够立于不败不死之地,然后再求其胜而不存任何侥幸心理。这就是老子教给我们的避险求胜之道!老子的方法论就象一个聚宝盆,内容丰富、举不胜举。

除了上述思想外,《老子》一书的环境保护思想非常丰富,老子要求人们“知常”“知止”“知足”,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与爱护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这一环境保护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和解决问题的智慧,这也是老子思想大行于今世的原因。《大自然在反抗》这篇课文,就是给破坏自然者敲响了警钟。导入文本:

《大自然在反抗》这篇课文,作者以生动而有严肃的文笔,描写了因过度使用化学农药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死神从天而降,鱼类、益虫等大量死亡,而害虫却日益猖獗,最终给人类带来不堪重负的灾难。全文以为四个部分论述了这一问题:

第一部分(我们冒着极大的危险——就有一大群昆虫涌现出来):人类竭力要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人类的心意,但事与愿违,遭到了大自然的反抗与报复,由此引出如何处理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大话题。

“大量使用化学物质,正在削弱环境本身所固有、阻止昆虫发展的天然防线。每当我们把这些防线击破一次,就有一大批昆虫涌现出来。”

第二部分(报告从世界各地传来——杀死了它们,被捕食的昆虫的种群就会汹涌澎湃地发展起来):描写了人类以各类化学药物控制昆虫,削弱了自然的天然防线,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种种反常现象及恶果。

“自然平衡并不是一个静止固定的状态,它是一个活动的、永远变化的、不断调整的状态。人,也是这个平衡中的一部分。”

“现在,人们在制定控制昆虫的计划时忽略了两个重要事实。第一是,对昆虫真正有效的控制是由自然界完成的,而不是人类。第二个被忽略的事实是,一旦环境的防御作用被削弱了,某些昆虫的真正具有爆炸性的繁殖能力就会复生。”

这段引用了大量的事实与例证,证明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给人类带来的恶果。

装有草履虫的罐子——昆虫在温度适宜、没有敌人的环境中具有强大的繁殖能力。 一个单独的雌蚜虫在一年中所能防止的蚜虫的总量相当于美国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 消灭山狗——田鼠泛滥。

“保护”鹿,消灭鹿的敌人——鹿惊人地增长——草料不够——鹿饿死。 第三部分(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敌人就会猖獗起来危害我们):描绘了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的生物控制作用,把它们誉为人类反害虫的同盟军。

在这部分中,作者列举了诸如黄蚂蚁、黄蜂、瓢虫、食蚜虻蝇、寄生虫、蜻蜓、草蜻蛉等昆虫的生存特点。

“昆虫的绝大多数都在被自然力量控制着,而不是靠人的任何干涉。介绍了捕食昆虫和寄生昆虫的生活特点,因此一直是我们在保持自然平衡对我们有利的同盟军。”

第四部分批判了人类对科学研究特别是科学家的良知的毒害,肯定毕凯特博士限制化学药物,利用自然控制即以虫治虫的研究。

“杀虫剂给自然和人类带来的破坏作用:一种是侵害农作物的昆虫,一种是带来疾病的昆虫,然而现在98%的人都被受聘去研究化学杀虫剂。”

这篇《大自然在反抗》选自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表现了作者大无畏精神和人文精神

给人下毒是错误的。然而,出于“控制”各种各样的昆虫、真菌和杂草的目的,今天的人们正在遭受毒害,其程度是臭名昭著的波尔基亚家族做梦也想不到的。致癌物质差不多残留在我们吃喝的所有东西中。继续推进现在的使用有毒化学物质的计划,不但将很快杀死野生动物,也杀死我们人类。这就是蕾切尔·卡逊在她的引起争议的新书《寂静的春天》里指出的。

20

她要求人们了解真相并针对现状作出行动。为了确保人们能够了解真相,她重新叙述了这些事实,加以55页的参考文献。她想让人们感到震惊,希望人们因此而行动。她担心,那些阴险的毒物,通过喷雾剂和尘土、食物传播,要远比核战争的放射性残骸危险。卡逊试图把自然和人类从化学杀虫剂的威胁中解救出来。

她对现状的描述是消沉的。并非毫无希望——至少现在不是,但是她要求尽快转变“我们扭曲的判断力”。

卡逊小姐在名单中加入了许多其他事例,并指出花费了数以百万计税款的(喷药)计划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她详细描述了消灭吉卜赛蛾的计划在杀死吉卜赛蛾的同时也杀死了鱼、螃蟹和鸟类,她还详细描述了消灭火蚁的计划杀死了牛和雉鸡,而不是火蚁;由于破坏了自然控制(生态)的手段,许多其他计划导致了更多害虫的产生。

卡逊小姐把注意力集中在杀虫剂、除草剂和除真菌剂上,那是最危险的毒物。她向我们说明,使用它们或者任何为企图对付迅速产生的抗药性的新产品都是无效的,这被越来越多的病虫害所证实。

卡逊小姐赞成用其他方法代替广泛使用的化学毒剂。她指出了使用瓢虫控制介壳虫、使用“牛奶病”控制金龟子的成功事例。因此,一旦引入了天敌或者对手,新出现在某地的有害物种就不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自然界的生存斗争能让害虫的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卡逊小姐强调说,这种方式几乎不会产生新的害虫,而喷药活动却常常相反。

卡逊小姐同样也大声斥责了许多杀虫剂制造商和使用者。鼓励喷药运动的政府机构似乎更倾向于保持沉默,而不愿检讨过去愚蠢而无用的喷药运动。

《寂静的春天》对人们提出了警告:极微量的一种毒物常常使另一种微量的毒物带来一场灾难。健康的时候,人们能够忍受体内储存的毒物,而在疾病侵袭身体的时候,这些毒物就会产生戏剧性的危害。现在正是告诉人们他们的环境正在快速变化的时候,并且要让他们在可能改变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的战斗中作出有效的贡献。

关于本文的写作特点: 文章既有文学的生动与形象,又有科学的严谨与扎实,是趣味性与科学性兼备的优秀科普文章。文章多用典型举例,以事实说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后遭到了大自然的激烈反抗与报复。 取例兼及世界各地,从而将问题提升为“全球性”,视野开阔,胸怀博大。文章擅用阐释法,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散碎的事实之间建立因果关联,体现出深刻的洞见力。文章还常用数字说明法、分类说明法,显示出科学的严谨与准确。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融会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之中,使文章既能说服人,又能感动人。

四、链接书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99.

2、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兰喜井,老子解读,中华书局,2006.

4、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杨润根,发现老子,华夏出版社,2003.

五、问题与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道论”与“德论”的?能够用道论中“有”“无”的关系去分析各种现象吗?

2、简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的异同。

3、老子的哪些思想在今天有现实意义,请举一个方面的思想联系社会实际加以说明。

21

她要求人们了解真相并针对现状作出行动。为了确保人们能够了解真相,她重新叙述了这些事实,加以55页的参考文献。她想让人们感到震惊,希望人们因此而行动。她担心,那些阴险的毒物,通过喷雾剂和尘土、食物传播,要远比核战争的放射性残骸危险。卡逊试图把自然和人类从化学杀虫剂的威胁中解救出来。

她对现状的描述是消沉的。并非毫无希望——至少现在不是,但是她要求尽快转变“我们扭曲的判断力”。

卡逊小姐在名单中加入了许多其他事例,并指出花费了数以百万计税款的(喷药)计划一开始就注定要失败。她详细描述了消灭吉卜赛蛾的计划在杀死吉卜赛蛾的同时也杀死了鱼、螃蟹和鸟类,她还详细描述了消灭火蚁的计划杀死了牛和雉鸡,而不是火蚁;由于破坏了自然控制(生态)的手段,许多其他计划导致了更多害虫的产生。

卡逊小姐把注意力集中在杀虫剂、除草剂和除真菌剂上,那是最危险的毒物。她向我们说明,使用它们或者任何为企图对付迅速产生的抗药性的新产品都是无效的,这被越来越多的病虫害所证实。

卡逊小姐赞成用其他方法代替广泛使用的化学毒剂。她指出了使用瓢虫控制介壳虫、使用“牛奶病”控制金龟子的成功事例。因此,一旦引入了天敌或者对手,新出现在某地的有害物种就不会造成很大的麻烦。自然界的生存斗争能让害虫的数量保持在较低水平。卡逊小姐强调说,这种方式几乎不会产生新的害虫,而喷药活动却常常相反。

卡逊小姐同样也大声斥责了许多杀虫剂制造商和使用者。鼓励喷药运动的政府机构似乎更倾向于保持沉默,而不愿检讨过去愚蠢而无用的喷药运动。

《寂静的春天》对人们提出了警告:极微量的一种毒物常常使另一种微量的毒物带来一场灾难。健康的时候,人们能够忍受体内储存的毒物,而在疾病侵袭身体的时候,这些毒物就会产生戏剧性的危害。现在正是告诉人们他们的环境正在快速变化的时候,并且要让他们在可能改变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的战斗中作出有效的贡献。

关于本文的写作特点: 文章既有文学的生动与形象,又有科学的严谨与扎实,是趣味性与科学性兼备的优秀科普文章。文章多用典型举例,以事实说明人类破坏生态平衡后遭到了大自然的激烈反抗与报复。 取例兼及世界各地,从而将问题提升为“全球性”,视野开阔,胸怀博大。文章擅用阐释法,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在散碎的事实之间建立因果关联,体现出深刻的洞见力。文章还常用数字说明法、分类说明法,显示出科学的严谨与准确。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融会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之中,使文章既能说服人,又能感动人。

四、链接书目: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1999.

2、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兰喜井,老子解读,中华书局,2006.

4、葛荣晋,道家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杨润根,发现老子,华夏出版社,2003.

五、问题与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道论”与“德论”的?能够用道论中“有”“无”的关系去分析各种现象吗?

2、简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的异同。

3、老子的哪些思想在今天有现实意义,请举一个方面的思想联系社会实际加以说明。

2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zgr.html

Top